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3月上涨而4月该如何走?
三月上旬在受国储拍卖的影响下玉米价格出现了下跌势头,东北玉米最大集散地港口价格10日小幅下调20元。玉米价格是否就会一直下跌那?可以讲现在还不能确定,因为具体的临储拍卖价格还没有确定。
虽然玉米价格下跌现在还不敢确定,但是玉米价格上涨的动力已经减弱,玉米价格上涨乏力这个是可以确定得。日益临近的大量拍卖玉米日期,使各大企业放慢了采购速度,与北方的售粮小高峰重合,势必导致玉米价格疲软。
吉林中储粮轮换玉米价格1850元,折算到港口中间价1930元,这让贸易商心里有了底,可是也不能完全过于乐观,黑龙江中储粮的价格1680元,折算到港中间价1840元,理论上推算港口收购价格在1900元比较合理。市场最近传闻拍卖还执行2017年的价格,如果消息准确玉米价格将大幅度下跌。还是我2月份预测那句话3月20之前尽量出手。
我个人预计3月中旬到4月中旬玉米价格预计稳中趋弱,以上是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各种喷!您的平论就是对我最好的鼓励,欢迎关注!欢迎点赞!
吉林、内蒙古地区玉米拍卖以及进口玉米陆续到港,4月份玉米价格0.95元/斤能否实现?
吉林、内蒙古地区玉米拍卖以及进口玉米陆续到港,4月份玉米价格0.95元/斤能否实现?从题目的设计来看,微尘微视界老师是认为4月份的玉米价格并不看好,毕竟,有国储玉米在陆续拍卖,有乌克兰玉米进口玉米陆续到港,再加上基层玉米粮源只是做了从农民手中到贸易商手中的转移,并没有减少多少,玉米市场上的利空压力依然较大,能够对玉米价格起到支撑的,除了东北地区一次性储备玉米等收储正在进行的支撑之外,就是目前市场上玉米价格已经处于偏低水平且对未来需求好转下的供应预期偏紧压力较大下的支撑。
至于4月份的玉米价格行情走势,粮小咖认为会逐渐建立起震荡偏强的格*。当然,来自于需求端的带动依然较弱,无论是非洲猪瘟疫情影响下的饲料养殖需求,还是深加工需求仍因为大多企业处在亏***区间而采购谨慎。但对玉米价格有着最大支撑的,也是现如今掌握着流通粮源的两个途径,短期内出售的意愿都不强。一方面,从农民手中余粮来看,产区已经很少了,估计平均下来,东北地区还有2成左右的余粮,华北地区还有2-3成,这部分玉米质量、存储条件都较好,农民也不再急于出售,东北地区很多农民的精力已经开始向春耕春播转移。另一方面,贸易商在前一段收购进度明显较快的时期,收购了相当多的一部分基层粮源,出于对后市的看好,短期内也不会急于销售。从这个层面来看,作为玉米市场供应的大头,而且临储玉米拍卖还没有启动的迹象,估计延后到6月份的可能性较大,流通粮源供应市场的意愿不强,仅靠企业自身的库存,是难以形成持久的,特别是南方很多饲料的库存水平总体比往年明显偏低。从中储粮启动玉米拍卖以及进口玉米来看,这部分供应,能力毕竟有限,比如中储粮两家分公司的拍卖投放量也只有12万吨,而且市场对拍卖价格并不认可,粮小咖认为这个时候中储粮选择提前启动拍卖也是在试探市场的接受能力和意愿;进口玉米确实很影响市场的心理,但对于乌克兰玉米来说,到4月份的累计船期约70万吨,数量有限,而且是用粮企业前期根据加工要求和库存做的准备,并不会对市场价格产生太大影响,反而还不如贸易和谈的消息呢。综上所述,截止4月2日,山东的深加工企业如寿光巨能金玉米挂牌价0.925元/斤,比昨日上涨5厘;滨州金汇0.945元/斤,上调5厘;恒仁工贸0.96元/斤,上调1分;河北秦皇岛骊华0.885元/斤,河南孟州金玉米0.955元/斤,保持稳定。黑龙江的青冈龙凤0.795元/斤,吉林嘉吉生化0.81元/斤,辽宁益海嘉里0.855元/斤,内蒙古通辽梅花0.855元/斤,均保持稳定;东北港口主流收购价0.86-0.87元/斤。基于目前的价格水平,华北地区最近一段时间都是在0.95元/斤左右波动,东北地区多在0.80元/斤左右。玉米市场惨跌,四月行情走势来了
今天是4月1日,难熬的3月终于过去了,进入4月市场依然低迷,玉米市场确实有点惨,称之为暴跌并不过分,昨日山东有五家跌幅在100元/吨左右,国内深加工企业下跌创纪录***近60家。从现在来看,出粮的时间段开始有所提前,由之前地趴粮引起的卖粮风波结束后,粮价并没有马上大涨,就让一些粮商有点撑不住了,也开始了卖粮规避风险,就导致地趴粮的影响刚结束,粮商积极出粮开始压制粮价。截至上午10点,下落价格的企业53家。
今日山东深加工晨间8点门前剩余车辆1332辆。比昨天增加167辆。到货车辆最多的寿光金玉米179辆(1.395元/斤,落1分),第二名是恒仁工贸168辆(1.5元/斤),第三名福宽生物116辆(1.415元/斤,落1.5分)
锦州港容重680-690,水份14.5-15新粮主流价:2670-2690元/吨,较昨日减少30元。晨间到港96辆(0.34万吨),较昨日增加16辆,晨间火车数33列(0.2万吨),较昨日增加14列。港口作业船1艘,目的地是广西防城,5.1万吨。
山东地区:
天力*业:下落20元,执行2790元/吨
诸城源发:下落30元,执行2840元/吨
诸城兴贸:下落30元,执行2840元/吨
英轩实业:下落30元,执行2920元/吨
盛泰*业:下落20元,执行2780元/吨
晨鸣淀粉:下落20元,执行2800元/吨
诸城金鸡饲料:下落180元,执行2800元/吨
寿光金玉米:下落20元,执行2790元/吨
七星柠檬:下落50元,执行2844元/吨
沂水青援:下落20元,执行2870元/吨
沂水大地:下落20元,执行2850元/吨
山东鲁洲:下落40元,执行2850元/吨
邹平西王:下落40元,执行2920元/吨
容海华义:下落30元,执行2920元/吨
惠民春晖:下落30元,执行2790元/吨
滨州金汇:下落20元,执行2810元/吨
乐陵中谷淀粉:下落20元,执行2770元/吨
山东福洋生物:下落40元,执行2800元/吨
禹城保龄宝:下落46元,执行2820元/吨
邹城熙来淀粉:下落50元,执行2920元/吨
聊城希杰:下落60元,执行2820元/吨
临清金玉米:下落20元,执行2790元/吨
东平祥瑞*业:下落40元,执行2896元/吨
肥城福宽:下落30元,执行2830元/吨
恒仁工贸:下落60元,执行2940元/吨
成武大地:下落20元,执行2824元/吨
东北地区:
黑龙江伊品:下落10元,执行2740元/吨
京粮龙江:下落20元,执行2580元/吨
黑龙江龙凤:下落20元,执行2600元/吨
富锦象屿:下落20元,执行2630元/吨
馁化昊天:下落20元,执行2600元/吨
吉林梅花:下落10元,执行2680元/吨
辽源巨峰生化:下落10元,执行2770元/吨
中粮生化榆树:下落30元,执行2670元/吨
中粮公主岭:下落20元,执行2730元/吨
松原嘉吉生化:下落30元,执行2700元/吨
四平天成玉米:下落20元,执行2770元/吨
吉林燃烧乙醇:下落40元,执行2690元/吨
辽宁北票宏发:下落40元,执行2750元/吨
内蒙古伊品:下落30元,执行2730元/吨
通辽梅花生物:下落40元,执行2780元/吨
开鲁玉王:下落20元,执行2710元/吨
其他地区:
玉锋淀粉厂:下落40元,执行2840元/吨
大曹庄金玉:下落60元,执行2850元/吨
河北德瑞淀粉:下落80元,执行2840元/吨
河北广玉淀粉:下落20元,执行2800元/吨
昌黎鹏远淀粉:下落20元,执行2740元/吨
秦皇岛骊骅:下落30元,执行2780元/吨
孟州金玉米:下落20元,执行2940元/吨
孟州华兴生物:下落20元,执行2890元/吨
孟州鑫河阳酒精:下落20元,执行2890元/吨
巨龙生物:下落10元,执行2930元/吨
宁夏伊品:下落30元,执行2970元/吨
昨日(3月31日)玉米期货2105继续小幅跌落,开盘2633,收盘2627,涨跌幅-0.15%。
3月31日,最低收购价(临储)小麦竞价销售结果:河北地区共投放白小麦29万吨,成交2647万吨成交率91.3%,成交均价2388元/吨;混合麦投放1.02万吨,成交102万吨,成交率100%,成交均价2451元/吨;
对比3月24日交易结果,河北地区共投放白小麦29万吨,成交19.35万吨,成交率66.7%,成交均价2374元/吨;混合麦投放1.04万吨,成交1.04万吨,成交率100%,成交均价2404元/吨;
最近一段时间玉米价格持续回落,主要有4个关键因素:
一是部分前期建仓收粮的贸易商,我们有些高估了新入行的贸易商抗压能力,由于收购价格较低,利润丰厚,及时出售,落袋为安,锁定利润。
二是东北地区地趴粮,在天气转暖、保存困难的情况下,大量销售,导致玉米价格下滑。
三是进口玉米因素,1、2月份就进口470多万吨,是去年同期的4倍以上,对玉米价格构成利空。
四是其他粮食对玉米的替代因素,由于2月份-3月中上旬玉米价格冲破1.5元大关,与小麦、水稻的价差进一步拉大,导致进入饲料领域的小麦、水稻大量增加,对玉米价格构成冲击。 总的来说,这四个因素是导致玉米连续下跌的罪魁祸首。
直接原因为潮粮上量冲击,更多是加工企业备货库存增加带来的降价底气与部分贸易商持粮信心下降引发的恐慌抛售。据样本企业原料库存统计,截至26日119家总库存770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幅达42%,库存趋势与价格趋势反向变动,前期备货需求拉起的价格正在回归,市场进入新的阶段。
对于四月份的玉米价格走向:山东地区深加工企业将全线退守2800元/吨的警戒线!市场上的售粮高峰结束,也就意味着本轮降价的终止,玉米的价格进入低谷盘旋期,主要是因为深加工企业需要时间来消耗库存,以山东为例,这个时间节点需要15-20天!而东北地区则需要更长的时间,月末,深加工企业将会陆续地提高收购价,而贸易商则进入一种受收购成本的控制,持粮待涨的状态。预计玉米价格真正抬头需要看五月份,对于目前持有干粮且建库价较为合理的老板们,收起您的耳朵和眼睛,别看也别听,坚定自己的判断,静待玉米价格的反涨!
点亮在看,你最好看!
2022年全区粮价行情回顾及2023年粮价走势展望_内蒙古自治区人民**
2022年国内粮食供给总量较为充足,但品种间及品质间存在差异,市场化氛围浓厚,叠加疫情多发、频发,粮价重心整体上移。2023年双循环格*下的农产品贸易也将更为活跃,综合产需、政策、成本及国际市场的影响,预计2023年粮价整体仍运行平稳,品种之间走势分化。
一、2022年全区粮食价格走势分析
玉米2018年以来,全区玉米收购价格稳步上涨。截至2022年全区玉米标准品平均收购价格为129.03元/50公斤,比2021年上涨4.40%。
图1:近五年全区玉米收购价格对比图
从价格月度监测情况来看,全区玉米收购价格呈现波动上涨态势。春节期间玉米上游销售处于阶段性停滞状态,2月中旬疫情反复,使得有售粮意愿的持粮主体销售速度被动放缓。二季度,随着*部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带动深加工企业开机率小幅回升,市场走货逐渐增多,玉米收购价格继续上涨。截至6月末,全区玉米标准品平均收购价格为131.29元/50公斤,比年初上涨3.75%。7月份受到国际粮价大幅回落、国内陈水稻持续投放、国内玉米需求总体较疲软三重因素叠加所致,玉米价格出现回落。进入8月份,在新季玉米大规模上市前,市场所剩余粮有限,对玉米价格形成支撑。四季度,新季玉米收获上市进度整体偏慢,收获和烘干成本增加,玉米价格继续上涨。12月份全区玉米标准品平均收购价格为131.05元/50公斤,比年初价格上涨3.74%,比去年同期价格上涨3.74%。
图2:2022年全区玉米收购价格走势图
大豆2018年至2019年,全区大豆收购价格维持在180.00元/50公斤上下。2020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影响,进口大豆到货量减少,全区大豆收购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2022年大豆价格延续上涨态势,全区大豆平均收购价格为298.47/50公斤,比2021年上涨10.05%。
图3:近五年全区大豆收购价格对比图
从价格月度监测情况来看,全区大豆收购价格“先扬后抑”。第一阶段(1月至10月):一季度,春节过后大豆购销陆续恢复,受期货行情大幅上涨影响,豆农看涨预期增强,而节后豆制品需求增长仍有难度,大豆价格总体保持稳定。二季度,部分产区疫情管控导致豆源延迟上市,拉长了销区经销商手中库存的消耗周期,大豆收购价格经历一段时间上涨后逐步企稳。三季度,基层豆源见底,优质大豆资源短缺,支撑大豆价格高企。截止10月份呼伦贝尔市大豆平均收购价格为309.83元/50公斤,比年初价格上涨7.30%,比去年同期价格上涨12.67%。第二阶段(11月、12月):国际方面大豆市场价格出现下降,整体带动大豆收购价格逐步回落。截止12月份呼伦贝尔市大豆平均收购价格为302.50元/50公斤,比上月价格下降1.94%,比去年同期价格上涨4.76%。
图4:2022年内蒙古大豆收购价格走势图
小麦2018年小麦市场供需保持宽松,全区小麦收购价格呈现平稳下降走势。进入2021年,小麦大规模替代玉米作为饲用需求,政策性小麦库存量有所下降,小麦价格出现上涨。2022年延续上涨态势,全区小麦平均收购价格为136.03元/50公斤,比2021年上涨5.18%。
图5:近五年内蒙古小麦收购价格对比图
从价格月度监测情况来看,全区小麦收购价格波动上涨。一季度,小麦市场行情与往年运行轨迹基本相似。虽然市场上现货相对较少,但由于临储小麦恢复投放,且交易规则调整为“仅限制粉企业参与”,小麦收购价格保持平稳。二季度,疫情缓解企业陆续复工复产,面粉厂开机率有所上调。截至6月末,全区小麦标准品平均收购价格为132.24元/50公斤,与年初价格相比上涨1.20%。9月份面粉销售回暖,企业增加小麦采购数量,小麦收购价格小幅上涨。10月份各级储备粮轮换,增加小麦采购量,且收储价格对市场形成一定的刺激作用。11、12月份,元旦、春节节前面粉厂备货陆续开始,整体开工率开始上调,对小麦价格形成支撑。截止12月份全区小麦平均收购价格为141.76元/50公斤,比年初价格上涨7.19%,比去年同期价格上涨7.20%。
图6:2022年内蒙古小麦收购价格走势图
成品粮价格总体水平高于去年。2022年粳米、特一粉、标准粉、玉米粉零售价格分别为每500克3.11元、2.94元、2.37元、2.55元,与2021年相比,特一粉、标准粉、玉米粉零售价格分别上涨2.44%、4.87%、2.00%,粳米零售价格下降0.32%。从全年价格运行情况看,粳米、特一粉、标准粉、玉米粉零售价格上涨,12月份全区粳米、特一粉、标准粉、玉米粉每500克平均零售价格分别为3.13元、2.90元、2.31元、2.53元,与年初相比,粳米、特一粉、标准粉、玉米粉零售价格分别上涨0.32%、1.40%、3.59%、2.85%。
图7:2015—2022年内蒙古成品粮零售价格走势图
从影响粮价运行的主要因素看,供需关系变动,品种结构改变,收储政策调控,以及国内、国际粮食市场预期等都会对粮价的走势产生影响。具体来看:
据***统计*数据,2022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77498万亩,比2021年增长0.6%;全国粮食总产量达13731亿斤,比2021年增加74亿斤,增长0.5%,粮食总产量连续8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从我区情况来看,2022年全区粮食总产量达780.1亿斤,较2021年增加12亿斤,是第十九个丰收年,连续5年保持在700亿斤以上,全年粮食产量处于高位水平。预计在粮食生产总体向好的*面下,2023年的粮食价格上涨动力有限。
国内小麦主产区2023年最低收购价为每50公斤117元,较2022年上调了0.02元/斤。预计2023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走向仍将以上调为主,进一步夯实稻谷价格。2023年继续稳定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稻谷补贴政策,有利于提高农户种植积极性。此外,国有粮库的库存粮源,出库时机和出库数量都将影响到粮食市场价格的走势。预计,2023年最低收购价格政策以及补贴保险政策将对粮食市场价格起到支撑和稳定作用。
从进口来看,根据***发展改革委发布的2023年国内暂定粮食进口关税配额申请和分配细则:小麦进口配额总量963.6万吨,玉米进口配额总量720万吨,大米进口配额总量532万吨,与去年保持一致。作为国内品种调剂的大米、小麦进口量将保持一定水平,维持在进口配额范围内。大豆因进口量受国际市场影响较明显。根据***农业部数据,2022/23全球大豆产量预估为3.91亿吨,为历史最高值,同比增加约10%。但全球大豆具有丰产预期,建立在“拉尼娜”气候消退、南美降雨回归合理情况下,加之俄乌复杂*势,大豆前景仍存不确定性。
(四)粮食品种间因供需格*变化,价格走势将分化
2023年粮食价格整体面临的供需阻力加大,品种之间因供需格*分化,价格走势将出现分化。具体来看:
玉米方面,2023年扩大豆、扩油料计划继续实施,玉米供应增长或相对缓慢。在小麦价格高企的情况下,玉米消费仍有较大的利好空间。国内市场会通过适时加大政策性小麦和稻谷库存投放力度等补充方式缓解玉米阶段性供应紧张态势。预计玉米价格仍将维持高位区间震荡走势。
大豆方面,2023年扩大大豆种植面积仍为主基调,国内疫情政策彻底告别“清零”,餐饮消费有望回暖,叠加生猪补栏周期带来的养殖需求增量,大豆需求总体稳中有增。但进口大豆持续到港,或继续向国产大豆施压。预计大豆价格整体呈现窄幅震荡走势。
小麦方面,随着市场供需逐渐恢复平衡,小麦市场有望回归往年有序行情。并且在新冠感染疫情政策全面放开后,各行各业强劲复苏,面粉需求有望好转。预计2023年小麦价格将保持高企。
综合影响粮价运行的主要因素,支撑粮食价格总体稳定的因素比较明显,除大豆因进口量较大受国际影响较明显外,其它主粮品种市场预期均在合理范围,后期粮食市场价格整体将呈稳中小幅波动走势,需密切关注极端天气对粮价所带来的影响。
信息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会
2022年国内粮食供给总量较为充足,但品种间及品质间存在差异,市场化氛围浓厚,叠加疫情多发、频发,粮价重心整体上移。2023年双循环格*下的农产品贸易也将更为活跃,综合产需、政策、成本及国际市场的影响,预计2023年粮价整体仍运行平稳,品种之间走势分化。
一、2022年全区粮食价格走势分析
玉米2018年以来,全区玉米收购价格稳步上涨。截至2022年全区玉米标准品平均收购价格为129.03元/50公斤,比2021年上涨4.40%。
图1:近五年全区玉米收购价格对比图
从价格月度监测情况来看,全区玉米收购价格呈现波动上涨态势。春节期间玉米上游销售处于阶段性停滞状态,2月中旬疫情反复,使得有售粮意愿的持粮主体销售速度被动放缓。二季度,随着*部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带动深加工企业开机率小幅回升,市场走货逐渐增多,玉米收购价格继续上涨。截至6月末,全区玉米标准品平均收购价格为131.29元/50公斤,比年初上涨3.75%。7月份受到国际粮价大幅回落、国内陈水稻持续投放、国内玉米需求总体较疲软三重因素叠加所致,玉米价格出现回落。进入8月份,在新季玉米大规模上市前,市场所剩余粮有限,对玉米价格形成支撑。四季度,新季玉米收获上市进度整体偏慢,收获和烘干成本增加,玉米价格继续上涨。12月份全区玉米标准品平均收购价格为131.05元/50公斤,比年初价格上涨3.74%,比去年同期价格上涨3.74%。
图2:2022年全区玉米收购价格走势图
大豆2018年至2019年,全区大豆收购价格维持在180.00元/50公斤上下。2020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影响,进口大豆到货量减少,全区大豆收购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2022年大豆价格延续上涨态势,全区大豆平均收购价格为298.47/50公斤,比2021年上涨10.05%。
图3:近五年全区大豆收购价格对比图
从价格月度监测情况来看,全区大豆收购价格“先扬后抑”。第一阶段(1月至10月):一季度,春节过后大豆购销陆续恢复,受期货行情大幅上涨影响,豆农看涨预期增强,而节后豆制品需求增长仍有难度,大豆价格总体保持稳定。二季度,部分产区疫情管控导致豆源延迟上市,拉长了销区经销商手中库存的消耗周期,大豆收购价格经历一段时间上涨后逐步企稳。三季度,基层豆源见底,优质大豆资源短缺,支撑大豆价格高企。截止10月份呼伦贝尔市大豆平均收购价格为309.83元/50公斤,比年初价格上涨7.30%,比去年同期价格上涨12.67%。第二阶段(11月、12月):国际方面大豆市场价格出现下降,整体带动大豆收购价格逐步回落。截止12月份呼伦贝尔市大豆平均收购价格为302.50元/50公斤,比上月价格下降1.94%,比去年同期价格上涨4.76%。
图4:2022年内蒙古大豆收购价格走势图
小麦2018年小麦市场供需保持宽松,全区小麦收购价格呈现平稳下降走势。进入2021年,小麦大规模替代玉米作为饲用需求,政策性小麦库存量有所下降,小麦价格出现上涨。2022年延续上涨态势,全区小麦平均收购价格为136.03元/50公斤,比2021年上涨5.18%。
图5:近五年内蒙古小麦收购价格对比图
从价格月度监测情况来看,全区小麦收购价格波动上涨。一季度,小麦市场行情与往年运行轨迹基本相似。虽然市场上现货相对较少,但由于临储小麦恢复投放,且交易规则调整为“仅限制粉企业参与”,小麦收购价格保持平稳。二季度,疫情缓解企业陆续复工复产,面粉厂开机率有所上调。截至6月末,全区小麦标准品平均收购价格为132.24元/50公斤,与年初价格相比上涨1.20%。9月份面粉销售回暖,企业增加小麦采购数量,小麦收购价格小幅上涨。10月份各级储备粮轮换,增加小麦采购量,且收储价格对市场形成一定的刺激作用。11、12月份,元旦、春节节前面粉厂备货陆续开始,整体开工率开始上调,对小麦价格形成支撑。截止12月份全区小麦平均收购价格为141.76元/50公斤,比年初价格上涨7.19%,比去年同期价格上涨7.20%。
图6:2022年内蒙古小麦收购价格走势图
成品粮价格总体水平高于去年。2022年粳米、特一粉、标准粉、玉米粉零售价格分别为每500克3.11元、2.94元、2.37元、2.55元,与2021年相比,特一粉、标准粉、玉米粉零售价格分别上涨2.44%、4.87%、2.00%,粳米零售价格下降0.32%。从全年价格运行情况看,粳米、特一粉、标准粉、玉米粉零售价格上涨,12月份全区粳米、特一粉、标准粉、玉米粉每500克平均零售价格分别为3.13元、2.90元、2.31元、2.53元,与年初相比,粳米、特一粉、标准粉、玉米粉零售价格分别上涨0.32%、1.40%、3.59%、2.85%。
图7:2015—2022年内蒙古成品粮零售价格走势图
从影响粮价运行的主要因素看,供需关系变动,品种结构改变,收储政策调控,以及国内、国际粮食市场预期等都会对粮价的走势产生影响。具体来看:
据***统计*数据,2022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77498万亩,比2021年增长0.6%;全国粮食总产量达13731亿斤,比2021年增加74亿斤,增长0.5%,粮食总产量连续8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从我区情况来看,2022年全区粮食总产量达780.1亿斤,较2021年增加12亿斤,是第十九个丰收年,连续5年保持在700亿斤以上,全年粮食产量处于高位水平。预计在粮食生产总体向好的*面下,2023年的粮食价格上涨动力有限。
国内小麦主产区2023年最低收购价为每50公斤117元,较2022年上调了0.02元/斤。预计2023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走向仍将以上调为主,进一步夯实稻谷价格。2023年继续稳定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稻谷补贴政策,有利于提高农户种植积极性。此外,国有粮库的库存粮源,出库时机和出库数量都将影响到粮食市场价格的走势。预计,2023年最低收购价格政策以及补贴保险政策将对粮食市场价格起到支撑和稳定作用。
从进口来看,根据***发展改革委发布的2023年国内暂定粮食进口关税配额申请和分配细则:小麦进口配额总量963.6万吨,玉米进口配额总量720万吨,大米进口配额总量532万吨,与去年保持一致。作为国内品种调剂的大米、小麦进口量将保持一定水平,维持在进口配额范围内。大豆因进口量受国际市场影响较明显。根据***农业部数据,2022/23全球大豆产量预估为3.91亿吨,为历史最高值,同比增加约10%。但全球大豆具有丰产预期,建立在“拉尼娜”气候消退、南美降雨回归合理情况下,加之俄乌复杂*势,大豆前景仍存不确定性。
(四)粮食品种间因供需格*变化,价格走势将分化
2023年粮食价格整体面临的供需阻力加大,品种之间因供需格*分化,价格走势将出现分化。具体来看:
玉米方面,2023年扩大豆、扩油料计划继续实施,玉米供应增长或相对缓慢。在小麦价格高企的情况下,玉米消费仍有较大的利好空间。国内市场会通过适时加大政策性小麦和稻谷库存投放力度等补充方式缓解玉米阶段性供应紧张态势。预计玉米价格仍将维持高位区间震荡走势。
大豆方面,2023年扩大大豆种植面积仍为主基调,国内疫情政策彻底告别“清零”,餐饮消费有望回暖,叠加生猪补栏周期带来的养殖需求增量,大豆需求总体稳中有增。但进口大豆持续到港,或继续向国产大豆施压。预计大豆价格整体呈现窄幅震荡走势。
小麦方面,随着市场供需逐渐恢复平衡,小麦市场有望回归往年有序行情。并且在新冠感染疫情政策全面放开后,各行各业强劲复苏,面粉需求有望好转。预计2023年小麦价格将保持高企。
综合影响粮价运行的主要因素,支撑粮食价格总体稳定的因素比较明显,除大豆因进口量较大受国际影响较明显外,其它主粮品种市场预期均在合理范围,后期粮食市场价格整体将呈稳中小幅波动走势,需密切关注极端天气对粮价所带来的影响。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人民**主办 承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办公厅承办
本网站发布的所有信息均不收取任何费用如遇到任何以本网站名义收取费用的情况请向自治区**办公厅纪检部门举报
主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人民**主办
承办单位: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办公厅承办
**网站标识码:1500000001
2008玉米现货来自价格走势
大连玉米市场走势强劲,大幅上扬。玉米市场相对坚挺,吸引投资者入场。主力合约大举增仓,玉米市场再度受到资金追捧。同时,期货市场的强劲走势与现货市场的坚挺*面相互呼应。目前国内产区农民惜售情绪仍然较重,同时运输瓶颈问题继续制约国内玉米流通速度,销区市场到货量较少价格继续上涨。现货价格的走高支撑期货市场上涨。近期市场传言国储玉米展开轮换并调往销区市场以平抑价格,如果属实的话将会对销区价格产生压制作用。不过,受物流制约南北玉米价格价差拉大,南方市场有价无市,价格存在虚高成分,即使后期销区价格有所下降对产区的影响不会太大,因此国储轮出玉米本身对市场的影响较为有限,但对农民惜售心理的影响可能较为深远。后续政策方面的动向值得关注,但在农民惜售心理减轻之前,市场价格坚挺*面难以打破。C805合约报收1772元/吨据河北省商务厅市场运行处监测,今年1至4月,玉米平均价格为1.52元/公斤,同比上涨19.7%,为10年来历史最高位。进入5月份,河北玉米价格呈现出稳步走强的态势。目前,玉米价格为1.56元/公斤,比去年同期上涨22%。根据省商务厅监测,市场供应水平下降、养殖业季节性消费回暖等因素促进了玉米价格上涨;农民的惜售心理加强,企业为满足生产需求,抬高价格,都致使玉米价格攀高势头强劲。此外,作为全球最大玉米生产国的***,将玉米大量用于乙醇生产,导致出口量下降。河北省商务厅市场运行处处长杨进祥说,玉米涨价将于8月份趋稳,河北今年将增加70余万亩玉米播种面积,以缓解玉米市场供求吃紧的问题。而三力期货石家庄营业部业务经理张春晓则对玉米后市价格谨慎看涨。他认为,一方面,猪价上涨继续刺激国内玉米消费量的增长。另一方面,随着夏季到来,国内汽油等能源用量也将迎来一个高峰,这对国内玉米燃料乙醇市场也形成有力支撑。玉米涨价牵动全*
山东玉米价格走势
1、目前农场价格一直向好。***也大力扶持。2、***能源紧张,生物在持续大力开发,玉米是原材料。3、目前玉米供不应求。综合以上3点,玉米中长期价格走势向好!但短期波动因素太多,不要指望能看请短期走势,除非你有能力左右!
4月份玉米价格有望上涨!
关于玉米行情,时下众说纷纭,但大多看跌者居多,然“危之所存,机之所伏”,山东玉米价格连续下跌之下,东北玉米行情坚挺,行情云诡多变,难免让市场人士浮想联翩。当下玉米行情“先抑后扬”走势基本确立,也就是大家“熬”3月,玉米行情便会明朗,走出一波震荡上行的“慢牛”行情机率较大。至于有网友留言询问,今年玉米能否达到1.10元一斤,咱后文交待。
进入3月份,玉米行情波动频繁,尤其是进入3月份以来,出现了南跌北涨的走势,山东地区玉米企业纷纷下调收购价格,据了解,山东地区玉米企业收购价格已经由2月份的主流价格每斤0.970-1.03元/斤,跌到了目前的主流价格每斤0.930-0.980区间,平均每吨下跌了40、50元;
而东北地区玉米价格出现走强,由原来的每斤0.80-0.88元上涨到0.83-0.92元/斤。分析出现这种南跌北涨的情况,主要原因就是受疫情影响,玉米销售不均,造成各地区间玉米价格涨跌凌乱,没有逻辑。
截止3月16日,山东地区有8家玉米企业下调收购价格:其中潍坊盛泰、天力*业、寿光金玉米、临清金玉米等4家企业每斤下调0.2分,收购价分别为0.956元和0.931元/斤;寿光晨鸣下调0.7分,0.956元/斤;沂水青援下调0.3分,收购价为0.967元/斤。
预计3月份的下半月,玉米将负压前行:
一是随着疫情的好转,东北、华北地区仍有6、7万玉米会陆续售出,形成较大卖压;
二是东北和华北地区玉米企业前期库存偏高,短期收购意愿不强。
三是随着气温升高,据天气预报,本周东北大部分地区将升至0度以上,一些“地趴粮”保存难度加大,所以必须得出手。
在这几个因素下,本月玉米价格仍有下行的趋势。
一是因为今年玉米库存低,只有5000多万吨,明显低于前两年。
二是玉米深加工企业产能增长幅度较大,尤其是酒精、淀粉等加工规模都有一定增长,会对玉米行情有一定拉动。
三是畜牧业生产进入恢复期,生猪产能会有一定幅度增长,其他畜禽养殖量由于去年扩大规模,今年的养殖基数增加,也会增加饲料玉米的消耗。
四是有消息称,今年的玉米补贴政策有望加强,再加上大豆振兴计划的实施,今年玉米面积有旺下滑,对秋季玉米行情也会产生积极影响。
综上所述,玉米“先抑后扬”的行情应是行情的主要方向,但从当前玉米价格1995元/吨来看,达到1.10元一斤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乐观的估计,秋粮上市后,玉米价格有望达到每斤1.05-1.10元的价格区间。(来源:三农广讯)
最新研判!今年猪价将远低于去年?前三季不缺猪,10元猪价或难再现!|畜牧大数据
2023年1月份,活猪价格为16.79元/公斤,环比下降23.20%,同比上升6.36%;猪肉价格为30.67元/公斤,环比下降16.34%,同比上升13.74%。
2023年1月份,全国仔猪价格为35.78元/公斤,环比下降14.33%,同比上升33.57%。
2023年1月份,育肥猪配合饲料价格为4.05元/公斤,环比下降1.04%,同比上升10.25%;玉米价格为3.04元/公斤,环比下降1.06%,同比上升5.50%;豆粕价格为5.01元/公斤,环比下降4.85%,同比上升31.14%。
2023年2月自繁自养平均亏***241元/头;外购仔猪育肥平均亏***350元/头
年前生猪价格已然开始出现大幅跳水,养殖端开始再度进入亏***阶段,开年后消费端提振较差,价格持续维持低位运作,养殖利润继续亏***。据金猪数据监测,截止2月2日,自繁自养标猪(120kg)亏***为241元/头,外购仔猪育肥至标猪(120kg)亏***350元/头。养殖利润亏***的持续加大开始抑制养殖端的出栏速度,情绪面惜售的影响叠加散户手中猪源不多的情况下,价格短期持续磨底。
据上市公司销售简报,截止至2月10日,2023年1月期间前十大上市集团(剔除牧原)出栏量相较于去年同期出现小幅缩量,1月出栏总和达到557.38万头,同比减少1.7%,同比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正邦集团出栏明显减少,其余上市企业处于稳定微增趋势。
2022年12月份,我国鲜、冷、冻猪肉进口量为199202吨,环比上升11.18%,同比上升33.44%。2022年全年累计进口量为1743541吨,同比下降51.22%。12月份,冻猪杂碎的进口量为102848吨,环比上升9.42%,同比下降5.70%。2022年全年累计进口1051048吨,同比下降15.27%。
1、落实生猪稳产保供省负责制,强化生猪产能调控。2、抓好猪瘟非洲等疫病常态化防控。3、扎实推进***育种联合攻关和畜禽遗传改良计划。4、推进畜禽规模化养殖场改造升级。5、推进农业绿色发展。6、推进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7、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8、全力抓好粮食生产。9、加力扩种大豆油料。10、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流通业。
一、活猪及猪肉价格走势
1、活猪及猪肉价格2023年1月份,活猪价格为16.79元/公斤,环比下降23.20%,同比上升6.36%;猪肉价格为30.67元/公斤,环比下降16.34%,同比上升13.74%。
图1.活猪及猪肉价格走势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
数据来源:***统计*,农业农村部
从全国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来看,2023年1月价格指数与上个月相比大幅度上升,总指数、菜篮子产品指数、粮油产品指数分别为133.04、135.57和118.01,环比分别上升7.16、8.22和0.92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
2023年1月31日农业农村部公布的最新白条猪价格为22.56元/公斤,近1一个月的价格处于下降的态势,与2023年1月1日相比下降11.69%,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2.81%。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
2023年1月25日农业农村部公布的全国集贸市场带皮后腿肉价格为52.93元/公斤,与2022年与1月25日的44.66元/公斤相比上升18.52%。
2023年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1%。其中,城市上涨2.1%,农村上涨2.1%;食品价格上涨6.2%,非食品价格上涨1.2%;消费品价格上涨2.8%,服务价格上涨1.0%。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0.8%。其中,城市上涨0.8%,农村上涨0.5%;食品价格上涨2.8%,非食品价格上涨0.3%;消费品价格上涨0.7%,服务价格上涨0.8%。
1月份,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上涨4.7%,影响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约1.33个百分点。食品中,鲜果价格上涨13.1%,影响CPI上涨约0.27个百分点;蛋类价格上涨8.4%,影响CPI上涨约0.06个百分点;鲜菜价格上涨6.7%,影响CPI上涨约0.16个百分点;畜肉类价格上涨6.6%,影响CPI上涨约0.21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上涨11.8%,影响CPI上涨约0.16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上涨4.8%,影响CPI上涨约0.09个百分点;粮食价格上涨2.7%,影响CPI上涨约0.05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统计*
数据来源:***统计*
根据***发改委发布的各省价格数据,2023年1月,海南活猪价格最高,浙江和江苏其次,吉林、黑龙江和**的价格较低。
数据来源:***发改委
从2023年1月份我国活猪价格的变化情况来看,所有地区生猪价格均有较大幅度下降,其中上海的下降幅度最大为28.69%,云南和重庆的下降幅度也超过了25%,青海和河北的生猪价格下降幅度相对较小,但也超过了10%。
数据来源:***发改委
1、种猪以及白条猪价格
根据农业农村部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12月二元母猪价格为41.30元/公斤,环比下降4.80%,同比上升5.40%;全国批发市场白条猪价格29.22元/公斤,环比下降13.80%,同比上升21.80%。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
2023年1月份,全国仔猪价格为35.78元/公斤,环比下降14.33%,同比上升33.57%。
图11.仔猪价格走势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
1、玉米价格走势
2023年1月份,玉米价格为3.04元/公斤,环比下降1.06%,同比上升5.50%。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
2023年1月份,豆粕价格为5.01元/公斤,环比下降4.85%,同比上升31.14%。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
2023年1月份,育肥猪配合饲料价格为4.05元/公斤,环比下降1.04%,同比上升10.25%。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
1、牛肉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
2023年1月白条鸡市场批发价格为18.68元/公斤,环比下降1.42%,同比上升7.23%。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
2023年1月份,主产省鸡蛋价格为10.99元/公斤,环比下降9.55%,同比上升11.15%。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
主产省包括: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
12月我国生猪养殖效益大幅下降。据***发展改革委监测,12月份猪粮比价为7.22:1,比上月下降1.68个点。12月份全国饲用玉米价格为每公斤3.06元,环比涨0.7%,同比涨5.5%;育肥猪配合饲料价格为每公斤4.09元,环比持平,同比涨12.4%。据行业监测统计,12月自繁自养养殖户出栏一头120公斤的肥猪头均盈利400元,外购仔猪养殖户盈利300元左右。
生猪周价格连续8周回落。由于前期压栏和二次育肥的生猪集中出栏,加上散户恐慌性出栏导致猪肉供应短时间大幅增加;自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后,餐饮和集团的消费不升反降,患者居家抗疫,户外活动减少,叠加南方腌腊需求较往年明显下降,导致猪肉消费锐减;生猪价格跌幅较大,带动猪肉和仔猪价格下跌。总体来看,出栏量短期激增产生踩踏效应,叠加消费需求短期低迷,导致活猪价格大幅回落,同比涨幅明显收窄。
数据来源:金猪数据
数据来源:金猪数据
1、各季度生猪存栏量
目前我国的生猪存栏数量充足,生猪保有量正常。根据***统计*公布的数据,2022年第4季度期末生猪存栏量为45256万头,环比上升1.94%,同比上升0.75%。
图21.各季度生猪存栏量
数据来源:***统计*
数据来源:***统计*
12月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为3090.1万头,环比上升36.2%,同比上升6.7%,1-12月份累计屠宰量为28538万头,同比上升7.8%。
图23.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月度屠宰量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
从农业农村部公布的全国生猪屠宰开工率走势数据来看,2023年2月3日的开工率为24.42%,1月28日开始,屠宰开工率恢复速度明显。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
注解:主流电商为淘宝、天猫、京东
从全国猪肉线上(3家主流电商)销售走势来看,2022年12月猪肉销售额为3636万元,销售量为978吨。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
数据来源:***统计*
数据来源:***统计*
数据来源:***统计*
数据来源:上市公司销售简报、金猪数据
据上市公司销售简报,截止至2月10日,2023年1月期间前十大上市集团(剔除牧原)出栏量相较于去年同期出现小幅缩量,1月出栏总和达到557.38万头,同比减少1.7%,同比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正邦集团出栏明显减少,其余上市企业处于稳定微增趋势。
图31.样本规模场每日出栏数量变化
数据来源:金猪数据
据金猪数据样本规模场监测,1月内春节假期的到来,样本规模场出栏量波动较大。随着假期的结束,出栏量恢复速度较快,但同时价格在年后持续维持低位运行,整体出栏量波动不大,处于正常出栏节奏内。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金猪数据
今年12月***定点屠宰量为3090万头,环比36.2%,同比-6.7%。定点屠宰量12月出现持续上涨情况,季节性消费高峰带动屠宰量出现上涨,但价格仍处于疲态,整体市场供给压力偏大。
数据来源:金猪数据
数据来源:金猪数据
据金猪数据对样本屠宰场监测,2023年1月份样本屠宰场屠宰量333761头。1月份屠宰量同样随着春节假期而出现大幅波动。假期前随着消费端口进入春节旺季,市场需求持续好转使得上半月宰量出现增加,同时分割品的销量见好使得屠宰场扭亏为盈,开工率得以提升,样本屠宰量呈现先扬后抑走势。1月样本屠宰场平均屠宰均重为119.78kg,环比-0.17%,屠宰均重虽然出现下降,但整体重量依旧处于高位,市场大体重猪源仍存一定体量。
数据来源:金猪数据
据金猪数据监测,截止1月底,辽宁地区标猪(120kg)-肥猪(150kg)的价差为0.3元/kg,标肥价差进入1月后开始逐步扩大。价差波幅的锐变说明1月市场的中大猪压力依旧存在,虽然需求在春节期间出现起色,但整体消费好转情况仍未能覆盖供应溢出边际,市场大猪存栏仍未沽清,短期市场可能持续承压。
1、进口情况
2022年12月份,我国鲜、冷、冻猪肉进口量为199202吨,环比上升11.18%,同比上升33.44%。2022年全年累计进口量为1743541吨,同比下降51.22%。
数据来源:***海关
注解:2020年1-2月进口量数据为1-2月合计量
2022年12月,鲜冷冻猪肉进口平均价格为2.50美元/公斤,环比上升0.96%,同比上升19.71%。
数据来源:***海关
注解:2020年1-2月进口量数据为1-2月合计量;推算出的价格为1-2月平均价格
从鲜、冷、冻猪肉的进口来源看,2022年12月份,来源自西班牙的进口量最大,占到27.22%,巴西的份额达到20.07%,丹麦占13.52%,荷兰占9.40%,加拿大占8.61%。
数据来源:***海关
2022年12月份,冻猪杂碎的进口量为102848吨,环比上升9.42%,同比下降5.70%。2022年全年累计进口1051048吨,同比下降15.27%。
图41.猪杂碎进口量
数据来源:***海关
注解:2020年1-2月进口量数据为1-2月合计量
2022年12月,冻猪杂碎进口量中,来至***的进口量最大,其份额达到29.06%,西班牙占21.12%,丹麦占11.95%,荷兰占11.38%,法国占7.42%。
数据来源:***海关
2022年12月种猪进口97.5吨。2022年全年累计种猪进口344吨,同比下降77.90%。
数据来源:***海关
从种猪进口头数来看,2022年全年我国累计进口种猪5280头,与2021年的23339头相比,下降77.4%。2022年来自法国2750头,占比52.08%;来自***的进口1407头,占比26.65%;来自丹麦1123头,占比21.27%。
数据来源:***海关
2022年12月份,玉米的进口量为87万吨,环比上升17.57%,同比下降34.59%。2022年全年累计进口玉米2062万吨,同比下降27.24%。
2022年12月份,大豆进口量为1055万吨,环比上升43.54%,同比上升18.94%。2022年全年累计进口大豆9108万吨,同比下降5.64%。
2022年1-11月累计进口牛肉169万吨,同比上升11.88%;累计进口羊肉24万吨,同比下降20.00%;累计进口禽肉42万吨,同比下降56.70%;累计进口乳制品229万吨,同比下降19.65%。
2022年12月份,鲜、冷、冻猪肉出口2325.49吨,环比上升8.46%,同比下降5.23%。其中对***地区出口2200.21吨,占比94.61%;对***出口75.28吨,占比3.24%。2022年全年累计出口27185.21吨,同比上升52.44%。
数据来源:***海关
2022年12月份,鲜、冷、冻猪肉出口平均价格为5.95美元/公斤,环比下降4.78%,同比上升5.78%。
数据来源:***海关
2022年12月份,我国鲜、冷、冻猪肉出口地区主要集中在***,占比为94.61%,其次***为3.24%,老挝占1.29%,蒙古占0.86%。
数据来源:***海关
我国肉类食品出口量相对较少,2022年全年肉类食品累计出口量为40万吨,同比上升14.29%。
1、***的生猪产业(1)***活猪价格
2022年12月份,***活猪价格为62.5美元/百磅,环比下降6.30%,同比上升10.62%。
数据来源:USDA
根据当月汇率把***活猪价格转换为以人民币为单位时(2022年12月份的平均汇率为1美元兑换6.96元人民币),2022年12月份***国内活猪价格为9.59元/公斤,比当月***活猪价格(21.86元/公斤)低12.27元/公斤。
数据来源:根据USDA、******统计*和农业农村部数据计算而得
2022年12月份,***国内生猪屠宰量22.30亿磅,环比下降5.14%,同比下降7.24%。2022年全年累计屠宰269.94亿磅,同比下降2.45%。
图51.***生猪屠宰量
数据来源:USDA
从生猪屠宰头数来看,2022年12月份,***国内生猪屠宰量为1029.84万头,环比下降5.65%,同比下降6.87%。2022年全年累计屠宰12531.63万头,同比下降2.84%。
数据来源:USDA
2022年12月1日,***生猪存栏量为7311.9万头,环比下降0.77%,同比下降1.78%,种猪(包括种公猪)存栏量为615.4万头,环比上升0.03%,同比上升0.47%。2022年9-12月平均窝产活仔数为11.22,比上一期上升了0.81%。
数据来源:USDA
数据来源:USDA
数据来源:USDA
数据来源:USDA
2022年12月,***猪肉进口4.35万吨,环比下降4.06%,同比下降17.76%,2022年1-12月累计进口60.95万吨,同比上升13.87%。12月猪肉出口25.46万吨,环比下降2.90%,同比上升5.59%,2022年1-12月累计出口287.47万吨,同比下降9.85%;12月***活猪进口512338头,环比下降6.46%,同比下降10.65%,2022年1-12月累计进口6485901头,同比下降2.70%,12月活猪出口516头,环比下降89.60%,同比上升88.38%,2022年1-12月累计出口45231头,同比下降13.79%。
2022年12月份,***玉米价格为6.58美元/蒲式耳,环比上升1.39%,同比上升20.29%。
数据来源:USDA
2022年12月份,***大豆价格为14.4美元/蒲式耳,环比上升2.86%,同比上升15.20%。
数据来源:USDA
2022年7月初,加拿大生猪存栏量为1393.0万头,比2022年1月份下降1.73%,同比下降2.96%;种猪(包括种公猪)存栏量为124.8万头,比2022年1月份下降0.72%,同比下降了1.73%。2022年上半年出栏量为1489.0万头,比2021年下半年上升0.02%,同比下降2.86%。
数据来源:USDA
数据来源:USDA
图61.加拿大生猪半年出栏量
数据来源:USDA
2022年12月欧盟活猪价格小幅度上升,12月平均价格为2.04欧元/公斤,环比上升2.92%,同比上升55.52%。
数据来源:EuropeanCommissionwebsite
从欧盟各国活猪价格来看,2022年12月,波兰价格最高,其次是德国和西班牙,丹麦的价格最低。
数据来源:EuropeanCommissionwebsite
根据汇率把欧盟***的活猪价格用人民币表示(2022年12月份的平均汇率是1欧元兑换7.41元人民币),则2022年12月欧盟的活猪价格为15.14元/公斤,比***的活猪价格(2022年12月平均价格为21.86元/公斤)低6.72元/公斤。
数据来源:根据EuropeanCommissionwebsite、******外汇管理*、***发改委价格监测数据计算。
从欧盟统计*发布的数据来看,2023年1月23日世界主要猪肉出口国(地区)的欧盟、巴西、***和加拿大每100公斤猪胴体的价格分别是205.43欧元、148.91欧元、144.75欧元、和112.07欧元。2022年***和加拿大的猪肉价格波动幅度较大。
数据来源:EuropeanCommissionwebsite
2022年11月份,欧盟27国生猪屠宰量为190.11万吨,环比上升4.67%,同比下降8.73%。1-11月累计屠宰量为2023.42万吨,同比下降5.42%,其中德国产能下滑明显,累计同比下降10.00%。
数据来源:欧盟统计*
2022年11月,生猪屠宰量最高的欧盟***是西班牙47.27万吨,其次是德国37.36万吨、法国17.73万吨。
数据来源:欧盟统计*
2023年1月份,全球食品价格指数为131.2比上个月下降1个百分点,1月份肉品价格指数为113.6,比上个月下降0.1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FAO
注:对于食品价格指数,以2014至2016年肉品、乳制品、谷物、油脂和糖5大类食品的加权平均价格为100。每个月会对近几个月的数据进行修正。对于肉品价格指数,以2014-2016年禽、猪、牛、羊肉加权平均价格为100.每月对近几个月数据进行修正。
图69.芝加哥商业交易所2023年2月猪肉期货交易收盘价格
数据来源:***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
2023年2月6日***芝加哥商业交易所主力合约2023年2月猪肉期货交易收盘价格为75.05美分/磅,比2022年1月3日收盘价格下降7.48%。
十一、市场预判
生猪出栏量一季度预计同比增长,猪肉供给充裕。猪肉消费需求季节性下降,预计猪价弱势震荡。
排除其他干扰因素,从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化来看,2023年前三季度生猪供给将保持稳定增长。供给增长的态势在第四季度将有所缓解。
我们认为全年生猪价格月度平均在15元/公斤左右,远低于2022年的19元/公斤。2023年上半年是低谷期,月度平均价格在15元/公斤以下,下半年尤其第四季度将有所好转,预计月度价格在13-18元/公斤区间波动。
金猪数据预测:
1、2023年***人民银行工作会议于当天上午以视频形式召开。会议具体从七个方面进行部署,一是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多措并举降低市场主体融资成本;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二是加大金融对国内需求和供给体系的支持力度。坚持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落实金融16条措施,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三是持续推动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四是持续完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五是持续深化国际金融合作和对外开放。六是持续深化金融改革。七是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和管理水平。
2、疫情、战争、气候因素:疫情高峰已过,各大城市交通指数陆续恢复,1月8日出入境正式开始放松,边境城市开始复苏。俄乌战争有缓解迹象,俄罗斯主动要求暂停。全球气候偏暖,上周外盘原油天然气都下跌7%到8%。
3、资金面:上周资金面均衡宽松,全周呈日渐走松趋势,在月初宽松效应发力下,资金面不改趋松走势。
4、汇市:人民币升值,对进口商品或产生影响,对铁矿等商品或产生下行压力。
5、房市:交易方面同比环比均下降,一线城市环比上涨,同比继续下降。
6、本周日程及预期:
随着春节到来,国内企业逐步开始停工,物流下周开始逐步减少,供需都变弱。国际方面,欧美新年假期结束,生产逐步恢复正常。
(二)未来生猪市场预测:
供给方面,规模场减重增量,规模场积极出栏。长期看,能繁母猪存栏处于高位。短期中长期生猪是不缺的,供给是充裕的。因养殖利润下滑,能繁增速放缓,后期供给继续增加的可能性减小。需求方面,疫情冲击放缓,春节临近,短期消费好转。屠宰利润增加,屠宰开工率提高,鲜销率周环比增加。短期供需两旺,价格企稳。中长期,产能维持高位,增速放缓,消费有复苏预期。生猪期货远期价格均维持在养殖成本17000左右。
十二、专题报道:生猪***核心育种场月度数据分析报告—2022年
2022年12月***核心场存栏种猪168,833头,环比下降1.30%
图12-1:近十二个月***核心场母猪存栏量折线图(2022年1月-2022年12月)
数据来源:全国种猪遗传评估中心
来自:theola>《生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