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始知蓬莱近
无为总觉咫尺远

如何购买上证180(股市180反两要怎买?)

股市180反两要怎买?

1. 股市180反两是指股价在一段时间内出现大幅度下跌后,随后出现反弹的情况。2. 股市180反两的买入策略是在股价触底反弹后确认趋势上升后买入股票。原因是在股价触底反弹后,市场情绪有所改善,投资者对股票的信心增加,股价有望进一步上涨。3. 在购买股市180反两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关注市场的整体趋势,避免在整体下跌趋势中买入;其次,要选择具备良好基本面和有望反弹的个股;最后,要合理控制风险,设置止损位,以防股价出现逆转。此外,对于股市投资,建议投资者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风险意识,谨慎决策。

坤鹏论:他们说北上资金是聪明钱跟着炒股能赚钱!

佛陀在地球上最后的一句话是:成为你自己的光。不要跟随其它人,不要模仿别人,因为模仿、跟随会创造出愚昧。

 ——奥修《法句经》

昨天,有位同事说,你觉得XX社区电商能成吗?另一位同事嘿嘿一笑回答:靠命。

其实,我们真的不用怀疑自己对许多事物的判断力,这个世界上,往往大家都觉得违背常理,做不成的,最终99%真会成不了。

坤鹏论以前就是靠这种常理判断了:

共享单车的本质是玩金融,没有金融绝对没戏;

区块链是反人性的,靠发币拿了钱,谁还真去干事;

现金贷就是欺负老实人、怂人,就是个庞氏骗*,最终必将崩盘;

没有监管的P2P同样会沦为庞氏骗*;

每个人都是有价码的,就看你出的钱够不够;

……

其实,这些都是常识的判断,不需要任何特别专业的知识,所以,各位老铁,要相信自己。

只要经常看股市的相关新闻,有个词总是映入眼帘,它就是北上资金,另外与之相对的南下资金虽然出现不那么频繁,但也算个熟悉的陌生人。

那么什么是北上资金和南下资金呢?

今天坤鹏论就来聊聊这两股资金,当然重点是北上资金,因为它和我们关系更紧密些。

一、什么是北上资金和南下资金

首先,这里说的南和北是以香港为界的,南代表港股,北代表A股。

它们开始被使用的时间点大致在沪港通和深港通开通以后,这两通打通了国际和内地的资金通道,自此内地投资港股的资金就有了南下资金这个专属名词,而从香港投资到A股的香港和国际资金就被叫做北上资金。

二、沪港通和深港通

1.互联互通机制

介绍这两个名词前,先来了解一下互联互通机制,因为不管是沪港通,还是深港通,都是在此机制下实现的。

没有互联互通机制时,A股和港股是分别独立的两个市场,并没有交集,内地的投资者想要购买港股,就必须去香港开设证券账户,香港居民想要购买A股亦然。

互联互通是指上交所、深交所分别和港交所建立技术连接,使内地和香港投资者可以通过当地证券公司或经纪商买卖规定范围内的对方交易所上市的股票。

它就像连接内地和香港资本市场的大动脉、桥梁,不管是内地股民,还是香港股民,坐在家中就能轻松完成开户,以及买卖香港或内地的股票。

2.沪港通

沪港通,从字面上大致就能有基本的了解,就是上海、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包括沪股通和港股通两部分。

沪股通指境外投资者委托香港经纪商,经由香港联合交易所设立的证券交易服务公司,向上海证券交易所进行申报(买卖盘传递),买卖规定范围内的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

港股通指投资者委托内地证券公司,经由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的证券交易服务公司,向香港联合交易所进行申报(买卖盘传递),买卖规定范围内的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股票。

沪港通在2014年11月17日正式运行,其意义相当重大,是中国证券市场对外开放迈出的最为重要的一步。

3.深港通

它是深圳和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的简称。

指深圳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建立技术连接,使内地和香港投资者可以通过当地证券公司或经纪商买卖规定范围内的对方交易所上市的股票。

深港通同样也分为深股通和港股通两部分,其作用和前面介绍的沪股通与港股通一样。

深港通于2016年12月5日正式启动。

要说沪港通是互联互通的第一步,深港通就是重要的第二步。

4.陆股通

沪股通+深股通合在一起被称为陆股通。

5.更严谨的名词解释

有了前面几个“通”的定义理解,那么更严谨的北上资金和南下资金定义如下:

南下资金:通过港股通(包括沪港通和深港通)进入港股的中国内地资本。

北上资金:通过陆股通进入A股的香港资金和国际资金。

6.沪港通和深港通的区别

可以说,沪港通和深港通是互为补充的。

对于香港或国际投资者,可以通过深股通购买深圳证券交易所的股票(深圳创业板、中小板都可以买),或通过沪股通购买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股票(上证主板)。

对于内地投资者,虽然都能通过沪港通和深港通购买港股,但投资标的和标的数量不一样。

沪港通

沪股通:上证180指数的成分股;上证380指数的成分股;上交所上市的A+H股公司股票。

港股通:恒生综合大型股指数的成分股;恒生综合中型指数成分股;同时在上交所、港交所上市的A+H股公司股票。

深港通

深股通:市值60亿元人民币及以上的深证成分指数;市值60亿元人民币及以上的深证中小创新指数的成分股;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A+H股公司股票。

港股通:恒生综合大型股指数的成分股;恒生综合中型指数成分股;市值50亿港币及以上的恒生综合小型指数成分股;A+H股上市公司在联交所主板上市的H股。

从股票的标的数量上比较,沪港通明显要少于深港通。

7.港交所和联交所

港交所:即“香港交易所”,全称“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HongKongExchangesandClearingLimited,英文简称HKEx),是全球一大主要交易所集团,也是一家在香港上市的控股公司。

港交所在香港及伦敦均有营运交易所,旗下成员包括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香港期货交易所有限公司、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香港联合交易所期权结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期货结算有限公司,还包括世界首屈一指的基本金属市场──伦敦金属交易所(LondonMetalExchange,简称LME)。

联交所: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TheStockExchangeofHongKongLtd.)简称SEHK,是香港证监会所认可的交易公司,是港交所的全资附属公司,以在香港建立和维持股票市场为目标。

8.什么是A+H股?

A+H股,是既作为A股在上海或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又作为H股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股票。

知乎有个形象的比喻,坤鹏论借用过来:

我们可以将不同的上市公司看做不同数量单位(规模)的奶牛群,不同的证券交易所看做不同地域的牧场(牧场可买卖羊只,也可收取羊奶),且同一奶牛群内的每只奶牛都具有相同的外观和产奶能力(同股同收益),且不同地域牧场内的羊只价格存在地域差异(一个交易所一个PE市盈率,不同交易所不同PE),那么,某公司甲上了A股即某羊群甲圈养在了A牧场,某公司甲上了H股即某羊群甲圈养在了H牧场。    

据此,A+H股就是羊群甲中的部分羊圈养在A牧场的同时,部分羊圈养在了H牧场。

9.外资怎么通过陆股通进来

如果你注意观察,会发现一些股票的股东名单中会有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沪股通),它是港交所的全资附属公司,经营香港的中央结算及交收系统,乃认可的结算机构。

根据《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若干规定》第十三条的规定:

“香港投资者通过沪股通买入的股票应当登记在香港中央结算公司名下。”

所以,外资就是通过它走陆股通,然后投资中国股市。

另外,有的股票股东中还有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它同样也是港交所的全资附属公司,主要代表H股的持股情况,主要出现在A+H股中。

如果你是一个香港股民,你直接买中国平安的H股,你的股份记在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名下;如果你通过港股通,买中国平安的A股,那么你的股份记在香港中央结算公司名下。

三、港股通怎么开户

首先你的股票账户余额必须要有50万以上资金。

而且就算有钱也不能任性,因为通过港股通并不是所有港股都能买,只能“买卖规定范围内的两所上市股票”,且每日有额度限制。

同时,港股通买港股,不论是H股还是非H股,都是20%红利税,而直接开户买港股,非H股是免税的。

当然,港股通相比去直接到香港开户还是有好处的:

1.相对而言,开户方便,而到香港直接开户,不管是找代理还是自己直接去香港开,手续上比较麻烦。

2.在香港开户还有换成港币的烦恼,这个你懂的。所以,还是港股通方便。

3.资金安全上港股通也要胜出一筹,因为直接在香港开户,资金是挂在香港的证券公司,如果证券公司倒闭了或者发生变故,15万港币以内是金管*包赔,15万以上看造化了。

而港股通则由中登公司(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代持,这家公司为沪港通等跨境证券交易提供登记、存管、清算、交收服务,其资金风险几乎为0,而且A股账户证券和资金都可以累计,只要满50万就能开。

4.在佣金方面,港股通更便宜。

香港券商佣金一般最低万分之五,少数互联网券商据说能做到更低,香港的银行也可以买卖股票,但佣金比券商高。

同时,在香港开户直接买卖股票,都有最低佣金要求,券商一般最低要求每笔50港币,银行一般要求每笔100港币。

而港股通,国内券商收取万分之1.5~万3交易手续费,不设最低佣金额。

四、从北上资金看外资如何炒A股

1.可买的股票有限制

坤鹏论为什么在前面要把沪港通和深港通介绍得那么详细?

这是因为许多问题的答案就在其名词定义中,比如:北上资金购买的股票是有限制的,不是想买啥就买啥,就拿A股来说,起码要是指数里的成分股,共计180+380=560,还有上交所上市的A+H股公司的股票,计190,合计560+190=750只。

而A股上市股票为1496,也就是北上资金只能在大约一半的A股股票中投资。

如果不知道这个,那你可能会错误地判断:北上资金只青睐指数成分股,其他股票根本瞧不上。

2.人家的业绩真不赖

可能一种崇洋心理,也可能是对咱们自己失望,现在市场有一个风向标,就是看北上资金,如果从香港北上的资金是净流入的,大家就跟着兴奋,如果香港资金撤离,大家就开始出逃。

进一步而言,不难发现,北上资金的投资标的和风格已成为当前投资者关注的主要指标之一。

不过,关注外资动向也是有依据的,因为它们的业绩一直以来不错,而且也形成了中国股市中的一派势力。

早在沪港通开始之前,外资就已经在中国股市中大赚特赚了。

那时候,它们主要靠的是QFII。

根据习惯,坤鹏论先来普及一下什么是QFII。

QFII是QualifiedForeignInstitutionalInvestors——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的英文简称。

这个机制是指外国专业投资机构到境内投资的资格认定制度。

QFII是一国在货币没有实现完全可自由兑换、资本项目尚未开放的情况下,有限度地引进外资、开放资本市场的一项过渡性的制度。

这种制度要求外国投资者如果要进入一国证券市场,必须符合一定条件,得到该国有关部门的审批通过后汇入一定额度的外汇资金,并转换为当地货币,通过严格监管的专门账户投资当地证券市场。

QFII第一次在中国亮相是2003年7月9日上午10时17分,当时,瑞银成为首家投资中国股市的QFII,并发出了第一单指令,10点19分左右,首单买入的四只股票全部确认成交。

接下来的10年——2003~2013年,外资凭借QFII,在中国资本市场大显身手,先后共汇入资金1200多亿元,累计盈利达1500多亿元,年化收益率达到16%。

也就是说,10年之间QFII在中国的资产实现了翻番。

后来有了陆股通,外资进入中国股市更加便捷,从收益上看,即使是到现在,人家依然赚得盆满钵满,起码从2015年~2017年,都是盈利的。 

所以,你有什么理由抱怨中国股市太垃圾,赚不到钱呢?

3.北上资金强势流入

从北上资金的流动完全可以看出来,它们秉承的是价值投资理念,当然前面所说的股票范围限制,国家是基本不给它们投机的机会,也使北上资金必须价值投资,其典型体现就是在熊市坚决抄底。

2018年11月,中国股市已经惨淡了近一年,态势呈现高开低走,结果全年下来上涨股票不到一成,全行业下跌。

有媒体这样报道:

“截止2018年11月26日,今年以来A股主要指数跌幅均超过20%,其中中证500、中小板指、中证1000跌幅甚至超过30%,分别为-30.13%、-33.54%、-33.97%。另外上证指数下跌22.11%,创业板指下跌25.57%。”

2018年中国股市的跌幅排在历史第五位,市场完全可以用“惨烈”二字来形容。

“截至11月26日,在两市的3560只股票中,今年以来收益为正的个股占比不足10%。总共有387支股票跌幅超过50%,1827支超过30%,跌幅中位数为-30.57%。”

同样是在2018年11月,监管层密集出台利好政策,出台的密度是空前的,从地方到中央,都在力挺A股。

当时,人们开始不断呼号着,政策底!政策底!

可是,底在哪里?其实没人知道,没有人心里有底。

正是这样的时间点,这样的熊样下,外资开始行动了。

那个月,北上资金单日净流入更是破天荒地冲高到179亿的大关。

到2018年12月开始冲击过126亿关口,此后100亿关口再也没有攻下。

12月下旬到春节之前,北上资金流入又开始呈下滑趋势。

有统计数据显示,整个2018年,外资逆势累计流入A股达2942.18亿元,其中,沪股通方向流入1810.94亿元,深股通方向流入1131.24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5月、11月北上资金净流入A股均超过400亿元,分别为451.04亿元、469.13亿元,而再往前追溯月度流入超过400亿元,还是发生在沪港通开通当月——2014年11月。

而2019年前两个月借道陆股通的北上资金净流入更是均超过600亿元人民币。

今年春节后,北上资金又有新的明显加速流入,尤其是在3月之前,一度冲击单日净流入70亿大关,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北上资金净流入达1270.50亿元。

可以肯定的是,北上资金在这段时间一直在抄底。

不过,自从A股日渐抬头之后,从3月1日开始,北上资金净流入急速下滑,一直没有冲过50亿关口,甚至出现单日净流出超过35亿的现象。

4.北上资金偏爱价值投资

从北上资金购买的股票可以看出,它们完全是价值投资的风格与特点,甚至被称为”SmartMoney“(聪明钱)。

(1)重点购买的股票是什么

首先,长期偏爱消费板块,比如:食品饮料、医*生物等行业;

其次,看重独特性和稀缺性,像贵州茅台、五粮液这些,仅此一家,其他地方买不到;

再次,要买就买行业龙头,直接选择行业(或细分行业)中市值最大的股票,比如:格力、恒瑞医*、三一重工等;

然后,还包括大金融,像中国平安、招商银行等,从2014年以来,北上资金一直比较青睐非银金融。

所有这些公司,市场竞争力强,市值大,流动性好,增长和利润不错。

让我们看看北上资金2018年具体的持股情况:

2018年北上资金持股市值排名前十位的分别是:

贵州茅台、美的集团、中国平安、恒瑞医*、海康威视、伊利股份、格力电器、五粮液、长江电力和上海机场。

其中,贵州茅台以514.1亿元的持股市值稳居第一,比位列第二名的美的集团高出182.32亿元。

数据显示,2月以来获北上资金加仓的股票共141只,有101只的2018年度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超七成。

其中,北上资金增持股占总股本比例超0.5%,且去年净利润增幅超过30%的股票共有17只。

可以说,北上资金从2018年11月迅猛进入,到今年3月回归寻常,它们已经得到了丰厚的赢利,比如:格力、美的等股票,应该至少有20~30%的收益。

(2)形成一定影响力

由于北上资金长期驻扎消费板块,对消费股有明显的向上驱动作用,甚至已经对部分个股具备了一定定价权。

一直以来,投资者不断试图寻找指点股市迷津的风向标,在股市中有这样一种操作手法,那就是谁厉害我就研究谁,谁聪明我就跟谁走,分析北上资金的动向,已经是不少分析师的日课。

一些投资机构或个人则直接采取了跟随买入、提前埋伏,预先减持外资持股比例过高的个股等应对策略。

比如:国内部分主力资金对北上资金动向就存在“跟随”行为,甚至加深了北上资金对行业超额收益的影响,起到了杠杆作用,并具有了一定的”间接定价权“。

2017年,结构性牛市存在的重要诱因就来自于超过2000亿的北上资金流入。

另外,北上资金的加仓偏好较为倾向蓝筹板块,这也是价值投资的偏好,而且北上资金多年来也一直以价值投资为主。

(3)为什么被叫作”聪明钱“

北上资金之所以被称为”聪明钱“,这是由其骄人的实战业绩来证明的。

比如在2015年8月24日~8月27日,沪股通资金流入280多亿,当时买入的是市盈率低的大蓝筹,随后沪指展开了4个月的反弹行情,北上资金获利颇丰。

而就在2015年10月13日~11月4日,沪股通流出256亿元,这个结果显而易见的是,北上资金成功逃顶,拿着盈利跑了。

2016年1月27日,沪指创出2638点低点的那天,当日沪股通流入44.85亿元,这个数字是当月最大,当月资金流出最大为6.36亿元。

2016年2月29日,沪指二次探底2638点,北上资金连续流入,可见这次抄底相当成功。

2017年3月2日~3月15日,北上资金也是连续多日流出,如果没有雄安新区概念的刺激,或许沪指会提前进入调整,可见这次节奏北上资金依然踩得很准。

可见,北上资金精准的“高抛低吸”能力得到市场认可,确实相当聪明。

但是,北上资金也不是100%准确,也有踩错节奏的时候,比如:2016年12月19日到2017年1月10日,北上资金连续多日流出,但随后市场展开了上涨。

五、如何正确看待北上资金

有句俗话说,跟在别人*股后面吃土。

坤鹏论以前在《一切源于模仿如何建立你的投资哲学》中说的,模仿是社会进步的根源,先有模仿才有超越。

所以,对于北上资金,可以模仿,但若要紧紧跟随就得谨慎了。

这个世界上,永远的跟随永远也成不了大事。

各个投资大师也曾不断告诫,要想投资大成,必须独立思考。

因为,在零和博弈的股市中永远是少数人赚钱,一种策略用的人多了,其结果就是失效,皆输。

特别是在市场波动剧烈时,如果先看别人怎么动,自己再跟随,就会遇到区区几秒,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的距离。

有时候,人就是这样愚蠢可笑,本来正品原著就在那里摆着,非要去吃别人嚼过的馍,就这样吃个低品质,甚至可能沾了别人好多病菌的二手货,还乐此不疲,沾沾自喜,以为得了真经。

另外,A股的涨跌多少和外资的流入流出有关,但要说外资左右了A股表现,那实在不敢苟同。

如果单纯跟着北上资金走,结果可能也会不如预期,就在去年底,坤鹏论就亲耳听到一家紧跟北上资金的机构,赔得挺惨。

而且,以北上资金为马首是瞻,更是本末倒置,因为北上资金不过是在严格遵循价值投资的基本思路——好股票,便宜买,中国股市跌到一定程度,价值股便宜了,自然要进来捡便宜货,不来那才是傻呀。

其实,你只要多看一些巴菲特的书,甚至是多看几篇坤鹏论的文章,可以做到和北上资金一样聪明,就像坤鹏论在去年下半年不断在文章中建议,投资股票吧,投资股票吧,如果你听进去了,并严格按价值投资选股,现在怎么都有20%~30%的增长。

当然,虽然不可全信北上资金的操作方向,但它的流向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正所谓”盯着外资北上资金选个股“,起码可以让你发现自己不熟悉的价值股,并坚定购买的信心。

有老铁肯定会问,到哪里去看北上资金的动向呢?其实各大财经网站、股票APP都会有,搜索一下你就知道。

北上资金更大的意义在于,它们向中国股民证明了,你们不待见,你们抱怨全都是垃圾,你们恨其朽木不可雕的A股,一样可以捡到宝,一样可以赚到钱。

同时,你们一直嗤之以鼻,认为巴菲特来了都赔钱的价值投资,真的帮助洋和尚大把大把赚走了你们的钱。

啪啪打脸,有没有?!

目前,北上资金持有最多的是茅台,持股市值500多亿,几年前,茅台才不到100块,如今已经近800。这其中,北上资金的进入是其大幅上涨的很重要原因之一。

相比于国内资金的短视,北上资金看得更长、更远。

所以,很多人说A股坑,不如说自己人坑,总是留着好的机会给外资。

其实,市场很分裂,大家以为的熊市,恰恰很多人在熊市中赚钱。大家以为的牛市,却不知道有多少人被套在5178点。

历史曾给了你机会,只是你没有珍惜。

但愿下次真的机会来临时,你我可以把握住。

机会总在绝望中诞生,那璀璨诱人的泡沫,反而是最危险的。

本文由“坤鹏论”原创,转载请保留本信息

往期热门文章精选:

(点击下列文章标题链接查看)

★他是股票技术派的鼻祖道·琼斯指数的缔造者

★投资信媒体永远难赚钱★股市里的人生大道理谁也逃不出的回归均值法则★心理学早已统治股市!上★心理学早已统治股市!下★为什么我这么强烈地不推荐你买基金★建立并坚持自己的投资策略是股市挣钱的基础★投机心理是罪魁人类历史上的四部荒诞泡沫大片★投资是一场输家的游戏赢的唯一秘诀是少犯错★如果你想做股票短线投资动量投资法一定要知道★三分钟透视资产负债表的秘诀

上证180都分级基金怎么买

分级基金都是场内购买的,属于封闭式创新基金。所谓场内购买就是到证券公司开户,跟炒股一样。  分级基金是指在一个投资组合下,通过对基金收益或净资产的分解,形成两级(或多级)风险收益表现有一定差异化基金份额的基金品种。它的主要特点是将基金产品分为两类份额。并分别给予不同的收益分配。  分级基金又叫“结构型基金”,是指在一个投资组合下,通过对基金收益或净资产的分解,形成两级(或多级)风险收益表现有一定差异化基金份额的基金品种。它的主要特点是将基金产品分为两类份额,并分别给予不同的收益分配。从目前已经成立和正在发行的分级基金来看,通常分为低风险收益端(优先份额)子基金和高风险收益端(进取份额)子基金两类份额。

怎么炒上证指数?

炒上证指数方法:可以买指数型基金。如:上证50ETF,上证180ETF等。这些基金的涨跌是与上证指数密切相关的。

上证180期货如何购买

上证180包括的股票如下:浦发银行(600000)首创股份(600008)包钢股份(600010)华发股份(600325)西南证券(600369)盘江股份(600395)烽火通信(600498)指数简介上证成份指数(SSECONSTITUENTINDEX,简称上证180指数)是对原上证30指数进行调整和更名后产生的指数。上证成份指数的编制方案,是结合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现状,借鉴国际经验,在原上证30指数编制方案的基础上作进一步完善后形成的,目的在于通过科学客观的方法挑选出最具代表性的样本股票,建立一个反映上海证券市场的概貌和运行状况、能够作为投资评价尺度及金融衍生产品基础的基准指数。

阿尔法和贝塔

阿尔法和贝塔

AlphaandBeta

前些日子一位朋友对我说,你们搞金融的整天在嘴上嚷嚷什么阿尔法,贝塔,伽马之类的,这到底什么意思?你能不能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来给我解释一下?要注意我没啥金融专业知识,因此不要说得太复杂。于是就产生了下面这篇文章。

阿尔法(α)和贝塔(β)是希腊字母中的首两个字母。在当代金融领域,阿尔法代表的最普遍的意思是超额回报(Activereturn)。那么什么叫超额回报呢?让我用下面的图表来简单解释一下。

一个基金经理要去股市中进行投资,那么他可以做的最容易的事情,就是把股市中所有的股票以当时的市值买下来。

以前在指数基金还没有被发明的时候,这个工作有些繁琐。比如股市中共有100支股票,那么基金经理需要把这些股票一个个都购买下来。后来有了指数基金以及指数基金ETF以后,这个工作就变得简单很多。

比如中国的投资者如果需要购买市场上所有的股票,就可以购买沪深300ETF。虽然该指数只包括300支股票,但覆盖了上海和深圳股票市场60%左右的总市值,具有良好的代表性。这个ETF给投资者带来的回报,可以近似的认为是市场给予投资者的回报。

如果基金经理的工作只是购买一个指数ETF的话,那么他显然是不合格的。没有投资者会愿意把自己的钱给基金经理让他去买一个指数ETF,因为投资者自己可以随时这么做。投资者被钱交给基金经理的唯一原因,是经理可以给予投资者比市场更好的回报。而这个更好的回报,我们就把它称之为超额回报,简称阿尔法(α)。

如果一个基金经理是出色的,那么他的超额回报就应该是大于零的。我们也会说该经理有阿尔法。而如果该基金经理的回报还不如市场,那么他的超额回报就是负的,我们也会说这位基金经理没有阿尔法。

说完了阿尔法,下面来说说贝塔。

在金融领域,贝塔的主要作用是解释某个证券和市场相比较而言的风险程度。贝塔在数学上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从数学上来说,整个金融市场的贝塔值为1。通过历史价格数据,我们可以计算每个金融证券(比如工商银行的股票)的贝塔值。如果其贝塔值高于1,那么我们就说他的金融风险高于市场;而如果贝塔值小于1的话,我们大致可以认为其金融风险小于市场。

从贝塔的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出,贝塔值的大小,取决于该证券和市场价格走势的相关程度。如果证券价格紧跟市场上下波动,那么其贝塔值相对来说会比较大,因此也被认为风险更高。

为了更好的解释这个概念,让我来举下面这个例子具体说说。

上面这张图显示的是在70个交易日(差不多3个月)内的两条价格线。蓝色的是某股票的价格变动线,而黄色的则是市场价格变动线。在那三个月中,市场的价格上升了7%左右,而证券价格下跌了15%左右。那么问题来了:该证券的贝塔是多少?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将上面的价格曲线图转换成日价格变化图:

按照上面的公式,我们可以首先计算出两者的Covariance,以及市场的Variance,然后相除得出该证券的贝塔为0.015。这个贝塔值是比较小的,主要原因是该证券每天的价格波动和市场每天的价格波动几乎不相关(Correlation为2.89%)。因此可以被认为是低风险(低贝塔)证券。

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低风险不代表一定赚钱,高风险不代表一定亏钱。在这里,风险衡量的只是该证券的价格波动和市场价格波动之间的相对关系。在上面的例子中你可以看到,在那三个月中,该证券的价格是下跌的,而市场则是上升的。

对于投资者来说,最理想的投资标的是这样的:

1)有正的阿尔法,即投资标的回报高于市场回报。这一条似乎不用太多解释。

2)有低的贝塔,即该投资标的回报的波动性和市场几乎不相关。这是什么原因呢?主要有两点。首先大部分人在进行投资的时候,会首先购买市场(比如购买上证180指数基金),所以在大部分人的投资组合之中,他不缺贝塔(还记得么,市场的贝塔为1)。

其次要想获得市场贝塔(1),投资人付出低廉的价格很容易就可以做到(比如购买上证180指数ETF的年管理费是0.33%左右,如果购买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ETF付出的年管理费更少,只有区区0.05%),那么他们付出高昂的管理费来委托基金经理管理他们的资产时,就需要基金经理提供物有所值的服务。如果基金经理提供的产品也有很高的贝塔(比如0.8),那么对于投资者投资组合的价值很有限,投资者的回报还是受到市场大盘涨跌的影响。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选择基金经理时,需要看他的阿尔法和贝塔的原因。下次你如果再去购买基金,我建议你可以先问问对方,你有过去几年的交易记录?你的交易记录在扣除费用之后的阿尔法和贝塔各是多少?这些简单的问题,可能会让你的基金经理对你刮目相看。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国泰上证180金来自融如何?

根据该基金的名字您就可以知道该基金以上证180指数中的成分股为参考进行复制,其基金净值的每日涨跌情况将视上证180指数的涨跌而定,是一种被动管理的基金。对于一般的投资者而言,如果没有什么证券知识和太多时间关注股票市场,并打算长期持有,上证180组合还是不错的选择。我觉得你买他不放个5年以上没什么效果,这种模拟指数基金必须得长期持有才能显示出其价值,看你有没有这个耐心了。

花钱买吆喝:常见投资错误分析

花钱买吆喝:常见投资错误分析

标签:金融,投资,基金

花钱买吆喝,是投资者最容易犯的错误之一。

比如我们广大投资者在选择基金的时候,都喜欢选择高大上的基金经理。管理该基金的经理,最好是美国常青藤大学毕业,外加一个排名靠前的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在华尔街银行工作多年,有着英气逼人的脸蛋和高大的身板。他所就职的基金公司,规模自然是越大越好,最好有数百或者上千的雇员,外加各种电脑IT系统,交易程序,风控管理,一应俱全应有尽有。这样的想法是很正常的,但是它却未必是理性的。

要讲清楚这个问题,让我们先举个简单的例子。

上图显示的是两家足球俱乐部在去年的财务状况的对比。它们分别是西班牙的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和英国的南安普顿足球俱乐部。其中左边一家在2014/15年度的税前利润为2千万美元左右,而右边一家同期的税前利润为4千6百万美元左右,比左边的高出一倍还多。左边的那家俱乐部利润率大约为5%,而右边的那家利润率在30%左右。

哪家是巴塞罗那队?你可能已经猜到了:左边的那家是巴塞罗那俱乐部,而右边那家是南安普顿俱乐部。是不是有些匪夷所思?巴塞罗那队一年赚的利润还不到南安普顿队一年赚的利润的一半?要知道巴塞罗那拥有的MSN锋线可是全世界最强的进攻组合,在欧洲冠军杯中都所向无敌啊。

带着这个疑问,让我们再来看下面这张图:

左边的是巴塞罗那俱乐部的负债情况,在2014/15年度该俱乐部差不多借了接近6亿美元,杠杆率高达8倍左右。而右边的南安普顿队负债不到1亿美元,杠杆率不到2。

为什么要举这个例子?因为很多投资者不明白这个道理。大家想当然的认为,投资一家名气很响的俱乐部肯定最能够为自己赚钱。在这个世界上还有谁踢得过梅西,内马尔和苏亚雷斯领衔的巴塞罗那队?哪个对手上来不都是分分钟被虐?

可是俱乐部的名气,和是不是能从成为他们的股东而赚取回报,是两回事。大牌足球俱乐部股东赚钱很难的原因之一恰恰在于他们需要为那些明星球员付出极高的工资,进而影响了股东收益。

比如2015年世界上年薪最高的十大足球明星中,有三位就来自于巴塞罗那:梅西(2千1百万美元/年),内马尔(9百30万美元/年)和苏亚雷斯(1千500万美元/年)。该俱乐部去年一年的营业收入中,差不多3/4被用于支付球员的薪水和转会费分摊。梅西一个人一年的薪水收入就相当于巴塞罗那所有股东一年的利润总和。你可以从上面的例子看到,为了支付高昂的球星费用,巴塞罗那俱乐部背上了巨额的债务,其财务上承担的风险要远远高于像南安普顿俱乐部那样的足球队。

你可能会问,足球俱乐部的经营状况和我个人理财投资有什么关系?事实上如果你好好想想,这其中的道理是很相似的。在我们寻找基金经理进行投资的时候,就好比是寻找足球俱乐部进行投资。就像足球俱乐部的目的是赢球一样,把钱交给基金经理打理的目的则是赢钱,而两者进行的都是零和游戏。巴塞罗那需要战胜其他球队来获取胜利,而基金经理需要战胜股市大盘来体现其价值。

那么我们应该雇佣像梅西,内马尔这样的基金经理么?大多数投资者确实都是照着这个思路去找基金经理的,这也是大多数人使用的投资方法的错误所在。大家都知道,有了梅西和内马尔,他们确实可以帮你赢球,但是最后该不该请梅西和内马尔,则要看需要支付给他们的费用和你作为股东预期收益的比较了。如果梅西和内马尔的收费太高,那么理性的投资人只能忍痛割爱,去寻找要价更合理的球员。

这就说到了作为投资者最应该注意的因素,即投资成本的问题。为了说清楚这个问题,我给大家举个简单的例子。

首先让我先简单介绍一下基金经理和投资者之间的法律关系。

上面的图表提供了该商业模式的一个简单例子。共同基金被设置为一个合法的持有资本的投资者池。其注册地通常在一个免税地,比如开曼群岛或Delaware,或爱尔兰,这主要取决于投资者的来源地。

当然税率并不是唯一的考量,但确实是大部分情况下最主要的考量因素。基金经理,如Fidelity,JPMorgan,或Templeton,会和基金签署投资协议。该协议定义了基金经理的职责和服务范围,以及投资目标。根据不同的投资目标,基金管理公司的投资范围可以涵盖很多资产,比如股票,债券,房地产等。

作为回报,基金经理会向其管理的基金收取一定的费用。收费结构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在下面的段落中我会提供更多的分析。大体上来说,大多数基金经理会收取以下费用之一:申购费(在购买基金之前收取的一次性费用),管理费(不管基金业绩如何,基金经理每年收取的费用),以及分红(如果基金经理获得了超过某些标准的回报可以分到的奖金)。有一些臭名昭著的基金还会收取赎回费(就是投资者在卖出该基金时支付的一次性费用)。

你如果仔细想想就可以认识到,基金投资者和基金经理人之间,是典型的雇佣关系。基金投资人看重基金经理的投资技巧,通过雇佣关系来租借基金经理的投资技能,帮助投资者获得更好的回报。

但是,就像任何雇佣关系一样,这里面有一个潜在的代理人问题,即基金经理和投资人的本质利益并不是完全趋同的。投资人想要低风险,高回报,希望付给基金经理的报酬越低越好。但是,基金经理要收费养家糊口。由于基金管理费是基金经理管理的资产规模的百分比,因此对于基金经理来说,关键是要管理更多的资金,而不是给予投资人更好的回报。

这是潜在的问题核心,一个典型的代理人问题(Agencyproblem)。当然你可能会说,这不是一个问题,因为管理人员将为投资人提供丰厚的投资回报。而如果基金经理为投资人带来高回报,那么他们的收费再高,我作为投资人也不在乎,只要我自己赚到钱就行。但是问题恰恰就在于,大量的证据表明,基金经理们无法为投资者创造价值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他们收费太高。

晨星(Morningstar)基金数据库在2010年做的一项研究表明,基金的总费用比率(所有费用,包括管理费,券商费,法律会计费等)是基金长期业绩表现的最强大预测指标。换句话说,如果你面对上以千计的基金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做出最合理的选择,那么就选最便宜,收费最低的基金,就这么简单,你多半会比其他人都更成功。令人尴尬的是,这个简单的指标,比晨星自己备受赞誉的星级评定系统来的更靠谱。

也许你有点不敢相信上面列举的证据。要理解这个问题,需要首先讲讲基金经理的收费结构。

大家都知道在对冲基金这个行业里,有一个业内规则叫2/20,即基金经理每年收取2%的管理费,同时在年末收取20%的业绩分成。在大多数投资者的脑子里,这个2/20规则看起来是这样的:

投资者会觉得,即使给经理2%的管理费,我自己还有98%。即使给基金经理20%的业绩分成,我自己还可以拿80%。

可是事实上这是你的错觉。这个问题怎么说呢,给大家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一位基金经理每年的超额回报(金融行业内部称为阿尔法Alpha)是5%。超额回报的意思是基金经理创造的超过基准(比如上证180指数)的回报。因为如果基金经理无法战胜基准,那就没有必要把钱给基金经理管理,投资者去股市上买个上证180ETF就行了。为什么我取5%呢?因为世界上很少有基金经理能够连续多年创造超过5%的超额回报,中国的更少。

那我们假设超额回报是5%吧,在这种情况下,经理收取2%的管理费,然后再收取0.6%(20%X3%)的业绩分成,最后经理得到了2.6%的回报,而投资者则得到了剩下的2.4%的回报。也就是说,在基金经理创造5%的超额回报的前提下,他和投资者的分成是这样的:

你可以看到,两者回报的分法是差不多五五分成,基金经理的份额稍微多一些。当然,如果基金经理创造的超额回报不到5%,或者甚至是负的,那么经理和投资人的回报分成就会更不公平,更倾向于对于基金经理来说有利的方向。

金融业对于投资者回报的负价值在对冲基金行业很令人担忧。标准的基金管理业务是这样操作的,经理根据管理的基金规模收取管理费,并根据基金业绩收取业绩分成。这样的安排造成了基金经理和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对于基金经理来说,最重要的收入来自于管理更多的资金;而对于投资者来说,更重要的则是作为投资人他是否赚钱。

SimonLack曾经对于对冲基金行业做过这样一份研究。根据其对1998年至2010年的对冲基金行业的分析,对冲基金经理惊人的获取了那些年全球金融投资回报总额的84%,而组合基金(FundofFunds)获取了另外的14%。也就是说真正的投资者只分到了这张大饼中的2%。

这样的研究发现让人瞠目结舌,同时也让整个行业蒙羞。因为这个研究结果揭示的是,在对冲基金这个行业游戏中,真正受益的只是基金经理(84%)和FundofFunds经理(14%),而我们广大的投资者,则成了真正“人傻,钱多”的代表,陪那些基金经理玩了一趟票却没有获得任何好处。

也许你可能觉得自己与众不同,即使别的投资人在基金投资上赚不到钱,但你独具慧眼,可以发现掩埋在沙土之下的黄金。其实很多投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即自己的智商或者投资水平远高于大众平均水平,大众获取的投资回报不能作为衡量自己投资能力的标杆。

那么让我们分析一下富达麦哲伦(FidelityMegallan)基金,这个美国历史上最成功的基金之一的历史轨迹。该基金的经理是彼得林奇(PeterLynch),美国历史上最富传奇的基金经理之一。

彼得林奇从1978年开始管理麦哲伦基金。该基金在一开始的1978年到1983年,每年超过了股票市场大盘,标准普尔500指数大约25.3%。这个业绩是非常罕见的,也因此为林奇渐渐赢得声誉。但是事实上大部分投资人都没有享受到如此优秀业绩带来的好处。因为在70年代末的时候,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林奇,因此他管理的基金规模相对也比较小,不到1亿美元。

在接下来的6年中,即1984年到1989年,林奇的麦哲伦基金继续跑赢大盘,但已经远非之前的每年26%,而是每年3.7%左右。当然如果可以坚持多年每年跑赢大盘3.7%,也是非常了不起的业绩,很少有基金经理可以做到这一点。同时,林奇管理的基金规模上涨到100亿美元左右。

1990年,彼得林奇先生功成身退。有点讽刺的是,麦哲伦基金的规模在这之后开始井喷,一度上涨到巅峰时期的1,000亿美元。1,000亿美元什么概念?大约是一个小国家,如摩洛哥或者厄瓜多尔一年的GDP。富达基金也因此赚翻了天,光管理费每年就有7亿多美元的进帐。

但是如果你看该基金在同期的业绩,就会发现其回报和S&P500指数几乎没有区别,基本上就好像一个S&P500指数基金。投资者期望的每年超过大盘26%,或者4%的回报完全成为了水中月,仅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而已。你可能会记得大多数基金的宣传材料上都会说:过去的业绩不代表未来的回报。从这点上来说,这句话还真是说对了。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资案例之一,其最大的赢家是基金经理,而不是投资者。正如我们上面的图表中看到,绝大多数投资者只是在1984年之后才购入麦哲伦基金,而在那之后的基金回报相当平庸。我们可以推测,该基金的大多数投资者可能会对他们的回报感到失望。因为他们一开始购入该基金的期望可能是早先26%的超额收益,这可能也是该基金销售人员在向投资者推销时拿出的杀手锏,但现实和期望的差距实在是太远了。

在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大约有300多名基金经理供投资者选择。彼得林奇先生是他们其中的一员,这300多名基金经理每个人都试图说服投资者他是未来的彼得林奇。投资者投资基金取得超额回报的前提之一,是需要从这300多名经理中选出真正的明日之星。鉴于当时林奇只是管理区区2千万美元,我们大约可以得出结论那时候并没有多少投资者发现了林奇的天才。今天,我们面对成千上万的基金经理,挑选出下一个彼得林奇的几率有多大?

回到足球俱乐部的例子,这就好比你付了梅西级别的工资,但你面前有成百上千的足球运动员,你有没有把握辨别出谁是未来的梅西,谁是未来的罗纳尔多么?那些选中梅西的投资人,投资回报可能还算不错,但也不是特别出色(就像上面提到的巴塞罗那俱乐部)。可是那些没有选到梅西的投资者,他们的命运相对来说就要不幸很多了。

基金经理和投资者的游戏中,赢的似乎总是基金经理,因为如果投资者赚钱了,他需要给经理分一杯羹;而如果投资者亏钱了,还是需要给经理支付管理费。但如果我们仔细思考其中的联系,这其中的关系并不是那么简单。

在2005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JonathanBerk提出了高明的基金经理通常也有非常高的智商,因此和这样的聪明人打交道你很难占得任何便宜。基金经理对投资人的收费至少要达到其管理资产的水平,或者更高,因此这样算下来,投资者最后只剩下大盘市场的一般收益恰恰证明了市场的有效性。

根据我们的行业经验,我们观察到的很多基金经理行为往往会支持这一理论:基金经理首先推出一个新的基金,管理比较小的资金规模,提供2-3年丰厚的回报(很难说这是由于基金经理的运气还是水平),从此基金资产管理规模骤升,基金经理提高收费,基金随后提供了平庸的或者滞后于市场的回报。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基金经理与投资者之间的激励错位也直接导致了所谓的“资产集聚产业(AssetGatherer)”的膨胀。CharlesEllis曾经写过一本畅销书,叫ThePartnership,讲述的是高盛公司的发迹历史。在书中的一个章节作者提到,管理高盛资产管理部门(GSAM)的合伙人在经历了几年的挫折之后有一个瞬间醍醐灌顶,忽然意识到该部门的主营业务并不是设计出最好的投资策略,而是如何集聚他们可以管理的资产。换句话说,业绩不是最好并不是大问题,是否圈得到钱才是更重要的。

以一个著名的资产管理公司(我们选择隐瞒其名字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为例,下面是他们在欧洲的最新产品清单:

这样的资产管理公司往往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1.他们给投资者提供一个长长的可供选择的清单;

2.非常昂贵的费用结构,包括前端和后端收费;

3.投资者的收益不透明的,但对于基金经理的回报则相当可观;

4.他们有成熟的多渠道营销,品牌推广和分销策略。

投资者很可能会看到他们无处不在,比如电视,报纸,杂志,广告牌和互联网。打个比方来说,投资者就好像是个大胖子,而基金公司则是糖果公司。基金公司的目的就是提供各式各样让人眼花缭乱的巧克力,甜点和冰激凌。胖子到底应该吃多少是无关紧要的,关键是他要不停的花钱购买我的各种产品。

下面请允许我来举一个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当我每天走出新加坡的中央商务区附近的地铁站时,我总会看到一些大型资产管理公司的广告牌。这样的广告牌一般都有帅哥美女开挂,下面有大大的标语性字样,比如“让我们帮助你安排你的退休计划”。平时我会对这些广告嗤之以鼻,但想到目前正在写的这篇文章,我便对这些金融产品做了一些小小的研究。下面是该基金费用的详细列表:

对,你没有看错,一个非常简单的股票和债券基金,投资者需要支付每年大约4%的费用,也就是说你的起点是每年负4%,而事实上如果真要执行这样的策略其实每年不到1%就可以达到。而这只是我在公共场合随便逛一下就可以看到的例子。

这小小的4%,对于投资者来说有什么大的影响么?答案是,影响大着呢。因为很多时候,基金经理能够为投资者创造的价值也就那么几个百分点(如果他们真的创造价值了的话),在这仅有的几个百分点里一下子扣除4%,投资者还剩下什么呢?

你可能会问,那么基金经理到底有没有为投资者创造价值呢?让我们来顺着证据主义的思路,仔细检验一下基金经理们是否给投资人带来了他们自称的那些价值?

事实上学术界对此问题有大量的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也很清楚。在上图(WoodsfordMetaAnalysis)中你可以看到,绝大部分基金经理,在扣除费用后,对于投资者提供的不是零就是负的超额回报。因此对于投资者来说,他面临的选择是相当具有挑战性的。

如果他很幸运获得了梅西,但由于付出了高额的成本,他自己的回报也很一般,就像上面提到的巴塞罗那俱乐部的例子。而更为不幸的是,投资人付出了梅西级别的成本,却没有得到梅西(因为全世界只有少数几个梅西级别的球员),那么他的回报就会更加惨不忍睹。

你可能会说,你上面列举的是行业平均情况,不一定适用在我个人身上。那么在这里让我再用一个实际例子来说明这个道理。

在2008年一月份时,巴菲特和一家叫Protege的组合基金(FundofFunds)打了一个赌。这个赌很简单,巴菲特说,从08年1月份开始的十年,标准普尔(S&P500)指数回报将会超过对冲基金给予投资者的回报。Protege是美国一家比较有名的组合基金,他们的工作就是选择对冲基金。在他们的公司网站,他们对自己的介绍是“专业选择小型的多种投资策略的对冲基金”。这个赌的赌注是一百万美元。

在开始打赌的第一年,巴菲特一方输的比较多,因为正好经历了金融危机,S&P500(上图蓝色长方形)跌去了接近40%,而Protege投资者的回报(上图红色长方形)为-20%左右,虽然也还是亏钱,但要比买股票亏得少很多。这恰恰也是Protege在宣传其服务是主打的招牌:对冲基金由于可以买,也可以卖,因此在市场下跌时可以给予投资人更好的保护。

但是在2008年之后的每一年,S&P500都赢过了Protege投资人的回报。到2014年年底为止,S&P500回报已经领先对冲基金投资人多达40%。当然这个赌还没有结束,因此我不想在这里妄加任何不成熟的结论。但希望投资者可以理解巴菲特打这个赌的初衷,即对冲基金经理们的高收费最终会毁了投资人。

事实上巴菲特对投资人忽视投资成本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有过多次提醒。他曾经讲过一个叫Gotrock家族的故事。假设这个家族拥有全美国所有公司的股权,那么所有家族成员可以享受这些公司每年的盈利,包括分红。这个数字在2014年大概是每年9千6百亿美元左右。

有一天有一个帅小伙对Gotrock家族中的几个兄弟说,我可以帮你取得比目前更高的回报,这个帅小伙的名字叫券商。券商帅哥说,你如果看到要上涨的股票,我就帮你购买;如果你看到要下跌的股票,我就帮你抛出,这样低买高卖,你就可以取得比你的其他兄弟姐妹更好的回报。于是那几个兄弟信了,开始通过券商帅小伙进行股票交易,当然券商帅小伙也得到了他的佣金。注意这个佣金是从那9千6百亿美元中扣除的。

再过了一段时间,来了一个美女,名叫基金经理。美女对Gotrock兄弟说,你平时要上下班,还要照顾孩子,又要出国旅游,没有那么多时间来关心股票市场。你这样炒股不亏才怪。我不一样,我的工作就是炒股票。我可以帮助你专业炒股,这样你就可以有时间去干别的事情了。Gotrock兄弟一听,有理,于是让美女也来帮他,当然天下没有免费的美女服务,而且美女的收费一般都不低。

再后来又来了一位大爷,名叫投资咨询顾问,对Gotrock兄弟说,你看现在市场上有那么多美女基金经理供你选择,你怎么知道谁的水平高呢?你如果万一选到了一个外强中干的美女经理,岂不是让自己的钱打水漂?我这里有完整的数据库以及很严格的分析,可以帮助你选择更好的美女经理,来帮助你选择更好的股票。当然大爷也要养家糊口,大爷的服务也不能白享受啊。

结果就像上图中显示的那样,每一个来给Gotrock家族兄弟们提供帮助的帅哥美女们,都会提取相应的费用,而他们本身并没有增加原本那颗摇钱树的高度。其结果就是帅哥美女们推着一车钱走了,而Gotrock家族总体上并没有获得任何好处。

巴菲特举这个例子的目的是想要提醒投资者们,金融市场里有各种费用,如果我们不加注意,那么在不经意之间,我们的摇钱树就被砍矮了。在金融市场里,我们每个人都是投资者,因此注意自己的投资费用至关重要。

有些朋友可能会说,伍治坚你是谁啊?我凭什么要相信你?你不会是来忽悠我的吧?那么还是让我们来援引几个智者的名言,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吧。

美国耶鲁大学基金会首席投资官,DavidSwensen说过:绝大多数的主动型基金经理,关心的是如何收到更多的费用,而不是投资人的回报。

美国Vanguard集团创始人和**,JohnBogle说过:整个公募基金行业就像是一个巫师行业,完全建立在毫无基础的空虚想象之上。

控制成本,是投资者让自己变聪明需要跨出的第一步!

股票中的上证来自50,上证380,和上证180什么意思,并怎么才能买它

都是上证指数,这些指数不能直接购买,不过可以买这些指数的基金。上证50指数是根据科学客观的方法,挑选上海证券市场规模大、流动性好的最具代表性的50只股票组成样本股,以便综合反映上海证券市场最具市场影响力的一批龙头企业的整体状况。上证380指数在确定样本空间时,还剔除了未分配利润为负的公司,以及五年未派发现金红利或送股的公司,然后按照营业收入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成交金额和总市值的综合排名,根据行业配比原则确定各二级行业内上市公司家数,选择排名前380名的公司作为上证380指数样本股。上证180指数指的是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原上证30指数进行了调整并更名而成的,其样本股是在所有A股股票中抽取最具市场代表埋皮性的180种样本股票。扩展资料:1、投资策略本基金主要采取完全复制法,即完全按照标的指数的成份股组成及其权重构袜液物建基告液金股票投资组合,并根据标的指数成份股及其权重的变动而进行相应调整。但在因特殊情况(如流动性不足)导致无法获得足够数量的股票时,基金管理人将搭配使用其他合理方法进行适当的替代。2、风险收益本基金属股票基金,风险与收益高于混合基金、债券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本基金为指数型基金,采用完全复制策略,跟踪上证50指数,是股票基金中风险较低、收益中等的产品。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上证180百度百科-上证380百度百科-上证50

上证指数可以直接买卖吗?

不可以

上证指数不可以像普通股票一样买卖。股价指数是衡量和反映股市整体价格水平及其变化趋势的股价统计相对数。

通常,报告期的股票平均价格或股票市值与选定的基期股票平均价格或股票市值进行比较,两者的比值乘以基期指数值,即报告期的股票价格指数。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高金融网 » 如何购买上证180(股市180反两要怎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