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跌到多少会清盘?
一般情况是净值跌倒0.50元以下,或者是总的资产规模低于5000万以下,就会清盘,不过每个基金的情况是不一样的,需要看基金的合同,里面会有详细的情况说明的?
基金在什么情况下有清盘的可能?
暂停申购是因为基金规模过大或基金净值过低或基金公司有其他需要暂停的理由才做出的行为.造成暂停的原因不同,对基金的好处也就不同.比如,是因为基金规模过大才暂停申购的,暂停后就可以缩小规模,便于操作.新基金认购数额达到预定以后,一般都要封闭一段时间,在此期间,基金公司经理可以给基金建仓或进行其他运作的准备,打开申购以后就与其他基金一样了,可以正常申购或赎.基金达到预定时间和经营不善造成规模太小或长时间不能盈利都有退市的可能,所以,基金也是有风险的.
开年又有15只基金宣布清盘,都是哪些原因?近年来清盘基金数量逐年上升,优胜劣汰提速
新年伊始,核心资产回调,公募发行明显遇冷。不仅如此,2022开年至今,又有一批公募基金清盘。
数据显示,仅1月就已有15只基金宣布清盘,截至2月7日,年内已有12只基金完成清算工作“黯然离场”。
业内人士表示,出于调整产品线等多种考量,基金公司一般会在岁末年初时点集中清盘旗下的部分产品。事实上,基金清盘已成为一种常态,基金公司不再死守那些表现不佳、规模不大的产品。进一步而言,在基金数量突破9000只的背景下,基金产品创新和迭代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清盘是促进优胜劣汰的重要方式之一,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首月15只公募宣布清盘
岁末年初,又现基金集中清盘。Wind数据显示,仅1月就已有15只基金宣布清盘。至2月7日,年内也已有12只基金完成清算工作。
如1月26日,泰康资产就在发布的《泰康中证港股通非银行金融主题指数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清算报告》中表示,旗下泰康中证港股通非银指数A/C在基金存续期内的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和资产规模中的约定:“基金合同生效之日起3年后的对应日,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2亿元,基金合同自动终止,且不得通过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延续基金合同期限”。
而截至2021年12月21日,该基金出现上述触发《基金合同》终止的情形(即基金资产净值低于2亿元),为维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该基金已于2021年12月22日进入基金财产清算程序,并于今年1月17日完成相关清算工作。
一般来说,基金清盘无非是源于三个原因:一是经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表决通过;二是在基金合同约定的时间内,基金资产净值连续低于5000万元或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不满200人;三是达到基金合同约定的其他清盘条件。
Wind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这三年间,清盘基金数量逐年上升,分别为132只、173只、249只。以2021年情况来看,权益类基金清盘数量有130只(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的清盘数量分别为38只和92只),占比达到了52.21%;债券型基金清盘的有110只,占比44.18%。
在2021年清盘的249只基金中,从原因上看,有131只基金因资产规模原因触发合同终止条款而被清盘,其余118只基金则因为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表决通过而清盘。根据相关规定,开放式基金若连续六十个工作日出现“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不满二百人”或“基金资产净值低于五千万元”情形的,基金管理人应当向证监会报告并提出解决方案,如转换运作方式、与其他基金合并或者终止基金合同等。
行业优胜劣汰格*显著
业内人士表示,一只基金的成功与否,与三方面的因素相关:一是基金经理自身的投资能力;二是代销渠道与基金公司的宣传与营销能力;三是赚钱效应,赚钱效应的核心在于市场环境是否适合该基金的投资策略。
2022年来,一边是基金清盘加速,另一边是“卖不动”,往年出现“百亿爆款、一日售罄”的“开门红”情况,并没有上演。而从2019年初至2021年的这段期间,大批投资者已通过购买基金入市。因而,整体收益率相对有竞争力,有渠道和口碑优势的大型基金公司旗下的产品往往更受投资者认可,在“马太效应”的行业背景下,“迷你基金”只能处在清退的边缘徘徊。
上述业内人士直言,截至目前,全市场的基金已基本覆盖到“股债汇”各类资产以及每类资产的各个细分热门赛道。在这一过程中,产品同质化等现象也日渐突出,在“马太效应”的行业发展趋势下,难免会有一部分基金长期处于尾部区间,既缺乏亮眼业绩,也无法做大规模。久而久之,通过主动清盘的方式重新整合投研资源,就成为必然之路。
进一步看,在基金业蓬勃发展态势下,边缘产品的加速有序退出,也将有望塑造出一个“优胜劣汰”、“进退有序”的健康发展业态。
此前,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就表示,基金行业的发展好比一个流动的蓄水池,既要有活水流入,也要为死水排出提供顺畅通道。这既是基金投资优胜劣汰的自然过程,也是对基民投资利益的有效保护。
展望2022年,有观点就认为,当前基金行业规模快速发展的同时,优胜劣汰的特征也越来越明显。随着新发基金不断增多,今年清盘基金的数量可能还会进一步上升。
了解更多
基金什么情况下会面临清盘?
数据显示,截至8月21日,今年以来,已经有154只基金清盘,而去年同期的清盘数量为97只,增加了58.8%。清盘基金数量继续加大的节奏~
所谓"基金清盘",就是基金管理人将基金资产全部变现,将所得现金归还给持有人。可以理解为,基金公司不再运行这只基金了,基金份额强制赎回,不代表钱打水漂了,也不一定是亏损。
从今年清盘基金类型来看,债券型基金最多。在154只被清盘基金中,债券型基金68只,占比44%。其次为混合型基金,有58只。另有22只股票型基金、2只货币型基金和4只QDII基金清盘。
基金什么情况下会清盘?
开放式基金存续期内,若连续60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或者连续60日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达不到200人的,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后有权宣布该基金终止。根据基金契约或公司章程的规定。例如:基金单位净值低于0.5。
什么情况下基城衡航试血评过金会被清盘
1、合同到期:基金成立时,合同约定到期清算。2、持有人表决: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主动决定终止基金合同进而清盘。3、合规清盘:不符合监管要求。4、被动清盘:基金规模太小,触发清盘“红线”,即连续60个工作而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不满200人,或者连续60个工作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发起式基金成立后满3年规模不超过2亿元有清盘风险,成立后3年内基金规模低于5000万元没有清盘风险。拓展资料:基金,英文是fund,广义是指为了某种目的而设立的具有一定数量的资金。主要包括信托投资基金、公积金、保险基金、退休基金,各种基金会的基金。从会计角度透析,基金是一个狭义的概念,意指具有特定目的和用途的资金。我们提到的基金主要是指证券投资基金。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将证券投资基金划分为不同的种类:(1)根据基金单位是否可增加或赎回,可分为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开放式基金不上市交易(这要看情况),通过银行、券商、基金公司申购和赎回,基金规模不固定;封闭式基金有固定的存续期,一般在证券交易场所上市交易,投资者通过二级市场买卖基金单位。(2)根据组织形态的不同,可分为公司型基金和契约型基金。基金通过发行基金股份成立投资基金公司的形式设立,通常称为公司型基金;由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和投资人三方通过基金契约设立,通常称为契约型基金。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均为契约型基金。(3)根据投资风险与收益的不同,可分为成长型、收入型和平衡型基金。(4)根据投资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债券基金、股票基金、货币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四大类。操作技巧第一,先观后市再操作基金投资的收益来自未来,比如要赎回股票型基金,就可先看一下股票市场未来发展是牛市还是熊市。再决定是否赎回,在时机上做一个选择。如果是牛市,那就可以再持用一段时间,使收益最大化。如果是熊市就是提前赎回,落袋为安。第二,转换成其他产品把高风险的基金产品转换成低风险的基金产品,也是一种赎回,比如:把股票型基金转换成货币基金。这样做可以降低成本,转换费一般低于赎回费,而货币基金风险低,相当于现金,收益又比活期利息高。因此,转换也是一种赎回的思路。第三,定期定额赎回与定期投资一样,定期定额赎回,可以做了日常的现金管理,又可以平抑市场的波动。定期定额赎回是配合定期定额投资的一种赎回方法。
基金什么情况下才会清盘?
基金清盘的条件:
一、基金连续60日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达不到100人;
二、连续60日出现基金的总资产净值已逼近或已跌破5000万元的;
基金清盘是指基金资产全部变现,将所得资金分给持有人。清盘时刻由基金设立时的基金契约规定,持有人大会可修改基金契约,决定基金清盘时间。
根据中国基金有关法规,在开放式基金合同生效后的存续期内,若连续60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或者连续60日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达不到100人的,则基金管理人在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后有权宣布该基金终止。关于基金因资产规模过小而需清盘的情况,在亚洲金融危机时的香港曾经出现过,由于后市看淡,基金份额赎回较多,香港多家基金公司关闭了一些基金。
基金清盘触发条件
基金到期和被大量赎回
基金清盘是怎么回事,会不会把钱亏光?
对于我们投资者来说,我相信大家最关心的还是本金是否安全。就在前两天就有朋友让讲讲,基金清盘对于我们有什么影响,会不会导致我们把钱亏光?
先给大家吃颗定心丸,基金清盘是不会把我们的钱给亏光的。到目前为止我买的基金,还没遇到过基金清盘的情况。不过曾经有学员问我,说自己收到了基金公司的短信,提醒他买的基金要清盘了建议他赎回基金,问我要不要赎回。
我是直接建议他赎回基金的。因为基金清盘,最长可能需要半年的时间,这段时间都不能再去赎回基金了,而且资产也没有收益,所以还不如提前赎回来。
另外遇到基金清盘,除去赎回基金之外,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做基金转换。如果你看好这家基金公司的其他基金,可以申请转换成看好的基金,这样比赎回了再买入,要节约一些费用。不过前提是,你所看好的基金,正好是同一家基金公司的。
那么基金清盘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举个例子,大家就好理解了,就像合伙开公司,现在因为各种原因开不下去了,然后几个合伙人决定散伙,把公司的资产清算一下,按照比例分掉。
基金的清盘也就是这个意思,基金因为各种原因,运营不下去了,满足基金合同约定的清盘条件,然后就把基金的资产清算一下全部变现,按照每个人持有的比例分配给大家。
那么基金什么时候会运营不下去,选择进行清盘呢?最常见的情况,就是基金的规模太小。比如监管规定:基金的规模连续60日小于5000万,连续60日基金持有人数少于100人。那么基金公司就可以发起清盘,证监会批准了,就可以走清盘流程了。
除此之外,还有的基金是不满足政策和监管被要求清盘,比如最近分级基金,就是因为不满足监管,被迫选择清盘。还有的是大部分的投资人,都不想投资了,然后发起基金清盘,只是这样的情况比较少见。
再来看看基金清盘对于我们有什么影响。其实当我们了解了基金清盘是怎么回事了之后,我们会发现:基金清盘只是把我们在基金里面的资产,又分给我们而已。只是和赎回比较起来,需要的时间更久一些,另外可能会扣除一些清算的费用而已。
所以基金清盘对于我们来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就算是我们不小心买到要清盘的基金,大家也不用担心。更何况,基金在要清盘之前,也会多次发公告,或者像前面那位学员一样会收到提醒短信,建议我们赎回或者转换基金,我们在那个时候直接把基金赎回或者转换一下就可以了。
既然大部分的基金清盘,是因为基金的规模太小导致的,那么我们想要避免遇到基金清盘的情况。大家在选择基金的时候,就不要去投资那些基金规模太小的基金。基金的规模低于5000万的,大家就不要考虑了。
前期文章:为什么你做投资总是亏钱?可能是你的出发点错了 / 买“银行理财”差点把钱亏光,那么买基金可能会把钱亏光吗? / 温馨提示,注意理财文章的时效性
基金清盘的条件
一般是不会清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