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年内第三次宣布加息,会对全球经济产生哪些影响?
北京时间12月14日凌晨3点,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利率区间上调到1.25%-1.50%。这是***年内第3次加息,宣告***货币政策进一步紧缩!
美联储还预期2018年将加息三次,明年年底联邦基金利率料为2.125%。
美联储**耶伦在会后举行新闻发布会,这是她任期内最后一次以美联储**的身份主持这场活动,明年2月份她将正式离任。她认为,***股市2017年已经涨了很多,***典型的资产价格偏高,未来渐进式紧缩受到保证。
截止发稿,现货黄金涨幅扩大至1%,刷新日高至1255.40美元/盎司;标普500金融指数跌1%,恐创11月7日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就在这次加息之前,本月2日,***参议院通过了特朗普的税改法案,预示着高达1.4万亿美元的减税计划如愿成行,同时9月份美联储还宣布了缩表。三件大事叠加,宣布***将开启“加息+缩表+减税”爆表时代!
过往经验来看,***无论是减税还是缩表,都是世界各国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20世纪80年代,里根**宣布减税,随后***楼市泡沫宣告破灭;也不知道是机缘巧合还是历史必然,***历次加息周期中,也往往导致许多***的货币崩盘。
那么这次新版的“加息+缩表+减税”,会成为收割全世界的第一枪吗?
一、加息的概念?
所有人都知道,加息是提高基准利率水平,但具体是哪个利率可能不知道,因为各国的基准利率并不同,比如欧洲的基准利率是再融资利率、***的是再回购利率、***的是联邦基金利率,而***的基准利率是存贷款利率。欧洲、***、***的基准利率虽然看起来五花八门,但实质上都是央行-商业银行之间的借钱利率,***的基准利率是商业银行-企业、居民之间的利率。
基准利率不同效率也不同,比如***加息会直接抬高商业银行-企业、居民的借贷成本,包括你的房贷。欧美等发达***就不一样,加息会先提升央行-商业银行之间的资金成本,最后商业银行迫于资金成本提高才会提高商业银行-企业、居民的利率。
二、加息的原因?
***加息的原因有很多,之前我也介绍过,但根本原因只有1个,那就是利率太低了,参考下历史利率走势图,你会发现,现在的利率水平几乎是历史最低。这有什么危害?
降息是货币宽松,理论上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但是这些年***人发现,每一次减息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都不如上一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货币政策“钝化”。如果下一次经济危机来了,那么美联储将无还手之力,所以利用现在***经济短暂复苏之际,赶紧加息,以备后患。
三、减税+加息会收割***吗?
你办一个厂子肯定希望建到税率比较低的地区,***和***都是高税率的***,***的企业所得率在35%左右,现在***将税率一下子降到20%或22%,相当于连通器一边***水量下降了,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关系,理论上会导致国内企业外迁。现在***企业海外再投资利润2.8万亿,留在***的就占了相当大一块。这些钱之所以不转回***就是因为避税,现在*****主动降税了,会导致利润(资本+人才)回流***。
加息可以使钱更贵,持有美元收益率更高,比如A国的利率是2%,B国利率是3%,相同条件下我肯定更愿意持有B国的货币。***加息会对其他***的资金形成吸附效应,导致资金外流,2015年***开始加息以来,有的***就出现过货币崩盘的先例。如果再加上缩表会更加强化这一效果,因为缩表使钱更少!
所以***减税+加息叠加在一起,就会像两把尖刀一样剪全世界的羊毛,对***的负面影响肯定是有的,但我相信影响会可控。原因有两点:一是***可能会跟随***加息、减税,减轻这一影响;二是***存在资本管制,相当于连通器的水位虽然不平衡,但是通道是堵塞的,水流能过去吗?
四、未来***再次加息,哪些指标可以帮助我们预警?
美联储加息不像***那么难预测,你只要看两个指标就够了!一个是失业率,失业率在5%以下目标完成;另一个是核心通胀率,目前是1.7%左右,没有达到美联储设定的2%,但美联储为何仍执意加息呢?
可能的解释是***实行通胀目标制!怎么理解?简单地说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会以通胀率为瞄准目标,比如未来3年内美联储设定的通胀率目标是2%,现在是1.7%,那么货币政策的操作就是使通胀率达到2%,或者向2%靠拢。这么做的意义就是美联储通过通胀目标制传递自己的意图,合理引导市场预期,达到未加息却胜似加息的效果。比如现在的通胀率是1.7%,目标通胀率是2%,那么市场预期美联储肯定会加息,在这个预期下大家都愿意持有美元资产,兑换美元。
美联储预计2018年核心PCE率通胀料为1.9%,2019年料为2.0%。
五、***减税对加息有何影响?
除了减税之外,特朗普还计划明年1月份向国会申请1万亿美元用来搞大基建,减税会增加居民消费、拉动企业投资,大基建则可以直接扩大**投资,两大组合拳如果成行,肯定会掀起一股投资热,类似于08年***的4万亿。
美联储为了防范经济过热,出现类似于09年***楼市的暴涨*面,不排除会加大加息频率。发布会中耶伦预计税改立法将有助于***GDP增速提高至3%。经济过热将加大美联储未来迅猛紧缩的必要性。
六、美联储加息还要加多少次?
像上面说的,***通胀目标率是2%,为了达到这个目标,2018年可能要加息3次,2019年加息2次;2020年加息1次。过程中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是减税+大基建。
七、***会跟着加息吗?
从过往的经验上看,***往往会跟随“加息”,但“加息”不是上调基准利率(第1点已有解释),而是MLF和逆回购利率,即央行借钱给银行的利率,实际上和***式的加息是一样的,通过此引导市场利率上升,我认为这一次***加息后,***也会像之前那样上调MLF和逆回购利率。
八、美联储缩表是什么意思?
小白在4月22日《揭秘:央行是如何印钱的?》一文中说过:***的印钞方式和***的不同,***是通过缩表、扩表收回或印出美元,***缩表意味着收回市场上的美元,2008年开始美联储用美元向市场购买了国债、MBS(关于房子的债券),总共大约有3.8万亿美元,导致市场上的美元越来越多,市场流动性泛滥。现在***缩表的意思是用国债、MBS换美元,减少市场上的美元数量。
按照***的缩表计划,今年10月份开始,每月减少***国债、MBS分别为60亿美元、40亿美元,然后在12个月内逐月增加,最后达到***国债、MBS每月分别减少300亿美元、200亿美元为止。有人统计过,未来3年通过缩表将会从市场上收走1.08万亿美元的基础货币。
九、美联储加息会重创***楼市、股市还有人民币?!
老实说,***加息除了对美元构成利好之外,对其他资产都是利空。但我向来反对一有利空就出现楼市、股市还有人民币崩盘论。就好比数学公式中一个因变量y,但是有多个自变量x、z、k……,一个自变量减少,另一个自变量增加的情况下,实际上因变量还是不变的,美联储加息虽然可能会导致资产外流,但在楼市冰冻+资本管制的背景下,这种效果实际上大大折扣。
1、股市:我认为2018年影响***股市的因素取决于国内,而不是国外,国内因素有3点:一是未来货币政策会不会收紧?会不会加息?二是IPO节奏会不会加快?新三板改革会不会分流股市资金?三是未来金融监管力度有多大?关于上述三点,我在12月1日《2018年,到底要不要炒股?(资产配置篇)》一文是详细论述过的,得出结论是2018年是震荡市,在3000点-3800点左右之间波动。
2、楼市:2018年楼市限购、限贷、限售、限价以及央行引导房贷利率上升大的方向很难改变,我认为2018年央行应该会加息一次,抬高买房成本,但个别城市也有可能以各种名义变相放松楼控,对冲这一影响,所以我认为2018年的楼市仍会以高位震荡微涨或微跌为主,有足够资金且在中心城市(省会、计划单列市)的朋友我认为这是入手的时机,长期布*,不要再考虑一两年的得失。
3、人民币:***加息+缩表+减税的到来,加大人民币贬值压力是肯定的,但人民币不可能像2016年那样大幅贬值,因为一、外汇管制;二、国内市场利率上升;三、***不希望人民币贬值,对***贸易不利。
如果想学到更多的财经知识,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小白读财经
美银:美联储加息周期结束了,预计明年6月开始降息_手机新浪网
***周二公布的10月份通胀数据低于预期,促使***银行改变了对美联储进一步加息的预期,认为加息周期已经结束。
数据显示,***10月CPI同比上涨3.2%,低于9月份的3.7%,为今年6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与此同时,核心CPI同比上涨4%,也低于普遍预期。
美银周二表示,这份报告是“压垮加息周期的最后一根稻草”。在本周之前,该行曾辩称,美联储官员倾向于在12月不加息,不过该行对即将公布的数据仍采取了“观望”态度。在美银看来,周二的温和数据证实了这一预测。
“因此,我们改变了对美联储的预测,”美银策略师们表示。“我们现在认为加息周期已经结束。市场也同意这一点:在我们撰写本文时,他们认为再次加息的概率不到10%。”
美银表示,只有通胀再次大幅加速,美联储才能在2024年恢复上调基准利率,而这种情况不属于该行的基本假设。
美银策略师们预计,美联储将从2024年6月开始降息,并以每季度一次的速度降息。
“10月份CPI报告无疑是个好消息,”他们写道,“然而,我们必须记住,9月份是坏消息,月度通胀数据可能非常波动。话虽如此,迄今为止我们已经看到了明显的反通胀,这对美联储来说是个好消息。未来的道路可能仍然崎岖不平,但我们确实认为未来几年可能会出现进一步的反通胀。
责任编辑:于健SF069
美联储加息或成定*对来自A股的影响有哪些
12月13日讯:随着美联储议息会议的临近,市场预计美联储(FED)下月加息几成定*之际,利率期货走势表明,美联储在12月会议上收紧货币政策的概率达到100%,明年6月进一步行动的概率也从本周初的58%升至64%。美联储加息外界预期***候任总统特朗普(DonaldTrump)将实施刺激通胀和增长政策,这推动美债收益率升至一年高点,从而支撑美元需求,增强了美联储加息的可能性。***联邦储备***会23日公布的11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显示,多数美联储官员认为合适的加息时机将很快到来。纪要显示,美联储官员普遍认为再次加息的条件加强,一些官员认为美联储可以在近期或是12月的货币政策例会上加息。美联储加息对股市利空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加息意味着流动性收紧。但由于不同时期往往叠加着大量其他因素,股市可能并不总是表现为下跌。那么,美联储加息将会如何影响A股?下面通过历史数据来进行分析。美联储加息对A股的影响美联储上次加息周期正值A股最大的一波牛市,由数据也可以看到,加息前后A股上涨概率在62.5%以上,可见其对***股市影响并不明显。另一方面,***A股较为独特,涨跌情况主要取决于国内的经济因素预计市场氛围。分析人士认为,这与当时***国内的其他因素密切相关,与美联储加息并不构成因果关系,所以美联储加息未必会直接导致A股下跌。总体而言,因此前***加息大部分时间均处于A股强势行情当中,因此回撤数据显示出来仅美联储加息当天A股上涨概率会小一点,而前后均上涨概率超过70%。但现阶段A股处于弱势行情,因此回测数据仅供参考,一般就弱势行情而言,美联储加息效应对于A股影响会提前显现,而到加息时刻,则短期利空落地会导致市场转强。如去年12月份的美联储加息,市场走出先抑后扬的行情。因此对投资者而言,建议在加息前期可降低仓位以规避市场短期风险
50个基点!美联储第7次加息来了!明年会降息吗?鲍威尔表态!美股全线跳水,国际油价持续反弹
一如市场预期,美联储宣布加息50个基点!
美联储宣布加息50个基点
当地时间12月14日,***联邦储备***会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50个基点到4.25%至4.5%之间,这也是美联储今年第7次加息。
此外,美联储预测明年联邦基金利率将达到5.1%的峰值,预计到2024年底利率降至4.1%,到2025年底降至3.1%。美联储还预测称,明年失业率也将上升,到2023年底失业率将从目前的3.7%升至4.6%。
据悉,美联储在今年6月、7月、9月和11月连续四次加息75个基点,而此次加息50个基点决定表明了加息速度的放缓。
在美联储宣布加息50个基点的决定后,美联储**鲍威尔发表讲话称,美联储预计持续加息的行动有助于将通胀率恢复至2%的目标。他还指出,预计2023年不会降息,而明年2月会议上宣布的加息幅度将取决于经济数据。
鲍威尔称,与去年的快速发展相比,***经济已显著放缓。他指出,加息行为不会使经济陷入衰退,且在美联储确信通胀率将持续下降至2%之前,美联储应该不会考虑降息。
美联储加息决定公布后,美元指数冲高回落,美股由涨转跌,国际金价短线跳水。
截至纽约汇市尾盘,衡量美元对六种主要货币的美元指数下跌0.21%至103.7700。
美股三大指数全线收跌。截至收盘,道指收跌142.29点,跌幅为0.42%,报33966.35点;纳指跌85.93点,跌幅为0.76%,报11170.89点;标普500指数跌24.33点,跌幅为0.61%,报3995.32点。
截至收盘,COMEX黄金期货主力合约较前一交易日下跌6.8美元/盎司,收于1818.7美元/盎司,跌幅为0.37%。
国际油价触底反弹
近日,内外盘原油价格均出现一定程度的反弹。市场人士表示,内外盘油价大幅反弹,源于***11月CPI数据回落幅度超预期,市场风险偏好继续改善,叠加现实供需端的边际改善。
国际油价周三显著上涨。截至当天收盘,WTI原油期货主力合约上涨1.89美元/桶,收于77.28美元/桶,涨幅为2.51%;布伦特原油期货主力合约上涨2.02美元/桶,收于82.70美元/桶,涨幅为2.50%。
***能源信息署(EIA)周三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2月9日当周,***商业原油库存增加1023.1万桶,预期下降359.5万桶,前值下降518.6万桶。
“油价在持续大幅下跌之后,做空能量得到了比较充分释放,短线油价存在自身修复需求。此外,前期市场最为担心的因素是需求疲弱,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全球最大原油进口国原油需求重启的预期重新回到市场,而从最近几天国内成品油市场表现来看,市场对此预期较为强烈,随着市场情绪回暖,油价开始走反弹行情。周二公布的***CPI数据低于预期,也进一步增加了美联储加息放缓的预期,加息放缓也有助于市场情绪回暖。”海通期货能源化工研发负责人杨安表示。
在国海良时期货研究所分析师章正泽看来,内外盘油价反弹的原因在于现实端供需边际改善,叠加宏观情绪推动,可以看到盘面单边与近端月差、成品油裂解价差同步走强。他进一步解释说,现实端供需的阶段性改善有两方面原因:一是keystone管道问题,库欣可能延续去库,带来WTI近端月差Contango结构收窄;二是欧洲市场天然气进入去库阶段,再次交易天气变化对天然气去库斜率的影响,带动一次能源价格走强。从宏观端面看,***11月CPI数据比预期低,市场对于后续加息力度的担忧有所缓解。
另外,记者注意到,***石油协会(API)的数据显示,在截至12月9日的一周内,***原油库存增加了约780万桶,远超市场预期,分析师预计库存减少360万桶。对此,杨安表示,这是一个明显利空的数据,但从周三白天市场反应来看对此并不敏感,这说明投资者并不是很关注这个短期供需数据,而是更关注未来一段时间供需层面的演绎。目前来看,包括***在内需求恢复预期还是对油价影响更大,因此油价的反弹行情在近期有望进一步延续。
“今年***原油库存压力不大的很重要原因在于炼厂高开工率,而炼厂开工率维持高位的原因在于欧美成品油高利润。但从趋势上看,随着加息对原油终端需求的滞后影响开始显现,后续炼厂很难维持前期的高利润,炼厂大概率难以呈现超季节性的高开工。成品油需求端的负反馈逻辑将会通过炼厂的开工率传导至原油需求端,进而导致原油累库,除非价格进一步向下去挤出供应,如OPEC+出现更大力度的减产,才会改变未来逐步累库的格*。”章正泽说。
OPEC周二公布的最新月度报告下调了明年一季度的原油需求预期,此外,国际知名投行高盛也大幅下调对明年上半年原油价格预期。对此,杨安表示,OPEC在过去一段时间对需求保持了比较谨慎的评估,因为其注意到了全球经济接下来面临的压力。另外,OPEC前期减产200万桶/日的计划让***等消费国不满,为了缓解这种*面,OPEC也一直在给其减产做出解释,而下调需求显然就是对其减产决定最有力的支持。而高盛下调油价预期是迫于现实压力,油价大幅回落显然是“打脸”其前期持续高调唱多的判断,此轮油价持续大跌,整体结构走弱之后,高盛也不得不对其预测做出调整。
在国泰君安期货分析师黄柳楠看来,OPEC对需求的预测相对主观,也不是市场交易的核心,大部分时候原油衍生品市场更多围绕全球债务周期影响下的经济脉络来交易。OPEC下调需求预期对油价而言未来反而可能成为潜在利多,因为OPEC对于需求的悲观判断可能促成其更大力度的减产行为。高盛等海外投行在原油市场具备一定的知名度,但并不意味着其分析准确。不少海外投行研究视角偏长线,和国内期货交易者关注的节奏不同,同样不必过度解读。
“事实上,明年上半年原油需求走弱相对确定,这也是目前盘面空头交易的需求负反馈逻辑。目前看欧美成品油需求走弱的逻辑可能在明年上半年持续压制油价,***需求何时可以触底反弹存在不确定性,需要紧盯高频领先指标如国内出行数据,从出行领先指标看,***原油采购需求的弱势将持续一个季度以上。将时间周期拉长看,明年下半年随着海外从加息周期进入降息周期以及国内疫情大概率逐步稳定,原油需求可能再次对油价形成正向驱动。”章正泽表示。
宏观环境的转好在短期内给国际油价的上涨提供了动能。杨安表示,***11月CPI数据基本证实了***通胀压力最大的阶段已经过去,细分数据大部分呈现走弱迹象,这意味着未来***通胀数据将继续回落。“通胀压力回落直接影响是让美联储加息预期趋缓,利多风险资产表现。但在美联储停止加息之前,意味着流动性保持收紧态势,对经济恢复是不利的,从这个角度来说会对大宗商品市场产生压力,所以市场会谨慎观察后续***CPI变化与经济下行压力之间的博弈,对油价的影响也是如此,需要看投资者对其反应、市场情绪的变化等多方面。”他说。
章正泽则表示,***通胀压力最大的阶段可能已经过去,但是对油价负向影响的阶段并没有过去。从美联储开始加息到增加企业和个人融资成本,再到抑制原油终端成品油需求的过程需要时间传导,因此市场在交易加息周期对油价拖累时就存在两套逻辑,即预期与现实的逻辑。在加息的初始阶段,市场会去交易加息带来需求走弱的预期,例如今年6—7月份,原油盘面单边下跌的同时,近端月差表现偏强。当加息预期逐渐靠近联储点阵图,加息可能逐步进入收尾阶段,市场会去交易加息对现实需求的影响,此时预期端的摆动对油价影响力下降,例如今年11月份开始至今,原油盘面单边下跌的同时,近端月差也出现大幅下跌,且跌势更凶,近端月差带动盘面价格走弱,并且目前现实端需求负反馈逻辑尚未结束。
“展望2023年,全球原油市场需求增幅放缓几乎是确定的,是否陷入衰退尚存分歧,***CPI的走势是一个重要观察指标。在历史级别的通胀压力面前,市场在2023年需要面对的主要下行风险与2022年依旧类似,即因流动性收紧造成的通缩风险,11月CPI的回落有一定可能预示着这种格*的出现。当然,考虑到美联储紧缩政策的不确定性,究竟是滞涨延续还是通缩并不明晰,只是在通胀的尾声,商品市场大概率会反复交易通缩风险下的价格下跌,并不断地纠正预期差。”黄柳楠说,考虑到历次加息对经济回落的影响从来都难以精准预估,2023年的海内外货币政策一定还会存在诸多变数,信用收紧对原油现实和预期的直接冲击节奏较难预估。滞涨格*的深度演绎与地缘风险触发的不确定性均提升了对需求判断的难度,即通胀究竟是快速回落还是缓慢回落仍需观察,不宜妄下定论。
黄柳楠认为,如果美欧CPI回落的节奏非常凌厉并带动市场提前交易通缩风险,油价很可能在2023年上半年依旧面临巨大的下行压力,甚至创下全年低点。如果美欧CPI回落的节奏相对缓和,对于油价的利空传导则相对温和,届时原油市场的交易视角或更多回归供需面,油价重心在通胀回落但未进入通缩格*的过程中仍有可能长期处于高位。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油价可能阶段性交易衰退或者紧缩而下跌,供应偏紧与OPEC+减产托底格*下,低位持续的时间不会特别长,均价下跌有限。
*END*
责任编辑:李国雷 主管:张海强
推荐阅读:
重磅数据出炉!美联储政策拐点显现,明年可见降息?影响大宗商品几何?1800亿“天才富豪”被捕,什么情况?
阶段性见顶?铁矿石当前的交易逻辑是?
半年收益近5倍,她的秘诀是……
美联储从什么时候开始有加息预期
美联储最近一次议息是在3月15日(北京时间3月16日凌晨),预测加息概率接近100%。
2019年***就业市场增速将放缓,美联储再加息的可能性大吗?
美联储会继续加息。
关心的不是美联储下一次加息时间而是最终会加到多少
有分析师指出,尽管点阵图预计2017年加息三次,但耶伦在此前的新闻发布会上称,一些***修改预期,但并非所有人;官员调整预期时会基于几个因素综合考虑。此次会议纪要有望对这一情况给出具体解释。 裕信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表示,真正较具影响力的***—包括**耶伦与副**杜德利,都很可能只支持2017年加息两次;若事实如此,本次点阵图透露的“大多数***支持明年加息3次”的信息,可能难以撼动趋于谨慎的货币政策前景。展开全部
花旗集团内森·希茨:明年美联储可能还会进行一定程度加息-新闻-上海证券报·***证券网
上证报***证券网讯(记者黄坤)9月22日,在2023第五届外滩金融峰会上,花旗集团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内森·希茨表示,美联储之前不断加息,将利率提高到超过5%,现在美联储呈现观望的态度,***通胀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停止加息可能会对实体经济产生一些紧缩效应,预计明年美联储还会进行一定程度加息。
美联储宣布结束QE计划后是否会加息?
对目前美联储加息,首先会长时间地先进行评估计化宽松政策终止所产生的影响。另外,另外一个可能迫使美联储升息的最大问题,是市场能否在低利率的情况下承当延续飞涨的***联邦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