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晨会0609】经济预期改善,低估值板块占优/5月贸易数据点评/食品饮料行业周报/星期六、东方日升、山鹰纸业/调研邀请
总量研究
【东北宏观沈新凤/尤春野】5月贸易数据点评:进出口将由供给逻辑回归需求逻辑。5月出口增速同比下降3.3%,降幅再度低于预期;进口增速也和此前一样超预期下行。为何近两个月出口持续超预期而进口持续低于预期?结合前几个月的走势可以看出,疫情爆发之后造成进出口异常波动的原因是供给而非需求。由于各国疫情爆发时点不同,实施封锁的时间也不同。封锁会大幅削弱国内产能,从而无法按时交付出口订单。中国2、3月份出口大幅下降就是这个原因。4月份中国接近全面复工复产,能够保证充足的产能并且完成前两个月的积压订单。5月份海外复工复产尚未全面推进,中国仍然承担着补充其它国家供给缺口的角色,故而出口仍然超预期。从近两个月的出口结构可以看出,防疫物资出口对总出口的贡献极大。5月医疗仪器及器械,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出口分别同比增长88.51%和77.34%。这两项对出口增速的贡献合计达到9.62%。
进口的大幅降低则是因为海外各国产能受限。虽然中国3月份开始复工复产、内需逐步复苏,但欧美各国相继爆发疫情、产能不足而无法为中国提供足够的进口商品。从进口商品的结构中也可以看出,农产品等产能受疫情影响较小的商品进口增长强劲,而汽车等产业链较长、生产受阻的商品进口降幅较大。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造成近几个月进出口数据出现较大预期差的主要原因在于传统主导进出口的需求逻辑转变为了供给逻辑。而目前欧美复工复产也在稳步推进,美国5月非农数据大超预期,表明目前海外经济拐点已现,产能对其出口的制约将逐步消退,需求将再度成为拉动进出口的主导因素。
我们认为随着海外各国产能逐步恢复及中国内需的改善,进口即将触底回升,同时由于上半年中国对美国第一阶段协议完成额较少,中国也有扩大对美进口的义务。外需的恢复将相对缓慢,制约出口的回升,但由于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疫情愈演愈烈,防疫物资出口在接下来一段时间仍有望保持高增速。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衰退式顺差的迅速扩张不可持续,未来贸易顺差将逐步降低。今年以来中国对美出口逐步上升而进口下降,可能引起特朗普**的敌对情绪,需要警惕中美摩擦进一步升级的可能性。
【东北策略邓利军/邢妍姝】策略周报:经济预期改善,低估值板块占优。近期,国内市场流动性边际收紧。短端国债收益率自5月底以来迅速抬升,主要来自经济修复预期加强,同时央行短期货币政策宽松不及预期,市场此前所预期的降准降息均未发生。从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看,6月首周央行货币净回笼14100亿元;5月MLF利率较上月2.95%维持不变。此外,银行间债券质押式回购利率中枢上行趋势明显。国内宏观流动性整体呈现边际收紧。货币政策更为倾向于呵护中小企业现金流,信用利差进一步回落。
非农数据远超预期,美股货币政策边际上持续宽松有限。伴随着疫情的边际好转和复工的逐步启动,本周公布的5月美国非农就业新增人数为250.9万人,远超市场预期。虽然国劳工统计*成在统计过程中出现错误,但即使是纠正后16%左右的失业率,也高于预期的19.8%。短期来看,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的概率不大,但前期流动性大幅宽松的阶段基本过去,6月以来,长端美债收益率也呈现迅速抬升迹象。
从宏观流动性上的领先指标看,短期市场向上空间有限。一般而言,债贷利差一般领先上证综指一个季度左右,债贷利差一季度仍处于下行趋势中,预计对市场整体仍有一定的压制;一般而言,市场持续上行往往伴随社融触底回升并持续上行;但社融增速加快并不一定带来指数的上行,例如2011-2012年。虽然**工作报告要求今年社融保持较高增速,但从往年经验来看,一季度为当年社融增量的高峰,后续社融增量创新高可能性较低,短期尚看不到明显的向上驱动力。
A股中期延续震荡。展望后市,我们认为短期来看A股大概率仍将延续震荡。主要是因:分子端盈利方面,高频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经济修复平稳,但A股下半年的盈利修复预期已经在估值中有所反映;分母端流动性方面,宏观流动性边际收紧,短期进一步宽松和利率水平创新低的概率偏低,微观流动性则在A股纳入富时权重提升等背景下维持平稳流入;分母端风险偏好方面,美国疫情影响减退后,对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的担忧对市场风险偏好仍有一定压制。
内需导向行业仍是中长期配置重点,短期可关注金融地产的估值修复机会。从中长期来看,新基建相关的5G、电新等行业,以及受“地摊经济”驱动的低端消费品、餐饮旅游、商贸零售等行业仍然值得关注。但短期来看,消费中的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医*生物,科技中的计算机、通信等行业估值已经处于较高历史分位,存在一定的风险。从历史来看,金融地产相对消费行业的估值上升往往领先于经济回升,目前经济回升预期下,低估值的银行、地产以及部分周期类板块短期或有估值修复的可能性。
行业研究
【东北食品李强/张立】行业周报:白酒进入涨价潮,地摊经济拉动啤酒复苏。本周观点:本周泸州老窖、山西汾酒释放对旗下主力产品进行调价的信息,叠加酒鬼酒亦计划在5月和6月对主力产品调价,白酒再次进入涨价潮。随着餐饮终端等白酒消费场景的快速恢复,名优酒企库存去化至合理水平,酒企具备按计划提价的基础,提价亦有利于增强渠道信心。随着国内多城市放宽地摊经济限制,根据历史经验部分居民的收入有望明显提升,对以啤酒和调味品为代表的的大众消费品产生较为正面的拉动作用,推荐青岛啤酒和恒顺醋业。
、
市场回顾:本周上证综指上涨2.75%,沪深300上涨3.47%,食品饮料板块上涨3.06%,强于上证综指,略低于沪深300。食品饮料各子板块中,白酒上涨4.92%,啤酒上涨3.53%,其它酒类下跌9.78%,软饮料上涨1.55%,葡萄酒下跌1.60%,黄酒下跌2.13%,肉制品上涨0.46%,调味发酵品下跌0.43%,乳品下跌1.02%,食品综合下跌1.47%。
数据跟踪:截止2020年6月6日,1号店飞天茅台、五粮液、洋河梦之蓝、剑南春、水井坊价格分别为1499元、1399元、659元、438元、500元,价格相比上周分别变动0元、0元、+80元、0元、-59元。截止6月6日,京东商城飞天茅台、五粮液、洋河梦之蓝、剑南春、水井坊价格分别为1499元、1265元、599元、438元、500元,价格相比上周分别变动0元、0元、+20元、0元、-19元。截止2020年6月6日,生鲜乳主产区平均价为3.57元/千克,同比上涨1.1%。截止2020年6月6日,生猪价格同比上涨102.73%,环比上涨6.67%,为31.18元/千克。
重要研报:洋河股份深度:洋河的成功源于对蓝色经典品牌的打造,全国化的深度推进和营销模式的持续创新。1)品牌方面,公司于2003年成功打造蓝色经典系列,2018年海天梦规模约180亿。2)市场方面,公司于2008年开始初步全国化,并在2011年开始深度全国化,省外渠道已经下沉到市县,新江苏市场增长迅速。3)营销模式方面,公司坚持厂商“1+1”模式深度控盘市场,由“盘中盘”模式起步,持续学习创新,目前深度分销网络平台已形成。当前公司困于增长乏力,破*之道在于调整渠道利润及管理层激励,重拾向上力量。
公司研究
【东北传媒宋雨翔】星期六(002291)事件点评:单场带货新高度,扶“遥”直上未来可期。事件:遥望网络旗下主播瑜大公子在6月7日举办的“全明星狂欢盛典”中携手王耀庆、徐海乔等明星带货表现亮眼,快手热度高居前列;单场直播带货更是首次突破5,100万元,欧诗漫、一叶子、珀莱雅等热门产品上架即秒空售罄,主播实力再上新台阶。
点评:本场直播带货彰显公司在KOL梯度建设和流量运营端的核心优势;瑜大公子作为遥望代表性的带货主播,不到1年时间已迅速成长为快手粉丝数400万+,带货表现S级的实力主播,本场带货破五千万更是其快步迈入顶级带货主播序列的重要里程碑;此外,遥望已签约百余名明星和红人主播,其中带货主播30余名,形成了以王祖蓝、瑜大公子和李宣卓为代表的KOL矩阵,截至2020Q1合计粉丝数超2.4亿;完善的主播梯度和运营体系有望为公司带来全年GMV爆发式增长。
本场直播带货同样体现公司在供应链端的资源整合管理能力不断加强;本次露出品牌如欧诗漫等为公司快手平台独家签约代理,华为、欧莱雅等知名品牌也相继亮相本次直播;公司已储备近千家品牌供应链资源,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货品分销体系;前瞻性的供应链布*不仅保障直播的货品品质,长期来看,将持续加固公司在招商合作和渠道分销的护城河。
直播电商正当时,万亿市场势不可挡;2020年“618”活动期间直播电商表现强势,6月1日当日淘宝直播销售额51亿,董明珠格力销售额65.4亿再次展现直播电商的强劲促销能力,直播电商已全面爆发成为电商大盘增长新引擎。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1.91/4.73/7.20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26/0.64/0.98元,对应PE为99.78x/40.32x/26.50x,维持“买入”评级。
【东北电新笪佳敏/顾一弘】东方日升(300118)事件点评:签订电池组件项目框架协议,打造组件龙头地位。6月6日,公司公告与义乌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签订15GW高效电池+组件项目框架协议,项目计划总投资206亿元。项目规划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建设5GW高效电池+组件产线,建设期限预计2年,二期10GW高效电池+组件产线将在未来3-5年内逐步建成投产。
加强高效产能布*,打造组件龙头地位:公司2019年末组件产能11.1GW,义乌二期3GW兼容210产能有望在2020年年中投产,2020年组件产能有望提升至14GW。本次15GW项目规划继续落地义乌,有望加强产业规模优势。公司现有电池片产能约7GW,新项目电池与组件全部配套,将提升公司电池自供率,降低组件生产成本。从框架协议投资额测算产线投资强度高,公司2019年研发投入7.67亿元,210组件与异质结是重点方向,新产能建设有望将研发成果落地。随着海外装机市场的扩大和分散化,组件竞争将更集中于品牌和渠道,公司在海外市场充分布*,市场和渠道优势显著,通过持续扩产,公司在组件领域有望更进一步,打造组件龙头地位。
拟分拆斯威克上市,优化产业布*:公司2014年起通过江苏斯威克布*太阳能封装胶膜新材料业务板块,光伏胶膜行业格*稳定,斯威克份额稳居行业第二,分拆能够增强两个板块业务独立性。东方日升更专注于电池组件、太阳能电站等业务板块的投入力度;斯威克可通过上市扩大资金实力,拓宽融资渠道,加速封装胶膜业务的发展。
董事会换届注入发展新活力,战略落地提速:公司2020年5月16日完成董事会换届选举,第三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包括谢建(董事长)、杨钰、黄强、袁建平。新一任董事会更趋于专业化和年轻化,有助于公司在业务方向和新技术开发方面持续向好,近期公司战略推进和落地速度加快,发展方向明确。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0-2022年EPS分别为1.13元和1.42和1.75元,维持买入评级。
【东北轻工唐凯/钟天皓】山鹰纸业(600567)事件点评:推行员工持股计划,行业景气触底静候修复。公司拟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参与员工总人数不超过540人(监事共3人),员工持股计划资金总额不超过2580万元(约占总股本0.21%),股票来源于公司前期回购股票,转让价格为2.6733元/股。员工持股计划存续期为24个月,锁定期为12个月。
持股计划绑定员工利益,利于公司推进业务开展。本次员工持股参与人数众多,覆盖对象广,考虑到公司近两年新产能投放积极,业务开展对人才需求较高,实施持股计划有利于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亦彰显员工对公司长期成长能力的信心。
行业底部明确,静候景气回升,产能稳步投放推动公司成长。①疫情的影响从3月开始逐步显现,箱板瓦楞纸及废纸价格均快速回落(箱板纸回落约600元/吨),吨纸利润压缩明显,部分中小纸厂进入亏损状态,预计山鹰吨纸利润接近去年Q3的底部水平。但进入五月以来,成品纸及废纸库存均已实现有效去化,下游需求边际改善,带动纸价及废纸价格开始底部小幅反弹。我们认为,目前行业整体处于盈亏平衡线上,库存有效去化&开工率逐步回升,景气底部确定性高,后续随着下游需求修复,景气有望迎来反转。②公司华中基地127万吨产能于去年年底投产,2021年预计广东100万吨产能投放,后续2022年华中基地继续扩建100万吨产能。未来几年稳定的产能投放节奏将推动公司市占率稳步提升,贡献业绩增量。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预计2020-2022年EPS分别为0.3、0.4、0.5元,对应PE分别为9.5X、7.0X、5.7X,维持“买入”评级。
调研邀请
东方日升暴雷:会带崩光伏板块吗?
上市公司研究平台,专注价值发现、创造与传播
精彩回顾:又一光伏企业过会;光伏企业实控人董事长接到留置通知,连续跌停;老牌日系企业退出组件生产,不敌中国厂商
1月30日光伏组件龙头东方日升(SZ:300118)发布了2020年业绩预告,令人大跌眼镜,其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0.6-1.4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6-2.4亿,同比下滑75%-83%,其第四季度相当于亏损4-4.8亿。
就在东方日升发布业绩预告之后,通威股份、晶澳科技等光伏龙头均没有出来业绩预告,也就是说,其2020年净利润增速小于50%而不用公告,令市场对光伏板块一片恐慌。光伏板块于2月1日全线重挫,东方日升大跌16.49%,通威股份、阳光电源跌幅均在5%以上。
图:东方日升K线图,来源:雪球
那么,如何看待东方日升的“暴雷公告?它会带崩整个光伏板块吗?如何正确理解光伏产业?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希望和投资人交流一些我们的认识。
在过去,我们应该是整个A股市场最懂光伏板块的专业投资者之一了,就在隆基股份经历11月中期调整股东减持的背景下,我们公开发表了对光伏龙头隆基股份的策略分析,并被市场再一次验证。我们希望能够抛砖引玉,把投研做的更加细致,也欢迎高净值的投资者与我们做交流。
01
东方日升暴雷下的表象
首先我们知道其实第四季度整个光伏需求是非常强劲的,第四季度国内光伏装机量接近30GW,占到了全年60%,同比增长明显。整个组件来说,东方日升第四季度组件出货约3GW,占到全年35%,增长也是比较明显的。而组件龙头隆基股份第四季度组件出货10GW,增长强劲。
从整个数据来看其实四季度组件需求是比较强劲的。二级市场对光伏板块的炒作来看也是反应了这样的情况。但实际业绩比较差,隆基在四季度组件出货几乎占到了前三季度综合,但是四季度与三季度利润基本持平。晶澳科技都没敢发业绩报,要知道晶澳科技前三季度净利润增速达到了80%多,就表示四季度其实挺衰的。
为何?我们总结有一下原因:
【1】光伏产业链“财富转移”
2020年下半年整个产业链利润向玻璃、硅料、胶膜等产业链转移,而组件、电池环节是比较薄弱的。
光伏整个产业链环节来看,我们看到硅料、玻璃涨价都非常明显,硅料是因为扩产周期较长且集中度大幅提升,定价权有了提高,硅料再向下有要利润。同时玻璃因为供给侧限制产能比较紧张,而且下游组件需求在四季度集中爆发,产能扩产比较严重。
说白了,就是组件这个环节目前还产能比较分散,并不像硅料、硅片这个环节这么集中。导致整个链条在光伏产业链上是比较差的环节,备受打压。
但是我认为组件其实这个环节是存在预期差和改善的可能的。你看,隆基开始大规模做组件,会导致几个现象的发生。组件未来CR5的市占率会很快集中,在2-3年内会达到80%以上,会和硅片以及硅料环节差不多。这样,组件整个利润和市场就打开了,会明显的改善。
另外,目前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上游硅料和玻璃的涨价并不是壁垒高,而是产能扩张没跟上,到下半年产能起来了,就不会这么高的价格,所以组件的利润一定会改善,这种格*并不是常态。
还想说一点,为何我认为组件存在较大的预期差?因为目前上游缺货导致产业链财富转移,但实际上,一体化的趋势不可逆转。拿到下游组件的企业,向上游扩张相对也比较顺,未来会有议价的空间。组件企业面对终端市场,品牌及渠道的构建并不是轻易能够完成的。
所以目前隆基拿下组件的市场后,向电池环节甚至硅料环节扩张,实现全产业链就变得更加轻而易举。所以,你明白这里面是存在预期差的吗?
【2】人民币在第四季度大幅升值
第四季度人民币大幅升值,导致组件出口企业很惨,隆基四季度汇兑损失有2个多亿,按照订单推算,东方日升也在1个亿左右。
【3】企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光伏企业在相对比较好的四季度计提了一些资产减值准备,隆基估计减值了4-5亿。其实无论是182还是210上来,老的产线特别是166以下的都要计提减值,另外,还要进行产线改造,花费一些费用,都集中在去年下半年特别是四季度。
但是,你要知道的是其实改造好之后,182及210产线的利润率是要比166及以下的好很多,这一块在今年下半年大尺寸放量上会看到。
【4】不排除某些企业“资本运作”考虑
东方日升在发布了年报预测之后,又同时发布了“股权激励”计划,2021-2023年净利润考核是12、15、20亿,考核要求中规中矩,但是不努力一下也不好完成。所以2020年有做低利润,计提减值的冲动。从这个角度来看,东方日升应该是“最便宜”的光伏企业了。
这里见仁见智,不多说,可以多看看这些公司的历史沿革,是不是有这些套路出来。
02
东方日升暴雷现象下,如何正确理解光伏产业链?
东方日升的暴雷其实是个好事情,第一,让大家的热情和预期稍微降降,冷静一下,同时也告诉大家“虽然风口来了,猪也会飞”,但是乱飞的猪总会摔下来的。
【1】光伏产业链我一直强调其实是个门槛非常高的行业
今年有些牛鬼蛇神都出来扩张产业链,未来,这些企业大概率是要死掉的。当然大部分投资者只关心当下,管他以后呢,但是你要在这些牛鬼蛇神上作“价投”,我就奉劝一句,多张点心眼吧。毕竟实体产业是残酷的,不比股票市场轻松。
看看无锡尚德、江西赛维、超日太阳、保利协鑫的没落,就知道这个行业不是简单玩玩的,光伏产业是一个血雨腥风是一个门槛很高的行业,没有深度积累、眼光、技术和资本的企业,早晚玩完。你可能惊讶于隆基、阳光、通威这三家龙头市值之高,你要想想,数千家同行竞争者倒下才孕育了这三个巨头。
所以,投资光伏产业链,一定要看准好企业,长期稳健的,如果本来不行,北风带起来的,早点清醒过来,还来得及。
【2】光伏组件环节不会倒下,光伏产业链不会崩塌
东方日升的暴雷包括还有几家光伏龙头业绩不达预期,会不会带崩光伏板块,光伏组件是不是就不能投了?
这个问题,我首先回答,光伏不会崩,组件可以投。
投资人总是喜欢投资于一些看起来比较明了的产业,比较风口的链条,比如说当下的价格坚挺的硅料,玻璃,胶膜等等。对硅片、电池、组件嗤之以鼻。
要记得,硅料在2020年上半年还是一塌糊涂的。要知道投资是要有前瞻性和预期差的。
光伏产业链在今年下半年我们可以看到上下游大部分产能都开始陆续释放,所以,整个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会步入一个良性循环,当然产业链财富转移又会发生,届时,组件、电池利润改善等等会发生。同时2022年我强调过是这一产业发展的最高潮,所以,接下来光伏产业不仅不会崩塌,而且会越来越好。盈利改善,市场提升并存。
另外组件除了由于这些偶发性因素环节利润改善,同时CR5市占率显著提升,会导致组件议价权快速提高,从而也会提升组件盈利能力。另外组件大厂,向上全产业链布*更加通畅,整个利润就会起来。我预测,未来会发生“夺组件市场夺天下”的格*,组件市场份额决定了市场地位及全产业链的可能与否。
所以组件存在比较大的预期差,如果你不怕市场波动和忍耐时间,估值不高的组件龙头是可以投的额,而且可以期待预期差改善下的戴维斯双击。
【3】光伏产业是一个周期性行业?
最近又因为东方日升这个事情,很多投资人觉得光伏产业其实是一个周期性行业,组件价格又跌价,所以估值是不是给高了?
这个问题,有研究员说了个模棱两口的表述:周期成长。但对我而言来说,什么是周期成长?成长就是成长了,成长道路上就没有坎坷?而且光伏整个产业链确实是一个成长性行业,在未来几年整个产业链快速发展,为什么会是周期成长?在某个产业端可能会有波动,但也处于成长期。这个问题毋庸置疑。就算是价格波动,也是产业链内财富转移的过程,整个蛋糕在急速的扩大。未来行业复合增速每年超过20%。
有投资人认为降价是周期,光伏产业链一直在降价,成本一直在下降。所以,这个问题提出来,代表了你充分的不专业。越降价,光伏行业的应用领域越是爆炸,光伏制氢,海水淡化,光伏建筑一大堆爆发出来。
所以,光伏必须按照成长性行业去认识,你会发现,目前的估值,还有很大的空间。尤其是某些环节。
03
光伏未来的机会?
通过上述论断,你理解了光伏产业链的核心吗?
一体化,产业链扩张的优势龙头,特别是组件市占率高的。
产业链财富转移未来变动方向的环节,这里存在严重的预期差。
横向扩张不吃力的环节,比如光伏逆变器向储能逆变器,系统集成领域的扩张。
海外市占率小,有极大发展潜力,技术强的企业。
所以,布*龙头,类似隆基股份这样的企业,变得越来越清晰。隆基的战略也很清晰。另外逆变器环节仍然是比较健康的赛道,向储能扩张也更顺畅对于这个赛道。
另外,预期差大的,做了洗澡的企业,我觉得东方日升的暴雷,未尝不是一个机会。不过这几年投资人被暴雷风险的股票折磨的不轻,不过要分清到底什么才是暴雷,真暴假暴,是不是好企业?
长期来看,我觉得在隆基的压力下,组件、电池甚至硅料企业都有压力,当然隆基也在考虑对辅材等环节进行投资,好像这些环节也未必是钢板一块。
着眼于当下,展望于未来。先把眼前的做好,大格*的企业大投资,当下低估和有预期差的未必不可投资,但是要对未来有一定的风险追踪。
所以,光伏还是一个很好的赛道,不畏浮云遮望眼!
「OFweek太阳能光伏」联系方式
加入光伏行业交流群
东方日升股票历史最高价是多少元一股
陆家b股是1994年11月22日上市的历史最高价:2.788美元,最低价:0.220美元
得润电子估值为什么那么低
得润电子盘子铺的很大,到处是工厂,现在六十亿市值估值不高,是为了2019年2020年量产充电机,量产整车线速做准备。【拓展资料】深圳市得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9年,于2006年在深圳证交所上市(股票代码:002055),公司主营电子连接器和精密组件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计算机及外围设备、通讯、智能手机、LED照明、智能汽车、新能源汽车等各个领域。得润电子作为国内连接器的龙头制造商,在国内消费电子连接器市场保持领先企业地位,为适应5G发展及连接器行业发展等新形势新需求,公司致力于发展高速传输连接器,推动TypeC、CPU、DDR等连接器产品的技术升级,同时扩展连接器产品的应用领域,加大向通讯领域、汽车领域的产品应用延伸,特别是在5G领域的应用。在汽车领域,公司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产业布*,产业链得到优化升级,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汽车连接器与线束业务已进入了一线汽车厂商的供应体系,进一步增强了公司汽车领域的市场竞争力;在汽车电子和新能源汽车业务方面,公司成熟的新能源车载充电机领先优势突出,参与欧洲整车厂开发已有十多年,产品经过了多年大批量充分验证,有着深厚的技术积累,在充电功率、充电效率、集成度等诸多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公司是全球率先推出22kW800V平台高功率车载充电机的厂商,代表着目前业界的领先水平。凭借技术品质优势与实证经验,拥有全球一线品牌客户资源,并已为国内外知名汽车品牌厂商批量供应车载充电机等产品。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市场迅速拓展,公司正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车载充电机产品的核心供应商。
为什么估值这么低,股价这么低
1、国内部分种类钢铁产品严重供大于求,导致产品价格降低,反应到股市上就是钢铁行业前一段时间不景气;p/e大概10左右,与国际接轨了,呵呵2、钢铁这个行业的特点(周期性、资金密集型等)决定了人们不是太看好它,只能作为一防御性的品种来配置;市盈率是由公式p/e得出来的3、道理很简单,最终还是落脚到产品的供与求上,呵呵、不妨对比下黄金
东方日升股票历史最高价是多少元一股?
2011年3月17日,东方日升股票,每股最高价81.99元,是历史最高价。
从另一个角度来估值东方日升等公司 首先我们来扒扒数据这是三季报光伏组件的指标对比 天合光能 总资产618亿,总收入312亿,市值1481亿 晶澳科技 总资... - 雪球
若用此方式估值,东方日升应该是天合光能,晶澳科技的一半市值,也就是700亿市值。
中利集团应该是天合光能,晶澳科技的四分之一的市值,也就是350亿市值。
众所周知,总市值=净利润×市盈率。因此市场主要还是看净利润的盈利能力,看成长能力进行估值。光伏组件行业的东方日升和中利集团虽然现在净利润不佳,但是明年硅料价格下跌,净利率提升的情况下,东方日升明年利润到15亿甚至更多,对应的市盈率20倍甚至很低,组件公司利润是有大幅提高的可能的,按照普通的估值方法也是被低估很多的
总资产=净资产+负债。不可否认,东方日升和中利集团还是有很多资产的。在9月份我发现东方日升180亿市值,总资产314亿,我觉得整个公司应该是低估的很严重。相当于180亿买了一家全球前十,国内二线的组件厂+储能子公司双一力+n个电站+胶膜斯威克+硅料子公司+中信博股权等等。无疑是很划算的,因此在东方日升的投资上70天就盈利了110%+。
同样的方法锂电池的欣旺达,风电的时代新材,电缆的亨通光电等等是否也被低估呢?欢迎大家讨论
声明:这种估值方法不是按照正常的净利润估值法(不要在评论区抬杠)。但应该也能反应公司的一个实力。欢迎讨论
东方日升(义乌)新能源有限公司怎么样?
光伏企业目前处境有些艰难,不过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是浙江省高新技术光伏企业,主要从事光伏并网发电、光伏独立供电系统及组件、光伏电池片、太阳能灯具等太阳能光伏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10年在深交所成功上市。
东方日升VS隆基股份:小弟比大哥差在哪儿?|界面新闻 · JMedia
东方日升VS隆基股份:小弟比大哥差在哪儿?
光伏组件产业链正在经历一轮凤凰涅槃的过程。
图片来源:Pexels-AliMadadSakhirani
在2021年3月底和4月初,在光伏产业龙头隆基股份(SH:601012)经历了持续且较大的调整背景下,顶着某两家卖方先后“透露出”的隆基股份‘利空’消息及市场蔓延的恐慌情绪之下,笔者连续公开发表文章“力挺隆基”,并写下了“在光伏龙头牛市的长期主义道路上坚守”以及“对隆基估值非常难,因为它可能没有天花板”的论断。
时至今日,笔者在光伏产业多个阶段公开发表的看多或看空观点大多都被验证。而这些论断是建立在充分的产业认知以及常识逻辑基础之上的。我相信,这种常识性的判断以及独立公正的价值分析体系,是大多数个人投资者甚至部分机构投资者所缺乏的,他们常常判断行业和市场的逻辑仅仅是因为股价涨跌而已。而我多次强调,我们要跳出股价波动牢笼去发现"真理"。
而今天,我想谈一谈光伏产业投资存在的另一个潜在“预期差”。本文将以光伏二线龙头东方日升(SZ:300118)为案例,为你剖析和“颠覆”对组件龙头的认知差,进而寻找建立在价值投资体系之上的超额收益。
当下“核心资产”投资的理念可谓深入人心,大行其道,即便经历了年初核心资产巨大的调整压力,而在二季度初核心资产再度上演了结构性行情。
目前很多机构投资者甚至个人投资者无限度地追随所谓核心资产和核心赛道,似乎非龙头无以投资成为了共识。然而是这样的吗?我对此保留意见。因为优秀的企业或者远低于其内在价值的比较优秀的公司都应该成为“核心资产”,而不是已经涨到估值体系早晚崩溃的市梦率下的“趋势投资外衣下的伪价值投资”才是核心资产。
比如光伏组件龙头,目前就面临这样的“困境”。它们仅仅因为短视因素如去年下半年暴涨的辅材价格以及今年暴涨的硅料价格而影响了短期业绩,投资者就对其嗤之以鼻,仿佛2019年的阳光电源的情形再现(有兴趣的可以阅读笔者在2020年初发表的阳光电源论断:《曾经失落的光伏龙头,能否硬核起飞?》)。
当然,在目前A股过分关注短期业绩指引下,这种情形也不是不可以理解。然而这种因为过于短视的因素导致的预期差,不是我们应该去发现的“价值投资”吗?
二线龙头也存在相当大的潜力,只在于你是否愿意花时间和信仰去寻找,而不是仅仅追逐百倍的医*股和60倍的食品饮料个股——这些可怕的市梦率下究竟是什么样的价值观的投资者组成的,令人费解。
所以,在当下“非核心资产”因为市场风格和认知的因素而远低于其价值的情况下,我们是否能够坚定扛起价值投资的大旗呢?
光伏组件企业在过去给的估值都很低,当然整个光伏产业链在20年以前都是很低的估值水平,多数时候他们的PE仅为15倍左右,包括去年的大牛股阳光电源。当下,纵观整个光伏产业链的估值变化,应该就只有组件环节的估值仍然维持在这一水平附近。
那么,为何组件企业的估值水平比较低?我想主要就是因为大家比较公认的组件的门槛是相对较低的,且下游比较分散,竞争激烈。此外传统的组件企业都是专业做组件的为主,自身盈利能力相对也比较差,受到上下游共同的压榨。
实际上,我们看到目前组件和电池环节的集中度是光伏产业链比较低的,全球CR5大致维持在50%左右,远低于硅料及硅片环节。
而在硅料环节完成了集中的过程之后,硅料价格在2021年继续暴涨则替代了玻璃及胶膜等辅材进一步压缩组件企业利润空间。
就在光伏组件企业面临估值低谷的时候,伴随的质疑声音也是最大的,投资者之常情如此。
那么我们来深入剖析一下光伏组件企业是否真的如此不堪?答案当然不是。光伏组件产业链正在经历一轮凤凰涅槃的过程:
隆基股份去年全球组件市占率达到了20%左右,组件营收远超硅片,实际上全球光伏标杆隆基股份也已成为一家‘组件企业’。全球组件CR5从18年的38%提升至去年的55%,集中度迈过了50%大关。
预计今年光伏组件全球CR5将再次提升15%以上的市占率,超过70%市占率后,则标志着组件龙头企业话语权急速提升,组件的品牌、渠道、及作为光伏终端价值将凸显,为组件迈向光伏王者地位作出全面铺垫。
所以我们看到,今年光伏组件提价明显,而这在过去十年,都不可想象。正因如此,从二季度伊始,光伏组件的成本压力集中的压在了电池环节。面对硅片跟随硅料价格猛涨的情况下,组件企业向电池企业施压明显。
而我们看到210组件产业链的情况则更为明显。210组件目前主要是东方日升及天合光能在做,集中度更大,所以我们看到了中环股份不再提涨210年电池及硅片价格(硅片210涨价不明显)。
所以,我们说,无论你是否相信组件龙头的话语权将极大的增强这一核心和基本逻辑,这些事实都正在发生且将愈演愈烈。
组件成本的提升去年下半年主要是玻璃及胶膜,今年则主要是硅料环节。其实,都是短视的,因为硅料的价格上涨和去年下半年的玻璃价格上涨一样,是短视的,不可持续的。
今年二季度伊始,光伏玻璃价格出现了明显的下行趋势,大幅下滑了30%左右,为组件环节节省了至少3%的成本。
而在去年四季度玻璃和今年的硅料一样紧张。所以,到了下半年,硅料价格就会开始出现松动,而到明年硅料价格有望下修至10万元以下。
今年年底以隆基为代表的新电池产能的投放(效率超过24%),及大尺寸组件(主要是182及210)释放进一步降本,导致组件成本出现明显下滑。
明年,我们将会看到这样的场景:组件企业将迎来成本大幅下行,价格下调速度低于成本下行,龙头市占率足够大,市场需求迅速提升带来的组件企业估值的多轮戴维斯双击。
随着组件企业全球CR5达到70%以上,光伏终端市场将集中垄断在隆基、晶科、晶澳、天合、阿特斯、东方日升六强手中。而组件作为终端优势将在这样的背景下凸显。
首先上游企业供应到组件龙头企业将承受“还价压力”,同时,组件巨头们可以逐步蚕食上游市场,这与过往零散而竞争激烈的组件江湖将不可同日而语。
此外,组件龙头企业凭借市场、品牌及渠道优势,攻占光伏多个场景应用如光伏建筑、储能及光伏制氢等都具备更大的优势。
所以,组件产业链存在巨大的认知差及改善预期。
对东方日升进行估值大致有两种方法,业务分拆法及整体盈利估值法。面对目前组件环节盈利尚薄弱之下,我用整体盈利估值法去做盈利估值分析,恐怕大多数人都会和我当年分析阳光电源一样不认可(2020年初我对阳光电源的盈利分析是15亿以上,而当时没有人愿意相信,而实际上盈利到了接近20亿)。所以我觉得,东方日升我更愿意给予业务分拆法去估值。
首先东方日升主要是四大业务板块:电池组件、硅料、胶膜、电站及其他。
随着电池组件环节大量供应上马,特别是210产能及新的高效电池产能逐步达到30GW的规模,电池组件环节明年毛利率将恢复之20%左右,且在今年二季度将恢复之10%以上。电池组件环节平滑盈利之后,合理盈利在5-10亿以上,给予20倍PE,我给到暂时保守估值为120亿市值。
硅料目前成本不到6万,明年的产能大约在2万吨左右,市场平均价格9.5万元,吨纯利预估2万,则净利润在4亿。考虑到公司硅料环节竞争力不强,成本较大,所给予10倍PE估值,硅料给予40亿市值。
胶膜业务蛀牙是公司控股70%左右的斯威克去做的,去年应该是中国胶膜第二,营收和利润都继续超过了海优新材,净利润达到了2.5亿元,同比增长115%。公司胶膜业务较高于海优新材(海优新材是120亿市值)而福斯特是700亿市值(斯威克大致是福斯特的四分之一)。目前来看,给予斯威克120亿市值是合理且较低的。斯威克未来将分拆上市的计划是不变的。
而东方日升持有斯威克70%股权,股权价值为80亿以上。
合并估值总数为:250-260亿市值。
此处特别申明,以上估值逻辑为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就是单拿斯威克的股权价值来说,和目前东方日升仅仅100多亿的市值也相差不大了。如此拆分不言自明,何况组件环节还有如此之大的预期差存在。有了坚实业绩保障,怪不得公司管理层在去年四季度折戟沉沙之后,依然有信心推出基数并不低的股权激励方案,也不难理解了。
目前来看就拿东方日升来说,它的问题是在于技术竞争可能存在的落后,主要是落后于隆基股份。
目前来说最近的一次招标是,210组件明显败于了182,而且相差巨大,这种情况可能在1-2年仍将维持。所以选择210路线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但是210组件也可以向下兼容182,只是目前两者还在较量,尤其是硅片及电池环节正在给210组件让利,扩大市占率,究竟如何还需要观察。
其实投资于东方日升,主要原因是其与基本面估值相距甚远,存在极大预期差。而如果单纯从龙头公司的考量,隆基股份依然是当之无愧的王者。但是我相信,经历血雨腥风的组件全球龙头东方日升,仍然是一个阶段性值得投资的好公司,即便它与隆基相距甚远。
借此,我希望东方日升不要以“革命之名”而以产业最大化为目标。在未来,如果182占优,不固执于210与182之下的面子之争。
其实,投资本身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就在于你是否愿意化繁为简,坚持独立、客观、公正而有原则的去分析一个产业链甚至一家企业,你会发现,原来市场认知在一个阶段很多都是错误的。原来,我们可以如此简单而从容地收获超额收益。
光伏组件产业链正在经历一轮凤凰涅槃的过程。
锦缎研究院·2021/05/0609:27
图片来源:Pexels-AliMadadSakhirani
在2021年3月底和4月初,在光伏产业龙头隆基股份(SH:601012)经历了持续且较大的调整背景下,顶着某两家卖方先后“透露出”的隆基股份‘利空’消息及市场蔓延的恐慌情绪之下,笔者连续公开发表文章“力挺隆基”,并写下了“在光伏龙头牛市的长期主义道路上坚守”以及“对隆基估值非常难,因为它可能没有天花板”的论断。
时至今日,笔者在光伏产业多个阶段公开发表的看多或看空观点大多都被验证。而这些论断是建立在充分的产业认知以及常识逻辑基础之上的。我相信,这种常识性的判断以及独立公正的价值分析体系,是大多数个人投资者甚至部分机构投资者所缺乏的,他们常常判断行业和市场的逻辑仅仅是因为股价涨跌而已。而我多次强调,我们要跳出股价波动牢笼去发现"真理"。
而今天,我想谈一谈光伏产业投资存在的另一个潜在“预期差”。本文将以光伏二线龙头东方日升(SZ:300118)为案例,为你剖析和“颠覆”对组件龙头的认知差,进而寻找建立在价值投资体系之上的超额收益。
当下“核心资产”投资的理念可谓深入人心,大行其道,即便经历了年初核心资产巨大的调整压力,而在二季度初核心资产再度上演了结构性行情。
目前很多机构投资者甚至个人投资者无限度地追随所谓核心资产和核心赛道,似乎非龙头无以投资成为了共识。然而是这样的吗?我对此保留意见。因为优秀的企业或者远低于其内在价值的比较优秀的公司都应该成为“核心资产”,而不是已经涨到估值体系早晚崩溃的市梦率下的“趋势投资外衣下的伪价值投资”才是核心资产。
比如光伏组件龙头,目前就面临这样的“困境”。它们仅仅因为短视因素如去年下半年暴涨的辅材价格以及今年暴涨的硅料价格而影响了短期业绩,投资者就对其嗤之以鼻,仿佛2019年的阳光电源的情形再现(有兴趣的可以阅读笔者在2020年初发表的阳光电源论断:《曾经失落的光伏龙头,能否硬核起飞?》)。
当然,在目前A股过分关注短期业绩指引下,这种情形也不是不可以理解。然而这种因为过于短视的因素导致的预期差,不是我们应该去发现的“价值投资”吗?
二线龙头也存在相当大的潜力,只在于你是否愿意花时间和信仰去寻找,而不是仅仅追逐百倍的医*股和60倍的食品饮料个股——这些可怕的市梦率下究竟是什么样的价值观的投资者组成的,令人费解。
所以,在当下“非核心资产”因为市场风格和认知的因素而远低于其价值的情况下,我们是否能够坚定扛起价值投资的大旗呢?
光伏组件企业在过去给的估值都很低,当然整个光伏产业链在20年以前都是很低的估值水平,多数时候他们的PE仅为15倍左右,包括去年的大牛股阳光电源。当下,纵观整个光伏产业链的估值变化,应该就只有组件环节的估值仍然维持在这一水平附近。
那么,为何组件企业的估值水平比较低?我想主要就是因为大家比较公认的组件的门槛是相对较低的,且下游比较分散,竞争激烈。此外传统的组件企业都是专业做组件的为主,自身盈利能力相对也比较差,受到上下游共同的压榨。
实际上,我们看到目前组件和电池环节的集中度是光伏产业链比较低的,全球CR5大致维持在50%左右,远低于硅料及硅片环节。
而在硅料环节完成了集中的过程之后,硅料价格在2021年继续暴涨则替代了玻璃及胶膜等辅材进一步压缩组件企业利润空间。
就在光伏组件企业面临估值低谷的时候,伴随的质疑声音也是最大的,投资者之常情如此。
那么我们来深入剖析一下光伏组件企业是否真的如此不堪?答案当然不是。光伏组件产业链正在经历一轮凤凰涅槃的过程:
隆基股份去年全球组件市占率达到了20%左右,组件营收远超硅片,实际上全球光伏标杆隆基股份也已成为一家‘组件企业’。全球组件CR5从18年的38%提升至去年的55%,集中度迈过了50%大关。
预计今年光伏组件全球CR5将再次提升15%以上的市占率,超过70%市占率后,则标志着组件龙头企业话语权急速提升,组件的品牌、渠道、及作为光伏终端价值将凸显,为组件迈向光伏王者地位作出全面铺垫。
所以我们看到,今年光伏组件提价明显,而这在过去十年,都不可想象。正因如此,从二季度伊始,光伏组件的成本压力集中的压在了电池环节。面对硅片跟随硅料价格猛涨的情况下,组件企业向电池企业施压明显。
而我们看到210组件产业链的情况则更为明显。210组件目前主要是东方日升及天合光能在做,集中度更大,所以我们看到了中环股份不再提涨210年电池及硅片价格(硅片210涨价不明显)。
所以,我们说,无论你是否相信组件龙头的话语权将极大的增强这一核心和基本逻辑,这些事实都正在发生且将愈演愈烈。
组件成本的提升去年下半年主要是玻璃及胶膜,今年则主要是硅料环节。其实,都是短视的,因为硅料的价格上涨和去年下半年的玻璃价格上涨一样,是短视的,不可持续的。
今年二季度伊始,光伏玻璃价格出现了明显的下行趋势,大幅下滑了30%左右,为组件环节节省了至少3%的成本。
而在去年四季度玻璃和今年的硅料一样紧张。所以,到了下半年,硅料价格就会开始出现松动,而到明年硅料价格有望下修至10万元以下。
今年年底以隆基为代表的新电池产能的投放(效率超过24%),及大尺寸组件(主要是182及210)释放进一步降本,导致组件成本出现明显下滑。
明年,我们将会看到这样的场景:组件企业将迎来成本大幅下行,价格下调速度低于成本下行,龙头市占率足够大,市场需求迅速提升带来的组件企业估值的多轮戴维斯双击。
随着组件企业全球CR5达到70%以上,光伏终端市场将集中垄断在隆基、晶科、晶澳、天合、阿特斯、东方日升六强手中。而组件作为终端优势将在这样的背景下凸显。
首先上游企业供应到组件龙头企业将承受“还价压力”,同时,组件巨头们可以逐步蚕食上游市场,这与过往零散而竞争激烈的组件江湖将不可同日而语。
此外,组件龙头企业凭借市场、品牌及渠道优势,攻占光伏多个场景应用如光伏建筑、储能及光伏制氢等都具备更大的优势。
所以,组件产业链存在巨大的认知差及改善预期。
对东方日升进行估值大致有两种方法,业务分拆法及整体盈利估值法。面对目前组件环节盈利尚薄弱之下,我用整体盈利估值法去做盈利估值分析,恐怕大多数人都会和我当年分析阳光电源一样不认可(2020年初我对阳光电源的盈利分析是15亿以上,而当时没有人愿意相信,而实际上盈利到了接近20亿)。所以我觉得,东方日升我更愿意给予业务分拆法去估值。
首先东方日升主要是四大业务板块:电池组件、硅料、胶膜、电站及其他。
随着电池组件环节大量供应上马,特别是210产能及新的高效电池产能逐步达到30GW的规模,电池组件环节明年毛利率将恢复之20%左右,且在今年二季度将恢复之10%以上。电池组件环节平滑盈利之后,合理盈利在5-10亿以上,给予20倍PE,我给到暂时保守估值为120亿市值。
硅料目前成本不到6万,明年的产能大约在2万吨左右,市场平均价格9.5万元,吨纯利预估2万,则净利润在4亿。考虑到公司硅料环节竞争力不强,成本较大,所给予10倍PE估值,硅料给予40亿市值。
胶膜业务蛀牙是公司控股70%左右的斯威克去做的,去年应该是中国胶膜第二,营收和利润都继续超过了海优新材,净利润达到了2.5亿元,同比增长115%。公司胶膜业务较高于海优新材(海优新材是120亿市值)而福斯特是700亿市值(斯威克大致是福斯特的四分之一)。目前来看,给予斯威克120亿市值是合理且较低的。斯威克未来将分拆上市的计划是不变的。
而东方日升持有斯威克70%股权,股权价值为80亿以上。
合并估值总数为:250-260亿市值。
此处特别申明,以上估值逻辑为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就是单拿斯威克的股权价值来说,和目前东方日升仅仅100多亿的市值也相差不大了。如此拆分不言自明,何况组件环节还有如此之大的预期差存在。有了坚实业绩保障,怪不得公司管理层在去年四季度折戟沉沙之后,依然有信心推出基数并不低的股权激励方案,也不难理解了。
目前来看就拿东方日升来说,它的问题是在于技术竞争可能存在的落后,主要是落后于隆基股份。
目前来说最近的一次招标是,210组件明显败于了182,而且相差巨大,这种情况可能在1-2年仍将维持。所以选择210路线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但是210组件也可以向下兼容182,只是目前两者还在较量,尤其是硅片及电池环节正在给210组件让利,扩大市占率,究竟如何还需要观察。
其实投资于东方日升,主要原因是其与基本面估值相距甚远,存在极大预期差。而如果单纯从龙头公司的考量,隆基股份依然是当之无愧的王者。但是我相信,经历血雨腥风的组件全球龙头东方日升,仍然是一个阶段性值得投资的好公司,即便它与隆基相距甚远。
借此,我希望东方日升不要以“革命之名”而以产业最大化为目标。在未来,如果182占优,不固执于210与182之下的面子之争。
其实,投资本身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就在于你是否愿意化繁为简,坚持独立、客观、公正而有原则的去分析一个产业链甚至一家企业,你会发现,原来市场认知在一个阶段很多都是错误的。原来,我们可以如此简单而从容地收获超额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