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始知蓬莱近
无为总觉咫尺远

中欧基金什么时候成立(中欧基金和中欧商学院什么关系?)

中欧基金和中欧商学院什么关系?

中欧基金和中欧商学院没有关系。中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中欧基金,成立于2006年7月19日,是经中国证监会批准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总部位于上海市。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由中国**和欧洲联盟于1994年共同创立,是中国唯一一所由中外**联合创建的商学院。

中欧基金:3产品半年亏掉114亿,投资者“割肉”离场|界面新闻 · JMedia

中欧基金:3产品半年亏掉114亿,投资者“割肉”离场

成立不足一年的中欧新兴价值一年持有上半年累亏7.17亿元。

根据财报数据统计,中欧基金旗下多只权益产品2022年上半年出现大额亏损,仅以下3只代表性产品前两个季度合计亏损额就超过114亿元。

“明星基金经理”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上半年亏损超80亿元。低迷业绩下,中欧医疗健康的份额增速显著放缓,C类份额在二季度更是出现了净赎回3亿份。

中欧创新未来上半年亏损25.31亿元。在今年二季度锁定期届满后,该基金份额被净赎回19.89亿份,成为中欧基金权益产品净赎回量最大的产品之一。

从上述两只产品上半年净值表现及申赎数据计算,相当数量的投资者属于“割肉”离场。

成立不足一年的中欧新兴价值一年持有上半年累亏7.17亿元。该基金最新单位净值不足1元,将于2022年9月迎来首批投资者的申赎开放。是否会遭遇大额净赎回有待观察。

整理上半年利润情况发现,中欧医疗健康是中欧旗下基金中亏损最多的产品,A、C类份额合计亏损82亿元。该基金为明星基金经理葛兰的代表产品,最新基金总规模约710亿元。

翻阅历史财务数据,中欧医疗健康自2020年迎来高光时期,2020年、2021年上半年分别实现盈利82.5亿元、83.65亿元。2021年下半年,随着医疗板块下挫,该基金的单位净值回撤超24%,亏损超过150亿元,蚕食了前期积累的大部分利润。

2022年一季度,板块下跌继续,基金亏损超过110亿元。二季度实现扭亏为盈,但未能完全填补一季度的“大窟窿”。截至2022年中期末,中欧医疗健康成立以来累计利润约-65亿元。

中欧医疗健康的基金份额增速显著放缓,2022年二季度合计份额更是出现了净赎回约2亿份。

截至2022年8月2日,中欧医疗健康A的年初至今收益约-19.53%,跑输业绩基准约4.58个百分点,在2600余只偏股混合型基金中排名较为靠后。

分析发现,葛兰的其他产品也在今年上半年全员亏损,合计亏损额超100亿元。其中,医疗主题基金中欧医疗创新上半年累亏超15亿元,成立以来累亏约19亿元。

曾经受到市场热捧的中欧创新未来正面临较大净赎回压力。

资料显示,中欧创新未来成立于2020年,募集规模超120亿份,是当时市场上的明星产品。该基金目前由邵洁,刘金辉,周蔚文三位基金经理共同管理。

2022年4月,中欧创新未来的18个月封闭运作期届满,投资者可自由申赎。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该基金被净赎回19.89亿份,基金规模较一季度末减少超18亿元。

2022年,该基金的业绩较差。截至2022年8月2日,中欧创新未来单位净值不足1元,年初以来回撤幅度达到22.90%,跑输基准逾9个百分点,同类排名2500/2672。

持仓分析发现,中欧创新未来2021年年末重仓的舜宇光学科技、闻泰科技、芒果超媒、德赛电池、鹏鼎控股在今年一季度跌幅超过30%,在基金二季度重仓股中消失,或被杀跌减仓。另外,蓝色光标、吉电股份等股票在二季度跌幅超过20%,亦对基金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2022年上半年,中欧创新未来共亏损25.31亿元,成立以来累亏超过3亿元。

中欧新兴价值一年持有成立于2021年9月,基金最新总规模约60亿元,由基金经理袁维德管理。

财报显示,中欧新兴价值一年持有在2022年一、二季度分别实现利润-12.8亿元、5.63亿元,上半年累亏7.17亿元,在中欧基金成立不足1年的权益产品中亏损位居前列。

从财务数据可以看出,该基金的亏损主要集中在今年一季度。中欧新兴价值一年持有成立以来持续以90%以上的高仓位运行,其中2021年末重仓的火炬电子、日月股份、大华股份在一季度跌幅超过三成,其他6只股票跌幅也达到10%以上。

近几个月,随着股市反弹,基金业绩有所恢复。2022年二季度,中欧新兴价值一年持有A、C类产品的单位净值增长逾10%,跑赢基准超7个百分点。

截至2022年8月2日,中欧新兴价值一年持有A的单位净值为0.9782元,尚未回到1元上方。

根据基金合同,中欧新兴价值一年持有的认购、申购份额存在一年锁定期。2022年9月,该基金的首批投资者锁定期即将届满。

成立不足一年的中欧新兴价值一年持有上半年累亏7.17亿元。

面包财经·2022/08/0411:38

根据财报数据统计,中欧基金旗下多只权益产品2022年上半年出现大额亏损,仅以下3只代表性产品前两个季度合计亏损额就超过114亿元。

“明星基金经理”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上半年亏损超80亿元。低迷业绩下,中欧医疗健康的份额增速显著放缓,C类份额在二季度更是出现了净赎回3亿份。

中欧创新未来上半年亏损25.31亿元。在今年二季度锁定期届满后,该基金份额被净赎回19.89亿份,成为中欧基金权益产品净赎回量最大的产品之一。

从上述两只产品上半年净值表现及申赎数据计算,相当数量的投资者属于“割肉”离场。

成立不足一年的中欧新兴价值一年持有上半年累亏7.17亿元。该基金最新单位净值不足1元,将于2022年9月迎来首批投资者的申赎开放。是否会遭遇大额净赎回有待观察。

整理上半年利润情况发现,中欧医疗健康是中欧旗下基金中亏损最多的产品,A、C类份额合计亏损82亿元。该基金为明星基金经理葛兰的代表产品,最新基金总规模约710亿元。

翻阅历史财务数据,中欧医疗健康自2020年迎来高光时期,2020年、2021年上半年分别实现盈利82.5亿元、83.65亿元。2021年下半年,随着医疗板块下挫,该基金的单位净值回撤超24%,亏损超过150亿元,蚕食了前期积累的大部分利润。

2022年一季度,板块下跌继续,基金亏损超过110亿元。二季度实现扭亏为盈,但未能完全填补一季度的“大窟窿”。截至2022年中期末,中欧医疗健康成立以来累计利润约-65亿元。

中欧医疗健康的基金份额增速显著放缓,2022年二季度合计份额更是出现了净赎回约2亿份。

截至2022年8月2日,中欧医疗健康A的年初至今收益约-19.53%,跑输业绩基准约4.58个百分点,在2600余只偏股混合型基金中排名较为靠后。

分析发现,葛兰的其他产品也在今年上半年全员亏损,合计亏损额超100亿元。其中,医疗主题基金中欧医疗创新上半年累亏超15亿元,成立以来累亏约19亿元。

曾经受到市场热捧的中欧创新未来正面临较大净赎回压力。

资料显示,中欧创新未来成立于2020年,募集规模超120亿份,是当时市场上的明星产品。该基金目前由邵洁,刘金辉,周蔚文三位基金经理共同管理。

2022年4月,中欧创新未来的18个月封闭运作期届满,投资者可自由申赎。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该基金被净赎回19.89亿份,基金规模较一季度末减少超18亿元。

2022年,该基金的业绩较差。截至2022年8月2日,中欧创新未来单位净值不足1元,年初以来回撤幅度达到22.90%,跑输基准逾9个百分点,同类排名2500/2672。

持仓分析发现,中欧创新未来2021年年末重仓的舜宇光学科技、闻泰科技、芒果超媒、德赛电池、鹏鼎控股在今年一季度跌幅超过30%,在基金二季度重仓股中消失,或被杀跌减仓。另外,蓝色光标、吉电股份等股票在二季度跌幅超过20%,亦对基金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2022年上半年,中欧创新未来共亏损25.31亿元,成立以来累亏超过3亿元。

中欧新兴价值一年持有成立于2021年9月,基金最新总规模约60亿元,由基金经理袁维德管理。

财报显示,中欧新兴价值一年持有在2022年一、二季度分别实现利润-12.8亿元、5.63亿元,上半年累亏7.17亿元,在中欧基金成立不足1年的权益产品中亏损位居前列。

从财务数据可以看出,该基金的亏损主要集中在今年一季度。中欧新兴价值一年持有成立以来持续以90%以上的高仓位运行,其中2021年末重仓的火炬电子、日月股份、大华股份在一季度跌幅超过三成,其他6只股票跌幅也达到10%以上。

近几个月,随着股市反弹,基金业绩有所恢复。2022年二季度,中欧新兴价值一年持有A、C类产品的单位净值增长逾10%,跑赢基准超7个百分点。

截至2022年8月2日,中欧新兴价值一年持有A的单位净值为0.9782元,尚未回到1元上方。

根据基金合同,中欧新兴价值一年持有的认购、申购份额存在一年锁定期。2022年9月,该基金的首批投资者锁定期即将届满。

中欧基金靠谱吗 中欧医疗还有必要持有吗?_太平洋财经网

1、中欧双债,他们家的基金产品,主要工作是管理基金组合。中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但几只基金还是不错的。

2、近5年权益类基金排名第二,就是中欧消费披露的重仓股里没有白酒,我入手了中欧阿尔法混合,说是不同基金类型的投资目标是不同的;这是一个老品牌基金公司。

4、2014年10月加入中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欧财富APP“中欧钱滚”正式更名为“中欧财富”,波哥管理的第一只基金时代先锋,中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中欧基金”)成立于2006年7月19日,中欧新能源基金属于中欧基金。

5、从他进入基金行业以来的净值表现看,可买货币基金,中欧是正规的公募基金公司。中欧基金相对来说还是可以的,专注于主动基金管理。

6、自行决定购买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资产管理需求匹配的基金产品。中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中欧基金”)成立于2006年7月19日,中欧基金就以长线投资为主,你在百度搜索“中欧基金”,中欧基金公司在股票型基金投资管理能力上评分挺高的。

7、中欧是一家基金公司中欧基金股东结构:是一家老牌基金公司。这一点看它旗下的基金就知道了。可以说是中欧最具人气的基金之一。

8、中欧基金成立于2006年,因为中欧基金是一带一路的热点,2015年7月加入中欧基金,基金代码是002961。中欧基金是。

9、中欧基金荣获年度“金基金·TOP公司奖”,我也听中欧基金的经理说过三个维度,中欧基金公司主动管理型的基金近几年基本都是第一,中欧基金现在处于低谷,中欧双利债券A是中欧基金旗下基金。

10、就会倾向选择指数基金。吸引了很多优秀的投资人才加入中欧基金。葛兰的基金一直很稳的,中欧基金管理公司是2006年成立的,是国内首批员工持股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之一。

11、基金全称为中欧双利债券A基金,中欧新趋势混合(基金代码166001,非常依赖基金经理的能力。中欧基金股权改制方案获准实施,中欧基金具有明确的战略定位。

中欧基金的涨跌与市场行情、投资策略等因素有关,没有明确的答案来回答中欧基金是否还能涨回去。

关键词:中欧基金怎么样中欧基金还能涨回去吗中欧医疗还有必要持有吗中欧基金是不是骗子

中欧货币基金4月28日申购收益甚么时候到账

如果是28日15:00前申购的话,应当是29日确认交易并开始有收益的;否则就要30日才能确认交易并开始有收益啦。。。

深圳中欧基金投资有限公司怎么样?

深圳中欧基金投资有限公司是2015-10-23在广东省深圳市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地址位于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湾一路1号A栋201室(入驻深圳市前海商务秘书公司)。深圳中欧基金投资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4403003591062905,企业法人张俊,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深圳中欧基金投资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创业投资业务;代理其他创业投资企业等机构或个人的创业投资业务;创业投资咨询业务;为创业企业提供创业管理服务业务;参与设立创业投资企业与创业投资管理顾问机构;投资管理、受托资产管理、企业管理咨询(以上均不含证券、期货、保险及其他金融业务;不得从事证券投资活动;不得以公开方式募集资金开展投资活动;不得从事公开募集基金管理业务)。(法律、行政法规、***决定规定在登记前须经批准的项目除外)^。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深圳中欧基金投资有限公司对外投资2家公司,具有0处分支机构。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深圳中欧基金投资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中欧基金是怎么“成功”的?(上)

某天看到一条俄乌谈判的新闻,下面居然有评论扯到葛兰,看来公募基金破圈还真不是说说而已。 

 中欧神话 

 

葛兰和张坤,年初“一姐”和“一哥”的规模反超,其实是极具象征意义的一种切换。纯粹从规模上来说,这两位基金经理是这轮公募权益大扩容的最大受益者,其背后的公司也是最大的获益方。

 

业内都看到了易方达在2021年一骑绝尘,跟其他基金公司拉开好几个身位。但有意思的是,易方达居然不是主动权益的最大赢家。中欧基金才是2021年最大的赢家,没有之一。1460亿元的增量是什么概念?足以进入全行业第一梯队,排名第18位的银华基金的主动权益总规模也不过1419亿元!

 

上面这个表,让长期跟踪公募基金的路人甲很是感慨。国内公募到现在是第24个年头,早在12年之前,就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中小基金公司无路可走。事实如何?现在主动权益第一梯队中,TOP3中就出现了曾经的中小基金公司,至于东证资管和前海开源基金,当时都还没有成立!

 

这几家“逆天改命”的基金公司中,中欧基金无疑是最靓的仔。看看上面这张榜单,被中欧远远甩在后面的很多公司,不乏曾经的行业霸主,或者以权益投资能力著称于行业的基金公司。

 

下面有张图,可以直观看出中欧基金最近几年的一路狂奔。

 

 葛兰成就了中欧基金?

 

对于中欧基金而言,上一季度末葛兰的管理规模接近其主动权益总规模的三分之一。换言之,从管理费的角度来说,葛兰是中欧基金的“赚钱担当”。从这个角度来说,葛兰对于中欧基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葛兰对于中欧基金又没有那么重要。相对于张坤之于易方达,葛兰对于中欧基金并不那么不可或缺。

 

路人甲怎么看出来的?

 

当然是股权结构啊!中欧基金号称管理团队为第一大股东,其核心成员的持股多寡,类似于梁山泊各位好汉的座次排行,不仅关乎面子,也会影响到直接的利益分配。从持股的比例,可以看出这些骄兵悍将在中欧基金这个池子里面的真正影响力。

 

葛兰在2021年11月11日成为上海睦亿的新增股东,持股3.86%,而上海睦亿持有20%的中欧基金股权。穿透下来,这个持股比例超过0.77%,作为股权激励算是不错了。

 

但如果放在全公司,就不那么显眼了。穿透下来,目前持有中欧基金股权最多的自然人都是管理层,包括窦玉明、刘建平、许欣。即便同为投研的一波人中,周蔚文、许然、刁羽、王培、曹名长的持股比例,都高于葛兰。

 

那么,谁才是中欧基金神话的缔造者呢?

 

据路人甲观察,除了“委身”蚂蚁集团的天弘基金,中欧基金恐怕是行业内与互联网渠道绑定最紧密的公募基金公司了。葛兰现象不只是投资层面的基金经理出圈,也见证了公募行业的渠道切换。

 

 新手村的徘徊 

 

中欧基金的故事,在行业有一定的示范意义。中欧基金的“逆天改命”背后,隐藏着一个不少基金公司股东想要搞明白的问题:中欧基金神话能否复制。

 

中欧基金成立于2006年7月19日。中欧基金的名字很大,让人很容易联想到这个星球上能进入TOP3的两大经济体。其实从股东的层面来说,中欧基金的早期股东在合资基金公司中算是比较普通的,甚至有点寒酸。其中意大利意联银行股份合作公司持股49%,国都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持股47%,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股4%。

 

这个股权结构其实有点意思,彼时外资的持股极限是49%。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操作,即外资虽然不能绝对控股,但却能成为事实上的第一大股东。换言之,当时的中资股东,是很期待外资“带我一起飞”。

 

熟悉A股历史的朋友,都明白中欧基金成立之时点,正面临一轮史无前例的大牛市。值得一提的是,那时候的合资基金公司还是有一种buff的,不仅投资者对于外资的投资能力存在幻想,连在基金公司董事会的层面,也会觉得国外的月亮比中国圆。

 

 

彼时,中欧基金的投资总监就是上面这位英国绅士殷觅智,也是首位基金经理。从履历来看,他似乎经历颇为丰富,早年在一家英国资产管理公司担任基金经理,主要投资港台股市以及中国的B股、H股。来到上海后,还在华安基金担任过指数基金基金经理,后来一度担任汇丰上海区首代。在外资眼中,这样一个“中国通”,搞定小小的中国市场应该不成问题吧?

 

殷觅智管理了中欧新趋势两年半,这期间经历过A股史上最大的狂涨暴跌,也经历过一轮波澜壮阔的反弹。但这个业绩在同业,只能用平庸来评价。当然,殷觅智离职时暗示,平庸的业绩源于“2008年夏天,公司给我直接管理的基金增派了另一位基金经理,投资管理流程与投资决策流程也随之发生很大变化”。

 

无论如何,外资投资总监在A股的表演没有成功。2009年3月,刘建平被聘任为中欧基金的总经理。

 

刘建平是一个很能干的基金公司总经理,但他的开*极为不顺。他入主中欧基金之后,挖了某位如如中天的基金经理作为投资总监,结果这位“大神”*股还没坐热就被人举报,后来还因“老鼠仓”获刑。

 

这次飞来横祸,显然也干扰了中欧基金的发展节奏。直到2011年1月,刘建平才重新物色到了能挑起投研大梁的人物——周蔚文。

 

周蔚文加盟中欧基金后,不仅他自己管理的基金业绩颇为出色,中欧基金也涌现出一些颇为吸睛的新人,譬如苟开红。杯具的是,尽管业绩颇为好看,中欧基金的规模仍长期在百亿以下徘徊,甩不掉身上“中小基金公司”的帽子。

 

在中欧基金启程的2007年一季末,其管理规模为72亿元。在一个绝佳的开*之后,中欧基金长期在新手村徘徊。直到了6年之后,中欧基金才首次突破了这一规模,也正是此时,窦玉明入主中欧基金,成为中欧基金董事长。

这位“从未来穿越过来”的中欧基金事实上的第一大股东窦玉明,是如何带领中欧“逆风翻盘”跻身第一梯队的? 中欧基金还能向上生长吗? 

且听路人甲明日分解。

中欧,一家小型基金公司的逆袭之旅

 作者|祁和忠

从一个不起眼的小不点到长成行业巨头,中欧基金用了整整15年。

中欧基金成立于2006年7月19日,是一家中意合资企业。公司初始注册资本1.2亿元,有三家发起人股东,分别为意大利隆巴达和皮埃蒙特银行持股49%,国都证券持股47%,平顶山煤业集团持股4%。

当时,与中欧基金同一年成立的还有中邮基金、信达澳银、诺德和金元顺安(原公司名“金元比联”)。15年来,能够后来居上,跻身第一阵营的只有中欧基金。截至2021年6月30日,中欧基金的非货币基金资产规模为3902亿元,在全行业排名第10位。而主动型偏股基金的资产规模排名行业第5位,其股票的主动投研能力已跻身头部基金之列。

十年前,很少有人能够预测到中欧基金会长成一棵大树,远远超过与他同龄的小兄弟们。梳理中欧基金15年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开明的股东与专业能干的管理层的结合,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彻底股权改革,为公司实现持续超越提供了澎湃的动力。

7年的铺垫

中欧基金成立之初,公司总经理是一位意大利人LucaFrontini,他做了不到两年就挂冠而去,没有能给人留下多少印象。公司第一任投资总监是一位英国人,有个地道的中文名字叫殷觅智,曾任华安基金的基金经理。

虽然公司诞生于2006至2007年的A股大牛市中,但是,由于总经理和投资总监并不熟悉A股市场,未能分享到牛市带来的红利。与中欧基金形成强烈对比的是,成立时间比中欧早两个月的中邮基金则迅速抓住了机会,在投资总监彭旭的主导下,取得了2007年收益率亚军,在大牛市中狠狠赚了一把。

2008年,A股进入熊市。5月1日,意大利籍总经理LucaFrontini离职,公司前途一片迷茫。在寒冬之中,当年年底,原上投摩根基金督察长刘建平选择了中欧基金,就任总经理。2009年3月10日,中欧基金公告,证监会已正式核准了刘建平的高管任职资格。

刘建平,北京大学法学学士、法学硕士,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凯瑞商学院工商管理博士。历任北京大学教师,证监会基金监管部副处长。他于1997年10月参与筹建证监会基金监管部,是筹建组的七名成员之一。在上投摩根任督察长期间,他就享有良好口碑,公司同事对他评价极高。

2008年,上投摩根的非货币基金规模达429亿元,位居行业前10,已是一家备受全行业瞩目的大公司。而中欧基金仅有约20亿元,位居行业倒数第6。为什么会从稳定而有前景的上投摩根基金离职,就任一家小公司的总经理?刘建平当时的回答是,中欧基金的股东比较放手,不会干预公司日常经营。显然,在这个选择的背后,是他要把这家公司做大的雄心壮志。

不过,面对行业激烈的竞争,小型公司无论在人才还是渠道方面所拥有的资源都比较有限,要在竞争中获胜,过程十分艰难。

从2009年起,寻找和延揽投研与市场等核心岗位的人才,就一直是中欧基金工作中的重中之重。2009年7月,来自华泰资管的苟开红加盟中欧,担任中欧价值发现的基金经理。在她任职期间(注:从2009年10月9日至2015年5月29日),该基金的净值翻了近2倍,复权年化回报率达21.47%。

“我的公募基金经理生涯,始于多年前刘总的赏识,谢谢您在每次投资逆境时给予的信任。”2015年5月,苟开红在离职信中说。

2010年3月,原光大保德信投资总监许春茂受邀加盟,担任副总经理。但是不久,他就因涉嫌老鼠仓案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2010年4月,原上投摩根总经理助理兼销售总监徐红光受邀加盟,担任副总经理。2012年5月31日,公告离任。

2011年1月,原富国基金的基金经理周蔚文受邀加盟,担任副总经理,全面负责公司投研。

在创业过程中,2012年的熊市是中欧基金备受考验的一年。如果委身大公司,高薪显位唾手可得;掌管小公司,一切都要依靠自己。“贫贱夫妻百事哀”,难能可贵的是,刘建平、周蔚文、苟开红等核心经理层在寒冬中坚持了下来。

全面改制

2013年,时任富国基金总经理的窦玉明正面临职业生涯中的第三次重大选择。

他的第一次选择发生在2000年。当年,他跟随赵学军来到嘉实基金,从一位基金经理助理成长为基金经理的总教练。在他担任副总经理、投资总监期间,嘉实基金培养出一批明星基金经理,如邵健、赵军、刘天君、d开宇等。

他的第二次选择发生在2008年。当年,他参加富国基金总经理的全球竞聘,获聘担任总经理。从2008年至2012年,富国基金在股票主动投资、量化投资、固定收益投资三大板块都确立了优势,公司的管理资产规模排名进入前10。

在充分证明自己是一位出色的职业经理人之后,窦玉明希望能实现再次超越,即建立一个公司员工有较大影响力的组织,在战略目标、组织领导力、企业文化等三个方面互相匹配,聚焦于精品店的建设,参照对象就是美国的资本集团。

当时,他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去干私募,百分之百的股权都可以自己的;另一个是加入一家公募,经理层和员工能获得较高比例的股权,与一群优秀的人一起做事(注:2012年12月28日新《基金法》颁布,并定于2013年6月1日起实施。新《基金法》已允许员工持股。)

几经权衡之后,窦玉明选择了第二个,即加盟中欧基金,与刘建平会师。

2013年4月,中欧基金增资扩股,新增北京百骏投资为公司股东,并将注册资本由1.2亿增加到1.88亿。其中,意大利意联银行股份增加出资700万元,万盛基业投资增加出资460万元,北京百骏投资认购出资5640万元。此次注册资本变更后,公司的股东及持股比例为:意大利意联银行占比35%;国都证券占比30%;北京百骏投资占比30%;万盛基业投资占比5%。

窦玉明与百骏投资比较熟悉,对方对于管理层持股持开明态度。2013年8月,窦玉明获聘担任董事长,原富国基金总经理助理许欣跟随加盟,担任副总经理。此前,许欣曾任嘉实基金机构理财部总监(2003年4月起至2010年6月),富国基金总经理助理(2010年7月起至2013年7月)。

2013年9月,原银华基金副总经理陆文俊加盟。

从2013年起,中欧基金开始全面改制。据刘建平介绍,中欧基金系统化的制度设计包括五个方面,分别是股权改制、治理结构完善、激励机制改革、推进扁平化的架构,以及合伙人文化建设。

股权是公司治理的基础,只有建立在合理股权结构上的治理才是有效的。在系统化的改革中,中欧首先着力于股权改制。通过股权结构的改造,管理层成为股东,核心员工持有公司股权,这便理顺了股东、管理层和员工之间的利益关系,也实现了利益的一致性。

2014年4月,中欧基金成为全国首家实现管理层持股的基金公司。当年4月25日,中欧基金公告,公司股东国都证券和北京百骏投资各转让10%股份,受让对象分别为窦玉明、刘建平、周蔚文、许欣、陆文俊等5位高管。其中,窦玉明和刘建平个人出资各占公司注册资本的4.9%,周蔚文和许欣各占公司注册资本的4.1%,陆文俊出资占公司注册资本的2%。

2017年中欧基金股权改革继续深化,从管理层持股向核心员工持股发展。当年8月8日,中欧基金公告,外方股东意大利意联银行转让10%股份,受让对象分别为窦玉明、于洁、赵国英、卢纯青、方伊、关子阳、卡玺云、魏博、郑苏丹、曲径、黎忆海等11人,中方股东万盛基业投资转让1.7%股术,受让对象分别为周玉雄、卢纯青。

经过此次改革,中欧基金核心员工持股达到31.7%,超过意大利意联银行25%的持股比例,成为第一大股东。

2021年7月28日,中欧基金公司公告,百骏投资向中欧基金董事长窦玉明转让20%的公司股权。中欧基金表示,这部分股权将逐步分批用于未来对核心员工的股权激励。至此,中欧基金核心员工持股已达51.7%。

在推进股权改革的的同时,中欧基金的投研体系在2014年启动事业部制改革,由资深基金经理担任事业部负责人,实行独立财务核算,相当于基金业的家庭联产承包制。这些事业部的负责人包括陆文俊、曹剑飞、刘明月、王培、王健、曲径等。周蔚文也卸任副总经理,担任其中一个事业部的的负责人。

在进行事业部制改革初期,曾经一度比较困难。幸运的是,2015年的杠杆牛市不期而至,中欧基金抓住机会,实现了管理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张。

刘建平说:“2014年事业部改制初期是公司管理团队最艰难的时刻,虽然公司未来改革的大框架、结构等已经有了初步方向,但不是所有的同事都能够清晰地理解改革的目的和原因。那段时间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和团队进行深度、多次的沟通,让整个团队统一步伐和方向。”

经历2015年牛市之后,各个事业部都赚了钱,大家的心态好了起来,公司的发展也上了一个台阶。此后,公司经历多位明星基金经理的离职,包括苟开红于2015年5月29日离职,曹剑飞于2016年4月8日离职,刘明月于2016年12月1日离职。

对于基金事业部制,业界一直争议较大。中欧基金的事业部最多时一度达到十几个,在促进公司资产规模的快速增长方面居功至伟,但众多事业部各自为政,也影响了投研合力的形成。

2020年,中欧基金重新改革投研体系,解散事业部,着力打造中央研究平台的模式,同时,投资团队推崇去中心化,在同一个投资理念下,鼓励多种投资风格与策略的共同发展。周蔚文再度主持公司权益投资体系的管理工作,担任权益投委会**。

投研底色

目前,中欧基金的股票投研团队分为行业精选、价值、成长、量化四个策略组,其中,行业精选策略组的投资总监为周蔚文、葛兰,价值策略的投资总监曹名长,成长策略组的投资总监为王培、周应波、王健,量化策略组的投资总监为曲径。

窦玉明表示,中欧基金的战略目标是要做精品店,把中长期业绩做好。要达到这个战略目标,就需要所有的工作都为这个目标服务。其中,最关键的是组织领导力和文化价值观。组织领导力包括组织架构和组织能力、激励制度的设计、人团队伍的建设等。

战略目标、组织领导力、文化价值观,构成一个环环相扣的三角形,需要像严密的机器一样互相匹配。

管理大规模资金必须依靠团队。要真正把基金业绩做好,最难的是投研人员之间的沟通,特别是基金经理和研究员之间的沟通。沟通效率决定了投资业绩能不能做好,是不是可以持续。

他说:“一个基金经理真正能想清楚的股票只有5只,一个研究员能研究得相对比较明白的股票数量也只有约20只(注:因为研究员专职做研究,不需要直接做投资。)”一只大型基金要买几十只股票,而基金经理的研究范围有限,就需要团队作战,依靠研究员提供好主意。

所谓好主意,是指挖掘出来的公司很独特,在别人没看到时就发现了,而且买得早买得重。现在,大家都在找股票,看到的好公司确实很好,但是价格很贵,就已不是好主意了。要产生好主意很不容易,一个投研人员可能两三年才有一个好主意。基金公司在业绩表现之间的竞争,其实比的是任何一个好的想法在团队中被分享和理解的程度,比的是团队协作效率。

团队协作效率和很多东西相关,其中,企业文化决定了团队成员间的沟通意愿和气氛。公司内部是互相猜忌,还是互相协助,不同的公司差异巨大。基金公司要避免拍马溜须,并不是对上吹捧一团和气,就能把业绩做好。投资总监买的股票,小研究员敢不敢挑战?在大部分公司,研究员不敢这么做。不少研究员写的报告,是为了证明领导正确。

怎样才能让大家说真话?只有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才能创造这样的环境,让员工比较放松和坦诚,在说真话的时候不感到有压力。员工如果知道挑战领导,不影响他的升迁和奖金,甚至挑战成功的话,还能得到提升,那么他就会挑战你。

建立企业文化的核心是领导以身作则,自己是怎样的人,就要真实地展示出来。选择什么样的人担任重要岗位的管理人员,都很关键。中欧基金重视真实,选择管理人员时不是选择业绩最好的,而是选择价值观最坚定的。

基层员工看绩效,越往上越要强调价值观。一个公司几百人上千人,干活不能靠一个人,要靠大家一起干。谁能创造干活的环境?不一定是最能干活的人。最能干的人自己干得最好,但如果把他放在管理位置上,可能谁都不得安生。

中欧基金现在正在做的,就是致力于建立一种企业文化,让一群品行很好的人能在一起做成很好的事情,既对社会有贡献,大家又很开心,而且能赚到钱,达到共赢。

有了企业文化,员工就能从领导身上感受到。在良好的企业文化下,具体决定沟通效率的主要因素有三个,即价值观(Philosophy)、流程(Process)、平台(Platform)。

首先,要培养共同的投资价值观。只有投资价值观一致,投研团队才能形成合力。

第二,在共同的投资价值观指导下,制定一套流程和标准,形成一套标准语言。比如说在评价一家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时,不能泛泛而谈,需要细化。单是公司治理,就可以细分为20项具体的标准,需要按照具体的标准逐一打分。

在有了一套大家可以完全达到一致理解的语言后,研究员需要通过具体公司的分析,进行大量的学习和训练。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能需要三四年,才能做到很顺畅地掌握。

基金公司的护城河在哪里?不仅在于有共同的投资价值观和投资理念,以及一套流程和标准,而且在于投研团队要不断运用这套语言进行日复一日学习和训练,经过长期积淀达到成员间的相互默契。在这样的环境中,投研能做到密切配合,基金业绩自然会越来越好。

窦玉明说:“对于一位母亲而言,儿女成功比自己成功更重要。在一家基金公司,基金经理的业绩得了第一,研究员如果晚上开心得睡不着觉,这就是最好的文化。要达到这种程度很难,但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只要团队内部的善意比别人多一点点,那么就能赢。”

「精彩回顾」

《理财杂谈|富国基金的天时、地利与人和》

《理财杂谈| 易方达基金:不断超预期,背后有力量》

中欧基金怎么样了呀?

  中欧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中欧基金”)成立于2006年7月19日,是经中国证监会批准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注册资本1.88亿元人民币。  中欧基金为第一家实现员工持股的基金公司,拥有国资、外资、员工持股以及民企的混合所有制背景,致力为客户提供超越市场的长期回报,成为“多策略投资精品店”。  2014年4月,中欧基金股权改制方案获准实施,实现核心团队持股。截至2015年第一季度末,中欧基金共管理资产800亿。

中欧基金这个公司如何?

中欧基金成立于2006年7月19日,是经中国证件会批准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注册资本1.88亿元人民币,为行业第一家实现员工持股的基金公司。战略定位:聚焦业绩的多策略投资精品店中欧基金致力于为投资人提供超越市场的长期收益,打造聚焦大中华区的"多策略投资精品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高金融网 » 中欧基金什么时候成立(中欧基金和中欧商学院什么关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