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始知蓬莱近
无为总觉咫尺远

深圳上市企业有多少家(深圳目前一共有哪些公司是上市公司?)

深圳目前一共有哪些公司是上市公司?

看你这问题问的,任何一个炒股软件都会回答你的问题。

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有多少

截止到2010年底有1169家公司

国内外化妆品的总促消依显输棉六算上市公司有哪些?

索芙特,瑞贝卡,广州浪奇,Bluspa,上海家化,自然美

深圳交易所有多少家上市公司?

深交所发表新年致辞称,深市IPO公司数78家,上市公司总数达2205家,总市值23.7万亿,全年股票融资额5089.3亿元;新发行固定收益产品超千只,全年固收产品融资额超1.7万亿元,托管量2.1万亿元。

深圳拥有350家上市公司超级总部!

点击上方深圳地产网免费订阅。

深圳梦言:深圳证监*日前发布2015年监管年报显示,截至2015年底,深圳境内上市公司总市值4.6万亿元,居全国第三,全年已实现及拟进行现金分红合计689.3亿元。数据显示,2015年,深圳境内外上市企业超过320家,其中中小板、创业板上市企业连续九年居全国大中城市的首位,VC/PE机构达到4.6万家,注册资本超过了2.7万亿,机构数量和管理资本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预计2016年深圳后备上市公司再增加30家,预计会超过350家上市公司!

深圳,一座拥有50家上市公司的城市!

“深圳三十年前的经济总量仅相当于香港的千分之二,目前约为香港的95%,本世纪初,深圳人均GDP只是台湾的1/3,2013年已经超越台湾。中国的高速增长在全球是特例,是特殊环境下的高速增长。”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经管学院教授、深圳原副市长唐杰日前在深圳一场“名家讲堂”中讲到。

为何拥有如此多创业公司?

深圳是个由无限个传奇故事编织起来的年轻城市,如今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济重镇、贸易金融中心和创新发展的代表。

深圳有逾350家上市公司,其中约220家是在上海和深圳上市,还有约130家在包括香港、美国等地上市。唐杰表示,没查到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城市像深圳一样拥有350家上市公司。

那么,为什么深圳有这么多上市公司?

资料显示,深圳已经成长为全球最重要的移动通讯设备生产和技术创新城市,正在成长为生物、新能源与材料科学的引领中心。在深圳之前,全球似乎还没有哪一个城市能够在短短的三十年里实现由农业经济向知识信息经济的连续跳跃。现在的深圳生产着近万种高新技术产品,是十年前的十几倍,其中半数以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因此,深圳是大陆拥有PCT专利最多的创新型城市,是最重要的科技创新成果、科技创新人才和创新性企业的聚集地。上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全球信息产业技术创新的引领者,2014年PCT国际专利申请TOP25中,仅以中美两国比较,美国高通、英特尔、微软、联合技术、谷歌、惠普等6家巨头一共申请专利8161件,而中国的华为、中兴、腾讯、华星光电、华为终端等共申请专利达8031件,毫不逊色。

数据显示,深圳服装行业从10年前占全国40%,现在稳定的占到75%,深圳服装业十年销售收入涨了4倍。“现在出门到商场去数女装品牌,只要是名牌店,深圳的品牌占比一定高于50%。”

另外,深圳除了双创,还有创意,包括时装、黄金珠宝行业等。

唐杰认为,企业家与城市的创新精神是深圳最宝贵的财富,深圳成为我国创新增长的标志,其创业、创新、创意与金融中心互动,使深圳在全球金融中心排名持续在15-22名之间。此外,深圳还走出了一条由低向高、渐进快速的产业升级转型之路,并正在成为科学发现的重镇。

中国35年生活水平增长16倍

美国前财政部部长萨默斯2015年在中国演讲时曾表示,“在过去的35年当中,中国GDP每年以9%的速度增长,每8年生活水平翻一番,35年的时间内增长了16倍,由此带来了更多经济的变化、更多的繁荣、更多的创造、更多的生产、更多的生活方式的转变。发展之迅速、涉及面之广,与世界经济互动如此之强,在工业化史,在世界上都是绝无仅有的,是定将载入史册的经济奇迹。

唐杰认为,“随着经济总量不断增大,我们在发展中遇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经济发展面临结构调整节点,低端产业产能过剩要集中消化,中高端产业要加快发展,过去‘生产什么都赚钱、生产多少都能卖出去’的情况不存在了。经济发展面临动力转换节点,低成本资源和要素投入形成的驱动力明显减弱,经济增长需要更多驱动力创新。”

“从数量增长转向创新增长的关键是要实现五大观念转变,即重视资本积累转向重视知识积累,从重视物的投入转向重视人的投入,从重视现有产品转向重视未来产品,从重视工艺技术转向重视科学创意,从重视服从转向重视分歧。”

中国经济面对什么问题?唐杰列举了几大因素:经济增速放缓、失业增加、股市债市大幅波动人民币贬值、经济全球化随着美欧危机退潮。问题发生的机制一是对外开放与国内调整间的平衡,二是供给与需求的纠缠。

 “减速是一个客观过程,减速期经济环境空前复杂,对宏观经济管理要求也空前提高。从整体看,短期可控,客观长期发展模式的良性转变有较大风险,也有很多机遇、坚实的基础和成功转型经验。”

他指出,新常态是一个客观状态,是一种内在必然性,并没有好坏之分,我们要因事而谋、因势而动、因势而进。

“过去三十余年,深圳取得了伟大成就,遇到过挫折,也有过‘深圳被谁抛弃’的迷茫。创新发展与结构调整是一个永远不会完结的过程,我们永远都在路上,面对新一轮结构调整,深圳要以构建大都市区的大视野,来突破所谓的‘空间不足’的误区。深圳没有理由骄傲,没有理由固步自封,没有理由懈怠,只能持续不断的负重前行,不断探索新转型升级的道路。”

目前深圳已完成股份制改造的企业逾400家,境内外已上市企业逾300家。深圳市中小企业服务署副署长杨宇清表示,深圳市**将继续在多方面强力扶持企业上市。

“深圳市**将继续为拟改制IPO企业提供服务、保驾护航。”杨宇清指出,早在2006年市**就出台了相关政策,近期再发三份系列文件,其中有许多新增政策强力支持中小企业上市。一是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深圳子基金和深圳市中小企业发展基金,规模分别为60亿元、100亿元,以股权投资方式扶持深圳中小企业;二是在给予改制上市中小企业“享受大企业服务、财政资金资助和房屋土地专场招拍挂”的政策基础上,新增了银行贷款坏账损失以及银行贷款担保代偿损失的风险补偿。

同时,如果重组外地上市公司并将其迁入深圳市,企业最高可获500万元奖励;三是对于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亿元、年增加值增速超过15%的重点工业企业,给予增加值新增量3%、最高500万元的奖励。(证券时报记者李曼宁)

数据来源:深圳证券*

在上市后备梯队方面,深圳市有13家企业已通过证监会发行审核,等待挂牌上市;68家企业已向证监会递交股票发行申请文件;65家企业已在深圳证监*辅导备案;341家企业处于改制期或已完成改制尚未辅导。此外,截至5月6日,全国新三板挂牌企业7033家,深圳挂牌企业444家,排在北京、上海之后,位居第三。

深圳市和科达精密清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境外上市公司约130家

上市香港上市公司数超60家:腾讯、万科、彩生活、光启科学,佳兆业、花样年、莱蒙国际、汇联金融、金地商置、深圳控股、龙光地产、深圳高速、研祥、A8、深圳中航集团、比亚迪电子、中兴通讯、深高速、深圳国际等

美国各证交所上市公司超40家:迈瑞,迅雷

深圳市易讯天空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500彩票网,美国纽交所成功挂牌上市,股票代码WBAI

友贷网,东莞一P2P借贷平台在美上市总部迁深圳

深圳华大基因并购美国上市公司:Complete公司

深圳三俊电池公司,深圳蓝点,深圳稳健集团,华视传媒 ,奇奥柏查,福麒国际,创梦天地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乐逗游戏”),深圳国人通信,宇航龙等

其它区域超20家:伦敦上市公司+德国上市公司+澳大利亚上市公司+多伦多上市公司数+新加坡上市公司+韩国上市公司数

深圳三诺数码集团公司在韩国证交所上市

来源:深圳梦(SZeverything)

前海金融城邮报作者:黄海琳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

又是深圳,上市公司突破500家,总市值超过12万亿元 深圳上市公司突破500家数据显示,2021年深圳市新增境内外上市企业47家,创年新增数量历史新高。2021年末,深圳市境... - 雪球

数据显示,2021年深圳市新增境内外上市企业47家,创年新增数量历史新高。2021年末,深圳市境内外上市公司为495家。截至目前,深圳境内外上市公司数量已经突破500家,总市值超过12万亿元,是深圳去年GDP的4倍左右。

梳理发现,深圳境内外上市公司数量从0到100家,用了16年;从100家到突破300家,用了10年;从300家到突破500家,仅用了5年时间。

深圳上市公司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实力强大,腾讯控股、招商银行、中国平安、比亚迪、迈瑞医疗、顺丰控股都是在深圳这片高度市场化的沃土之下,孕育出来的各行业翘楚,印证了深圳市场经济的巨大成功。

在上市公司之外,深圳还有诸多未上市的企业,包括一些比较知名的龙头企业,以及一些低调的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如:华为、大疆、正威集团等,这些都有可能成为深圳资本市场强大的后备军。

根据《深圳市人民**关于加快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到2025年,全市市场主体总量突破460万家。各类企业总量超过320万家,企业与个体工商户占比达到7:3,市场主体质量明显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量超过1.5万家;

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600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达到80家以上;境内外上市公司突破600家;世界500强企业增至10-12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2万家;独角兽企业新增20家左右。

年轻的城市,年轻的人,深圳到处流淌着闯的“血液”。统计显示,在深圳,26岁至45岁的青壮年占常住人口的比例超过70%。2021年,深圳GDP首次迈上3万亿元台阶,每平方公里GDP达15亿元,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46%,创新能力居国家创新型城市首位。

据了解,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伊始,经济总量仅为2.7亿元;2010年,突破万亿元大关;2016年,达到2万亿元;2021年,首次突破3万亿元。从2.7亿元到1万亿元,深圳用了30年;从1万亿到2万亿,深圳用了6年;从2万亿元到3万亿元,深圳用了5年。

在新征程上,深圳正以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继续创造新的“深圳奇迹”。剑指“600+”的资本市场“深圳板块”,指日可待。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壮大和重要性日益加强,作为资本市场和产业运营交叉的唯一关键节点,董秘职责的重要性正在被越来越多地关注和认可,逐步发展为专业的稀缺管理资源,市场对于董秘人才需求在不断增加。据新财富统计,董秘的薪酬近年也呈稳步上升的状态,2020年A股上市公司董秘的平均年薪达到了69万元。

加大企业上市扶持力度 到2025年末深圳上市公司拟超600家 _ 经济参考网 _ 新华社《经济参考报》官方网站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支持深圳市企业上市融资实现跨越式发展,推动上市公司做优做强做大,11月15日,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官方发布了《深圳市关于进一步推动企业上市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下称“《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反馈截止日到2022年12月16日。根据《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深圳市提总体目标,到2025年末,全市境内外上市公司数量超600家,新增首发募集和再融资资金超3000亿元,上市后备企业累计超3000家;上市公司科技创新和产业引领能力显著增强,研发投入、专利数等指标全国领先,新增千亿市值企业3-5家、百亿市值企业10-20家,新增上市公司中专精特新企业占比超50%。

“上市公司作为我国4800多万户企业中的优秀代表,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稀缺资源,数量上虽只占全国企业数量的万分之一,但却是国家实体经济的“基本盘”。截至目前,在深注册A股上市公司398家,约占A股同期上市公司1/13,低于北京(447家)和上海(409家),2022年上半年整体营业收入29704.1亿元,约为全市GDP的1.97倍。”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在起草说明中表示,推动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融资,不仅能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资金保障,而且有助于企业规范经营管理机制、完善治理结构、提高运行质量,对我市促进创新型企业加快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加速集聚,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据披露,截至2022年11月9日,深圳市境内外上市企业合计527家,其中境内A股上市企业399家,境外上市128家,但面临上市公司数量增长放缓和上市后备资源不足等问题。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方面直言,一方面,A股上市公司数量增长率明显放缓。2019年至2022年1-10月,深圳分别新增上市公司15家、35家、41家、29家,增量分别居全国大中城市第3、3、2、3位,但上市公司数量增长率在全国大中城市中未占优势。2022年,主要大中城市上市公司数量增长率均大幅放缓,深圳放缓幅度更为明显。

另一方面,上市后备资源储备有待进一步加强。截至2022年10月底,深圳拟上市企业191家,其中在辅导123家,在审68家(已过会、已注册未上市21家),拟上市企业数量低于浙江、江苏、北京、上海、广东(除深圳外)等,居全国第六位(按证监会辖区统计排名)。另外,上市公司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据统计,目前深圳市A股上市公司风险警示企业11家,约占A股总数8%;2022年上半年,高质押比(大股东质押比例80%及以上)上市公司共18家,另有11家上市公司质押比例处于70%-80%之间,处于高质押边缘;另外,共有89家上市公司发生亏损89.92亿元,较去年同期49家亏损34.46亿元,亏损家数及金额均大幅增加。

公开资料显示,自2004年以来,深圳市先后出台一系列支持企业上市培育的政策措施,目前仍在执行的有《关于进一步推动我市中小企业改制上市和并购重组的若干措施》《深圳市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实施意见》和《深圳市推进企业上市发展“星耀鹏城行动”工作指引》,从推动企业上市、提升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形成较为系统全面的政策体系。“但从实地走访和座谈调研情况看,各方集中反映仍存在上市专项证明材料、募投项目、用房用地、历史遗留问题、人才招引、涉税政策等方面问题,仍需进一步优化政策,有必要将促增量和优存量两方面政策措施有机结合,破解存在的问题困难。同时,为积极把握股票发行全面注册制改革机遇,推动更多企业对接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做大做强,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对拟上市资源的培育力度,为资本市场提供源源不断企业资源;另一方面要不断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助力上市公司做大做强,为促进我市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起草说明中强调。

据介绍,《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除了设定明确了总体目标,还从完善工作机制、扩充上市后备企业、提高服务水平、支持做优做强做大等方面提出25条政策措施。如围绕扩充企业上市后备资源提出了5条措施。首先,动态摸排筛选出一批具备高成长性优质企业,按行业赛道、企业规模、上市阶段等指标建立上市储备期企业、培育期企业、冲刺期企业三个梯队后备资源。其次,聚焦重点培育对象,强化企业上市普及培训辅导,提高企业对资本市场认识和合规经营意识,按规定给予适当的补助;实施企业上市梯度培育,组织中介机构通过专项服务券形式,对上市储备期企业进行上市前期规划咨询和培训等;建立企业改制上市培育清单,引导上市培育期企业科学规划上市路径,夯实上市基础工作;对上市冲刺期企业开辟绿色通道,“一企一策一专班”及时协调解决上市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推动企业尽快挂牌上市。最后,充分发挥股权投资基金培育作用和区域股权市场塔基功能,积极争取前海、河套等区域落地创业投资、股权投资等机构税收优惠政策,加快私募创投等机构集聚,助力“20+8”产业集群培育,对通过前海股权交易中心发行可转债或增资扩股成功的挂牌企业给予融资补助,源源不断充实上市后备企业资源。

为持续完善健全企业上市工作机制,此次《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也通过3条措施进一步明确,包括主要是明确市区相应建立企业上市领导机制,加强对企业上市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综合服务;不断完善服务链条,建立深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推动北交所深圳服务基地、上交所深圳服务支队落地,加强与港交所以及境外交易所沟通协作,搭建高效对接机制和服务体系;明确各区推动企业上市的工作职责和考核目标,将企业上市工作目标任务纳入全市年度绩效考核体系。

此外,针对提高企业上市服务水平和汇集要素资源支持上市公司做优做强做大,《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也出台了多条细化措施。包括在企业上市培育辅导和赋能方面,在上市后备企业集中区域设立企业上市“加油站”,匹配各领域专家组成公益服务团,充分利用创投日、深湾汇、科融通、产业会客厅、香蜜湖加速器等,定期为拟上市企业提供培训辅导、融资对接、项目路演、业务对接等精准服务,帮助解决上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引导龙头企业与上市后备企业开展协同创新和融通发展;加大财政资金上市奖励力度,新增上市成功奖励150万元政策,对直接在境外上市的奖励由80万元调整为300万元;实施更为灵活有效的股权期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吸引和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工具,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开展并购重组等。

深圳哪家上市公司与北京世纪金光合作?

在深圳上市的公司,可以和北京世界合作,这样可以拓展双方的利益

深圳418家上市公司创12万亿市值!最新上市公司发展报告来了!(附上市公司全名录)

2019年深圳上市公司总体状况

报告从深圳上市公司行业分布、市值状况、财务状况、研发投入、资本市场利用、国际化经营、承担社会责任等角度全方位勾画深圳上市公司群体的现状和发展特征。截至2019年底,深圳境内外上市企业总数达到418家,广泛分布于国内外主要资本市场,其中,境内上市公司298家,境外上市公司134家,其中有13家公司在A股、港股两地上市,1家公司(广深铁路)同时在A股、港股和美股三地上市。剔除股票长期停牌,截至2020年6月30日未公开年报等特殊状况的13家公司,通过对405家深圳上市公司年报进行分析,报告提出以下主要结论和观点:

总市值达122092.96亿元

‍‍‍‍‍‍‍‍‍‍‍‍‍‍‍‍‍‍‍‍‍‍‍‍“科技+金融”双轮驱动

从市值状况来看,截至2019年底,深圳上市公司总市值达到122092.96亿元,相当于当年深圳GDP(26927.09亿元)的4.53倍;其中信息技术行业和金融行业上市公司市值合计为87266.11亿元,占深圳上市公司总市值比重超过71.47%,这充分反映了深圳经济“科技+金融”双轮驱动的显著特征。

市值最大的深圳上市公司是

腾讯控股、中国平安

营收过6万亿

净利润近7000亿元

从财务状况来看,截至2019年底,深圳上市公司的资产总规模328110.93亿元,净资产总规模56917.52亿元,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总规模60277.48亿元,实现净利润总规模6953.85亿元。

普遍重视研发投入

融资超19000亿

并购交易额超1800亿

从利用资本市场状况来看,2019年11家深圳上市公司通过发行股票实现再融资308.05亿元,30家深圳上市公司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实现债务融资18908.44亿元,深圳上市公司合计直接融资金额达到19216.49亿元;92家深圳上市公司披露了并购交易,累计并购交易额达到1881.07亿元。

过半企业披露境外收入

从国际化经营状况来看,公布年报的405家企业中有205家企业披露了境外收入情况,占比达到50.61%,境外收入比重超过10%的企业共有130家,占到32.18%。

创造就业超过330万人

贡献税收超4800亿元

2019年上市公司数量增加26家

从主要发展指标增速来看,与2018年相比,2019年深圳上市公司主要发展指标实现快速增长。上市公司数量从392家增加到418家,增加了26家;总资产增长了14.69%,净资产增长了18.72%,营业收入增长了12.21%,净利润增长了18.69%,研发投入增长了21.92%,员工薪酬增长了12.21%,均高于同期深圳市GDP名义增速11.17%。

“深圳上市公司经济体”

跑赢深圳市

如果将深圳上市公司整体视为一个“经济体”,那么2019年“深圳上市公司经济体”的“生产总值”达到17495.31亿元,相当于同期深圳市GDP的64.97%,较2018年增长了13.05%,但低于上年同期增长率15.80%。同时,员工总数相当于深圳市在岗职工人数的28.67%,贡献税收相当于深圳市产业税收总量(不计海关税收和证券交易印花税)的70.40%,研发投入相当于深圳市研发投入的99.36%。

京、沪、深三地上市公司发展比较

深圳龙头上市公司与国际

对标上市公司发展比较

(单位:十亿元人民币)

深圳上市公司竞争力评价

综合竞争力十强

规模实力十强

发展潜力十强

经营能力十强

社会责任贡献力十强

经验、问题与政策建议

前海传媒出品

撰稿人黄海琳

编辑  陈吉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高金融网 » 深圳上市企业有多少家(深圳目前一共有哪些公司是上市公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