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始知蓬莱近
无为总觉咫尺远

钢材价格趋势预测(重磅!2021年7月份钢材价格走势预测报告)

重磅!2021年7月份钢材价格走势预测报告

文章开源:西本新干线特邀评论员

洲际铸造服务号

一键发布智能匹配快速成交

汇集全国铸造采购资源

洲际铸造小程序

一键发布智能匹配快速成交

点击右上角添加

分享、在看与点赞,至少我要拥有一个吧(✪ω✪)

钢结构的发展趋势来自

钢结构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钢结构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鸿路钢构(002541)、精工钢构(600496)、富煌钢构(002743)、东南网架(002135)、杭萧钢构(600477)等本文核心数据:中国钢结构产值、中国钢结构产量、中国钢结构需求量、钢结构项目产业概况1、定义:钢结构是钢材连接而成的结构形式钢结构是由钢板、型钢、钢管、钢索等钢材,用焊、铆、螺栓等连接而成的重载、高耸、大跨、轻型的结构形式,相比于传统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具有强度高、自重轻、抗震性能好、工业化程度高、施工周期短、环境污染少和可塑性强等优点。按照产品用途和应用领域的不同,钢结构可以分为轻型钢结构和重型钢结构,重型钢结构包括高层重钢结构、桥梁钢结构、大跨度空间钢结构、设备钢结构。2、产业链剖析:主要应用于建筑领域钢结构产业链包括上游钢材生产和制造、中游钢结构制造与施工工程以及下游应用。上游钢材包括板材、卷材、型材、钢带等;中游包括钢结构制造和钢结构施工工程;下游应用包括公告建筑、住宅、厂房、桥梁等。上游钢材产品价格波动直接影响钢结构行业的采购成本;下游行业对钢结构行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牵引和驱动作用,它们的需求变化直接决定了行业未来的发展状况。目前,钢结构上游参与者包括宝钢股份、华菱钢铁、河钢股份、鞍钢股份、山东钢铁、马钢股份、首钢股份等钢材生产厂商。钢结构产业链中游是钢结构制造商,包括鸿路钢构、精工钢构、东南网架、富煌钢构、杭萧钢构、海波重科等。下游参与者包括建筑企业,如中国建筑、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交建、中国中冶、中国电建等。产业发展历程: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建设为行业发展带来新契机钢结构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可追溯到20世纪50-60年代,在原苏联的援助下,采用碳素结构钢,建设了冶金、造船、飞机重工业钢结构厂房等重点工程,为中国钢结构行业的起步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改革开放后,建筑钢结构行业恢复发展并一直处于上升趋势。2013年至今,随着装配式建筑的推进,钢结构迎来发展新契机。上游供给情况:中国钢材产销量波动上升,2016年以来钢材价格上涨2013-2020年,中国钢材产量呈现波动上升趋势,2020年创历史新高,首次突破13亿吨,达到13.25亿吨,同比增长10%。2020年一季度受疫情影响,钢铁需求明显萎缩;但随着二季度国家复工复产、经济刺激政策的逐步发力,经济稳定复苏,下游需求逐步恢复,带动钢铁企业生产积极性高涨,钢铁产量同比进一步上升。2021年一季度,中国钢材产量累计达到3.29亿吨,同比大幅增加22.5%。2016-2020年,中国主要钢铁企业钢材销售量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走势。2020年中国主要钢铁企业钢材销售量为7.19亿吨,同比增长14.13%。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数据,2011-2021年10月,我国钢材综合价格指数呈现下降后波动上升的趋势。其中2011-2015年我国钢材综合价格指数连续下降;2016年,我国钢材价格持续上升;2017年,受钢铁去产能工作深入推进、“地条钢”全面取缔、采暖季错峰生产和市场需求回升等因素影响,钢材价格大幅上涨;2018-2020年7月,钢材价格稍有回落。这主要是由于下游市场需求下降,导致钢材价格下行。2021年5月,钢材综合价格指数达到近十年来峰值,为174.81,此后有所回落。下游发展情况:中国建筑业产值不断增长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业企业生产和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业总产值持续增长,2010-2020年,中国建筑业总产值由9.52万亿元增长至26.39万亿元。2020年,中国建筑业产值达到263947.04亿元,比2019年增长6.24%。2020年,全国建筑业企业房屋施工面积149.47亿平方米,比2019年同比增长3.68%,增速比2019年提高了1.36个百分点;竣工面积38.48亿平方米,连续四年下降,比2019年下降4.37%。产业发展现状1、产量:全国钢结构产量逐年上升根据中国钢结构协会披露的数据,2015-2020年,全国钢结构产量逐年上升,由5100万吨增加至8900万吨。近年来钢结构鼓励政策陆续出台,在2017年3月住建部出台的《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和《“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等文件中,提出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培育设计、生产、施工一体化龙头企业,积极发展钢结构等建筑结构体系。受益于政策的大力支持,全国钢结构产量不断增加。2、产值:2020年全国钢结构产值达到8100亿元据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披露的数据显示,2015-2020年期间,我国钢结构行业产值总体增长,尤其是2016年之后,钢结构产值增势明显,主要是由于2016年国家发布了多项政策文件化解钢产能过剩问题和促进建筑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钢结构产值占建筑业总产值的比例总体呈上升趋势,2020年达到3.07%。3、需求:2020年全国钢结构需求接近1亿吨根据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数据,全国钢结构需求量也逐年增长。此外,根据工信部2016年10月印发的《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年)》,“十三五”期间重点发展的钢结构领域涉及建筑、桥梁、能源等,力争钢结构用钢量由2015年的5000万吨增加到1亿吨以上。2020年,全国钢结构需求接近1亿吨。4、项目:“十三五”时期,多个大型项目建设均采用钢结构2021年9月,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中国建筑金属结构》杂志社等联合发布“新时代十大钢结构经典工程”名单,包括北京新机场航站楼、国家速滑馆等10项钢结构工程。其中,深圳平安金融中心是代表当今世界钢结构领先技术的城市超高层,总用钢量约10万吨。产业竞争格*1、区域竞争:分布相对集中,山东、安徽、江苏的钢结构生产企业相对较多在企查猫平台以“钢结构”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数据显示,我国钢结构行业生产企业数量较多,但企业规模较小。通过对企业所在地进行汇总可知,我国山东省、安徽省、江苏省钢结构生产企业相对较多。整体来看,我国钢结构生产企业区域分布相对集中。从代表性企业区域分布看,钢结构行业内领先企业鸿路钢构、精工钢构和富煌钢构均位于安徽省内;浙江省主要代表企业有东南网架、杭萧钢构;北京市主要代表企业有森特股份;湖北省主要代表企业有海波重科;**省主要代表企业有光正眼科。2、企业竞争:行业集中度较低,鸿路钢构为龙头企业从钢结构营业收入的市场份额来看,2020年,鸿路钢构的钢结构市场份额约为1.55%,为我国钢结构主要龙头企业,精工钢构的钢结构市场份额为1.09%;从钢结构产量的市场份额来看,2020年,鸿路钢构的钢结构市场份额约为3.08%,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精工钢构的钢结构市场份额为0.94%。从市场集中度看,我国钢结构产量的市场集中度要高于钢结构营业收入的市场集中度。2020年,我国钢结构营业收入CR5达4.67%;我国钢结构产量CR5达5.77%。整体来看,我国钢结构企业数量较多,但规模大、有影响力的企业较少,具有行业整合能力、节能低耗的大型钢结构制造企业较少,我国钢结构行业市场集中度低,呈现“大行业、小企业”的特征。产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1、钢结构受益于建筑产业转型升级,行业集中度也将逐步提高当前我国建筑业正进入深入转型阶段,技术上国家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模式上推动工程总承包转型。钢结构具有绿色环保、可回收、施工周期短、结构安全稳定等特点,符合国家绿色建筑与高质量发展趋势,迎来较好的发展机遇。根据国家经济发展、产业调整政策及行业趋严监管,一些缺乏创新、实力较为薄弱、缺少资质、管理不健全的中小钢结构企业在竞争中将被逐步淘汰,而拥有技术、规模和品牌优势,综合实力更为雄厚的企业将在竞争中进一步开拓市场、逐步做强做大,起到促进行业整合的作用。2、到2035年我国钢结构用量达到每年2亿吨以上,钢结构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逐步达到40%2021年10月,中国钢结构协会发布了《钢结构行业“十四五”规划及2035年远景目标》,提出钢结构行业“十四五”期间发展目标:到2025年底,全国钢结构用量达到1.4亿吨左右,占全国粗钢产量比例15%以上,钢结构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15%以上。到2035年,我国钢结构建筑应用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钢结构用量达到每年2.0亿吨以上,占粗钢产量25%以上,钢结构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逐步达到40%,基本实现钢结构智能建造。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钢结构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注意!影响下半年钢材价格走势的两大消息或将推出,涨还是跌?

周二,各品种钢材现货价格继续小幅上涨,在国内大部分地区高温多雨的大背景下,7月初钢材价格依然坚挺,是不是有点“淡季不淡”的味道。

螺纹钢、高线、热轧板卷、冷轧板卷和中厚板等五大主流钢材品种均有10元-30元/吨的涨幅,其中,天津的高线、重庆的热轧板卷、哈尔滨的冷轧板卷涨幅稍大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价格在连续小幅上涨,但是市场成交量却比周一有所下降。

钢厂方面,周二国内按日调价的钢厂全部上调了螺纹钢和高线的出厂价格。其中,马钢螺纹钢和线材上调20元/吨,盘螺价格上调40元/吨;桂万钢螺纹钢、线材和盘螺价格上调30元/吨,其他20家钢厂出厂价格上调20元-30元/吨不等。

周一下午,河北唐山市钢铁企业因环保限产的消息并没有带动钢材现货价格大幅上涨,也间接反映了目前钢材市场需求量真正进入了淡季。

据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300个城市推出住宅用地土地规划建筑面积同比下降34%,成交土地规划建筑面积同比下降32%,土地成交楼面均价同比上涨17%,土地出让收入同比下降20%。

2023年上半年,受到去年同期低基数的影响,国内重点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月均成交规模较2022年同期增长11%,绝对值处于2016年以来同期低位。

从上半年土地成交情况来看,下半年国内房屋新开工面积仍将继续下降,而且降幅还会继续扩大,建筑钢材使用量自然也会有所减少。

有业内人士指出,虽然螺纹钢和高线等建筑钢材需求量减少*面难以扭转,但是,随着钢结构建筑的占比逐步提升,以及商品房大户型增多,H型钢、工角槽型钢、方管、矩形管、焊管等型钢和钢管使用量将增加,对于国内钢材需求大可不必太过悲观。

下午,去钢材市场与几位钢贸商朋友交流下半年钢材价格走势,大家都提到了7月份的重要高层会议或许将推出房地产行业刺激政策,另外,三季度有关部门或将出台今年国内钢铁行业产量压减指标,这两大消息对下半年钢材价格走势至关重要。

由于有上述两大消息落地的预期存在,6月初以来钢材价格大幅反弹,并在相对高位持续坚挺,钢贸商们均表示,目前,钢材库存水平较低,预期也在持续发酵,7月份钢材价格“淡季不淡”特征将得到延续。

一位钢贸商说,两大消息只要有一个推出,将推动钢材价格涨上4000元/吨大关,如果两大消息全部预期成真,下半年钢材价格创下年内新高的概率很大。

但也有部分制约钢材价格上涨的因素存在,首先肯定是持续低迷的钢材需求,限制了钢材价格的上涨高度,其次就是铁矿石和焦炭等钢铁原材料价格如果继续下跌,也将牵制钢材价格上涨。

怎样准确预测钢材价格走势(一):钢材成本计算以及对钢材价格涨跌的影响

怎样准确预测钢材价格走势(二):钢厂调价和钢材库存对钢材价格涨跌的影响

怎样准确预测钢材价格走势(三):通过钢材期货预测钢材价格以及套利策略

怎样准确预测钢材价格走势(四):重要指标对钢材价格的影响分析

怎样准确预测钢材价格走势(五):供给和需求对钢材价格影响分析

头条:2018年国内钢铁市场回顾及2019年展望-新闻频道-和讯网

简要:2018年钢铁行业在供给侧改革继续深入推进下,提前完成“十三五”时期化解过剩产能目标。“蓝天保卫战”、环保督查、专项大检查等项目的持续开展,有效防范了“地条钢”的死灰复燃和已化解的过剩产能复产,同时严禁违规新增产能,供给侧改革成效得到了较好的维护和巩固;国内钢铁市场价格高位运行,钢铁企业效益继续改善。2019年钢铁行业运行环境仍然复杂多变;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叠加贸易摩擦,钢材出口难有大幅回升;去产能、环保边际效应递减;稳固供给侧改革成效、兼并重组、节能减排等方面将有效推进,钢铁企业利润逐渐回归理性区间。

2018年,在供给侧改革持续推进、去产能和防范“地条钢”死灰复燃、严防已化解过剩产能复产、取暖季限产不搞“一刀切”等一系列因素影响下,国内钢铁市场呈现震荡运行格*,全年走势基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18.1.1-2018.3.27)春季需求延后,钢价震荡下行。据兰格钢铁云商平台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3月27日,兰格钢铁综合钢材价格指数为149.4,较年初下降9.9%;第二阶段:(2018.3.28-2018.10.29)环保、需求共同托底,钢价持续七个月波动上行。截至2018年10月29日,兰格钢铁综合钢材价格指数为170.3,较3月27日上升14.0%;第三阶段:(2018.10.30-2018.12.29)需求放缓叠加环保限产松动,钢价进入断崖式下跌调整期。截至2018年12月29日,兰格钢铁综合钢材价格指数为147.8,较10月底下降13.2%。

从全年整体价格走势来看,呈现出年底价格同比下跌,全年均价有所上移的特征。据兰格钢铁云商平台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29日,兰格钢铁全国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147.8,同比下降11.1%。其中,长材价格指数为159.5,同比下降11.6%;板材价格指数为134.8,同比下降11.8%;型材价格指数为157.0,同比下降7.6%;管材价格指数为159.2,同比下降8.0%(详见图1)。就全年均价来说,2018年兰格钢铁综合钢材价格均值为4413元/吨,较2017年上涨7.8%。

就品种价格来看,兰格钢铁云商平台监测的8大钢材品种2018年均价与上年相比有所上涨(吨价,下同),就涨幅来看,其中中厚板涨幅最大,为12.7%;冷轧卷板涨幅最小,为4.9%;其他品种均价涨幅在7.0%-11.0%之间(详见表1)。

1、钢铁产能利用率提升钢铁产量同比继续上升

过去三年间,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16年实现化解过剩产能6500万吨;2017年继续化解炼钢产能5500万吨;2018年去产能目标任务3000万吨,提前2年完成1.5亿吨去产能上限目标。2018年钢铁行业受益于去产能,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合规企业生产积极性持续提高,产能利用率明显提升,钢铁产量同比继续上升。国家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前三季度,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8.1%,较2017年全年上升2.3个百分点。2018年1-11月,中国生铁累计产量70785万吨,同比增长2.8%;粗钢累计产量85737万吨,同比增长6.7%;钢材累计产量101292万吨,同比增长8.3%(详见图2)。预计2018年中国粗钢产量约9.3亿吨,同比增长6%左右。

2018年中国统计粗钢日均产量屡创新高。就年度日产来看,2018年1-11月粗钢平均日产256.7万吨,较2017年全年平均日产227.9万吨增加了28.8万吨;就月度日产来看,2018年4、5、6月份粗钢日产屡创历史新高,分别达255.7万吨、261.7万吨和267.3万吨;9月份破前期日产高点,再创新高,为269.5万吨。

2018年,在国内钢材价格高位运行,钢铁行业贸易摩擦增多特别是中美贸易摩擦贯穿全年的影响下,中国钢材出口同比仍有所回落,但降速明显放缓。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1-11月,中国累计出口钢材6377.8万吨,同比下降8.6%,较去年同期收窄22.1个百分点;中国累计进口钢材1216万吨,同比增长0.5%;同期中国净出口钢材5161.8万吨,同比下降10.6%,较去年同期收窄24.3个百分点。预计2018年中国钢材出口在7000万吨左右,同比下降8%左右(详见图3)。

2018年是中国钢铁行业面临国际贸易形势更加复杂、贸易摩擦明显增多的一年。在美国**232调查后针对进口钢材产品征收25%关税的情况下,众多国家为了获得美国的豁免,对中国钢铁产品贸易调查增多。据兰格钢铁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1-12月,中国钢铁出口产品遭遇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发起的36起贸易救济调查,其中反倾销调查案件13起,反倾销、反补贴合并案件15起,反补贴调查案件1起,保障措施案件7起;与2017年相比,国家数量增加5个;案件数量上升了80%。

2018年中国钢铁行业呈现良好运行态势,钢材平均价格有所上涨,原料价格稳定在合理区间,钢铁行业企业经济效益持续好转。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1-11月,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实现利润总额3862.3亿元,同比增长50.2%。就销售利润率来说,2018年11月,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销售利润率为6.59%,较2017年同期提升1.6个百分点。

经过11月份断崖式下跌后,部分品种出现跌破成本线现象,12月份在宏观政策持续宽松、基建批复力度加大以及河北、江苏等钢铁主产区再次阶段性加码环保限产的刺激下,钢材价格出现震荡反弹*面,钢铁企业利润骤减的情况得到一定修复,但整体修复空间并不大,整体趋势仍按12月初兰格钢铁研究中心预测,12月钢企盈利将维持低位运行,盈利水平或为全年最低。自2018年5月份钢铁行业利润累计同比达全年高点114.7%以来,累计同比呈现逐月下滑态势,在12月份盈利继续缩减的情况下,可能会进一步拉低全年利润增长幅度(详见图4)。

2017年冬季,在取暖季限产全面实施下,钢铁产量特别是建筑钢材产量受到较大影响,市场供求紧平衡的*面使得钢价在11月至12月中旬大幅上升,特别是长材价格涨幅最为明显,使得市场对于春季需求释放叠加取暖季限产实施后供应紧张预期强烈,冬储持续开启,钢材社会库存在2018年3月创下2015年以来新高,建筑钢材社会库存创下2009年以来新高。据兰格云商平台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3月9日,全国钢材社会库存为1765.3万吨,较去年同期上升27.1%;建筑钢材社会库存为1319.8万吨,较上年同期上升41.1%。

2018年3月份钢材社会库存虽创新高,但随后去库存速度明显加快,至年底钢材社会库存与去年同期相比略有下降,建筑钢材社会库存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反映市场需求较为强劲。据兰格钢铁云商平台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12月29日全国29个重点城市钢材社会库存量为672.0万吨,年同比下降1.1%。其中建筑钢材社会库存340.0万吨,年同比上升0.4%;板材社会库存331.9万吨,年同比下降2.7%;冬季钢材社会库存仍保持较低水平(详见图5)。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2019年,中国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进一步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提振市场信心,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稳定。2019年钢铁行业在稳固供给侧改革成效、兼并重组、节能减排等方面将进一步有效推进。

1、维护供给侧改革成效成为重点产能置换将开展专项抽查

2018年钢铁行业重点目标任务是严禁新增产能,防止边减边增,防范“地条钢”死灰复燃,坚持化解落后产能,依法依规退出不符合规定的企业,并采取“负面清单”式不定期督查。

为了严禁钢铁行业新增产能,推进布*优化、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2018年1月1日起《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正式实施。办法指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环境敏感区域置换比例不低于1.25:1,其他地区实施减量置换。且列入钢铁去产能任务的产能、享受奖补资金和政策支持的退出产能、“地条钢”产能、落后产能、在确认置换前已拆除主体设备的产能、铸造等非钢铁行业冶炼设备产能,以上6类产能不得用于置换。

钢铁产能置换至今已实施1年整,各地陆续公示相关钢铁企业产能置换项目,据兰格钢铁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2018年全国六大区域近40家钢铁企业进行了产能置换项目公示。但目前钢铁行业违法违规建设产能行为还没有完全杜绝。工信部在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指出,2019年将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支持重点省份钢铁去产能,开展钢铁产能置换方案专项抽查;持续推进落后产能依法依规退出。钢铁产能置换方案专项抽查的开展,有望逐步规范钢铁行业产能建设,有效维护化解过剩产能成果。

2、提升钢铁产业集中度任务艰巨兼并重组将加速推进

近三年来,伴随供给侧改革持续深入推进,钢铁行业在营收和净利润普遍大幅增长的同时,仍面临着产业集中度偏低、负债率高企等发展问题。2017年,中国前十家钢铁企业累计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例(CR10)为36.9%,较2016年提升1.0个百分点,但距60%的钢铁产业集中度目标,以及与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等国家的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据兰格钢铁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韩国前2家钢铁企业累计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例为89.2%;日本前3家钢铁企业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例为81.5%;俄罗斯前四家钢铁企业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8.0%;美国前三家钢铁企业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7.7%。

2018年以来,河北、江苏、河南等地陆续出台钢铁产业整合规划。而钢铁行业并购基金逐渐成为钢铁产业整合的市场化、资本化运作主体。继2017年中国宝武集团联合WL罗斯公司、中美绿色基金、招商*集团设立四源合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基金整合重庆钢铁(601005,股吧)资产以来,另有长城河钢产业发展基金、山西钢铁产业结构调整基金、华宝冶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三个并购基金陆续成立。钢铁行业并购基金依托钢铁以及上下游产业链整合拓展为重点,在钢铁产业并购重组中的作用逐渐显现,将加速全国钢铁产业集中度提升与整体产业优化升级。

“后去产能”时代下,钢铁行业重点发展任务已转变为稳杠杆并逐步去杠杆、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兼并重组和高质量发展。在相关钢铁产业整合基金的助力下、以及各地区整合计划实施下,钢铁行业的领袖企业将进一步提升整合优质产能的能力,加速推进兼并重组,促进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

3、中国经济仍具备韧性和潜力2019年钢铁需求将保持平稳

2019年,中国经济发展仍具备韧性和潜力,仍然是世界经济发展最主要的贡献者,经济不会发生硬着陆。2018年12月20日世界银行发布的《中国经济简报》预测,2018年中国经济全年增速将达到6.5%,2019年增速预计为6.2%。中国社科院《经济蓝皮书:2019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预计2018年中国经济增长6.6%左右,增速比上年减少0.3个百分点;2019年世界形势更具不确定性,初步预测中国GDP增速6.3%。

2019年,中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并对企业实施大规模的降费减税,有助于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减轻财政负担;而加大基础设施等领域补短板,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城际交通、物流、市政基础设施等投资力度,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短板,加强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将给钢铁工业带来需求的潜力发展空间。房地产市场坚持“房住不炒”,因城施策;房地产行业仍有望维持较好的景气格*;而基建补短板也将带动基建增速进一步回升。2019年,建筑行业有望成为中国钢铁需求的主要增长点,带动整体用钢需求保持平稳*面。

4、全球经济放缓叠加贸易摩擦2019年钢材出口难有大幅回升

2019年,全球经济面临大概率放缓,多家机构预测2019年全球经济增长水平将有所回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于2018年10月份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将2018年至2019年的全球增长率预期从3.9%下调至3.7%。这是IMF自2016年以来首次下调全球增长前景预期。报告称,下调预期的主要原因集中在全球贸易问题及新兴市场风险。中国社科院发布《2019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黄皮书指出,预计2019年按PPP计算的世界GDP增长率约为3.5%,按市场汇率计算的增长率约为2.9%。这一预测低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其他国际组织预测。较低的预测主要反映了对于美国经济下行风险、金融市场动荡风险、应对衰退的政策空间受限、贸易摩擦影响以及逆全球化趋势等问题的担忧。

受到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用钢需求增速也将出现回调。国际钢铁协会在2018年10月16日发布的钢铁行业展望指出,预计2018年全球钢铁需求量将达到16.58亿吨,同比增长3.9%,预计2019年全球钢铁需求将达到16.81亿吨,同比增长1.4%。

中国钢铁行业对外贸易将受到国际需求增长放缓制约,以及贸易摩擦频繁的影响,钢材出口难有大幅增长*面出现;但由于国内钢价降至低位后,出口价格优势将再次显现,刺激相关企业出口增效,使得钢材出口也不至于大幅下降。预计2019年中国钢材出口将在7000万吨左右,与上年持平或小幅回升。

2018年,中国钢铁原料价格保持高位运行态势。据兰格钢铁云商平台监测数据显示,唐山地区66%品位干基铁精粉均价为698元,较2017年上涨5元,涨幅0.7%;进口铁矿石方面,澳大利亚61.5%粉矿日照港(600017,股吧)市场均价为501元,较2017年下跌44元,跌幅为8.1%。唐山地区二级冶金焦均价为2150元,较2017年上涨292元,涨幅为15.7%。由于原料价格的高位运行,2018年方坯成本均价较2017年上涨14.0%,钢铁生产成本重心继续上移。

2018年5月,生态环境部发布《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明确改造工作的主要目标为:新建(含搬迁)钢铁项目要全部达到超低排放水平。到2020年10月底前,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汾渭平原等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具备改造条件的钢铁企业基本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完成钢铁产能改造4.8亿吨;到2022年底前,珠三角、成渝、辽宁中部、武汉及其周边、长株潭、乌昌等区域基本完成,累计完成钢铁产能改造5.8亿吨;到2025年底前,全国具备改造条件的钢铁企业力争实现超低排放,累计完成钢铁产能改造9亿吨左右。作为重点产钢区域,河北省唐山市率先实施超低排放标准;而从2019年1月1日起,河北省也将正式实施《钢铁工业大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标准》《炼焦化学工业大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标准》。据相关机构预测,如果全国范围实施超低排放标准,则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空间将达600亿元以上,超低排放设施改造和运行将带动钢铁生产成本进一步提升。

从原料市场趋势来看,2019年全球铁矿石市场仍处于供大于求的态势,铁矿石整体仍然以小幅波动、偏弱运行为主;焦炭方面,2019年焦化行业去产能和行业整合将继续推进,焦炭的供应整体上呈偏紧态势,焦炭价格仍有望继续高位震荡运行。总的来说,2019年由于超低排放设施改造和运行成本上升以及焦炭价格的高位运行,成本对钢铁市场的支撑力度依然明显。

6、2019年国内市场展望:钢铁均价略有下移

2018年,中国经济战胜各种风险挑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2019年,全球经济、贸易增速或将有所减缓;中国经济仍将面对新问题、新挑战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但在国家“六稳”方针指引下,基建补短板、共建“一带一路”等方面将积极推进,中国经济仍具备充足的发展韧性和潜力。

对于中国钢铁行业来说,2019年国内钢铁需求有望继续维持平稳;而从原料市场趋势来看,2019年铁矿石市场小幅波动趋弱运行,焦炭价格仍维持高位震荡,超低排放设施改造及运行成本增加,带动整体成本对钢铁市场的支撑力度仍然强劲;但从行业供给来看,取暖季限产取消“一刀切”以及置换产能建成投产,对于钢铁产量来说将保持小幅增长态势,兰格钢铁研究中心预计2019年中国粗钢产量将达到9.5亿吨左右,增幅在3%左右。总的来说,2019年钢铁行业运行环境仍然复杂多变,去产能、环保边际效应递减,预计2019年国内钢铁市场仍将延续频繁震荡,钢材价格上移空间收窄,下行压力加大,钢铁企业利润将逐渐回归理性区间。

总的来说,2019年钢铁行业运行环境仍然复杂多变,去产能、环保边际效应递减,预计2019年国内钢铁市场仍将延续频繁震荡,上行空间收窄,下行压力加大,钢材均价将略有下移,钢铁企业利润将逐渐回归理性区间。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兰格钢铁网。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2022钢材价格会下降吗?

2022钢材价格会有所下降。2022年货币政策环境将发生极大改变,放水到缩水的过程会伴随着高估值的回归,基本面将决定大宗商品价格的走势,钢铁行业将面临着供需双弱的格*,房地产、机械、集装箱等行业需求的回落或成为短时行情的主导因素。2022年钢铁价格重心或面临回落格*。

未来5年钢材价格的价格趋势如何?

受股市、期市、电子盘的影响,现在至明年元旦期间,不具备大幅、快速上涨的条件,难以冲过今年4月的价格高点,受成本支撑,也不具备大幅回调的条件明年钢材消费增速将低于今年,但年度平均价格有可能每吨上涨150元左右。当然,如果您想了解更好的钢材方面知识。LOOK:中国钢材网www.51zgsteel.com

2021年5月钢材价格一览表家觉城盟少培算势2021年5月份钢材价格最新行情走势

钢材是装修建房的材料,钢材价格波动影响建房造价。今年钢材价格多少钱一吨,随着市场行情变化,各个城市钢材价格不同。那么,2021年5月份钢材会便宜吗?2021年5月份钢材价格多少钱一吨?这里我们就为大家带来2021年5月份钢材价格最新行情走势。2021年5月钢材价格一览表根据统计的数据显示,4月份国际钢材价格除个别地区外,皆有一定幅度的上涨。4月份,原料价格整体上行,各品种均有不同幅态姿度上涨。根据西本新干线监测数据,截止4月30日,唐山地区普碳方坯出厂价格4990元/吨,较上月末价格上涨190元/吨;江苏地区废钢价格为3460元/吨,较上月末上涨220元/吨;山西地区二级焦炭价格为2140元/吨,较上月末价格上涨300元/吨;唐山地区65-66品味干基铁精粉价格为1380元/吨,较上月末上涨160元/吨;普氏62%铁矿石指数为190.45美元/吨,较上月末上涨25.7美元/吨。钢价经过连续上涨之后,市场恐高情绪显现,终端采购节奏也有放缓。随着旺季特征的弱化,预计五月份需求端有一定程度降温,后期钢材价格继续攀高的阻力增大。2021年5月份钢材价格最新行情走势5月份钢材供给预期4月份国内钢厂生产积极性高涨,供给同比仍有增长;进入5月后随着需求端逐步减弱,加上原材料价格不断提高,环保政策依然高压,预计产能释放会受到抑制。另外,钢铁产品进口关税调整政策正式实施后,有利于降低初级钢铁产品的进口成本,为后期压减国余碧内粗钢产量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我们预计5月份钢材市场供给端会有一定收缩。5月份钢材销量走势分析4月份,各地工程开工率上升,其中北方市场需求释放明显,*部地区(如雄安)开工率大增,库存资源消化迅速。不过,随着钢材价格不断攀高,市场恐高情绪显现,自4月下旬起,部分地区终端需求或所放缓。进入5月份后,各地集中施工效应减弱,资金回笼制约终端备货,预计全国性的钢材需求强度有所放缓。5月份钢材成本预期铁矿石方面,随着进口铁矿石价格创下历史高位,当前钢企采购已经趋于谨慎,新关税政策鼓励钢铁进口,抑制钢铁出口,对于抑制铁矿石价格会有一定的预期作用。我们预计铁矿石价格可能冲高回落。焦炭方面,环保限产对焦炭产能释放形成抑制,焦炭企业提竖闭举涨信心增强,我们预计焦炭价格还有200元左右的回升。废钢方面,国内废钢资源整体偏紧,国际市场废钢进口量偏低,在钢厂增加高炉添废比例的大趋势下,我们预计废钢价格会维持高位。综合来看,预计5月份国内钢材成本难以大幅下降。以上就是关于2021年5月钢材价格一览表,2021年5月份钢材价格最新行情走势介绍。五月份钢材价格大幅上涨的可能性很低,供需都在下降,所以5月份钢材价格会有所下降,具体下降多少,这里关注,随时获取最新资讯。

大型铁养机械市场研究报告_2024-2030年中国大型铁养机械行业前景展望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

中企顾问网发布的《2024-2030年中国大型铁养机械行业前景展望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共九章。首先介绍了大型铁养机械行业市场发展环境、大型铁养机械整体运行态势等,接着分析了大型铁养机械行业市场运行的现状,然后介绍了大型铁养机械市场竞争格*。随后,报告对大型铁养机械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大型铁养机械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大型铁养机械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大型铁养机械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2020年伊始,全国房地产调控暗流涌动,从货币政策和调控政策来看,2020年楼市走出“小阳春”的概率很大,但也不能对2020年的“小阳春”抱太高的期望值。毕竟,时过境迁,“房住不炒”的红线不能碰。政策一定会鼓励长…[详细]

商务部部长钟山29日说,今年以来,“稳外资”工作成效明显。前11个月,中国吸引1亿美元以上外资大项目722个,增长15.5%。[详细]

钢材一年中什么时候价位最高?

如果你是做建材的,现在是黄金季节,因为每年的4月份建材都是涨的最厉害,而且今年的建材涨到了同往年相比的最高点。

如果你是做其他的,那就只能看行情了。因为建材变动最敏锐,一天一个价格,而其他的钢材则不同,管材灵敏性最低。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你!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高金融网 » 钢材价格趋势预测(重磅!2021年7月份钢材价格走势预测报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