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始知蓬莱近
无为总觉咫尺远

st目药退市了吗(长城退有重组希望吗)

长城退有重组希望吗

有希望。希望就是得到新的一轮资金融入,这样的话就可以重组重生。1.长城退作为一种股票已经退市半年了,在深交所,三板和公交的问题上仍然缠绕不清,对于长城退来说它能够选择的路只有两条,一是破产清算,二是重组重生。2.对于现目前的长城退来说,若选择了破产清算那么最终只能轮到原始股持有者即股票大户,然而对于股市小虾米来说这就形同一张又白又废的纸张。长城退若选择了重组重生的话,这将是一条曲折而又艰难的道路,风吹雨打难以避免,这条路上必将面临很多问题,就算倾尽一切物力,人力,财力依然会显得费劲与无力。3.据说有内部人士对长城退提出5条建议:(1)坚持影视主业,关注小点与起点,加大对电影的投资力度。(2)成立长城影视传媒传媒学院,招收3年制中专生,5年制大专生。(3)成立长城影视网络经营公司,培养网红产业,打造直播带货。(4)清理整合公司资产,除保留核心资产外,将亏算子公司能卖就卖,能转就转,不能转让的就采取注销措施,(5)引入有实力的公司对长城退进行破产重整,解决债务问题。除了内部人士提出的5条件建议外,还有一点不可忽视的是,长城退的影视资产,固定资产也是很有活力的,对ST目*的投资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是具有跳跃性的。拓展资料:6.重组总结:不同的选择有不同的结果,但是整个过程的难度和完成度是难以言语的,长城退不仅要考虑市场现状与机会,还要考虑债务问题,长城退的债务问题能否被解决,资源是否可以重新被整合,是否可以引来实力公司,是否可以焕然一新,真得靠长城退的努力和再创了。但长城退的损失不是一两句能说清楚的,股民们收到的伤害也不是简单可以形容的。但我们得相信长城退仍有潜力,咸鱼也是有翻身的机会的,这就让我一下想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含义了,希望长城退有好的结果和好的路径,可以涅_重生,带给股民一定的希望与盼头。

重组专业户天目*业将披星戴帽 为A股首家中*上市企业

新京报讯(记者张秀兰)6月12日,天目*业发布多个公告,涉及公司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及发布2019年报事宜。由于公司2019年年报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天目*业股票6月12日停牌1天,下周起股票简称变更为*ST目*。天目*业,曾经是全国第一家中*制剂上市企业;如今,七次重组均遭失败,并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股票下周披星戴帽变更为*ST目*天目*业主营业务为*品及相关保健品的生产及销售,主要产品为珍珠明目滴眼液、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2019年年报显示,天目*业报告期内实现营收2.97亿元,同比下降17.13%;净利润为5011.02万元,实现扭亏为盈,主要系收到**征迁补偿款等所致。不过,天目*业扣非后净利润为-3169.61万元,主要原因为2019年计提各类减值损失同比增加。天目*业2019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天目*业股票6月12日停牌1天,6月15日起实施风险警示。其中,会计师事务所发现天目*业存在11起违规担保事项、公司印章管理相关的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事务所无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判断公司对外担保事项的完整性以及其对财务报表可能产生的影响。此外,事务所还发现天目*业5起控股股东及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公司资金事项,共计占用公司资金3480万元,目前尚有2460万元非经营性占用公司资金未归还,且此非经营性占用资金可收回金额具有重大不确定性。天目*业同时发布2019年度计提减值准备及资产核销公告,计提减值准备将减少2019年度归属于母公司利润总额约1099.58万元;本次核销将减少2019年度归属于母公司利润总额约130.39万元。“重组专业户”七次重组七次失败作为杭州市第一家上市公司和全国第一家中*制剂上市企业,天目*业如今早已风光不再。有“重组专业户”之称的天目*业,七次重组,遭遇七连败。今年4月,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公司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这也是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2019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无法表示意见的原因之一。天目*业于1993年上市,从2009年开始,这家老牌中*制剂公司出现亏损。此后的8年中,公司仅在2014年和2016年,净利润实现正数,其余年份均为负值,在2017年盈利后,2018年再次亏损。由于接连亏损,天目*业在2011年至2013年遭到退市风险警示,直到2014年有了些许盈利才得以摘帽。期间,天目*业在2011年转让了杭州天目保健品和杭州天目山铁皮石斛的股权,2013年又出售了深圳京柏医疗设备、天目北斗及天工商厦等公司股权。2018年1月,天目*业宣布终止其自2017年6月披露的重组方案(即天目*业拟以发行股份和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葛德州、孙伟所持有的德昌*业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原因是德昌*业供应商涉农,核查较为复杂,由于时间与价格因素,双方选择终止重组。至此,天目*业自2010年以来连续七次重组均告败,天目*业也被投资者质疑为“忽悠式重组”。股权频繁转让导致经营业绩不佳频繁的股权转让一度被认为是天目*业经营业绩不佳和多次重组失败的重要原因。有“并购教父”之称的宋晓明曾长期介入天目*业。2011年宋晓明通过并购基金长城国汇介入天目*业,于2012年4月成为天目*业董事、实际控制人。之后,长城国汇陷入内斗,经过多轮股权受让,湖南邵东金众矿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宗昌取代宋晓明成为长城国汇实际控制人,并通过长城国汇旗下的4家基金实际控制天目*业。此后,宋晓明与杨宗昌与天目*业的股权之争不断。2014年4月,宋晓明又通过长城汇理举牌天目*业,在2015年第一季度末,长城汇理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天目*业的份额达到24.63%,杨宗昌合计持股比例仅为16.76%;2015年10月,杨宗昌以5亿元的交易对价将长城国汇所持天目*业全部股权转让给长城影视集团赵锐勇、赵非凡父子,长城影视集团成为天目*业公司单一第一大股东;2017年初,汇隆华泽连续四次举牌天目*业,累计持有天目*业股份比例达到20%,逼近长城集团27%的持股比例,稳居第二大股东。中医*政策红利不断,但天目*业却迟迟未在主营业务领域持续发力,反而走上一次又一次的重组并购之路,且屡战屡败。一位业内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这成为这家企业让外界颇看不懂的地方。

请问第一年戴ST就是*ST,请问下一年再亏损是否退市

下一年再亏损是暂停上市,如果暂停上市后一年还不能扭亏,才会真的退市也就是说,只有连续亏损4年才会真的退市

ST股票会直接退市吗?

不带“st”的股票,不会突然退市,要退市之前都会变为“st”。 ST股票意即“特别处理”。该政策针对的对象是出现财务状况或其他状况异常的。1998年4月22日,沪深交易所宣布,将对财务状况或其它状况出现异常的上市公司股票交易进行特别处理(Special treatment),由于“特别处理”,在简称前冠以“ST”,因此这类股票称为ST股。 如果哪只股票的名字加上st 就是给股民一个警告,该股票存在投资风险,一个警告作用,但这种股票风险大收益也大,如果加上*ST那么就是该股票有退市风险,希望警惕的意思,具体就是在4月左右,公司向证监会交的财务报表,连续3年亏损,就有退市的风险。 *ST---公司经营连续三年亏损,退市预警。

ST----公司经营连续二年亏损,特别处理。

S*ST--公司经营连续三年亏损,退市预警+还没有完成股改。

SST---公司经营连续二年亏损,特别处理+还没有完成股改。

S----还没有完成股改

长城退在来自老三板代码

长城退在老三板代码暂时还无法预估出来,还要看什么时候到三板交易。一、股票市场老三板总代码是多少?三板市场股票代码一般备虚以4个字符开头,老三板(a股)股票以400开头,b股以420开头(b股以美元为交易货币),新三板股票以430开头。“十二五”成长股。作为我国多层次证券市场体系的一部分,三板市场一方面为退市后的上市公司股票提供了一个场所,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原STAQ和NET制度历史遗留下来的几家公司的法人股流通问题。二、长城退:“末日狂欢”据统计,当日,长城退收于0.31元/股,上涨6.9%,并一度触及跌停。全天成交额702.5万元,锋滚友换手率4.41%,振幅17.24%。同日晚间还发布公告:公司股票于2021年3月22日进入退市整理期,截至2021年5月6日,已过30个交易日,退市整理期结束。5月7日,公司股票将被深交所摘牌据公开资料显示,长城影视2014年通过借壳宏宝,江苏成功上市7年过去了,也已经完成上市。曾银槐经的“影视借壳第一股”:长城影视曾经风光无限。2015年公司完成借壳上市,上市之初股价飙升至31.41元/股,市值超过165亿元。截至2021年5月6日,公司市值仅为1.63亿元,较峰值165亿元下降99%。我通过天眼App搜索发现了一些关于这家公司的坏消息。目前,长城面临诸多司法风险和经营风险,公司被列为限制类高消费企业和失信企业。大公司一旦被列为失信企业,再加上限制高消费,肯定会限制公司的发展,只能谋求侥幸。公司披露的最新财务报告显示,与2020年相比,公司2021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4.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扩大。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长城系除了影视,部还有另外两家公司,分别是*ST(长城动漫)和**ST目*(天目*业)。目前这两家公司不仅在戴月,还存在很多问题。

珍珠产业有上市公司吗?

珍珠行业上市公司有:九牧王、国发股份、ST目*、复旦复华、ST广珠。 ST广珠:广东明珠珍珠..,创新医疗,创新医疗是珍珠产业中唯一盈利企业

20220912-ST目*

        其实ST目*我关注很久了,但是没有深入研究过,也没有买过,当时关注主要原因是市值低,不到十个亿,现在市值也很低,10.7个亿。

        先看十大股东

        大股东青岛汇隆华泽投资有限公司是国资委控股的公司。

        

        说了这么多,那么做ST最担心的是什么?就是退市。

        目前看目*是没有退市风险的,因为21年才摘星。

        

        

                这里雪球有一个很详细的解析文档,我自己都懒得看,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看,我丢个链接。

https://xueqiu.com/1593044335/230392279

        虽然不是赛道,但是中*这个板块我也是挺喜欢的,

        总的来说,国资大股东30元成本,二股东18元成本,目前这价位都是被套的不要不要的,对于这些资本大鳄来讲,总归是要讲故事或者做业绩将市值做起来,而且十亿的市值想要做起来真的不算难,我觉得这家伙应该比ST吉*那个坑货要强太多了,一方面大股东和二股东要靠谱许多,另一方面市值也要小一些。

        

        贴点想象力吧,不过这东西,我一向认为看看就得了。

        

        你说奇信有什么特色吗?无非是国资委+超小市值+重整。

        目*真要搞起资本运作,比如注入资产并购之类的,翻个倍同样很轻松。

        当然,做这种ST就有的熬了,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拉升,什么时候运作,尤其是又不像重整这种,有着明显的时间周期,目*既然没有退市风险,那么就不会急的。

        所以说说操作建议吧。

        目*目前的特点就是安全,但是明年摘帽的概率也不大,现在属于是爹不疼娘不爱,但是目*的品牌价值还是有的,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被套的国资委和二股东总要挽回点损失让账面好看一点,有资本运作的需求,但是因为不急,所以周期未定。

        目前要做的话,就是使用长线资金逐步建仓,封跌加仓,比如跌五个点加一次仓,但是一定要是长线资金,同时要看长做短,短期看到上涨趋势来了,比如中*行情来了,突然拉板了之类的,大单干进去,等上涨趋势没了,大胆减仓出来,不要恋战,然后做下一波,每天看看盘盯一下资金趋势就可以了。

        

高管闪电换班,“中*第一股”*ST目*为新东家入主铺垫_同花顺圈子

在经历7次失败的重组和长达17年的股权动荡后,随着8月以来控制权变更的推进,濒临绝境的“中*制剂第一股”*ST目*(600671.SH),正在加速摆脱往日阴影。

9月27日晚间,*ST目*公告显示,新高管班子成立,涵盖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等职位,此外,还新增了两位董事候选人。就在一天前,*ST目*四位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同时辞职。

今年8月,一家青岛国资计划通过受让股份和参与定增的方式成为*ST目*实控人,对于入主后的计划,曾提到,有计划更换上市公司董事会及高管成员。易主邻近尾声,此次效率颇高的高管换班或为迎接新东家入主作铺垫。

回顾*ST目*的发展史,虽然几任掌舵者初入时都曾谋划为*ST目*改命,但股权动荡、内控混乱,主营业务停滞、亏损贯穿始终,“中*制剂第一股”的光环也早已有名无实。在退市的关口,伺机入*的青岛国资会如何打开新*面?

公告显示,*ST目*9月27日审议通过了聘任公司高管和增补非独立董事的议案。具体来看,在昨日两位非独立董事辞职后,经青岛汇隆华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汇隆”)提名,刘加勇、于鸿坚担任公司董事候选人。

高管方面,聘任许旭宇为公司总经理,聘任于鸿坚为公司副**兼财务总监,同时聘任韩同旻、李银俊、孙学建为副总经理。此外,聘任*国峻为公司董事会秘书。

钛媒体APP查询了解到,新高管班子的背景可大致分为三类,其中许旭宇、李银峻是*ST目*控股子公司股东,具备中*企业管理经历;刘加勇、于鸿坚、*国峻均在青岛汇隆关联企业任职;韩同旻、孙学建从公开信息上看,均与前两类无交集,而韩同旻有临床医学教育背景。

具体来看,许旭宇目前是*ST目*旗下两家控股子公司杭州三慎泰宝丰中*有限公司、杭州三慎泰中医门诊部有限公司的第二大股东和法定代表人,李银峻是杭州三慎泰中医门诊部有限公司的第三大股东。这两家控股子公司承载着*ST目*的中医诊疗服务和*品流通业务,2022年,贡献了近一半的营收。

公开资料显示,许旭宇浙江大学EMBA毕业,浙江诸暨人,从事医*行业20余年,2000年-2005年出任贵州宏宇*业有限公司浙江区大区经理;2005年创办杭州新贵医*科技有限公司;2011年创办杭州新贵健康之家大*房,2012年创办浙江豪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浙江三慎泰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曾用名),2012年至今担任浙江三慎泰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具有生物工程专业、高级工程师资格,是杭州建国南路中医街的创始人。

综合来看,在青岛汇隆入主的过渡阶段,具备丰富医学行业背景的高管将来掌舵*ST目*。

从开始举牌到如今接近入主,青岛汇隆华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汇隆”)历时6年耗资超11亿元,其实控人是青岛市崂山区财政*。

2017年,青岛汇隆通过连续增持成为*ST目*的第二大股东,彼时,对于上交所的增持问询,其表示,作为地方国资的资本平台,希望优化上市公司股东结构和提升公司治理水平等方面,“为地方国资通过资本市场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探索出适当等形式和途径,从而有利于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青岛汇隆还表示“没有谋取上市公司控制权的意图”。

时移势易,2020年9月,随着天目*业上一任掌舵者长城集团深陷债务泥淖,股权遭拍卖,永新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公司永新华瑞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新华瑞”)通过司法拍卖买下了20.53%的股权,此后成为天目*业第一大股东。新股东的加入并未改善天目*业的境况,而天目*业已濒临退市,今年8月青岛汇隆决心入主,趁机从永新华瑞购买股权,同时通过定增计划谋求*ST目*控制权。

具体来看,青岛汇隆8961万元从永新华瑞购买7.98%股权,由此青岛汇隆股权比例升至29.99%,同时通过定增计划耗费2.78亿元将持股比例提升至46.41%。加上2017年以来的数次举牌投入,粗略计算,青岛汇隆为此次入主总计耗资超过11亿元。目前,股权转让尚未完成,今日晚间,公告披露交易双方青岛汇隆、永新华瑞协商删除了涉及双方违约责任的条款。

至此,熟悉*ST目*的投资者不禁要问,青岛汇隆费尽周折拿下*ST目*控制权的意图是什么?

钛媒体APP了解到,2020年以来,青岛市密集出台支持当地生物医*产业发展的政策,2021年8月,《青岛市生物医*产业链创新发展推进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制定,提出把做实产业链作为发展生物医*产业的重点任务。在2022年印发的《青岛市加快实体经济振兴发展三年行动方案》中,生物医*及医疗器械被纳入十大新兴产业链之一。

具体到青岛汇隆背后的青岛市崂山区,海洋生物医*产业是该区重点产业,在《青岛市中医*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中,海洋中*产业是重点发力对象。

*ST目*成立于1989年,起源于1958年的“天目山人民公社国*场”,1993年上市,曾是全国第一家中*制剂上市企业,同时也是浙江第一家上市公司。其出品的珍珠明目滴眼液、天目山铁皮石斛、六味地黄口服液等产品为人所熟知。

钛媒体APP梳理发现,自2006年从国有控股公司脱手后,*ST目*经历了5次易主和7次失败的重组,近17年主营业务发展几乎处于停滞状态。从*品规模来看,*ST目*在2010年拥有各类*品批准文号127个,而2022年时已减少至98个。其营业收入在1998年就达到了1.29亿元,此后20多年间未有大的突破,2022年,*ST目*营收刚刚达到1亿。扣非后净利方面,自2015年后连续亏损,面临着明年退市的风险。

频繁易主背后,近20年来,违规担保、控股股东违规占用资金问题一直萦绕着*ST目*,至今仍未彻底解决。对于*ST目*发展停滞问题,2017年,彼时天目*业董事、总经理祝政曾在媒体说明会上分析道:“2015年11月之前,控股股东几经易主,公司管理层频繁更换,导致经营策略不断变化,发展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因此公司业绩确实不是很理想”。

原本2015年11月长城集团的入主可以算是*ST目*发展向好的新分界线,出乎外界意料的是,声称不搞短期行为,决心做好*ST目*的长城集团,却在入主后做着种种掏空上市公司的事。

例如,2017年,*ST目*违规担保借款2000万元输入长城集团旗下产业园项目公司。2019年,长城集团因支付股权款应急资金需要,向*ST目*借款460万元。此外,长城集团及关联方还利用*ST目*旗下公司违规代长城集团偿还借款给个人。2020年以来,*ST目*因违规、资金占用等问题受到各类处罚12次。

凡此种种,让本就亏损的*ST目*雪上加霜。2022年末,*ST目*流动负债高于流动资产9708万元,2023年3月末,*ST目*合并资产负债率为101%。今年8月,*ST目*已向青岛汇隆借款9000万元缓解资金压力。

尽管近十年间,*ST目*业绩层面毫无起色,但从股价走势来看,或许是借助重组预期,股价相较于10年前还有所上涨。

“长城系”上市公司*ST目*股权拍卖接盘者永新华集团什么来头?

导读:永新华瑞的控股股东为永新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永新华集团实际控制人为李永军。若竞买人完成股权过户,本次拍卖将导致*ST目*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作者|经济观察网记者 张斌

“长城系”上市公司杭州天目*业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ST目*,600671.SH)9月18日晚的公告揭开了接盘方的面纱。

为偿还债务,9月17日10时至9月18日10时止,长城集团持有*ST目*2500万股无限售流通股再次进行拍卖。*ST目*9月18日晚的公告显示,用户姓名永新华瑞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新华瑞”)于9月18日在公开竞价中,以4.515亿元的最高应价胜出。

公告显示,永新华瑞的控股股东为永新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新华集团”),永新华集团实际控制人为李永军。若竞买人完成股权过户,本次拍卖将导致*ST目*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

永新华集团是何来头?

被迫卖股偿债

在今年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的上市公司名单中,“长城系”占有3席,分别为长城影视(现“*ST长城”,002071.SZ)、长城动漫(现“*ST长动”,000835.SZ)和*ST目*。这三家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都是长城集团,实际控制人均为赵锐勇。

从*ST目*的过往公告中,可以看到长城集团的债务状况。

*ST目*在今年的半年报中表示,根据长城集团提供的信息,截至目前,长城集团作为主债务人最近一年已到期未兑付的有息负债18.21亿元;因债务违约纠纷涉及的重大诉讼(诉讼金额1000万元以上)共计11起,涉及长城集团主债务诉讼累计金额16.38亿元。根据公开资料查询结果,报告期内,长城集团存在未履行法院生效判决、所负数额较大的债务到期未偿还,因债务违约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8起,累计涉及金额9.48亿元。

截至今年6月末,长城集团所持*ST目*3018万股股份已被全部冻结及轮候冻结。长城集团所持*ST目*股份被冻结及拍卖,系东吴证券(601555.SH)与长城集团质押式证券回购纠纷一案。

*ST目*今年4月及8月披露的公告显示,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19年2月15日通过诉讼保全的方式首先冻结了被执行人长城集团持有的并向申请执行人提供质押的*ST目*2500万股的股票。现该案进入执行程序,申请执行人申请拍卖上述股票,并以拍卖所得清偿被执行人结欠之债务。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拍卖、变卖被执行人长城集团持有的*ST目*股票2500万股。

本次拍卖为设有保留价的增价拍卖方式,保留价即为起拍价(500万股起拍价为6500万元),不到保留价不成交。*ST目*9月18日晚的公告显示,用户姓名永新华瑞于9月18日在公开竞价中,以4.515亿元的最高应价胜出。

*ST目*9月18日晚公告表示,本次拍卖前,长城集团持有本公司3018万股,占本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24.78%;待本次拍卖股份最终完成过户后,长城集团持股数将被动减少至合计518万股,占本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4.26%;若竞买人完成股权过户,长城集团将被动减持并导致权益变动,本次拍卖将导致公司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

永新华集团是何来头?

此次接盘*ST目*的永新华集团是何来头?

启信宝信息显示,永新华集团及其控股的永新华韵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各持有永新华瑞50%的股权。永新华集团由李永军和刘新军100%控制。持有永新华集团65%股权的第一大股东,由李永军和刘新军分别持有70%和30%的股权;持有33%股权的永新华集团第二大股东也由李永军和刘新军分别持有87.5%和12.5%股权。此外,李永军和刘新军还直接持有剩余永新华集团2%股权。

永新华集团官网信息显示,集团主营业务分为“金、木、水、火、土”五大版块,分别代表金融资本平台、文化产业整合创新发展平台、非遗园区展演体验运营平台、非遗大数据平台、文化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平台,经过30年发展,形成了以非遗文化产业链为核心的多元化产业格*。

其官网在描述金融资本平台时提到:“金融控股平台为两家上市银行的主要股东、一家金融租赁公司的民营大股东、同时拥有四家基金公司,一家金融控股公司,一家资产管理公司,为A股两家上市公司、港股一家地产和金融上市公司、日本一家*业上市公司的重要股东。”

经济观察网记者通过梳理上市公司公告及启信宝信息,除了此次接盘*ST目*外,永新华集团直接或者间接持有A股上市公司莫高股份2.97%的股权,甘肃银行2.38%的股权;持有港股上市公司融科控股(2323.HK)28.30%的股权,皇冠环球集团(0727.HK)29.51%的股权。

永新华集团旗下部分上市公司

数据来源:上市公司公告、启信宝

早在去年,永新华集团就有意涉足“长城系”。

2019年3月,“长城系”旗下3家A股上市公司均发布了一份控股股东筹划股权结构变更的提示性公告,核心内容基本一致,即长城集团及实际控制人赵锐勇、赵非凡与永新华集团签署了《合作协议》,永新华拟对长城集团增资扩股不低于15亿元或通过法律法规允许的方式与长城集团开展股权合作,旨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化解公司目前面临的资金压力。

然而,这次合作最终搁浅。今年1月,*ST目*披露称,长城集团及股东赵锐勇、赵非凡与永新华控股集团、科诺森(北京)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桓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所签署的原《合作协议》已终止。

而永新华集团官网信息显示,在签署上述《合作协议》的前两个月,永新华集团就与长城集团签署战略框架合作协议,双方依托各自产业背景,秉承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原则,把握新经济历史性发展机遇,在金融、地产、文化、医*大健康、高端旅游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

在战略框架合作协议签署仪式上,李永军就表示,“与长城集团的合作就像一见倾心,缘分天注定”。

如今,随着永新华集团与“长城系”再续前缘,处于退市边缘的*ST目*能否走上正轨,经济观察网记者将继续关注。

本内容系经济观察报独家原创,经济观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特别推荐

跳槽互联网的银行年轻人又回来了

虚拟主播来了,薇娅和李佳琦会被替代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高金融网 » st目药退市了吗(长城退有重组希望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