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始知蓬莱近
无为总觉咫尺远

新三板的公司容易倒闭吗(从新三板又退市什么情况?)

从新三板又退市什么情况?

新三板公司退市原因各不相同,它们有成功转板的,有被并购的,也有业绩下滑被退市的。

公司上市了,老板却破产了!一个深圳新三板老板的总结

导读

公司上市了,老板却破产了!花光了所有的时间、精力与金钱去上市,最终却把苦心经营起来的实业都给荒废了。

新三板某食品上市公司的老板李先生在朋友的介绍下,今天到访。李先生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诉了作为新三板“僵尸层”公司的忧伤。

作为新三板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李先生,本应西装革履皮鞋裎亮的,可是却不修边幅得有如一个装修工人的模样;本应意气风发的80后,却两鬓斑白得有如沧桑的老人。

以下为今天李先生l来访的总结实录:

公司上市了,老板却破产了!现在工人工资发不起,工厂房租交不起!这两年我花光了所有的时间、精力与金钱去做“漂亮”的财务报表和对接机构券商,最终把苦心经营起来的实业都给荒废了。

当年怀揣着对梦想满腔热血地来到深圳,吃过3块钱的快餐,住过八卦岭的十元店,各种碰壁后,无奈为了解决生存问题,还是一肚子委屈地进了富士康。

工厂的伙食有多难以下咽也只有进过工厂的人才懂,以前在厂里每咽下一口饭我就在心里暗暗发誓:“老子攒够钱了一定要开餐馆,每天都能吃好吃的。”在我念叨了几年后,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攒够开餐馆的钱后,我迅速逃离了工厂,热火朝天地开起了小餐馆。

得益于老天爷的眷顾,我的小餐馆生意非常好。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后,我不安分的心又开始蹿动,由于有着一颗吃货的心,经过深思熟虑后进入了食品加工行业。

早年在工作中历尽艰辛,面对自己一手打造起来的食品工厂我非常珍惜,事无大小都亲力亲为。经过了几年的发展我的食品厂走上正规,年利润在400万左右。此时,我和家人的日子已经过得相当滋润的了。直到某日有人给我说“你公司做那么成功,完全可以去新三板上市了。”

作为一名穷屌丝出身的人,“上市”对我而言一直是天荒夜谈,现在有人给我说我的公司也能上市,简直是兴奋得恨不得马上去办。我曾以为这是我美梦的开始,可如今却惊觉这是我噩梦的开始。

“赶紧扩大生产线,产能增加了,订单纷沓而至,资金马上就能导入了。”“销售量大了,你的财务报表就会很好看,上市就是板上钉钉的事了。”“到时上市了,大家都争着给你送钱花,根本不用愁没资金。”白手起家的我听到机构、券商的这些话觉得不可思议的同时,也觉得他们为我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我是没什么文化的,对于他们这些我认为有文化的人说的话我深信不疑。

说干就干,在“上市”的鼓励下,我马上投入资金扩大生产。本来我已有一个数千平方的厂房,后来又在横岗某村租了一个一万多平方的厂房。租好新厂房,马上就订购生产机械、加快人员招聘,决心大干一场。那时激情高昂啊,一想到曾经的穷屌丝能逆袭当上上市公司董事长,我自己心里就偷着乐。当时加速到自己都挡不住自己前进的脚步。

供货商对于我公司即将要上市也表示大力的支持,以前是货到付款的,启动上市初期,供货商非常体谅,允许公司暂缓几个月甚至半年才结清货款。当时除了厂房房东说了一句:“一听到租客说要上市我就害怕!还是实实在在干事吧!”,其他人全是支持的态度。

工厂迅速扩大了产能后,如何将订单外的产品销售出去这成了一个最大的考验。可是为了资金回笼,我只能忍痛低价抛售。

在眼看着马上能上市的时候,我除了掏空了自己所有的积蓄还欠下了一*股的债务。但我还是没想过要放弃,因为开弓没有回头箭。

此时,由于供货商听到了我公司财务状况出现了问题,就全部找上门了,都逼着我结清货款。为了还款,能借的亲朋好友全部都借过一遍了。最后还有几个关系比较好的供货商在我的劝说下,以债转股的方式成了我们公司的股东。

历经各种痛苦的煎熬,公司最终还是成功地挂上了新三板。实现了自己当上市公司董事长的美梦后,我却哭笑不得。公司体面地挂上了新三板正式上市,而我这个董事长的内心却是“千疮百孔”了。

“花了钱没关系,上市了你就能实现融资再发展了。”券商的这句话支撑着我度过了数百个无法入眠的夜晚。公司挂牌后,我苦苦等待着别人“送钱上门”,可是我望穿秋水也听不到半点回音。

曾经我每天都是满怀激情地回到工厂与工人们一起工作,如今我却想尽一切方法逃离工厂。工厂的房租我交不起了,工人的工资我给不起了,工厂的产品我卖不出了。被一次盲目的上市摧毁了我这些年来辛辛苦苦积累和建立起来的一切。

今天是2015年的最后一天了,尽管我的世界黑暗无比,可是明天太阳依旧会高高挂起。2016年到来之际,我不再逃避,我将会积极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的食品公司具有自主品牌,同时给大品牌食品公司代工。在生活快节奏的今天,加工食品的市场前景广阔,我公司市场定位精准,并且具有稳定的客户资源。坚信要是有靠谱的机构帮助我度过这个难关,我和我的公司还是能够起死回生的。

一个食品公司老总的2015总结,“花了钱没关系,上市了你就能实现融资再发展了。”券商的这句话支撑着我度过了数百个无法入眠的夜晚。公司挂牌后,我苦苦等待着别人“送钱上门”,可是我望穿秋水也听不到半点回音。

版权说明: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除确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如涉版权等问题,烦请联系我们(David@vcpr.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谢谢!

-END-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不错,请别忘了分享到您的朋友圈!!您的举手之劳,就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非常感谢!!

每天学点企业融资

带你走进千万企业家老板的军火加油库

一般而言,创业初期股权分配比较明确,结构比较单一,几个投资人人按照出资多少分得相应的股权。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制度变得重要,必然会在分配上产生各种各样的利益冲突,这样也导致企业不是剑拔弩张内耗不止,便是梁山英雄流云四散。类似这样因为股权纷争而散伙的团队不是第一个,也永远都不会是最后一个。

股权结构疑惑:◆你公司有只出钱不干活的股东吗?他的股权比例设定多少才合理?◆合伙人股权怎么分,什么时候分,分多少最合理?◆有人投资你企业,股权怎么划分,如何选择准股东?◆企业融资后,股权被稀释的同时保持控制权?◆未来的趋势不是雇佣制,而是合伙人模式,如何建立合伙人模式?

股权结构要如何设计,它本身就是件非常复杂的事情,在没有能力分配股权或者懂得股权结构之前,往往无法预测到它的结果,但是当结果产生的时候,也已经无法修改了。股权,做为企业的命根,股权该如何去合理分配(切忌不要五五平分股权),往往成为一个难题。股权最重要7条生命线:67%公司完全控制权(有权修改公司的章程、增资扩股)51%相对控制权(对重大决策进行表决)34%一票否决权(董事会的决策可以不同意)20%界定同业竞争权力(上市公司可以合并你的报表,你就上不了市了)10%申请解散公司权(申请调查报表) 5%股东变动会影响上市1%申请开股东会、监事会您对股权了解有多少呢?1.究竟什么是股权?2.股权该如何分配,哪些人可以获得股份?3.常见的分配陷阱有哪些?4.股权激励该从哪些方面入手?5.如何将分错的股权收回来?6.如何利用商业计划书轻松融资?7.如何在做好分股权但在治理股东方面不放松?8.好朋友一起创业,如何书写出资协议才能不伤感情,不起纠纷?9.家族企业应该如何规划企业股权结构,使企业有序经营?10.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走向集团化的过程中,应该如何做股权的顶层设计。《股权激励落地系统》1.公司整理过理中12种股权治理策略2.平衡老股东的利益的6种方法3.股权的5条线及应用方法4.股权交易中20种常用的估值秘决让你每战必胜5.高管离职的26种根本原因6.解决高管离职130种方法7.股权的7大用处28个细节8.6+1股权整体策划体系的运用技巧9.解读投资心理学让高管争着花钱抢购公司股权10.解放老板的20种方法11.股权激励常用的九种模式12.股权激励定价VS财务分析13.股权激励VS商业模式的关联点设计14.股东投资回报9种基本计算方式15.股权激励“十二定”16.股权方案中的22种转换机制17.代持的15个陷井和规避方法18.股权改制后的管理必须注意的21个要点19.股东退出六步曲20.虚拟股权激励的12种常用的方法21.股权融资又融人的20种秘诀22.上下游股权激励的12种方法23.360度股权整体策划系统24.防止被并购九连环股权设计法25.对赌协议的的23个致命风陷井26.影子股东股权设计的10大要点27.上市容易的被证监会毙掉的16种股权结构28.“无中生有”股权扩张连环策划体系29.股权打通产业链让你成为产业链主30.股权激励中所汲及到的法律法规31.方案实施中沟通、谈判、说服股东的30套绝秘话术

本次峰会即将在广州隆重召开,

内容:顶层商业模式设计、众筹、项目对接、股权激励、洽谈!

参会费用:2980元/人

会议时间:2016年8月23日-8月25日

会议酒店:广州番禺北海稻酒店

会议地点:广州市兴南大道32号

联系方式:13926208284钟部长

扫一扫添加“众筹项目对接负责人”对接项目众筹融资,企业转型升级,顶层架构设计、优化商业模式、股权激励、上市挂牌、让企业进入资本市场!!

如果新三板公司破产了怎么办?

为了保护投资者的相关权益,企业在上新三板融资过程中,都是经过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审计所及该企业的主办券商进行缩水式评估的,比如说一套房子100万,到银行肯定不会直接贷100万,经过专业评估师值80,只能贷50万,银行首先要保证在无法偿还贷款的情况下自身收益不会受损。而新三板其融资原理也是如此,也就是说就算企业倒闭,把企业的资产卖了也还得起企业融资的金额。这是新三板对于投资者的一大保障。

下一波大量死亡的是新三板公司!

过往这段时间,比较热门的词叫「资本的寒冬」,特别是去年下半年以后。我们在这个市场从业十几年,经历的周期挺多,资本市场永远是这样的,寒冬过去又是泡沫,不断出现泡沫,不断的寒冬。哲学家说,使人类能从周期中得到的教训就是我们不能吸取教训,永远都是不断地重复周期。

过往是不是资本的寒冬?从一些现象看确实是这样。我们看投中陈颉也列了一个列表,倒闭的一些创业公司,包括一些明星项目,后来出事儿了,也关门了;也看到一些独角兽公司的估值在往下走,融不到资了。企业融到钱,融到C轮、D轮的时候也不能保证你的安全,你还有可能随时猝死,我们看到很多融到C轮、D轮的企业到最后活不下去了。

可以预言,下一波大量死亡的是新三板公司。很多公司挂牌了,是不是能说他安全了?到新三板挂牌不挂牌,对这个企业没有本质的影响,新三板是没有门槛的市场,任何公司都可以去挂牌。

但是我们投资的企业也不太建议他们融到资、新三板挂牌,花很多钱做庆功酒会,还是踏踏实实做好企业本身比较好。

投资机构的投资,听说也在放缓。陈颉可能更清楚,投中更清楚,因为他们掌握了我们行业的数据。上半年某些领域的投资在大幅度地下降,前两天去北京的创业大街看了一下,现在的创业大街非常冷清,和去年的这个时候不太一样。去年我们的领导去了以后,我们也去朝拜了一下,人头涌涌,熙熙攘攘。

寒冬的来临是回归到理性和正常,并不是非常可怕的事情。过往要反思我们行业和反思很多企业,我们推动了行业的泡沫,我们创了很多的名词,O2O、互联网+、互联网思维等一大堆新的名词、新的概念,这些都是很好的。但过犹不及,什么东西过了、盲目地去追的时候会出很大的问题。

所谓的O2O,所有的公司都说自己是O2O,你这个O2O是创造什么样的商业价值,到底是不是真正有市场的需求还是伪需求。我们看到大量的O2O倒闭,真正成功的O2O是极少,大量创业公司打着O2O的旗号去融资,都往这方面靠。

互联网+是很好的东西,互联网思维也是很好的东西,但我们认为也不是万能的。有一段时间所有的人认为好像沾上互联网,这个企业就能一蹴而就。很多做产品的公司,不做研发,不坚持做自己的产品,而是盲目地把自己包装成互联网公司,这个是过往看到非常普遍的现象。现在看起来这些公司也逐渐认识到这是不行的。

我们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觉得也是对的,这里面更多的应该提「万众创新」,不要「大众创业」。创业不是普遍人能做的,我们的企业家是极少数的,有企业家精神和素质的人是比较少的。所有的企业都需要创新,创业是少数人做的,创投更是极少数人可以做的,天使也不是人人都能做的,现在是需要整个行业冷静思考,真正回归到投资的本源,回归到企业的本源,你的企业创造了什么价值,是不是最后能产生正的现金流和盈利,要踏踏实实回到这一点,才是回归到整个行业的本源。

我们看过往的概念和故事太多了,我们看到的风口太多,所有人追求所谓的概念和故事,过往一两年很多的投资,投的都是概念和故事,投的不是企业本身。我们经常有一些投资经理拉一些项目过来推荐给我们投委会,一看,说,你把里面涉及到的概念、故事、风口都去掉,我们回到企业本身来看,回归到他的产品、服务、商业模式、技术,我们回到他的财务模型,我们要回到企业的核心价值和团队的能力。

行业浮躁的标志我们觉得是行业的娱乐化。过往一两年特别有意思,创投的娱乐化是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很多投资人变成网红的投资人,主要的时间是花在做PR上,花在出席各种活动、各种娱乐化的节目上。我们看到很多行业是用娱乐化的手段做这个行业,也有很多娱乐圈的明星、歌手、演员、主持人进入到我们这个行业,这也是过去两年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市场上认为我们这个行业是轻松愉快、浪漫的行业,媒体也在推波助澜,我们看到很多这样的故事,好像在一个电梯里,投资人撞到一个人聊了几句,投几千万元,后来赚了很多钱。这样的故事误导了大众,大家都觉得这是很轻松、很容易创造奇迹的行业。

这个行业的真实情况是什么样的?这是一个非常专业、非常理性的行业,特别重要的一点,它是一个特别残酷的行业。我们每天做的工作都是在踏踏实实做我们的行业研究、尽调、分析,决策的前夜都是在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的纠结,非常痛苦。投完以后我们要花大量的时间和企业一起成长,做大量的增值服务,这是事实的真相。事实真相的另外一边是九死一生,大量失败情况下产生一个成功的案例。我们的失败案例没有太多人提,大家盯着几个所谓成功的案例,误导了整个行业变得非常浮躁。

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怎么样练内功,少去盯着所谓市场的趋势、泡沫、风口,多练内功提高自己的能力,要打造平台加生态的组织,而不是一个项目型的组织。你要成为「平台+生态」的机构,就是能生生不息持续的成功,不断产生新的成功投资案例。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对我们来说也是非常严峻的考验。总之,练内功,提高自己平台生态的能力,怎么样发现价值,创造价值,一起帮助企业成长渡过这个寒冬,这是行业现在要重点做的事情。

所谓的资本寒冬情况下,中国是面临全面创新时代的来临,中国的创新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我们看到《纽约时报》、《美国之音》都说,美国现在拷贝中国了,以前是中国拷贝美国,中国的干劲超过了硅谷,我们觉得有对的一面,可能也有另一方面,我们在某些领域的创新确实超过了美国。我们也经常去美国看,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商业创新,中国确实领先于美国。

中国人的创新干劲、创业的干劲确实超过美国,美国可能也就是像硅谷少数的地方在创业创新,其他的地方节奏都是非常慢的,正常上班、下班的工作。中国除了深圳,我们看到北上广、杭州、苏州、武汉很多地方,很多人都在创业创新,这是非常可喜的现象。

全球创业创新的主战场就是两个国家,中国和美国。***的创新也不错,***是只有几百万人口的国家,他的主战场是中国和美国,中国是呈现更加多元化的创新形态。我们的眼光不要仅仅盯着移动互联网,很多领域都在创新,除了技术的创新,有商业模式的创新,清洁技术、先进制造、军工、医疗健康各个领域都有很多创新的机会。

未来中国肯定是全球最大的创业创新市场,也是最大的创投市场。我们说创投基金现在找到了自己的战场,中国和美国的创投发展得比较快,中国未来的创投规模还会不断地扩大,因为我们特别有幸的,有这么多创业的人群,有这么多人愿意创业,这么多人还特别勤奋、努力的创新,这是特别难得的,给我们很多投资机会。

基于这一点看,我们对未来还是抱有很大的信心,我觉得作为一个长线的价值投资机构来说,这个时候反而应该加大布*。因为我们不缺投资的机会,我们现在缺少的是自身能力,自身能力是不是够,我们能不能发现创新的企业,真正帮助他们一起往前走,一起成长,这个可能是我们行业最大的课题。所谓资本寒冬只是*部的,在*部的行业里,因为上得很快、下得也很快,大量其他的行业被创投忽略了,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布*和投资的。

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推动中国创新、改变中国传统的经济模式的金融机构只能依靠创投。我们看到鼓励创投行业发展的政策出台,仔细看了一下,觉得还是不够,实质性的内容不多,最根本、最简单的一条应是行业大规模的减税,鼓励更多的钱投到这个行业,而不是去炒房和做别的投资。现在的情况是,一方面大量的钱找不到出路,另一方面是大量的企业嗷嗷待哺融不到钱,这个时候应该下最大的决心,出台最有力度,对我们这个行业优惠的政策,鼓励行业往前走。

总的来说,资本的寒冬肯定是暂时的、*部的,而我们的投资机会是广泛的,我们特别有幸生活在中国当前的市场里。

已上新三板儿攻公司宣布破产后,美月坚聚先晚错火神完员公持有的原始股怎么办

按公司法。破产后第一是清还债务。其次才是股民的分配。你摊上这样的公司,认背吧。

D轮融资的目的是什么?D轮融资的公司容易倒闭不?-产业研究网

C轮的升级版,步骤是一样的,但是目的是为了更多地获取外部投资。一般是需要持续烧钱的巨型项目才需要D轮以后的融资,到这个阶段基本都是巨头型金融投资大玩家。

不容易。d轮融资的公司和经历了几轮融资没有任何关系,能获得D轮融资的企业,可以说是属于行业的佼佼者,所以不容易倒闭,但这也并不证明该公司就一定能盈利,主要还是看公司的营业模式。

标签:D轮融资D轮融资量级D轮融资公司前景D轮融资的公司如何

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本站不作任何非法律允许范围内服务!

离开前公司的第21天,它倒闭了 - 简书

遇到一个对的人不容易遇到一个对的公司也是如此▼

去年,我写了一篇吐槽文[《老板,你再这样下去我可要懵逼了》]前段时间,这家公司倒闭了,距离我离职才过了21天。论眼光差,我想我不必针对谁了。摸胸而论,这家公司,彻底颠覆了我对商业社会的看法。

自从创业变成一句口头禅的时候,很多创业公司简直比雨后的春笋冒的还厉害。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夜都是创业人。谁都可以出来创业,创业成了这个社会的一项基本生存技能。虽是一片蓝海,但也淹死了一大批人。随随便便找份工作,都是创业公司,感觉创业公司是自带光环还是怎么着,谁都想给自己扣顶创业者的帽子。

毫不例外,我的上家公司正是一个创业公司,行业是电商。自从去年7月1日入职以来,我一直没有摸清楚公司到底在玩什么。一方面说明了我的智商还不够,另一方面也说明公司套路还是玩的深。我们这家公司是搞电商的。电商这玩意儿,无非就是卖东西赚差价呗。但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玩互联网的,竟然连几个程序员都不请。

公司十来号人,钱全由老板出,采用职业经理人的模式。老板是做传统企业出身的归国华侨,回国后想投身互联网,于是请了一个所谓的互联网人才来全权管理公司。7月份入职后,公司的商城里卖不了东西,原因是外包公司开发的商城用不了,经理还好意思跟我们说花了十几万。

最后实在不行,又找了两个技术没日没夜的改系统,加班加点干了一个多月,勉强可以用了。这时候距离公司成立已经半年了。凑合能用了,那就找商品上架呗。这时候让人诧异的事情再次发生,我们堂堂搞电商的竟然没有供货渠道。这就好比你买了个电动车,扯了一块布,在天桥上占了一块地方,终于要摆摊的时候,发现没有东西卖。哈哈哈哈,笑的我*股疼。为此,经理专门召集大家开了一个会,主题是:卖什么?妈卖批啊。

最后商量来商量去,定下了几个品类。商品的获取方法也是一波三折。开始的时候让大家一人负责一个品类,去阿里巴巴上找批发商。领导的要求是:把他们的东西放在我们商城上来卖,发货售后由他们来,我们赚取差价。于是我们的装逼正式开始。

套路:某某公司,我们这边是一个商城,想要上架你们的商品,有用户在我们这下单后,我们再向你们下单,由你们负责发货。这样的要求遭到了很多公司的拒绝,人家根本不相信我们能给他们带来多大的流量,只能当做散户处理。

热脸贴了一个多礼拜的冷*股,大家终于小有所成。经理突然一拍脑门:哎呀,要是他们商品质量不过关我们岂不是很麻烦?大家的成果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推翻,新的任务是去天猫品牌旗舰店里找商品。不用沟通,详情页直接扒过来,在他们原有的价格上加价,然后在我们商城里卖。电商还能这样搞,我真是头一次见。创业的门槛看起来,确实够低的。

当时我一直很好奇,在天猫的价格上加价,消费者都是**吗,愿意买贵的?举个例子,人家卖200,我们可能卖230甚至更贵。就这也有人来买,基本都是一些和我妈年纪差不多的人。生活在三四线城市,他们很多人甚至都不会操作,竟然说要把钱给客服让客服帮他们买。民风淳朴,童叟无欺啊。

公司干了几个月,订单寥寥无几,复购率比较高,羊毛都紧着老实人薅了。辛苦干下来,一个月的利润差不多刚够我一个人的工资。就这样的公司,死只是时间的问题。

对于一个公司来说,如果不能盈利,也没有资本进来,公司的员工是一点安全感都没有的。如果不能盈利那就考虑把盘子做大,进行资本运作。远的不说,饿了么,滴滴,都是先把用户做起来,然后再找投资,虽然短时间不盈利,但也不失为一家牛逼的公司。

我们这家公司就惨了,明确的购买用户,没有。步伐缓慢,长远的规划,也没有。发展全靠领导灵光一现,既没有量又没有资本,全靠着老板的底子。不得不说,我们老板的心也挺大的。我当时就有一种预感:公司这样下去迟早*丸,能撑多久就看老板什么时候肉疼了。从去年2月撑到今年3月,再皮糙肉厚的人也会感觉到疼。

吹牛,这本来是一种人际交往中的恶习。从小老师就教育我们,不要和喜欢说大话的孩子玩。但是,在职场上,吹牛是一种常态。员工把这个叫画大饼,领导觉得这是心灵鸡汤,是团结军心的强大力量。鸡汤纵然能让人感觉兴奋,精神为之一振。可是,不着边际的鸡汤简直就是在侮辱员工的智商嘛。

我们公司的现状朝不保夕,领导整天还充斥着一种老子很牛逼的浮夸心态。有一次周一例会的时候,领导跟我们聊到了上市。一个差不多20个员工的公司,你跟我提上市,创业板还是新三板,他们的门槛都被你锯掉了吗?

领导一本正经的说,“周末和老板聊到了两年能不能上市的话题,我说一年能上市为什么要两年呢?”说完之后很严肃的看了一眼大家,灌输了几句只要你们努力我们就可以的鸡汤。有毒啊,有剧毒。

公司的月流水给大家发工资都不够,领导总是跟大家说公司多么多么牛逼,今天和电信*合作了,明天又和**合作了,签了什么380亿的大项目了。380亿,就算是越南盾我也不信啊。

从7月份和电信*签署合作协议以来,说电信可以给我们低价入网办宽带的优惠,结果直到公司倒闭也没有下文。380亿的大项目,听着让人热血沸腾,实际上半毛钱红利都没有。

乐视当时被爆出财务问题的时候,我们领导给大家分析了乐视的种种问题,贾跃亭人品怎么样,乐视负债怎么样。又提到京东负债也很厉害,逐年亏损不赚钱。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乐视京东放个*也能把我们崩死吧。自己明明不行,还要贬低别人让自己行。

领导喜欢参加一些所谓的互联网活动,比如今天听个讲座啦明天参加了什么不知名的创业者大会啊,认识了哪些不知名的牛人啊。创业者的优点他一样没有,缺点倒是一个不落。参加完,发个合影或者定位到票圈,标榜自己是个勤奋进取的互联网创业者。啊摔。

当初我面试结束的时候特意问了一下领导的出身,他一脸得意的告诉我自己是华为做产品出身。华为,据说一个人可以领三个中兴人的薪水哦。实际接触下来让我大跌眼镜,产品经理出身的他做的产品简直不能看。产品经理一丝不苟的处女座情怀一点没有,凭良心说,做的APP还不如大学生。

但是重点来了,他还经常跟我们吹嘘别人夸我们产品做得好,美观大方。我冷静下来分析了下,要么是他听不出好赖话,要不然就是那些人眼瞎了。费力做的APP只有几百的下载量,很多都是以前的用户和熟人下载。没有渠道推广,更新迭代半死不活,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自我感觉良好。

开会的时候跟大家说他把APP的留存率在朋友圈晒了晒,大家纷纷点赞,评论说好牛逼哦,留存率这么高。其实你们可能不知道,我这个公众号留存率也挺高的。关注的都是亲戚朋友不高能行吗?

公司解散了,我谁都不心疼,就心疼老板一秒钟,因为他身边还带着这样的职业经理人。今年来了打算找工作的时候,有HR问我为什么要离开现在的公司,真的很蛋疼啊,这样的公司,说出去没人信我说的是真的啊。创业不易,但是乱花钱就不对了。希望老板接下来的创业能够成功,最好,找个靠谱的职业经理人。每一个给自己打上创业标签的人,你们最好摸着良心说话。创业是一件造福社会的伟大事业,开玩笑啥的就滚蛋吧。也希望换工作的时候HR就不要再问为什么了,好聚好散,江湖路远,大家就后会无期吧。

新三板公司破产了怎么办?

新三板公司破产跟其他企业破产处理机制是一样的,根据目前情况,中国实行的是绝对的破产申请主义,即破产程序只能由法定破产申请权人提出申请而开始,法院不得依职权主动开始破产程序(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5条,以下简称《破产意见》)。根据《破产法》及《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债权人和债务人均可依法提出破产申请。所以新三板企业破产的话,那么清算的资产一般要先支付清算费用、国家税收、员工工资等,然后才考虑股东的利益。一般破产的公司,早就资不抵债了,也少有资产给股东分了。国内目前极少有上市公司破产,即便到了破产境地,也会进行破产重组,股票也不会一文不值。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高金融网 » 新三板的公司容易倒闭吗(从新三板又退市什么情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