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团 w股票为什么有 w、港股小米 w是什么意思-股识吧
回复蒋欣:小米股票发行价为:港股:17港元,位于17至22港元招股区间低端。小米集团(1810HK)于2018年7月9日在港交所上市,发行价为17港元,期间最高曾达到22.2港元。而且,小米自打上市以来股价就一直属于下跌状态,甚至刚发行...[详细]
回复鬼影神功:股票下跌原因一:经济波动从宏观到微观,经济总是处于波动之中。长的有50年的康德拉季耶夫长波,稍短的有经济周期,更短的有产品及行业本身的周期,再短的还有一年之中的季节性起伏。另外,公司的业绩自然起伏也是难以避免...[详细]
股票名称后加“CWB1”是什么意思?
那是认购权证
小米股票代码是多少小米集团股票
小米集团是在香港上市,其股票代码是01810。想要买小米股票需要开交易港股的账户。2018年6月25日,小米发布招股书,正式启动公开发售。招股书显示,小米香港IPO全球发售股份数目21.8亿股,每股22港元,股票代码1810。小米基石投资者共有七家。其中,中投中财(CICFH)认购1.91亿美元、美国高通(Qualcomm)认购1亿美元、中国移动认购1亿美元、CDBPE(国开基金)认购6700万美元、保利集团认购3150万美元、招商*认购3000万美元、顺丰速运认购3000万美元。扩展资料:2019年3月12日,小米持股的老虎证券向SEC日前更新招股书。公司将以每股5美元至7美元的价格发行1300万股美国存托股票(ADS),最高拟融资9100万美元。老虎证券于本周开展全球路演及认购,预计3月20日在美国纳斯达克全球精选板块挂牌,股票代码为TIGR。2019年3月19日,小米公布上市后首份年报。2018年实现总营收1749亿元,同比增长52.6%,经调整利润86亿元,同比增长59.5%。2019年6月10日,小米再次宣布回购524.7万B类股。2019年6月3日以来,小米已经进行了4次股票回购,耗资约4.5亿港元。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
小米集团来自w是什么意思?
小米集团作为港交所上市的首只同股不同权的股票。这个W指代的是“WeightedVotingRight”(WVR),也就是“同股不同权”。小米是港交所第一支同股不同权的股票,所以也是第一个带有此后缀的。
小米股票代码中的W到底啥意思?_手机新浪网
来源:小米专区
小米公司在香港上市叫小米集团-W,为什么名称不是小米集团呢?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名称后面加上W的原因。
香港交易所去年新增同股不同股制度,如果公司按照同股不同权制度上市的话,那么名称后面就会加上W。
京东是美股上市公司,同时发行A类和B类两类股票,A类股票可以在股票市场交易,B类股票仅可管理层持有,不能公开交易。若投资者持有一股A类股票,那么在股东大会中只有一份投票权,而管理层持有一股B类股票,在股东大会中则有20份投票权,相当于B类股票的投票权是A类股票的20倍。具体多少倍由上市公司自行设定。
由于同股不同权制度的存在,出资只占20%的刘强东只需要持有B类股票,便可以获得83%的投票权,这样刘强东就把京东公司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
除京东以外,采用AB股模式的龙头公司还包括美国的谷歌,facebook,以及中概股里的阿里巴巴和百度等。
通过同股不同权制度,最大的好处就是保证管理层牢牢掌控者对公司的管理事宜。股东和管理层可以建立长期的合伙关系,管理层把更多的精力发在公司经营上,利好公司。如果当时有这种制度,那么王石也就很有可能避免2015年的“宝万之争”了。
港股市场的同股不同权制度会吸引两类公司,第一,则是新上市的同股不同权企业,比如已经上市的小米和有传言今年港股上市的蚂蚁金服等。第二,则是在其他市场上市的同股不同权企业,来香港再上市。
小米股票什么时候加入港股通
纷扰一个多季度,小米的上市模式渐次清晰:“一鱼两吃”,首先在香港股市上市,然后拿出少部分股份在a股发行cdr,时间有可能是今年5月份。网页链接
小米的财富金字塔
一家公司,不断有人带着梦想前来,有人流着泪水离开,才是有未来的公司。
张珺|文
宋玮|编辑
上市来了,钞票来了——紧随其后的是失望。
此时此刻,距离小米集团(01810.HK)上市9个月,距离员工期权解禁已过3个月。但你很少在这家2万3千人的明星公司听到性感的暴富故事,大部分员工的心脏绑着小米市价一路跌落——从上市前高喊的千亿美金,到上市时的518亿美金,再到现在的358亿美金。
一位互联网部门员工打趣说,有位工号300多的“大股东”,上市前本来已经准备休个长假,后来股价腰斩,又重新回到一线写代码。
《财经》记者曾走访小米总部对面的链家店。一位中介说,上市前不少小米员工跑到附近高端小区橡树湾看房,但上市后股票完全被套住了,一个人都没回来买。
与此时萧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名中介说,小米曾在2015年组织员工集体团购了橡树湾的一整栋楼——万橡城5号楼。这栋楼全都是185平的精装修大户型,总共32户。
2014年到2015年是小米最受瞩目的时候。当时小米组织过一次股票回购,估值450亿美元,是彼时全球估值最高的未上市科技企业。但只有为数不多的员工愿意出让自己的股票。
一位小米设计师当时卖了一部分股,买了辆“*蓝色”的兰博基尼跑车。一名小米离职中层回忆,这是他在小米见过最张扬的车。上市后,记者在小米五彩城地下车库里看到,这里停放了7辆特斯拉,并配有6个专用充电桩,但再也没有出现过兰博基尼。
上市后的企业在第一年往往会面临“第三季度陷阱”,这时员工期权解禁,有能力的跳槽离职,没能力的缺乏奋斗动力,内部流动性和不稳定性加剧,资本市场信心透支。这是最考验公司的时候。
小米的故事最具代表性。这里有一帮理工男,他们很多是大学刚毕业就加入了这家公司,他们既朴实、单纯,又足够幸运,但他们可能缺乏系统的财富观教育,当面对扑面而来的财富和随之而来的失望,会变得手足无措和迷茫。特别是当老板给出的预期过高,员工内心落差也最大——上市当晚CEO雷军承诺要让首日买小米股票的人赚一倍。
这是一个完完全全关乎金钱的故事,但这也不只是一个金钱故事。
不安的富翁
|小米在2010年向员工开放过B1轮融资,早期56名员工参与认购股票,普通员工上限为30万元人民币。这批人大约是小米联合创始人和高级管理人员以外最富有的人。和有着成熟金钱观、本已财务自由再创业的高管不同,他们代表了小人物一夜暴富的故事。金钱倏忽而至而又骤然减少,对他们内心的冲击是最大的;
|以30万元人民币认购上限和2.5亿美元B1轮估值计算,如果小米IPO市值为千亿美金,这笔钱会翻400倍达到1.2亿元人民币,他们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亿万富翁;以小米上市时市值计算,这笔钱大约为6200万元;但经历大半年的股价下跌,其账面价值缩水到4300万元上下。
我在2010年小米创立时加入公司,是前50号员工,目前是公司中层。(据上述计算他上市可变现数千万。)
现在我们的股票跌了,我的股票不少,股价一跌就贬值得很厉害。小米刚上市的时候,我还买了百万人民币左右的股票,周围有同事买得更多。这是我们的个人行为,公司上市了,肯定要表示支持。我一股都没卖,现在卖得越多亏得越多,我没有任何变现,只能先等一等。
对我来说,上市带来的变化是接触了一些之前没有接触过的人和事。比如上市之前,包括花旗、瑞士银行等不少私人银行都找到我们。以前我只知道把钱存在银行,当然也许听说过私人银行,但是不知道私行的玩法是什么。
我年纪不小了,突然发现社会是一个金字塔,每一层都有它的生存法则,而当我进入私人银行,我完全没有经验。这时会产生相当的恐惧——如果不了解游戏规则,不知道如何理财,钱有可能会变少,万一搞砸了怎么办?
但事实上,我算入门客户,对私人银行的要求是先保值,有没有巨大的增值还得靠自己。
股票要是到20港币-30港币,我会卖一部分。我希望这笔钱能改善我和家人的生活。我之前看过别墅,最贵的四五百平,没必要买,住三层下楼拿快递,吭哧吭哧跑下来不累个半死?搞个小电梯还挺怪异的。要么买小别墅,两三百平方,但单层面积小。想来想去还是大平层好一些。
外面有人觉得小米员工上市后工作懈怠、大批离职,但目前核心的骨干还比较努力。现在公司还给我机会,我愿意拼命干。上市后公司有了更多的新业务,机会更多了,对我们而言反而是全新的世界。
作为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人,我时常会想,我是真的有钱了吗?我算是居安思危的人,我认为有钱了和成为有钱人是两个概念。如果不懂理财知识,这些钱不会成为自己的资产,可能有一天就花完了——这是很恐怖的,因为生活不能倒退。
忠诚的老员工
|据这位员工了解,小米工号前500的员工期权差异很大,多的能变现4000万-5000万元人民币及以上,少的可能200万-300万元及更低。
|一位基层员工告诉《财经》记者,他身边有位工号300多的中层,上市可带来的总收益大约是300万元人民币。
我在2011年下旬加入小米,是工号前400的老员工,在公司担任中层,上市可变现数百万。
我的股票一分钱没有卖,自己还买了10万人民币。我买的时候挺贵的,是上市后股价涨了一段时间又往下跌到17.5港币买的。我岳父老是抱怨说“这股票不行啊”,我觉得现在解禁了我也不卖,因为小米的价值没有完全体现。
我刚来小米的时候才26岁,今年是第八年。上市后,我大学同学开我玩笑:“哎呀,你财务自由了。”我说我是“菜务自由”了,买什么菜自由了。
我一点不夸张地说,那时候我们早上9点上班,没有凌晨2点前下过班的。一周六天,干了两年半。
小米到现在还没有什么造富故事,我估计得等个半年到一年。我知道的老员工,有的换了一小部分股票改善下生活,比如买辆车,带媳妇出去转一圈。大家普遍认为现在体现不了公司的价值。
当然也有悲伤的故事。有位同事在21.5港币股价的时候买了小米股票,先买了20万人民币,又贷款买了30万人民币,最后股价跌到13港币-14港币他实在受不了给卖了,换成了阿里的股票。这是我见过最高买入的了,本来这笔钱准备首付买房。
我还有几年正好在小米呆到十年,跟家里人说我凑个整再说。外面有高的title、薪水,我觉得这种机会要慎重,要掂量一下自己的能力。而且,跳槽后的上下级适应、文化适应,这些都是成本。
现在我周围干了八年的同事基本都在,上市对我们心态没有太大变化,顶多讨论股票涨了还是跌了。在小米呆了七八年的,真的不是特别在乎股票价值,我们已经融到这家公司。
冷静的职业经理人
|小米员工一般分5年行权,前两年行权40%,此后每年依次20%。这位职业经理人有4万多期权,由于两年多离职,可行使期权在1万6上下。上市时1拆10,即16万股,目前股票账面价值约160万元人民币;
|离职员工可行权的时间原本是离职后90天内(对于2019年1月9日前离职的员工,行权时间为2019年1月9日起90天内);但是解禁前一天小米人力资源部发邮件称,对于1月9日前离职的员工,行权时间特批延长最迟到2019年12月31日。
我在2014年小米最辉煌的时候加入公司,经历了2016年的销量下滑危机后,2017年离职了。我总共有4万多期权,在公司两年多可以拿到40%,上市大概能变现100多万。
我是在公司发展黄金期放弃高薪跳槽来的,在小米受到过重用。这让我对小米的感情比普通员工要复杂。
小米上市当天,我挺兴奋,但是看到价格就不兴奋了。我那天在上班,本来想看看股价能不能涨,结果破发了。跌到15港币时我跑去问前领导:“是不是要卖掉啊?”他说:“不不,别卖,还能涨。”
我加入小米后不久就碰到2015年1月份的年会。当时老雷和董明珠有10亿赌约,他在年会上说不需要等三年,我们明年就可以搞定这件事,这10个亿他一分钱不要,全部给大家发奖金。那个势气,绝对是信心爆棚。当时的小米副总裁HugoBarra还登台演出。
那时候你能感受到激情与热血,员工好多都是米粉。我们有同事家人在医院生病了急诊,同事还在公司扛着,就因为走不开。当时觉得这是个事业,不能掉链子。
业绩好大家都是功劳,业绩不好到处是责任、是问题。小米基本在2016、17年换了一次血,很多老人走了,来了许多新人。于是,我在2017年上半年提出离职。当初上台表演的Hugo也走了。
我一点不后悔离开小米,小米股票(除去税)和薪水加起来没有我现在公司的cash高。我准备到14港币-15港币的时候把股票卖掉,看它能不能到,不过我会长期持有30%-50%。
说实话,我也没见过谁后悔加入这家公司。有的同事,本来在大公司只是一个螺丝钉,但在小米可以全权负责一大块业务;也有同事,在小米当商务拓展积累了一定资源后,出去开公司一年能挣上千万。小米的平台给了他们在自己年纪不可能有的connection,很多人在小米提高了一个大台阶。但小米工资压得比较低,我了解的中层年薪基本约30万到50万元。
从BAT招一位总监年薪需要150万元甚至更高,而小米可以招一位高级经理,他有总监的能力,却只用给50万-60万元。过去大家都愿意来,未来呢?
上市的时候老雷说让当天买小米的投资人挣一倍,有时候我们背地里调侃——最低点的时候不是都快赔一半了吗?
心态轻松的基层员工
|基层员工往往对公司的忠诚度和认同感不强,更看重薪水、年终奖等即时回报;他们可能是公司薪酬最低,期权最低,但加班强度最大,同时公司核心战略和价值观渗透度最低的一批人,但这是一个规模庞大的群体。
我2017年才加入小米,是公司的基层员工,上市可变现数十万。我的期权大约2000,1拆10换算2万股左右,目前账面价值大概为20万元人民币。
上市当天,我们照常上班,老板们给我们每个人发了铜米兔。同事那天问我买了股票没有,我说:“买了。”他们问那不是亏了,我说:“没有,我卖空。”他们*我“王八蛋”。
事实证明,我做对了,我卖空了70多万元,赚了30万。
小米上市没有外界想象得那么多暴富,我有位同事,2013年校招一直干到现在,上完市就走了。他就换了25%期权,后面的不套了,还是去百度拿好一点的工资算了。小米基层薪水和期权真的给得很少,我们有个口头禅是“跳槽必翻番”,我们的归属感也不算强。
小米在近半年进行了几次架构调整,现在公司的思路是把一个大业务打散——把原本四个业务部门(电视部、生态链部、MIUI部和互娱部)拆分成10个新部门——很多联合创始人上升到董事会层级,不负责具体业务,年轻有为的总监上升。这对我们是好消息。
小米以前不设职级,刚开始创业公司还可以,现在两万多人,没职级意味着大锅饭,无论干好干坏,工资涨幅、年终奖都差不多——去年我了解的年终奖基本两个月,前年好一点,在两到三个月之间,涨薪幅度一直是5%。不过去年底全公司已经开始推行职级制度。
上市后,我们加班更多了,压力更大了。去年10月份,小米内部有默认996出现,之前不会动我们周末,早上9点半上班,晚上8点能下班,现在有些部门晚上10点走还请假。有一天晚上10点53分,有人说他老婆真的发烧,先提前走了。去年10月还开始打考勤,春节之后卡得特别严。
我认识的不少人这半年都离职去了字节跳动,我以前觉得小米已经算最累的公司了,没想到字节跳动更累,但工资也是真高。
就卖空来说,我是个案,公司里并不多见。有人说我年轻,对公司没感情。但是否有感情不是看卖不卖空股票,而是看每天工作能否为公司创造价值。我才二十多岁,我没包袱——要知道,感情是感情,钱是钱,价值是价值。
后记
2019年4月6日,也就是前天,小米迎来了自己的九周年。
雷军曾说“我们的征程是星辰大海”。九年间,途中不断有人上船、有人张望、有人离开、有人跳海。小米的八位联合创始人中,周光平、黄江吉已于上市前离职(据了解黄江吉未来会负责小米某新业务),冲在一线的还有雷军、林斌、王川和刘德等。这些人才是小米财富故事的缔造者,也是这个财富金字塔的顶端。
小米过去的9年是漫长的青春期,是战斗的初级阶段。而今天,他们所遭遇的挑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大,他们对外面临华为、荣耀前所未有的强势围剿,对内面临上市后股票解禁员工的离职潮,他们还面临着无时无刻悬在头顶的资本市场压力,以及从创始人到高管到员工经历落差后内心的孤独和不适感。
文章描述的只是小米一个很小的侧面,背后是小米整个组织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从公司体系到人员心态——小米上市后已经经历了五次架构调整。
这也不只是小米的故事。去年紧急启动IPO的每一家企业都几乎尝到了相似的滋味——截至目前,美团点评较发行价下挫近25%,映客跌57%,阅文集团跌59%。
2019年4月2日,小米宣布最新股份奖励计划,奖励小米299名员工共2246.63万股股票。以当前股价来算,这笔奖励总计约2.2589亿元人民币,人均约75.54万元。而小米招股书显示,此前小米有超过7000人拥有期权。
而文中四名职级不同、阶段不同、年龄不同的员工,他们或忠诚或机会主义,或恐惧或迷茫,但他们有一个相同点,就是都不曾后悔来到过这家公司。
一家公司,不断有人带着梦想前来,有人流着泪水离开,才是有未来的公司。
(本文不作为股市投资判断依据。)
中概互联a股包括哪些公司?
根据2021年第二季度的股票投资明细来看,中概互联网的十大持仓股是腾讯控股、阿里巴巴、美团-W、拼多多、京东、百度、小米集团-W、网易、快手-W、贝壳、好未来。
此外还有京东健康、携程、哔哩哔哩、唯品会、阿里健康、陆金所、腾讯音乐、明源云、平安好医生、众安在线等。
而国内说的中概互联一般指的是基金,基金代码为513050(ETF基金)和164906(LOF基金),属于场内基金,在证券交易所进行交易,它们跟踪的是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50指数。
股票或存托凭证特别标w代表什么?
股票或存托凭证的特别标识为W代表发行人具有表决权差异安排,上市后不再具有表决权差异安排的,该特别标识取消。
发行人尚未盈利的,其股票或存托凭证的特别标识为“U”;发行人首次实现盈利的,该特别标识取消。
发行人具有协议控制架构或者类似特殊安排的,其股票或存托凭证的特别标识为“V”;上市后不再具有相关安排的,该特别标识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