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汽车股票怎么还跌呢
底在4.8左右,及时割肉吧,要不套3年
江淮汽车突然大涨原因?
江淮汽车股价这波大涨,更多的其实还是市场的炒作,以及市场对于公司产销数据好转、公司业绩将出现明显改善的预期。然而,事实却让人大跌眼镜,好看的产销数据只是纯电乘用车,但由于芯片、电池等涨价导致成本上涨,公司反而亏得更多了。业绩巨亏股价却持续上涨,对于近500亿市值的车企来说,这种背离或许不可能持续太长时间。
江淮汽车遭巨额融券砸盘,一日暴增2737倍,究竟谁在卖出?-虎嗅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财联社(ID:cailianpress),作者:闫军,题图来自:视觉***
市场对于“融券做空”的讨论声不断,偏偏这时又有一些上市公司股东因融券卖出“撞在枪口上”。
财联社统计显示,融券新规实施仅1个月以来,对规范市场融券效果显著,截至11月7日,全市场融券余额超669亿元,较10月13日前742亿元的融券余额,减少73亿元,降幅超过10%。
不过,在整体融券余额下降的过程中,仍有一些公司股东的操作引发市场质疑。比如涨停4天的江淮汽车被巨量融券卖出,高瓴资本涉嫌通过转融通减持隆基绿能等,投资者称“毫无公平性可言。”
原本在成熟的市场中,融券具备提高资金利用率、提高投资杠杆、增加市场流动性以及发挥价格稳定器的作用。但是在当前A股市场券源稀缺,以及市场的波动,则更为引发市场对融券业务的争议。
遭大手笔融券卖出,江淮汽车被热度关注。从融券卖出来看,公司在10月30日出现了4080万股的融券卖出,较前一日的1.49万股,增幅达2737倍。巨额融券卖出后,江淮汽车止步4连板,股价在10月31日和11月1日两天跌幅达8.77%。
11月3日,江淮汽车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控股股东江汽控股未有融资融券行为。不过究竟是谁在大手笔卖出,并未给出解释。
对于巨额融券卖出,投资者质疑,“400多亿的市值,拉了4个涨停后,反手在最高点融券卖出砸盘,毫无公平性可言。”
高瓴资本或涉借转融通减持隆基绿能,遭证监会调查
隆基绿能今年三季度公告显示,高瓴资本旗下HHLR管理有限公司-***价值基金在三季度转融通方式出借的股份已全部到期归还,目前公司持有股份为4.98%,进行了增持。这让不少投资者疑惑:作为5%以上的股东,高瓴资本何时减持的?
公开资料显示,今年一季度,高瓴资本还是持股5.85%的股东,持股比例在5%以上,到了二季度持股比例下降至4.85%。作为持股超过5%的股东,减持必须按照监管规定,“应当在首次卖出的15个交易日前向证券交易所报告并预先披露减持计划”。但是查阅隆基绿能公告可知,高瓴资本在此期间并没有相关减持公告。这引发了市场对高瓴资本是否借转融通减持的质疑。
对此,有业内人士推演显示,3月21日,隆基绿能发布《股东参与转融通业务的提示性公告》称,高瓴资本通过持有的隆基绿能股份参与转融通业务,出借0.85%股份,出借期限为182天,并提示未来90天可能继续借出0.15%的股份,并指明此举“不属于减持”,因出借导致持股数量减少,因此,在今年中报,高瓴资本持有隆基绿能股份为4.85%。
但是到了今年三季度,隆基绿能公告称,高瓴资本旗下HHLR管理有限公司-***价值基金在三季度转融通方式出借的股份已全部到期归还,公司持有股份为4.98%。融券从出借到全部归还,上述业内人士认为,高瓴资本或通过转融通业务,通过“减持、收回融券”循环实现了减持。
隆基绿能晚间公告,公司股东HHLR管理有限公司收到***证监会下发的通知,HHLR管理有限公司因涉嫌违反限制性规定转让隆基绿能股票,***证监会决定对其调查。
通过优化融券相关制度,监管旨在发挥融资融券业务逆周期调节功能,规范市场做空行为的同时规范和维稳市场资金预期,从而提高资本市场的整体投融资信心。
从融券数据来看,融券新规对于市场融券行为规范起到了积极作用。从全市场融券角度来看,截至11月7日,全市场融券余额近670亿元。金山办公是融券余额最高的个股,为18亿元,融券余额超过10亿的还有华友钴业和招商蛇口。全市场有126家上市公司融券余额过亿,65家过2亿,15家上市公司融券余额过5亿。
再来看新规前10月13日数据,全市场融券余额超过742亿,金山办公融券余额最高超过21亿元,包括拓荆科技、华友钴业、招商蛇口、中际旭创融券规模超过10亿元。此外,有17家上市公司融券余额超5亿,超过1亿融券余额的公司多达150家。
对比来看,融券新规实施不到一个月,显著限制了市场融券行为,全市场融券余额减少超70亿元,下降超过10%。
从融券余额较多的上市公司来看,多为今年涨幅较好的电子行业,比如金山办公、拓荆科技、中际旭创等。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赛道是融券的较多的领域,比如恩德股份、德赛西威、江淮汽车、赛力斯等。
借转融通减持、大涨即抛巨额融券仍被投资者指“违背公平”
今年10月14日,针对市场关注的融券问题,证监会发布公告《调整优化融券相关制度,更好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监管从融券端和出借端两大方面对融券业务进行优化。
一是在融券端,将融券保证金比例由不得低于50%上调至80%,对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参与融券的保证金比例上调至100%,发挥制度的逆周期调节作用。二是在出借端,根据有关法规规定可以对战略投资者配售股份出借予以调整,为突出上市公司高管专注主业,取消上市公司高管及核心员工通过参与战略配售设立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出借,适度限制其他战略投资者在上市初期的出借方式和比例。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融券保证金比例进行了大幅上调,此举能够有效减少融券的资金量,在出借端的调整体现出证监会对于融券业务进行强化监管,减少市场做空的融券量,减少了投资者对于一部分私募基金及其他投资者通过融券做空的担忧。
监管在出借端对于战略配售、核心员工等持股部门融券做了明确的规定,规范了上市初期的出借方式和比例。
不过,近期包括江淮汽车涨停4亿即出现巨额融券、有投资者质疑高瓴资本通过转融通减持隆基绿能等现象依然引起市场的热议。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财联社(ID:cailianpress),作者:闫军
我是股票新手。今核该用天买了江淮汽车的股来自票。一进就跌了。问江淮汽车的股票今后的走势
朋友你好,别人认为好的股票推荐给你,你都会抱有疑问,股票必须自己挑,自己分析,那么,我就来说说你的600418。江淮汽车从6月25日一度走出5连阴一直横盘整理到7月6日,7日小幅拉升之后开始爆涨,今日回调是庄家不太明显的骗筹行为,按照你的口风来看大概是6.9元的成本,周一江淮汽车召开股东大会,建议你周二不要看股市,周三再看,我翻看了江淮汽车近半年来庄家们的操作手法和此股的深度,明确告诉你短期内至少有4毛钱的利,你的操作确实不好,不知道你挑股票的时候是怎样去观察股票的,进场的时机属于严重自残行为,不过还好,你买的时机不对,股票买对了,建议周三周四获利了结,整理好头绪、做好自我批评,之后择机再做好的波段吧!
股票破净,销量暴跌,公信力丧失,江淮汽车出路在何方?
“我们公司的股票已经跌破净资产”,这是江淮汽车的员工,也是笔者一位朋友的诉苦。他在2017年11月江淮汽车股票一次大跌之后,进行了所谓的“抄底”,当时购入价为9.16元,花光了打算换新车的所有积蓄,而江淮汽车的股票却一路跌至现在的5元左右,不到一年时间,他的20万变成了10.9万。
“破净”从来都是一条上市公司不成文的底线,意味着该家公司可能经营状况很差,江淮汽车也因此受到大量股民的疑问和指责。而目前并未看到江淮汽车有任何股东增持和利好消息,所以不难推测,在利润持续暴跌的情况下,江淮股票没有丝毫回暖迹象。
我问朋友:你难道不知道江淮汽车从去年开始利润骤降吗?为何还要购买股票。朋友回答道:还不是被领导们振奋人心的宏观规划,以及唾液飞溅的演讲给“洗脑”了。
也许这正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朋友自己在江淮工作,无法从市场的角度真正去解读江淮汽车,实际上从一个汽车媒体人的角度去看,江淮存在的问题已相当严重。
从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显示,江淮汽车的业绩已经触底,2017年营业收入492亿,同比下降6.3%,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亿,同比暴跌62.8%;进入2018年并未好转,2018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28.64亿,同比下跌6.1%,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下跌了23.5%,整体就一个惨字。
为什么江淮会出现如此大的动荡,我们不得不先谈它的背景,身为地方性国有企业,无法摆脱体制的弊端。
其一:很难融入到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江淮也在进行国企混改,但并非朝夕可以完成的。国企生来不怕倒闭,亏***再严重也只是转型或被兼并,所以缺乏一种危机感和进取心,这就解释了为何长城、吉利这些民营企业企可以短时间内迅速成长,而江淮在火热的市场环境中却逆势而行。
其二:领导“不作为”,国有车企的领导普遍存在一种心理,尤其是在当下敏感的**环境中,不敢也不愿去冒险拼搏,说白了,公司业绩再好也不是领导个人的,一旦出现问题就有可能被追责。
江淮是卡车、商用车、乘用车的多面手,我们今天只谈乘用车领域,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得益于消费者对SUV车型的酷爱,江淮瑞风SUV以低廉的售价曾获得不错成绩,瑞风S3在2016年底甚至月销量达到2.64万台,但好景不长,目前瑞风系列SUV已经全面崩盘。
2018年的1-7月份,瑞风S3累计销售了2.84万台,瑞风S5累计销售1.31万台,瑞风S7更惨,7个月一共卖出了3400台。SUV车型的销量下滑,严重影响到江淮的整体利润,而除此之外新能源汽车补贴门槛的升高,也让江淮腹背受敌。
为什么江淮瑞风SUV不好卖了?
其一:产品升级只是换壳,核心技术毫无进步
瑞风S3和瑞风S5均已换代,但可笑的是换代意味着换壳?核心动力却没有丝毫升级,拿瑞风S3来说,该车从2014年上市,直到今天进行了5次产品更新,然而那台1.5L的发动机却从未更新,83的功率和146的扭矩,在眼下的市场中只能算三流货色。
瑞风S5同样如此,从2014款车型至今,一台1.5T的发动机并未更新,而那台6速双离合变速箱口碑也并不好,江淮并没有实力研发更好的变速箱,只能以双离合“效率高,节油”来哄哄消费者。从可靠性上讲,双离合一定是所有变速箱中最差的,甭管干式还是***式,甭管哪个厂家生产。
这背后意味着江淮汽车在核心技术上严重困乏,产品升级已经无法满足消费升级。
其二:外部竞争压迫,江淮力不从心
SUV车型是目前国内市场竞争最激烈的板块,国产品牌纷纷优化设计增加配置,合资品牌也在不断拉低售价,江淮瑞风SUV的低价格优势已经逐渐丧失,而除了价格,它几乎找不到其它亮点了。
其三:定位混乱不堪,江淮作茧自缚
瑞风系列SUV的定位和定价太混乱了,瑞风S2起售价5.98万,而瑞风S3起售价6.28万,两台车差一个级别,却只差了3000元;瑞风S5顶配18.95万,而最高端的瑞风S7顶配才17.38万,对于这个定价,多年混迹汽车圈的小编表示看不懂,消费者又如何看得懂?
其四:品牌下降,公信力丧失
本身江淮汽车的品牌知名度就很低,一直不在消费者选车的优先目录中,而近几年产品质量不断下降,在3.15点名批评后,江淮汽车的品牌力和用户口碑进一步下降,加上备受消费者吐槽的售后服务态度,身为***500强的江淮不感到羞愧吗?
其五:工艺落后,品质堪忧
从品质上讲,江淮瑞风SUV有明显的粗糙感,众所周知江淮是由轻卡起家,近些年才转入乘用车领域,卡车也许不在乎细节上的精益,只求皮实耐造,但乘用车并非如此。
江淮把生产卡车的某些“不良习惯”带入了乘用车制造商上,导致瑞风SUV驾乘感受较差,拼装不良,品质也经不起考验。曾经曝光的“生锈门”和“吃胎门”不就是最好的例子?时至今日,瑞风S3和瑞风S5仍然存在车体生锈,这是基础工艺落后的直观表现,而从2017年江淮汽车机器设备折余净值上,还不足原值的五成,也意味着江淮生产设备和技术都没有明显的提升。
实际上,生产工艺落后不仅导致车辆钢板频频生锈,瑞风S3也是投诉榜的常客,集中问题为车辆覆盖件故障、车辆电子系统故障、车辆后桥悬挂系统故障、吃胎偏磨、发动机异响等。
江淮似乎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据内部员工透露,江淮去年可没少借钱筹款,但没有用在传统汽车的研发和升级,而用在了新能源汽车项目开发,昭然若揭的目的就是“骗补”。
传统汽车制造是进军新能源的基础,如果忽视传统汽车而盲目追逐新能源汽车开发,无疑于赔了夫人又折兵,你难道看见哪个新能源汽车挣钱了吗?没了补贴都得凉,最有名的特斯拉还不是造一台赔一台。
江淮目前把希望压在了“江淮大众”以及蔚来汽车的加工上,不难想象,江淮正在逐渐沦落为没有发言权的代工机器,这对于江淮自主品牌的成长来看,弊大于利。
江淮汽车1-10月销量49.44万辆,乘用车大涨24.62%-和讯网
***经济网11月9日讯(记者陈梦宇)江淮汽车(600418)(600418.SH)日前发布的产销快报显示,10月,江淮汽车销量为5.32万辆,同比增长31.23%,连续9个月实现同比正增长;1-10月累计销售49.44万辆,同比增长19.93%。
在国际市场方面,江淮汽车10月出口1.2万辆,同比增长18.74%。1-10月累计出口13.88万辆,同比增长54.38%。
细分板块中,江淮汽车乘用车10月销量3.21万辆,同比增长26.60%,SUV、MPV、轿车均实现正增长。1-10月累计销量30.07万辆,同比增长24.62%。
江淮汽车商用车10月销量2.1万辆,同比增长38.99%。其中,轻、中、重型货车以及客车非完整车辆实现正增长。1-10月累计销量19.37万辆,同比增长13.31%。
10月,江淮汽车动作频频,在海外市场拓展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10月中旬,江淮汽车在马来西亚雪莪兰州成功设立全资子公司;10月17日,江淮汽车与土耳其的汽车集团顺利完成贸易合同的签订,并表示将借力当地成熟完善的汽车工业体系,推动业务突破;10月下旬,江淮汽车首批电动皮卡T8EV顺利交付泰国集团用户;10月22日,江淮汽车与埃及合作伙伴举行签约仪式。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10月,江淮汽车累计出口超110万辆,远销全球130多个***和地区,并建立19家海外KD组装工厂,拥有超过1100个海外营销网点。
国内市场方面,10月24日,搭载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的瑞风RF8亮相2023科大讯飞(002230)全球1024开发者节;10月末,江淮QXPHEV混动警务用车批量交付,列装*****系统,成为我国南疆地区首次列装的混动警务用车。
根据计划,2023年全年江淮汽车将销售各类整车及底盘62.8万辆,同比增长25.50%,预计可实现营业总收入450亿元,同比增长23.03%。
江淮汽车表示,未来将加快向智能新能源汽车方向转型发展,构建纯电与混动并举、国内与国际协同、自主与合作共进的发展格*。5年规划推出30款左右产品,累计研发投入200亿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40亿以上。
股市求助:江淮汽车
庄家洗盘.看涨
600418江淮汽车
江淮现在不错
江淮汽车三连板后股价跌4.55%“二次混改”再引发德国大众入股猜测
经济观察网记者王海宣在连续三个交易日涨停之后,江淮汽车(SH.600418)暂时停止了疯狂的上涨。5月25日截至收盘,江淮汽车股价6.30元,跌4.55%。此前的5月20-22日,江淮汽车股价连续3个交易日涨停。特别是5月21日晚,江淮汽车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汽控股”)正在筹划引进战略投资者的相关工作,在5月22日开盘后,江淮汽车开盘即涨停,收获“三连板”。
在上市之后,江淮未曾有过三连板的股价表现,在2019年4月其曾有连续两次涨停,而后在2020年2月也曾有过连续2个交易日涨停的表现。江淮最近几年的涨停基本都与其合资伙伴大众汽车有关,比如在去年4月份有传言说大众将要入股江淮,而这传言导致了这一年多时间来江淮的每一次涨停,包括这一次。
江汽控股在5月21日发给江淮汽车的回函中表示:“本次引进战略投资者不涉及你公司控制权的变更,目前尚未形成最终方案,该事项尚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对你司目前的生产经营也不构成影响。”江淮控股并未就大众入股一事作出详细的解释,但表示会引进战略投资者。江汽控股是江淮汽车的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5.23%,而江汽控股是安徽省国资委投资的全资子公司,成立2013年10月,注册资本25.95亿元。
但这一次情况有所不同的是,江淮还陷入另一桩传闻之中。5月19日国轩高科宣布因筹划股权转让事宜而停牌。此前,有消息传出大众汽车集团将入股国轩高科。公开资料显示,动力电池供应商国轩高科与江淮汽车为合作关系,而大众汽车与江淮汽车曾在2017年成立江淮大众,主攻新能源领域。国轩高科的停牌,直接引起了江淮汽车在股市出现波动,进而涨停。
有股民质疑,江汽控股将引入战略投资者的消息是否被提前泄露,这中间是否存在内幕交易。江淮汽车在21日晚发布的公告表示,“经公司核实,公司未发现对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重大影响的媒体报道或市场传闻,亦未涉及市场热点概念。”
在相关公告公布后,江汽控股筹划引入战略投资者的计划引发外界对于江淮汽车进一步混改的大胆猜想。
江淮汽车是国内车企混改的“先锋”,早在4年前,通过吸收合并的方式引入资本,将江淮集团整体上市。而从安徽省内来看,其他企业的改革更为激进。2019年12月份,同属于安徽车企的奇瑞汽车进行了混改。公开资料显示,青岛五道口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企业(有限合伙)出资144.49亿元,成为奇瑞控股、奇瑞股份新的大股东。近两年国内汽车企业“混改“的例子还有长安新能源,2019年12月份,长安汽车宣布,长安新能源引入了长新基金、南京润科、两江基金、南方工业基金在内的4家战略投资者,长安新能源由长安汽车全资子公司变为联营公司。
有证券从业人士表示,由于目前官方公布的消息很少,战略投资者不确定,还很难判断此次引入战投后将对江淮汽车产生哪些影响。江汽控股在21日的回函中表示,筹划引进战略投资者的相关工作在多个方面均存在不确定性,具体交易方式、交易价格、能否获得审批通过等均尚未确定。
但据有财经媒体公开报道称,大众汽车集团或是江淮此次引入的战略投资者。经济观察网记者就上述猜测向江淮汽车和大众汽车分别求证,但截至目前双方均未对此作出回应。
从江淮汽车近几年的经营业绩来看,其发展并非顺风顺水。江淮汽车归母净利润在2017年、2018年连续2年出现亏***,分别为-1.946亿元、-6.345亿元。2019年,江淮汽车终于扭亏为盈。按照相关规定,连续3年净利润亏***的上市公司将存在很大的退市风险。
今年一季度,江淮汽车继续亏***。财报数据显示,江淮一季度营业收入为91.2亿元,同比下滑37.7%,归母净利润为-3.56亿元,扣非净利润为-4.287亿元。去年一季度,其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6464万、-3413万元。
4月份,江淮汽车的销量已经有所回升。在乘用车领域,得益于嘉悦A5、嘉悦X7两款新车,江淮汽车4月份乘用车销量为14363辆,同比增长11.4%,“跑赢大盘”。同期,***乘用车零售销量为153.6万辆,同比下滑2.6%。作为江淮汽车销量主力的商用车,4月份销量则达到28356辆,同比增长28.6%。
由于江淮汽车正处于低谷调整期,此次大股东引入战略投资者的消息也格外引人关注。未来引入战略投资者后,这将为江淮汽车带来哪些具体变化?经济观察网记者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