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始知蓬莱近
无为总觉咫尺远

指数基金适合什么人(指数基金有什么好)

指数基金有什么好

现在什么指数基金好------现在看来,我国现有的指数基金中,跟踪沪深300指数和跟踪深证100指数的基金盈利最好。

基金投资入门(一):基金投资好在哪里?什么基金最适合普通人? - 哔哩哔哩

很多小伙伴看到身边人去年买基金赚了钱,都有点心动。

买基金比起炒股,确实相对稳健又能速成,如果你没有经验的话,不如跟着我学一下怎么投资基金吧。市场永远不缺乏机会,做好基金投资,从2020年开始!

这里说的基金指的是公募基金,说它最好原因有三:

二是基金是标准化金融产品,只可能亏***,不可能暴雷或跑路。

而其他的投资品种,比如私募、信托、股票、债券、期货、P2P、众筹、数字货币……理论上和实际上都存在***失本金的风险。

给大家理一理基金常见的种类,按风险由低到高来排序:

风险最低的是货币基金(代表产品余额宝,已经是国民级理财工具)

此外,还有其他特种基金:比如黄金基金、白银基金、原油基金、大宗商品基金、房地产基金(Reits)、投资各类海外市场的QDII基金

基金是净值型产品,你买基金是赚是亏,取决于你持有期间,基金净值是涨还是跌。

买基金想获得高收益,就要选择上涨空间大的类型,也就是股票型基金。股票型基金又分两大类。一类是由基金经理主动操盘的主动型股票基金,俗称“股票型基金”,你买基金就是买这个基金经理的操盘水平,未来能不能赚钱,主要看RP。

另一类是指数怎么编制,基金经理对照着指数里的成分股,去市场上被动买入就行了,这种被动型股票基金,俗称“指数基金”,也就是各类ETF。过去的一两年内,指数基金定投被各类自媒体大v吹得神乎其神,主要也是配合市场的震荡行情,如果做好定投的话,确实有很不错的收益。

更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拉长到十年以上来看,上证50ETF从2005年上市到现在一共上涨了440%,而同期上证50指数只涨了330%,这多出来的110%的涨幅就是因为长期累积分红造成的。也就是说你买指数基金,获得的回报会比市场平均回报更高。

投资之神巴菲特曾16年连续8次公开表达,定期投资指数基金,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业余投资者,往往能战胜大部分专业投资者。

无数历史经验教训反复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从来不存在永远屹立不倒的明星基金经理——如果有,一定是骗子。

其次,指数基金复制的是指数,可以分散投资风险。

俗话说“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如果一个基金经理的选股发生了问题,那他管理的基金就会出现大幅的净值下跌。

而投资指数基金正是把资金分散到指数中不同的成分股里。有效规避了个股风险。

只要整体经济发展向上,指数基金就会长期上涨。

简言之,指数基金不用赌基金经理的人品和能力,我们只要看估值,选好中长期高成长的行业,然后用一套行得通的投资策略长期坚持,赚钱是板上钉钉的。

好啦,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是不是特别简单易懂?

相信我,跟着喵姐学理财,很快你就是小达人了哦!如果你觉得有用,别忘了给个三连哦!

基金投资入门(一):基金投资好在哪里?什么基金最适合普通人?

指数基金是多数投资者的最好选择

巴菲特在致股东信里写过这样一段话:

大多数投资者,包括机构和个人,会发现投资股票最好的方法是持有指数基金,指数基金的管理费很少。采用这种方法的人肯定会战胜绝大多数投资专家的净回报(扣除费用和成本之后)。

巴菲特认为,指数基金是最适合大多数人的投资标的。巴菲特断言,那些希望通过得到外界“帮助”而获得超过平均回报的投资者,其最终回报一定会低于平均。证明过程很简单:

1.投资者作为一个整体,只能获得平均回报,减去他们的成本。

2.指数基金投资者,由于他们很不活跃,会获得平均回报,减去非常低的成本。

3.主动基金投资者,会有更高的交易、管理以及顾问费用。因此,积极投资者的高费用成本导致其回报远远低于那些被动投资者。

主动基金投资者承担了哪些高昂的成本呢?巴菲特用一个虚拟的G(Gotrocks,即既得利益)家族的譬喻,很形象地说明了这一问题。

1.交易佣金和手续费

G家族原本拥有整个公司的股份。经纪商劝说G家族的一部分成员,他们可以通过交易来买入股份或卖出股份,以期获得比其他成员更高的收益。

结果是,G家族的成员依然拥有整个公司,只不过财富在不同成员手里做了重新分配。唯一的区别是,G家族的所得财富减少了,而更多的佣金落入了经纪商的口袋。

交易越频繁,经纪商(而不是投资者)就会赚得越多。

我们可以用一张图很直观地反映这一关系:越是牛市,成交量越大,经纪商也就赚得越多。反之亦然。大盘走势和经纪商净利润呈高度正相关。

G家族意识到,家族成员之间相互“占便宜”的游戏没有实际意义。这时候,基金管理人站出来建议道:“请一个职业的经理人,这样可以更专业化。对,我们就是你们要找的人。”

基金管理人的收费标准大致是这样的:1%-2%的年化固定管理费,再加上20%的非回拨性盈利提成。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合同约定业绩比较基准为5%,而这只基金今年取得了10%的收益。客户每投资100万元,管理人就要从中拿走2-3万元(1-2万元管理费加上1万元业绩提成)。

什么是“非回拨性”呢?就是说,今年赚了钱是要收业绩提成的,明年如果亏了钱,业绩提成也不会再返给你。

总之,赚了就要分一杯羹,亏了就全部由客户承担。正是这种不平等的安排机制,使得很多基金管理人在业绩不理想的情况下,仅仅靠做大规模就能收入不菲。

G家族发现,挑选一个优秀的基金管理人,并不比直接挑选股票更容易。事实上,基金经理的数量,并不比上市公司的数量少。于是,投资顾问出来说:“来,我帮你们挑选基金管理人。”

结果是,G家族既无法挑选正确的股票,也无法挑选正确的基金管理人。当然,也就无法挑选出正确的投资顾问。

但在此时,G家族却真真实实负担了股票经纪人、基金管理人、投资顾问等三类人的费用。G(Gotrocks)家族变成了H(Hadrocks)家族,也就是从既得利益者变成了既失利益者。

这些费用加在一起有多么庞大呢?大约占所有公司盈利总和的20%。现在,所有投资者只能拿到所有公司盈利总和的80%,而如果他们什么也不听,什么也不做,本可以拿到100%的。

主动型基金的上述“弊端”,反过来恰好是被动型基金的“优点”:更低的交易频率、更小比例的管理费率、更少的财务规划和投资顾问等“摩擦”成本。

除了“低成本”以外,指数基金投资还拥有以下优势:

1.指数基金生命周期趋近无限

众所周知,再卓越再伟大的公司,其终点都是普通企业乃至消亡。而指数基金是自动更新的,道琼斯指数最开始的20个成分股,到现在存活的仅仅只有通用电气一家,但这100多年间,道琼斯指数却从100点上涨至25000点。原因在于,指数基金会自动将不合格的公司从成分股里剔除,由合格的新公司取而代之,从而保证了指数基金长盛不衰的生命力。

通常我们投资一家公司,会考虑到它处于企业生命周期的哪个阶段,判断它的竞争优势期有多长,这无疑需要非常深厚的专业背景积累。而指数基金的“寿命”,理论上接近于***的“寿命”。只要***不崩溃,指数基金就可以“基业长青”。

投资股票成功与否,取决于三点:估值、品质、时机。择时通常是很难的,也被证明是无效的,因此简化为“好公司+好价格”。

由于指数基金是购买了一揽子股票,因此不存在对“好公司”的分析和判断;由于投资指数基金通常采用定期定额的方式,因此也不存在“择时”的困扰。于是,指数基金的核心就只有一个——估值。

对于任何一只主动管理型基金而言,都涉及到对每一只持仓股票的估值。投资者对每只股票的估值,可能都存在一定“偏差”。而且,针对不同类型、不同行业的股票,适用的估值方法并不相同。

与股票相比,指数基金的估值相对简单。根据格雷厄姆的观点,盈利收益率大于10%,且高于同期无风险利率2倍以上,即可视为低估。

也就是说,当指数基金的盈利收益率满足上述条件,即进入低估区间,就可以定期买入,获得一个摊薄的低成本。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这是非常可行易操作的。

我们来看一个指数基金战胜主动型基金的经典案例。

巴菲特在2005年发起了著名的“十年赌*”:我选择标普500指数基金作为我的“赛马”,挑战者选择不少于5只的对冲基金,10年后看看谁的业绩更好。

巴菲特话一出口,华尔街就陷入了集体的沉默。只有一个人——来自门徒合伙基金的泰德·塞德斯,表示愿意和巴菲特一较高下。泰德选择了5只母基金,然后将5只母基金投入到100多只对冲基金。

10年很快过去了,这场赌*的结果如下:

2008-2017年,标普500指数基金的总收益是125.8%,年复合回报率是8.5%,考虑到2008年金融危机对股指的“拖累”,这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成绩。

再来看看5只FOF基金的表现:表现最好的C基金,10年总收益87.7%,年复合收益6.5%;表现最差的D基金,10年总收益2.8%,年复合收益仅仅只有可怜的0.3%。

大家想一想,***失最大的是作为基金管理人的泰德·塞德斯么?当然不是。***失最大的是斥巨资买入这些主动型基金的广大投资者。

写到这里,不由想起“指数基金之父”约翰·博格的一番话:基金投资者所遭受的不幸和不公平的待遇,与我们那些在***专制统治下的祖先并无不同。如同北美殖民地的居民一样,基金持有人应当负起责任实行自治。

有人可能会问,巴菲特建议大多数人购买指数基金,为什么自己却从来不买?

这里面其实蕴含着一个假设的前提:大多数人都不具备巴菲特的选股能力。适合巴菲特的路,并不是适合大多数人的最优路径。

正因为如此,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萨缪尔森不无揶揄地说:“倘若你只想读一本关于个人如何精明投资的书籍,请不要选择巴菲特关于价值发现的出版物。巴菲特不可能使你或我成为沃伦·巴菲特。”

天南老师曾提出投资成功的两条道路:成为巴菲特,或者找到像巴菲特那样的人。如果投资成功还存在第三条道路可能的话,那应该就是以正确的姿势投资指数基金。

来自:王冠亚>《待分类》

什么样(投资目的)的人适合投资指数基金?

从国内外情况来看,指数基金能够跑赢大部分基金。如果你希望能够战胜大多数基金业绩,可以买指数基金。不过有一种情况,就是所有基金都是亏的时候,指数基金也是亏的。那么投资指数基金就有一个前提,就是你认为将来的市场会向上。

哪些人不适合做指数基金定投

    

所谓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指数基金定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与股市的方法。但是也有其缺点,特别是下面这些人要特别注意。

 有的人天生不喜欢风险,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风险厌***型。一旦亏点钱,就会坐立不安、睡不着觉,感觉自己罪***感很强。像这类人就非常不适合做指数基金定投。

虽然指数基金定投可以有效分散风险,但是指数基金中有90%以上的仓位投资了股票。所以指数基金的波动也是很大的,投资指数基金想不亏***是很难的。对于风险厌***型投资者来说,指数基金就非常不适合他了。对于风险厌***型的投资者,比较适合投资的理财品种包括:货币基金、银行存款、国债逆回购等保本保息。

值得一提的是,你需要衡量一下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你的风险承受能力越强,股票投资的占比就可以越大。这边再次提醒大家,风险承受能力再强也不要加杠杆投资股票,这是非常危险的做法。

 对于一些岁数比较大的人,也不大适合做指数基金定投。人们的年龄到达一定岁数后,比如60岁以后风险承受能力就会降低。这个时候的理财以保本保息为主,不宜再追求高收益的股权类投资。我们之前有一个公式

股票最高仓位占比=(100-家庭平均年龄)*100%

比如家庭平均年龄是40岁,可以得出股票最高仓位就是60%,以此类推。所以指数基金定投特别适合年轻的上班族,这个时候赚钱能力强,一方面靠工资的主动收入赚钱;一方面靠基金定投的被动收入增厚资产。这两个在时间的催化下,我们的生活压力就会越来越小。理财做好了,我们就可以有一笔不小的财富安享晚年。

特别是现在很多人还是月光族就更适合做指数基金定投。老了就可以把钱换成保守的货币基金或者债券基金,拿点利息就好了。

指数基金定投是一场复利,并不能暴利。大多数人之所以在股市亏钱,就想股市是来大捞一笔的地方。你把股市当赌场,那它可能连赌场都不如。但是当你把股市当做一个年化收益率15%的理财品种,那它就是一个非常棒的理财工具。

所谓一夜暴富的想法都已经写在刑法里头了。所以西西还是建议大家脚踏实地做指数基金定投,如果还年轻应该把更多的精力用来提升自己的能力,赚更多的主动收入上。所谓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任何一个投资品种都有其使用人群,如果你遇到指数基金定投感觉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可能跟基金定投就是有缘人。当我真正明白指数基金定投背后的投资逻辑,感觉发现新大陆一样。

免责声明:文章涉及标的不作为投资推荐,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通知

分享投资理念及感想

提供多品种投资机会介绍

讲解好的基金投资价值

股票及基金定投实盘公布以及投资逻辑分析

对这周市场表现解读

投资问题答疑

加入西西学堂方式

指数基金是什么意思?优点和缺点?在哪里买?好像买的人不多?

拿个指数基金举例。比如沪深300,300这个数字,是股票个数,公司个数,也就是说这个指数是300家上市公司。沪深的意思是沪市和深市,两市里,选出300家公司,这300家公司盖了沪深市场60%左右的市值,具有良好的市场代表性和可投资性。指数基金,就是买入这300家册御公司,并且按照这300家公司在指数中的重买卖,因为公司大小不同。然后目的就是严格的跟踪指碧仿数的涨跌,不进行其他的主动投资,就是被动的跟踪。优点:就是保证了你市场的平均收益水平,另外指数型基金因为是被动管理,管理费低。缺点:被动投资,一般没有超额收益,就是平均收益。网银悔姿纤购买。买的人不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高金融网 » 指数基金适合什么人(指数基金有什么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