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日前,中冶集团**宣传部下发了《关于表彰2022年度中冶集团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以及优秀宣传作品、优秀通讯员的通知》,公布了2022年度中冶集团子公司宣传工作排名。上海宝冶再夺头筹,获得中冶集团宣传系统历史上首个“七连冠”,并被评为“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延续了中冶集团排头兵和王牌军的风采。程江涛、王涵获评“中冶集团宣传工作先进个人”,视频《为城市发展“穿山搭桥”的中冶隧道建设者》、歌曲《一起上冰雪》被评为“中冶集团优秀宣传作品”,相关主创人员被评为“优秀通讯员”。
2022年是上海宝冶宣传和文化工作“质量打磨年”,宣传和文化系统在公司**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文化工作的重要思想,围绕宣传贯彻*的二十大精神工作主线,紧扣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主题和公司改革发展新目标,按照公司领导提出的加强品牌宣传工作的要求,重点提升宣传稿件的质量和文化成果的品质。积极发挥思想引领、舆论引导和品牌塑造作用,主动作为、真抓实干,传递宝冶声音,展示宝冶形象,为建设美好宝冶、打造一流的最具竞争优势的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工程服务商的发展目标凝聚力量、鼓舞人心。
过去一年,宣传和文化系统重点围绕深入学习贯彻*的二十大精神、五矿领导调研、公司年会、冬奥会举行、疫情防控、方舱建设、安全生产、市场营销、项目履约、先进典型等内容,提前策划,快速反应,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官网、OA、宝冶报、期刊杂志以及新开通的视频号等平台,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了全方位、多平台、深层次的宣传和报道,推出有宝冶态度、宝冶气度、宝冶温度的深度文章和专题,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上半年,围绕疫情防控和方舱医院建设,策划和制作了专题微信32期,编排了《上海宝冶》报疫情防控和方舱援建专刊,宣传展示“方舱精神”,积极传递正能量。下半年,围绕宣贯*的二十大精神精心组织宣传报道,第一时间组织员工收看*的二十大开幕会直播,制作推送“奋进新征程|宝冶员工热议*的二十大报告”系列微信专题,并在OA信息平台、宝冶官网开设“学习*的二十大精神”栏目,在《宝冶报》开设“学习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专栏,营造深入学习*的二十大精神的浓厚氛围。结合公司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需求,策划推出了“新征程再出发:落实上海宝冶年中工作会议精神”、“冲刺2022”、“乘风破浪:宝冶品牌故事”等系列专题微信,引发了广泛关注,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扩大了宝冶品牌影响力,营造出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在中冶集团内部,宣传和文化系统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在中冶集团组织开展的专题策划、视频制作、深度报道、成果集编印等宣传工作的“大手笔”中,积极配合、精准沟通、高效落实,以踏实严谨的工作态度、务实有效的工作作风、高质量的工作成果获得了中冶集团的高度肯定。在中冶集团**宣传部联手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特别策划的专题系列纪录片《大国钢铁》制作、《中冶集团鲁班奖詹天佑奖案例集》编撰、《中冶集团国家优质工程奖案例集》编撰过程中都发挥了排头兵的主体作用,充分展现了系统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在外宣工作中,宣传和文化系统紧紧围绕公司“151”品牌战略,聚焦大项目、深耕大题材、撰写大文章、彰显大品牌。同时,持续加大在各级主流媒体平台的宣传力度,全年在中央电视台有效“亮相”25次,有效播出时间接近3个小时。5个项目成功入选央视《大国建造》(第二季),数量位居中冶集团首位。2月7日—8日冬奥会举办期间,央视科教频道《创新进行时》栏目以“科技冬奥‘汇’”为主题,连续播出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建设专题纪录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纪录片部《新三百六十行》系列节目、央视科教频道《创新进行时》栏目聚焦宝冶,顺利完成相关拍摄任务。央视俄语频道播出《“雪游龙上的翻译官--走进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节目,深度揭秘上海宝冶的“冬奥翻译官”为冬奥赛事翻译工作提供优质保障。此外,《人民日报》两次以专版详细报道了宝冶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项目及宝冶员工。公司全年在人民日报、新华社、工人日报、中新社、中国网等各类国家级媒体发稿超过2000篇。在上海电视台、安徽卫视、北京卫视、福建卫视等省部级和地市级当地媒体的稿件刊发数量和宣传工作品质较2021年也有了显著提高。2022年,由公司*群工作部指导,以各二级单位和项目部为主体组织开展了15场高质量的企业开放日活动,不仅达到了“练兵”效果,也进一步增强了宣传系统的战斗力,加强了与媒体的沟通联系。上海宝冶品牌价值和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员工荣誉感和认同感显著增强,为公司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立足新起点,启航新征程。宣传和文化系统将在公司**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企业改革发展中心工作,稳中求进、守正创新,奋力开创品牌宣传工作新*面,在书写宝冶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中彰显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担当,着力汇聚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信息来源:*群工作部)
中冶集团一共有几冶(子公司)?
从前冶金部八大设计院有: 北京院(京诚) 有色院(恩菲) 鞍山院(北方) 包头院(东方) 重庆院(赛迪)武汉院(南方) 长沙院(长天) 马鞍山院(华天) 建设类单位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十三冶)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中冶建工有限公司(十八冶)
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以上皆为中冶集团子公司,从前冶金部的冶建单位应该从一冶到二十三冶,除中冶子公司外,部分成为中铝集团和五矿集团的子公司。
另,北京院并非北京钢铁研究院,而是北京钢铁设计研究总院,其他各大院也是如此,着重于冶金建筑和设备的设计和研发以及冶金工程的总包等业务。
急急急……中冶集团下属公司哪家待遇好?
中冶南方现在发展很好
中冶集团下属子公司排名?及需滑主高费指级周庆宣
华冶最好别去,挂羊头卖狗肉的单位,号称是国企,其实是国企中最差的,待遇差,环境差,去了以后各种悲剧。
中冶集团子公司哪家收入最高?(8家施工单位)
企业简介
天津市中重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是知名的冶金装备制造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火炬计划先进集体。主营业务为冶金EPC工程,热轧型钢、板带、棒线材及精密冷轧设备成套设计供货。热轧带钢和H型钢生产线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
以下正文
一、八大央企76个工程*中,平均员工收入最高的20家单位有哪些?
我们把76个工程*平均员工收入最高的20家单位拿出来做单独分析,我们发现:
中国中冶:2家,分别是:五冶、二十冶
中国交建:5家,分别是:一航*、二航*、三航*、四航*、一公*
中国建筑:5家,分别是:一*、二*、三*、六*、八*
中国化学:3家,分别是:中化三建、中化七建、中化十一建
中国铁建:3家,分别是:十六*、二十*、二十二*
中国中铁:2家,分别是:二*、四*
经过对比,我们发现几个特点:
1-中国二十冶集团是员工收入最高的单位,看准网收录的24名员工的平均月收入接近7000元,这一水平远远高于第2位的月薪6500元和第3位的月薪6000元。当然二十冶员工收入高,并不是因为他处在工资水平高的大魔都,前20名的企业中,在北京、上海的企业不在少数。
2-中建、中交的下属工程*收入普遍偏高,尤其是中交的一航*、二航*、四航*员工收入都排在前6位;中建的八*、一*、三*员工收入都排在前9位。
3-铁路建设系统的工程*,员工收入相对要低一些,中国中铁和中国铁建合计只有5家单位进入到前20名,除了中铁十六*平均员工收入在5800元(第8名)之外,其他的四个*平均员工收入都排在靠后的位置。
4-前20名中,我们并未看到中国电建、中国能建下属工程*的身影。
直接对八大央企76个工程*的员工平均收入进行对比并不是太有意义,毕竟他们所处的行业不一样,而且所处的地区也有差异。那么接下来我们看看八大央企内部的排名情况是怎样的。
二、八大央企内部各下属工程*员工收入排名
1-中国建筑
2-中国交建
3-中国中冶
4-中国中铁
5-中国铁建
6-中国电建
7-中国能建
8-中国化学
最后是附表:
推荐
高速线材冷却水阀台进口FISHER阀无法替代的问题,彻底得到解决!Morgan高线三通阀可以国产化了!(点击查看)
杭州富阳瑞庾阀门有限公司
传真:0571-63430027
【收藏】轧钢之家“收入”合集
【讲述】手绘的轧机三维图纸,向老一辈人致敬!
【讲述】赞颂无私奉献的钢铁设计者
【讲述】包头钢铁设计研究总院
声明:本文来源:路桥物资采购平台,轧钢之家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文章内容如有偏颇,敬请各位指正;如标错来源或侵权,请跟我们联系。
轧钢箴言
推荐
轧机轴承(DMD_bearing)
钢铁学苑(gangtiexueyuan)
青山钢网(ZG-QSGW)
中冶集团下有多少个子公司?
中冶集团总共有61个子公司
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中文简称中冶集团,英文简称MCC)隶属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是中国冶金工业的开拓者和建设者,中冶集团总共有61个子公司,先后承担了宝钢、鞍钢、武钢、攀钢等国家主要钢铁工业基地的建设任务,为中国冶金工业的发展立下了卓越功勋。
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科研开发、咨询规划、勘查测绘、监理设计、建筑施工、房地产综合开发、设备安装、设备制造与成套、资源开发、工业生产、技术服务与进出口贸易于一体,多专业、跨行业、跨国经营,集科工贸于一体的综合性的特大型企业集团。
一文了解中铁,中建,中铁建,中交建,收藏! - 知乎
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建集团,正式组建于1982年,其前身为原国家建工总*,是为数不多的不占有大量的国家投资,不占有国家的自然资源和经营专利,以从事完全竞争性的建筑业和地产业为核心业务而发展壮大起来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历史沿革:
建筑工程部(37军司令部1953年并入)–国家基建委–国家建工总*–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组织架构:8个基建*+4个设计研究院
另外还有中建国际、中国海外集团(中海地产)、中建地产、中建发展、中外建、中建基础、中建路桥、中建钢构、中建电力、中建铁路、中国通达、中建**建工,中建上海院、中建北京院,市政西北院(兰州,注:市政西南院、市政东北院属中交集团;市政华北院属*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共40多个下属公司机构。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50年3月,总部位于北京,是一家集基建建设、勘察设计与咨询服务、工程设备和零部件制造、房地产开发、铁路和公路投资及运营、矿产资源开发、物资贸易等业务于一体的多功能、特大型企业集团,也是中国和亚洲最大的多功能综合型建设集团。先后修建了全国2/3以上的铁路、95%的电气化铁路、1/10高速公路、3/5的城市轨道工程,9000多座大桥、隧道。
历史沿革:铁道部工程总*和设计总*–铁道部基本建设总*–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
1、19个基建*+3个勘察设计院
注:中铁一至五*为原铁道部工程*,为综合*;中铁六至十*为2004年配合铁道部主辅分离新组建的,为综合*;大桥*、电化*、隧道集团、航空港、港航*,为专业*;但目前也慢慢走向综合化。。
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是中国乃至全球最具实力、最具规模的特大型综合建设集团之一。承建和修建了全国新线铁路的1/2,设计全国铁路网的3/5,承建和修建了18000公里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参加建设的机场26个,水利电力工程132项,地下铁路和轨道交通50项。是由***国资委管理。
注:中铁建11-20*属于铁道兵兵转工,中铁21-25属于2004年配合铁道部主辅分离新组建的。
另有中土集团(北京)、中铁建国际集团(北京)、中铁承建集团(长沙)、中国铁建房地产集团(北京)、中铁物资等30多家二级公司。
历史沿革:东北人民解放军铁道纵队–铁道兵团–铁道部工程指挥部–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交建”)是全球领先的特大型基础设施综合服务商,主要从事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运营、装备制造、房地产及城市综合开发等,为客户提供投资融资、咨询规划、设计建造、管理运营一揽子解决方案和一体化服务。
另外还有中咨集团、中交路桥、中交铁道总院(北京)、中交煤气热力院(沈阳)、车辆公司(北京)、市政西南院(成都)、市政东北院(长春)(注:市政西北院属中建集团;市政华北院属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绿城房地产集团等60多家全资、控股子公司。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电建”)是经***批准,在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和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所属的14个省(市、区)电力勘测设计、工程、装备制造企业的基础上重组而成,是***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接管理的中央企业。
1、主要子集团
1)中国水电(SINOHYDRO),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前身为燃料工业部水力发电建设总*,后几经合并与拆分,2002年12月改组为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2009年11月整体改制并控股创立中国水利水电建设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成为中国电建全资子公司。总部北京。
2)中水顾问(HYDROCHINA),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前身为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主要分为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和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投资有限公司,2002年12月改组为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2011年成为中国电建全资子公司。总部北京。
装备制造企业系统企业:
另有电建租赁、电建装备研究院、北京华科软、电建水治理、电建(德国)等85家二级子公司、控股公司。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9月,由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和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所属15个省(市、区)的电力勘察设计、施工和修造企业组成。是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电力行业全面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直接管理。在三峡工程、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三代核电等一系列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中,公司作为工程建设领域主力军和国家队,先后承建了一批重大工程,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
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冶集团)是中国特大型企业集团。
母公司:中国五矿集团
注:从前冶金部的冶建单位从一冶到二十三冶,目前,除中冶子公司外,部分成为五矿集团、中国铝业公司、中国节能、中国有色的子公司,部分下放各省,部分改制。
文章来源于网络信息搜集整理。如有更正或转载请联系小编:13061604288(VX)
施工技术|中国中冶各子公司实力排行榜来袭!
25亿以上部分大项目清单
各子公司净利润排行榜
中国中冶强大的综合实力
今日责编:李伟
精彩内容点击关注 ↓
科技·服务
短视频平台
中国17冶建筑公司在全国的排名
服务于马钢集团的一个冶金建设公司。房屋特技资质,另拥有冶金设备安装、压力容器制造等多项特色资质。在全国20几个冶金建设公司中属于一般。至于全国排名,没见到有人统计过,就算统计,也是统计中冶科工集团的。好多国有企业现在都是虚有其表了。17冶我是没打过交道。一冶、三冶、二十二冶、二十冶、十三冶,这些熟悉一点点。冶建单位这些年基本上都靠房地产撑着。新上马的钢厂自2000年后以民营钢企为主,经过十几年粗犷式的发展,也促就了冶建公司的繁荣,主营业务慢慢开始走下坡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