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银施罗德资基金持有的股票好么
不敢说专业人士: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司属于基金公司里的银行系,这类公司的特点是本土银行+外国资产管理公司(或投行)等,目前来看在中国市场的业绩表现不太突出,风格偏向稳健。目前国内基金业的大佬(业绩排行榜前列)一般为证券系,比如华夏基金、兴业基金、招商基金等,因为有同系证券公司的投研团队支撑,共享资源,比较占有优势。看一只新基金如何,我认为一是看基金公司,二是看基金经理,三是看投资理念。这只新基金的公司还可以,拟任基金经理资历尚可,但其同时担任交银成长经理,不知公司会如何安排。投资理念属于趋势投资,这种理念需要对市场反应做出趋势判断,对主动投资能力要求很高,如果真能做到趋势投资当然好了,能现行把握机会,能预先调控风险,比如兴业趋势做得就不错。既然该公司敢发这样的基金,应该是有一定把握的吧。这只基金的股票仓位能到95%,属于高风险基金。另外,基金的发行时间对业绩影响也很大,现在是股市的低谷,倒是买新基金的好时间(建仓成本低啊,业绩当然好了)。你自己判断吧!
我买了10000交银施罗德上证180基德穿争稳重前金,银行财务人员告我扣了1185.7元的手续费,这合理吗?
10000元?岂不是超过10%的手续费,肯定不合理阿!一般申购手续费在1.5%左右吧
女神节祝福客户,“财华横溢”的银行人都是这样说的!
女神节情感营销工具
滑动查看内容,长按保存图片
【极简版】
财华横溢,
是你奔向梦想的底气。
【老婆管钱版】
都说妇女能顶半边天,可在家庭理财这个领域,
小姐姐们可不止半边天,基本是整片天了,好伐?哈哈。
这是因为,大多数中国家庭都是老婆管钱。婚礼上常有人说,好老公的标准就是工资全交、家务全包,哈哈~
抛开情感因素,从理性角度分析,老婆管钱合理吗?
合理。
有证据吗?
2021年10月,景顺长城、富国基金、交银施罗德这三家公司联合发布了一份《公募权益类基金投资者盈利洞察报告》,其中就专门统计男客户与女客户的收益对比,结果如下:
不管是盈利人数占比,还是平均收益率,女性投资者都领先于男性。
这有点反直觉哈,理财投资可是门技术活,理论上应该老爷们更有优势呀?不是说财富是认知的变现吗,为啥专业反倒拖后腿了呢?
哈哈,来来来,用巴菲特的智慧解释一下:“能力圈大小不重要,知道自己的能力圈大小更重要。如果你知道了能力圈的边界,你会比那些能力圈比你大5倍却不知道边界的人要富有得多”。
小姐姐们不够专业,但她们承认自己不专业,所以对市场有敬畏之心,不会轻易去预测市场;同时知道自己不在行,那就相信理财经理、基金经理等专业人士。这些心态产生的投资行为是:
1、女客户更少出现追涨杀跌,频繁择时的情况;
2、女客户更相信市场是难以预测的,更愿意接受定投等方式;
3、女客户愿意给基金经理更多的时间,平均持有时间更长;
4、女客户胆子小,投资更谨慎,虽然有时会错过机会,但亏大钱的时候也更少。
你瞧,以上几点不正好是投资最需要的吗?
我可爱的女客户们,常常谦虚说自己不专业,殊不知清醒也是另外一种专业。
写到这里,我忍不住想为小姐姐们打CALL,作为新时代的女性,你不再*限于貌美如花,还能理财养家;不仅能打理好一日三餐,更能打理好家庭资产,做好自家的财务总监。
引言
钱交给老婆管,服气吗?
这是道男人的送命题。
不服气?搓衣板和榴莲壳选一个吧。
不过,男士们是口服心不服:“服不服气,咱总得讲点证据吧”,
得嘞,直接上数据。
先说好了,愿赌服输~
好啦,女神节情感文案,先搬运到这。
欢迎你转发使用,女神客户“撩”起来~
除了发朋友圈和私聊,举办微沙,也能很好地连接各位女神客户。
前几天,刘敏老师在主题为「保险难卖,怎么借助三八节活动升温客情,撬动业绩」直播里,分享了【女神节微沙工具包】。
三八节微沙内容示范
今天小蝶女神高兴,全部打包,分享给你。
交银施罗德基金和汇添富来自基金管理公司哪个好
整体基金业绩,市场口碑占有率上,汇添富基金明显优于交银施罗德基金,交银施罗德虽然是银行系基金公司。但是页属于银行系排名靠后的基金公司
交通银行活期富安全吗?
和余额宝一样属于货币基金。
具体内容如下: 活期富是交通银行与交银施罗德基金联合推出的一款类似于‘余额宝’的爆款理财产品。签约活期富之后,开启自动转入,活动账户的余额自动购买交银活期通货币基金,收效提升5~6倍,同时无缝对接ATM提现,POS刷卡,在线支付,转账与还款等功能,无需多余步骤,使用方便顺畅。活期富涵盖6大支付功能,其中包括了还信用卡、还商业房贷(不含公积金贷款或组合贷款中公积金部分)。开通“活期富”后依然可以使用支付宝、微信等的支付、发红包等功能,和活期一样。交行活富期是什么意思?
活期富是交通银行与交银施罗德基金联合推出的一款类似于‘余额宝’的爆款理财产品。
我的银行卡被交银施罗德公司注册了,然后卡里的钱划走了,第二天钱又回到卡上了,是怎么回事
中国银行卡上的5900被交银施罗德基金划走了,这是购买了交银施罗德的基金,可以去银行查询看看有没有持有基金份额,有的话确认了之后就可以选择赎回,没有的话可以找交银基金公司查询。
为啥交银施罗德基金这两年走了好多人?!
作为交银施罗德去年业绩(55.25%)最耀眼的基金经理,市场一直没有等来唐倩的新基金,反而是一则老基金交银稳健的增聘基金经理公告。
从2018年7月4日起,交银蓝筹混合(二季度末规模21.78亿)唯一的基金经理陈孜铎,将和唐倩一起管理交银稳健配置(二季度规模38.3亿),陈孜铎管理的交银蓝筹混合去年的业绩为17.57%。
而且,交银稳健是唐倩在交银管理的唯一一只基金,从2014年1月10日到2018年7月3日,都是唐倩一个人在管理。
市场很惊讶。一般来说,在基金业绩好的时候,基金公司往往会趁热打铁,给业绩好的基金经理发行新基金,既增加了基金公司的管理规模,同时也增加了基金经理的管理规模。
换言之,给交银稳健增聘新的基金经理,相当于减少了唐倩管理资金的规模。
见惯了基金经理的变动,大致可以梳理出来三个原因。其一是有经验的老基金经理帮助新人成长;其二是该基金经理在公司开始受到冷落不被重要;其三是该基金经理即将离职。
流传在基金销售渠道的消息说,唐倩属于最后一种。
不妨看一下交银稳健基金经理的更替历史:最近两次增聘后不久,老的基金经理离职,由增聘的基金经理接手。
实际上,交银基金这两年的基金经理变动有点频繁。
最近的一个例子是上个月,交银另一明星基金经理任相栋离职(据说)去了永赢基金。任相栋管理的交银先进制造基金,在2015年、2016年和2017年的收益分别为100.68%、2.75%和15.8%。
如果有心,可以梳理一下这两年交银离职的基金经理。很好奇,为啥交银总是留不住他们呢?
最后附上证券市场“老人”唐倩的简历:
2000年至2004年任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分析师;2004年至2006年任中银国际有限公司分析师;2006年至2007年任香港雷曼兄弟证券公司研究员;2007年至2013年于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研究部总监、基金经理,其中2011年4月28日至2013年7月8日担任上投摩根成长先锋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13年7月加入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现任权益部副总经理。
交银施罗德这十年失去了什么?-新闻频道-和讯网
对于世上大多数的普通人来说,根本就无爹可拼。这倒是容易让人生目标变得简单,生而为屌丝,无论是想要走上人生巅峰,还是迎娶白富美,都只能靠自己去拼去赌。但对于衔着金钥匙出生的人而言,是否拼爹是一次相当重要的抉择,一点也不矫情。
譬如,身为华人首富之子的李泽楷性格独立,在赴美求学期间,课余到麦当劳兼职,假期到高尔夫球场作球童。1993年,李泽楷创立盈科集团。2000年,李泽楷赢得了亚洲历来最大规模的收购战,用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资本运作,拿下了香港电讯的控股权,而其竞争对手同样出身名门,系李光耀小儿子李显扬。
李泽楷一时风头无二,并被冠以“小超人”的称号。似乎离开父亲的荫庇,他仍可以搅弄风云。不过,这些赚快钱的腾挪技巧,未必适合操持一份大家业。事实上,李泽楷并非没有与其父比肩的机会,他在1999年用220万美元购得的两成腾讯股份,不到两年便以126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南非MIH集团,让后者成就了一段传奇。
耐人寻味的是,最终李嘉诚把家族信托基金的所有权益,还有长和系的**位置都交给了长子李泽钜。
同样是首富之子,王思聪就要坦率得多。王思聪曾经说过,我交朋友不在乎有钱没钱,反正都没有我有钱。王思聪并不拒绝富二代的帽子,反而利用这个帽子成为了一线网红,而这甚至可以为其商业运作提供助力。
在公募基金行业,交银施罗德曾经选择了一条市场化的道路。从整个基金行业来看,人才是最为稀缺的资源之一,这一点并没有疑问,而招徕人才最好的的方式就是采用市场化的机制。
交银施罗德的大股东为交通银行(601328,股吧)。身为国有五大行的交通银行,在交银施罗德成立之初,市场化并非喊喊口号而已,市场招聘的47人来自于38个不同单位,双方股东各自只派了3个人。
而同期成立的另外两家银行系基金公司工银瑞信与建信,则选择了不一样的做法,工银瑞信的做法是副行长兼任董事长,后面改由行长兼任董事长,总经理以及其他的人员也都来自工行的高管。建信的董事长是建行基金托管部总经理,总经理亦由建行委任。
在早期,交银施罗德的市场化运作,网罗了大量人才,无论投资研究还是内部管理,均颇受业界称道。交银施罗德迅速成为上海滩公募基金最为炙手可热的公司,相比其他的银行系基金公司,交银施罗德无论规模还是利润均保持领先。
2009年末,交银施罗德的规模为924亿元,刚成立4年的交银施罗德已跻身公募行业第一梯队。而其他几家银行系基金公司,除了农银汇理成立较晚,此时的规模为132亿元外,其他几家同期成立的银行系公司,建信为437亿元,工银瑞信为627亿元。更为重要的是,当时交银施罗德的权益投资颇负盛名,股票型与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占比较高,这更是让其管理费收入遥遥领先于其他银行系公司。
世事无常,少时了了大未必佳。交银施罗德之所以迅速崛起,和其市场化的机制息息相关。众所周知,银行的薪酬体系与基金行业有很大差异,交易施罗德早期的市场化机制,意味着其薪酬体系更像是基金公司而不是银行。据观察君了解,多数银行系基金公司的薪酬体系与寻常基金公司颇有不同,中后台的薪酬体系与银行类似,而投研部门则与市场挂钩,但往往仍低于市场平均。
不愿具名的知情人士告诉观察君,交银施罗德的市场化机制亦面临来自股东的压力。仔细一想,实际上也是人之常情,彼时银行高管的收入,与基金公司高管不在一个量级,而后者仅为前者的子公司。换个角度来说,银行系基金公司的薪酬,往往是股东看起来高了,而当事人参考市场的基准,却认为远远不足。
事实上,在银行系基金公司越来越依赖股东资源的同时,其国有银行股东更多干预亦顺理成章。世间的事情,从不同的时间维度去看,会有不一样的感受。譬如,作为国内第一家合资基金公司的招商基金,本来希望借助中外双方股东的资源迅速成长,结果事与愿违,一直磕磕碰碰。而2013年招商银行(600036,股吧)买断了外方股权之后,招商基金反而像开了挂一样,资产管理规模节节攀升。
根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截止到2018年末,交银施罗德剔除货币与短期理财后的规模为593.72亿元,在基金行业排名第25位;中银基金规模为1876亿元,在行业排名第7;招商基金规模为1735亿元,在基金行业排名第9;建信基金规模为1095亿元,在行业排名第13;农银汇理规模为1027亿元,在行业排名第15;甚至2013年才成立的永赢基金,其股东为宁波银行(002142,股吧),亦以714亿元的规模领先于交银施罗德。
倘若不剔除货币与短期理财,交银施罗德与其他银行系基金公司的差距更为明显。据财汇资讯数据,2018年末,交银施罗德的总规模为1551亿元,农银汇理为2319亿元,工银瑞信为6045亿元,中银基金为4011亿元,而建信为6311亿元。
当年遥遥领先的优等生,怎么就成了吊车尾了呢?
这自然不是市场化的锅,公募基金目前规模排名第一的公司,其股东背景并不强大。此外,一些完成了股权激励和事业部改制的公司风生水起,都是借力市场化机制。拼爹也好,市场化也罢,总好过首鼠两端,对吧?
不过,一切都还未划上句号。1月7日,农行交行设立理财子公司获批,这是继建行、中行之后的再次批准两家银行理财子公司。
某银行系基金公司人士告诉观察君,有人说理财子公司的出现不影响公司的业务,那是掩耳盗铃,系统内的资源划拨发生变化几乎是板上钉钉,就看银行理财子公司和银行系基金公司各自能够在银行分到多少蛋糕了。一个是嫡子,一个是庶出,你猜银行会选谁?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锐观察。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