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利润新高,估值创十年新低,保险行业值得投资吗?
2019年对于保险行业来说是非凡的一年,继总资产、年度保费、险资规模等指标之后,2019年保险公司预计利润总额突破3000亿大关,达到3133亿元,同比增加423亿元,增长幅度为15.61%,成为保险业盈利的“大年”。
2019年,中国平安净利润同比增长39.1%至1494.07亿元;中国人寿净利润同比增长411.5%,至582.87亿元;中国太保净利润同比大增54.0%至277.41亿元;新华保险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83.8%至145.59亿元;
......
在利润增长突飞猛进之时,保险行业估值却创下了历年新低。
按滚动市盈率来看,目前A股保险公司市盈率仅有十倍,港股保险公司更是低于8倍。
内含价值来看,中国人寿、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中国太保内含价值纷纷低于1倍,保险行业最优秀的中国平安内含价值也仅在1附近。中国太平H、新华保险H股内含价值均创历史新低,2019年预测PEV更是低于0.3。
未来银行股和保险股谁更有投资价值
未来银行股和保险股谁更有投资价值的分析:1.如果没有金融创新,则保险股的投资价值更大。2.但考虑到金融创新,银行中间业务的增加,银行股也存在估值进一步提升的空间。3.同样作为金融股,认为保险股的进攻性更好。
保险股票能长期持有吗(那就自己搞个万能险)_犇涌向乾
关于【保险股票能长期持有吗】:保险股票能长期持有吗?,今天犇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你好,股票种类很多,用户进入市场之后是需要仔细挑选的。随着文化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了保险的重要性,想要购买保险的人也越来越多。在这样的趋势下,只要投资者选择好的保险股票,是可以长期持有的。
按照股市的情况看,股价没有透支的有成长性的股票在成长期内可以长期持有。想要长期持有一只股票的话,则需要选中一直有价值的股票来进行长期投资。新手可以买保险股票并且长期持有,但是前提是一定要把股票选好。
但是用户在选择保险股票的时候,需要了解保险行业本身周期性比较强,在投资的时候需要控制好一定的资金额度。不要盲目的进行投资,需要根据自己的抗风险能力办理投资业务。对于风险偏好较低、又想获取较高收益的投资者来说,可以投资流动性低的固定收益产品。
支付宝的余额宝可以说是国民理财意识启蒙的大杀器,时至今天,余额宝的收益怎么样呢?
什么,跌破2%了?这可是2014年成立的老牌基金了,资产规模高达622亿,这是搞毛线呢?
银行存款呢?4月25日,《中国银行保险报》注意到,工、农、中、建等多家大型银行调降了部分大额存单利率,例如20万元起存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由3.35%降至3.25%。
那么怎么打理自己手上的零花钱呢?要求灵活性强,收益高,绝对保本。
今天我就给大家安利一个好东西:万能险。
第一、万能险的功能
欧美和日本的经验证明,随着中产阶级的增加和老龄化的逼近,以养老金为代表的长期保险资金将会成为居民的重要投资方式。
养老年金、增额终身寿、教育年金和投资年金等储蓄险的优点是可以直接锁定利率,短的十几年,长的几十年,甚至七八十年也不是不可以。缺点也很明显:流动性很差。
那我身上有几百块钱,想存起来,三个月以后用怎么办?
我们可以把储蓄险理解为一个超长期储蓄账户,把万能险理解为活期增值账户,随存随取。
银行的存款只能保证50万以内的刚兑,而万能险也是一种保险,从几块钱到几百万,几千万,收益都一样,都刚兑,而且收益还非常不错。喜欢吗?
如图是泰康的一款万能险,目前的收益率是4.6%,复利的哦。
根据《万能型人身保险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要求,只有终身寿险、两全保险和年金保险可以设计成万能型。
万能账户通常是一个附加险,不能单独购买,最常见的就是年金型万能账户和终身寿型万能账户,一般叫XXX年金保险(万能型)或XXX终身寿险(万能型)。
说到万能账户的利率,涉及到3个利率概念:结算利率(现行利率)、保底利率和演示利率。
①保证利率(保底利率):越高越好
保底利率是合同里约定的最低收益,是固定的利率。未来不管利率怎么波动,这个最低利率的收益都是保证的,超过保底利率的收益是不确定的。
②结算利率:实际收益,稳定是王
结算利率也是现行利率,是指保险公司根据市场利率环境和公司实际的投资水平决定结算利率的高低,会每月在官网、官微公布上月的结算利率,并依据该利率结算收益。
结算利率会随着整个市场环境有变化,但最低不会低于约定的保底利率。
目前好的万能账户结算利率可以达到4.8%-5%左右,结算利率只代表过去和现在,不能保证未来是多少,也不能用过去推测未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利率不断下降,以后的万能账户,能否保持较高的结算利率,谁都无法保证。
③演示利率:仅供参考,不必当真
演示利率分为低中高三挡,一般出现在保险销售给的计划书里。是为了模拟收益,但是不代表未来收到的收益。
最低档的演示利率一般是保底利率,这个是可以保证的收益;除此之外,用中档和高档演示出来的收益都是不确定的,只能说看看就好。
保险公司做万能险产品的本意,是获取长期稳定的资金。让这笔钱安心放着,复利生息,是双方对彼此的承诺。正是有了这份承诺,保险公司才敢选择投资期限较长的项目,保险资金的长期性、稳定性才有保障。
保险公司为了防止客户的钱在万能险账户里面快进快出,所以会设置一定的门槛和手续费。万能保险可以收取的费用有:初始费用、死亡风险保险费、保单管理费、手续费、退保费用等。
这些费用是监管规定的,保险公司必须收,否则就是违规,但是保险公司为了表达善意,提高产品的吸引力,也想了一些办法。
1、初始费用
初始费用指交纳的保险费进入个人账户之前,所扣除的费用。类似于买基金的申购费。交纳保险费(存钱)的方式有3种,分别是:趸交、追加和转入;相对应的初始费用也有三种:趸交初始费用、追加初始费用、转入初始费用。
我们主要关注的是追加保费的初始费用,因为趸交初始费用可以理解为一次性的“开户费”,追加保费的费用则是我们账户的“使用费率”,是终生的,一般是1%。
是不是很高?没关系,很多保险公司会在满足一定条件下以持续奖金的名义进行全部返还或部分返还。
持续奖励金:指保险公司对于长期持有的保单,满足条件时给予的奖励,通常是持有一定年限,按照监管规定,持续奖金的发放不得早于第5年末。一些优秀的万能险,其持续奖励金可以完全对冲初始费用。而且在账户开通的第五年后,新的追加保费初始费用在当年的保单周年日可以全部返还,相当于没有初始费用了。
差一点的万能险就是持续奖励金不能对冲初始费用,或者只对转入保险费这一部分有持续奖励,趸交和追加保费不享有。那这个账户的实用性就大打折扣了。
不同万能账户持续奖金的比例和范围差异很大,买之前一定要搞清楚。这方面,条款最友好的是瑞泰的万能账户。
简称风险保险费。上文我们提到了,终身寿型万能账户有身故杠杆的保障功能,所以会有死亡风险保险费,而年金型万能账户没有杠杆,因此就没有风险保险费。
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我们付钱买了一份寿险所交的保费。
终身寿型万能账户身故保额一般是账户价值的120%-160%,身故保险高于万能账户户价值的部分,就是风险保额。
但是我前面说了,我们选择万能险的目的是持有一个短期存款增值账户而已,没打算要寿险的保障啊,我要寿险的保障属性我可以买寿险了。
但是风险保费是监管要求必须有的,保险公司也没办法,为了让客户满意,就把费用率设置很低,非常低,接近于0,那么我们的风险保费就会非常低。
这个时候万能险的账户就无限接近于一个纯理财账户了。
所以,我们选择万能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个账户的风险保费是多少。
前5年领取万能账户的钱,会扣除一定比例的手续费,每个产品规定不一样,5%到1%不等,一般逐年递减。5年后领取一般都无手续费。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客户尽可能地长期持有保单,便于保险公司的资产投资与管理。
如果想把万能账户全部的钱取出来,申请退保就可以。和部分领取一样,前5年退保会有费用,5年后退保无费用。目的也是为了让客户长期持有。
这样看它的费用,我们就发现了:如果前5年内不取钱不退保,就没有领取和退保手续费,只有初始费用和风险保险费。而初始费用一般会通过持续奖金来全部或部分返还。风险保险费对于50岁以下的人非常低,没什么影响。
在实际的操作中,如果能接受万能险的收益率,而且锁定五年,那么就放进去一笔钱,五年后,这个账户就完全自由了。
如果暂时不想放进去,那也简单,开通账户的时候往里面放10块钱,账户满五年后,这个账户也是完全自由了。
那么万能险是有保底利率的,比如3%,往里面放1块钱,也是这个收益率,和银行大额存款差不多,而且随取随存,爽歪歪。当然现阶段的结算利率相比较银行存款还是非常高的,而且是复利哦。
最重要的是,这个保底利率是终身的,是刚兑的,写在合同里,受法律保护。
未来若干年后,市面上都是1点几或者0点几的产品,你的手里有一个终身保底3%的万能账户,是不是很香?
1、看利率:结算利率、保底利率、历史结算利率。结算利率和保底利率越高越好,历史结算利率,越稳定越好。
2、看费用:初始费用和领取费用。
核心是持续奖金能不能对冲初始费用,持续奖金的范围,有些产品只有转入的保费才享有持续奖金,一次性缴纳和追加的保费不享有,那实用性就大打折扣了。
账户限额:就是存钱限制,万能账户的利率虽然高,但是有些产品有限额,并不是你想买多少就能买的。
领取限制:年金型万能账户一般每年只能取出已交保费的20%,而终身寿险万能账户一般无领取限制。显然,没有领取比例限制的更好。
有些万能账户是不接受额外追加,只接受从年金险里返出来的钱转入到万能账户,或者设置相应的门槛,那就没意思了。
总结一下,万能险的特点:账户灵活,有保底收益,刚兑,还有一点保障属性。万能保险所缴保费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于保障,另一部分用于投资。保障和投资额度的调整主动权在投保人,投保人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调节。万能险有独立的投资账户,目前一般作为年金险或者寿险的附加险存在。
万能险就相当于你开通的一个“超级理财账户”,或者“超级余额宝”了,取钱出来不需要手续费,随取随存,非常灵活。
版权声明: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股票讲座然后叫你买保险上当的吗?
有很多股票讲座他可能会收钱,也就是说他可能会推荐你某一些股票,然后这些股票万一是涨了之后,他会告诉你加某一个老师要加他进群的话,你就需要给一定的会员费之类的,这种就是骗子。免费股票交流群讲课骗*,是目前互联网电信诈骗中很典型的一个。尤其今年国内A股大盘行情不好,散户们损失严重,不用说在股市中赚钱的了,就是能保本一半的,那都算是水平高和运气好的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就给了骗子们更多的发展和壮大的机会。群里有助理有老师。创建群的理由各种各样,有的是组织股票大赛,让大家来支持老师,有的是老师心善不忍看散户被套,感恩反馈社会,带领散户追击游资赚钱解套拓展资料其实不管是社会保险还是商业保险,总是很多人说购买了要上当。其实产生这种想法主要是在购买时,把保险想得太美好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问题。保险都不是万能的,都是有相应的法律条款,尤其是商业保险他们是以盈利为目的。如果不仔细研究,他们的保险条款很有可能产生主观印象和实际理赔项目的偏差。股票是一种由股份制有限公司签发的用以证明股东所持股份的凭证,它表明股票的持有者对股份公司的部分资本拥有所有权。由于股票包含有经济利益,且可以上市流通转让,股票也是一种有价证券。中国上市公司的股票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投资者一般在证券经纪公司开户交易。普通股是指在公司的经营管理和盈利及财产的分配上享有普通权利的股份,代表满足所有债权偿付要求及优先股股东的收益权与求偿权要求后对企业盈利和剩余财产的索取权,它构成公司资本的基础,是股票的一种基本形式,也是发行量最大,最为重要的股票。
亏了几个亿!保险股票能不能买?
干保险一辈子
看着保险股大涨大落
稍不留神就错过几个亿
买了保险股票能挣钱吗?
我们分析了过去十年
沪港上市的保险公司
看看买了保险股票能不能挣钱
—01 —
国内保险股对标上证指数
①
策略一
假设保险大牛李保保、张保保、王保保
分别拿到了100万元的年终奖
从2010年元旦开始
每个人分不同的渠道投资
保险大牛李保保把上年的年终奖100万
平均地买已经国内上市的保险股
(若有新增的保险股,则重新平均地买)
保险大牛张保保用年终奖100万
全部买上证指数基金
保险大牛王保保把年终奖100万存银行
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2%
年底取出
下一年初又将本息定存一年
重复以上存入取出操作
我们来看看每年底
三个人的市值(本息)分别为多少
我们可以看出
三种投资策略中
到2020年底,投资收益
保险股>上证指数基金>存银行
存银行和买上证指数基金的收益基本持平
但投资上证指数基金有多次亏损
与存银行相比,波动较大
还不如存银行
②
策略二
三种投资策略中
到2020年底,投资收益
保险股>上证指数基金>存银行
如果长期有一笔稳定的现金流
存银行不如买上证指数基金
—02 —
香港保险股对标恒生指数
①
策略一
我们假设从2010年元旦开始
保险大牛李保保把年终奖100万
平均地买香港上市的保险股
(若有新增的保险股,则重新平均地买)
保险大牛张保保把年终奖100万
买恒生指数基金
保险大牛王保保把年终奖100万存银行
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2%
年底取出
下一年初又将本息定存一年
重复以上存入取出操作
我们来看看每年底
三人的市值(本息)分别为多少
到2020年底,投资收益
恒生指数基金>存银行>保险股
在香港,买保险股不太行
还不如买存银行
起码存银行风险低,还有稳定收益
②
策略二
假设三位每年都有年终奖100万
三人每年都把年终奖及按上面的策略投资
看看每年,三人的市值是多少
到2020年底,投资收益
恒生指数基金>保险股>存银行
香港保险股表现疲软
过去十年整体未跑赢大盘
—03 —
附每年详细投资收益
①
国内保险股对标上证指数
过去十年中保险行业发展迅猛
国内保险股表现强劲
年化收益率10%以上
如果你和保险大牛李某某一样
十年前入手保险股
去年年底估计也在偷着乐吧
②
香港保险股对标恒生指数
香港的保险股过去十年来
表现一直差强人意
落后于港股大盘
真不知道买香港保险的
投资收益率高在哪里
基于以上数据来看
香港保险股不值得入手
相关文章推荐
股票讲座然后叫你买保险上当的吗?
股票讲座他为什么会叫你买保险呢?是买保险类型的股票还是直接买保险?如果是买保险,对人身是有利的。或者你不想买这个保险,直接和股票讲座的人员说就可以了。有很多股票讲座他可能会收钱,也就是说他可能会推荐你某一些股票,然后这些股票万一是涨了之后,他会告诉你加某一个老师要加他进群的话,你就需要给一定的会员费之类的,这种就是骗子。他们会吹嘘那些老师是怎么怎么的厉害。因为这些老师都那么厉害牛逼的话,自己赚钱就好了干嘛还带你们呢?很多讲座上面都会要求一些学员所为了他们好建议他们买什么产品之类的。我觉得如果是遇到这种类型的讲座,你也不想购买他们的产品,直接不支付设置是没有钱就可以了。千万不要觉得自己不好意思,然后就买产品,买了一堆对自己没有用的产品,也没有什么用处的。偶尔去听一下这种类型的讲座,学一下知识就可以了,不要太较真去其他的东西,付钱的装傻。
保险与炒股
"保险和股票是两种不同的投资手段"楼上的说的很对,我想补充的是保险作为投资手段一般是长期性的收益,短期内的话不太可观.
股票和保险,哪个更值得买
相对于买保险,更多人选择把钱放在股市。然而,股市上涨和下跌犹如过山车。而相比之下,保险却能给你一颗定心丸,保障你的财富和家庭。
买保险的十大好处
1、意外发生救急用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近几年,我国交通事故的年死亡人数超过10万人,平均每日死亡300多人,每4.8分钟就有一人死于车祸。意外的发生,从来就不是我们能预测到的,不论是天灾还是人祸,不幸发生时,谁来替我们延续那一份对妻儿、父母的责任?人寿保险的功能便在于此,用少部分的钱,在意外发生时,换得大额的赔偿金。
2、医疗费用有着落
我国目前每年平均约有150万人新患癌症,每年约有80万人死于癌症;2001年,有2.76亿人被诊断患有慢性疾病,现在这个数字已超过3亿。疾病带给个人和家庭的损失是巨大的,事实上,很多重大疾病发现初期是可以被治愈的,但由于负担不起庞大的医疗费用支出,让许多人延误了治疗的时机。投保重疾险和医疗健康险,可以让我们在不幸身患疾病时大笔医疗费用有着落。
3、储蓄教育金作准备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许多父母为培养子女,可说是用心良苦。从0-6岁,抚养一个孩子的总费用约为6万元。入学之后,如果仅接受国家的基本教育,不用缴赞助费的话,小学到高中需要8万元。读完正规录取大学本科的费用,4年下来约6万元左右。这仅仅只是教育费用,若外加生活和相关辅助学习的费用以及出国教育费用,养一个小孩的费用压力无疑是巨大的。困此,及早储蓄规划子女的教育金,是为了父母的当务之急,人寿保险中的储蓄型和投资型商品,都是很好的选择。
4、银发生活早规划
我国于2000年开始进入老年社会,超过65岁的人口为8913万,到2030年,预计到1.5亿退休人口。到2050年,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25%。对大多数人来说,工作到60岁退休,是每个人的心愿,但是退休之后的生活费用,是许多人担心的问题。过去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在现代社会已不可行。因为孩子有自己的家庭和压力。那么老年生活的尊严,靠得是什么?寿险的多元化功能——储蓄、投资、保护财产,协助您建立安定的晚年生活,让您坐拥生命的尊严和价值。
5、投资风险低很多
寿险具有特殊的强制储蓄功能,帮助您进行中长期的财务规划,达到专款专用的效果,让您的储蓄目标得以落实。同时投保寿险也是一种长期的投资,相较其他投资工具,寿险的投资风险最低,适合长期持有,较不容易受经济景气变化的影响,且具有稳定的回报。
6、合法节省遗产税
处在快节奏和高税收时代的人都知道,我们身后遗留的财富,极有可能很大一部分必须交给**,保险理赔金在遗产税法中往往是法定免税的。
7、留住人才好办法
“人才”是创造公司利润的主要来源,为了提高员工向心力与忠诚度,公司为重要员工投保可以达到留住人才的目的。
8、临终前妥善安排
随着险种设计的进步,生命尊严提前给付条款已出台。即使对于纯死亡险来说都不再是死后才能得到赔偿。当我们要告别这个世界前,可以提前支取保险金,让自己活得更有尊严,并能妥善安排家庭各项生活,让我们“离开”时能更从容。
9、无法工作有收入
投保失能险,发生意外或疾病不能继续工作时,保险公司会按月给付一笔钱给保户,维持固定收入。
10、建立安定的人生
要是没有保险,人们的生活水准大概要降一半。为什么?因为生病时的费用、子女教育费、养老费等已经占去我们收入的大部分。但因为保险,让我们可以用少部分的钱,在疾病、意外发生时获得庞大补贴。我们渴望安定的人生,为了这份安定。我们应该及早付出。
保险股到底能不能买? 持有两家港股保险股份两年多了(不是平安,哈哈),目前还亏损20%多,中间对几家主要的保险公司也进行了研究,对保险股投资目... - 雪球
持有两家港股保险股份两年多了(不是平安,哈哈),目前还亏损20%多,中间对几家主要的保险公司也进行了研究,对保险股投资目前我的看法是:
第一、保险是一个无法产生牢固护城河的行业,客户主要还是因为产品的性价比和后续服务来选择购买,而不会因为品牌知名度而能拥有更高的定价权从而让客户支付更高的成本,包括之前流行一时的香港保险都是瞎慕名而后续反而搞出问题,又比如平安比太保和新华强的是业务运营能力,而绝不会是因为平安更多人知道就可以同样产品卖更贵价格,而且赔付信任度这些央企国企也绝不弱于平安。这就让品牌知名度在这个行业并不那么重要,所以竞争地位确立并不巩固,行业内可以随时内卷互抢规模,这甚至会让行业大多数企业短期内都没有太大利润。当然头部的几个保险公司除了平安都是国企,想要在现有的制度下,能在运营能力和运营效率上赶上平安也几乎不可能。
所以对于保险行业,如果不是出现明显的价值低估,不见得值得投资,因为行业并不是一个特别好的行业,长期具有牢固竞争地位可以实现长期超额收益的王者我理解并不明显存在。
第二、目前是不是可以投资?也就是现在是不是明显价值低估?我的答案显然是。从保险代理人2018年前野蛮发展后产生的后遗症,到疫情三年经济低迷保险作为可选消费首先缩减,包括最近投资市场低迷等三座大山的重大影响,以及各地惠民保等让普惠保险需求进一步缩减,这些让保险股的估值压缩到了极致,港股新华保险的估值是内含价值的0.2倍,港股太保也在0.3倍多,估值已经压缩到了极限的极限,但是从长远来看,只要经济还能增长,人均收入还在增长,保险行业的市场容量一定还是会恢复和增长,一旦新业务价值能够恢复增长,相信会迎来估值和业绩的双重恢复,反正戴维斯双击天生也是和保险有关系的哈。
第三、自己肯定买早了,当时买的时候也肯定是奔着低估去的,当时港股的估值就已经相当便宜了,相当于0.4倍的内含价值,但是上面说的各种因素让低估变得更加低估,我也逐渐明白为啥巴菲特会买过2倍PE的保险公司,保险公司的估值压缩很可能变成非常夸张,以后再有机会投资,需要更有耐心或者分次买入。
第四、为啥不买平安,而买其他国企保险公司?肯定不是因为平安在房地产的可能损失,这些都是中短期的,即使有损失也可以消化,而且我认可头部几家国有保险公司想要在现有的制度下在运营能力和运营效率上赶上平安几乎不可能,但是不买平安的原因,不是经济上的原因,只是怕有其他不能说的风险,虽然可能性极低。既然是买价值低估,那显然国有的更加安全,往下不会消失,往上有较大空间,而且其实两者运营效率的差异也已经大部分体现在估值里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