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兑换人民币汇率达到历史新高,恐在未来暴跌!
新元兑令吉、人民币和日元的汇率上周都达到历史新高或逼近重要峰值。
分析师认为,新元兑这些亚币汇率强劲,有助吸引国人到当地旅游,也降低相关进口成本,但这三个汇率预计未来一年将回吐逾八成涨幅,尤其是今年已涨超过8%的新元兑日元汇率,下来一年内预料会跌7%左右。
继去年新元兑亚币大幅上涨之后,今年截至6月16日,新元兑令吉、人民币和日元汇率分别进一步暴涨了3.7%、4.9%和8.4%,达到1新元兑3.45令吉(当天最高3.4616是历史新高)、5.33人民币,以及106.06日元。
新元兑印尼盾汇率去年突破维持了两年多的波动范围后,今年来退低了3.8%,但继续在较高的范围波动,星期五达到1新元兑1万1177印尼盾以上。
正值学校假期和旅游旺季,许多国人打算举家出游,而新元汇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国人在海外的购买力。
除了汇率,选择旅游目的地时,应考虑文化体验和安全。旅游业者也说,新元汇率走高,不代表在海外消费就一定便宜,还要衡量各地的物价和机票价格。
尽管美元近期走强导致欧元和多数亚币退低,新元仍保持坚韧。这让国人前往日本、马来西亚、泰国、中国和欧洲等地时,拥有更大的购买力。
新加坡金融管理*仍维持新元名义有效汇率(S$NEER)的现行升值水平,以及宏观经济基本面强劲让新元被视为区域避风货币,是新元保持坚挺的重要因素。
基于中国重新开放将推动亚币走高,新元兑美元下来会有上涨空间,但升值速度可能比预期来得缓慢。
截至6月1日下午,新元兑日元、欧元、人民币、令吉和泰铢过去一个月都走强。当中,新元兑日元升值最显著,达2.11%。
即将出游的国人之中,不少会选择在本地提前兑换外币,但市场人士指出,前往海外其实无需携带太多现金,国人可善用其他支付工具。
在本地兑换外币不仅更安全,本地钱币兑换商也会提供更好的汇率,“这可能是因为海外钱币兑换商无法获得足够的新元,因此收费更昂贵。”
随着无现金支付在许多国家越来越普及,建议大家无须携带太多现金出门。除了在第三世界国家,因为担心信用卡盗刷问题需依赖现金支付之外,在欧洲和澳大利亚等地,旅游都可直接使用信用卡或多元货币卡来付款。
一般来说,生活在新加坡的华人比较关心新加坡兑换人民币的汇率,这两种货币的波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外汇市场供求关系是决定汇率波动的核心因素之一。当对人民币的需求超过供应时,人民币的价值相对新加坡元会上升,导致汇率升值。相反,如果供应超过需求,人民币的价值相对新加坡元会下降,导致汇率贬值。供求关系的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国际贸易状况、投资流动、资本市场表现等。例如,如果中国出口增加,需求人民币的外国买家增加,可能导致人民币升值。
经济基本面是影响汇率波动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增长速度、通货膨胀率、利率水平和贸易状况等都会影响其货币价值。如果新加坡经济增长强劲,通货膨胀率稳定,利率较高,投资者可能更倾向于持有新加坡元,这会导致人民币贬值。相反,如果中国经济表现出色,吸引了更多的投资流入,人民币可能会升值。
利率差异也是影响汇率波动的因素之一。不同国家的利率水平差异会影响投资者的投资选择和资本流动。如果新加坡的利率较中国高,投资者可能更倾向于持有新加坡元,这会导致人民币贬值。利率差异还可能影响外汇市场的杠杆交易和套利活动,从而影响汇率。
**和央行的干预也会对汇率产生影响。**可以通过调整货币政策、干预外汇市场或改变利率等手段来影响汇率。例如,央行可以通过市场干预购买或出售外汇来影响汇率走势。**还可以通过改变经济政策、贸易政策和货币政策等措施来调整经济基本面,从而影响汇率。
新加坡和中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对汇率也有影响。如果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频繁且平衡,双方货币的需求和供应相对稳定,可能对汇率产生积极影响。然而,如果出现贸易不平衡或贸易摩擦,可能会导致汇率波动,特别是在两国间实施关税或其他贸易限制措施时。
不同国家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监管措施也会对汇率产生影响。例如,中国央行的干预和货币政策调整,以及新加坡**的经济政策和外汇管制措施,都可能对汇率产生影响。投资者需要关注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变化,以理解其对汇率的影响。
总而言之,新加坡兑换人民币的汇率波动受到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除了外汇市场供求关系、经济基本面、利率差异、**干预、地缘**和全球经济环境外,贸易关系、政策和法规以及市场情绪和投资者心理也是重要因素。对于个人和企业进行兑换操作,建议密切关注各种因素的变化,并借助专业机构的建议和市场分析来做出明智的决策。
初来新加坡想要买买买?带你一起了解新加坡的网购平台
在新加坡买车后保险怎么选?开车注意事项有哪些?
入籍新加坡后,这些医疗系统的事儿你要知道!
【外汇商品】新加坡元汇率分析框架
本报告内容仅对宏观经济进行分析,不包含对证券及证券相关产品的投资评级或估值分析,不属于证券报告,也不构成对投资人的建议。
新元和人民币的亮考食径优课能汇率是多少
新加坡元对人民币汇率:100新加坡元(SGD)=506.56人民币(CNY)新加坡元100汇率5.0656人民币506.56买入价5.0604卖出价5.0709最近更新2012年4月25日21时04分
新加坡的钱,叫什么币种?
新加坡元
1845年至1939年,新加坡使用由海峡殖民地发行的“叻币”作为流通货币,1940年后,新加坡跟随马来亚使用马来亚元。二战时,新加坡使用由日本军**发行俗称“香蕉钞”的日本军用手票,战后恢复使用马来亚元直到1953年改换由“马来亚与英属婆㑩洲货币委员会”所发行的马来亚与英属婆罗洲元,汇率与马来亚元为1:1。
1965年8月9日新加坡被迫独立,12月22日成立共和国,但仍使用马来亚与英属婆㑩洲元。当时的法定汇率为60马元等于7英镑。
1967年,英镑贬值,原“马来亚与英属婆㑩洲货币委员会”停止发行马来亚与英属婆㑩洲元,新加坡**发行了自己的新加坡元,取代了马来亚与英属婆㑩洲元,当时同时发行的货币包括新加坡元,马来西亚令吉及汶莱元,而且三国货币是等值的。当时新加坡元兑英镑为60新加坡元对7英镑,这时候新加坡元与英镑依然挂钩,主要是因为英镑区的协议,新加坡元曾经短暂与美元挂钩,后来在新加坡因为开始与各国有了贸易来往。
1967年6月新加坡签署的“货币等值流通协议”,文莱币和新币可以在两国等值通用。所有新加坡银行都必须接受客户存入的文莱纸币和硬币。任何收到文莱币的公众都可以把它拿到银行,并以同新币同等的价值存入银行户头。
1973至1985年,新加坡元开始以一篮子货币作为货币的汇率变动,1985年以后,新加坡元采浮动汇率制度。不过“新加坡金融*”有时会对对货币进行控制以稳定国内经济。新加坡元的发行机构原本是由“新加坡货币委员会”发行,后于2002年10月1日改由新加坡金融管理*发行。
12000新加坡元上多少人民币?
以今天的汇率一新元兑4.95人民币计算12000新元可以兑换59400人民币。
【今日推荐】新加坡元汇率分析框架_利率_制度_通胀
原标题:【今日推荐】新加坡元汇率分析框架
新加坡汇率制度经过多次变迁:1965年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成为独立经济体,初期仍使用马来亚元;1967年新加坡元取代停止发行的马来亚元,仍钉住英镑且比价不变;1972年6月英镑自由浮动后,新元改为钉住美元;1973年初开始美元大幅贬值[1],新元于当年6月“被迫”放弃固定汇率制,转向自由浮动;其后几年新加坡遭受外来通胀压力和经济波动,直到1981年当*决定终止自由浮动制,重新采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新加坡汇率制度为何有如此转变,新元又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我们在本篇专题中进行剖析。
一、汇率取代利率成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1973年到1975年第一次石油危机期间,新加坡遭受了严重的输入型通货膨胀,导致经济萎缩,引发了新加坡货币当*对货币政策和汇率制度的反思。1981年新加坡金管*(新加坡货币政策当*,下文简称MAS)变更货币政策框架:以名义有效汇率作为中介目标,取代利率或货币供应量指标,以平稳物价作为最终目标。汇率政策也由自由浮动制度变更为爬行盯住政策带制度,介于浮动和固定汇率制度之间。
本文中提到的新加坡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新加坡元名义有效汇率(S$NEER)是MAS根据贸易伙伴依存度所自行制定的,货币篮子未公开。其与BIS统计的新加坡元名义有效汇率含义不同,但走势相近。下文中我们提到新元名义有效汇率时会区分MAS口径以及BIS口径。
根据蒙代尔不可能三角,新加坡选择介于固定和浮动汇率之间的爬行盯住政策带制度,其货币政策必然不能完全独立。新加坡1年期同业拆借利率(SIBOR)由美国1年期同业拆借利率(LIBOR)和新元相对美元的汇率预期决定——趋势上跟随1年期LIBOR运行,短期则受汇率预期扰动。由于长期以来新元以升值预期为主(USDSGD远期贴水),SIBOR基本运行在LIBOR下方。
2019年9月起MAS将SORA(SingaporeOvernightRateAverage,成交量加权的新加坡无抵押隔夜银行间借贷利率)确立为基准利率,取代与美元LIBOR利率关系紧密的SIBOR利率和SOR利率(新元掉期利率),供贷款和金融衍生产品定价参考。与SIBOR利率类似,SORA受到美元SOFR利率和新元升值预期的共同影响。
在不可能三角中选择偏向固定汇率而一定程度上“舍弃”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做法符合新加坡基本国情。
第一,新加坡作为“小型开放经济体”,贸易依存度(进出口占GDP比重)长期高于300%,出口占总需求的2/3。因转口贸易占比较大,进口成本成为出口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素,对汇率变动极为敏感。
第二,新加坡金融市场成熟、开放程度高,庞大的跨境资本流动使得MAS调控本国利率相对吃力(类比中国香港地区[2])。
第三,汇率是重要的“抗通胀”工具[3]。MAS(2009)研究显示,新元名义有效汇率每升值1%,将在短期内(第一年)推动CPI下降0.12%,并在长期推动CPI下降0.4%。Chowetal.(2013)比较了以汇率作为中介目标,与以泰勒规则为基础进行利率调控之间谁更优,研究显示倘若进出口价格是通胀波动的主要来源,则调控汇率比调控利率的效果更佳;倘若国内生产成本主导了通胀波动,则利率调控更为可取。
我们也使用泰勒规则对新加坡名义利率进行了推算,假设潜在增长率、产出缺口和通胀缺口[4]的系数分别是1、0.5、0.5,计算出的名义利率较新加坡SORA和SIBOR利率波动更大,但同名义有效汇率的同比增速走势一致。这意味着新元名义有效汇率取代利率,对新加坡的产出缺口和通胀缺口起到逆周期调节的作用。
从近些年来增长和通胀表现来看,以名义有效汇率作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实施效果很好。新加坡实际经济增速远超全球和OECD平均水平(但增速波动较大)的同时,通胀压力不及OECD经济体,且通胀的波动较小。
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财政盈余约束和中央公积金制度保证了以汇率狙击通胀的货币政策得以成行。新加坡一方面通过“强制储蓄”(公积金政策)收缩货币供给,另一方面通过外汇市场操作注入资金,使得汇率工具充当了利率工具的职能。
财政制度方面,财政恶化威胁币值稳定。除1987年、2020年出现短暂的财政赤字外,新加坡**一直维持财政盈余制度和零外债,使得汇率取代利率成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具备了可操作性。
公积金政策方面,新加坡**强制推行中央公积金计划(CentralProvidentFund,CPF),要求雇员和雇主每月按分摊的方式将雇员基本工资的30%-40%上缴中央公积金*,并存储在MAS;中央公积金计划使得新加坡国民储蓄率在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
中央公积金制度为汇率政策提供了回寰余地。一方面,遭遇经济危机时,由于新元贬值造成的公积金储蓄缩水,新加坡居民一般会接受降薪留岗,而降薪(降低通胀)不仅能在名义有效汇率贬值时“托底”新元,也可以避免失业对经济的二次创伤。另一方面,新加坡财政盈余和中央公积金计划会减少货币供应量,有助于维持新元的相对强势。
倘若新元短缺形成较大的汇率升值压力,MAS会在外汇市场买入美元、售出新元,新元流动性的重新注入(re-injection)保证了有效汇率在政策带内运行,还有助于增加外汇储备。此外,较高的储蓄率也催生长期经常账户顺差,为新元升值趋势提供基本面支持。
新加坡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可以概括为BBC(Basket,BandandCrawling)制度:
汇率管理基于重要贸易伙伴和竞争者组成的货币篮子(Basket),权重由贸易依存度决定,定期修改,但不对外公布篮子构成;
新元相对篮子货币汇率在一个未公开的政策带(Band)内波动,汇率移动到带外时,MAS逆风干预,即带内浮动、带外干预;
政策带阶段性修正(即爬行,Crawling),使其与基本面保持一致,评估周期一般为6个月;倘若遭遇外围环境重大变化,或缩短至3个月。
实际操作中,MAS根据经济发展情况改变政策带的中枢(level)、斜率(slope)或振幅(width)。
2001年MAS开始公布货币政策声明至今(截止2023年2月),MAS共计调整名义有效汇率政策带26次,其中斜率调整了18次,振幅调整了4次(2次扩大、2次恢复),中枢调整了10次。结合调整时的宏观背景以及前文提到的产出缺口和通胀缺口,我们能够概括政策带调整的原因:
政策带斜率:整体上看,新元名义有效汇率政策带的斜率跟随新加坡核心CPI指数而动态调整——陡峭化、温和陡峭化、放缓、温和放缓。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斜率设置为0%”这一措施,在新加坡通胀指数持续走高、新元持续升值的大背景下,政策带的斜率设置为0%实质上相当于“降息”。2001年7月到2004年3月、2008年10月到2010年3月、2016年4月到2018年3月、2020年3月至2021年9月新元名义有效汇率政策带的斜率被设置为0%。除2016年4月到2018年3月外,其余三次均发生在实际GDP负增长、通胀中枢回落且接近通缩的时期。2016年4月MAS调整政策带斜率时指出“经济增速不及2015年10月时的预期,且通胀回升的速率也较预期更慢,通胀中期平均水平也将跌破2%”。倘若从产出缺口和通胀缺口的角度更易理解此次调整——2015年6月到2016年10月期间新加坡产出缺口和通胀缺口均为负。
政策带中枢:中枢的下调和上移也展现了货币政策的松紧,但与斜率设为0%不同的是,中枢移动是MAS基于新元名义有效汇率实际变动进行的“被动”重估(Re-centreupwards/downwards,atprevailingleveloftheS$NEER)。换言之,中枢调整往往发生在新元名义有效汇率接近政策带上下沿之后。我们同样考察中枢调整时期增长和通胀表现,结果发现,中枢下调往往伴随着斜率设置为0%,而中枢上移则发生在CPI增速持续高于2%以上。
政策带振幅:振幅调整主要是应对不确定性上升,在中枢和斜率不变的情况下(基本面未发生改变),振幅扩大能够释放更大的汇率波动空间,例如2001年面临互联网泡沫危机、反恐主义罢工,2010年面临金融市场的较大波动。待不确定性解除后,振幅将恢复正常水平。
我们分别讨论新元名义有效汇率和美元兑新元的分析框架。
新元名义有效汇率方面,长周期的趋势锚或许是“相对劳动生产率”,短周期的波动锚则是“通胀指数”。
根据巴拉萨-萨缪尔森理论,产业升级带来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用人均GDP衡量)将造成实际有效汇率抬升,在通胀相对稳定的基础上,传导至名义有效汇率。历史数据显示新加坡元名义有效汇率同相对劳动生产率(新加坡人均GDP/全球人均GDP)具有较强相关性,根据IMF的预测,未来新加坡人均GDP增速放缓将推动新元名义有效汇率放缓上行。
短周期新元名义有效汇率跟随CPI指数波动,这不仅是货币政策运行的结果,也是当*公信力的体现。从IMF对新加坡未来通胀的预期来看,名义有效汇率在2023年到2026年有望温和上行,2026年后则可能出现中枢回落。
此外,我们将新元名义有效汇率分解为周期项和趋势项,发现产出缺口对名义有效汇率的周期项具有一定的领先性。2022年第二季度开始新加坡产出缺口从高位回落,这可能预示着新元名义有效汇率在未来半年将向趋势项回归,MAS持续上调政策带中枢的压力将随之减轻。
双边汇率方面,在名义有效汇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被“调控”的背景下,美元兑新元可以通过名义有效汇率和美元指数倒推而来。
我们以BIS公布的新元名义有效汇率和美元指数对月度美元兑新元进行拟合,数据区间为1980年1月至2022年12月,拟合优度达到0.95。以MAS公布的新元名义有效汇率和美元指数对周度美元兑新元进行拟合,数据区间为1999年1月至2022年12月,拟合优度亦是0.95。
因此,通过政策带预估新元名义有效汇率,再对美元指数进行预判,二者结合即可得到双边汇率USDSGD的取值范围,如图表17所示。
参考文献:
1.Chow,H.K.,&G.C.Lim,&P.D.McNelis,MonetaryRegimeChoiceinSingapore:WouldATaylorRuleOutperformExchange-RateManagement?JournalofAsianEconomics,2014,Vol.30,63–81.
3.MAS,ManagedFloatingandIntermediateExchangeRateSystem:TheSingaporeExperience,2004.
6.MAS,Singapore’sUniquePolicy:HowDoesItWork?2013.
7.MAS,Singapore’sMonetaryHistory:TheQuestforaNominalAnchor,2016.
注:
[1]新加坡实行固定汇率期间,先后经历1967年11月英镑贬值14.3%和1971年12月美元贬值7.9%,但新加坡**“顶住压力”,维持新元相对黄金平价。
[2]新加坡不似中国香港采取固定汇率制度,原因是新加坡汇率制度作为货币政策中介工具,需要具备更大的灵活度和政策空间。
[3]1981年年度报告中,MAS对于货币政策换“锚”的原因阐述道“…Underlyingthisshiftinemphasisawayfromtargetsforinterestratesandmoneysupplygrowthintheconductformonetarypolicyistheviewthattheexchangerateisarelativelymoreimportantanti-inflationinstrumentinthecontextofthesmallandopenSingaporeeconomy…”。
[4]MAS并未设定通胀目标锚,仅表示“通过调整新元名义有效汇率政策带,使核心通胀在中期内接近略低于2%的历史均值水平”。因此我们用“核心通胀的周期项”来表示通胀缺口,而非市场常用的“核心通胀-2%”。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注册兴业研究APP,获取更高研报阅读权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新币与人民币
今天中国银行的挂牌汇率:新加坡元兑换人民币汇率4.8641这里告诉你永远是过时的建议直接去中国银行网站查询即时行情全世界都在要求人民币升值呀
最新1元人民币等于多少新元汇率兑换查询(
我行外汇实时汇率(新加坡元、新西兰元)请进入主页,点击右侧的“外汇实时汇率”查看,具体汇率请以实际操作时汇率为准。注:100外币兑人民币。
最近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新币(新加坡的钱)币值下跌了不少,请问新币的币值以后的走势会是怎样?原因是什么?
估计走向稳定,毕竟都是做转口贸易的,币值越稳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