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纹钢期货今日行情
螺纹钢期货今日行情:昨收:4393.00今开:4384.00最低:4373.00最高:443000闭市:442000。螺纹钢即带肋钢筋,分为热轧带肋钢筋和冷轧带肋钢筋。螺纹钢亦称变形钢筋或异形钢筋。其与光圆钢筋的区别是表面带有纵肋和横肋,通常带有二道纵肋和沿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的横肋。螺纹钢属于小型型钢钢材,主要用于钢筋混凝土建筑构件的骨架。拓展资料:1.我国是螺纹钢生产大国,由于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较大,螺纹钢基本上用于满足内需,其出口数量并不多。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螺纹钢年产量都是保持以16.6%以上的速度增长,年产量由2001年年产3735万吨增长到2007年年产10137万吨,新增6402万吨,比2001年增加了171.4%;预计2008年产量9797万吨。在钢材按品种分锋辩带类的22个品种中螺纹钢是占钢材总量比例最大的品种,占钢材总量比由2001年的23.8%至2007年下降到15.9%,下降了7.9个百分点;其中比例最大的年份是2003年,占25%,是钢材总量的四分之一。2.近年来,钢筋钢材的进口量很小,钢筋钢材的出口量相对比较大,且逐年快速上升,但是,净出灶宏口量占钢筋产量比例很低。3.螺纹钢常用的分类方法有两种:一是以几何形状分类,根据横肋的截面形状及肋的间距不同进行分类或分型,如英国标准(BS4449)中,将螺纹钢分为Ⅰ型、Ⅱ型。这种分类方式主要反应螺纹钢的握紧性能。二是以性能分类(级),例如我国标准(GB1499)中,按强度级别(屈服点/抗拉强度)将螺纹钢分为3个等级;日本工业标准(JISG3112)中,按综合性能将螺纹钢分为5个种类;英国标适火切新准(BS4461)中,也规定了螺纹钢性能试验的若干等级。4.从宏观方面来看,2013年国内钢价大幅下跌,中国钢产品价格将会大幅下跌,因为一直存在产能过剩问题,而且主要原料铁矿价格也走低。中国经济增长放慢正抑制该国对钢材与铁矿石的需求,从而拖累两种商品的价格跌至数月低点,并且令全球铁矿石生产商的扩张计划面临风险。预期未来几个月银芦的趋势不会发生改变,因为产能过多且行业整合速度太慢;与此同时铁矿石供应过剩问题也有所加重,预示其价格将继续走低。
沪银主力期货行情
沪银主力期货详细行情请前往沪银主力期货股吧查看。沪银主力是期货的一个品种,期货交易的是合约。合约是按月份的,所以一年会有12个合约,而交易的合约都是现在的月份及以后几个月的。其中主要交易的合约就是主力合约。沪银主力应该就是上海期货交易所品种是银的那个主要交易的合约。现在主要是1801合约。主力合约的交易量是最大的。拓展资料:1、期货是一种跨越时间的交易方式,买卖双方通过签订合约,同意按指定的时间、价格与其他交易条件,交收指定数量的现货。期货集中在期货交易所,以标准化合约进行买卖,有的期货合约可通过柜台交易进行买卖,称为场外交易合约。按标的物种类划分,期货可分为商品期货与金融期货两大类。2、最初的现货远期交易是双方口头承诺在某一时间交收一定数量的商品,后来随着交易范围的扩大,口头承诺逐渐被买卖契约代替。这种契约行为日益复杂化,需要有中间人担保,以便监督买卖双方按期交货和付款,于是便出现了1571年伦敦开设的世界第一家商品远期合同交易所——皇家交易所。3、中国期货市场产生的背景是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随着国家取消农产品的统购统销政策,放开大多数农产品价格,市场对农产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的调节作用越来越大,农产品价格的大起大落和现货价格的不公开以及失真现象、农业生产的忽上忽下和粮食企业缺乏保值机制等问题引起了领导和学者的关注。4、期货市场及行业的金融创新和改革已在监管制度改革、产品扩容和业务创新等多个方面齐头并进:在监管制度改革方面,主要为推进期货市场手续费、套保、套利、保证金及限仓等改革,提升市场效率;在产品创新方面,贴近“三农”需求,开发更多面向农业和农民的证券期货产品,开发国债期货、股票期权等金融产品;在业务创新方面,证监会支持期货公司业务创新,推动开展境外经纪业务试点和客户资产管理试点,推动专业化的期货投资基金试点,支持符合条件的期货公司发行上市。
今日银价_最新白银价格走势图_国际银价格行情查询
提供今天白银t+d的实时价格走势和按即时国际银价计算的银价计算器,报价即时更新频率为20秒,可以手动查询最新实时价格,美元国际银价数据来自英国伦敦黄金交易市场(GoldMarket,InternationalGoldMarket)的现货白银和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theNewYorkMercantileExchange)的期货白银,以美元每盎司白银计价,人民币中国银价数据来自中国上海黄金交易所,以人民币每千克白银计价,此纸白银价格行情报价仅供参考,本站对使用该今日银价走势数据导致的结果概不承担任何责任。
商品期货6月27日收盘总结:趋势状况不明朗时,级别定30分一笔
成交比较活跃的品种
黑色系:螺纹钢期货 铁矿石期货
化工品:PTA期货 郑醇期货 燃油期货 PVC期货玻璃期货纯碱期货
农产品: 豆粕期货 豆油期货棕榈油期货 棉花期货 白糖期货
金属贵金属: 沪银期货
期货手续费 交易所标准+1分 手续费高的可以M 保证金最低可以交易所标准有开户需求可以M我交易问题随时可问
股票有万分之1.2最低万分之1.05的渠道
节后走势有轻微割裂感,很多品种的趋势方向并不是特别清晰,还是在一个比较大的中枢延伸中,波段介入会比较难,主要是机会不清晰。可以通过30分分笔交易,然后若不背驰则过度到波段单中。
文华商品指数30分反弹这笔已经进入到中枢内了,所以也不是3卖,只能按照中枢震荡参与这笔结束后的下一笔空单。
沪深300,30分反弹一笔中,可以按30分零轴下反弹不过零轴空。
上证指数,30分反弹一个线段后,现在第一笔破前低,现在30分反弹在零轴下还是偏空的走势。
螺纹钢期货,30分反弹一笔中。不过次级别没有背驰。所以是否能在60均附近止涨,出一个30分2卖目前不好说。跟踪观察吧
铁矿石期货,30分已经创新高了,昨天总结说过,相对螺纹钢期货,铁矿石的走势要比较强势一点。需要再下破才有30分2卖的波段单机会。今天这样的走势2卖肯定没有了。还是原趋势的延续。
沪银期货,30嗯反弹一笔中,反弹不过零轴可以空,这个反弹结束要用5分图去观察寻找空点。
PTA期货,走势是一个比较偏空的中枢延伸。
甲醇期货,30分是一个递归中枢中,目前没脱离递归中枢。这样波段多单我会选择对这个中枢的3买。或者说本线段结束做向下离开中枢的段。按走势来吧。
PVC期货,也是递归中枢中,这笔30分反弹不过零轴,有机会2卖参与向下离开段。
燃油期货,30分当前这笔下并不能判断结束了上涨段。要做空等个2卖吧。
玻璃期货,30分反弹一笔中,做空要等5分背驰或5分2卖。可以介入这个空单的。
纯碱期货,30分中枢震荡延伸不变,交易级别就30分笔。
豆粕期货,30分下跌一笔中,5分中枢震荡。新低背驰或者5分2买再接多单。
豆油期货,30分一笔上中,走势很不流畅,估计要在这个位置做30分中枢。可以等中枢完美点参与一个背驰段。
棕榈油期货,30分可以等个拉回一笔,参与中枢完美点后的背驰段。
棉花期货,郑棉期货,30分下跌波段中的30分反弹一笔,反弹不过零轴还能空。
白糖期货,30分下跌一笔中,内部的空点都是5分一笔。连续跳空不是很好交易。如果有空单就拿好跟踪止盈即可。
2022年上半年白银行情回顾与下半年展望 全球经济衰退及制造业或萎缩,银价将明显弱于金价 - 报告精读 - 未来智库
1、1960-2021年金银市场行情回顾
1944年7月进入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每盎司黄金为35美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之间通用的官价,而白银与黄金密切相关,故白银价格亦维持在低位。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黄金和美元正式脱钩,黄金价格开始市场化自由运行,白银价格亦随之开启市场化运行。从20世纪70年代初到2021年,白银跟随黄金经历了多轮牛熊市转变,以美元计价的白银价格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和走势,但是整体来看,白银价格跟随黄金在近半个世纪以来呈现上涨趋势,当然白银又因为自身的工业属性,亦有自己独特的行情走势。
黄金和美元脱钩前1960-1971年和脱钩后的1972-2021年,白银市场整体划分为七个阶段或者三轮行情:
第一阶段,1960-1971年,黄金价格固定,白银价格虽未固定,但是因为跟随黄金走势,故处于低位小幅波动行情。60年代中后期美国**开始大肆减持白银,到了1971年美国**的白银库存从1959年的高点6.5万吨下降到只有5300吨。1965年美国白银的总供应量到达2.3万吨,其中1.24万吨的白银来自美国财政部,随后财政部退出了白银市场,总的供给也逐渐回落。而白银市场供过于求,价格维持低位,70年代初最低价格为1.27美元/盎司。
第二阶段,即1973-1980年间的第一轮牛市,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抑制黄金的政策性因素终于消退,积攒的向上冲量集中爆发,美元货币超发与通货膨胀,政*动荡与石油危机,黄金生产亦处于停滞状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国际金价从42美元/盎司开始持续拉升。白银紧跟黄金的走势,而此时白银市场出现严重的供不应求状态。美国亨特兄弟认为白银市场有利可图,开始大量买入白银期货、期权合约并囤积白银现货,开始操控白银价格。到1979年底,已控制了纽约商品交易所53%的存银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69%的存银,拥有1.2亿盎司的现货和0.5亿盎司的期货。在人为操纵影响下,伦敦银现大幅拉升至49.45美元/盎司的历史高位。疯狂的投机活动,造成白银的市场供求状况与生产和消费实际脱节,市场价格严重地偏离其价值。
第三阶段,1980-1983年,亨特兄弟资金断裂,白银价格暴跌。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在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的督促下,对1979至1980年的白银期货市场采取措施,这些措施包括提高保证金、实施持仓限制和只许平仓交易等。其结果是降低空盘量和强迫逼仓者不是退出市场就是持仓进入现货市场。由于资金链断裂,意图操纵期货价格的亨特兄弟无法追加保证金,在1980年3月27日接盘失败,白银价格暴跌收场。1982年伦敦银现全年平均价格已回落至7.92美元/盎司。1983年白银开始出现反弹,但是年平均价亦只有11.43美元/盎司。
第四阶段,即1984-2000年间的第一轮熊市,金银市场都陷入萎靡。黄金在1980年创出850美元/盎司的新高后,到1999年黄金的价格就已经跌到了251.9美元/盎司的近20年低位,跌幅达到70.36%,黄金市场的信心受到了极大的挫伤。美联储提高利率和美元走强、沙特***增产与石油价格崩溃、苏联解体与黄金抛售、经济稳定与美股牛市等因素,均是黄金20年熊市的根源。而白银市场回归理性后,亦跟随黄金进入接近20年的熊市。白银价格整体维持在4-6美元/盎司区间,期间年平均价格甚至一度跌破4美元/盎司至3.95美元/盎司。
第五阶段,即2000-2011年间的金银第二轮牛市。该阶段,互联网经济泡沫破裂、恐怖主义抬头、**等地缘**频发、次贷危机引发国际金融危机,美联储大幅降息并实施多轮量化宽松政策,黄金ETF迅猛发展增加黄金投资需求,黄金价格持续上涨,黄金一度涨至1920美元/盎司的高位,12年间涨幅达到7倍。本阶段又可以分为两个小阶段,即2000-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的黄金牛市,以及2008-2012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的黄金牛市,该阶段亦是20世纪以来的最大牛市行情。受此影响,白银价格亦进入第二轮牛市,伦敦银现从5美元/盎司附近持续拉升至最高的48.7美元/盎司附近。
第六阶段,即2011年至2018年9月的第二轮熊市。国际金价创出1920美元/盎司的历史新高后,持续大幅回落,跌势可谓是30年以来罕见,金银熊市的声音此起彼伏。本轮下跌是投资者偏好股市以及黄金ETF的持续减仓造成的技术性调整,国际投行不断下调黄金价格预期以及投机资金的退出亦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究其根本原因则是美联储开始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并开始加息,引发黄金市场恐慌性抛售。黄金价格最低跌至1046美元/盎司的低位。当然,该阶段的尾声,英国意外脱欧、中美贸易摩擦以及特朗普的逆行倒施全球外交政策使得黄金一度走高,但是没有改变金银的整体弱势走势。除以上影响因素外,经济偏弱拖累白银需求,白银跌幅大于黄金,白银最低跌至13.6美元/盎司附近。
第七阶段,2019年至今的第三轮牛市,量化宽松+疫情冲击,新的牛市开启,白银跟随黄金上涨。美国经济走弱,美联储货币政策整体维持宽松状态,这均利好金银价格,金银价格开始走强。而2020年新冠肺炎疫突如其来,侵袭各个国家,全球经济雪上加霜,陷入停滞乃至衰退。为了应对经济衰退、股市暴跌和金融市场流动性危机,美联储采取了有史以来最为宽松的货币政策。紧急降息至零利率,随后开启了无底线的量化宽松政策,资产负债表规模亦是从4.2万亿直接飙升至接近9万亿。黄金价格虽然在2020年3月因恐慌性抛售和流动性危机出现短暂的大幅回落,但是没有改变整体的强势行情,在2020年7月突破历史高点,并在8月正式买入2000美元/盎司,8月7日创出2075.14美元/盎司的历史新高。白银虽然被疫情和经济停滞拖累,一度跌至2010年以来的新低12美元/盎司,然随后开始走强,一度接近30美元/盎司。
2021年本轮牛市的调整年,受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德尔塔和奥密克戎等变异病毒等因素影响,白银整体维持弱势,从30美元/盎司跌至最低的21.39美元/盎司,下半年*部反弹亦没有改变整体的弱势;整体运行区间为21.39-30美元/盎司。沪银方面,亦维持相同的走势,沪银从6085元/千克跌至最低的4588元/千克。
2022年上半年,地缘***势、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和经济衰退担忧相继成为白银走势的核心影响因素,另外通胀持续上涨以及有色金属板块走势等因素亦影响白银走势。一季度,美联储开启加息周期等货币政策调整逐步被市场所计价,俄乌地缘**冲突不断升级成为白银走势核心影响因素,伦敦银现一度涨至26.945美元/盎司的高位。二季度,地缘***势虽仍在恶化,但是对白银走势影响在弱化;高通胀下美联储加速收紧货币政策,经济衰退担忧逐步升温,有色板块出现弱势迹象,白银表现弱势,一度跌至20.43美元/盎司的近两年低位。2022年上半年,伦敦银现整体在20.19-26.945美元/盎司宽区间运行,跌幅达到12.99%,表现弱于黄金;沪银整体在4454-5424元/千克区间运行,跌幅为6.67%;7月初继续走弱。2022年上半年,沪银表现强于伦敦银现,主因在于人民币的贬值影响,使得内盘表现强于外盘。下面分季度回顾白银上半年走势。
2022年一季度,白银的运行逻辑和走势紧跟黄金的运行逻辑和走势。地缘***势取代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因素,成为白银走势的核心影响因素;而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预期和落地均被市场所计价,能源危机带来的通胀继续飙升压力,对白银亦形成利好影响;在地缘**与政策收紧落地、以及其他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白银持续走强。伦敦银现自年初的22.65美元/盎司,最高涨至26.945美元/盎司,最大涨幅达到18.96%;季度涨幅依然维持在6.4%。沪银与伦敦银现的走势基本一致,从4764元/千克的低位持续走强,随着地缘**升级突破5400元/千克大关,最高涨至5424元/千克,季度最高涨幅达到13.85%。
2022年二季度,高通胀背景下,美联储加速收紧货币政策(美元指数和美债收益率再度走强),经济衰退担忧逐步升温,叠加有色板块表现弱势拖累白银表现,白银整体表现弱势,伦敦银现一度跌至20.43美元/盎司的近两年低位,6月虽出现小幅反弹,但是整体仍然维持弱势。二季度,伦敦银现跌幅为18.22%。沪银整体在4454-5339元/千克区间运行,沪银跌幅为10.4%,跌幅小于伦敦银现,主因在于二季度人民币持续贬值,以人民币计价的沪银表现则强于伦敦银现。7月初,白银继续走弱,跌破20美元/盎司关口。
虽然金银不分家,白银紧跟黄金走势,且与黄金具有相同的货币属性、债券属性和商品属性,但是不同的是,白银的商品属性要强于黄金的商品属性,白银更容易受到商品属性的冲击。从历史走势和经验分析来看,货币属性和债券属性往往决定了白银的方向,而商品属性则决定了白银的涨跌幅度;当白银的走势与黄金出现较大的偏离时,便出现了明显的套利机会。本章节将重点分析白银的商品属性,了解白银的供需关系
1、白银属性与用途综述
白银是一种金属单质,元素符号为Ag,具有富延展性,是导热、导电性能很好的金属。纯白银比重为10.5,熔点960.5℃,导电性能佳,溶于硝酸、硫酸中。银在自然界中虽然也有单质存在,但绝大部分是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银具有很高的延展性,因此可以碾压成只有0.3微米厚的透明箔,1克重的银粒就可以拉成约两公里长的细丝。因为银的导热性和导电性强,在大多数行业中,白银的应用都不可替代,尤其是需要高可靠性、高精度和安全性的高技术行业。白银是在电子行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尤其在导体、开关、触点和保险丝上。
白银的主要用途依然是体现在工业方面,其次是摄影和珠宝银器方面。工业方面,随着全球对于新能源的重视,白银在光伏、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根据世界白银协会的数据显示,2020年光伏、汽车对于白银的需求比重分别达到了30%和23%。而摄影用银量相对稳定,并且有逐步下降的趋势。随着全球对于新能源的重视程度日趋增长,其可导致新能源成为下一轮白银工业需求的增量。
从世界白银协会提供的最新数据来看,受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白银产量大幅下滑,全球白银产量为976.2百万盎司,较2019年减少了42.50百万盎司,同比减少4.17%,预计2021年全球白银产量将恢复增长,并超过2019年,预计2021年全球白银产量将达到1056.3百万盎司,较2020年增加80.1百万盎司,同比增长8.21%。
从供给的分项来看,2020年白银矿山产量1为784.4百万盎司,占白银总供给量的比例为80.35%,较2019年减少6%(即减少48.8百万盎司);预计2020年白银矿山产量将达到848.5百万盎司,增长比例将会达到8%。再生银方面,2020年再生银产量为182.1百万盎司,占白银总供给量的比例为18.65%,较2019年增加了7%(即11.6百万盎司);预计2020年将达到196.2百万盎司,增长比例将会达到8%。供应商对冲方面,2020年供应商对冲量为8.5百万盎司,占白银总供给量的比例为0.88%,较2019年减少了39%(即5.4百万盎司);预计2020年将达到10百万盎司,增长比例将会达到18%。**沽售产量为1.2百万盎司,占白银总供给量的比例仅为0.12%,较2019年增加了0.2百万盎司,预计2020年将达到1.5百万盎司。其他产量为8.5百万盎司,较2019年减少了5.5百万盎司,预计2020年将达到10.1百万盎司。
从供给分项来看,白银矿山供应和再生金供应依然是白银的核心供给,占白银总供给的比例达到99%。矿山供应受疫情影响出现明显下滑,而后疫情时代则逐步恢复到潜在增长水平。
从世界白银协会提供的最新数据来看,受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白银需求量大幅下滑,2020年全球白银需求量为896.1百万盎司,同比减少9.98%,较2019年减少了99.3百万盎司。随着疫情好转和经济持续复苏,2021年全球白银需求量将恢复增长,预计2021年全球白银需求量将达到1033百万盎司,较2020年增加了136.9百万盎司,同比增长15.28%,且高于近十年需求量。
从需求分项来看,2020年白银工业需求量为486.8百万盎司,占白银总需求的比例为54.32%,较2019年减少了5%(即减少27.8百万盎司),预计2021年将达到524百万盎司,涨幅将会达到8%。工业需求中光伏需求持续增加,2020年光伏需求达到105百万盎司,占工业需求的比例达到20%。摄影方面,白银需求量为27.6百万盎司,占白银总需求的比例为3.1%,较2019年减少了5.1百万盎司,预计2021年将达到28.8百万盎司,增长比例达到4%。珠宝领域白银需求量为148.6百万盎司,占白银总需求的比例为16.58%,较2019年减少了51.7百万盎司,预计2021年将达到184.4百万盎司,增长比例达到24%。银器领域白银需求量为32.6百万盎司,占白银总需求的比例为3.6%,较2019年减少了29.5百万盎司,预计2021年将达到43.1百万盎司。白银投资需求方面,需求量为200.5百万盎司,占白银总需求的比例为22.38%,较2019年增加了14.8百万盎司,预计2021年将达到252.8百万盎司,增长比例达到26%。
从需求分项来看,工业需求、投资需求和珠宝领域需求占据白银需求的主导力量,占比达到93.28%。其中工业需求虽然受到疫情的冲击,但是依然保持稳步增加态势,而投资需求和珠宝领域需求则因为白银价格走升而持续增加。后期需要重点关注工业需求和投资需求,工业需求则需要重点关注光伏产业和新能源产业对白银的需求,预计两个领域对白银的需求将会逐年增加。
从长远来看,随着光伏产业的持续发展,未来白银的工业需求占比有望超过70%。短期工业需求的边际变化很难引起供需格*的真正变动。全球交易所库存已经超过白银一年的需求量,叠加能够回收的银币、银器、首饰等,与其他工业金属存在本质的不同。中长期来看,白银价格更多黄金价格走势相关,金融属性提供方向,商品属性提供波动,实物投资需求能够一定程度指引白银价格。
从世界白银协会提供的最新数据来看,除2013和2015年,白银需求因为投资需求大幅增加而高于白银供给外,近十年的其他年份,均是白银需求小于白银供给,呈现供过于求的基本面态势。从商品属性和价格逻辑出发,供过于求的基本面应该使得白银价格出现持续的走弱,但是近三年白银价格则是维持整体走升的态势,这与供需基本面的表现相矛盾。说明白银的供需对白银价格的影响相对有限,而货币属性和债券属性影响下的黄金走势成为白银走势的核心影响因素。
2020年全球主要白银生产国主要有墨西哥、秘鲁、中国、智利、澳大利亚、俄罗斯、波兰、美国等,其中墨西哥2020年白银产量为178.1百万盎司,全球排名第一,占总产量的比例为18.24%;秘鲁白银产量为109.7百万盎司,全球排名第二,占总产量的比例为11.24%;中国白银产量为108.6百万盎司,全球排名第三,占总产量的比例为11.12%;智利白银产量为47.4百万盎司,占全球白银总产量的比例为4.9%;澳大利亚白银产量为43.8百万盎司,占全球白银总产量的4.5%;俄罗斯白银产量占全球白银总产量的4.35%。墨西哥、秘鲁和中国的白银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比例为40.6%;而前10个国家白银产量占比达到65%以上,相对比较集中。
光伏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有望提升白银需求。虽然随着工艺改善和技术进步单位用银量未来大概率将降低,但在全球推进碳中和清洁能源发展的大环境下,光伏装机增量依然是光伏用银需求上升的主要驱动力。
白银是光伏电池的重要原料。光伏产业链始于原硅材料,加工为硅片后可制成光伏电池,光伏电池加工组成光伏组件,光伏组件构建起光伏系统。白银在光伏产业链中,主要被用于硅片到光伏电池一环中,丝网印刷的部分。高纯度银粉在与玻璃粉和其他添加剂混合后制成光伏银浆后用于电池正反两面。电池正面运用丝网印刷技术镀银起到导电作用,反面镀含银浆料则有利于减少材料氧化。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CPIA)数据,预计“十四五”期间,全球每年新增光伏装机约210-260GW。CPIA预测,2021年全球光伏装机150-170GW,2022年全球光伏装机180-225GW。预计到2025年,年光伏用银量在乐观情形下将增加80百万盎司;中性情形下将增加60百万盎司;悲观情形下将增加40百万盎司。虽然随着工艺改善和技术进步,单位用银量未来将降低。但在全球推进碳中和清洁能源发展的大环境下,光伏装机增量将成为光伏用银需求上升的主要驱动力。
截至5月底,截至5月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约24.2亿千瓦,同比增长7.9%。其中,风电装机容量约3.4亿千瓦,同比增长17.6%;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3.3亿千瓦,同比增长24.4%。1-5月份,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1462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69小时。其中,火电1720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97小时;核电3081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41小时;风电976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78小时。1-5月份,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1470亿元,同比增长5.7%。其中,太阳能发电409亿元,同比增长248.7%。电网工程完成投资1263亿元,同比增长3.1%。
除了光伏电池领域,白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需求也有望实现可观增长。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在许多部件的应用中都需要白银,包括镀银导线、触点等。这有赖于白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抗氧化性和抗腐蚀性。根据世界白银协会的统计,传统内燃机汽车每辆约需0.5-0.9盎司的银,混合动力车每辆约需0.6-1.1盎司,而纯电动汽车每辆的用银量则约为0.8-1.6盎司。世界白银协会报告预计2021年汽车用银需求将达到61百万盎司,并将于2025年升至90百万盎司,接近光伏用银的需求。
与过去5年白银供需平衡状况相比,白银逐年过剩量将呈现下降趋势,整体方向上供需趋紧。未来随着新能源经济蓬勃发展,白银具有在上涨趋势中动力增强的潜力。当前白银光伏需求的增量对于白银供需平衡的改善,在绝对量上显得较为有限,未来几年大概率还是由波动更大的投资需求主导。
2022年群体免疫难消疫情风险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成为全球核心系统性风险,经贸、金融甚至是**等各领域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2021年,疫情风险的消退与疫苗的接种,对于经贸金融和**等各领域的修复至关重要,而德尔塔变异病毒和奥密克戎变异病毒的出现再度引发新一轮的疫情冲击,经济复苏受到较大的扰动。2022年初,奥密克戎变异病毒依然肆虐,美欧等主要经济体新增确诊不断刷新新高,全球当日新增一度接近400万例的高位,随后逐步回归到100万例下方;国内亦出现较为严重的疫情影响,2022年即便是群体免疫实现亦难以彻底结束疫情冲击。
从全球新增确诊和累计确诊趋势图来看,自疫情爆发以来,全球已经经历了五轮疫情高峰。第一轮是从2019年底至2020年9月,新冠疫情从亚洲逐渐蔓延到欧美等全球主要经济体;第二轮是从2020年10月至2021年2月上旬,欧美**疫情防控不利叠加民众防疫意识不足,欧美疫情在天气转冷后迅速恶化;第三轮是从2021年2月下旬到6月中旬,先是欧洲三次疫情爆发,随后**的不作为、民众的防疫意识不足叠加印度传统节日的聚集影响,印度疫情大爆发,并且变异毒株异常增多,使得全球疫情形势再度恶化;第四轮是从2021年6月下旬至10月初,从印度传出的传染性强和免疫逃逸特点的德尔塔变异毒株扩散到美欧亚等诸国,现有疫苗对德尔塔变异病毒的有效性明显下降,然这一轮疫情在8月底出现见顶迹象,9月和10月出现明显好转趋势。第五轮是2021年10月下旬至今,奥密克戎变异病毒出现并开始全球蔓延,欧美等主要经济体新增确诊人数均不断刷新历史新高,单日确诊最高达到400万例。本轮疫情,确诊病例数于2022年2月初开始回落,6月底日均确诊降至60万左右。
当前,全球疫情风险仍未消除,特别是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蔓延几再变异,引发经济增速加快放缓。当前,疫情进展分化和变异病毒肆虐问题依然严重,并且欧美等国疫情防控措施的放松亦增加疫情的蔓延程度。疫情的好转趋势度,与变异病毒的蔓延和疫苗接种与分配等问题密切相关,疫苗的广泛接种是新冠肺炎疫情进入尾声的关键。
另外,以英国为首的部分国家主动放松疫情管控与隔离措施,以实现群体免疫为主要目的,预计群体免疫将会逐步实现,当然实现的过程亦是艰难的。后疫情时代,疫情的进展对贵金属的走势影响弱化。
2、地缘**扰动与政策收紧冲击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继续下滑
疫情防控应对与疫苗接种速度决定了经济的复苏路径。中国采取最严格的社交管控措施控制疫情,经济复苏亦是最为强劲,2020年成为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国家;2021年,因为基数问题和经济逐步回归常态化,并且实现8.1%的涨幅。欧洲2021年疫情多次恶化,经济出现双底衰退,随着疫情的有效管控和协议脱欧后的市场修复,欧元区GDP增长5.4%;美国因疫苗的广泛接种使得疫情出现明显的好转,2021年GDP增长5.7%,因为疫情的冲击而略不及预期。
2022年,疫情冲击影响依然存在,地缘***势升级,能源危机、粮食危机与供应链瓶颈影响依然存在,货币政策收紧冲击,全球经济增速大幅下滑难以避免。世界银行和经合组织下调全球经济增长前景,将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降至2.9-3%;将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调降至2.8-3%。预计三大官方组织下次发布经济预期将会进一步下调全球经济增速。
下面从全球主要投行角度分析各国家经济走势:
全球方面,随着2021年经济快速上涨后开始走弱,宽松政策的退潮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消退,地缘**的恶化(能源危机、供给危机、粮食危机等)和全球主要央行政策收紧会直接冲击全球经济,而高基数亦会拖累GDP同比表现,预计2022年全球经济将会下降至2.8-3.2%。
美国方面,2022年,政策加速收紧取代宽松政策,而地缘**引发的能源危机、供应危机和通胀飙升等因素冲击美国经济,全球经济景气程度下降拖累美国外需,叠加基数的影响,美国2022年经济下行加速,或降至2.5-2.8%的水平。随着美债收益率曲线出现倒挂风险,美国经济2023年经济将会进一步走弱。并且不排除出现经济衰退的可能。
中国方面,疫情对经济的供需两面均造成明显冲击,但最艰难时期已过,未来经济修复有三方面值得关注。一是持续的刺激措施之后,房屋销售回升幅度。二是封控措施解除后,消费恢复的程度。三是复工复产推进对产出端的影响。预计产出修复速度短期将超过需求,暂认为当前趋势仍为主动去库存。而近两个月疫情对经济影响超预期,二季度GDP或大幅降至年内低位,对全年GDP产生明显拖累;2022年GDP不排除降至5%下方可能。
欧元区方面,2021年底欧洲四次疫情反弹,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地缘**的恶化(能源危机、供给危机、通胀飙升等)会直接冲击欧洲经济,叠加高基数和货币政策收紧影响,预计欧元区2022年GDP将会降至2.5-3%,亦不排除跌破2.5%的可能。
(2)经济衰退担忧不断升温,大类资产出现大幅调整
一方面,能源危机、粮食危机和供应链危机继续困扰全球经济,生产生活成本不断增加,冲击经济。另一方面,美联储加速收紧货币政策,从需求端抑制通胀,但是亦对经济产生较大的冲击,近期零售销售、新屋开工等美国宏观经济数据走弱亦说明经济弱势难免,美国经济衰退担忧加剧,即便是没有陷入经济衰退,但是经济超预期回落可能性大增。现在市场在担心经济衰退问题,无论是宏观经济数据表现还是货币政策转向冲击,亦包含供给端的冲击,经济衰退担忧仍在升温,亦成为当前金融市场和商品市场波动的核心逻辑,大宗商品本轮牛市已经接近尾声,对于风险类资产仍有回落的较大空间,对于具有避险属性的贵金属,配置价值依然较高,建议继续逢低配置。
3、美联储政策加速收紧抑制通胀下半年或继续加息
175BP疫情冲击,市场恐慌,经济停滞。欧美央行迅速推出超宽松的货币政策,避免流动性危机发展为金融危机,更是降低经济危机的程度;主要经济体**亦采取积极的财政刺激措施,从需求侧调控经济,降低经济危机的影响。当前疫情控制和经济复苏均取得进展,而2020-2021年宽松政策带来的流动性泛滥和通胀高企等问题迫切需要解决,故美联储在2021年11月议息会议宣布缩减购债,正式进入政策紧缩阶段。
美联储2021最核心的五次政策转变信号,1月初的12月联储议息会议纪要、6月的议息会议声明、7月议息会议声明和9月议息会议以及鲍威尔讲话,最重要的11月缩减购债政策调整,货币政策转向预期对贵金属市场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2022年四次议息会议,从释放加息明确信号到开启加息周期,然后加速加息(3月加息25BP,5月加息50BP,6月加息75BP),美联储将会继续加速收紧货币政策。
美联储1月议息会议强调将在3月初结束QE,很快就会适当地加息,并且将在加息后开始缩表。美联储3月议息会议如市场预期加息25BP,继续加息将是适宜的,将在未来一次货币政策会议上开始缩表;大幅下调2022年GDP预期至2.8%,上调今明后三年PCE和核心PCE通胀预期。
美联储5月议息会议加息50BP并于6月开启缩表周期,联储决定从6月1日开始以每月475亿美元的步伐缩表,三个月内逐步提高缩表上限至每月950亿美元。美联储5月加息决议属于鹰派范畴,然而鹰派程度弱于市场预期,或者说比市场预期更加温和,使得市场出现买预期卖事实现象。
美联储6月议息会议如期加息75BP,这是1994年11月以来联储最大的单次加息幅度;联储承诺坚决将通胀率恢复到2%,并重申认为持续加息是适当的,故联储接下来将会继续加息抑制通胀。全面下调了今后三年GDP预期,上调今后三年的失业率预期、今年的PCE和核心PCE通胀预期。点阵图方面,今后三年联邦基金利率预期中值大幅上调至3.4%,3.8%,3.4%,联储或在2024年开始降息。鲍威尔表示,加息75BP的举措不会成为常态,为了使通胀恢复正常,下一次依然有可能加息50至75BP,希望在年底前将利率维持在3%-3.5%的紧缩性水平。美联储6月会议声明整体偏鹰派,然而无论是最新的决定还是点阵图的调整,已经被市场所预期与计价,而鲍威尔讲话相较于会议声明偏鸽一些。
对于美联储货币政策,关注焦点依然是通胀及通胀预期,美联储政策收紧对通胀抑制作用或不及预期,美联储2022年剩余时间或将再度加息175BP,还有四次会议,可能的路径是50-50-50-25或者75-50-25-25;路径的选择则会根据通胀和通胀预期的表现进行调整,联储将会继续前置加息幅度,预计后者实现的可能性大。
4、美债收益率盘中突破3.5%关口下半年上涨空间有限
自2021年1月6日美联储12月会议纪要释放讨论缩减购债规模的信号后,随着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预期不断加强,十年期美债收益率开启上涨趋势,2022年6月最高涨至3.501的近十年高位;6月中下旬因为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被市场所计价而小幅回落,但是依然稳定在3%上方,当前仍维持高位运行态势。
一般来说,国债收益率受到本国实际经济增速、货币政策、通胀预期、国债市场供需平衡状态和其他避险和资产配置需求等因素的影响,而不同类型的经济体以及不同的时期,不同因素的影响逻辑和程度均不同。对于美债而言,影响美债的其他因素主要是避险和资产配置等因素的影响,其走势取决于美国实际经济增长情况、美联储货币政策、通胀预期和以“美国财政、全球配置以及避险需求”等因素主导的供求结构。
基于“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胀”的核心逻辑进行分析。一般而言,十年期美债收益率代表名义利率、十年期通胀指数国债(TIPS)代表实际利率,十年期美债收益率与TIPS收益率差值反映通胀。通过对十年期美债收益率与TIPS差值与美国通胀(CPI同比)和布伦特原油价格(一般认为原油价格变动与通胀预期变动密切相关,走势相似度高)走势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美债收益率与TIPS差值与布伦特原油价格的相关度显著高于与美国通胀的相关度,故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差值为通胀预期更为准确。故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之间的关系则调整为“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胀预期”,而通胀预期的变动与原油价格变动显著性强。故影响十年期美债收益率变动的核心因素则是通胀预期和实际利率。
美债收益率由实际利率(TIPS收益率)与通胀预期组成,货币政策影响的是名义利率进而影响实际利率,而对通胀预期影响有限,原油价格的走势对通胀预期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实际利率一般是受到不确定性、经济与货币政策三重影响。缩减购债的货币政策落地后,加息预期、经济因素与疫情因素将成为10年期TIPS收益率走势的关键。故美债收益率需要关注的点为美国经济、美国疫情、国际原油价格和美联储加息预期及路径。
2022年上半年,美国经济相对于欧洲仍有比较优势,美联储货币政策比欧洲央行鹰派,故支撑美债收益率持续上行;下半年通胀有高位小幅回落的趋势,美欧政策差有收窄预期,对收益率形成负面的影响,并且基于负债压力过大,美联储和美国**亦不会希望美债收益率涨幅过高。受美联储加速加息影响,美债美元均表现强劲,美债收益率一度突破3.5%关口,上方阻力位进一步上调至3.8-4%的位置,突破该关口的可能性小。十年期美债收益率已经接近顶部,进一步上涨的空间相对有限,下半年随着美联储加息政策落地,十年期美债收益率不排除高位回落的可能,下方关注维持2.5-2.6支撑区间。
美联储货币政策加速收紧预期支撑美元指数,叠加地缘***势再度紧张,欧元弱势利多美指,美元指数上半年持续上涨,从年初的95.65一度涨至105.79的近二十年高位。随着美联储货币政策加速收紧预期被市场所计价,欧洲央行收紧货币政策预期升温提振欧元利空美元指数,美元指数高位小幅回落,但是依然维持在104上方。
2021年初以来,①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预期不断加强,从货币政策调整预期加强、缩减购债、开启加息周期至当前加速加息和缩表预期;②美国货币政策比欧洲偏鹰,美国疫情控制比欧洲更有效,美国经济比欧洲强劲且有韧性;③地缘**冲击下欧元英镑持续走弱和避险需求,均利好美元美元指数。美元指数从89.2的位置持续上涨。
5月中下旬,美元指数短期高位回落,5月底更是跌至102,诸多因素共同拖累美元指数表现。
第一,美联储加速收紧货币政策支撑美元持续走强,然而美指此前已呈现明显超买迹象,随着政策收紧预期被市场计价,对于美指形成利多出尽影响。第二,美联储希望通过加息抑制商品和服务的过度需求,也希望供应链瓶颈问题能得到缓解,有效抑制通胀;然货币政策变化和通胀变化之间存在较长时间滞后,加速收紧货币政策增加美国经济衰退担忧,特别是美国4-5月宏观数据整体表现弱势,加剧了对美经济可能放缓的担忧,对美元形成直接利空影响。第三,欧洲央行几乎所有公开发言的欧洲央行政策制定者都支持7月份加息,这将是欧洲央行10多年来的首次加息,欧洲央行鹰派政策转向支撑欧元触底反弹(美欧政策差收窄),对美指形成强利空影响。
但是5月通胀超预期刷新近四十年高位和美联储加速收紧货币政策等因素推动,美元指数再度走强,并且刷新近二十年高位至105.8。当前来看,上述因素的影响依然存在,美联储货币政策超预期加速收紧提振美元指数,美元指数整体态势仍未发生明显变化,美元短期内仍将维持高位运行态势,但是上方空间已经非常有限,上方关键阻力位为106.8-107,即便美联储再度出现超预期鹰派表现,美元指数突破110的可能性亦相对较小。从中期来看,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虽然仍偏鹰,但是加速收紧预期逐步被市场计价;地缘**冲突明朗和欧货币政开始释放收紧信号后均支撑欧元走强,利空美指;美元下半年震荡偏弱可能性大,2022年美指核心运行区间为95-107,整体呈现前高后低态势。
1、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与白银行情演绎分析
对比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变动和伦敦白银价格的历史走势数据,可以得到以下的结论: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的增加往往伴随着白银价格的上涨,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趋于稳定或者小幅回落之际,白银价格亦会出现回落;当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被市场消化或者落地之际,白银价格往往出现利空出尽反弹行情。
回顾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和黄金价格2000年以来的数据,可以具体分析两者的关系。2008年9月2011年9月,面对金融危机,美联储实施宽松货币政策,释放流动性,资产负债表规模大幅增加,从9000亿美元涨至29000亿美元,伦敦银现价格亦跟随黄金走升,从8.5美元/盎司一路飙涨至49.8美元/盎司。这一阶段是历史上最长的流动性泛滥时期,除美联储以外,各国央行加大货币宽松力度以对冲频发的经济金融危机、地缘**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长期宽松下,通胀预期抬升、实际利率下行、美元指数走弱,白银跟随黄金呈现大牛市。
2012年底-2014年中,虽然美联储实施第四轮QE,资产负债表规模继续增加,但是白银没有出现对应的上涨,当然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金银的深度回落。这一阶段前处于后金融危机时期,美国经济回暖,货币政策转向,第三轮QE结束,整体低通胀、实际利率回升,此外日欧经济仍低迷反衬美国增长相对强势,白银跟随黄金亦快速下跌,进入熊市区间。故宽松的货币政策亦促进了白银的相对涨幅。
2019年下半年至今,美联储开启了新一轮的量化宽松政策,而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则是使得美联储进入超级量化宽松时代,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亦是急剧大幅增加,从初期的4万亿涨至当前接近9万亿,仍有进一步上涨的趋势;这一阶段,叠加疫情风险所带来的避险需求,白银先是因为疫情冲击出现大幅回落,随后则是持续的上涨,最高涨至30美元/盎司。超宽松的货币政策所带来的货币超发和流动性泛滥使得白银跟随黄金价格出现大幅上涨。
2014年下半年-2019年初,美国经济进入繁荣期,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亦相对稳定,没有进一步的释放流动性,白银跟随黄金亦从急速下跌的熊市逐步转向震荡市。而2011年9月-2012年7月,是美联储第四轮QE前的、短暂的货币政策相对正常时期,该阶段白银价格从高位回落,虽然有经济好转与市场风险偏好等其他因素的反向冲击,但是货币政策的收紧(第三轮QE的结束)或是其大幅回落的核心影响因素。2021年1月6日,随着美联储12月议息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开始讨论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路径,释放货币政策调整的鹰派信号后,白银亦是跟随黄金价格走弱,亦说明黄金行情对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的敏感性。
通过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和金银价格走势的具体分析,可以得到美联储货币政策和金银价格走势的相关关系,当前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转向已经在路上,金银价格亦持续的回落,这符合两者的关联性。一旦美联储货币政策趋于稳定或者落地后,金银或在流动性泛滥等因素的推动下再度走强。
从2004-2006年美联储加息周期和2015-2018年美联储加息周期前后,货币政策调整和白银走势分析来看,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预期加强之际,如缩减购债和加息预期升温之际,白银维持弱势,当货币政策调整被市场消化或者落地之际,白银往往走出利空出尽反弹的行情。这与2021年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与白银走势相一致,2021年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预期不断升温,从缩减购债政策调整预期加强到加息预期加强再到出现缩表预期,白银维持弱势;当政策调整落地后,白银则开始利空出尽低位反弹行情。这一规律走势在接下来的时间内仍适用,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预期升温之际对贵金属形成较大的压力,当货币政策调整落地时,贵金属则会开启利空出尽反弹的行情。
基于当前对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调整预期,我们认为当美联储释货币政策意外的调整对金银价格形成直接利空;然而美联储缩债和加息预期一旦落地,金银将会再度回归上涨行情。2022年货币政策的逐步转向对于金银的影响依然存在;但是美联储近期释放的天量流动性,依然没有被市场所完全消化,超发的货币和泛滥的流动性依然会支撑着金银,故金银价格虽然会*部回调,但是回调的幅度会相对有限。当然白银亦会受到工业需求和有色板块的拖累。
美债实际是绝大多数固定收益的基础,也是目前货币市场稳定的基石,代表着市场无风险收益率,进一步影响当下的金融和非金融资产的合理定价,市场上金融资产的价格等于无风险收益率+风险系数*该资产的风险因子。由于每个国家的国家信用不同,以及考量汇率波动对收益带来的损益,以及不同期限产生的时间成本,而产生了各国各异的国债收益率。持有国债等于持有长期的无风险票据,这也是包括险资在内的很多金融机构的收益主要来源。
基于人类选择和历史沉淀因素,黄金被视为零息债券,并且被所有的经济体所接受,其地位更是高于美债,具有超主权债券的属性,所以黄金具有债券属性,也是基于债券属性,衍生出了避险属性。而白银亦有债券属性,紧跟黄金的走势
2021年,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预期不断加强,美债收益率持续走强,具有零息债券属性的贵金属受到抛售,资金从美债和贵金属市场流出,流入风险资产市场,主要在于市场的风险偏好向好,具有避险属性的美债和贵金属的配置价值偏低,故美债和贵金属价格均出现回落。2022年,美债收益率持续上涨,而黄金并没有出现持续走低,这并非说明美债收益率和白银间的关联性失效了,而是有地缘**和通胀等其他因素支撑白银价格,美债收益率波动短期对白银的影响力依然存在;在未来的时间里,美债收益率特别是实际收益率和白银之间的关联性依然存在。
金银投资要注重策略与目的,绝大多数投资者交易金银是赚低买高卖的资本利得收益,但绝大多数的资金是做相对收益的配置用途,这个相对收益更多就是相对于美国债券的收益率。观察金银和美债收益率的图形会发现,当美债出现重大转折之际,恰是金银阶段性高低点形成的时候。
2021年国际白银一举上破30美元/盎司,然好景不长而后跟随黄金走弱,究其根本,美债收益率的突发性上行是最直接的原因,而美联储货币转向预期加强与落地是根本原因。传统市场认为美债收益率象征市场无风险收益率,但更多在美债供应稳定的情况下,而目前美联储损害自身信用式地抛售可能也传达了另一个观点—即美元信用不稳,美债可能不再代表市场无风险收益率,而是由更多国家的债券的信用市场组成,在这种情况下,白银反倒是利多,因为不确定白银的确定性才更有价值。
从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以来,美元指数和白银价格形成较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特别是在危机或**经济不确定时期,美元指数和白银价格的负相关关系更加明显。从逻辑分析和数据统计的角度来探讨美元指数和白银价格之间的关系,理清美元指数和白银价格负相关的核心逻辑,最后从美元指数走势展望分析白银价格的未来走势。
美元指数之所以也是白银价格走势的核心影响指标或者说核心动力之一,主要有四个角度的逻辑分析。第一,美元为国际白银的核心计价货币,美元价值的变动对白银的价值尺度表现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当美元升值之际,国际白银则趋于下降(白银本身价值不变,而价格尺度发生变化),当美元贬值之际,国际银价则趋于上升;而作为美元代表的美元指数,从很大程度上代表美元的货币价值,故美元指数的变动对国际银价形成直接的反向影响。
第二,从资金配置角度考虑,美元指数走强,说明美元资产更具吸引力,市场资金就会从白银市场流入到美元资产,这样将会拖累白银,继续利好美元资产。
第三,货币天然是金银,白银具有避险属性,经济的繁荣与衰退对具有避险属性的白银有直接的影响。当前,美国经济依然稳居全球首位,占世界GDP的比重依然在25%左右,其贸易量亦是全球前列,故美国经济的走势对全球经济走势具有强关联性,美国经济的繁荣可以带动全球经济走强,美国经济的衰退亦会拖累全球经济,故美国经济走势与全球经济走势密切相关。而美国经济强弱对美元指数形成直接的影响,从避险属性出发对白银形成反向的影响,故从美国经济走势出发亦可以理解美元指数和白银的负相关关系。
第四,美联储货币政策亦会对美元指数和白银产生影响,当货币宽松之际,流动性泛滥使得美元贬值而美元指数出现下跌,而流动性泛滥使得具有商品属性和抗通胀属性的白银具有较强的升值趋势,当货币政策收紧之际,流动性回收使得美元指数走强,而流动性下降亦会使得白银承压,故从货币政策角度考量,美元指数和白银直接亦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从数据统计角度分析美元指数和黄金价格之间的相关关系:自2020年2月3日疫情在海外爆发以来,美元指数和黄金均出现较大波动,美元指数和伦敦银现的相关性为-0.834;从近十年的数据序列来分析,美元指数和伦敦银现的相关性为-0.622;从近二十年的数据序列来分析,美元指数和伦敦银现的相关性为-0.429;美元指数和伦敦银现相关性要强于美元指数和伦敦金现的相关性。故从数据统计角度来看,短期内,美元指数和银现具有较强的相关关系,特别是在危机和冲突的特殊时期,两者的相关关系更加明显;从中长期来看,美元指数和银现具有负相关关系,但是相关性下降。
因此从逻辑分析和数据统计两个角度的探讨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美元指数对白银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危机和冲突的特殊时期,美元指数对白银的影响显著性非常强,可以通过美元走势分析来预测白银的整体走势;中长期,两者的相关性减弱,从美元指数走势来预测白银的走势的准确性相对下降。
从上述分析中,短期内美元指数和白银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特别是在危机和冲突期,两者的相关性尤为明显。因此在后疫情时代的2022年,美元指数的整体走势对白银的预测具有较大的价值。
从金银的属性出发,金银均具有抗通胀属性,并且白银因为其工业属性更强,那么白银和通胀应该具有更强的同涨同跌的显著关系。但是从2021年以来通胀和白银整体走势来看,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明显,白银震荡走弱,而美国通胀数据持续走升。
从历史走势来看,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通胀和白银的走势相一致,同涨同跌,通胀对黄金的影响相对较为明显。而1985年-2000年前后,通胀水平和白银价格均处于相对平稳期(没有出现急速的大幅的上涨和回落),两者的关系已经不明显。2000年以后的白银大牛市更是对应的低通胀水平,通胀和白银价格的关系弱化非常明显,两者并没有表现出一致性。故从整体的历史走势来看,通胀和白银价格的相关性在减弱。当然在短期内,通胀的超预期性表现对白银依然存在影响,但是影响均相对有限。
2021年以及2022年二季度,通胀持续走升,而白银价格亦没有随着上涨,反而出现回落,进入趋势性弱势行情,主因在于白银的核心影响因素在于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转向,然后通过对美元指数和美债收益率的影响,进而影响金银价格的走势;而经济衰退担忧亦拖累白银走势。因此,货币政策转向问题和经济衰退预期是金银价格走势的核心影响因素,其影响已经超过通胀对金银价格的影响。故当前对于通胀的表现,可以短期内影响白银价格,但是中长期依然是重点关注货币政策的转向步伐和经济下行趋势。
1、白银技术分析
白银走势关注指标主要包括伦敦金现(伦敦金现)、上海银(Ag9999)和纽约银(Comex银),国内期货一般对标的是上海银+升贴水,我们分析的主要是伦敦银(现货银)
压力位:2022年,上方核心压力位是28美元/盎司,强压力位为30美元/盎司关口。对应内盘第一压力位在6000元/千克附近,第二压力位为6400元/千克。2022年,若地缘***势持续紧张,美联储货币政策退出进展不及预期,经济衰退担忧持续升温,或者其他黑天鹅事件出现,伦敦银现依然不排除涨至28美元/盎司上方的可能。
支撑位:2022年,美联储政策收紧、经济衰退担忧与有色金属弱势将会拖累白银表现,核心支撑位下调为16-18美元/盎司区间;白银跌破核心支撑位的概率相对较小。考虑到汇率变动,内盘支撑位为3800-4000元/千克区间,若美联储将继续超预期快速加息,核心支撑位为3500元/千克。
2022年下半年,伦敦银现在16-26美元/盎司区间运行可能性大,沪银在3500-5400元/千克区间运行可能性大。若美联储加速加息、经济衰退担忧继续升温,对白银形成利空影响,若符合预期调整,对白银会形成利空出尽的影响,反而形成利多影响。故2022年下半年,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经济走势预期以及地缘**依然是白银走势核心影响因素。
金银比率(黄金与白银的比值)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作为全球宏观经济健康状况的晴雨表,因为金银比的意义在于它能反应经济周期,通常情况下所以当金银比缩小的时候,这时经济往往处于上升周期,而当金银比放大的时候,这时候经济往往开始萎缩。
虽然黄金和白银均被视为贵金属,大概率齐涨共跌,然而两者因为基础属性存在区别,故两者的走势亦存在较大的区别。黄金具有较强的抗通胀属性,但是债券数据和货币属性所带来的避险属性影响会更大,故黄金的主要需求在于珠宝首饰或者投资需求,往往在市场走向不明时期充当通胀对冲和避险资产。而白银则是在工业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工业最终用途消耗的白银占比接近60%,而黄金为10%左右,故白银价格对经济周期比较敏感。故在经济或地缘**不确定性风险较大的时期,黄金的价格涨幅比白银大,金银比率扩大。在经济复苏时期,由于工业需求上升,白银的价格涨幅更大,金银比率缩窄。
从近两年的金银比数据来看,亦支撑上方观点。2020年上半年疫情全球蔓延,金融危机和经济陷入深度衰退中,金银比亦是从85左右持续拉升至最高的123的历史最高水平,充分说明了经济危机和风险的存在;随后,随着**和央行的救市和经济刺激计划的实施,经济开始从深度衰退逐步复苏,金银比亦开始走低,2021年2月初降至疫情以来的最低点62,跌幅接近50%。
美元美债同步走强,能源危机、粮食危机和供应链危机冲击工业需求,经济增速预期不断下调,有色板块高位回落,在这种情况下价格高弹性的白银的反复性较强,整体弱于黄金,金银比近期持续抬升,自3月初推荐该策略以来金银比已经从66一线反弹至86附近,90附近或是强阻力位,可考虑择机做空金银比。
对于黄金2022年走势,整体震荡偏强看待,配置价值凸显。2022年黄金走势影响因素有以下六点:①美联储货币政策加速收紧,关注焦点在于美联储收紧政策的步伐。②美欧经济见顶后走弱,2022年全球经济走弱趋势明显,美国经济衰退担忧不断升温。③地缘***势进展影响黄金走势。④当前通胀依然处于高位,2022年或呈现先高后低走势,对贵金属的支撑会减弱,但两者关联性弱化。⑤大宗商品和比特币市场弱势预期下,资金会流向贵金属市场。⑥信用货币时代,如果信用货币币值不稳定,将会受到市场的抛售,而具有超主权货币属性的黄金,作为最后的支付手段自然受到青睐。
美联储加速收紧货币政策路径逐步明晰后,经济衰退担忧加剧,地缘***势未出现实质性好转,大宗商品及比特币弱势可能性大,下半年黄金短期可能受拖累出现弱势,但是配置价值较高。因货币政策加速收紧或地缘***势引发的黄金短期走弱不改变整体的走势,亦不建议趋势做空,仍建议企稳逢低做多配置。中长期来看,美联储货币政策加速收紧逐步被市场所计价,经济增速下行,通胀高于预期以及资产配资需求,黄金配置价值依然会比较高,做中长期资产配置者,可借黄金回调之际做多。2022年,黄金主运行区间为1675-2075美元/盎司(沪金355-425元/克)。
2022年下半年,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经济衰退担忧以及地缘**依然是黄金走势核心影响因素。伦敦金现1675-2000美元/盎司区间运行可能性大;沪金在365-420元/克区间运行可能性大。若美联储加速加息,对黄金形成短期利空影响,若基本符合预期调整,对黄金会形成利空出尽的影响,反而形成利多影响。因为白银与黄金的走势一致性强,故黄金走势的预期对于白银走势亦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1、全文总结
2022年上半年,地缘***势、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和经济衰退担忧相继成为白银走势的核心影响因素,另外通胀持续上涨以及有色金属板块走势等因素亦影响白银走势。一季度,美联储开启加息周期等货币政策调整逐步被市场所计价,俄乌地缘**冲突不断升级成为白银走势核心影响因素,伦敦银现一度涨至26.945美元/盎司的高位。二季度,地缘***势虽仍在恶化,但是对白银走势影响在弱化;高通胀下美联储加速收紧货币政策,经济衰退担忧逐步升温,有色板块出现弱势迹象,白银表现弱势,一度跌至20.43美元/盎司的近两年低位。2022年上半年,伦敦银现整体在20.19-26.945美元/盎司宽区间运行,跌幅达到12.99%,表现弱于黄金;沪银整体在4454-5424元/千克区间运行,跌幅为6.67%;7月初继续走弱。2022年上半年,沪银表现强于伦敦银现,主因在于人民币的贬值影响,使得内盘表现强于外盘。下面分季度回顾白银上半年走势。
从基本面来看,除2013和2015年,白银需求因为投资需求大幅增加而高于白银供给外,近十年的其他年份,均是白银需求小于白银供给,呈现供过于求的基本面态势。从商品属性和价格逻辑出发,供过于求的基本面应该使得白银价格出现持续的走弱,但是近三年白银价格则是维持整体走升的态势,这与供需基本面的表现相矛盾。说明白银的供需对白银价格的影响相对有限,而货币属性和债券属性影响下的黄金走势成为白银走势的核心影响因素。
白银走势的关注焦点在于美欧的货币政策调整、经济衰退担忧以及突发的地缘***势。地缘***势对银价的影响将是短期的,地缘***势明朗化或出现实质性进展,贵金属的运行逻辑将会回归以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和全球经济增速为核心的宏观因素。而白银价格更多的是反映货币政策走势和经济增速的预期,政策收紧或经济衰退预期对白银形成较强的拖累,当预期被市场消化或者落地之际,白银将会跟随黄金走利空出尽的反弹行情。2022年,白银将会维持区间宽幅震荡行情。
黄金的整体走势是白银走势的锚,对于白银2022年走势有较大的影响;另外白银走势需要关注经济衰退担忧和有色板块的整体走势,对白银形成利空影响,白银表现将继续弱于黄金。基于经济走势与有色板或偏弱对白银的拖累,预计白银走势将会弱于黄金。2022年白银走势影响因素有以下几点:①货币政策转向势在必行(利空),关注焦点在于美联储收紧政策的步伐,关注利空出尽影响(利多)。②美欧经济见顶后走弱,2022年全球经济走弱趋势明显,不排除陷入经济衰退的可能(利空)。③地缘***势进展影响白银走势。④大宗商品或将走弱,有色板块走弱可能性较大,对白银形成拖累。但是白银亦会紧跟黄金走势,故白银的跌幅相对有限。
2022年,伦敦银现核心压力位是28美元/盎司,对应内盘第一压力位在6000元/千克附近。2022年,若地缘***势持续紧张,美联储货币政策退出进展不及预期,经济衰退担忧持续升温,或者其他黑天鹅事件出现,伦敦银现依然不排除涨至28美元/盎司的可能。美联储政策收紧、经济衰退担忧以及有色金属弱势预期将会继续拖累白银表现,核心支撑位下调为16-18美元/盎司区间;白银跌破核心支撑位的概率相对较小。考虑到汇率变动,内盘核心支撑位为3500-3800元/千克区间。
2022年下半年,伦敦银现在16-26美元/盎司区间运行可能性大,沪银在3500-5400元/千克区间运行可能性大。若美联储加速加息、经济衰退担忧继续升温,对白银形成利空影响,全球制造业特别是信息产业、光伏新能源行业受全球经济下滑影响而出现需求萎缩将对白银价格形成利空。故2022年下半年,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经济走势及制造业萎缩预期以及地缘**依然是白银走势核心影响因素。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如何看待2020.03.16的白银期货大跌?
白银这一次的大跌让很多最近才开始关注白银行情,或者开始投资的朋友们都非常意外,但其实这是白银价格的正常波动幅度。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白银本身就是一个波动性非常大的品种,因为白银同时具有贵金属与工业品双属性,因此在这两个属性同时发挥作用的时候,波动性也会更加明显。在经济增长强势期,白银的波动会相对较小,这是因为贵金属周期结束后,白银基本由工业品层面的供需来决定,而白银的供需在过去的一段时间一直保持稳定,这也就造成了白银在过去几年间的波动非常的小。
而从2019年开始,由于黄金的上涨带动了整体贵金属周期的到来,因此白银的波动就更加明显了,随着黄金进一步上涨,白银的波动性也会逐渐加大,甚至可能出现一天波动几美元的情况。
我一直在建议大家投资白银,这主要是因为白银未来的上涨空间非常充分,但不是说白银短期之内的上涨预期很明确。黄金是存在一个波动基准线的,因此上涨和下跌存在逻辑,而白银相对来说就更难预测一点,对于白银投资而言,最重要的是控制仓位,存活下来才有可能盈利。
而在3月16日的这一次下跌,要是因为美股期货跌停,导致大家对于美股熔断的预期增加,在之前的两次美股熔断当中,全球的资产都遭遇了抛售,以换取现金流,因此市场开始恐慌性的抛售,黄金和白银随着黄金下跌,白银同时遭到了贵金属和工业属性双重的下跌压力,因此大跌也就不意外了。
不过随着黄金未来上涨的形势越来越明确,白银也会开始逐步拉升,并且在疫情对经济的冲击逐渐减缓后,经济开始复苏的时候出现高点。
现在白银价格
每天都在变动。今天的价格是5.53一克。
1979到1980年白银期货暴涨的主要原因?
1 白银期货暴涨的主要原因是1979年至1980年期间,全球经济形势紧张,国际***势动荡不安。2 在这一时期,伊朗革命爆发导致伊朗石油供应中断,引发了全球能源危机,石油价格大幅上涨。3 由于白银在工业生产和珠宝业中的广泛应用,它被视为一种避险资产,投资者纷纷将资金转向白银市场,导致白银期货价格迅速上涨。4 同时,美国**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刺激政策,导致通货膨胀加剧,进一步推动了白银期货价格的上涨。5 总体而言,1979年至1980年白银期货暴涨的主要原因是全球经济形势紧张、能源危机、避险需求和通货膨胀等因素的综合作用。
白银期货价格
卖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