有志始知蓬莱近
无为总觉咫尺远

涪陵榨菜和乌江榨菜哪个好(鱼泉榨菜与涪陵榨菜哪个好?)

鱼泉榨菜与涪陵榨菜哪个好?

涪陵榨菜较咸,鱼泉的味道要淡一点。

涪陵榨菜在清末就在上海打响了名头,其实川东江边一代的榨菜都是不错的。“鱼泉榨菜”没有涪陵的榨菜出名,但在万州区,人们基本上是吃鱼泉。 这个东西看个人口味,你都尝一下,喜欢哪种就选哪种呗。

榨菜哪个牌子的好吃?

乌江榨菜

乌江榨菜产地是哪里在哪个省份? - 蓝妖花园

“乌江”牌榨菜是重庆市涪陵榨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一个榨菜品牌。地处重庆市涪陵区。是涪陵榨菜(涪陵是一个地域名称,涪陵榨菜是泛指涪陵区域所生产的榨菜)中的佼佼者。涪陵榨菜源于清朝。

榨菜的产地是哪里,有什么来由涪陵榨菜蜚声中外近百年,那么涪陵榨菜究竟起源于何时,究竟系何人所发明?这是一个长期以来饶有兴味的问题。因文献资料有限,现介绍一则流行于涪陵城西一带的民间传说。榨菜还未发明以来,涪陵早有用包包菜(即后来所称的青菜头)制作泡菜、干咸菜的历史,其中以城西聚云寺(俗名赛丰都、天子殿)和尚所制最为讲究,远近驰名。相传清朝道光年间,有邱正富者,世居忠州(今四川忠县)。家世小康,终日鸡鸭鱼肉、膏粱厚味,致使食欲减退,身体渐渐消瘦,心中郁闷,悉烦不安。一天夜晚,他迷迷糊糊入睡,见一鹤发童颜老道走来,给他看相,说他是有福之人,并面授机宜,言道“涪州(今四川涪陵市)天子殿包包菜泡菜最能送食,施主何不一试?邱正富南柯一梦醒来,一切都记得明明白白,但又半信半疑。最后想来想去,还是决定在上九会时(正月初九)去涪州天子殿晋香。晋香后,他有幸尝到老和尚招待远道香客的斋饭。桌上摆出好几种香脆的咸菜,其中一种是泡菜,颜色青生生的,入口生津,又嫩又脆,特别送食。饭毕,他找到长老,问泡菜为何种菜做成长老回答,系本地包包菜泡制。后来又带他去寺后菜园看包包菜。邱肯求给点儿种子带回忠州栽种。长老吩咐小和尚去拈一小勺种子给他,并教其如何栽种,如何做泡菜和咸菜。邱正富回家后,让长工按其种法在自己的菜园里种植,果然长出了包包菜,制出的泡菜虽不及天子殿的嫩脆,但还是好吃。他的食欲开始好起来,精神状态一天比一天好。于是精心留种,待第二年再种。奇怪的是情况变了,那菜长不出包包了,当然包包菜、泡菜、咸菜都吃不成了。邱正富以为自己心不诚,长老使了法,又去天子殿晋香,并献上一大笔善资。他再次从天子殿讨回种子,头年灵验,种到第二年又变了。邱正富觉得神奇,又一心想吃包包菜,遂到涪州天子殿以东洗墨溪买下一块地方,举家迁涪。从此,年年有包包菜做的泡菜、咸菜供其享用。他最后活到93岁,无疾而终。这时大约已是清朝光绪初期的事了。传说中有真实的历史的影子。这则传说透露出这样几个值得注意的信息包包菜(或用它制作泡菜、咸菜起于民间,系素食佳品,天子殿僧人对此独有发现;邱氏对包包菜特有喜爱并获得好处。那么,历史文献资料的记载又如何呢?据清光二十五年(公元年)《涪州志》载又一种(即另一种青菜——笔者注)名包包菜,渍盐为菹,甚脆。按,菹即用盐水浸渍而成的泡菜。说明此前涪州人已有用包包菜制泡菜的习俗。又据民国17年(年)出版的《涪陵县续修涪州志》载近邱氏贩榨菜至上海,行销及海外,乡间多种之”;又载“青菜有包有薹,盐腌,名五香榨菜”。民国28年(年)张肖梅在《四川经济·榨菜》一文中记载涪陵人邱寿安,家世小康,平时自制多坛家用。邱君于宣统未年赴宜汉,随带十余坛送亲友,获得赞美,遂秘密返川经营,专运省外”。在此前后,不少报刊亦有报道,但所述发明情况均较粗略,且互有出入。较系统而可靠的记载当数年9月涪陵县供销合作社收集整理的《涪陵榨菜简史》。其资料可靠的原因如下对当时健在的不少老榨菜技工进行了采访并召开了座谈会;查找和核对了有关历史文献;找到了民国28年()金陵大学农学院园艺教授李家文等亲自到涪调查后形成的《榨菜调查报告》,该报告称“调查费时两月有余,并访晤榨菜发明人”,《涪陵榨菜简史》即采用了有关榨菜发明过程的资料。兹将其中有关榨菜缘起的内容综述如下榨菜起源于涪陵城西邱寿安家。邱寿安,清光绪年间涪州城西洗墨溪下邱家院人,早年在湖北宜昌开设“荣生昌”酱园,兼营多种腌菜业务,家中雇有资中人邓炳成负责干腌菜的采办整理和运输。光绪二十四年(年),下邱家院一带的青菜头丰收。邓看到菜多难于加工,与邱家妇女们商量,试着仿照大头菜的全形腌制法,将青菜头全部制成腌菜。制好后,邓顺便捎带两坛到宜昌供邱尝新。邱又用它待客,亲友及同行一致觉得鲜香可口,为其他酱腌菜所不及。邱顿生谋利之念,决定将它投入市场,次年(年)正月,邱赶回老家,以邓炳成为技师安排大量制造青菜头腌菜。初腌后,用压豆腐的木箱榨除盐水。邱把这种用木箱除盐水后制成的新的腌菜制品取名为“榨菜”。当年生产80坛(每坛折合25公斤),全部运销宜昌,获利十分可观。邱于是严令家人及长工保密加工方法,连年扩大生产和销路。光绪三十四年(),邱寿安之弟邱翰章因经商顺便捎运80坛试销上海。当时无人问津,邱在报上登广告,又以切细的小包榨菜在公共场所分送行人,并附上食用说明书,产品渐为消费者接受。至宣统二年(年)上海已能销四五百坛;时已有人将其转运国内其它市场,以至南洋各地;民国初年(年)以后,邱氏加工榨菜的技术广泛传开,涪陵榨菜加工业开始兴起。

乌江牌榨菜乌江榨菜,是重庆市涪陵榨菜集团旗下众多榨菜品牌之一。是涪陵榨菜的一种。榨菜位居世界三大名腌莱(即涪陵榨菜、法国酸黄瓜、德国甜酸甘蓝)之首,历来被列为素菜佳品。其工艺独特,配料考究,鲜香脆嫩,回味悠长。

主产于四川东部和重庆长江两岸地区,以涪陵生产最早而且有名。浙江、上海等地也发展很快。

涪陵是重庆主城区连接渝东南20个区县的城乡经济走廊,经渝涪高速公路距重庆主城区100公里,距重庆江北国际机场80公里,渝怀铁路、国道319线、规划中的重庆至湖北利川铁路(渝利铁路)及沿江高速公路穿越涪陵境内。涪陵港和集装箱码头功能及运力居重庆前列,已实现江海联运,直通海外。水、电、气价格便宜,基础设施完善,商贸活跃。涪陵是三峡工程主要淹没区之一,将搬迁224户工矿企业,动迁人口11万人,移民湮没补偿静态投资34.45亿元,居重庆库区第四位。

素有“中国榨菜之乡”的四川涪陵很有可能失去“榨菜之乡”的美誉。浙江余姚已先于涪陵向国家质检总*申请原产地标记保护,现正进行为期3个月的公示。目前,涪陵方面已向质检总*提出异议,但因最佳申请时机已过,整个工作处于被动状态。余姚榨菜“根”在涪陵,追根溯源,“余姚榨菜”是重庆上世纪80年代对口支援的项目。早在年,涪陵榨菜就小有名气,历经百年发展,于年被有关部门正式命名为“中国榨菜之乡”,与欧洲的“酸黄瓜”、“甜酸甘兰”并称“世界三大名腌菜”,行销海内外。而余姚榨菜势头强劲,上世纪90年代后期也被有关部门命名为“中国榨菜之乡”,意在增加出口分量。究竟谁才是当之无愧的“中国榨菜之乡”?根据国家《原产地标记管理规定》及其《实施办法》的规定,余姚方面无疑抢先了一步。8月28日,“余姚榨菜”原产地保护申请公告通过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的形式审查和现场实地审查,如1个月内无人提出异议,其申请公告将在全国进行为期3个月的公示,公示完毕将正式生效。一旦生效,将为“余姚榨菜”带来名牌效应,其在国内外市场将获得不被仿冒侵害等保护。面对“中国榨菜之乡”桂冠可能旁落的形势,涪陵方面积极行动起来。9月25日,涪陵榨菜集团一面向国家质检总*提出异议,一面向重庆出入境检验检疫*提出原产地标记注册申请,同时寻求**的大力支持。据介绍,目前涪陵榨菜集团已提出申请,要求国家质检总*停止对“余姚榨菜”原产地标记保护的公示,并希望总*派出评审组到两地进行充分论证,以确定最终的原产地保护对象,总*已受理涪陵方面的申请,并计划对涪陵榨菜进行论证。“中国榨菜之乡”花落谁家还得拭目以待.

“颜色不一”的乌江涪陵榨菜

涪陵榨菜,相信绝大多数消费者都吃过,并且印象还都不错,这其中也包括笔者,但在近期,因质量问题而让笔者选择了敬而远之。

因疫情问题管控,笔者享受到了**发放的“爱心礼包”,其中就包含乌江榨菜,宣传语为全球热销150亿包。

榨菜丝,尤其是乌江榨菜用来搭配白粥可谓是一绝,但前提是不要遇见质量问题,很不巧的是,笔者有两包乌江榨菜,拆开的第一包就是坏的,颜色发黑,榨菜软趴趴的,根本就不是宣传的“鲜脆”口感,笔者曾一度以为是新口味,还尝了两根,后面发觉味道不对,及时止损。

当拆开第二包乌江榨菜,两者一对比发现,最先拆开的乌江榨菜存在明显质量问题,而第二包拆开的榨菜丝才是正常,颜色正常,吃起来也是脆爽的,倒是与宣传一致。

本着追求真相的原则,笔者对两包乌江榨菜进行了研究,发现外包装在拆开之前都是完好无损的,而从背面生产日期来看,生产日期均为“2022090422EF”这意味榨菜丝是同一时间段生产的,至于为什么会出现产品质量不一的问题,也许就连涪陵榨菜自身也不知道了。

当然,包装中,涪陵榨菜也用黄色字体标明“破袋、气袋、漏袋请勿食用”警示语,不过还不够明显。

今年7月29日,某消费者曝料称乌江榨菜里吃出脚趾甲,随后涪陵榨菜则回应称,异物被丢弃已无法检测和查证,研判为青菜头根茎。但不管是真是假,涪陵榨菜都应该进一步加强质量把控,避免产品出现问题,影响企业声誉。

查询黑猫投诉发现,消费者对于乌江涪陵榨菜的投诉量并不低,投诉量121条,浏览下来都是关于食品安全的投诉,其中在9月25日,某消费者投诉的变质发霉榨菜,与笔者吃到的变质榨菜正是同款。

资料显示,成立于1988年的涪陵榨菜,主要从事榨菜及其他佐餐开味菜等方便食品的研制、生产和销售,其主要产品分为乌江牌系列的榨菜、以萝卜等为主要原材料的下饭菜和调味菜,以及泡菜。

今年前三季度,涪陵榨菜实现营业收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20.46亿元、6.9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63%、38.29%。拉长时间维度来看,涪陵榨菜营收增速较前2020年、2021年同期大幅放缓,利润则较2021年同期大幅改善。

2019年Q3至2022年Q3,涪陵榨菜毛利率持续下滑,从初期59.01%下滑至54.58%,累计下降4.43个百分点。今年前三季度,涪陵榨菜在毛利率持续下滑的情况下,仍能实现净利的大幅上涨,主要是其大幅削减销售费用所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仅为3.45亿元,同比下降33.66%。

当然,同样遭到削减的还有研发费用,仅仅为270.62万元,同比骤降40.86%,就是不知道如此低的研发费用,能研发出什么产品?又是如何做好质量把关的?

未来,涪陵榨菜究竟会如何发展,短平快解读将持续关注。

涪陵乌江榨菜:皇阿玛的爷爷的爷爷都说好

2006年,当时炙手可热的明星“黄阿玛”张铁林,就凭这么一句广告词,就将整个涪陵榨菜送上了发展快车道,当年营收只有4.35亿的卖榨菜的小公司,谁都想不到,16年后营收增长485%达到25.48亿,净利润更是增长达到8.18亿。

无独有偶,台湾著名谈话节目《关键时刻》2019年8月一期节目中,财经专家黄世聪谈起大陆有只股票叫“涪陵榨菜”

 但黄世聪错把“涪陵”的“涪(fú)”读成了“péi”。他声称“大陆人吃泡面一定要配榨菜,但最近一段时间他们连榨菜都吃不起了。这句“降智”发言,一时间,两地网友论坛里,充满了快活的气息。

为何一包简简单单的榨菜可以受到如此多关注?这还要从光绪24年开始说起。

涪陵榨菜最早的历史,据说起源于涪陵城西邱寿安家,家中经营腌菜业务。

光绪24年,邱寿安家所在的下邱院一带青菜头丰收,邱家资中人邓炳成又懂自己家乡“大头菜”的加工技术,与邱家妇女们商量,试着仿以大头菜全形腌制法,将青菜头制成腌菜,其味甚之。

次年运宜昌八十坛试销,并以“涪陵榨菜”广告于市,未及半月即销售一空。每坛榨菜重25公斤,售价32大洋,这是涪陵榨菜最早的销售记录。

宣统二年(1910年),邱家涪陵榨菜生产工艺被泄漏并迅速传开,后逐渐形成一大行业,历久不衰。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1953年,涪陵榨菜被国家纳入二类物资管理,由中商部直接计划调拨,成为定量供应各省、市、自治区以及军需、出口的主要商品。

1959年和1978年,中商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先后两次在涪陵举办全国青菜头种植、榨菜加工培训班,并从涪陵抽派技术人员到全国各地指导生产,大力发展。

1999年,涪陵榨菜集团经营困难,负债高达1.75亿元,潜亏挂账4400万元,实际上已经资不抵债。

此时,天降猛男周斌全走马上任,在拿到2000年三峡蓄水搬迁所得的1.4亿移民款后,他力排众议:一是立主做好榨菜工业化改革,斥巨资1200万买下4台德国设备,将生产线改造成智能化、工业化的生产线。

二是做好品牌营销,提升知名度和认可度,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砸重金1400万,签下当时炙手可热的男明星张铁林,这才有了“乌江榨菜,我爷爷的爷爷都说好”这句广告词,乌江涪陵榨菜,从此火遍大江南北。

在当下,涪陵榨菜已经成为和法国酸黄瓜、德国甜酸甘蓝一起,并称世界三大名腌菜,连同其制作工业,也被一起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涪陵榨菜产品一览表

涪陵榨菜公司的主要产品就是酱腌菜这个产品大类,其中张铁林老师所说的“我爷爷的爷爷都说好”的乌江榨菜,便是涪陵榨菜这个公司最知名的品牌。

来源,涪陵榨菜2022年年报

1.涪陵榨菜去年经营情况如何?

1.营收小幅增加:去年营收25.48亿,相较于2021年25.19亿,增长约1.18%。

2.归属于母公司扣非净利润增加较多:去年扣非净利润8.18亿,相较于2021年7.45亿,增长约17.78%。

3.经营性现金流净值大幅增加:去年经营性现金流净值10.79亿,相较于2021年7.45亿增长约44.75%。

2. 涪陵榨菜过去几年经营业绩

从图中可以发现,涪陵榨菜净利润和经营性现金流波动较大,这主要是因为核心产品榨菜的原材料青菜头,收成较易受到天气影响。

同时,这也进一步影响到了公司从农户手里收购青菜头的成本,进而影响公司的经营利润。

青菜头的栽种主要集中在四川一带,以涪陵地区水汽条件下的品质最高,同时青菜头加工制作时间较短,较易腐烂,这也造成了青菜头外运成本高,多数是在当地加工。

3.涪陵榨菜盈利能力如何?

可以看到,涪陵榨菜毛利率很高,近五年基本位于50%以上,净利率也不差,近五年较为平稳,最高的时候35.27%,最低的时候27.56%。

但是净资产收益率却在逐年下滑,也就是衡量股东净资产的投资回报上,从30.08%一路下滑到了12.09%,是经营能力不行吗?先看一下扣非净利润,从6.383亿上涨到了8.18亿,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股东资产变化。

自2018年到2022年,涪陵榨菜负债从5.07亿上涨到了8.466亿,但是公司的股东净资产却从24.71亿上涨到了77.55亿,且货币资金和交易型金融资产从11.28亿上涨到了45.27亿,公司手握大笔资金,导致公司净资产过高,拉低净资产回报率。

结论:公司净资产收益收益率的下降并非来源于经营变差,而来源于经营太好了。

但是,如果看产能利用情况

公司的当前产能如上所示,涪陵生产基地设计产能15.725万吨,实际利用产能9.4万吨,产能利用率60%;四川眉山生产基地设计产能6.6万吨,实际利用产能64%,产能利用率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为何还要新建产能?)

4.涪陵榨菜净资产收益率分解

净资产收益率进行分解,得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三个指标,可以看到公司净利率表现相当不错。

总资产周转率逐年下滑,营收增长不慢,但总资产增长太快,赚到的钱都放在货币账户或者买了金融产品,拉低了总资产周转率。

权益乘数近五年基本维持在1左右,也就是涪陵榨菜基本没有使用太多债务融资。

5. 涪陵榨菜近五年分产品销售数据

图中可以明显看出,涪陵榨菜过去五年的主要产品还是榨菜类,占比超过85%,其次是近几年逐渐占比逐渐上升的泡菜类,占比接近10%.

其次,营收的增长还有一部分来源于涪陵榨菜的持续提价,涪陵榨菜自2009年开始的持续提价,不断增厚公司的利润。

自2022年开始,涪陵榨菜对自己的产品不断提价,平均提价幅度为每年8.85%,但是营收增长率却达到了14.22%,同样的,近14年近利润增长率达到了平均每年29.14%。

这是因为酱腌菜属于低价值低消费频率的食品,品牌效应加持下消费者对于价格不敏感,并且,涪陵榨菜还多次通过降低每包克重来“变相提价”。

6. 涪陵榨菜产品成本分析

从上图可以看出,公司经营的主要成本是原材料,核心产品榨菜的原材料青菜头。2022年原材料成本大约为73%,所以成本的波动会很大影响公司的利润情况。

为了应对这种不确定性,涪陵榨菜选择和农户签订购销合同,确定保底收购价,如果市场价格最终有一定上浮,涪陵榨菜也会选择部分提价,保护农户利益。

7. 涪陵榨菜未来销售分析

从我国的酱腌菜领域的当前市场竞争格*来看,涪陵乌江榨菜一支独大,2021年市场份额占比超过达到36%,2008年这个数字是21%,行业增量空间依然比较大。

来源:观研天下,华通证券研究部

其次,在我国的腌制品产业中占比最高的是泡菜,占比超45%,目前我国的泡菜最大的几家企业,吉香居,川南酿造和惠通酿造行业市场规模占比分别为1.2%,0.92%和0.37%,且大多数泡菜还停留在非包装品类里,未来涪陵榨菜泡菜子品类营收增长空间依然比较大--来源于搜狐新闻《中国泡菜市场规模呈持续上升趋势》。

9.估值分析

从估值通道和当前动态市盈率的角度分析,现在涪陵榨菜属于相对低估的价格。

动态市盈率:当前动态市盈率24倍,30分位的市盈率为31.43倍,70分位的动态市盈率为42.73倍,看好均值回归。

估值通道:当前估值为24倍,位于估值通道最低边缘线,相对低估。

10.总结

涪陵榨菜,我国酱腌菜行业龙头公司,公司经营稳健,利润增长虽有波动,但是中长期增长较快,公司经营净利润丰厚,货币资金和金融净资产较高,品牌效益驱动下龙头地位有望进一步巩固。

当前估值水平约为24倍市盈率,过往五年判断属于相对低估。

风险:公司当前产能利用率不高,但在建产能较高,需持续关注公司产能利用率提升情况和营收增长情况。

给予看好评级(强烈看好、看好、中性、偏谨慎、谨慎参与)

特别声明:非专业投资者,不构成投资意见,也同自己的公司无关,仅是对自己感兴趣的公司做一些分析和分享

涪陵榨菜和乌江榨菜区别,乌江和涪陵榨菜是一样的吗-参考经验网

1.是。

2.涪陵榨菜是一个区域性的品牌,凡是涪陵出产的榨菜都是涪陵榨菜。

3.而乌江榨菜是涪陵榨菜里面的一个代表性的品牌,属于涪陵榨菜的一种。

4.涪陵榨菜是重庆涪陵的特产,和法国酸黄瓜、德国甜酸橄榄并称世界三大名腌菜。

总结:以上就是编辑:【红日】整理原创关于《

市场上这么多榨菜品牌,那种口感最好?

乌江榨菜,老干妈的香辣菜也可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高金融网 » 涪陵榨菜和乌江榨菜哪个好(鱼泉榨菜与涪陵榨菜哪个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