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想为一哈北京京北方公司怎样啊?做大堂经理怎样?
比较好进,一般是通过招聘,要求不高.
京北方电话客服好干吗?
好干,根据查询京北方招聘相关信息,中国银行京北方客服工作好。京北方客服是比较底层的劳动工种,工作内容比较琐碎繁杂,工作强度不大,平均月薪是4700左右的,
京北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企业文化?
京北方信息”崇尚“专注、专业、专家”的经营理念,注重企业管理架构的优化、管理效率的提升及服务品质的持续改善。
公司始终坚持以“客户满意、员工支持、股东默契、价值链协同、社会认可”为企业发展基础,坚持打造技术型、服务型、业务连续型的企业,并立志成为国内顶级的金融IT综合服务提供商。
京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怎么样 - 职友集
我是该公司雇员:是否至少需要再输入20字
匿名(匿名发布,无须担心别人知道您的身份)请以事实为基础进行评论,遵守法律规范,避免人身攻击等言论。
您的编辑正在审核中,1个工作日内,会以邮件通知您结果
京北方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成立于2012年01月04日,主要经营范围为计算机技术开发、技术推广、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
大话中国骨干网
学通信,学5G,就上鲜枣课堂!我已加入“维权骑士”(rightknights.com)的版权保护计划。
作者:小枣君
来源:鲜枣课堂(ID:xzclasscom)
▉ 技术探索
1989年5月,中国研究网(CRN)通过当时邮电部的CNPAC,实现了与德国研究网(DFN)的互连。借助DFN的网关,CRN可以与Internet沟通。
1991年,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采用DECNET协议,以X.25方式连入美国斯坦福线性加速器中心(SLAC)的LIVEMORE实验室,开通了电子邮件应用。
一个又一个连接的建立,振奋了国人。然而,这些连接都只能算是“Internet间接连接”或者“单功能(邮件)连接”,并不是真正的“完整Internet直接连接”。后来,学术界和**层面很快开始了建立完整直接连接的尝试。
▉阻力重重
▉四大IP骨干网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
1994年7月初,由清华大学等六所高校建设的“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试验网开通,并通过NCFC的国际出口与Internet互联。
1994年8月,由国家计委投资,国家教委主持的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正式立项。
1995年12月,“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示范工程”建设完成。这张网,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教育网”(大学生读者应该比较熟悉)。
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
1993年3月12日,朱镕基副**主持会议,提出和部署建设国家公用经济信息通信网(简称金桥工程)。
1993年8月27日,李鹏**批准使用300万美元**预备费,支持启动金桥前期工程建设。
1994年6月8日,金桥前期工程建设全面展开。1995年8月,金桥工程初步建成,在24省市开通联网(卫星网),并与国际网络实现互联。
1996年9月6日,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连入美国的256K专线正式开通。中国金桥信息网宣布开始提供Internet服务,主要提供专线集团用户的接入和个人用户的单点上网服务。
最终,国内形成了四大骨干网的格*。正是这些网络,支撑起了中国互联网的起步。
上篇文章中,我们提到,中国邮电部在1995年建立了ChinaNet(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也就是大家俗称的163网。
这张网,当时是国内普通网民接入互联网的主要通道。
因为当时中国邮电还没有实行“邮电分营”,所以这张网是邮电部电信总*负责建设和维护。
1997年,邮电部实施“邮电分营”,这张网的责任主体,变成了“中国电信”(老电信)。
同年,中国电信各省公司开始独立建设省内IP骨干网(省网)。建成之后,整个ChinaNet分为骨干网、省网和城域网三级结构。其中,骨干网分为核心层、汇聚层两层。
某省组网范例
1998年7月,ChinaNet骨干网第二阶段建设开始。八个大区域的骨干带宽被扩展到155M,且所有节点路由器被替换为千兆路由器。
到了2000年的下半年,中国电信借助DWDM(波分复用)和千兆路由器技术,再次对ChinaNet进行大规模升级和扩容。网络节点间的路由中继,由155M提升到2.5Gbps,提速16倍。
截至到2000年底,ChinaNet在国内总带宽已达到800Gbps。2001年3月,ChinaNet的国际出口总带宽突破3Gbps。
从2002年开始,ChinaNet逐步进入10G时代。ChinaNet的数据传输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03年,ChinaNet进行优化整合,推行扁平化,取消省网,网络结构调整为骨干网和城域网两级。
与此同时,中国电信启动了多厂商MSTP(多业务传送平台)的互通测试,推动TDM向以太网的转型。
再后来的故事,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了,就是往OTN和单波大容量演进,朝着40G、100G(2015年)的方向发展。
目前的骨干网,正在逐步普及单波400G。如果按60波算,单光纤的传输容量能达到20T以上。
除了容量之外,就是OXC全光交叉、IPv6、SRv6、SDN等新技术的引入、改造和普及,此前小枣君都做过详细的介绍。
接下来,我们再深入了解一下ChinaNet的整体情况。
一般来说,运营商的骨干网架构和技术细节属于秘密信息,不对外公开。但是,如今在互联网上,这些信息基本上都能查到。我就基于能公开查到的信息,大致介绍一下(可能有所变动,仅供参考)。
从架构来说,ChinaNet分为骨干网和城域网(前面有说,干掉了省网),骨干网又分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
北京、上海、广州,是ChinaNet的超级核心。除了超级核心之外,ChinaNet还有天津、西安、南京、杭州、武汉、成都等普通核心。所有核心之间,采用Full-Mesh连接。国际出入口,以及运营商之间的互联互通,基本上都在核心层。
找到一张老图,仅供参考
汇聚层一般都在各省省会或第二大城市,采用双方向互联,分别连到一个超级核心和一个普通核心,有的省份会三方向互联。
接入层,就是汇聚层到各个地市城域网。
2004年左右,为了满足高品质业务的需求,中国电信启动了CN2网络的招标建设。
CN2,全称ChinatelecomNextCarrierNetwork(中国电信下一代承载网络),简称CNCN,又称CN2,刚好符合它作为中国电信第二张承载网的身份。
中国电信将CN2定位为“精品网络项目”,非常有前瞻性。后来的事实证明,CN2在抢占政企高端市场方面,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
CN2的基本建网特点,就是扁平化、大容量和轻载运行。建网初期的核心技术,是IP/MPLS。
从架构上来看,CN2和ChinaNet有很大区别。CN2一共是7个核心节点,分别是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武汉、西安、成都。
同样是一张老图,供参考
此外,CN2还在香港、新加坡、东京、伦敦、法兰克福等国际大城市设立了POP节点,提供国际Internet接入和网间互联业务。
CN2作为高端网络,面向客户的时候,也进行了进一步的产品等级划分,例如CN2GT、CN2GIA。
CN2GT:GT是GlobalTransit的简称,是CN2中的中端产品,在CN2里的等级比较低,但是相比于传统163骨干网依然有不少的提升。
CN2GIA:GIA是GlobalInternetAccess的简称,是目前CN2中的最高端的产品,在CN2中的等级最高,线路表现最好、最稳定,价格也是最高。
2015年,中国电信为了加强数据中心之间的节点互联,满足云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还启动建设了“第三张”全国骨干网——CN2-DCI(DataCenterInterconnection)。关于这张网,网上目前公开的信息极少。
以上就是中国电信IP骨干网的大致情况。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中国联通的骨干网。
1994年7月19日,中国联通经***批准,正式挂牌成立,主要经营GSM移动通信业务。
随着2G向3G的演进,有了GPRS数据业务,中国联通也建设了UNINET骨干网,作为自家GPRS网络的接入点,也是面向全国提供互联网服务的载体。
因为UNINET的拨号上网接入号码为“165”,所以这个网也被称为165网。
1999年10月22日,中国网通(小网通、老网通)由中科院、广电总*、铁道部、上海市**四方出资成立,在全国17个城市开通互联网服务。
网通也建设了一张自己的骨干网,就是“中国网通公用互联网”(CNCNET)。
此外,邮电部当年除了163网之外,在1997年还建设了一张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这张网络很特别,完全独立于163网,采用私有地址10.0.0.0/8,只能国内互相访问,相当于是一张“国内*域网”。如果需要访问163网和Internet的话,需要找专门的代理服务器跳转。
因为这张网络的接入号码为169,故又称169网。
169网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价格便宜。当时163的使用费是每小时10元,而169只需要每小时4元。因此,169受到很多普通网民的喜爱。
2002年,国内电信行业重组,中国电信“南北分家”。北方九省一市电信公司从原中国电信剥离,与小网通、吉通合并,成立新的中国网通(大网通、新网通)。
于是,中国网通在既有CNCNET的基础上,得到了中国电信从163网拆出来的部分精华骨干网。为了区别于中国电信的163网,网通带走的这个网被称为“CHINA169”。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吉通并入中国网通,CHINAGBN(中国金桥网)也随之并入CHINA169中。
2008年,中国电信业再次重组,中国联通和中国网通合并,变成新的中国联通。
新的中国联通,自然而然地接管了CHINA169。
此外,网通最初的骨干网CNCNET(主要承载原网通NGN软交换、DCN等业务)也交给联通运营。这个CNCNET(自治域为AS9929,经常被称为9929网络)保持相对独立,后来被称为“联通A网”。
与之相对应的“联通B网”,就是原联通建设的IP承载网,主要承载2G/3G移动网业务的那个网。后来好像逐渐没用了,业务迁到了A网。
2018年,联通将IP承载A网改名为CUII,中国联通工业(产业)互联网。CUII的定位有点像中国电信的CN2,主要提供国际和国内跨地市MPLS-VPN和大客户互联网专线任务的承载,常用于企业宽带和IDC,极少用于家用宽带。
总之,联通主要就是“China169+CUII”的双网格*。
说了半天,大家可能有点晕。小枣君画个图,一看就能明白了:
最后再来说说中国移动。
中国移动的骨干网发展史没有电信和联通那么复杂,这家公司本身的历史就很简单。
2000年4月20日,中国移动正式成立,5月16日挂牌。
中移成立初期,也是主要以移动语音业务为主。后来,随着业务的发展,才逐步建设了较为完整的IP骨干网,名为CMNET(ChinaMobileNetwork,中国移动互联网),自治域为AS9808,也称9808网络。
虽然CMNET起步比较晚(相对来说),但发展速度非常快。尤其是这些年中国移动拼命拓展固网宽带业务,流量增长迅猛,扩容招标也是非常频繁。
CMNET为骨干网和省网两级自治域、多层结构。骨干网分为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
北京、上海、广州3个节点为核心节点,它们与相连链路共同构成骨干核心层。骨干核心层提供大区内省份流量的交换,并负责全网与国际Internet、国内其他运营商的互联。
汇聚层负责汇接各省到骨干网的连接。南京、武汉、成都、西安、沈阳等节点为汇聚节点,负责本大区内省份流量之间的交换。
接入层负责汇聚本省省际流量和出网流量。接入节点一般双上联核心节点,部分流量较大的省份,会采用多上联。
国内和国际网间互联方面,节点都设置在北京、上海、广州。
除了CMNET之外,中国移动还有IP专用承载网,简称IP专网。当时建设这个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承载高价值客户业务,如话音,流媒体,信令,网管,大型客户的VPN等业务。
最后再说说新入坑的中国广电吧。
2018年,中国广电的广电宽带获批骨干网运营资质,启动全国骨干网建设,并将其命名为CBNNET。
CBNNET的主要建设单位,是中国广电的子公司中国有线。
2019年,广电骨干网已经与中国电信的骨干网进行了互联互通。
按照规划,CBNNET将是一张“五纵五横”的全国性IP骨干网,全网100GOTN起步,部分关键链路400G/1TOTN。
未来,CBNNET将采用三层架构,即国干层、省网/接入层、互联层,覆盖337个地市,逐步形成双平面网络,直接提供宽带出口,互联网总出口带宽将达到5T。
好啦,以上就是目前国内运营商骨干网的大致情况。简单画个表,如下:
值得一提的是,包括中移在内的运营商,针对现有骨干网容量不足的情况,普遍建设了所谓的“第二平面”。“第二平面”属于扩容,并不是新建独立的第二张网络。
除了上述骨干网之外,我们国家还有几张针对特定用户的骨干网,分别如下:
好啦,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怎么样,大家都搞明白了吗?
声明:网络架构信息变化很快,相关描述仅供参考。所有架构资料,来自互联网公开发布的信息。
END
?真正厉害的人,都明白“理性压制”有多重要
?人为什么会恐惧和焦虑?该怎么应对?这篇文章讲清楚了
?关于自律、延迟满足的真相,看这篇就够了
?真正牛逼的人,都能分清成功中的实力与运气
天津红桥陆家来自嘴京北方的客服工资怎么样?
天津红桥陆家嘴京北方的客服工资平均工资为4582元一个月。京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注册资本5190万,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在上海、广州、成都、南京、武汉、沈阳、福州、天津、厦门等地设有分支机构,并在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黑龙江省大庆市萨尔图区设有BPO基地可实现业务异地容灾等业务需求。详细资料:京北方崇尚“专注、专业、专家”的经营理念,长期专注于为国内金融客户提供软件研发、IT基础架构运维服务、系统集成和BPO服务。通过多年的精耕细作,公司已形成了以流程银行、内容管理、风险管理、ERP实施、商业智能、企业应用整合为核心的一系列软件产品和金融行业解决方案。公司的业务范围已覆盖了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500多家地市级以上的金融机构,自成立以来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赢利模式创新为京北方提供了持续的发展动力,公司是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并设有博士后工作站。多年来,公司始终坚持以前瞻的视角引领金融IT技术发展,目前公司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著作权52项,并拥有国家专利3项,产品多次获得国家重点新产品、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国家电子信息发展基金项目、北京市技术市场金桥奖等荣誉。
京北方这家公司做什么的|成都北京京北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怎么样-股识吧
回复董家慧:京北方公司压榨员工、社保不给缴纳、各种PUA员工、公司是判定员工不敢为自己的权益去和公司硬钢,所以...[详细]
回复高衙内:8北京城建北方建设责任有限公司一、北京京北方销售经理是做什么的?怎么样千万不要去,刚出来的学生由于缺乏法律基础,在里面活活被所谓的经理欺负,干了两年左右就会知道你被所谓...[详细]
回复韩恩贞:近年来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现金收付量飙升,为缓解我行金库的现金清分压力,今年下半年会计部与营业部拟与北京京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设立现金整点外包服务中心,采用“管理内设、整点外包”的模式,拟将支行金库现金整点业务实行外包,走出。
回复张大胡子:综述:京北方是上市大公司,很不错,有几个朋友在那上班,工资不错,福利待遇也挺好。公司:公司是适应市场经济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而形成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中国的公司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以。
又一知名外资印刷企业即将关停北京工厂!安姆科系3家工厂全线退出北京
前几天,看到一则消息。说是北京一外资印刷企业因擅自兼营从事出版物印刷经营活动,被给予罚款并停业整顿的行政处罚。消息特别指出,这是北京市文化执法首次对外资企业做出停业整顿的行政处罚。
各位老板要知道,咱们的监管体系对不同印刷产品实行分类监管。虽然都是印刷厂,有些活却不一定能干。比如,搞包装的不能印书刊,搞书刊的不能印包装,如果一定要干,必须取得行业主管部门的许可。
从相关消息看,这家印刷厂被处罚的直接原因,是因为印刷了6400册《沃尔沃建筑设备公司杂志2018年夏季刊》,违法经营额仅有3520元。
据知情人士透露,被处罚的印刷厂应是易兰德(北京)印务有限公司,一家隶属于瑞典易兰德集团的外资企业。由于违规承印出版物,该公司被给予罚款1万元,停业整顿10天的处罚。
各位老板说说,由于区区3520元的经营额,停业整顿10天,是不是很不值?
顺着北京易兰德往上扒,三好同学发现:在国内少人关注的易兰德集团其实很不简单。有消息显示,易兰德集团成立于1908年,已有整整110年历史,名副其实的“百年老店”,并且早在1989年就成为上市公司,旗下共有三大业务板块:印刷包装、供应链管理和电子商务。
目前,易兰德集团在全球19个国家拥有86个工厂或办事处,员工数量达6997人,2017年销售额93.42亿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72亿多元,比裕同还要大一点。
易兰德集团在中国有10个工厂或办事处,员工数量为937人,在各国之中貌似仅次于德国。2017年,中国为易兰德集团贡献了7.25亿瑞典克朗的销售额,约合人民币5.61亿元。
除了北京,易兰德集团在成都、深圳、重庆、昆山、苏州、厦门、上海等地都有工厂或业务布局。
扒到这,三好同学都有点不好意思了。在圈内混了这么久,才知道还有一家瑞典企业,在国内印刷圈做得这么大。
当然了,易兰德集团在国内的盘子再大,也很难与另外一家外资巨头相比。这就是:来自澳大利亚的安姆科。
北京安姆科年底即将关停!
三好同学以前就说过,安姆科是国际知名的软包装印刷大佬,年销售额合人民币达600多亿元,净利润也有40多个亿。
自上世纪90年代落棋布局,通过持续不断的投资和并购,安姆科在中国已拥有十余家工厂,年销售额据估算在30亿元以上。即使不是中国最大的软包装印刷企业,也掉不出前三名。
问题是:安姆科很大,安姆科在中国实力很强,很多老板都知道。三好同学为什么突然要说它呢?这是有原因的。据可靠信息显示,安姆科在国内布局最早的工厂之一——安姆科软包装(北京)有限公司关停在即!各位老板说说,这是不是值得关注一下?
北京安姆科成立于1994年,位于北京经济开发区隆庆街10号。它的东西两侧紧临两家同行:一边是年初已经停产的韩资企业乐天包装,另一边是以彩票印刷为主业的北京中彩印制有限公司。
在澳洲印刷大佬位于国内的生产基地中,北京工厂是少数直接以“安姆科”冠名的企业之一。这表明,它是安姆科的“嫡系”。另一家比它成立稍晚,同样以“安姆科”冠名的中山工厂,已经在2017年左右注销。
自2015年底被列为VOCs收费试点行业之后,印刷业面临的环保压力骤然加码。在首都北京,印刷企业不仅被要求安装VOCs治理设备,而且在各种环保督查、检查中都成为重点关照对象,在空气重污染期间停限产名单中也占据了相当比例。其中,VOCs排放量相对较大的软包装印刷企业自然又是重中之重。
以北京安姆科为例,不仅在近年来的停限产企业名单中年年有份。而且早在2013年,便被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确定为VOCs治理的重点企业。有信息显示:当时,北京安姆科年VOCs排放量达1015吨,几乎占开发区总排放量4650吨的1/4。
在开发区的协调下,北京安姆科于2014年投入1200万元进行环保治理设施改造,改造完成后每年可减排VOCs700吨以上,效果相当显著。
即便如此,北京安姆科面临的环保压力仍未见明显减少。今年7月,北京市环保局公布了上半年十起环境违法典型案例,北京安姆科赫然在列。由于在环保部门现场检查时,VOCs排放浓度超标,北京安姆科被给予罚款10万元,自5月25日至7月9日限制生产的处罚。
实际上,在环保治理和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的双重压力下,如果说大型书刊印刷企业尚有回旋留京的余地,停产外迁似乎已经成为安姆科等软包装印刷企业无奈而又现实的选择。
关于北京印刷企业有可能要大范围外迁的说法,自2015年开始引起圈内老板广泛关注。2016年,北京多家大型印刷企业曾组团赴河北考察印刷园区,进一步为“外迁说”提供了佐证。
当时,北京安姆科并未参与其中。然而,2016年11月,在安姆科宣布收购软包装企业河北奇特后,北京安姆科停产外迁的前景已然清晰可见。河北奇特所在的石家庄鹿泉区政府有关人士曾明确表示:安姆科北京的生产工厂要搬到鹿泉来,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疏解非首都功能的一项重大突破。
让人没想到的是,这桩意料之中的搬迁一拖就是近两年。那现在凭什么就能说:北京安姆科即将关停了呢?
事情是这样的。前几天,三好同学在“北京市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平台”查询时发现,在有关北京安姆科的“企业简介”中,有一句话用红色字体加括号进行了特别标注:主要生产线已经搬迁,年点前关停。这个证据是不是还蛮靠谱的?顺便说一下,官网也有错别字:“年点”应该是“年底”。
网站截图
安姆科系3家工厂全线退出北京
预期已久的停产外迁为什么用时近2年?原因不难想象,一家总资产过亿的大型印刷厂搬家,并不是说说那么简单。
即便在收购河北奇特有了落脚点之后,北京安姆科的搬迁也还面临一系列问题:生产线迁入要立项环评吧?还要有土地厂房吧?项目完工要验收吧?验收前后还要招人吧?无论哪件事都需要流程和时间。
网上有一个河北奇特“包装膜生产系统升级改造项目”的验收公示,公示时间在今年五六月间。这一项目土建工程占地面积近7万平方米,劳动定员200人,总投资1.05亿元,建设规模是:年产高档包装材料20000吨。如果猜得不错,其中应该包括了北京工厂外迁的产能。
河北奇特“包装膜生产系统升级改造项目”的部分产能或许来自北京,却不一定都来自北京安姆科,还可能与安姆科在北京的另一家工厂有关:北京德宝商三包装印刷有限公司。
德宝商三的前身是北京市商标印刷三厂。2001年,商标印刷三厂与德国VAW集团合资,就有了德宝商三。2003年,加拿大铝业集团收购VAW集团,德宝商三的大股东易主;2009年,安姆科以20多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加拿大铝业集团的包装部门,德宝商三与在软包装领域颇具知名度的宝柏系企业一起,成为这家澳大利亚印刷巨头旗下的公司。
德宝商三曾被媒体誉为“中国北方最大的软包装企业”,规模应该不错。只是与北京安姆科相比,德宝商三的停产来得要更早一些。“北京市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平台”有关内容显示,最迟到2017年5月27日,德宝商三已经“永久性停产”。
在北京还有一家印刷厂,虽然不做软包装,但同样与安姆科有关。它就是:北京黎马敦太平洋印刷有限公司。北京黎马敦曾是烟包印刷大佬安姆科旗下的主力工厂之一,而安姆科又持有澳科47.63%的股权。所以说,可以算是一家人吧?
根据三好同学扒到的信息,北京黎马敦的主要生产设备在2017年11月前,已经迁往河北张家口,与宣化新北方装潢印刷有限责任公司合并,只有少量设备留在北京用于打样。
因此,随着北京安姆科年底关停,3家曾相距不远的安姆科系工厂即将全线退出北京。它们的名称或许还会保留,但生产功能已经不复存在。
当然了,近年来北京由于各种原因关停或外迁的大型印刷厂,并不局限于安姆科系企业。从日本凸版旗下的北京日邦,到美国当纳利旗下的北京工厂,再到韩国乐天旗下的乐天包装,短短几年时间,已有多家知名外资企业终止北京工厂的运营。
安姆科在中国的布局有多大?
梳理3家安姆科系工厂退出北京的方式,会发现其基本运作模式十分类似:先在河北收购或控股一家主营业务相同的企业,然而进行技改扩产,将北京工厂的设备外迁,与河北企业合并。
这种做法既可以在北京工厂停产搬迁期间,保证持续的产能供给,又能避免新建工厂从立项、环评、注册、审批到买地建厂、设备搬迁等一系列麻烦问题。相对而言,更为务实高效。
当然了,这种操作的前提是要有足够充沛的资金实力。对多数中小印刷厂来说,不一定玩得转。
北京安姆科停产外迁的事说完了。在扒信息的过程中,三好同学对安姆科在国内庞大的业务布局及其发展历程,有了相对更加清晰的认识。接下来,就念叨给各位老板听。
目前,不算澳科控股旗下的烟包印刷企业,安姆科在国内约有10余家工厂。当然了,“余”的应该不多。
根据目前可见的信息,安姆科最初进入中国大致在90年代初,初期主要走自主投资建厂的路线。北京安姆科、中山安姆科应是其在国内最早的一批工厂。
虽然进入中国的时间并不算晚,安姆科中国业务的进展却一度不是很快,转折点出现在2009年。这一年8月,安姆科宣布收购加拿大铝业集团的包装部门,其中就包括德宝商三及位于惠州、江阴、成都的宝柏系企业,从而大大扩充了安姆科在中国市场的生产力。
从此以后,安姆科在中国的发展就开启了加速度,且绝大多数以收购为抓手:2010年,控股佛山德泉薄膜公司;2013年,收购江苏申达集团旗下两家软包装工厂;2014年,收购中山天彩包装。2016年1月,收购江门新利达薄膜有限公司;同年11月,收购河北奇特。
自2009年算起,安姆科用不到10年时间,迅速壮大成为中国软包装市场数一数二的龙头企业。关于安姆科软包装业务在中国的销售规模,没有准确数据可查。2015年的一则报道,曾笼统提到约为5亿美元,按当年汇率约合33亿元人民币。加上最近两三年的并购扩张,想来现在应该更大一些。
据圈内老板透露,在安姆科位于国内的工厂中,以惠州宝柏为代表的广东工厂和以江阴宝柏为代表的江苏工厂实力强劲,北方地区工厂规模相对较小。但随着两家北京工厂与河北奇特的整合,这种局面有可能发生改变。
好了,由北京安姆科停产外迁,说到澳大利亚印刷大佬在国内的布局,啰嗦得有点多。
不管怎么样,从安姆科在中国市场的种种作为,三好同学看到了它的进取心。即使面对停产外迁的压力也不退缩,而是换个地方重新来。这至少说明,咱们的软包装市场前景还不错,吸引力还很大。所以,才能让国际大佬流连忘返。各位老板说,对不对?
版权所有,转载务必获取授权
精彩文章推荐:
这家号称中国第七,年营收超16亿的纸箱印刷厂要上市。及纸箱圈的十强企业都有谁?
2018胡润百富榜上的印刷人。及迄今最全的烟包印刷企业业绩排行榜(更新版)
突发!海德堡公司收购知名折页机厂商MBO集团
这家印刷厂上市两年,营收大涨两倍半,净利润暴涨三倍半,它是怎样做到的?
这家印刷厂产品很小众,身价却值8.4个亿,一年能赚多少钱?及印刷圈那些被人忽视的小市场
你好,我想问你一哈北京京北方公司里的大堂经理好不啊?这个公司到底怎样啊?
您好我以前是这个公司员工我个人觉得这个公司不行所以辞职最后一个月工资还不给发!额当时也是学校推荐去的感觉很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