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唐实盘周记2023年6月30日免费版
重要提示:
②本文收费只是因为适逢月底,而不是因为含有重要内容或神秘代码,请不要因为好奇心而浪费金钱。更何况,即使是老唐认为重要的内容,也不一定就是对的或有价值的。
③本月书房已推送免费原创文章12篇。本文同样会在下周五晚上推送免费版,届时可以免费阅读全部内容。
读完上面三条提示后,依然坚持付费阅读的朋友,老唐表示诚挚的感谢。完全是因为有你的认可、支持和鼓励,老唐才实现了持续不断的产出。谢谢你采用如此优雅而体面的方式鼓励老唐码字,谢谢
本周交易
茅台分红到账,今天(6月30日)早上开盘买入洋河和分众,成交价均为开盘价:132.43和6.81。
至此,2023年上半年累计交易5次。累计交易额占实盘市值比例,略低于3.5%,全部为分红再投入。
不过,今天早上同时还创下另一个纪录,2023年遇到的第一只破发新股出现在今天:一签阳明电气,连税费在内亏了3031.42元。
这是自2016年1月5日,申购新股不用提前冻结资金(中签后才缴款)政策实施至今,第二次遇到破发,也是单笔金额最大的一次。第一次是2022年9月26日上市的信科移动,破发亏损1030元。
今年上半年新股中签率挺高,但利润已经非常微薄。我采用极其简陋的偷懒办法:市盈率小于50倍的一律申购;中签一律交钱;有涨停板的一律开板即卖;没有涨停板的上市就卖。
倒是省事儿,但也只是捡点儿小钱。上半年全家合计3个账户,中21签(11只个股),遇1只破发,合计获利仅约2.2万元,简直是骨瘦如柴。
今年新股中签的缴款,我是额外转款进去,然后卖出次日一律转回银行,与实盘组合完全无关。
上半年没有往实盘里增加一分钱新资金,原因我在去年年底的文章里说过,此处略过。
半年仅交易不到3.5%的仓位,但居然周周有实盘周记。这在很多『炒』股人士看来,完全是在刷存在感、骗阅读量的,哈哈
我们来股市是为了财富增长,不是为了『操作』。『没操作』其实是投资过程中最重要的操作,也是最难的一种操作——能懂这句话的,就已经很难亏钱了。
目前持仓
目前持仓:腾讯44%,茅台21%,洋河14%,分众13%,古B9%。
下表除『当前股价』和百分比之外,其他科目单位为人民币亿元。
#上期数据
注:①采用席勒市盈率估值的企业,不估算三年后估值;
②持股比例=持股市值/账户总值。在无交易状态下,该比例也可能因每只个股股价波动幅度不同,而发生小幅变化;
收益
老唐实盘年度收益率
2023年内沪深300指数-0.75%,2023年内老唐实盘净值+2%(四舍五入)。
用去年底数据vs此刻数据
注意:此刻表格里的股价,除古B外的其他四只,都因分红除过权了。
我们会发现,持有公司无变化。
上半年沪深300指数-0.75%(加回股息后的全收益指数上半年+0.46%),老唐实盘收益+2%。
持有的五只个股,三涨两跌,其中洋河大幅跑输同期指数(后腿洋),由此导致洋河的占比,从年初约17%下降至此刻约14%。
老唐实盘滚动三年
及滚动五年收益率
注①:老唐实盘年度收益率,取『基金净值法收益率』和『资金加权收益率』二者之间较低的数值记录——今年上半年没有资金出入,这两个数据是一样的。均不含新股收益。
老唐实盘vs沪深300指数
注②:沪深300指数收益,未包含成分股现金分红,年化收益率数据略有低估。
加回现金分红的沪深300全收益指数,2013年末收盘为2610.75点,今天收盘5275.95点,9.5年年化收益率7.69%;同期老唐实盘年化收益率23%。
强烈声明
本文为老唐个人投资记录,文中任何操作或看法,均可能充满老唐个人的偏见和错误。
文中提及的任何个股或基金,都有腰斩的风险。请坚持独立思考,万万不可依赖老唐的判断或行为作出买卖决策。切记切记。
重要事项
①茅台大股东完成增持承诺。
②分众分红及买入计划。
③古井股东大会信息及分红买入计划。
④腾讯回购即将停止及其他。
⑤本月阅读及好书推荐。
①茅台大股东完成增持承诺。
去年特别分红实施时,大股东承诺在2023年6月27日之前,拿出不低于15.47亿,不高于30.94亿的资金通过二级市场增持茅台股票。
6月27日晚,大股东披露了增持完成情况:略高于下限完成承诺。
合计投入17.45亿,增持95.72万股,买入均价约1823元/股——买点选的不咋地呀,简直和某胖择时水平一样烂
对照一季报披露数据看,从4月21日到6月26日这两个多月里,大股东一共就买入约8万股(截图来自一季报第4页)。
合计投入资金不超过1.5亿,占期间市场成交金额的比例,几乎可以忽略:以5月为例,当月茅台成交额812亿,成交量4755万股。
可是,我印象里前两天网上看到好多类似《贵州茅台跌落神坛,大股东重金增持也托不起股价》之类的文章,这大概就是市场炒家的热闹吧。
大股东略高于承诺底线买入,大致一是没有人肯担责任,二是这里也确实属于合理估值的上沿,没有明显的便宜可占。
6月28日晚印钞机又吐钱了,每1手茅台都可以得到2591.1元现金分红。对这个分红来源的认识,是投资理念的重大分水岭!
我们常常看到听到有人不屑地怼投资者:『分红还不是要除权,挖肉补疮而已,高兴啥?』。
能彻底想明白茅台这个案例的分红问题,能明白企业能赚钱,股权就有价值。赚钱能力越强,股权价值越高。
这和上市不上市都没关系,更不要说有没有庄家炒作呢!如此这般,『买股票就是买企业』的理念就算形成了。它很简单但很重要。
茅台2001年上市,当年市值最高点不足100亿:二级市场股东合计出资约22.5亿元,得到公司总股本2.5亿股中的7150万股,占比28.6%。2001年年内股价最高点是39.3元。
上市22年期间,没有再向股东伸手要一分钱。合计赚回归母净利润超过3700亿,现金分红总额超过2086亿(下表单位万元)。
出资22.5亿的二级市场群体,至少已经收到600亿以上现金。
说『至少』是因为虽然2086×28.6%=596.6亿,但因为2006年股改时大股东有额外的送股及让渡了部分现金分红,所以到手超600亿是确定的。
说分红要除权的人,看着这个数据,可能脑壳青痛了。这除权可咋除?原市值不到100亿,现金分红2086亿,现在的市值应该是-1986亿?
结果此刻公司实际市值还有2.1万亿出头。这些钱从哪里来的?庄家吗,韭菜吗,牛市吗?想通这个问题,很重要。
②分众分红及买入计划。
分众今年的分红比较肥美。
不算1月份已经实施的每股0.14元分红,仅这次0.28元/股,已经以13%的持股比例,拿到五只个股现金分红总额的31%出头。舒坦。
③古井股东大会及分红
还剩古井的分红没有披露到账时间。昨天上午刚开完股东大会,估计下周也要披露了。
古井B的分红,每股3元人民币,折成港币到账。去处早就说过了。因为是港币,稀缺品,到手时无论股价高低,都会马上再买入古井B。
据现场参加了股东大会的@欢乐大草莓分享,古井的股东大会比较土豪。
每位参会股东除中午的自助餐之外,还送了瓶一斤装的古井烤麦香“年三十”酒(京东售价两千出头),一盒古井科技公司的海参牡蛎提取物酵素。
股东大会问答环节,我认为值得关注的主要信息有:
A.对完成2023年目标很有信心,目标见截图。
B.2022年利润增速大幅高于营收增幅的原因是,年份原浆产品在销量结构中提升;费用因为结构优化而降低;费用投入精准度和效率提高。
C.市场白酒普遍价格倒挂(指经销商批发价低于公司出厂价),但根据古井自己掌握的数据,古井酒的渠道不存在价格倒挂;
D.2024年9月或10月,在建新产能会投产。届时古井的产能将达到国内一线白酒企业水平,为古井的『全国化、次高端、古20』战略提供支撑。
④腾讯回购即将停止及其他。
本周腾讯发布公告,将于8月16日发布半年报业绩。按照联交所规则,业绩前一个月不能回购,因此,腾讯的回购将在7月15日(周六)前停止。
还有整两周。如果价格配合,大致还能回购40亿港币。希望接下来的两周腾讯股价低迷一点,支出40亿能多买一点股份回来,哈哈。
另外,本周有件和腾讯大股东有关的小事,虽不重要,但值得一聊。
6月27日晚上腾讯大股东发布财报,同时披露了一个拆除相互持股的计划。
6月28日上午,我和成都老友刘马克沟通后(他直接持有荷兰上市公司prosus的股票),手绘了一份示意图,于当天中午让书房@食兔君帮忙制成了图。谢谢兔兔。
这个事情,语言描述比较复杂,但看图其实很简单。
当前的持股结构是横线以上『拆解前』的模样。N和P相互持股,N持有P的43%股权并拥有72%的表决权(同股不同权方式),同时P持有N的49.86%股份。
这次计划通过一整套复杂的交易处理(关注意义不大),最终达到的结果就是横线以下『拆解后』的模样。
P的股权结构没有变,但N变成了纯粹的公众公司。管理层通过持有N公司更高表决权的B类股份,达到实际控制N公司的效果。N公司再通过72%的表决权,实质控制P公司。
注意:表决权和股权不是一码事。港股也有很多同股不同权的企业,其中表决权管的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决策。股权涉及的是经济利益,分红及公司资产所有权是按股权比例分的。
拆解互相持股是为了简化公司持股结构,减轻监管压力。
由于N、P对腾讯的投资是通过MIH间接持有的,所以他俩之间的捣腾,不影响对腾讯的持股,同时也不影响减持计划。
我的意思是说,大股东还将继续减持腾讯的股份。
很有意思,南非大股东披露无上限减持计划,正好是去年的此刻。
我写的《腾讯大股东的减持计划无需介意》一文,就发表在2022年7月1日出版的《证券市场周刊》上。
整整一年过去了,这个减持计划对股价是什么影响呢?看图
2022年6月30日收盘股价为333.87港币(前复权,当日实际收盘价为354.4港币),一年后的此刻331.6港币,几乎无波动,是不是算无需介意呢?
当然,如果有人坚持说如果没有大股东减持,早就涨上去了。我无法反驳,算我输
我之前多次说过,这个减持计划和腾讯股价在高位还是低位没有关系,只要N或P相对于腾讯存在折价,哪怕腾讯跌到100港币,他们也会照样减持。
这个逻辑很多朋友想不明白,我此处借助上面这个图再简单粗暴说一回。
此处我们略过全资子公司MIH,直接理解为荷兰上市公司P持有24.88亿股腾讯+其他资产。
为便利理解,我们假设P公司的总股本也是24.88亿股(注意,这是假设),同时我们假设其他资产就是248.8亿欧元现金(实际是一堆公司股权)。这意味着每一股P含1股腾讯+10欧元现金。
这里有两个变量,P的股价和腾讯的股价。在我们上述假设下,此时P的合理股价=腾讯实时股价+10欧元-跨市场交易费用。
只要P的实际股价,和依照腾讯实时股价计算出来的合理股价(再次提醒,10欧元是示意数据,其实是一堆股权)有足够的差价,这个套利就会持续。
所以,哪怕腾讯跌成85港币,但如果P的股价同时也跌至远低于85/8.5+10=20欧元(1欧元≈8.5港币,注意:回购注销后P股的含腾量不再是1:1,公式要变,但逻辑不变),大股东仍然会减持腾讯+回购P。不知道这样说,还有没有朋友理解不了?
去年此刻,P的股价只有这个合理股价的53.07/116.5≈46%。
按照大股东最新披露,自减持计划启动至2023年3月31日,N和P两家公司的折价率已经降低了约17个百分点。
折价率的缩小和回购注销两项行为,共同为N和P的股东创造了约290亿美元的价值。
以上,就是我要说的,腾讯大股东依然会继续减持的原因。
⑤本月阅读及好书推荐
本月阅读纸质书五本,其中有两本四星推荐。
首先推荐《诚信的背后》。
这是一本很有名的旧书。以前书名叫《泥鸽靶》的时候,我看过电子版,好多年前的事儿了。
换了个名字出版,蒙我又买了一回,哈哈。不过,打开一看,好像内容忘得七七八八了,居然又饶有兴趣地看了一遍。
所谓《泥鸽靶》,指的是泥靶实弹射击比赛。它是华尔街知名投行摩根史丹利旗下固定收益部门每年一次的游戏,可能泥靶做的是鸽子形状,故名泥鸽靶。
这个『固定收益部年度户外泥靶射击比赛』的英文FixIncomeAnnualSportingClaysOuting首字母缩写FIASCO,正好是『惨败』的单词,作者拿它做书名,一语双关。
看书名就知道,写的是摩根史丹利固定收益部门的事情,准确的说是固定收益衍生金融产品部门的事情。
这书之所以名气很大,主要还是他满足了人们对华尔街精英生活和工作的窥探欲望,就像电影《华尔街之狼》一样,在高收入高压力的行业里,少不了酒精、毒品和各种稀奇古怪的性活动,满足了人们某种道德批判的需要。
当然,更有价值的东西,是作者利用自己在摩根史丹利衍生金融部门工作的经历,借助一些著名的金融衍生品诞生及发展的过程,把上世纪九十年代金融市场的一些著名事件都串了起来,方便读者快速了解。
不过,这书有点走黑幕视角,有意无意地把事情往猎奇和阴谋的角度暗示和引导。
其实衍生品永远是两方对赌未来,永远有人赢有人输,投行不过就是发现客户的对赌需求,然后想办法帮助他们设计合法合规的工具,以及帮助其寻找反方观点的对手。
套用垃圾债券之王迈克尔·米尔肯的话说:『金融领域里没有垃圾。只要有需求,就应该有供给,这就是金融的核心』。
以摩根史丹利为代表的投行本身,他们自己是不判断方向、也不去承担风险的,只是从中抽佣。佣金是投行利用金融专家和法律专家设计合法工具,以及利用客户群信息帮助寻找交易方的酬劳。
作者在这本书里,集中了许多客户亏损的案例(盈利的那一方完全不提),暗示这是摩根史丹利不管客户死活,为了佣金坑客户。
为了佣金是必然的,要说是为了坑客户就有点过了。
创造和销售金融衍生品不是慈善事业,销售过程中有些销售人员对风险强调不够,甚至有意识的掩盖风险,这是难免的。
不仅如此,金融产品的创新和诞生过程,本身就可能会出现一些放大乃至推动人性贪婪一面的『坏』东西。
但那是好东西得以产生的成本,仅仅因为不好的部分就彻底否定金融创新,就属于因噎废食。它有点像如果只允许说100%正确的话,就基本等于封口一样。
金融衍生品的客户永远是两边甚至多边,永远有人赢有人输。投行之所以想赚佣金,就是不知道未来会向哪个方向发展。根本不知道向哪个方向发展,坑哪边呢?
至于销售部门对风险强调不够,这一定是存在的。不过,这些衍生品的投资者都是掌控数千万美元、数亿美元甚至更大规模的机构(穷人还不够格买),风险恐怕主要应该由投资机构自行判断,投行即使有责任也是次要责任。
记住这一点,再去看这本书,就可以防止被带偏。
此时,还是可以从中受益不少的,一是了解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一些著名金融事件,比如墨西哥比索大贬值、拉美金融危机、巴林银行破产、日本金融改革、东南亚金融危机等;
二是可以了解一些衍生品的设计思路(这部分是书中略烧脑的部分)和投行的工作模式。
所以做四星推荐,但好像现在没有新书在售,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查找电子书来读。
其次推荐《熄灯:傲慢、妄想和通用电气的没落》。
书,四星。但翻译不太流畅,要有心理准备,加上翻译因素只能算三星半。
这本书是芒格推荐的。
听名字就知道,这是一本探讨通用电气公司(GE)衰落的书籍。作者是美国作家、华尔街日报记者乔治·安德森。
它描述了GE公司传奇CEO杰克·韦尔奇时代就埋下的祸根,以及之后的岁月里通用电器的兴衰,并分析了导致该公司衰退的原因。
封底上有段推荐语,我蛮认同的,推荐者这样写到:
作者讲述了一个关于企业唯利是图、无能和短视的交易决策的故事。这是一个没有英雄的寓言,对于任何想知道(尊崇股价高于所有其他价值衡量标准)的21世纪公司管理层是如何发生灾难性错误的人来说,书中有很多教训——安德鲁·奈斯
书的主要观点大致是,GE公司过于依赖金融业务。它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在追求利润最大化,忽略了其核心制造业的发展。
这背后是韦尔奇塑造的『通用电气永远不会让华尔街失望,永远不会让投资者失望,永远追求一流业绩』的企业文化。
长期制定业绩增长目标,提拔和奖励完成目标的人和业务部门,打压和排挤没能完成目标的人和业务部门,这种作法在创造增长奇迹的同时,也埋下了财务调节甚至造假的种子。
通用电气就这样一步步,滑向利用并购及金融公司的复杂业务,调节公司收入和利润的深渊。
阅读这本书或许可以,粉碎我们不敢质疑顶级企业的心理障碍。即使被誉为美国最具代表性和传奇色彩的公司,里面有些操作也会让人感觉匪夷所思。举两个我印象深刻的例子:
一是公司CEO全球出行时,除了自己乘坐的庞巴迪或者湾流公务机之外,还有一架空的备用公务机同航线伴飞,以防乘坐的那架飞机出现机械故障,导致延误出行。
作者说即使是国家元首,也没有这样的待遇,而且这么做是完全没有意义的。遇到紧急情况时,地面上是可以找到其他飞机的;而如果不能降落,后面跟着一架飞机也没有用。这种荒诞的安排持续了十几年。
二是关于通用旗下出售的保险产品,我们直接看截图吧
居然『没人知道当初设计保险条款时采用了什么假设』?保险产品的参数略做调整,就可能导致成本增加百亿美元,吓人吧?
注意,这不是巴菲特收购的通用再保。这是俩家不搭界的公司。不过,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巴菲特还真的投入30亿买过通用电气的优先股,用自己的信用换钱了。
巴菲特买的是附带期权的优先股,年息10%,三年后通用可以加价10%回购。五年内巴菲特额外拥有按照22.5美元/股的价格,购买最多30亿美元通用普通股的权利。
这笔投资巴菲特吃了三年股息后,被加价10%回购了,也就是说赚了12亿美元。
期权没赚到啥钱,巴菲特2008年10月买优先股的时候,通用股票的价格大概就已经从2007年高点170美元附近,跌至22美元附近,看着已经跌去超过八成,但到2009年2月又跌到6美元以下,等于跌了80%以后又跌了约70%。
2011年优先股被回购后,巴菲特在2013年10月期权马上要失效的时候,按照22.5美元的价格买过1070万股。因为金额太小,后来没注意到报道,模糊印象是微赚清仓了。
扯远了,说回《熄灯》。谈企业衰败的书籍,我一般要特别给点加分,因为市场缺少这样的书。所以这本书即使翻译的不够流畅,但我依然给四星推荐。
本周运动
江南进入梅雨季节,适合散步的时间少了。本周散步两次,合计不到8公里。
今天早上忘了上秤,不知同比变动,下周再说,哈哈......
祝朋友们周末愉快
1先令等于多少人民币_360问答
采纳率:47%等级:10
已帮助:466人
采纳率:50%等级:8
已帮助:1459人
先令(Shilling)是英国的旧辅币单位,在1打生971年英国货币改革时被废除英镑PoundSovereign,1英镑=20先令,最初一英镑等于一磅白银,因此得名,但是只是征税用的货币单位,老百姓日常交易用不到如此大额的支付诉究支手段,因此没有具体货币,后来才铸造金币。
屋其他换算:
1、半镑HalfSovereign,等于0.5英镑或10先令
扩展资料:
先令(Shilling)在人民币里面,士动田孙故族殖沙息清单位是“角”。先令(shilling)最初是一种金币,起源非常早,可以追溯到罗马帝国时代的苏勒德斯币。
英国最早使用先令。一英镑=20先令,1先令=12便士。1971年英国货币改革时被废除。
奥地利先令一直是用到1999年底欧元开始流通。简称ATS或ÖS。当欧元发行时,汇率以1欧元=13.7603先令换算。当地货币单位、种类、面值及可通用的货币:奥地利的货币以先令(Schilling、ATS)为单位,而1先令等于100格罗申(Groschen,最初为德意志地区的小银币名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先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英镑
今日欧元对人民币汇率是多少2022年11月1日 - 南方财富网
Tips:100欧元兑换722.4200人民币
汇率更新时间:2022/11/19:17:29
2022年11月1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7.2081元,1欧元对人民币7.1334元,100日元对人民币4.8588元,1港元对人民币0.91828元,1英镑对人民币8.2986元,1澳大利亚元对人民币4.6272元,1新西兰元对人民币4.2079元,1新加坡元对人民币5.1103元,1瑞士法郎对人民币7.2244元,1加拿大元对人民币5.3133元,人民币1元对0.65547马来西亚林吉特,人民币1元对8.4838俄罗斯卢布,人民币1元对2.5393南非兰特,人民币1元对196.58韩元,人民币1元对0.50875阿联酋迪拉姆,人民币1元对0.52040沙特里亚尔,人民币1元对57.4483匈牙利福林,人民币1元对0.66200波兰兹罗提,人民币1元对1.0464丹麦克朗,人民币1元对1.5293瑞典克朗,人民币1元对1.4431挪威克朗,人民币1元对2.57860土耳其里拉,人民币1元对2.7487墨西哥比索,人民币1元对5.2480泰铢。
36万是多少欧元?
根据2022-02-05 23:10 最新的汇率计算
1欧元=7.2802人民币
36万人民币=49449.191欧元
欧元(Euro)是欧盟中19个国家的货币。欧元的19会员国是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爱尔兰等。
另外欧元也是非欧盟中6个国家(地区)的货币,他们分别是:摩纳哥、圣马力诺、梵蒂冈、安道尔、黑山和科索沃地区。
哈雷多少钱一辆?
报价21.24万元人民币。
2023款哈雷戴维森Breakout车型正式公布了在欧洲地区的售价,其官方指导价为28790欧元,约合人民币21.24万元,相比2022款车型的价格提升了2640欧元(约合人民币19470元)。新车除了将排量提升至1923毫升外,还对整车配置进行了优化升级。
1月29日欧元兑人民币汇率是多少
货币兑换1欧元=7.0255人民币元1人民币元=0.1423欧元数据仅供参考,交易时以银行柜台成交价为准更新时间:2015-01-2709:49
【盘点2022】资本市场十大事件:如何影响2023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引 言
2022年,一个交织着当下与未来各种情绪的年份。在即将过去的这一年,资本市场依然出现了黑天鹅与灰犀牛。我们将回顾这些资本大事件,从而可以看出中国经济目前的实际环境到底是怎么样的。因为在这些经济事件的背后,是中国新经济浪潮曲折涌动的方向,是不确定性中的坚持与探索。当我们把目光聚集于这些热点经济事件,我们会发现,中国经济挑战重重,但充满韧性。2023,让我们静待花开。
大事件之一:A股年内两次探底,沪深300年内跌超20%
4月27日,以新能源为代表的赛道股大幅跳水,A股创出年内2863低点,之后两市触底反弹,上证指数最高回升至3400点上方。
然而,在美联储加息、外围市场大跌、疫情等因素的扰动下,到10月31日,A股再次探底至2885点,距离上半年低点仅有一步之遥。与此同时,此次大跌伴随着大量行业龙头股闪崩,如贵州茅台、伊利股份、*明康德、恒瑞医*、海天味业、万科A、宁德时代等均大幅下挫。
虽然2022年在诸多不利因素下A股表现不佳,但随着市场预期的好转,以及拖累国内经济的因素有望得到修复,2023年将成为中国经济的“大年”,在各种拉动经济政策的刺激下,GDP增速将恢复到5%以上。而对于2023年A股行情,也几乎被一致看好,理由也很简单,2022年已经跌得差不多了,2023年会随着经济增速的回暖而有所表现。
大事件之二:A股上市公司突破5000家
A股上市公司数量迈上5000大关。沪深京证券交易所官网数据显示,截至11月21日,上交所共有A股上市公司2153家,深交所2721家,北交所126家,A股总计有5000家上市公司。“与2019年底相比增长了近三分之一,与10年前相比更是翻了近一番。”证监会上市部主任李明近日在2022年金融街论坛上表示。5000家上市公司的背后,是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的不断完善和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功能的进一步优化。近年来,注册制改革后投融资渠道不断拓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更具有包容性、适应性,一大批优秀企业源源不断汇聚到资本市场上。
d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渐趋完善,先后推进科创板、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设立北交所,合并深交所主板和中小板,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要突破。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已形成涵盖沪深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新三板、区域性股权市场、私募股权基金在内的多层次股权市场,以及债券市场和期货衍生品市场,各市场板块定位明确、错位发展。
大事件之三:俄乌冲突引发能源动荡,煤炭板块年内涨幅第一
2月24日,因北约东扩而引发的俄乌冲突,外交手段失灵,军事热战持续至今,双方僵持不下。
俄乌冲突爆发后,欧美集团对俄罗斯发起全方位、多频次制裁,对整个能源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能源供需失衡,价格飙升,并持续高位运行。
A股煤炭板块拉升近30%,成为年内涨幅最大的板块。油气相关基金业绩霸榜,如广发道琼斯石油指数人民币A,年初至今涨超80%。
市场一开始以为俄乌冲突可能将以“闪电战”的方式迅速结束,可没想到,从年头打到年尾,俄乌双方依然在泥潭中深陷,何时结束冲突似乎遥遥无期。地缘*势的不稳定,也可能会导致2023年全球资本市场持续动荡,尤其是能源市场,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资源品价格持续波动。
大事件之四:美联储密集加息,创1981年以来最密集加息幅度
12月14日,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50个基点到4.25%至4.5%的水平,而在此前的四次会议中,美联储都是激进加息75个基点,而今年美联储共加息7次,累计加息425个基点。
美联储通过收紧金融条件,如提高借贷成本、拉低股价以及让美元升值,来抑制需求,从而减缓经济增长,以降低接近40年高位的通货膨胀。
不过市场越来越担心,美联储在努力降低生活成本的同时,会将经济拖入衰退。尽管加息影响尚未完全显现,但今年美国经济几近停滞。
当然,美联储的加息并不会一直持续很久,加息操作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在美联储考虑加息的时候,美联储也需要进一步考虑加息之后的降息空间问题。因为美国的通胀率已经达到了历史高位,能够真正容许美联储进行操作的空间并不大。除此之外,美联储过快加息会扰乱全球金融市场秩序、影响全球稳定增长。
美元币值目前处于本世纪初以来最高水平,导致全球金融环境收紧、进口成本增加。并且,由于经济和地缘政策高度不确定,全球金融环境不断恶化,金融稳定风险大幅上升,会令新兴市场面临多重风险,因此必然会遭到国际社会各国的抗议和谴责。频繁的加息同样对美国本国的经济复苏不利,这可能会加快美国经济衰退的速度。
大事件之五:人民币6年来首超日元成“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
根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2022年1月份发布的数据,2021年12月份,在基于金额统计的全球支付货币排名中,人民币跻身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这是6年来人民币首次升至第四位。
具体数据是:支付金额排名中,排名前两位的美元和欧元仍表现强势,占比分别是40.51%和36.65%,合计占比近8成;排名第三位的是英镑,占比5.89%,比例虽然不大,但排名牢靠,长期占据第三的位置;紧随其后的是人民币,2021年12月份支付占比2.7%,超过日元成为全球第四位支付货币。也就是说,前三位的是美元、欧元和英镑,这一排名短期内是其他货币无法撼动的。
人民币在2021年12月份成为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之后,2022年1月份比例提高到3.2%,创下历史新高。
同时,2022年第一季度,人民币在主要储备货币中排名第5,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达到了2.88%。
从人民币支付占比、支付金额、外汇储备占比的数据来看,成绩斐然,这得益于大宗商品、跨境电商等领域成为新的增长点。
大事件之六:外资外企持续加码中国,中国经济前景备受期待
上半年德国在华投资创历史新高。11月4日,德国**朔尔茨开启其首次访华之旅,随行的德方经济代表团也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
此次随行的12家德企分量十足。既包括来自汽车、化工、制造业等德国传统优势产业的代表,也包括德国拜恩泰科等新兴的生物科技公司,覆盖了中德经贸中的重点领域与潜力行业。
大众汽车是欧洲最大的汽车集团,也是在中国布*时间最长的德国企业,而宝马集团也早在1994年正式进入中国,其在中国的合资公司华晨宝马明年即将迎来20周年的日子。
今年以来,宝马沈阳生产基地迎来两个重大扩建项目的竣工——大东工厂产品升级项目和华晨宝马生产基地大规模升级项目。全新BMWi3已在这里下线。
目前,宝马集团在中国有超过460家供应商,仅华晨宝马的本土采购额在2021年就达到了714亿元人民币。
数字化方面,宝马已经在中国建立了德国之外最大的研发和数字创新体系,并与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在内的中国高科技企业合作,积极加入中国生态圈。
10月13日,大众集团旗下CARIAD与地平线成立合资企业。其中,合资公司将由CARIAD持股60%,注资约24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为167.85亿元),交易预计将在2023年上半年完成,这是大众进入中国40年来最大的一笔单项投资。
事实上,近年来,不少德企在增加对中国的投资。
根据总部位于纽约的研究公司荣鼎集团的一项研究,梅赛德斯-奔驰、大众、宝马和巴斯夫在2018年至2021年期间共占欧洲对华投资总额的1/3。根据德国经济研究所今年8月发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德国在华投资约为100亿欧元,创历史新高。
随着入境政策持续放开,中国市场对外资依然保持较强吸引力,国内社会环境稳定、经济潜力巨大、市场空间广阔、产业配套完整、政策优惠持续,全球诸多主要投资机构纷纷对中国投下“信任票”,近八成外资企业维持了现有生产业务规模,吸引外资规模持续增长。2023年,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依然是吸引外商投资的主要区域。
大事件之七:台积电事件,芯片成大国竞争焦点
11月9日,外媒曝出台积电将“搬迁”至美国,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台积电计划未来几个月内宣布在美国亚利桑那州菲尼克斯市北部新建一座尖端半导体工厂,毗邻2020年宣布建造的120亿美元综合工厂,投资规模据悉与此前项目大致相同。
在美国的制裁下,台积电彻底选择和华为“断绝关系”,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随即响应美国:美国**对华为的制裁不变,台积电就不会给华为供货!
美国坚持要台积电全部搬迁到美国,最主要的原因是台积电先进的晶圆代工能力直接决定着半导体行业的“命脉”。要知道,台积电的高端芯片,占据了世界90%以上。
美国积极推动台积电变“美积电”,正是看好芯片半导体行业的前景,甚至一度只投资金融、保险、消费类股票的巴菲特,也已经以4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88.82亿元)抄底台积电。
芯片半导体行业的春天来了,因为大国、投资者都在这一领域发力。就我国的情况来说,目前我国半导体产品主要集中在半导体材料、晶圆制造和封装测试等中低端领域,半导体产能也主要集中在28纳米以上的成熟制程。
技术水平差异导致我国需要大量进口中高端半导体产品,其中CPU、GPU、存储器等领域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据海关总署统计,我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不足20%,仅2021年的进口额度就高达4325亿美元。本土技术水平成为制约我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但是,在随着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和地缘**的双重冲击下,全球芯片半导体产业必然会迎来一个结构性调整的时期,这是中国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价值链的重要机遇。
大事件之八:“专精特新”培育浪潮来袭,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凸显
自2011年,工信部首次提出将“专精特新”作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以来,“专精特新”作为一个热词多次出现在“十四五”规划和中央***会议中,被提到与“补链强链、解决卡脖子问题”同一高度。2022年入选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达到4357家,几乎等于前三年的总和,总计达到8997家。再加上工信部认定的848家单项冠军,以及5万多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关于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的工作已经开花结果。
目前,在我国的3000多万家中小企业中,有11.7万家专精特新培育企业、4万多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92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它们既是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力量,也是广大中小企业的进化方向。
2023,“专精特新”浪潮依然势不可挡,从中央到地方,现有政策不断出台,23年如何抓住政策红利,顺势而为,是广大中小企业经营者应该考虑的重点工作。
大事件之九:个人养老金业务上线,加速资本市场良性改革
10月19日,中国结算完成了首轮个人养老金行业平台对接验收测试工作,个人养老金业务呼之欲出。11月18日,证监会发布了首批个人养老金基金名录及销售机构名录。12月,多家机构上线个人养老金业务。
d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
公共养老金、职业养老金、个人养老金构成“养老三支柱”,三者都可以为退休居民提供养老保障,且存在一定的替代与补充关系。如果个人养老金获得较好发展,可降低居民对公共养老金和职业养老金的依赖,并提高养老保障的水平。
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被视为对我国资本市场产生深远影响的重大事件。首先,个人养老金作为长期稳定资金来源,有利于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更好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因为长期资金的参与入市,未来也会对资本市场带来更加良性的变革。此外,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个人养老金也被视为助力共同富裕的重要拼图。
大事件之十:新能源车销量大增,比亚迪销量超特斯拉
1月至9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471.7万辆和456.7万辆,同比增长120%和110%,市场占有率达23.5%。在新能源销量排名前十的企业中,比亚迪遥遥领先,前9个月累计销量已超100万辆,占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的25.8%。9月单月销量突破20万辆,超过第二名上汽和第三名特斯拉销量之和。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自2015年起,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7年位居世界第一。d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为引领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本月,知名经济学家任泽平依然表示,新能源汽车产业将成为最有希望替代房地产、重化工等板块的领域。虽然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对于经济的贡献不及房地产业的十分之一,但是其增长速度非常快,成倍速的增长带来快速增长的市场渗透率,加之上下游产业带来的市场规模,未来十年或者更长的一段时间,燃油车将大幅替换成新能源汽车。
“当下不投新能源,就像20年前没买房。”他这样说。
今年以来,不少两轮电动车领域的龙头公司都开始杀入这个领域。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越来越多的人挤入这个赛道,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将越来越突出。
2023年,新能源汽车赛道的故事将更加精彩...
往期精选
1 ►【原创】未来10年,中国经济的10大难关
2 ►【行业观察】奔驰与宝马会迎来自己的诺基亚时刻吗?
3 ►【原创】疫情后,中小城市如何抓住新一轮产业变革机遇
关于时代伯乐>>
时代伯乐以强盛中国产业为使命,成立11年来,已经成为国内领先的产业投资机构,在碳中和、新一代智能终端、底层技术和新医疗等领域,取得优良的投资业绩和诸多成功案例。
公司特色鲜明,是代表中国未来的产业投资机构:我们是地方**招商引资专家,能够成体系、成建制快速帮助当地**打造现代产业集群;我们是中小市值上市公司市值提升专家,能够全面助力核心竞争力打造,实现生态圈发展,大幅度提升市值,与我们合作的上市公司没有任何一家遭受商誉减值之苦;我们拥有独特的配套产业研究院,深耕产业研究,深谙产业规划,是产业界的朋友和伙伴;我们拥有强大的赋能平台,能够帮助项目企业发展壮大,帮助创业者成为创业家,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我们投资业绩优良,连续多次被国内权威机构评为“中国最佳回报股权投资机构前10强”、“中国最佳中资创投机构TOP30”、“中国产业互联网行业最佳创投机构”、“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前10强”等。
关注我们,喜欢我们,请与我们联系:
邮箱:pr@time**ole.cn
分享知识和观点是一种美德,
喜欢这篇文章,请转发到您的朋友圈,
您的转发是对我们的最大鼓励。
2012年8月31日1欧元是人民币的多少
1欧元=7.9455人民币
一欧元等于多少人民币?
按照现在实时更新的汇率来计算的话,一欧元等于:7.8455人民币、1人民币=0.1275欧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