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始知蓬莱近
无为总觉咫尺远

离岸流为什么可怕(海边游泳遇到离岸流会死吗?)

海边游泳遇到离岸流会死吗?

面对离岸流,如果没有适当的防范和应对措施,是存在生命危险的。

离岸流(也被称为海流或外流)是指从海岸线向外延伸的水流。它们通常由波浪带走沿海的水,形成一条向远离岸边运动的强劲水流。以下是离岸流可能造成危险的原因:

1. 推离海岸:离岸流有很强的推力,可以迅速将游泳者推离岸边,并使他们处于离岸的位置。即使是强壮的游泳者也可能无法与之抗衡。

2. 疲劳和恐慌:面对离岸流的强大力量,许多人往往会感到疲惫和惊慌,这可能导致游泳者快速消耗体力甚至溺水。

3. 难以返回:由于离岸流的作用,游泳者可能难以逆流返回岸边。如果没有合适的逃脱方法,就容易被推向更深的海域。

如果遇到离岸流,以下是应对措施:

1. 保持冷静:尽量保持冷静并不要惊慌。恐慌可能会使你体力消耗更快。

2. 没有与离岸流对抗:不要试图直接与离岸流对抗,因为它们通常比你的游泳能力强大得多。相反,尝试使用侧向移动或沿着海岸线漂移来逃离离岸流。

3. 保持浮力:尽量保持浮起,保持头部和胸部在水面上,以提供更好的可见性和呼吸空间。

4. 呼救和等待救援:如果被离岸流推向远离岸边的位置,应该尽量保持镇静,向周围人呼救,并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

请注意,以上建议仅在一般情况下适用,并不能替代实际应急情况下的正确行动。在前往海滩游泳之前,请确保了解当地海域的安全规定,并遵循专业救援人员的指导。

你对大海的力量一无所知——离岸流的恐怖性

编辑 | 角落

  8月15日,据央视新闻消息,福建漳浦海滩17人落水事件,已造成11人经抢救无效死亡。据了解,这17名游客全是外来人员,14号下午,他们在漳浦县亭镇江口村附近海滩戏水时遭遇不测。

  这是一起什么样的事故,在海滩上怎么会造成如此严重的伤亡事件?现场目击者称,这17人当时手拉手在海边玩冲浪,可能一时玩得兴起,忽略了正在涨高的潮水,结果集体被卷入海中。有知情人称,从时间看,当地下午四点多是海浪最高潮,他们可能是在最高潮前后下海,结果被离岸流带离海岸而不幸遇难的。

 

  这里提到了一个名词:离岸流带。估计这就是这起严重伤亡事故的罪魁祸手。

 

  离岸流,学名裂流、回卷流。是一股射束似的狭窄而强劲的水流,它以垂直或接近垂直于海岸的方向向外海流去。其宽度一般不超过10米,长度一般在30~50米之间,有的长达700~800米。这束水流虽然不长,但速度很快,流速可高达每秒2米以上,每股的持续时间为两三分钟甚至更长。

  离岸流包括裂流根、流颈和流头三部分。

 

  裂流根是离岸流的源头,也就是水源汇聚区。裂流根里的水来自一侧或两侧的沿岸流,沿岸流中的水则来自涌向海岸的波浪。向岸的波浪、沿岸流和离岸流共同构成了近岸流系中海水的输移和循环。

 

  流颈是离岸流的通道,水流急速而狭窄。流颈为离岸流宽度的最窄处,宽约十多米至30米不等,流速最大。

 

  流头也就是离岸流向深海扩散的区域,呈扇形,可达100多米,并有显著的涡动。由于涡动影响,流头边缘必然出现泡沫带和海水浑浊现象,非常容易观察。

  离岸流在任何天气条件下都可能发生,它会出现在多种类型的海滩上。与因猛烈撞击而发出巨大声响的波浪不同,离岸流不会引起人的注意,直到人身陷其中才会发觉。

 

  导致离岸流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水流冲破沙洲的阻挡。沙洲是沿海岸靠外的一侧堆积起来的狭长沙丘。它们是由波浪和潮水的运动形成的。大的沙洲形成后,会沿着海岸产生某种类似于水池的地貌。波浪向上朝着沙洲运动时,会提供足够的作用力将水推到水池中,但退落的水流则很难越过沙洲返回大海。

  在某些情况下,退落的水流会产生足够大的向后的压力,从而在沙洲的某些部位形成突破。在其他时候,水则会沿平行于海滩的方向流动,直到水流到达沙洲的某个低点为止。无论是哪种情况,在水池中积聚的水一旦找到了出口,就会急速冲入海中,就像拔掉浴缸的塞子后,其中的水会迅速流出一样。

  形成的离岸流会吸入水池中的水,然后在沙洲的另一端将其排出。由于波浪不断地将更多的水推进沙洲与海滩间的水池,离岸流将持续几分钟甚至数小时之久。某些离岸流只是昙花一现,而另外一些则会长期停留在一个地区。

 

  一般来说,离岸流最强的部分是从海边到沙洲出口之间的一条直线,不过,离岸流也会吸入水池两侧的水。这样,离岸流将先沿与海滩平行的方向把人冲到侧面,然后再把人向外拖,使人远离海滩。这就是为什么17个人手拉手也无忌于事的结果,人的力量相比大自然的力量太渺小了,不要说是17个人,就是170个人在离岸流可怕的力量面前也是送人头的份。

  时值夏季,外出纳凉避暑去海边玩水的游客非常多,在正规的收费海滩区域,常年会有海浪和灾害性事件预警措施和救生人员监测,而对于无人管理的海滩或是滩涂,最好是问清找当地人该海滩的相关情况,不要盲目下海游玩。同时,在游玩时一定要注意观察海岸是否有警示牌,并观察海水颜色、浪花破碎的基本特征,时刻注意离岸流现象。此外,青少年是溺水事件最易发生的人群,青少年生性活泼好动,对于大自然的力量根本是懵懂无知。所以在暑假期间,青少年外出游玩,尤其是去海边游玩时,必须有成年人在现场看护并提醒不要深入浪花较大的海水中,以免发生不必要的伤害事件。

 

参考:央视新闻端 网易新闻端 

 

双胞胎海边失踪的罪魁祸首是它 如何避免不幸?-医牛健康资讯

这两天,一对年仅8岁双胞胎姐妹在青岛旅游时的不幸遭遇刷屏网络,令人唏嘘。

看似平静的海面悄无声息地吞噬了两个幼小的生命,很多网友在痛心惋惜的同时还有些不解:为什么孩子会在发个朋友圈的短时间里就消失,甚至来不及呼救?

离岸流又被称为回卷流、冲击流,是自海岸经波浪区向海中流动的一股狭窄且强劲的水流,与海滩垂直,速度很快,流速最高可达2米/秒,纵向长度几米到上百米不等。每股的持续时间为两三分钟甚至更长。

离岸流往往暗藏于海面下,任何天气条件下都可能发生,几乎不可预见,直到人深陷其中才会发觉,是海滨浴场最大的危险之一。

离岸流可以在短时间内把一个成年人冲进海里。在美国,80%的海滨溺亡事件都与离岸流有关。

它会在人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突然出现,并且拥有巨大的能量,有时候甚至连海面上的救生艇都能吞噬掉!

普吉资深潜水教练、涉水救援专家“牛仔”说,想跟离岸流抗争,逆着它往岸边回游,这个尝试是没有意义的。

我们应该怎么做呢?首先要放松,先随波逐流,看看周围的环境;然后,在确认海岸线以后,我们要垂直于海流的方向,向离岸流的两侧游动,就是说,我们要一边游,一边注意和海岸线保持平行。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游出离岸流。游出离岸流后,再转变方向,游向岸边。

什么?对自己的游泳技术没信心,上面潜水教练说的方法根本做不到?别慌,只要保持足够的警惕,不被卷入离岸流就不那么容易遇到危险了。

首先要远离离岸流的易发区域,选择有安全保障的、有救生员在的海滩。

最重要的一点事时刻保持警惕!游泳时一旦看到下面这种红色箭头的情况,请不要犹豫,立马上岸,这就是可以害死人的离岸流!

此外,如果您如果不是专业救生员,那么千万不要轻易自己下水去救被离岸流卷走的小伙伴!

很多人以为溺水的人会大喊大叫惊慌失措,实际上,很多时候是站立的样子,或者好像在水里垂直爬一个隐形的楼梯。头是大多数在水面上,嘴巴有时候在水外,有时候在水里,一上一下好像冒泡。

大家都以为溺水的人会像左上角的图示一样惊慌呼救……实际上是下面的一组图。

美国每年儿童死亡最多的是车祸,第二就是溺水。溺水不仅仅是泳池,很多是在湖水海水,还有自己家的澡盆。

溺水者八大无声迹象:

1、溺水者不会呼救。他们必须先能呼吸,才能说话。一个人溺水时,嘴巴会没入水中再浮出水面,中间没有时间呼气、吸气,加上呼救。

2、溺水者也无法挥手求救。溺水者会本能地将双臂伸到两侧,向下压,好让嘴巴浮出水面,小孩则可能会将手臂前伸。总之,他们无法划水朝救援者移动,或把手伸向救援设备。

3、溺水者在水中是直立的,没有踢腿的动作,他们只能挣扎20—30秒,之后就会沉下去。

6、头在水中,嘴巴在水面;可能头后仰,嘴巴张开。小孩的头则可能前倾。

7、溺水最重要的迹象就是看起来不像溺水,他们看起来可能只是抬头在看天空、岸际、泳池边或码头。这个时候你要问:“你还好吗?”如果他们能回答,大概就没事。如果眼神涣散,可能只有不到半分钟的时间救他们一命。

8、小孩在戏水时会发出很多声音,当发现孩子安静无声时,就该去看看怎么回事。

让人饱了口福又直呼可爱的海蜇,也就是水母其实也是位“杀手”。这位“杀手”在海边尤其常见,曾致人死亡。一旦被水母蜇伤,切勿用淡水冲洗,可用海水洗伤口,然后迅速就医。也可先用卡片刮除刺丝囊。

在水中优美浮动着的水草,也可能成为残忍的夺命“杀手”。这位“杀手”的绝招就是“缠人”,它将人缠住后会导致溺水。想要避免与它“过招”,最主要的是不要在非游泳区游泳,非游泳区中水情复杂,是这位“杀手”喜爱的藏身之处。

另外,涨潮落潮时的景象十分壮观,然而也很危险。涨潮、落潮时要及时上岸,退回到安全区,不要在海中逗留。这股无人能阻挡之力容易将人突然卷入。

循证来源:医牛独家循证原文(点击获取链接)

版权声明:本平台所有注明“原创”的作品,版权归“医牛”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媒体、网站和个人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等任何使用,未经授权使用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牛健康资讯网”。本平台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图片均来自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医牛健康资讯网不提供在线疾病相关诊断和治疗服务

备案号:沪ICP备16003991号-1

离岸流的真实威力?

1. 是巨大的。2. 离岸流是指海洋中的水流离开岸边流向远离海岸的方向。离岸流的威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离岸流的速度往往比较快,可以达到每秒几十厘米甚至几米,这样的速度可以对海岸线造成冲刷和侵蚀,导致海岸线的退缩。其次,离岸流还会带走大量的沙粒和泥沙,导致海滩的消失和河口的淤积,对沿海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造成严重影响。此外,离岸流还会对航行安全产生威胁,因为它可以改变船只的航向和稳定性,增加航行的风险。3. 还可以延伸到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离岸流可以带走大量的营养物质和生物体,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生物多样性产生重要影响。此外,离岸流还可以影响海洋中的水温和盐度分布,对海洋环流和气候变化产生一定影响。因此,了解对于海洋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可救命:离岸流有多可怕?90%的海边溺水都是因为它!(公益宣传)

▲ 免费订阅,轻松关注!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健康快乐美国地球村”再点击“关注”,祝您健康、平安、喜乐!

夏季酷热难耐,很多人喜欢到海边嬉戏玩水,但是!大海边常常看似风平浪静,暗地里却潜藏着一个致命杀手——离岸流。今天就来普及一下,离岸流究竟是如何“行凶”的。

什么是离岸流

离岸流是海浪和水深地形共同作用下的海岸边一股射束式的狭窄而强劲的水流。

它是在海浪辐射应力和压力差的共同作用下,海浪破碎后堆积至岸边的壅高水体穿过碎波带,以垂直或接近垂直的方向回流入海的水流。

一般来说,离岸流离岸范围在1~3倍破碎带宽度,沿岸宽度10~500米,深度1~10米。

时间:离岸流持续的时间由几分钟到几十分钟不等,并可能沿着海岸线移动。

流速:离岸流发生时,流速最高可达3~4米每秒,强劲的水流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在此区域活动的人群拖到深水区,是造成溺水事件的主要原因之一。

多发区域:离岸流的发生与地形、潮汐、波浪等因素密切相关,拥有横向沙坝、沟槽等不规则地形的砂质海滩是离岸流发生频率较高的区域。

成因:当有强风吹向海岸时,海水形成海浪并不断积蓄于海岸,渐渐形成一股冲回外海的力量。

离岸流有多可怕

海泳溺水

90%因为遇上离岸流

近年来,我国居民海泳遭遇离岸流的事故不时见诸报端。国家海洋*海洋减灾中心管委发布的数据显示,大约有90%的海边溺水是因为离岸流而导致的。

在美国,每年有大约150人因为离岸流溺水丧命;在佛罗里达州,离岸流导致死亡的人数甚至超过了暴风雨、飓风和龙卷风致命人数之和。

离岸流在任何天气条件下、多种类型的海滩上都可能发生。

与巨大声响的波浪不同,离岸流不会引起人的注意,直到人身陷其中才会发觉。

2012年8月4日,韩国最有名的海云台海水浴场出现巨大离岸流,143名游客被水流卷走。

如何辨识离岸流

离岸流在任何天气条件下都可能发生,可出现在多种类型的海滩上。

离海岸30~40米:一般存在离海岸30~40米附近,出现地点的海底都比两边低。

颜色较深:离岸流是较深层的水流,大部分颜色较深。且离岸流往往携带大量泥沙,水色与周围相比会偏黄。

◆两个新月型沙洲的重点水域

◆浪裂线不连续的地方

划!重!点!

不管是平水如镜或是浪花澎湃的大海

在岸边都会形成“离岸流”

遇离岸流如何自救

向与海岸线平行方向游

遇上离岸流,选择正确的自救方式,是避免发生溺水的关键。因为离岸流离岸水流流速比普通游泳者游泳速度大,逆流向岸边游泳不仅无法脱险,反而会导致体力不支或是抽筋引发溺水事故。

游泳者遇到离岸流时,正确做法是向与海岸线平行的方向游出离岸流区,游到岸边;或是先随离岸流漂流至深水区,漂离离岸流区后再向岸边游。

具体来说,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不要慌张,要保持冷静。“离岸流”只会把人带离海岸,不会把人卷到海底。吸足气,人体就会漂浮了。

2、遇到离岸流强劲时不要选择与大自然对抗,不要尝试逆流游回岸边,而是保持镇定,用最省力的踩水或漂浮,呼叫或挥手寻求救援。

3、要随波逐流,顺着离岸流的水流方向,沿着与沙滩平行的方向游离,脱离“离岸流”后,再转向游回岸边。

4、若遇到困在离岸流的人,尽可能给予帮助漂浮的器具,千万不要贸然救援。

一张图快速了解离岸流

看了能救命!

已经夺去无数性命的离岸流逃生办法

珍爱生命,敬畏自然!

拟稿:小余

转发到朋友圈,也许就可以救很多人的性命!

医学博士推荐您阅读:

 《我国的健康大数据出来了,惨不惨,自己细细看!》

 《饮料瓶底部可怕的秘密,一定要看!99%的人不知道》

 《什么病看中医,什么病看西医?看过此文一目了然!收藏》

 《一生不中风的方法,对中老年人太重要了!不用吃*,简单实用》

 《医生不告诉您的43个健康常识,看完打败朋友圈90%的人》

 《睡不好,百病生,国医大师安睡秘诀学起来!》

  《北大专家警告:千万不要死于无知!看看你做错多少》

  《肿瘤专家:真正让自己康复的绝不是*物》

  《每天十分钟,胜走5000步!这样健身省时高效》

  《太好了!预防脑萎缩,痴呆,就这么简单!》

  《为啥多病的长寿,没病的早死?10句话说出长寿大智慧!透彻》

  《三甲医院公布(大病先兆自查表),太有用了!建议人手一份》

赞是一种鼓励,分享是最好的支持 !

( 请关注健康快乐美国地球村:ourlifebetter)

“离岸流”是个什么鬼

支持一下感觉挺不错的

厦门有没有离岸流

有。根据查询台海网信息显示,在福建厦门周围的海滩上有离岸流。离岸流,学名裂流,是一股射束似的狭窄而强劲的水流,它以垂直或接近垂直于海岸的方向向外海流去。其宽度一般不超过10米,长度在30到50米之间,有的长达700到800米。这束水流虽然不长,但速度很快,流速可高达每秒2米以上,每股的持续时间为两三分钟甚至更长。

泰安市应急管理* 海洋灾害 海滩边的隐形杀手 离岸流到底多可怕

碧波万顷,浪花飞溅,看似平静美丽的海岸边,却暗藏杀机。夏季是离岸流的多发季节,我国沿海大量滨海旅游海滩均出现过离岸流现象和大量溺水事故记录。因此,暑期海边度假,一定要警惕“隐形杀手”离岸流。

离岸流又称裂流,是海浪和水深地形共同作用下,产生在海岸边的一股射束式的狭窄而强劲的水流,多以垂直或接近垂直于岸线的方向回流入海,可将人卷入深水,是海滩溺水事故的最主要原因,可对沿海游客和群众造成生命威胁。

离岸流速度大都超过每秒1米,长度可达上百米,表面平静具有迷惑性,人在离岸流的拖拽下容易恐慌。离岸流容易出现在沙坝沟槽、岬角、凸出结构物附近,它的位置、形态、强度和流幅随地形和水动力条件而变化,从经验上讲,大浪、落潮时离岸流发生概率较高,强度较大。

根据2018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滨海旅游业占国内海洋经济增加值比率的46.1%。然而,我国一些热门滨海旅游海滩存在离岸流现象和大量溺水记录,公众和海滩管理部门对离岸流的概念却较为模糊。

由于离岸流的高度动态性和强烈不稳定性,准确预报离岸流发生的时间和位置目前还无法实现。但基于经验分析和长期观测统计,专业人员可从风险和概率上预判离岸流发生的可能性。

目前被广泛采用的方法有海滩地形动力分类和回归分析概率预报。

对普通人而言,去海边游玩时,也可尝试通过肉眼预判和识别离岸流;站在高处更容易看到离岸流。

白色浪花间断处或有白色泡沫、泥沙集中漂向海中的相对平静水域。

低潮、大浪更容易产生离岸流,去海滩前请查阅当地潮时和海浪预报。

浅滩沙槽、海岬、礁石或堤坝物附近是离岸流高发区。

如果不慎被卷入离岸流:

1.请勿挣扎或逆流向岸回游,离岸流通常不会把人向下拖拽。

4.如发现有人被卷入离岸流,立刻向救生员求助或拨打119,可投掷漂浮物,但勿擅自下海救援。

为应对频发的致命性海滩溺水事故,自然资源部海洋减灾中心开展了我国首次滨海旅游区离岸流灾害风险排查,发现大量滨海休闲海滩存在浅滩沙坝和离岸流现象,已完成山东、广东、海南、厦门三省一市61个重点滨海旅游区的离岸流风险排查和警示标识设置工作,判定了16个高风险海滩和14个中等风险海滩,竖立了20块科普警示牌板,目前正在开展辽宁、河北、浙江、福建、广西5省(自治区)的排查工作。

据统计,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离岸流最多的国家之一。悉尼和墨尔本等地的多处海滨浴场都有沙洲—海沟地貌,因此多有离岸流导致的溺水事件发生。

在美国,每年有150起死亡事件是由离岸流引起的。在佛罗里达州,每年死于离岸流的人数超过了因雷暴、飓风和龙卷风而死的人数总和。大约有80%的海滩援救事件与离岸流有关。

2012年8月4日当天,韩国的高温天气吸引了80万名游客来到韩国最有名的休养地——海云台海水浴场。海云台的海事警察表示,当天上午10点45分,在第5和第7瞭望台之间出现了一股巨大的离岸流,143名游客被水流卷走。

66名游客被水流卷到70米至80米以外的海域,在寻求救生员救助后,安全回到海滩。其余40余名游客在午间时候被救。当天晚间时候,救生员再次救回了最后的30余名游客。

当地海事警察于当日中午12点15分封锁了海水浴场,直到下午3点30分才重新恢复对外开放。水流产生的具体原因尚不明确,警方推测是水面下扭曲且不规则的陡坡造成的。

在2017年7月8日和9日,由于离岸流,洛杉矶县各处海滩的救生员共执行600多次救援行动和700多次紧急医疗处理。

在洛杉矶县以南的奥兰治县,仅亨廷顿海滩一处,救生员两天内就救起200多名陷入离岸流的游泳者,一些冲浪爱好者也加入救援行列。

离岸流是垂直于海岸线、向外海方向快速移动的强劲海流。它对在海边的人员非常危险,没有经验的游泳者一旦被离岸流带离浅滩,很难与之对抗游回岸边,往往因力竭而溺水。

导致离岸流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水流冲破沙洲的阻挡。沙洲是沿海岸靠外的一侧堆积起来的狭长沙丘,多是由波浪和潮水的运动形成的。大的沙洲形成后,会沿着海岸产生某种类似于水池的地貌。波浪向上朝着沙洲运动时,会提供足够的作用力将水推到水池中,但退落的水流则很难越过沙洲返回大海。

在某些情况下,退落的水流会产生足够大的向后的压力,从而在沙洲的某些部位形成突破。在其他时候,水则会沿平行于海滩的方向流动,直到水流到达沙洲的某个低点为止。无论是哪种情况,在水池中积聚的水一旦找到了出口,就会急速冲入海中,就像拔掉浴缸的塞子后,其中的水会迅速流出一样。

形成的离岸流会吸入水池中的水,然后在沙洲的另一端将其排出。由于波浪不断地将更多的水推进沙洲与海滩间的水池,离岸流将持续几分钟甚至数小时之久。某些离岸流只是昙花一现,而另外一些则会长期停留在一个地区。

一般来说,离岸流最强的部分是从海边到沙洲出口之间的一条直线,不过,离岸流也会吸入水池两侧的水。这样,离岸流将先沿与海滩平行的方向把人冲到侧面,然后再把人向外拖,使人远离海滩。

当退落的波浪通过沙洲的出口向外涌时,会与处于海平面的海水相遇,它的压力将立即下降。水流的整体形状就像一只蘑菇。如果离岸流的强度很大,可能会在海滩上看到它。强离岸流会阻挡传来的波浪,搅起海底的沙子。

在风的持续作用下,海面必定会起波浪,是为风浪。风浪的波动会沿海面传播到远处,但海水却并没有移动——仅仅是在原地作椭圆形“踏步”。

不过,风浪传播到近岸浅水区时,情况就大不相同了。一方面,波高增加;另一方面,由于海底的摩擦阻力迅速增大,波浪将前倾、翻卷、破碎成浪花,在近岸处形成一条明显的破碎带。与此同时,波浪挟带着大量海水冲向海滩,直到其动能消耗殆尽为止。不过,此时海水恰处于最高位置,在重力的作用下,又只能穿过破碎带再回流到海中。

在平缓而漫长的沙岸或泥岸,海水冲向海滩后再周而复始地缓缓回落,一般构不成强劲的离岸流。但如果在某个时刻,海水退落时就可能形成离岸流。如果海岸的地貌特殊,沿着海岸构成沙脊或沙洲,沙脊或沙洲与海岸间又构成了狭长的凹陷带或海沟,那就必定会产生离岸流。因为这种情况下,波浪有充足的动能漫过沙脊或沙洲进入凹陷带冲上海滩,但回落的海水却因消耗了太多能量难以再越过沙脊或沙洲返回大海。于是,凹陷带中的海水会越聚越多,最终大量的海水便从沙脊或沙洲上的某几处较低的缺口冲决而出,形成了强劲的离岸流。

裂流根是离岸流的源头,也就是水源汇聚区。裂流根里的水来自一侧或两侧的沿岸流,沿岸流中的水则来自涌向海岸的波浪。向岸的波浪、沿岸流和离岸流共同构成了近岸流系中海水的输移和循环。

流颈是离岸流的通道,水流急速而狭窄。流颈为离岸流宽度的最窄处,流速最大。

流头也就是离岸流向深海扩散的区域,呈扇形,可达100多米,并有显著的涡动。由于涡动影响,流头边缘必然出现泡沫带和海水浑浊现象,非常容易观察。

离岸流的纵向长度可达60米至700米,宽度一般不会超过9米,但也有特殊情况。

每秒2米,甚至更快。每股的持续时间为两三分钟甚至更长。

离岸流往往暗藏在波光旖旎的海面下,成为海滨浴场的最大危险。

离岸流在任何天气条件下都可能发生,它会出现在多种类型的海滩上。与因猛烈撞击而发出巨大声响的波浪不同,离岸流不会引起人的注意,直到人身陷其中才会发觉。

离岸流的强度和状态因波浪、潮汐、天文、风力风向等多种因素而改变,所以不可预见。

离岸流有巨大的能量,有时连海面上的救生艇也会被吞噬掉,因此一旦遇上离岸流,会十分危险。流颈是最危险的地方,不但狭窄流急,而且因高速产生的负压还会将靠近的游泳者“吸”入。

上一篇:

下一篇:

离岸流是什么鬼?雷雨天气如何躲

搜一下:离岸流是什么鬼?雷雨天气如何躲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高金融网 » 离岸流为什么可怕(海边游泳遇到离岸流会死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