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西部超导获评2022最具价值科创板上市公司
8月19日
从上市公司合规披露及监管机构评价
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能力
上市公司投资回报表现等一级维度
上市至今涨跌幅数据
跑赢科创板指数天数
上市首日至今年5月31日期间收益
……
奋进“十四五”,西部超导将再接再厉,持续坚持“以国家需求为己任”,“以客户为中心”的核心理念,坚持技术创新,持续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加快产品在新领域推广应用,快速发展绿色、智能制造,加快数字化改革进程,全面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获取更多精彩
西部超导
关于西部材料和西部超导
朋友你好。我们很巧。首先我也是材料出身的。其次我同学在西安工作。再次我去过西安多次,对那个地方算得上了解。这2家公司的情况请原谅我的无知,不知道。就不回答了。网上的资料你也能找到。我想说明2点。1、西安的消费状况。不高。不高的定义是在当地,非市中心地带,租一个单间,日常水电开销加起来大概在600-700元左右。吃饭的费用也很低。一般夜排档30元2人能吃很多。浪费点算得话,每月请客1次,出去吃10次计算的话,总开销大概在1500元左右。但是西安的购物场所比较吓人,开元的东西奇贵,所以尽量避免去商场。好在钟楼鼓楼那里有不少店铺,东西还算便宜。西安当地的风水实在不错。呵呵。虽然灰尘多了点。但是在疏通好护城河后,状况改善很多。西安的美女也不少。很是耐看。旅游不要说了。近的未央湖和西安北郊,远的太白山和华山,都是很不错的地方。交通状况也不赖。公交还算发达。总之,西安适合居住,并非我们想象中的那样黄土满天。2、除了西部材料和西部超导之外的企业其实我们学材料的在西安有个很大的优势:西安很多航空研究所和研究机构以及企业。包括607基地等。这也是很好的选择之一。不妨考虑。这些企业的收入都能在3万-5万以上,虽然听起来不是很高,但在西安来说,是可以过的很滋润了。607基地位于西安西南方位。这个单位主要是导弹方面的东西。福利很好。航空研究所很多家。主要都是位于郊区。交通都算便利。以上。祝你成功。
西部超导是国企吗?
不是,是股份有限公司。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是西部超导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5.19%,中信金属有限公司和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分别为第二、第三大股东,持股比例分别是17.29%和12.74%。值得一提的是,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为A股上市公司西部材料的控股股东。
西部超导过会!西部第1家科创板!陕西第51家上市公司!
20日晚,陕西公司西部超导成功通过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委员会审核,成为全国第17家、西部第1家科创板公司,也是陕西第51家上市公司(原本应为第52家,但因ST宏盛(600817)东迁河南,故为第51家)。
从受理到通过:57天创最快纪录
西部超导无意中创造了一个纪录:从受理到上会仅用时57天,截止目前是最快的科创板纪录。
西安金融棒棒糖作为本土财经观察者,很早就记录了这一场景:
2月19日,于新三板挂牌的西部超导宣布“因重大事项暂停转让”。
2月21日,向陕西证监*报送了IPO辅导备案登记材料。
2月26日,董事会通过《拟申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议案》。
3月2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布预披露名单,第一次显示西部超导意在科创板。
4月15日,西部超导上市申请获上交所受理。
6月1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公示,将在6月20日下午召开2019年第7次科创板上市委审议会议,西部超导名列3家公司之一。
6月20日晚,喜讯传来,西部超导成功过会!
在这个陕西资本市场的重大节点,我们先看看当天手握生杀大权的都有谁?
1:汤哲辉: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安永上海**书记、安永南京分所负责人、审计服务合伙人;
2:申屹:证券业协会会员服务二部主任;
3:陈刚泰:江苏证监*稽查一处处长;
4:易平:太平洋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权益投资部总经理;
5:张忠: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一级合伙人、资本市场部负责人、证券业务内核负责人;
这个名单的含金量不容置疑。因为就在20日当天,科创板发生了一件大事。
科创板第1股华兴源创(688001)受到了一家自媒体的猛烈质疑,表示其偏离现有业务比重,涉嫌严重欺骗。消息一出,舆论哗然,而就是在20日当天,不光是公司自己回应了自媒体质询,连交易所都发声了。
西安金融棒棒糖认为,在001号科创板公司被质疑的当天,西部超导能够成功过会,已经多了一番“确认意义”。
曾于新三板融资超10亿:业绩确实不错
西部超导成立于2003年,从事高端钛合金材料和低温超导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主要客户为中航工业、中航发动机、GE、西门子等,产品大量应用于军工、医疗、新能源等领域。
显著的特点是,西部超导一直是资本市场被关注的对象。
1:早年直接进入创新层:2014年在新三板挂牌之后,西部超导就直接进入了创新层(应该是第一批)。
2:曾于新三板融资超10亿元:在挂牌新三板之后,西部超导两次增发募资超10亿元的战绩,在陕西仅次于开源证券,也是实业领域内惟一融资超过10亿元的公司。
这一切的背后是持续稳定的业绩表现。如2017年,实现营收9.67亿元,扣非净利0.98亿元。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归属净利润为0.97亿元。
我们一起看看西部超导的前5大客户,这个名单基本能说明其行业影响力。很显然,中航工业是巨无霸,且连续3年都是西部超导的第1大客户,三角防务(300775)则是西安刚刚上市的本土公司,最新一年采购量超过1亿元。
而作为西部第1家科创板,科研成色自然是不能丢的。招股说明书中的下图,即可证明其填补国内空白项的力度还比较强,两项拳头产品的合计销售占到了公司全口径的43%。
一堆股东开心笑不动:陕金控持股650万
既然通过了审议,自然是股东最开心,我们一起看一下。
产业股东层面:大股东是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持股比例为25.19%。该院成立于1965年,是中国稀有金属材料研究的重镇,拥有科技人员1000余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及高工356人,博士及硕士780余名。相信这种强大的研发背景,是西部超导崛起至关重要的原因。旗下还有另一家上市公司叫西部材料(002149)。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工作场景
战投股东层面:大家都知道我们会关心PE。
1:深创投:不愧是“明星级”战投,在西部超导这个项目中,他们持股比例为12.74%。
2:陕西投资集团:在第6大(陕西成长性新兴产业股权管理合伙企业)及第8大股东(陕西成长性新材料行业股权管理合伙企业)中实行穿透,可以看到陕西投资集团的身影,但是间接持股量很低。
3:陕西金控集团:与陕投集团相比,陕西金控虽然名列第9大股东,但全部都是直接持股,总数量达650万股(占比1.64%)。
虽然我们暂时无法预期其发行价与市场表现,但从概率上说,国有属性的西部超导应该表现稳健,未来保证股东的长期获利可以期待。
募资8亿:盼西安硬科技持续发力
西部超导拟发行4420万股,拟募资8亿元,除偿还贷款之外,其余则用于“发动机用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及粉末盘项目”。
显然,这一募投项目还是围绕西部超导的核心业务展开。在这个情况下,我们应该看一下西部超导真正的“硬实力”。
1:科研投入够硬:西安金融棒棒糖旧作《有人举手了!西部超导要冲陕西“科创板”第一单》时,采用过一个数据:2017年研发支出为8659.7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374.70万元,同比增长37.78%。在招股说明书中,我们截取了下图,可以清楚地看到西部超导每年投入的研发投入,都占到了不小的比例。
2:专利数量够多:招股说明书显示西部超导共计拥有325项专利权,其中222项发明专利、73项实用新型专利,30项外观设计;222项发明专利中103项为国防发明专利。这一成色如何?与同类公司宝钛股份(600456)的50项相比,已是大大的领先了。
那么,我们在祝贺西部超导之余,还应该期待“西安硬科技”在资本市场上更上乘的表现,尤其是不能错过科创板这列“资本快车”。因此,我们还需要关注两家公司。
1:26日即将上会的铂力特:主攻3D打印、由西工大教授黄卫东创建的科技类公司,拥有专利超过100项,西工大资管、西高投均在股东行列。过往数年中,铂力特年均营收增长均保持了30%以上,净利润也从2016年度的2800余万增至5700余万。计划在科创板发行2000万股,全部用于金属增材制造智能工厂和补充流动资金。
2:4月19日被上交所受理的三达膜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这家公司起步于厦门,核心技术是工业分离纯化、膜法水处理和环境工程专业服务综合解决方案。最近三年,公司实现净利润分别为9063.07万元、8512.44万元和10919.77万元,此次将申请公开发行8347万股,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膜技术应用领域项目等。
作为关注本土财经金融的观察者,我们也和糖豆们一样,期待陕西公司有好的表现,早日出现“科创板上的陕西军团”。
值得一读:
西安房价还要涨?我不相信!
5:3:2对西安“高新”企业意味啥
刘建武下海5头牛也拉不回来
没想到:陕西有70多家金控
瑞联新材IPO被否谁是“第52家”
wst是什么意思呢?
WST就是世界标准时间,又称世界统一时间,协调世界时,国际协调时间。
世界标准时间是以原子时秒长为基础,在时刻上尽量接近于世界时的一种时间计量系统。
国际原子时的准确度为每日数纳秒,而世界时的准确度为每日数毫秒。对于这种情况,作为折衷时标的世界标准时间于1972年面世。为确保世界标准时间与世界时相差不会超过0.9秒,在有需要的情况下会在世界标准时间内加上正或负闰秒。因此世界标准时间与国际原子时之间会出现若干整数秒的差别。位于巴黎的国际地球自转事务中央*负责决定何时加入闰秒。一般会在每年的6月30日、12月31日的最后一秒进行调整。
经开区受邀参加西部超导科创板上市签约仪式_进行
(来源:西安经开区)
原标题:经开区受邀参加西部超导科创板上市签约仪式
7月21日下午,上海证券所举行首批科创板上市签约仪式,省、市、区有关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受邀参加西部超导上市签约仪式,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蔺建文和科创*徐伟副*长参加现场活动。
正式签约仪式上,陕西省副省长赵刚进行发言,号召我省企业向西部超导等创新型企业学习,锐意进取,拼搏向上,坚持创新发展驱动,做大做强企业,并要求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做好企业服务,切实解决企业发展难题。
随后,西北有色院院长、西部超导董事长张平祥进行发言,感谢各级领导对西部超导的帮助和支持,特别感谢西安经开区这十多年不遗余力的关心、帮助和支持,西部超导将一如既往瞄准国家战略,潜心技术研究,坚定不移的走自主创新路线,为国防科技事业和民族产业作出自己的贡献,为股东创造更大的价值。
最后,上海证券所与西部超导进行签约并互赠礼物,省、市、区相关部门领导与西部超导在签约仪式上合影留念。
责任编辑:
西安今年第一个 IPO 诞生,市值 160 亿_华秦_科技_创业
原标题:西安今年第一个IPO诞生,市值160亿
千年古都西安,批量孕育一波硬核独角兽和上市公司。
投资界消息,今日(3月7日),华秦科技正式登陆科创板,成为军工涂料第一股。此次IPO发行价为189.5元/股,上市高开32.45%,总市值167.3亿元。这是年内最贵新股之一,也是西安今年收获的第一个IPO。
这个"隐形冠军"背后,离不开一个名字——折生阳。1955年出生的折生阳自小勤奋好学,早年考入西北工业大学。原本是一名公务员的他,毅然决定辞职创业,在1992年成立了华秦科技,目前总部位于西安市的高新区。值得一提的是,折生阳还是工业级3D打印企业铂力特的实控人之一,后者已于2019年登陆科创板。
华秦科技,只是西安硬科技崛起的一缕缩影。2017年,西安喊出打造"硬科技之都"的目标,开始吸引一批批VC/PE机构组团看项目,一个个硬核独角兽飞驰而来。短短数年,这座千年古都成为了创投热土,批量孕育一波硬核独角兽和上市公司。
1955年,折生阳出生在陕西省清涧县一个农民家庭。自小勤奋好学的他,在高中毕业后找到一份数学老师的工作。恰好赶上高考恢复,折生阳顺利考入了西北工业大学,学习材料科学与技术。
大学毕业后,折生阳就职于中航工业西安庆安集团有限公司热工艺研究所,主要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的研究,更是以一个本科生身份成为国家首个航空项目课题组负责人。仅用两年时间,29岁的他成为了航空工业部陕西航空*热工艺研究所所长,6年后升任至陕西省科技咨询服务中心。
原本仕途顺遂的折生阳,却选择改变自己的人生方向——辞去公职下海。1992年,他创建了"陕西华秦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即华秦科技前身。彼时,做国家干部还是下海从商,选择稳定的工作还是创业?折生阳也挣扎过。
不过,一次采购经历让他更加坚定了创业的信念。"因为技术封锁,西方国家的数控机床乃至几公斤的原材料都不卖给我们,更让我看到我们与发达国家在航空航天技术和制造工艺上的差距。我知道这个选择并不容易,但我更多考虑的是哪个(选择)对国家贡献更大。"事后折生阳曾如此谈过"下海"的初衷。
创业总是存在各种挑战。公司创立之初,折生阳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好不容易看中的办公室也要每年10万元的租金。手握6.5万积蓄的他,不得不拜托了身边朋友做担保,才有了容身之所。有了办公室后,折生阳从科研项目策划、可研报告撰写入手,逐渐发展到项目论证、可行性评估,展开了全省范围内的科技服务咨询业务。
就在华秦科技的科技服务和咨询业务做到风生水起的时候,折生阳决定转型做更大的生意。1996年,华秦科技就以西北工业大学周万城教授团队为主,联合西北工业大学进行特种功能材料技术预研和培育。
这一过程中,员工们也曾对投资这些周期长、见效慢、前途未卜的"高新技术"持怀疑态度。但折生阳坚定地认为,科技成果转化需要过程,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几十年、甚至几代人。"有的时候,我们还要做好巨资‘打水漂’的准备,不然就不可能有科研成果。"
多年来,折生阳与母校西工大探索出一条较为成功的"产学研"合作体系:西工大主要专注隐身、伪装、防护等技术的基础与前瞻性研究,华秦科技侧重竞争性、直接应用型的技术开发以及实际应用,二者联合设立了"高温隐身材料工程技术中心"作为科研成果转化的联络与合作机构。
成立至今,华秦科技是国内从事特种功能材料基础研究时间最长的公司之一,也是国内军用特种功能材料领域最具竞争力的企业,被称为中国军工涂料领域的"隐身冠军"。根据《涂界》发布的"2021中国涂料行业单项冠军企业榜单"显示,华秦科技摘得中国军工涂料领域冠军,也曾入选工信部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这样的"隐形冠军"企业靠什么赚钱?华秦科技特种功能材料产品主要包括隐身材料及伪装材料,应用于我国重大国防武器装备如飞机、主战坦克、舰船、导弹等的隐身、重要地面军事目标的伪装和各类装备部件的表面防护。
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1年1-6月,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4756.09万元、1.17亿元、4.14亿元及1.9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024.99万元、-1.06亿元、1.55亿元及8883.82万元。其中,华秦科技营收主要来源于特种功能材料,其中隐身材料占比最高,2018年至今年上半年,占主营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9.42%、98.82%、87.6%、95.1%。
今日,这家成长于西安的企业正式登陆科创板,市值160亿。值得一提的是,华秦科技的掌舵人折生阳,还是科创板上市公司铂力特的实控人之一。2019年7月,铂力特作为首批科创板上市企业登陆A股市场,是一家专注于工业级金属增材制造(3D打印)的高新技术企业,现市值超百亿。
伴随着华秦科技成功IPO,67岁的陕北汉子手握两家市值百亿的上市公司。
透过华秦科技,我们看到了"硬科技之都"西安的迅猛崛起。
西安作为陕西省省会,古代称长安,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最近几年,西安更是凭借着"大唐不夜城",迅速走红。在创投圈,西安却因"硬科技"一举成名,成为了投资人的热门打卡地。
"硬科技"一词,最早由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博士于2010年提出。而作为"硬科技"概念的发源地,西安有着非常好的技术沉淀——科研院所数量仅次于北京,高校数量紧随京沪之后,拥有高校63所、各类科研机构3000多个、两院院士60多位。此外、军工、制造业产业基础颇为深厚,涉及航空、航天、军工等30余个工业门类行业。
2017年,西安明确提出要打造"硬科技之都"。为此,西安出台了一系列奖励扶持措施,激发硬科技企业、人才的研发创业热情和高新技术落地转化。其中,西安"硬科技十条"中明确,对新建的各级军民融合产业孵化器,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对新成立的专业化众创空间,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给予不低于2000万元重点支持。
"硬科技"从概念走向市场应用,离不开资本的助力。为了吸引更多VC/PE关注,自2018年开始,西安主办、清科创业等承办了多届"全球创投峰会",以搭建西安与资本市场的重要桥梁。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西安累计新增各类风投、创投等机构203家。
近几年,西安的创投环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活跃于西安的投资机构从以本土机构为主,逐步呈现全国化、头部化的特点——红杉中国、高瓴、IDG资本、深创投、真格基金、达晨财智、君联资本、经纬创投、金沙江创投、华控资本、北极光创投等国内顶级投资机构,相继跑到西安看项目、注册基金。
2021年,国中资本更是把新基金注册在了西安。国中资本首席合伙人、董事长施安平直言,西安历来拥有众多实力不容小觑的军工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尤其,西安高新区聚集了一批优秀的硬科技企业,竞争优势十分明显,"西安市**在此期间给予我们的巨大支持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除了吸引VC/PE,西安还积极推动更多企业走进资本市场。2018年,西安发布"龙门计划",通过畅通"交易所直通车"机制、畅通绿色通道服务机制、加大鼓励扶持企业上市挂牌奖励力度等政策激发企业上市热情,推进上市辅导培育进程。
而作为西安"硬科技"发展主战场,西安高新区自2020年以来累计引进21家金融机构、要素平台、中介服务机构及400家创投机构入区,为金融科技产业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力支撑。另一方面,西安高新区推出了一系列支持金融机构创新的举措,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对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给予一定的风险补偿等。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的到来,西安科创企业频频传来好消息。2019年7月科创板开闸,铂力特、西部超导首批登陆科创板,这让西安成为了当年唯一拥有两家科创板上市公司的中西部城市。
2020年,更是西安资本市场丰收"大年"。西安全年新增境内上市企业10家(含精选层和已过会未发行),这一数据也创下了西安年度新增上市公司数量的历史最高纪录。根据证监会最新数据,截至2021年8月,西安全市上市公司已达84家,其中境外34家,境内50家。其中,隆基股份市值增长最多,被二级市场誉为"光伏茅"。
来自西安的奕斯伟材料,堪称芯片领域最火爆的明星项目之一。奕斯伟材料是奕斯伟科技旗下公司,后者的掌舵人为京东方创始人、中国液晶产业之父王东升。资料显示,奕斯伟材料主要生产12英寸集成电路用硅抛光片和外延片,是目前国内极少数能量产12英寸大硅片的半导体材料企业。
2018年,奕斯伟材料落户在西安高新区,后续建设了奕斯伟材料西安第一工厂。"西安高新区虽地处西部内陆,但是却拥有优质的营商环境,区内各行各业的龙头企业云集,产业集聚效应显著。除此之外,丰富的教育、医疗资源和一流的城市基础配套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西安奕斯伟材料科技有限公司CEO杨新元曾表示。
成立至今,奕斯伟材料陆续完成4轮融资,仅在2021年便完成了2轮融资。其中,奕斯伟材料的B轮融资金融超30亿人民币,投资方阵容更是豪华——中信证券投资、金石投资联合领投,中网投、陕西民营基金、毅达资本、众为资本、国寿股权等十余家机构跟投。
而在无人机领域,西安同样孕育了一家独角兽公司——因诺科技。因诺科技背后的掌舵者呼卫军,来自西北工业大学,是一个连续创业者。2015年,他创立了因诺科技,专注在智能飞行机器人领域。成立至今,因诺科技曾获得清科"新芽榜"2017年中国最具有投资价值企业50强、西安高新区优秀硬科技创业企业、西安高新区独角兽培育企业等诸多荣誉称号。
一路走来,因诺科技陆续完成了8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天使投资人王牧、中科创星、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中海资本、华兴创投、陕西基金、架桥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
此外,坐落在西安市高新区的奇芯光电,也成为了创投圈炙手可热的明星项目。奇芯光电成立于2014年2月,专注于高端PIC(光子集成)芯片、器件、模块及子系统的研发。成立至今,奇芯光电背后不仅站着西科天使基金、中科创星、西科控股等西安本土创投机构,还有国开科创、达晨财智、CPE源峰等业内知名VC/PE机构。据知情人透露,在新一轮融资中,很多投资机构已经抢不到奇芯光电的份额了。
一批硬核独角兽陆续诞生,另一批明星企业正在奔赴IPO的路上。
今年2月24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委员会召开2022年第8次审议会议,西安西测测试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测测试")顺利过会。这也意味着,2022年陕西首发过会的第1家企业诞生,意味着西安高新区迎来第36家上市公司(境内)。
西测测试成立于2010年,是军用装备和民用飞机产品检测项目较为齐全的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主要客户包括航空工业、中国航天、中国电科、兵器工业集团、中国航发、中船重工等大型军工集团下属子公司及科研院所。创立12年,西测测试仅完成了2轮融资,投资方为丰年资本、日出投资。
很快,西安将再次收获一个硬科技IPO。莱特光电发布公告,将于3月8日开启申购,IPO定价22.05元/股。这意味着,莱特光电距离登陆科创板,只剩临门一脚。
莱特光电由西安交大校友王亚龙于2010年创办,是国内首家为京东方供应OLED发光功能材料且具备自主专利的厂商。去年,该公司相继入选工信部国家级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和2021西安龙门榜TOP20榜单。
据投资界不完全统计,莱特光电陆续完成了7轮融资,收获了众多VC/PE的支持,包括深创投、国中资本、甘肃高新投、君联资本、建发新兴投资、长石资本、德信汇富、安超投资等。
这一波西安硬科技企业的上市潮,浩浩荡荡。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除了莱特光电和华秦科技,易点天下、荣信教育、斯瑞新材、美能能源等公司也顺利过会。截至2022年1月,西安在审上市企业18家,证监*辅导9家,其中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陕西追光计划企业等硬科技企业。
西安,有着十三朝古都的繁华,也经历过老牌工业城市的短暂落寞,更因缺少互联网基因而一度被大家忽视。如今,"硬科技"成为了西安的烫金名片。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西安孕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隐形冠军们,源源不断为中国硬科技战场输送精兵强将。
来源:天天IPO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