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企业做风险投资,有诚意更要有方法|与初创企业合作系列之二
作者:KonstantinosApostolatos,科尔尼全球合伙人贺晓青,科尔尼公司资深合伙人
刘晓龙,科尔尼公司资深项目经理
基于对创新和临近市场增长的迫切需求,企业风险投资成为热门话题,也成了大企业CEO们的心头之爱。如今在谈及企业风险投资的时候,他们所讨论的并非是否要进行企业风险投资,而是如何进行企业风险投资,或者如何采取补救措施。
近年来,很多五百强企业在适应数字化高速发展步伐时倍感吃力,很难创造显著的增量式增长。而新兴企业敏捷,创新速度更快,往往能够创造惊人的增长。一家大型企业的首席创新官告诉我们,“如今,在我们的规划周期和财务框架下已经无法创造实质性的创新……我们根本无法向资本市场解释J曲线,或者说服董事会出资”。虽然这家公司过去几年投资数亿美元启动了企业风险投资(内部和外部)孵化项目、建设了铸造厂和几个其他类似计划,但据他们自己所说“这些投资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
企业风险投资并非新鲜事物,它的存在已经有几十年了,但近年来经历了强劲的复苏。数字化等新业务模式已经成为首席执行官最重要的议程,企业都迫切希望找到新的增长点。
企业风险投资的基本逻辑是激发兴趣,引人注意
快速响应市场重大变化的能力:能够快速测试新的想法,没有复杂的内部审批流程和繁琐的流程。
将创业精神和企业“实力”相结合:创业者往往有激动人心的新奇想法,但是不具备某些关键能力和相应的规模,无法快速从竞争中脱颖而出。而大型企业可以提供资金、关系和人脉、深度分销渠道、规模、职能体系(如研发、监管、市场营销)和运营经验。
建立包含潜在临近市场的业务组合,同时不“危及核心业务”:企业风险投资相当于多方押注,同时不置核心业务于危险之地,这样不仅可以快速进入新的领域,如不成功,也能够快速退出。
如果做得好,企业风险投资可达到顶级回报率:苹果、GE、谷歌等企业发起的部分风险投资就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然而,企业风险投资并没有那么容易成功,而且失败率也高得惊人。企业风险投资项目的生命周期通常只有12-18个月。根据我们自己的风险投资经验和为客户设立及运营风险投资项目的经验,我们认为风险投资的难度往往被低估,并不是只要有优秀的人才和出色的创意,以及高管层的资金支持和特别关注,任何人都能够成功创业。
如上所述,企业风险投资失败率高的原因有很多。但究其根本,还是因为意图不明确(投资策略)、流程不全面、投入不充足、管理层不重视,因此无法建立真正的创业精神,而组织内部本身又比较复杂,往往存在惰性和办公室**。
例如,冗长的审批流程必然会挫败创业精神,迫使资金向多方面分散。如业务发展部门希望推动资金投向新的商业模式和相邻业务,研发部门侧重获得特定新兴技术领域的最新知识,而CFO可能难以忍受早期的高烧钱率,希望快速获得回报。如果试图同时满足这些众多利益相关者的目标要求,资金投向就会变得漫无目的,因此成功几率就会很低。
企业风险投资常以失败告终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差异化不足,缺乏对内部创业者有吸引力的激励。如果你希望最优秀的人才参与创业,并保证创业企业的成功,那么你必须为个人提供恰当的好处。但实际上,很多企业的做法是告诉创业者“创业只能做几年,最终必须尽快回归核心业务”。所以大多数创业者没有充足的动力,几年后,他们必须奋力追赶其他同事,因为在原有职业路径上他们“失去了好几年的时间”!
几年前,一家全球大型企业启动了企业风险投资计划,引发了热议。当时这家企业自称要打造一个创新巨头。与全球最优秀的创业者合作,将自身的关系、资源和影响力整个成公司实力。
同时,他们还将侧重解决很多人都面临的大问题。创业者可以利用精益的创业方法,而这家大企业将以主要出资人的身份让创业公司与我们一同成长。一旦商业模式得到验证,企业就会成为小股东,然后成为大股东。他们设想从最初开始参与,提高风险投资项目的速度、规模和影响。这是一个双赢的模式。在大公司的帮助下,创始人可以获得绝对的优势,得到大多数人梦想不到的机会,为创业公司带来接近公司核心业务的突出增长与回报。然而,这些投资数亿美元的项目不到三年时间就关闭了。在这个事件中,整个公司过度关注核心品牌,而其他业务组合,包括创新工作,都在达到显著规模前就夭折了。一位内部创业者后来告诉我们,“在我们公司,职业发展成功的唯一途径是做核心品牌特许经营”。
那么,基于上述内容,公司风险投资的成功究竟是海市蜃楼,还是可以通过努力实现的呢?实际上,技术、软件、消费品、奢侈品、时尚、消费品零售、银行、航空、媒体和移动通信技术等各行各业的企业都设有负责战略投资的企业风险投资部,其中不乏一些成功的典范。如Alphabet、Intel、Roche、GE、Bloomberg、COMCAST、Apple、Novartis等公司的风险投资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根据我们的经验,企业风险投资的成功取决于很多关键要素。
下面我们突出强调以下几点:
首先,必须在公司总体(创新)战略中详细体现风险投资的作用,确定几个要建立专业知识的具体领域。
我们的一位客户曾说过……“我们虽然以经济效益为重,但同时也投资一些代表核心市场、临近市场或未来市场的特殊领域。我们把风险投资视为公司的眼睛和耳朵,用来识别影响公司业务和为我们建立制胜权的技术趋势。和任何传统风险投资者一样,我们采用同样严格的投资标准”。
其次是专业化的投资流程,这一点虽然显而易见,但却往往不被遵守。在专业化的流程标准下,领先风险投资人应该跟进交易目标的搜索、构建条款清单、建立清晰的里程碑、设定后续各轮融资的阶段关卡、提前思考恰当的退出策略(可将创业公司整合到核心业务中,建立新的事业部或出售变现)。例如,我们的尽职调查流程非常全面,分5-6个步骤。首先是电梯游说(elevatorpitch),然后我们会围绕具体问题展开更加详细的对话(如“我们的想法有何独特之处?复制速度有多快?”、“我们正在处理哪些客户问题与要求,客户的付款意愿如何?”、“采取什么样的端到端经济模式?”、“知识产权保护状况如何?”、“我们如何扩大规模”等)。
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建立***的投资***会,理想情况下应有外部投资者参与,避免内部**问题。近期我们接触的一位执行***会成员向我们坦言…“…我们公司的一个创业项目投入了数百万美元,但是毫无起色,不过我们没有人敢提出质疑,因为它是我们CEO最喜欢的项目”。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虽然并非所有公司都能(或应该)像Tesla或Alphabet一样,但建立一种审慎的冒险文化可以获得最好的回报和最光明的未来。然而事实上,在风险投资领域,只有非常小的一部分创业公司能够创造优厚的回报。风险规避有时会成为企业风险投资基金的严重问题。风险规避的态度有时来源于母公司的文化。一位客户曾骄傲的告诉我们他们没有任何失败的投资。但经过了解,我们发现他们的投资也没有一笔曾带来实质性的收益。其实,我们从他的话中可以了解到,他们其实没有承担任何重大的风险,那么出现这样的结果也是理所当然。而从定义上来看,创业本身就是一个充满风险的过程,不存在完美的记录这种说法。
最后,对创业者的有力激励可有效建立对成功的热情和对细节的关注,有助于规避部分风险。
总而言之,企业风险投资的确非常诱人,也能带来重大的战略和财务收益。但是风险投资是非常严肃的事,需要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它不是某种“业余爱好”,它的成功需要特定的能力、完善的流程、管理层的关注和恰当的激励。
延伸阅读
从可口可乐、欧莱雅、宝洁看大企业与初创企业
联合创新的新模式|与初创企业合作系列之一
自律者自由创新来自内部原动力
海尔旗下GE家电创新实验室
揭秘大型企业如何重燃双创精神
科创企业如何与风投相互匹配?
随着企业的“硬科技”含量越来越高,风投与被投企业之间的关系也愈加复杂多变。复旦管院蒋肖虹教授团队围绕“科创企业融资”这一主题,探索科创企业与风险投资相互匹配过程的一般规律,提出设计更为有效的识别方法与匹配机制的新视角。
01
“希洛拉斯”神话的破灭
由于其宣称的革命性的血液检测技术——在一滴血上进行两百多项专业检测——***的希洛拉斯(Theranos)曾迅速得到资本市场的关注并成长为硅谷最具商业价值的独角兽公司(估值曾达到近100亿美元)。该公司筹集了7亿美元的基金,也拥有豪华的董事会阵容如***前国务卿基辛格和舒尔茨等。希洛拉斯在成品未实现的情况下通过篡改实验数据、改造其他公司产品等方式不断吸引投资并开启商业合作(如***连锁*房Walgreens),利用监管机构(如FDA、CMS等)的监管漏洞来躲避审查。
令人惊讶的是,该公司在资本市场中存在了十多年,直到2015年《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报道才撕破了它的技术谎言。由于希洛拉斯绝大部分资金和支持者来自政界、军队、商界人士,唯独缺乏最应该成为主力的有相应技术背景的硅谷主流风投,以至于投资者从未真正质疑过这项关键性的技术是否能够成功以及如何实现。
希洛拉斯的例子说明,技术能力在风险投资机构和科创企业的投融资决策中的重要性日益彰显。我们尤其认为,风投与被投企业之间较高的技术接近性将对企业和风投的后续发展与合作产生积极的影响,即:二者之间的技术储备与积累的相似度越高,越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以及风投的成功退出。
现有文献已经发现,风投通过向企业提供除资金外的增值服务和资源(如咨询、引入人力资源、第三方机构等),参与和监督企业的日常经营与公司治理,甚至对企业创新活动失败的适度容忍,都可能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升。然而,当内部人与外部投资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严重,以及管理者的“道德风险”较高时,上述积极作用又可能将被抑制。
这一现象在科创风投领域尤其严重,原因在于科技创新的关键性技术往往具有“高壁垒性”“高不确定性”及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性”。因此,我们认为:当风投本身具有较高的技术能力,且该技术能力与被投企业高度相关时,既可以有效地帮助该企业的后续发展,又可以提升风投自身对该企业的投资成功率。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风投与被投企业之间的技术领域相近,也可能对企业的发展和风险投资产生不利影响。已有调查数据发现,风投与企业之间的技术领域越相近,越倾向于“高估”企业的价值,而被投企业的过高估值将导致投资失败的可能性增大(Aggarwal等,2015)。
02
科创企业与风险投资匹配的新视角
为此,我们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是:什么是技术能力(technologicalcompetence,TC)与技术接近性(technologicalproximity,TP)?如何对其实现客观有效的测度?
首先,所谓技术能力(TC),即企业或风投对不同科技领域的熟悉程度或者资源积累程度。一般而言,技术能力的形成具有高度的路径依赖性,主要来源于过往的研发(投资)实践,创始人/合伙人的教育背景和科研工作经历等。其中,发明专利最能体现企业的核心技术在相关领域可能的发展前景,也是风投在投资过程中形成与积累其技术能力的重要来源之一。
其次,所谓技术接近性(TP),是指两个商业实体之间在技术能力方面的相似程度(一般以技术领域的截面相关系数加以衡量)。具体地,参考贾菲(Jaffe)1986年在《***经济评论》(AmericanEconomicReview)及布鲁姆(Bloom)等人于2013年发表在《经济计量学》(Econometrica)中的文章,我们使用两个企业在专利类别分布上的相似度来衡量企业间的技术接近性。相应地,我们将其拓展应用于构建风投与风投之间的技术接近性,风投与被投企业之间的技术接近性。技术接近性这一概念来源于经济学研究中的技术溢出效应(technologicalspillovereffect):一家公司会受益于其他技术相近公司的研发投入。
我们从***知识产权*(CNIPA)手工收集和整理了科创板企业及其风险投资机构在过去二十年(2001—2021年)所涉及的发明专利。我们还从CVSource数据库中获取了这些企业及其风投所有的历史投融资数据,并根据这些投融资事件的实质内容和特征加以清洗、匹配和分类,最终得到对应377家科创板上市企业的439次融资事件。
我们据此分别构建了:(1)科创板企业的技术能力指标和企业之间的技术接近性指标;(2)风险投资机构的技术能力指标和风险投资机构之间的技术接近性指标;(3)科创板企业与风险投资机构之间的技术接近性指标。对上述各项指标的统计特征描述和比较,以及初步的研究结论展示如下。
1 科创板企业的专利分布显示“硬科技”特征
截至2021年底,科创板的377家上市公司累计提出77809项发明专利申请,其中27628项已获授权。根据国际通用的发明专利IPC分类标准,这些已授权的发明专利覆盖了全部8个一级分类中的111个二级分类,并在数量上显著聚焦于“硬科技”含量较高的信息技术、生物医*、新材料等产业。其中,“电学”(IPC一级分类H部)集中了超过三分之一的已授权发明专利(10108项),主要类别包括基本电气元件、电子通信技术、电子电路、发电等。其次是“物理”(G部,7437项),主要类别包括数据处理和测量等。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科创板公司在“纺织、造纸”等轻工业(D部)和“建筑”“机械”等传统重工业(E部和F部)的授权发明专利数量稀少,每一部门的合计总数均不足1000项。
当前,科创板六大赛道的科技属性很大程度上可以被该赛道企业所拥有的专利类型加以准确描述。例如,新一代信息技术赛道包括信息网络、电子核心、云计算和大数据服务、人工智能等领域;该赛道企业的已授权发明专利中,就有55%属于以基本电器元件和电子通信技术为主的H部。属于生物产业赛道的企业所拥有的发明专利中,36%的属于以医学和卫生学为主的A部,39%属于以生物化学为主的C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赛道企业拥有的发明专利中,42%属于以加工制造和运输储存为主的B部。
2 科创企业上市前研发能力稳步提升,上市后创新动力减弱
从时间趋势上来看,科创板公司的专利申请量在2015年后开始快速增长,2015-2019年的年申请量增长率超过20%,而2020年则几乎没有增长。我们认为科创板可能存在IPO专利管理现象。龙小宁和张靖2021年在《经济研究》发表的文章中指出,主板IPO公司的专利强度(专利申请数量/销售额)在上市前一年达到峰值,并在上市当年至上市后五年内持续下降。我们在2019-2020年上市的科创板公司中也发现了类似的趋势,具体表现为,上市后一年的平均申请量仅为上市前一年的78%。
3 科创企业的技术接近性与财务表现和资本市场表现高度相关
公司之间的技术接近性度量了公司在技术空间中的距离,这意味着,技术接近性可以较为准确地定义公司之间的科创属性和技术能力的相似性。以上交所划分的科创板六大赛道为例,同一赛道的公司之间的技术接近性平均值约为0.27,而不同赛道的平均值仅为0.09。可见上交所以科创赛道对企业的类型划分具有一定的客观基础,同赛道公司之间的技术确实更加接近。
除了科创属性外,公司之间的技术接近性高低与其资本结构、盈利能力、研发投入、运营能力和资本市场表现的相似程度也有显著的关联。根据2021年的公司财报披露数据,技术接近性更高的两家公司在总负债率、毛利率方面、研发占销售比率和总资产周转率方面的差距要显著小于那些技术接近性指标较小的两家公司之间差距。这说明技术接近性不仅可以描述两家公司在科创属性上的距离,也可能反映出两家公司在财务表现或资本结构等方面趋于分化或同质的有关信息。
同时,公司之间的技术接近性值越高,反映股票“同涨同跌”程度的收益率相关系数也会越高。如果将科创板所有公司的发明专利分类加总作为市场总体的技术特征(后续将从科创板拓展至全体A股),那么公司与市场之间的技术接近性可以看作是公司对市场“总体技术风险”的暴露程度(我们称之为“技术贝塔系数”)。
我们发现,科创板公司在按照技术贝塔系数的大小分为5组后,最高组的市场贝塔系数均值比(1.155)最低组(0.784)高47.3%。因此,我们的初步结果表明,技术贝塔系数与市场贝塔系数呈正相关。我们的进一步研究将探究技术贝塔系数是否捕捉到了资产定价中新加入的和不同的风险维度,比如企业受到的来自供应链网络的冲击,以及同行企业技术进步所导致的外部性等。
4 风投的技术能力:逐年变强,逐年接近
截至2021年12月31日,377家科创板上市公司背后集结了700多家知名投资机构(具备一定的规模和活跃度)。其中在2021年开展投资活动的409家风投,当年平均投资了近7.8家公司并涉及2.92个行业,投资的行业集中度(赫芬达尔指数)达0.62。红杉***是2021年最为活跃的风投,其与南芯半导体、同心医疗、第四范式、智慧芽等121家公司达成投资协议。其中,近三分之二的公司属于IT及信息化、医疗健康、互联网和人工智能行业。相较于2016年,红杉***仅投资了34家公司,约二分之一集中在上述四个行业。在2016年开展投资活动的439家风投,平均投资6.11家公司,平均涉及3.37个行业,投资的行业集中度为0.56。对比可知,当前风投的出手更频繁,但投资的行业范围却更加集中。
进一步,从风投投资组合的专利产出来看:截至2021年12月31日,平均每家风投累计推动381.71项发明专利获得授权,涉及18.09个IPC大类,专利集中度(赫芬达尔指数)为0.29,所有风投相互之间的技术接近性平均值为0.31。相比之下,截至5年前的2016年12月31日,风投平均投后已授权发明专利为268.15项,涉及12.81个IPC大类,专利集中度为0.31,所有风投相互之间的技术接近性平均值为0.15。
如图1、图2所示,自2009年风投行业初具规模开始,风投的平均投后专利数量、覆盖的IPC大类数量和技术接近性呈现稳定的上升趋势,而专利集中度较为稳定。由此可见,风投的整体技术能力正在不断变强,风投之间的技术相似度也较2016年有较大提升。
风投技术能力的持续增长,可能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被投企业本身的技术能力不断加强。根据风投投资的各个企业在当年的申请(已授权)专利分布,我们发现技术在部分行业中变得更加密集。2021年,专利占比排名前三的IT及信息化、医疗健康和能源及矿业分别贡献了45.5%、11.6%和10.1%的授权发明专利,累计达67.2%。而在2016年同样的三大行业对应的占比为26.3%、9.6%和9.8%,累计仅45.7%。由此可见,处于这些行业中的企业技术能力不断加强。
第二,风投更多地投资于“硬科技”行业。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引擎也在不断切换,而从风投每年在不同行业的投资状况也能窥探到时代引擎的轮动。经统计分析,风投的投资风向基本呈现每五年转变一次的趋势。如表1所示,IT及信息化、医疗健康、制造业、互联网和能源及矿业在过去十多年中一直是风投追逐的热点。2011年前后,消费升级、化学工业、汽车、建筑建材和文化传媒较为热门;2016年前后,风头转至人工智能、企业服务、金融和教育培训,化学工业、建筑建材偃旗息鼓;而在2020—2021年,可能受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风投对投资其他行业的兴趣并不高。风投走在时代经济引擎切换的前沿,为了能更好把握住新的时代动能,不断提升自身技术能力,以识别和更好地培育未来新星。
表1风投的投资风向
5 风投之间的合作:偏好技术接近的新合作
联合投资是风投降低投资风险的一种常见手段。选择技术较为接近的风投合作,一方面可以降低合作成本,在监督、管理被投企业时更容易达成一致;但另一方面会错失跨界合作的资源优势,作为专业的投资者,风投应当积极寻求合作者以弥补自身的技术短板。因此,我们提出问题:面对确定的投资标的,风投选择新的合作伙伴,是会倾向于与自己有技术差异的,还是与自己技术接近的?
首先,通过比较首次合作和同期尚未合作的风投之间的技术接近性,我们发现前者的技术性接近值(0.336)显著高于后者(0.239),表明风投在选择新的合作伙伴时,更倾向于与自己技术接近的合作。
其次,通过逻辑回归,我们同样发现技术接近性与风投之间合作的显著关联:风投之间的技术接近性值越高,两者实现合作的概率也就越大。
最后,我们对首次合作的投资事件,按照投资轮次,就技术接近性进行描述。结果表明:风投在选择新的合作伙伴时,对于技术接近性的要求,跟投资轮次呈现倒U形关系:早期投资(种子轮、天使轮、A轮)希望技术互补;中期投资(B轮、C轮、D轮)希望技术接近;后期投资(E轮及以后)又降低了对技术接近的要求。同时,近年来的新合作关系中,技术接近性越来越高。
03
科创企业和风投之间的技术接近性
是促成双方合作的重要驱动力
欢迎扫码订阅全年四期《管理视野》
年度订阅优惠进行中……
大家给我帮帮忙吧,怎样和那些风险投资机构的合伙人取得联系呢?她们都叫什么名字啊,谢谢喽~~
协商不成只能到法院起诉按投资比例分割合伙期间的财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第五十一条 合伙人退伙,其他合伙人应当与该退伙人按照退伙时的合伙企业财产状况进行结算,退还退伙人的财产份额。退伙人对给合伙企业造成的***失负有赔偿责任的,相应扣减其应当赔偿的数额。 退伙时有未了结的合伙企业事务的,待该事务了结后进行结算。 第五十二条 退伙人在合伙企业中财产份额的退还办法,由合伙协议约定或者由全体合伙人决定,可以退还货币,也可以退还实物。 第五十三条 退伙人对基于其退伙前的原因发生的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第五十四条 合伙人退伙时,合伙企业财产少于合伙企业债务的,退伙人应当依照本法第三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分担亏***。
方正证券合作伯包的风投公司是什么
方正和生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是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方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之全资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17亿元人民币,是经***证监会批准从事直接股权投资业务的专业性金融投资机构。
我找到了一个风投公司合作,现在风投公司要求我提供一个公司的财务报表,请问各位有知道这个财务报表改如
风投一般看“财务报告”,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和现金流量表。其中的利润表中会列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即通常所说的三费,通过三费可以考察出公司的内部管理能力。另外在阅读报表时需要注重的指标有:销售比例、价益比、现金状况、负债率、账面资产、股息、现金流量、存货、净资产收益率等。
企业怎样与风投公司进行合作
最好不要事先发PPT,如果一定要发,也最好是先发一个简短版本的,不要发全面内容的,因为一旦风投拿到这些东西,他们不会像创业者自己这么在意,这些东西很容易就会传来传去、传到你的竞争对手那里去,那就亏大了。
换句话说,创业者最好可以事先准备两、三份PPT,这样你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在不同的场合切换用。
不过对于创业者,这其实倒真的一直是个难题,这个难题就是:当创业者做募资时,应该向合作者发送什么信息,以及什么时候,合作人又会真的对你的信息有所保密。
但是不管怎么样,还是有一些比较好的做法的。这里举几个例子。
第一,在你和合作人见面前,先发材料可以,这样合作人也可以事先做点功课,提高你们见面时候的谈话效率和质量,但是关键其实是你发什么。
切记,这个道理就跟“见面前不要写内容很长的电子邮件”一样,最好,这个时候你发的是一个类似“挑逗”性质的东西,大概就几页的内容,简单的信息包括下面这些:
你创建了什么独特的并可防御的知识产权?(如果你说的是正确的,你会成为细分市场的领导者吗?)
而这些东西的表达都应该是视觉化的,令人信服的。
顺便说一句,如果你想知道更多硅谷或者***科技的前沿信息,可以关注微信号“硅发布”。
有哪些权威的风投公司?如何联系投资公司?
比较权威的风投有很多,比如IDG、红杉、软银等等!如果您的项目仅仅是一个商业计划书,那么就只能采用海投的方式。给每个风投发电邮或邮寄项目计划书。看看哪个风投对您的项目感兴趣。或者关注一下各种金融网站,比如ChinaVenture、清科等,看看在你所在城市或附近城市有没有举行风投或PE会议,会有一些风投参与,你可以与他们见面。一般的流程是递交计划书-风投审核项目-对项目进行尽职调查-商讨合作细节-出资。但您现在不要想那么多,先让风投感兴趣再说。需要注意的就是别遇到骗子,真正的风投不会和你要什么考察费用,让你请吃饭什么的,也不会让你先去垫付什么。多注意点这个就行,剩下的都是风投的事了。
一个手中有项目,有资金的人,怎么和一个施工队来合作?有几种形式?
项目与资金是不可分割的,如果你有一个好的项目可以公开招标,也可以邀请招标,前提是在所投标的单位是一个重信用、守合同的企业单位。接着再和被中标的单位签有关该项目的合同,去公证部门公证就可以了。如果你真正的想去投资或开发项目还需要一个得力的专业的人士。
很简单呀,最正规的就是招标(也可以弄不正规的就是比价),你有项目,可以给几个够实力的公司发招标(比价)文件,对单个工程,你就要报价最低的(可以对他们进行2次比价,虽然不符和法律程序,不过能做到尽量压价),然后你签下的项目的资金-你比价得到的价钱=你的差价,虽然复杂点但是这种办法比较可靠。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你提他们的管理费,一般提人工的20%-5%,依活的肥瘦。
创新*研发商获逾亿元融资;数智化视光服务商获数千万元融资 | 投资速递 - 知乎
1、下载IT桔子APP,实时跟踪国内外一级市场投融资事件。
1.FOCO获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FOCO是一家AI数字人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定位于“AI+数字人”全流程方案的提供,致力于通过AI技术轻量化好莱坞工业级的特效制作流程。其自主研发的DOE引擎可实现工业级3D资产的AI生成与AI驱动,为全球企业及个人提供高品质、高效率、低成本的一站式视觉呈现解决方案。近日,FOCO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由创新工场独家领投,远识资本担任长期独家财务顾问。此次融资将主要用于技术团队的搭建以及底层技术的研发。2.舆芯半导体完成近亿元天使轮融资舆芯半导体是一家车规级MCU芯片研发商,主要提供新电子电气架构下的全场景芯片,基础软件以及零部件解决方案,用于动力、底盘、引擎发动机、电动机、区域控制器、BMS等场景。近日,舆芯半导体获临芯资本领投的近亿元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车规级芯片领域的前沿技术开发、产品技术升级以及高端人才储备等用途。3.申通获得菜鸟38.78亿元投资申通快递是一家综合性的快递公司,兼具传统快递业务以及电子商务物流服务,可为国内大型C2C、B2C企业提供物流配送、第三方物流和仓储、代收货款、贵重物品通道等服务。德峨实业拟以协议转让的方式向菜鸟供应链转让其持有的申通快递382700542股无限售流通股股份,占申通快递总股本(截至2023年6月5日)的25.00%,每股转让价格为人民币10.13元,总额为人民币38.78亿元。也就是说,本次转让完成后,德峨实业不再持有申通快递股份,菜鸟供应链持有申通快递25%的股份,为申通快递的第二大股东。4.芯塔电子获近亿元Pre-A轮融资芯塔电子是一家第三代半导体功率器件和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专注于提供第三代半导体功率器件和模块整体解决方案,致力于先进半导体功率器件的国产化。产品包括SiC***D、SiCMOSFET、SiC功率模块等,可用于光伏储能、高端电源、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清洁能源领域。近日,芯塔电子获近亿元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吴兴产投领投,兴产财通、禾创致远、丛蓉智芯、苏纳微新跟投,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车规级碳化硅功率模块线的建设及新一代产品的研发。一苇资本担任芯塔电子长期财务顾问。5.埃克森新能源完成新一轮战略投资埃克森新能源是一家新能源电池生产商,公司聚焦在集中式储能、分布式储能和工程机械及特种车辆等应用场景,主营高安全、长循环、低成本的储能电池产品,包括铁锂、钠离子等电池,230/280Ah方形磷酸铁锂电芯及全极耳大圆柱电芯将陆续量产,后续还将迭代量产钠离子电芯。近日,格力金投完成对深圳埃克森新能源的战略投资,双方合作共创,构建发展新格*,推动高质量发展。6.智慧优视完成1500万Pre-A轮融资智慧优视是一家人工智能物联网解决方案综合服务商,致力于构建人与物、物与物泛在互联的物联网生态,用心从事物联网平台技术研发、物联网智能终端研发和提供完整物联网解决方案。近日,智慧优视完成1500万Pre-A轮融资,由天津信联智造领投,本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充换电和储能技术的研发。7.述信科技完成A+轮融资述信是专业的实体行业数字化赋能者,致力于用互联网产品技术与方法论赋能DTC场景,为实体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及数字化业务开展提供服务、产品与解决方案,客户涵盖餐饮、零售快消、商业地产、汽车、金融等行业。近日,述信完成由合肥产投集团领投、原苍资产跟投的A+轮融资。本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提升述信科技围绕消费品行业、聚焦DTC场景下的产品研发能力,特别是大模型应用场景的落地,以进一步巩固其在服务消费类头部品牌中的既有优势。8.和华瑞博挂牌新三板和华瑞博(和华外科)是一家手术机器人研发商,致力于在传统骨科手术场景中,根据医生实际需求,设计出协助医生手术的机器人产品,具体包括关节手术机器人、脊柱手术机器人等,同时面向医护人员提供技术培训、系统检修维护等服务。和华瑞博(873940)近日挂牌新三板。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为102.6万元,归母净利润为-7383.18万元。9.精创电气挂牌新三板精创电气是一家冷链物联网检测系统研发商,致力于提供冷链IoT解决方案,主要产品有制冷机组控制系统、冷柜物联网控制系统、冷链可视化监测系统等。精创电气(874096)近日挂牌新三板。公司2021年、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05亿元、4.0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54.64万元、4875.3万元。10.百力司康完成B++轮融资百力司康是一家肿瘤靶向和免疫治疗*物研发商,专注于抗肿瘤生物大分子创新*的研发和产业化。通过自主研发和外部合作双轮驱动的模式,围绕多种肿瘤适应症,不断开拓和布*差异化的大分子生物创新*梯度产品管线,建立和完善多种产品技术平台及符合国际GMP标准的抗体和ADC自有产能。近日,百力司康完成由卫材株式会社(“卫材”)投资的B++轮融资。此次融资款将用于推进管线中多个产品的多中心临床研究、临床前研究和注册申报。11.科曜能源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科曜能源是一家专注于电力智能化设备、5kw~250kw储能产品和5kw~150kw光伏并网逆变器研发、生产、销售及提供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近日,科曜能源完成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投资方为苏高新股份。12.点石航空完成A轮融资点石航空是一家航空装备制造商,主要从事民用航空器及其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提供单轴涡喷发动机、螺旋桨等产品,致力于为行业用户提供相关的航空装备及服务。近日,点石航空完成A轮融资。13.UPHOTO优拍云完成天使轮融资UPHOTO优拍云是一家企业级照片直播SaaS系统平台服务商,定位“企业级照片直播SaaS系统平台服务商”,包括软件和品质拍摄两个方面。软件为摄影师提供传图工具和云相册存储分发等服务;摄影服务则是通过众包模式,客户约拍后优拍平台派单给摄影师(类似滴滴打车模式),为企业客户提供照片直播服务。近日,UPHOTO优拍云完成天使轮融资,投资机构为深圳金伯乐创投。14.优集工业获1.5亿元A+轮融资优集软件UDS专注于为高端研发制造型企业提供行业化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制造创新服务解决方案以及配套的应用技术和实施服务,是***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软件企业。为客户提供基于行业细分的数字化企业、智能制造以及数字化车间管理整体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掌控数字化创新,加速转换新动能。近日,优集工业完成总额1.5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资金将全部用于加大研发投入和全国性营销网络体系建设。本轮融资投资方为张江科投、上海科创基金、银河源汇投资、青岛国铸资本、乾成资本和哲灵投资。15.UFOU获得首轮数千万元的融资UFOU是一个家居品牌,主打的产品是升降桌,截至目前他们的产品还包括收纳柜、座椅、配件(垫子、电脑屏幕支架)等。近日,家居品牌UFOU(优否)宣布获得首轮数千万元的融资,投资方是VentechChina,该机构是法国投资机构Ventech在***成立的基金。16.TradeMonday获得新一轮投资TradeMonday是一个人工智能低代码模块化平台,专注于提供人工智能零售大数据分析服务,致力于帮助零售商和品牌拥有者即时验证其商业决策。平台将消费者、品牌和产品的数码足迹转化为可执行的见解,包括社交媒体、店内客流量和交易数据等信息,为零售商、消费品品牌和商场等提供盈利增长策略。近日,TradeMonday获得商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新一轮注资。此次融资资金将用以扩大零售分析产品和ChatGPTB***零售解决方案的服务范畴,加速公司发展。17.小雨智造完成新一轮融资小雨智造是一家工业机器人制造商,专注于工业机器人制造、智能机器人的研发、特殊作业机器人制造、金属切割及焊接设备制造。近日,北京小雨智造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股东包含小米旗下瀚星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同时注册资本增至约1190万元。
1.Carbogenics获得100万英镑战略投资
Carbogenics是一家生物技术开发商,其下开发了一种称为CreChar的生物添加剂,利用高温低氧过程热解,稳定厌氧消化工厂的性能,并提高食品和农业废物的绿色能源产量。近期,Carbogenics宣布获得100万英镑的融资。本轮融资的投资者包括GreenAngelVentures以及公司现有投资者ScottishEnterprise和OldCollegeCapital。
Viture是一家时尚AR眼镜研发商,主要从事消费级AR终端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面向C端用户提供时尚和兼具高性能科技体验的“VitureOne”AR眼镜产品,致力于为行业用户提供相关的AR产品及服务。近日,VITURE完成近千万美金A+轮融资,由蓝驰创投独家投资。此前,VITUREA轮融资由BAI领投,真知资本跟投。
ArgusLabs是一个Web3游戏工作室,致力于实现·个游戏开放、互操作和由新兴游戏塑造的未来。在应用研究和加密原生技术的融合中,我们正在推进构建、玩和扩展游戏的方式。ArgusLabs完成1000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加密投资公司HaunVentures领投,风投公司RobotVentures、Anagram、DispersionCapital、Web3开发后端Alchemy以及前Coinbase首席技术官BalajiSrinivasan等个人投资者参投。
Oamo是一家去中心化数据经纪商,主要提供去中心化数据经纪相关服务。Oamo宣布完成125万美元Pre-Seed轮融资,WhiteStarCapital领投。
AlkeusPharmaceuticals是一家眼科遗传病*物研发商,专注于严重眼部疾病治疗方法的研究。AlkeusPharmaceuticals的主要候选*物gildeuretinol(ALK-001)目前正在进行临床试验,试验中将对其用于治疗Stargardt疾病以及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进行评估。AlkeusPharmaceuticals近日宣布已获得1.5亿美元B轮融资,由BainCapitalLifeSciences牵头,TCGX、WellingtonManagement以及SofinnovaInvestments也参与其中。AlkeusPharmaceuticals还宣布,生物技术行业的先驱、VertexPharmaceuticals的创始人JoshuaBoger博士于6月5日加入AlkeusPharmaceuticals,并担任执行**。
Meanwhile是一家比特币人寿保险提供商,其第一款产品为比特币(BTC)计价的终身人寿保险。Meanwhile在两轮种子轮中筹集了1900万美元,第一轮由OpenAI首席执行官SamAltman和Stripeissuing前负责人LachyGroom共同领投,第二轮由GradientVentures领投。
WAVEBL是一家区块链电子票据提供商,已成为贸易文件电子传输的首要数字平台。WaveBL的专有区块链技术实现了独特电子贸易文件的即时、安全和认证传输,确保遵守通用流程和法规。WaveBL完成2600万美元融资,NewRoadCapitalPartners领投,ZIM、MariusNacht、ContourVenturePartners、FrankSica和TechstarsCentralLLC、和ReefknotInvestments参投。
SkorLifePlatforms是印度尼西亚一家信用评估服务提供商,为用户提供信用记录或信用评分服务。近日,Skorlife刚刚完成了种子轮融资,本轮由HummingbirdVentures领投,QEDInvestors、ACVentures和SaisonCapital参与投资,融资金额共400万美元。
Etched.ai是一家***语言模型推理专用芯片设计研发商,公司致力于构建超级智能硬件,设计用于语言模型推理的专用芯片。近日,Etched.ai宣布获得536万美元种子轮融资,本轮融资由PrimaryVenturePartners领投,MAXVentures和天使投资人、前Ebay首席执行官DevinWenig参与跟投,目前公司估值约为3400万美元。本轮资金将用于制造大型语言模型(LLM)的AI加速芯片,形成规模化的初创团队,进行RTL前端开发。
Nori是一个***加密货币碳交易平台,旗下运营着一个电子商务前端,用户可以购买Nori代币来抵消其购买,还有交易机制,Nori将列出其代币以在交易所上交易,同时也解决了碳排放问题和项目的融资。近日,Nori宣布完成625万美元新一轮融资,当前投资者M13、ToyotaVentures、Placeholder、Cargill等领投,新资金将用于扩大业务范围。
11.苹果收购AR头显初创公司Mira
Mira是一家移动增强现实公司,将AR眼镜与用户的智能手机无缝连接,以便用户发现和分享AR内容,旨在提高人们与技术和互相交流的方式。6月7日消息,苹果已经收购了AR头显初创公司Mira,苹果已经证实了此次收购。目前尚不清楚苹果为Mira支付了多少资金,该公司迄今已融资约1700万美元。苹果前设计总监JonyIve曾是苹果公司的顾问。就在该收购消息发布的前一天,苹果公司刚刚发布了一款名为VisionPro的混合现实头显,售价3499美元,该公司称其为新的“空间”计算平台。
1.西高院今日申购顶格申购需配市值22.5万元
西高院主要从事电气领域检测、计量、认证及技术咨询服务业务,开展相关技术研究、标准制修订及行业管理和服务工作。西高院今日申购,申购代码:787334,发行价格:14.16元/股,单一账户申购上限22500股,顶格申购需配市值22.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