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是谁定价的? - 南方财富网
股票上市前上市公司会予以评估,然后给出一个发行价。发行价是由发行承销商根据该公司的业绩情况,税后净利润以及市盈率等指标确认的。发行价确定后就会到二级市场交易,交易每天会有一个收盘价,次日的价格就是在收盘价的基础上浮动。
比如说:某股票的发行价为10元,上市后经过一天的交易,股价上涨到了15元,若当天收盘价为15元,则此时在收盘价的基础上乘以涨跌幅限制即可。
第一新股票上市是由上市公司开价的(不是瞎开的,怎么算出来的我不知道,好象是跟公司的资产什么有关的)
第二如果已经上市的公司的股票价格,那就是靠投资者和股民买卖来决定的了!!
通俗的说话是没人决定股票的价格,再说也决定不了.
某股的上市公司业绩好,股民愿意投资买这公司股票,但该公司股票打个比方有
1E股,都在其他股民手里,而那些没有股票的股民想要的到,就只能出高价来买
股价的定价机制
股票价格形成的三个机制:
股价形成机制1:猜重器消除噪声
有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最早的估值法市盈率法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才被广泛应用的,那之前的人是怎么给公司估值的呢?
那个年代公司的估值,发现跟现在估值体系的结果大致相当,也是跟基本面匹配,只是波动更大一些。
所以说,股价不是估值方法估出来的,而是交易出来的,就像前面说的大家猜牛重量一样,金融市场就是一个“猜重器”,每个人都带着个体偏差,形成了系统噪声,再通过交易消除噪音,形成成交价格。
这就是股票价格形成的第一个机制:猜重器。即:猜价格。
其中,基本面投资者发挥了最主要的“猜重器”作用,使得股价大体基本反应了基本面。
这也是“有效市场理论”和“随机漫步理论”的理论依据之一。
但是,只要你是活在这个市场中,你就应该感觉到,市场有效性并不存在,否则就不会有6124点的高点,也不会有港股去年十月底那种无底线的下跌,反转之后又无节制地暴涨。
这是因为,股票投资与猜牛重量有两个本质的差别,导致股价的形成还有两个更复杂的机制。人性的贪婪和恐惧相叠加啊。
股价形成机制2:风格偏好函数
牛重量与股价的第一个差别:牛的重量是现实的、客观的,而股票的价格包含了两个方面:
1、现实
2、从现实推测出的预期
净资产50个亿的公司,市值可以到500个亿,这多出来的450个亿都是未来现金流贴现,来自预期。
股价=现实+预期
这里的预期,不是现实的简单线性外推,而是宏观面的某种偏好函数,市场会在不同的时期发生不同的偏差,最后就形成了——“市场风格”。
现实和预期可以组合出四个风格象限:
回顾一下近几年市场的风格:
强现实强预期-象限1,盈利升,投资猛,所有的股票一起提升估值(2020年下半年)
弱现实强预期-象限2,经济增长一般,但市场预期复苏,市场会倾向于提高有空间的股票的估值(2019年上半年)
弱现实弱预期-象限3,盈利差,不敢投资,所有的股票一起压估值(2018、2022年)
强现实弱预期-象限4,经济增长强劲,市场看到了潜在的危险,市场会倾向于对业绩确定性强的股票以估值(2017年、2021年下半年)
四个象限逆时针转运,形成一个标准的宏观经济周期。
所以,市场作为一个系统,不但有噪声,还有偏差。
这就是股票价格形成的第二个机制:风格偏好函数,它决定了市场会给哪一些股票更高的估值溢价和折价。
股价形成机制3:趋势系数,情绪系数。
我们可以把市场的投资者分为两类,第一类投资者就像在猜牛重量的人(基本面投资者),不关心别人的想法,只要报出自己内心认可的那个重量就可以了。
传统的价值投资者,关心公司的内在价值,远甚于关心股价是涨是跌,他们的出价,不受市场影响,如果市场上只有这一类投资者,那就只有风格偏差,没有那么多极端的价格演绎。
但市场上还有第二类投资者,他们使用的不是巴菲特总结的“称重器”,而是凯恩斯总结的“选美投票”,即,不是选出自己认为最美的,而是猜测大多数人认为最美的。
正是这类投资者,在上涨时不断买入,使得市场最后极度高估,在下跌时,不断卖出,到最后极度低估。
总结一下,基于噪声与偏差的股票定价的三重机制:
1、首先基本面定价:投资者消除个体噪声,形成基本股价
2、叠加风格偏差,市场风格偏好函数决定了哪些股票有估值溢价、哪些股票有估值折价
3、再叠加趋势偏差:趋势系数决定了估值溢价折价的放大和回归
由此总结:
股价=内在价值(现实基本面消除噪声定价)+风格偏好(基本面的风格偏好函数)+趋势偏好(风格偏好的趋势系数)
风格偏好的波动性虽然小于趋势偏差的波动性,但因为有基本面的支持,却更稳定。
这部分收到宏观影响比较大:政策,利率,基金周期,美联储利率等等啊。
其中的估值最高点和最低点,代表风格偏差叠加了趋势偏差;
其中的估值次高点和次低点,以风格偏差为主。
很多公司历史上基本面都发生过巨大变化,不能压缩成“历史估值百分位”,而是要去理解每一个极限估值点位对应的当时的现实基本面、当时的市场风格。
投资者更应该专注于企业基本面分析与未来的发展趋势,把与市场相关的估值高低判断的权力,还给市场。
股票的定价权是谁定的?
股票定价是由买卖双方确定的。现在开盘前有集合竞价,买卖双方把自己愿意出的价格进行挂单,卖方以挂单价格最低的优先成交,相反买方以挂单价格最高的优先成交,把第一笔成交的作为开盘价,而收盘价是以,最后一 分钟交易总量的平均价格作为收盘价的。
股价是由谁决定的?
内在价值和市场因素决定的。股价是由其自身本来所具有的价值以及上市后市场的供求关系等因素共同影响而决定的。
股票价格是由谁规定的呢?
股价的涨涨跌跌是由于市场的供求关系引发的,一只股票买的人多了就会上涨,卖出股票的人多了,股价就会下跌。好股票都是跌出来的!
股票的交易价格是如何确定的_股票的价格是怎么决定的?-股识吧
回复正点娱乐:什么是股票价格股票本身没有价值,但它可以当做商品出卖,并且有一定的价格。股票价格又叫股票行市,是指股票在证券市场上买卖的价格。股票价格的分类股票有市场价格和理论价...[详细]
回复张睿铨:限价委托。按客户确定的价格或履约时间的价格进行卖出的定单,买卖委托中设有高于市场价格的卖出价格之指示。当市场价格达到其他设定的价格时,即成交。股票卖出规则如下:1、交易时间股票只能在交易时间卖出,一般周一至周五(。
回复冥妃传:股票大宗交易的成交价格一般由买方和卖方在当日最高和最低成交价格之间确定,若该证券当日无成交的,以前收盘价为成交价。温馨提示:以上解释仅供参考,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您在做任何投资之前,应确保自己完全明白相关的。
回复赵泫雅:在无形化交易市场中,如果某种证券连续数日未成交,以前一日的收盘价作为它的开盘价。在股票交易中股票是根据时间优先和价格优先的原则成交的,早晨交易所的计算机主机撮合的方法和平时不同,平时叫连续竞价,而早晨叫集合竞价。
回复科恩特朗:买卖股票时的买入卖出价是由市场上买入卖出的委托决定的,也就是由供求决定的。股票软件上的买入价、卖出价只是一种“喊价”,是买卖意向,股票软件上的买入价、卖出价俗称“挂单”,即挂在那里等待别人来买或来卖。例如,。
股票的发行价格是怎么确定的?股票发行价确定条件
李博士说:技术分析是基于K线量价关系的分析方法;它可揭示金融市场的多空博弈和标的价格的波动规律。
公司上市后会发行股票,而发行的股票数量与价格都是有规定的,股票发行价是指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票时所确定的股票发售价格,比如某公司上市之后股票的发行价格是5元每股,那么这个发行价格是怎么确定的呢?
股票的发行价格是怎么确定的?
股票的发行价格多由承销银团和发行人根据市场情况协商定出,这个价格会综合考虑很多因素,发行前由主承销商和发行人根据市盈率法来确定新股发行价格,计算公式是:新股发行价=每股税后利润×发行市盈率。
股票发行价格直降关系到发行人与投资者的根本利益及股票上市后的表现。若发行价过低,将难以满足发行人的筹资需求,甚至会***害原有股东的利益;而发行价太高,又将增大投资者的风险,增大承销机构的发行风险和发行难度,抑制投资者的认购热情,并影响股票上市后的表现。
股票发行价格的确定有三种情况:
1、股票的发行价格就是股票的票面价值。
2、股票的发行价格以股票在流通市场上的价格为基准来确定。
3、股票的发行价格在股票面值与市场流通价格之间,通常是对原有股东有偿配股时采用这种价格。
以上即是对股票的发行价格是怎么确定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股票发行价格会直接关系到其是否被投资者喜爱,若是发行价格过高,上市之后人气可能很低,但若是一味的追求发现价格低,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好,毕竟大家对于低价股的股票向来也不怎么喜欢。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点击“在看”鼓励下,祝您2022年盈利翻倍
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出来后股价大幅跌破定增价格,比如说定增价是18,现在料里独图受职股价是14了,而预案发行股票
看公司情况而定,一般为了保证融资到位,公司会想尽一切办法自救,比如释放利好,大股东认购,高管增持,同时调整增发价是优先选择,也是比较常见的。倘若公司救市无力努力无效,就是败了。不过除非出现牛转熊股灾之类的逆转,一般都不会增发失败。监管部门规定,在证监会审核后,公司有一次调整增发价格的机会,但是不能调整增发股数,当还未通过审核时可以调整增发价格,也可以调整增发股数,确保募资总额不变。
华为股价怎么定的
华为内部自定股价为7.85元,总股本222亿股(其中任正非个人持股比例仅1.04%),公司共有10万股东持股,人均22万股,去年人均分红40万。每股分红1.86元,股息率23.7%,外人只有羡慕的份。假设华为是上市公司,按照当前这些炒法,给个60倍市盈率计算,年利润假设为650亿,则市场估值为39000亿,除以222亿股,股价为175元。如果估值为100倍市盈率,则总市值为65000亿(约一万亿美元),股价为29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