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期货
期货中,期=未来,货=货物商品。由于未来的商品看不见摸不着,不是真正的货物,因此期货就是以标准化合约的形式定下来。合约中,买方和卖方约定好在未来某时间,以特定的价格,数量等条款买入或卖出标的物。买卖双方在到期时,必须要履行合约规定的义务。期货交易的标的物可以是商品,比如黄金,原油,大豆,棉花等,也可以是金融资产比如货币,国债,股票指数等。这些标的物的价格通常会受市场供求关系,国际*势,天气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期货交易通常被用于风险管理和投机目的。1、投机目的,通过对市场趋势和价格走势的分析预测,投机者伺机在价格波动中牟取收益。2、风险管理,通过期货交易锁定价格,规避市场和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以此锁定利润与成本。举个例子来说说期货。由于近期雨水多,Jane担心下半年咖啡豆价格上涨,于是与供应商A商量6个月后,约定以每公斤1000元从供应商A进口咖啡豆,两人私下签订了合约。这份合约叫远期合约(Forward),它是期货的前身。由于私下协商,远期合约具有信用违约的风险,且不受监管。期货合约是标准化合约,是在交易所买卖同时也受监督,买卖双方在开仓前都需按合约价格比例缴纳一定保证金。用咖啡豆的例子,我们用下面表格来看看期货是如何交易的?例子中,Jane觉得6个月后咖啡豆会d,所以在期货合约就是买方做多,但6个月后,咖啡豆价格是跌到600元,那么在这个期货交易中她亏了400。不过,同时她可按当下市场价600元进口咖啡豆,对冲期货的亏***。期货与股票有着非常大的区别。1、爆仓在股市中,持有的股票暂时亏了,那只是纸上的亏,只要没有退市的风险,通过补仓,可以摊低平均价,经过耐心的等待,当牛市到来,就可能解套。而期货会爆仓,在交易中,在暂时的亏***下,若不追加保证金,交易所会强行平仓,形成真正的亏***。2、杠杠效应股票没有杠杆,但在期货交易中,只需缴纳一定的保证金(3%-10%),就可以开始做多或做空,这相当于上了一定倍数的杠杆。因此期货赚钱的速度比股票快了好多倍,但是亏钱的速度也是翻倍。因此,期货投资具有较高的风险,可能会一夜暴富或一夜巨亏。同时期货对专业性知识要求很高。作为普通投资者,我们了解下期货的基本知识就好,在不熟悉的情况下,最好别去碰!
期货市场组织结构是什么样的?
期货市场的组织结构由四部分组成:1、提供集中交易场所的期货交易所2、提供结算服务的结算机构3、提供代理交易服务的期货公司4、进行期货交易的投资者
期货入门:什么是回撤?
在期货市场,有一个“回撤”的说法,其实回撤可以分为行情回撤(也有部分称之为技术回撤)和资金回撤两种,行情回撤其实很好理解,就是在行情运行的过程之中,在创出了新的高点或者低点之后行情出现反复,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回撤。期货行情是不断波动的,不可能有永远上涨或者永远下跌的行情,而是不断反复、涨跌起伏,也正是这种特点,让回撤成为行情的一个非常基本的形态。
如何从期现结构的变化来判断商品的顶和底 - 哔哩哔哩
大多数交易者有一个共同点特点,那就是喜欢摸顶抄底,我并不反对这种行为,我只是对他们的方法表示不认可。既然你要摸顶抄底,那至少应该是去研究顶和底有什么特征,而大部分人并没有去研究,而只是凭感觉,感觉是顶或底,就去摸和抄了,结果摸顶的发现抹在了地板上,抄底抄在了天花板上。
从基本面角度来说,利润率是判断顶和底的一个比较好的指标,如果利润率低是底部区间,利润率在负值区域越大,说明越靠近底部;利润率高是顶部区间,利润率在整治区域越大,说明越靠近顶部。但遗憾的是,很多时候,大多数交易者并不清楚某个品种的利润率情况,因为有些品种成本并不透明。或者说,有的品种并不是简单看单个品种利润率来判断顶和底,例如化工产品,往往考虑的是综合利润,这个时候你应该怎么去判断商品的顶和底?
最近一直再从期现结构变化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去判断商品价格的顶部和底部,顶部的时候期现结构是一个什么形态,顶部前后各1个月的时候期现结构是一个什么形态,顶部前后各3个月期现结构又是一个什么形态。底部的时候期现结构是一个什么形态,底部前后各1个月的时候期现结构是一个什么形态,底部前后各3个月期现结构是一个什么形态。未必是期现结构方向发生了变化,而可能是期现结构的陡峭和平摊程度发生明显变化。
我们都知道期货的上涨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现货引领期货上涨,即back结构;另一种是期货引领现货上涨,即contango结构。
我把商品从顶部到底部分为以下价格阶段:见顶前、见顶时、见顶后、见底前、见底时、见底后这6个阶段,然后根据价格、基差、跨期价差这3个指标的变化来判断顶和底发生时及其前后的变化。
以back结构为例,在现货引领期货上涨的情况下,在现货见顶之前,现货上涨,期货跟涨,现货带动期货上涨,所以这个时候是“高价格+中基差+中价差”的组合;当现货见顶时,现货上涨,期货反而不跟涨,这个时候就会导致现货和近月价差拉大,从而造成了期货深贴水的陷阱,出现“高价格+高基差+中价差”的组合;当现货见顶后,期货开始下跌,现货被击穿,以现货下跌的方式来修复基差,这个时候近月多头开始移仓到远月,从而导致盘面期货走出反套逻辑,近远月价差缩小,所以出现“中价格+中基差+小价差”。这是在back结构下,商品出现顶部时,整个期现结构的变化,期现结构的方向并未发生变化,而是陡峭程度发生了倾斜。总结如下:
1)见顶前:高价格+中基差+中价差
2)见顶时:高价格+高基差+中价差
3)见顶后:中价格+中基差+小价差
还是以back结构为例,在期货引领现货下跌的过程中,在现货见底之前,期货下跌,带动现货下跌,所以这个时候是“低价格+中基差+小价差”的组合;当现货见底时,期货下跌,现货不跟跌,这个时候期货贴水的幅度更大,预期过于悲观,这个时候给出来绝佳的期货深贴水机会,出现“低价格+高基差+小价差”的组合;当现货见底后,现货开始上涨,期货被带动,以期货上涨的方式来修复基差,这个时候会有大量空头开始移仓到远月,从而导致盘面走出正套逻辑,近远月价差拉大,所以出现“中价格+中基差+大价差”。这是在back结构下,商品出现底部时,整个期现结构的变化,期现结构的方向未发生变化,而是陡峭程度发生了倾斜。总结如下:
4)见底前:低价格+中基差+小价差
5)见底时:低价格+高基差+小价差
6)见底后:中价格+中基差+大价差
以contango结构为例,在期货引领现货上涨的情况下,在期货见顶之前,期货上涨,现货跟涨,期货带动现货上涨,这个时候出现“高价格+中基差+中价差”的组合;在期货见顶时,期货上涨,现货不跟涨,这个时候期货升水幅度比较大,往往给出绝佳的高升水机会,出现“高价格+高基差+中价差”的组合;在期货见顶之后,现货不跟涨,以期货下跌的方式进行基差修复,期货下跌之后,近月多头开始移仓到远月,盘面开始走出了反套逻辑,所以近远月价差拉大,出现了“中价格+中基差+大价差”。这是在contango结构下,商品出现顶部时,整个期现结构的变化,期现结构方向未发生变化,而是陡峭程度发生了倾斜。总结如下:
1)见顶前:高价格+中基差+中价差
2)见顶时:高价格+高基差+中价差
3)见顶后:中价格+中基差+大价差
还是以contango结构为例,在现货引领期货下跌的情况下,在期货见底之前,现货下跌,期货跟跌,所以这个时候出现“低价格+中基差+中价差”的组合;在期货见底时,现货下跌,期货不跟跌,因为市场预期不会有比现在更坏的情况了,整个市场预期可能发生扭转,这个时候出现“低价格+高基差+中价差”的组合;在期货见底后,期货上涨,开始带动现货上涨,以现货上涨的方式进行基差修复,现货上涨进行基差修复导致近月空头不得不移仓到远月,所以近远月价差容易缩小,出现了“中价格+中基差+小价差”的组合。这是在contango结构下,商品出现底部时,整个期现结构的变化,期现结构方向未发生变化,而是陡峭程度发生了倾斜。总结如下:
4)见底前:低价格+中基差+中价差
5)见底时:低价格+高基差+中价差
6)见底后:中价格+中基差+小价差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顶部和底部会发生整个期现结构的改变,在现货引领期货上涨的过程中,商品是back结构,随着价格上涨,利润增加,生产开工率增加,产量不断增加,价格在高位时,会抑制需求,一下子改变了商品的供求关系,back结构开始逐渐走平,慢慢地变成了contango结构,这个时候商品基本就是见顶了。最典型的就是去年的甲醇,之前是back结构,涨到3500左右,下游mto各种停产,高利润引发产量增加,进口增加,同时抑制了下游需求,供求关系改变,back结构走平,最终变成了现在的contango结构,而且当价格处于下跌过程中,货都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库存就会堆成山,会进一步加强contango结构。
然后就是在contango结构下不断下跌,跌到某种程度的时候,在价格的底部时,contango结构开始逐渐走平,慢慢地变成了back结构,这个时候商品基本就是见底了。即使没有正式开启上涨行情,在back结构下做多近月,再慢慢移仓远月也是不会有太多***失,一旦现货市场供需偏紧,现货大涨,近月合约基差拉大,这个时候往往行情就开始启动,是现货带动期货上涨的行情。
如果是这种情况,判断顶部和底部还是比较容易判断,因为期现结构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但有的品种在上涨或下跌的过程中却没有发生期现结构的转变,这个时候只能结合价格的高低、基差的变化、跨期价差的变化,即期现结构的陡峭与平缓程度的变化来判断行情的顶部和底部。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基差修复的时候,也会发生基差和移仓或交仓导致的跨期价差的变化,所以不能够因为交割带来的这种变化而盲目去判断这个品种大方向的变化,而是在非交割行情的情况下,发生这种情况,商品出现顶或底的概率比较大。
当然,任何理论都是有缺陷的,也是有反例的。在我的实际观察中,有很多和理论不一致的地方,例如back结构下,未必总是现货见顶,期货大幅贴水,而可能是期货上涨修复基差之后,开启了下跌行情;再比如contango行情下,未必总是期货见顶,期货大幅升水,而可能是现货上涨修复基差之后,开启了下跌行情。这两种情况都是实际利用理论的绞杀,因为back结构下,只要基差能不断修复,就会给人造成─种现货没有见顶,会继续上涨的假象,吸引多头跟进,结果基差—修复,现货不涨,反手期货大跌,带动现货下跌。在contango结构下,期货引领现货上涨,当现货跟涨把基差修复之后,本以为这会为期货再次上涨奠定了基差的基础,结果是期货扭头大跌,又带着期货下跌。这两种情况都是对上面期现结构的逆向运用,这个需要注意。
简述期货市场的结构。?
期货市场与普通商品市场有着本质的差异,在买卖组织方面除有交易双方,即期货合同的客户外,期货市场的构成者还有期货交易所、期货清算所和期货佣金商。期货交易所是1个非盈利性会员制协会组织,它为期货交易所提供固定的场所和必须的设施。期货佣金商,是在期货交易所注册登记的会员公司,由于会员资历只能由个人所有,因此各公司都由其职员作为代表。其基本职能是协助客户在期货市场上成交。作为报酬,向客户收取1定数量的佣金。期货清算所是每个期货交易所必须配有的清算机构,它也是1个会员制机构,其会员资历申请者必须是已成为与该清算所有业务来往的交易所会员。
欧佩克+同意在10月份将日产量削减10万桶
欧佩克+代表:欧佩克+同意在10月份减产10万桶/日。
核心观点:高波动,Brt90-105区间震荡G7决议对俄石油设定价格上限措施,俄方表示将停止对支持该决议的***出口石油,实际影响需要观察;欧盟也同时考虑对俄天然气设定价格上限,地缘和能源稳定供应的风险上升。伊核问题仍在进程中,欧佩克声明将考虑减产政策托底。9月底美联储将再次加息,关注13日CPI数据对宏观的压力评估。变数未落定前,维持brt90-105区间震荡观点。
G7支持设定俄油出口价格上限:观望短期实际影响有限,但俄罗斯态度有所转变,提示地缘摩擦带来的风险溢价上升可能。
伊核和欧佩克地缘博弈:观望***和伊朗的谈判仍在进行中;欧佩克声明若伊核协议达成将考虑减产来托底。
需求:中性全球库存维持低位,库存需求健康。IEA上修4季度需求预期,油气转化仍是主要的边际增量;宏观的衰退预期将是讨论需求的最大变量;现货方面对应10-11月秋检,采购行为有所放缓,现货升贴水和月差有明显回落;终端出行来看,旺季接近尾声,汽油季节性转弱。
俄油实际缺口(产量&出口):观望俄罗斯实际船运量仍保持较高水平;长期来看,俄罗斯上游产量已有受***表现低于预期,4月产量下滑约100,5月小幅回升20至1020,6月回升至1071,7月回升至1078,8月上半月降至1045左右;石油禁运制裁下出口需要关注能往亚洲转化的量级。
IEA抛储:偏多理论抛储量来看,原油端能够补充约130万桶日(缺口220),而油品端柴油仅能补充不足15万桶日(缺口50);***抛储速度平均为85万桶/天,未完成100的计划量。
页岩油:偏多上周产量增加10万桶至1210万桶日,钻机数减少9台至596台,近几周平均增速放缓,快速增产预期进一步下降。短期看钻机数和压裂活动的变化,长期仍需观察页岩油商的实际CAPEX计划和执行情况。
9月2日,G7发布联合声明,将支持对俄罗斯石油出口设定价格上限。其目的是希望俄罗斯能够保证供应的稳定,但限制其通过石油出口来获取更多财政收入的途径。
但本次的声明中尚未披露更多的细节,实际执行情况有待观察,达成共识的是上限的设定将高于俄罗斯石油的生产成本。
在12月5日正式生效的石油禁运制裁节点之前,俄罗斯的原油出口已经通过贸易流的改变达到了再平衡,4月以来的原油生产和总出口量暂未出现明显的下滑。但仍维持对豁免期临近结束时俄油出口减量的预期。
数据来源:kpler,紫金天风期货研究所
Pricecap的讨论已经持续了数月,此前的预期主要认为在石油禁运的制裁下,在一定价格区间内保持可供合法出口的俄油,实际相当于部分放松了禁运制裁的效力,增加了解决船运保险难题的可能性。
但从石油禁运制裁公布至今的几个月来看,俄罗斯通过RNRC扩大再保险覆盖范围、以及其他***(如印度等)使用主权保险替代的方式已经规避了一定保险制裁的风险,详情可见7月26日的云评论《欧盟补充协议是制裁放松的信号吗?》。
因此从当前的贸易格*来看并没有实质的影响,更多地是地缘方面欧盟对俄制裁的加码与放松情况,市场需要不断修正对俄供应减量的量级和时期的预期。
Pricecap未落地前,俄罗斯并未有较为明确的回应。本次G7声明发布后,俄罗斯这边有两个比较明显的反应:
1.俄方明确表示不会向对俄罗斯石油实施价格上限的***出售石油;
2.在G7发布声明的几小时后,俄罗斯表示原定于3天后重启的北溪1号因设备故障将无限期关闭,直至故障排除。
在伊核尚未落定之前,俄罗斯选择以更为强硬的态度应对G7的制裁,那么当下市场需要更为关注地缘摩擦上升的溢价风险:俄罗斯是否会通过报复性减产的方式来对抗制裁?欧盟是否会一致通过pricecap的决议以及具体细节的制定?
8月底Jacksonhole会议鲍威尔偏鹰发言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市场信心,预期更激进的加息路径,9月加息75bp概率一度飙升至70%以上;上周五非农录得新增就业人数31.5万,略超市场预期,而劳动参与率的上升也带动失业率上升至3.7%,引发市场对美联储边际放缓加息幅度的讨论,75bp概率降至50%左右。但***劳动力错配的问题使得其工资通胀螺旋仍是本轮通胀风险的重点。
数据来源:CME,紫金天风期货研究所
***认为伊朗提交的回复“缺乏建设性”,但尚未更新修改意见或下一轮谈判时间,伊核协议谈判阶段性放缓。
伊核未落定前,欧佩克大概率维持产量不变,不会先于伊朗回归前先行减产;但预期管理情况下,沙特连同欧佩克有为伊朗回归做产量托底的政策底支撑。
数据来源:kpler,紫金天风期货研究所
上周全球库存减少1004万桶,其中亚洲去库幅度最大,达到1590万桶。
数据来源:紫金天风期货研究所
欧美来看,上周油品均呈去库表现,整体维持中质更偏紧的格*。
数据来源:紫金天风期货研究所
截至9月5日,WTI近次月价差为0.4美元/桶,2-3价差为0.62美元/桶;Brt近次月回落至1.36美元/桶,2-3价差收于1.27美元/桶;SC近次月价差收于34.8元/桶。
数据来源:紫金天风期货研究所
旺季趋结束+***将换冬季汽油标准,汽油裂解大幅回落
数据来源:紫金天风期货研究所
期货手续费1+2什么意思?
"期货手续费 1+2" 是一种期货交易的手续费结构,通常用于场内交易。它的意思是:
1."1" 表示开仓时需要支付的手续费,通常是按照交易金额的一定比例计算的。
2."2" 表示平仓时需要支付的手续费,同样是按照交易金额的一定比例计算的。
因此,在每次期货交易中,您需要支付的手续费为开仓手续费加上平仓手续费,即 "1+2"。这种手续费结构的优点是简单明了,便于计算和理解。但是,不同的期货交易所和不同的期货品种可能会有不同的手续费结构,因此在进行期货交易时,请务必仔细阅读相关的费用说明和规定。
期货市场的组织结构包括(??)
期货市场不一定就有现货交割。。。。。比如金融期货
商品期货在Back结构下的套利分析
论资本~
↑关注“潮讯课堂club”,后台回复“书籍”
即可领取期货人必看经典电子书系列合集
本文主要对Backwardation结构下的商品期货的套利进行分析,分为期现套利和跨期套利两种。并对商品套利做一个新的解读。
来源丨资本小论
本文前提依旧是:金融为实体服务,期货为现货服务。
熟悉前面文章的读者,对商品的期限结构都有一定的理解。商品的期限结构分为两种六大类,分别是:
Contango结构:SuperContango;NormalContango;FlatContango.
Back结构:SuperBack;NormalBack;FlatBack.
期限结构的运动往往代表着一个大周期的商品价格运动;且运动的变化形式大体如下:
这个过程是一个价格大幅度上涨的过程,前半阶段是基本面的改善所带来的价格动能酝酿期,后半阶段则是价格动能的释放。
随着上涨行情的结束,商品的期限结构又会开始新的变动,运动的变化形式如下:
这个过程和上面的过程完全相反,代表了价格下跌的演绎路径。同时,高位的价格的震荡徘徊行情也代表了一个价格动能的酝酿期,而结构的演变和价格的下跌,又代表着价格动能的释放。
这也蕴含着物极必反的古哲学原理。当然,期间的演变,可以搭配库存周期对其进行论证;也可以用供应端矛盾对其进行理解,在此并不赘述,可以参考如下文章:
商品期货的库存周期研究
论期现关系与供应端矛盾
本文主述商品期货在Backwardation结构下的套利。其中关于商品期货在Contango结构下的套利,可以参考此前文章:(Contango 结构下商品的套利分析),也可以将两文综合起来阅读,两文皆属套利篇,本文会对套利做一个新的解读。
在正常的Contango结构下,大部分产业客户都是会选择买现货卖期货进行保值,如果保值操作得当,还会有一定的收益,这个收益就是:(保值期货价—现货价)—FullCarry;其中FullCarry为“资金成本+仓储费用+手续费+其他费用”,也就是套利所需的所有成本。
当然,因为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FullCarry,有的公司资金成本低,套利机会多;有的公司资金成本高,套利机会少。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在大宗商贸行业,资金成本低的公司往往能够存活更久。
关于这一点,由于各因素都是确定的,所以只要市场给了机会,就可以投入大规模头寸进行操作。比如今天的现货价是5000,但是主力合约期货价达到了5500;我们进行期现套利的所有成本为400,那这笔套利拿去交割最少的盈利是:5500-5000-400=100.这也意味着,只要资金成本小于100,那么便可以疯狂的进行期现套利。
但很不幸的是,如果行情来到Backwardation结构。很多人,尤其是产业客户觉得并不是很好进行期现套利,不好进行套利的原因在于不知道如何对手上的货物进行保值。其根本原因在于这种近高远低的期限结构本身就不利于进行货物的保值。现货升水,远月贴水。如果对现货进行保值,随着时间的流逝手上保值的空头头寸可能会面临亏***的*面。
那是不是在Backwardation结构下,就不能进行保值和套利了呢?
其实也并非如此。
先说保值,我们通常理解上的保值很多人只是针对手头上已有的现货。但实际上期货是作为一种库存管理的工具,它不仅可以隐藏已有库存——期货上卖空保值;还可以去生成虚拟库存——期货上买入保值。卖空进行保值是针对现有的库存,而买入进行保值则是针对未来所需的库存。大部分产业因生产所需都是具有其常规库存的。所以应对Contango结构,理所应当的操作方法就是保留现有库存,并在期货盘面上抛空,以达到锁定货物的价值;然而,这一操作遇到Backwardation结构的话,就会失效了。虽然我们依旧可以选择买现货卖期货这一方案。但是这并不是最佳决策,原因是买现货卖期货一方面占用资金,另一方面在这种结构下,保值的盘面头寸亏***,现货盈利的情况,这在产业交易员看来是亏***的,因为现货的盈利是需要支付一定的税额(增值税为大头)。所以我们可以换一个思路,既然是保持常规库存,那便可以试试买期货卖现货,或者在期货和现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这样操作的好处一是库存依旧在,上涨行情的确定能够保证不会没货的窘境,只不过库存虚拟化了;二是能够使得现货库存变成现金流,充裕现金;三是Backwardation结构比较喜欢拉涨,如果现货获得盈利而期货亏***的话,由于涉及到税收的问题,在产业视角来看是亏***的,而这个策略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所以在Backwardation结构下,对保值的理解可以优先选择【卖现货,买期货】的方式进行策略的制定。此间原因,一是能够确保库存还在;二是能够充裕现金流;三是可以将利润留在期货盘面。那关于Backwardation结构下的期现套利,其实与保值如出一辙。只不是我们需要换一个思维方式去看待,当然大部分产业交易员都不会这样去做期现套利。但如常态化Backwardation结构下的商品期货,如大部分黑色品种还是存在套利的空间的。举个例子,当前的现货价格是1000元/吨,但是3月后的期货价格是700元/吨,中间有着300元/吨的价差;如果预计3月份后的现货价格会高于700元/吨,那么就意味着这个操作是盈利的,如果现货价格一直稳定再1000元/吨左右,那么也就意味着这个套利方式存在着稳定的300元/吨的利差。当然,这个操作的前提有如下:一是商品存在着稳定持续的Backwardation结构,其根源在于商品的供应矛盾短期内无法得到根治;二是现货价格是相对稳定的,这个对于生产型企业相对好解决,因为原材料的消耗是可预计的,能够实时做出盘面采购计划的调整,但是对于贸易型企业就并不是一回事了。
那么对于Backwardation结构下的跨期套利呢?个人觉得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Contango→FlatBack
【2】FlatBack→NormalBack
【3】NormalBack→SuperBack
【4】SuperBack→NormalBack
【5】NormalBack→FlatBack
【6】FlatBack→Contango
具体变动如下图:
熟悉的读者都很清楚:由【1】到【2】再到【3】是Backwardation结构扩大的一个过程,也是一个期现价格分布由平缓到陡峭的过程。由【4】到【5】再到【6】的过程则正好相反,是一个Backwardation结构缩窄的过程,也是一个期现价格分布由陡峭到平缓的过程。
所以从整体来分析:由【1】到【2】再到【3】是正向套利走向盈利的一个过程,拉长周期则应该使用正向套利为主的跨期套利方式。那么,由【4】到【5】再到【6】的过程则正好相反,拉长周期则应该使用反向套利为主的跨期套利方式。究其原因,在于近月合约、现货涨幅与次、远月合约涨幅的差异;而根本原因在于现货、近月与远月的供应端矛盾化解变化。供应端矛盾越是无法解决,对现货与近月的压力就会越大,也就意味着基差会扩大,价差也会扩大,也就意味着Backwardation结构会越拉越大,理论上这个结构可以拉到无限大,也同样意味着正向套利走向盈利。而反向套利的逻辑点则在于,基于上述的供应端矛盾会慢慢得已解决,使得现货端以及近月合约的压力变小,从而使得期现基差以及合约间价差缩小,也就意味着Backwardation结构会缩小,从而反向套利走向盈利。
但往更细节的方向上看,跨期套利则是一个灵活的操作。比如我们上面提到的六个过程,其中关于【1】期限结构能否真正转化为Backwardation结构,其实并不是很确定的,那么此时我们我们使用正向套利进行行情的测试,就变得很有意义了。如果正向套利走向盈利且盈利不断扩大,那么也就意味着Backwardation结构在扩大。所以我们就可以比较确定的认为,行情还会继续沿着既定的趋势延续,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可以继续持有正套甚至采用单边多头。当然,在【1】Contango→FlatBack以及【2】Flat Back→NormalBack中,该过程结构的变化并不是很明显。且波动性明显加大、洗盘严重。所以在这两个过程中,还是以正套为主进行行情的测试为最优。当然,在【3】NormalBack→SuperBack的过程中,则是一个可以博单边的行情,因为各方面因素都很确定,在超强现实之下的行情,大多数预期因素都显得惨白,也因此存在着***仓行情,而且此时交易所往往也会因此而出一系列抑制投机的措施。但在此之前,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大单边的趋势,为了获取最大利润,可以采用单边趋势策略——裸多头。
其实在这个阶段,由于投机及金融资本的原因,只要供求矛盾无法得到解决,理论上价格是可以无限高的。当然,价格的高涨也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多头踩踏、部分套保盘的介入、产能扩大计划等。这也是一般的Backwardation结构不具备稳定性的原因,也是不再扩大或者慢慢走弱的原因。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高位的Backwardation结构是无法持续维持的。此时我们则可用反套去进行行情的测试,如果结构能从SuperBack→NormalBack,即走【4】的路径,则意味着反套能够走向盈利。当然,如果Backwardation结构能够继续扩大,那么也就意味着反套会面临亏***,所以这个环节是一个行情测试的过程。反套保持着持续的盈利,则意味着Backwardation结构在缩窄,也就意味着供求矛盾得以慢慢缓解。
在反套持续盈利的情况下,期限结构的变化则会由NormalBack→FlatBack,这就是阶段【5】的过程。这个过程其实并不是很好去做单边投机,原因在于Backwardation结构很喜欢反复的拉涨,具有很强的不稳定性,单边的空头容易出现问题。所以此时最好还是继续持有反套。直到商品的期限结构变化进入了第【6】阶段,即FlatBack→Contango,此时仍然可以持有反套,用远月来对冲近月,以防止继续Backwardation结构下价格大幅拉涨的情况。直到商品正式进入了Contango结构后,则可以使用单边空头策略。
套利的本质,不是复杂的数理统计,不是高深的金融理论,而是赚取价格从扭曲到回归合理过程中的利润,仅此而已。所谓跨期套利,不过是价格在时间维度上发生了扭曲所带来的机会,当然期现套利也是如此。而套利想要赚钱,只需要简单的思想,充分的准备,严格的纪律,足够的耐心,过人的定力,套利很简单,但并不容易!
从更简单的去解读,套利就是黄牛d。从批发价到市场价之间的价差,本身就是一种跨市场与跨期的套利,实质上也是在熨平两地价差;多原材料空成材,本质上也是在做空加工商利润。所以从这一点来看套利,套利则是基于一个不合理的现实而产生的策略,且相信这个现实终将会回归。
在期限结构下的正套反套亦是如此,也并不是高深的金融理论,也不是基于数理统计。而是基于对当下商品的期现关系以及期现关系的演变得出的策略,期现矛盾的演绎是分两个阶段,一个是期现矛盾加大、加剧;一个是期现矛盾化解、解决。正套的本质就是在做多矛盾,代表着矛盾短期内无法化解,甚至加剧;反套的本质就是在做空矛盾,意在矛盾将会消化,得已解决。所以正套与反套的本质就是在于顺势。
那么套利的运用有哪些呢?
套利的第一大用处在于获利。由于市场上总是存在着不合理性,无论是相同品种之间的期现以及合约间价差;还是相关品种之间比值、利润分配不合理;或者是相关商品之间的强弱关系,套利的存在就是为了获取这一部分不合理情况带来的收益。所以我们选择做多不合理情况还是做空不合理的情况,这就是一个值得去考究的问题了,我们可以留着后面专门出一期关于跨品种与跨市场下商品套利的文章,便可涵盖大部分套利逻辑,以丰富套利模型。
套利的第二大运用就是测试行情。由于大部分行情总是很难去把握,尤其是针对当下的情况,因为人终究是一种不具备预测力的生物。涨的高了不敢追,甚至想空;跌的多了想抄底。这都不是最好的选择;因为涨了还能继续涨,跌了还能继续跌;在杠杆市场,一个稍微大一点的波动就能让大部分人承受不了,止***出*或者被套;止***后便不再回头,解套后又急着离场;所以对行情一直都是处于拿捏不准的状况。所以此时便可使用套利的方式进行行情测试;如果发现基差在走强,价差走大,加上预期期现矛盾加剧,则可以正向套利的方式介入,以对行情继续朝着预期的方式进行测试;如果发现基差以及价差已经到了历史极限,加上预期期现矛盾会化解,则可以反向套利的方式去介入。当然,无论是正向套利或者是反向套利,对于合约和择时的把握还是要求较高的,一是合约选择,由于套利单生成的利润不是瞬间的,而是需要通过时间的回归,但期货合约是会到期的,这两者之间是存在差异的;二是择时问题,套利单什么时候入场是成为了一大难题,但实际上,套利单的入场只要按照自己的标准即可,订好初始价差,并且确定价差目标,便可对行情进行带有套利性的测试了。如果套利策略盈利,则代表着行情正在朝着预期的方向在走。
【1】在正常的Contango结构下,大部分产业客户都是会选择买现货卖期货进行保值,如果保值操作得当,还会有一定的收益,这个收益就是:(保值期货价—现货价)—FullCarry;其中FullCarry为“资金成本+仓储费用+手续费+其他费用”,也就是套利所需的所有成本。
【2】期货是作为一种库存管理的工具,它不仅可以隐藏已有库存——期货上卖空保值;还可以去生成虚拟库存——期货上买入保值。
【3】在Backwardation结构下,对保值的理解可以优先选择【卖现货,买期货】的方式进行策略的制定。此间原因,一是能够确保库存还在;二是能够充裕现金流;三是可以将利润留在期货盘面。
【4】所以从整体来分析,由【Contango→FlatBack→NormalBack→SuperBack】是正向套利走向盈利的一个过程,拉长周期则应该使用正向套利为主的跨期套利方式。由【SuperBack→NormalBack→FlatBack→Contango】的过程则正好相反,拉长周期则应该使用反向套利为主的跨期套利方式。
【5】但往更细节的方向上看,跨期套利则是一个灵活的操作。可以采用跨期套利搭配单边头寸进行策略选择。
【6】套利的本质,不是复杂的数理统计,不是高深的金融理论,而是赚取价格从扭曲到回归合理过程中的利润。在期限结构下的正套反套亦是如此,正套与反套的选择本质上也是在顺势。套利的运用一是获取收益,二是对行情进行测试。
References:
[1]朱丽蓉;苏辛;周勇.基于我国期货市场的跨期套利研究[J].运筹与管理.2015
[2]陈思竹.我国棉花期货市场跨期套利研究[J].时代金融.2016
[3]张雨.股指期货期现套利研究[J].知识经济.2017
[4]JerryMa.教你炒期货:基于概率思维与逻辑思维的交易系统[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9
[5]张彤宇.商品期货跨期套利的实证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7
[6]裴静儿.贸易企业利用期货投资对冲风险的会计处理——基于期现套利、跨期套利模式[J].国际商务财会.2017
[7]周亮.基于价差预测的商品期货跨期套利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9
- End -
潮讯会员VIP六大权益再升级,现在成为潮讯会员即可解锁十余位期货大咖的近百期直播回放,以及价值千元的系列系统战法课程!
限时特惠,每天低至3元,扫码即刻购买!
从现在开始,解锁下一个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