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始知蓬莱近
无为总觉咫尺远

茂业商业为什么不涨(预计净利暴跌80%?茂业商业怎么了?)

预计净利暴跌80%?茂业商业怎么了?

作者:大江

2020年已过,然而疫情带来的影响,仍然还在各大公司的财报里显现。

1月29日,茂业商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茂业商业”)发布了2020年年度业绩预减公告,在正式的财报出来之前,给股东们打个“要亏”的预防针。

根据公告显示,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茂业商业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2.46亿到3.97亿,与2019年同期的12.59亿相比,将减少约8.62亿到10.14亿,同比大跌了68.5%到80.5%。

来源:茂业商业2020年年度业绩预减公告

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益的净利润约为2.96亿到约4.36亿,与2019年同期的12.20亿相比,将减少约7.84亿到约9.24亿,同比减少约64.3%到75.7%。

利润大幅下跌,茂业商业在公告里也给出了原因,一是因为受疫情影响百货零售行业销售下滑严重,二是因为成都盐市口茂业天地(北区)正在改造,预计***失约1.04亿。

但仅从业绩预报来看,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茂业商业确实防不胜防,2020年这一年也是***失惨重。

1997年3月,茂业在深圳东门开出了首家门店,如今已经形成了“茂业天地”、“茂业百货”、“仁和春天”、“人民商场”、“维多利”等针对不同群体的品牌。

根据茂业商业2020年的半年报来看,截止到2020年的8月27日,茂业拥有百货、购物中心、奥特莱斯等门店共22家。

而根据其2020年半年度主营数据来看,茂业目前的布*基本上也都是以百货为主,在成都、绵阳、南充、菏泽、重庆、泰州、珠海等地也只设有百货,全国范围内的百货数量有18家,购物中心3家,奥莱只有1家。

来源:茂业商业2020年度半年报

1、百货受疫情冲击严重

此次利润下滑这么严重,也与疫情对百货零售业态的严重冲击有很大关系。

茂业商业在公告里明确表示,作为公司主营业务的百货零售业,受疫情不可控因素影响,销售严重下滑。

来源:茂业商业2020年年度业绩预减公告

近几年百货零售业态本来就属于寒冬期,在现代型购物中心占据主流的情况下,传统的百货零售业竞争力也在下降,以百货业为主营业务的茂业确实压力会比较大。

2、成都盐市口茂业天地(北区)在改造

盐市口茂业天地由原本的“人民商场”变身而来,见证了成都市商业发展的脚步。

1月11日有媒体报道了盐市口茂业天地正处于施工状态,目前只有南区还在正常营业,北区将被拆除重建打造城市综合体。

来源:茂业商业2020年年度业绩预减公告

据了解,此次北区拆除重建总投资额约13亿,但也预计将对茂业造成1.04亿的***失,净利润直接减少约7800万。

3、没什么大动作

值得注意的是,大江查阅了茂业商业2020年半年报,茂业商业去年1月到6月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2.41亿。

来源:茂业商业2020年度半年报

这也意味着,2020年下半年,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茂业商业的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大约为500万到1.56亿,但下半年国内疫情基本上处于平稳状态,并且也恢复了正常生活状态,茂业这个成绩看起来也是不太理想。

纵观茂业商业这一年,在应对疫情上似乎也没有什么大动作,只在部分适合的门店商场外增设了摊位、卖点,但作用寥寥无几。

以茂业业绩最好的百货商场华强北茂业天地为例,去年的业绩也是下滑的厉害。

根据赢商网数据表明,华强北茂业天地2020年商场总销售额为23.97亿,同比下跌了21.8%,依托于数字化,去年线上销售额为1.9亿,同比增长了125%。

从品牌调整来看,华强北茂业天地这一年加强了美妆阵容,相继引入了TomFord、Burberry、Gucci、欧珑、修丽可、POLA、菲洛嘉、奥伦纳素、ElizabethArden、怡丽丝尔等品牌,还引入了EIFFEL埃菲尔铁塔、tanni、Weekendmaxmara、Portspure、FURLA、***李宁、X-LARGE、玖姿、LEFAME、***李宁、索康尼、匡威、周大福、老凤祥、潮宏基、IDO、钻石世家、谢瑞麟、六福珠宝、蛙来哒等品牌。

但翻看华强北茂业天地的官微,大江很少看到华强北茂业天地有开展什么引流活动。

百货零售业态业也并不是只有去年才难。

曾经深圳耳熟能详的百货企业,如今大多走上了转型之路,岁宝2018年将深圳12家岁宝百货打包租给了盒马、选择开始进军房地产,天虹向数字化的线上渠道发力,茂业则走上了并购的扩张大道。

2016年茂业商业先收购了成都的人东百货和光华百货,随后又以超15亿的价格收购了内蒙古的百货公司维多利集团70%的股权。

2018年3月,茂业商业完成了对重庆茂业百货的100%的股权收购。

2018年11月,茂业商业完成泰州一百97.31%股份收购。

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收购公司的业绩并不太理想,重庆茂业百货、泰州一百等都没有完成业绩承诺,并且茂业商业实施的华南区重大资产重组也因为没有完成业绩承诺而在去年4月引来了上交所质询。

茂业商业回复上交所问询函公告

茂业商业更是因为当初对人东百货、光华百货等评估预期过高,导致现在商誉减值,2019年茂业商业计提商誉减值约2921.46万,人东百货“功不可没”。

而且根据茂业商业2019年的业绩财报显示,茂业除了购物中心之外,百货和奥莱门店的营收都呈现负增长,已经开始增长乏力。

来源:茂业商业2019年财报

很明显大举并购的扩张举措,在近几年百货颓势的大浪潮下,并没有让茂业商业转型成功,也没有给茂业商业带来新的活力。

不仅如此,茂业商业近几年的股价也一直下跌,根据东方财富网显示,茂业商业的股价从巅峰时期2010年9月的13.37/股,跌到了如今的3.45/股(股价为2月3日收盘价),市值较巅峰时期的218.06亿已经缩水了158.31亿(截至2月3日的总市值为59.75亿)。

而2020年的胡润***富豪榜上,黄茂如夫妇的身家为200亿,尽管财富上涨,排名却从178位跌到了267位。

商业运营乏力,资本市场玩不转......可以说茂业走下坡路,独角Mall在2019年就已经预判到了,可以查看往期文章:《昔日首富黄茂如和他22年的茂业百货》

去年茂业商业净利润大跌,或许也与茂业商业近几年的扩张举措有很大关系,毕竟单靠“买买买”,只能解得了百货日渐颓势的“近渴”,让业绩报告更好看点,而逆转不了颓势。

净利暴跌83.09%!茂业商业玩不动了?

作者:大江

尽管几个月前茂业商业已经给市场打了预防针,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会减少约68.5%到80.5%,但没想到,实际亏***情况比此前预期的更惨。

来源:茂业商业2020年年度业绩预减公告

3月24日晚间,茂业商业发布了2020年度报告,将2020年的经营情况浓缩在了一份几百页的财报里。

根据财报显示,去年茂业商业的营业收入为36.99亿,相比于2019年122.34亿的营收,同比下降了69.76%。

值得注意的是,茂业商业近几年营收也是处于增长乏力、连续下滑的状态。

来源:茂业商业2020年年度年报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3亿,较2019年的12.59亿相比,下滑了83.09%。

财报里,茂业商业也给出了去年营收和净利润严重下滑的原因。

营收暴跌69.76%的原因在于,一是本次财报采用了新的收入准则,收入、成本采用了净额法核算;二是疫情带来的严重影响。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暴跌83.09%,则是因为疫情和茂业天地(北区)拆除带来的***失。

 

从业绩来看,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茂业商业确实防不胜防,2020年这一年也是***失惨重。

1997年3月,茂业在深圳东门开出了首家门店,如今已经形成了“茂业天地”、“茂业百货”、“仁和春天”、“人民商场”、“维多利”等针对不同群体的品牌。

根据茂业商业2020年年度报告来看,目前茂业商业旗下拥有百货、购物中心、奥特莱斯等门店共22家。

根据其财报显示,茂业商业现在的布*基本上也都是以百货为主,在成都、绵阳、南充、菏泽、重庆、泰州、珠海等地也只设有百货,全国范围内的百货数量有18家,购物中心3家,奥莱只有1家,并且去年所有地区的营收都大幅下滑。

来源:茂业商业2020年年度年报

1、百货受疫情冲击严重

此次营收和净利润下滑这么严重,也与疫情对百货零售业态的严重冲击有很大关系。

茂业商业在财报里再三强调,疫情对公司业绩带来的不利影响。

来源:茂业商业2020年年度报告

近几年百货零售业态本来就属于寒冬期,在现代型购物中心占据主流的情况下,传统的百货零售业竞争力也在下降,以百货业为主营业务的茂业确实压力会比较大。

2、成都盐市口茂业天地(北区)在改造

盐市口茂业天地由原本的“人民商场”变身而来,见证了成都市商业发展的脚步。

1月11日有媒体报道了盐市口茂业天地正处于施工状态,目前只有南区还在正常营业,北区将被拆除重建打造城市综合体。

据了解,此次北区拆除重建总投资额约13亿,但也预计将对茂业造成1.04亿的***失,净利润直接减少约7800万。

3、没什么大动作

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下半年国内疫情基本上得到控制,并且也恢复了正常生活状态的情况下,茂业商业的净利润从第二个季度开始逐季递减,第四季度的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还亏了约1.13亿。

来源:茂业商业2020年年度报告

而纵观茂业商业这一年,在应对疫情上似乎也没有什么大动作,只在部分适合的门店商场外增设了摊位、卖点,但作用寥寥无几。

以茂业业绩最好的百货商场华强北茂业天地为例,去年的业绩也是下滑的厉害。

根据赢商网数据表明,华强北茂业天地2020年商场总销售额为23.97亿,同比下跌了21.8%,依托于数字化,去年线上销售额为1.9亿,同比增长了125%。

从品牌调整来看,华强北茂业天地这一年加强了美妆阵容,相继引入了TomFord、Burberry、Gucci、欧珑、修丽可、POLA、菲洛嘉、奥伦纳素、ElizabethArden、怡丽丝尔等品牌,还引入了EIFFEL埃菲尔铁塔、tanni、Weekendmaxmara、Portspure、FURLA、***李宁、X-LARGE、玖姿、LEFAME、***李宁、索康尼、匡威、周大福、老凤祥、潮宏基、IDO、钻石世家、谢瑞麟、六福珠宝、蛙来哒等品牌。

但翻看华强北茂业天地的官微,大江很少看到华强北茂业天地有开展什么引流活动。

百货零售业态业也并不是只有去年才难。

曾经深圳耳熟能详的百货企业,如今大多走上了转型之路,岁宝2018年将深圳12家岁宝百货打包租给了盒马、选择开始进军房地产,天虹向数字化的线上渠道发力,茂业则走上了并购的扩张大道。

2016年茂业商业先收购了成都的人东百货和光华百货,随后又以超15亿的价格收购了内蒙古的百货公司维多利集团70%的股权。

2018年3月,茂业商业完成了对重庆茂业百货的100%的股权收购。

2018年11月,茂业商业完成泰州一百97.31%股份收购。

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收购公司的业绩并不太理想,重庆茂业百货、泰州一百等都没有完成业绩承诺,并且茂业商业实施的华南区重大资产重组也因为没有完成业绩承诺而在去年4月引来了上交所质询。

茂业商业回复上交所问询函公告

茂业商业更是因为当初对人东百货、光华百货等评估预期过高,导致现在商誉减值,根据2020年年度财报显示,自收购至今,人东百货已累计计提商誉减值约14210.26万元,光华百货已累计计提商誉减值约6103.78万元。

来源:茂业商业2020年年度报告

而且根据茂业商业2019年的业绩财报显示,茂业除了购物中心之外,百货和奥莱门店的营收都呈现负增长,显然在疫情前就已经开始出现增长乏力的情况。

来源:茂业商业2019年财报

很明显大举并购的扩张举措,在近几年百货颓势的大浪潮下,并没有让茂业商业转型成功,也没有给茂业商业带来新的活力。

不仅如此,茂业商业近几年的股价也一直下跌,根据东方财富网显示,茂业商业的股价从巅峰时期2010年9月的13.37/股,跌到了如今的3.76/股(股价为3月25日收盘价),市值较巅峰时期的218.06亿已经缩水了152.94亿(截至3月25日的总市值为65.12亿)。

而2020年的胡润***富豪榜上,黄茂如夫妇的身家为200亿,尽管财富上涨,排名却从178位跌到了267位。

商业运营乏力,资本市场玩不转......可以说茂业走下坡路,独角Mall在2019年就已经预判到了,可以查看往期文章:《昔日首富黄茂如和他22年的茂业百货》

去年茂业商业净利润大跌,或许也与茂业商业近几年的扩张举措有很大关系,毕竟单靠“买买买”,只能解得了百货日渐颓势的“近渴”,让业绩报告更好看点,而逆转不了颓势。

诚聘

我们正在扩张

现需

商务经理2名

内容编辑2名

有兴趣的

简历投递:415771928@qq.com

莱芜茂业几点关门?

21点关门。茂业营业时间周六日早9点开门,一二三四五日9,3O开门中午不休息,晚周未六日22,OO关门一二三四9、3〇关门,茂业是啇业网点,衣服,鞋帽,文具,百货,小吃,超市为一体的商业网点,客流量大,周未六日达到高峰客流量更大。

抱上“地摊经济”的大腿,百货龙头喜提两涨停,背后的深圳前首富早已躺赚100亿-股票频道-和讯网

“怀念不如相见”,最近路边小吃摊要回来了,直接引发网友们热议,不出意外,烧烤、煎饼果子、麻辣烫吊打一切。

地摊经济火了,郑州一位小伙,练摊开奔驰的故事更是为小地摊添了一丝神奇。

6月2日,A股市场地摊经济、商业百货概念股起飞,而深圳首富旗下的茂业商业(600828,股吧)更是连续两日喜提涨停。

近两个月内,成都、郑州、南京到青岛等城市,陆续放开地摊经济,湖北的夜市又要热闹起来了。

天时地利人和齐备,地摊经济火了。没落的传统百货龙头悄悄收获两个涨停。而此前,“茂业系”正陷入尴尬境地:

4月10日,茂业商业多年扩张尝苦果,多家子公司业绩承诺不达标,年报遭上交所问询;

傍上了“地摊经济”的大腿,两个涨停后,茂业商业股价报收于4.50元,回到了年初的模样。

公开资料显示,茂业商业前身为成都人民商场,成立于1953年,于1994年在上交易所挂牌上市。公司业务涉及商业零售、物业经营和酒店(JW万豪酒店)等领域,主要是以百货商场、超市、购物中心等为主的商业零售。

现在来看茂业商业的百货零售模式有点“OUT”了,不过,其背后的掌舵人黄茂如却颇具神奇色彩。早在2004年,黄茂如就登上了深圳首富的宝座,曾17天举牌三家上市公司,与潮汕老乡郑康豪上演股权大战,被誉为资本界“收购狂人”。“茂业系”有5家上市平台,分别为茂业国际、商业城(600306,股吧)、茂业商业、中嘉博创(000889,股吧)以及银座股份(600858,股吧)。

3月20日,黄茂如、张静夫妇以200亿元财富名列《2020胡润全球房地产富豪榜》第93位。这次“坐上地摊”,勿论“茂业系”的迷*,首富的身价又要飙升了吧!

说来也巧,目前黄茂如旗下有五家上市公司,而黄茂如兄弟中有5人身价超过百亿,黄氏兄弟堪称***最“厉害”的兄弟团。

说到黄氏兄弟,2009年,黄茂如、张静夫妇登上胡润零售榜前三,位于黄光裕之后。在黄光裕案发后,面对涉案的传言,黄茂如难得高调地回应,“我想说的是,我并不认识黄光裕,又谈何受他牵连?”

事实上,黄茂如兄弟中赫赫有名的5人是大中华国际实业(000159,股吧)董事长黄世再、深中润集团董事长黄茂展、信和地产掌门人黄振华、集建投资董事长黄茂雄,黄茂如名列老五。

黄茂如出生于1965年,父亲黄石财是一名退伍军人,他用退休的补助在深圳买了一块地。早年,黄家以务农为生,生活清贫。

十几岁的时候,黄茂如跟着哥哥在街头卖豆腐,也开过餐馆,做过屠宰。转机是父亲多年前买下的那块地。

1992年,黄茂如与太太张静涉足房地产,在父亲买的地上开发了第一个房地产项目“茂业城”,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这一年,两人也成为了伯利兹公民。

1995年,黄茂如又创建茂业集团,先后开发了都市花园、中兆花园多个地产项目。1997年3月,首家百货店茂业深圳东门店开业,”地产+百货“,黄茂如引领了商业地产的潮流。

在茂业IPO遇阻后,黄茂如于2005年收购A股上市公司成商集团,转战西南市场,这是茂业商业的前身。

2008年,黄茂如打包旗下15家门店和成商集团在***上市,即茂业国际,融资30亿,开启买买买之路,进军全国。

同年,10月16日至11月3日,黄茂如在17天里,“闪电”举牌深国商、渤海物流、商业城三家上市公司并最终入主渤海物流。在资本市场一战成名的同时,奠定了茂业百货龙头的地位。

2012年,潮汕老乡郑康豪的“皇庭系”半路杀出,搅了黄茂如入主深国商的好*,不过,几个月后,黄茂如转头购入大商股份(600694,股吧)4.5%的股权。

两年后,黄茂如旗下的中兆投资又分两次拿下山东商业龙头企业银座股份10%的股份。

黄茂如的退路:95后儿子接手“并购烂摊子”,楼盘捂10年大赚百亿

以上并不是终点,2016年以后,黄茂如旗下“茂业系”遭内蒙古、太原、秦皇岛、泰州、淄博多地频频出击,或拿下商业集团,或巨资建设项目,豪掷百亿抢占市场。

然而,商业地产和百货的没落难挽回,茂业的盘子越滚越大,利润回报就每况愈下。

到了2019年,茂业商业疯狂收购的多家子公司未完成业绩承诺,赔本买卖的祸根出来了,茂业商业陷入利润下滑,高管动荡的*面。

11月,茂业成立23年后,黄茂如、张静夫妇推出95后的儿子黄维正接班,担任茂业商业总裁。

疯狂扩张后的“烂摊子”儿子接盘了,不知道能不能力挽狂澜。不过,首富的退路安排堪称完美。

2020年1月,茂业集团旗下德弘天下华府“捂了十年”后终于开售,均价8.8万以上,一次性甩出1700套,妥妥的百亿入账。

这还没完,在茂业商业2019年年报中,小财女发现,茂业商业投资了13家公司,新参股重*控股(000950,股吧)、成都银行两家上市公司,其中成都银行获利超10倍。此外,茂业还参股浙江瑞安村镇银行10%、成都彩虹电器1.69%、中铁信托责任公司0.29%。联想到“举牌狂魔”的曾经的操作,小财女觉得这退路妥妥的。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财经女记者部落。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股票,求高手分析为什么会出现放大量,股价却不怎么涨的情况,股价处于低位

低位放量必反弹

股票成交量为什么一直涨不上去

主要是股民谨慎所致

苏宁、永辉、王府井等零售商2021年业绩预告一览_联商网

新华都:预计净利1500万-2200万

1月29日,新华都发布2021年度业绩预告,预计业绩同向下降。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00万元-220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87.91%-91.75%。

公告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的原因系公司零售业务的业绩同期相比波动较大,主要受上年同期享受疫情优惠政策、本期执行新租赁准则以及零售市场竞争加剧等综合因素的影响。

中百集团:预亏2300万至3200万

1月29日,中百集团发布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1年1-12月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00.00万至-2300.00万,同比变动-174.19%至-153.32%。

公司基于以下原因作出上述预测:2021年虽然努力拓展线上销售、提升综合毛利率、加强费用的管控,但因渠道分流、疫情影响,实体门店来客数减少,公司营业收入和毛利额同比有所下降。另外,政策性补贴同比减少,新租赁准则影响,以上因素叠加导致本年利润亏***。

华联综超:净亏***2.96亿

1月28日,北京华联综合超市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年度业绩预亏公告。

预计2021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590.00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益后的净利润-26904.62万元。该公司上年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311.70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益的净利润9101.15万元。

关于业绩预亏原因,公告提到,由于零售行业竞争激烈以及其他渠道的分流等原因,导致公司营业收入下降12.32%,毛利额下降26117万元。

此外,由于非流动资产处置***益、**补助、其他营业外收支等,合计产生非经常性***益-2,685万元。公司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比上年同期减少1,824万元。由于实施新租赁准则,导致费用增加11885万元。

永辉超市:预计亏***39.3亿元

1月28日晚间,永辉超市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3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57.2亿元;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益后的净利润-38.9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44.7亿元。

2021年,永辉总体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8%、毛利率同比下降2.4%。公告显示,业绩预亏的原因主要有四点:

1、面对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以及市场竞争激烈等外部环境的变化,公司主动采取了调结构降库存保市场的策略,公司总体营业收入、毛利率同比下降。

2、围绕“以生鲜为基础,以客户为中心的全渠道数字化零售”的核心战略,公司全年科技投入6.7亿元。线上业务亏***8.4亿元。

3、对外投资、入股等项目带来的投资性亏***。根据初步测算,公司持有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以及计提的长期资产减值准备预计减少公司当年净利润6亿元左右。

4、新租赁准则执行的影响,因公司大部分门店为租赁资产,且租期较长,初步测算新租赁准则的执行使得公司当年净利润与原准则对比减少4亿元左右。

人人乐:预亏2.6亿至3亿元

1月28日晚间,人人乐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8.3亿元~8.8亿元,由盈转亏。

对于业绩出现亏***,人人乐表示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1、经营性收益不及预期。受众多线上平台公司推出的社区团购业务冲击的影响,线下实体门店竞争加剧,门店客流、销售、毛利率持续下降;受疫情防控需要,部分区域门店一度出现停业的情况,对销售影响较为严重;

2、闭店增加亏***。公司根据市场情势变化,对部分销售持续下滑且扭亏无望的门店实施关闭,增加一次性***失;

3、政策性影响亏***。公司自2021年1月开始执行新租赁会计准则,增加当期亏***。

家家悦:预亏2.6亿至3亿元

家家悦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1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000万元至-30,000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非经常性***益影响金额约4,400万元,公司预计2021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益后的净利润-30,400万元至-34,400万元。

业绩变动主要原因是,2021年国内新冠疫情时有零星反弹,疫情防控常态化,据***统计*公布2021年四个季度的GDP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增长率持续弱化,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预期转弱的压力,连锁零售企业的经营也面临较大挑战,疫情及经济下行压力对超市经营影响的深度和持续性远超公司预期,公司四季度利润出现较大幅度下滑。

三江购物:净利润同比下降28.14%

1月24日,三江购物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公告,2021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25亿元,同比下降8.73%,其中,主营业务收入37.44亿元,同比下降9.2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8791.67万元,同比下降28.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益的净利润6384.47万元,同比下降38.3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减少3443.56万,下降28.14%,主要是销售同比下降以及门店升级带来的成本增加。

永旺百货:预亏***至多约4.9亿港元

1月28日,永旺(***)百货有限公司公告称,根据集团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未经审核综合管理账目及董事会目前可得资料的初步评估,本集团将录得控股股东应占亏***约港币4.7亿元至港币4.9亿元,而2020年同期之控股股东应占亏***为港币0.368亿元。

公告显示,董事会认为集团亏***增加主要归因于下列因素:于报告期内,集团未从***特区**及***内地市**收到与去年同期相同数额的**补助;在计及使用权资产、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商誉的减值亏***;于报告期内***经济复苏缓慢对***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以及广东省及深圳报告的COVID-19病例增加影响了店铺的正常运营。

1月28日,利福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预期利福国际将录得该公司拥有人应占亏***约13亿港元。

观点新媒体获悉,根据对利福国际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未经审核综合管理账目的初步审阅及目前可得资料,与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录得溢利约1.39亿港元相比,预期利福国际将录得该公司拥有人应占亏***约13亿港元。

利福国际称,本年度预期亏***主要归因于巨额投资淨亏***约19亿港元,去年则录得约3450万港元投资淨收益;投资物业公平值亏***约3200万港元,远低于去年录得公平值亏***约4.18亿港元。

银座股份:净利润为2300万-3300万

1月28日,银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预盈公告。预计2021年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00万元至3300万元,预计2021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益的净利润区间为-1400万元至-2400万元。

公告内容显示,银座股份于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86亿元,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益的净利润为-4.26亿元,每股收益-0.7423元。

银座股份2021年业绩预盈,主要原因是由于2020年同期受疫情影响导致公司销售额下滑,执行***及地方**关于新冠疫情期间租户租金减免政策,为租户减免租金导致净利润减少。

南宁百货:预计净利润110万

1月27日,南宁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1年度业绩预盈公告,预计2021年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10万元;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益后的净利润约为-2000万元。

据了解,上年同期,该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025.22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益的净利润为-11846.95万元。

公告显示,本期业绩与去年同期相比变动较大的原因主要是公司未计提大额资产减值***失、预计负债及坏账准备所致。

茂业商业:净利同比增长134.7%

1月27日,茂业商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预计2021年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4.3亿元到5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增加2.17亿元到2.87亿元,同比增长101.9%到134.7%。

对于业绩增长,茂业商业表示,公司本次业绩预增,主要由于经营层面公司通过开展门店调改升级、优化门店结构、加速拓展线上业务,并通过优化内控管理降低成本等方式,推动公司业绩提升;以及子公司成商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仓储运输分公司拆迁产生收益,影响金额为6820万元;而上年同期公司成都盐市口茂业天地(北区)拆除导致***失,影响金额为7800万元;上年同期投资性房地产评估减值,影响金额为4970万元。

南京新百:预计净利润增长66.13%

1月25日晚间,南京新百发布业绩预告,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1年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10.11亿元到12.49亿元之间,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2.59亿元到4.97亿元,同比增加34.49%到66.13%。

预计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益的净利润在9.94亿元到12.32亿元之间,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3.29亿元到5.67亿元,同比增加49.46%到85.22%。

南京新百称,报告期内,随着新冠疫情在全球形势趋缓,受疫情影响的业务板块营收逐步恢复,公司加强管理、降本控费,养老等业务板块业务拓展。

王府井:预计净利13.99亿

1月24日,王府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1年度业绩预增公告显示,王府井预计2021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倍左右,至多增加13.99亿元。业绩的增加,王府井将其原因归功于经营的恢复和门店转型带来的影响。

根据报告显示,王府井预计2021年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39亿元到13.99亿元,与同一控制企业合并调整后上年同期数据相比,预计增加9亿元到10.6亿元,同比增加266%到31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益的净利润为8.58亿元到10.38亿元,与同一控制企业合并调整后上年同期数据相比,预计增加4.5亿元到6.3亿元,同比增加110%到155%。

友好集团:预亏5000万元左右

友好集团公布2021年年度业绩预亏公告,公司2021年年度经营业绩预计亏***5000万元左右。扣除非经常性***益事项影响后,公司2021年度业绩预计亏***2300万元。业绩预亏主要是由于诉讼***失及关店***失等非经常性***益事项所致,影响金额约为4898.88万元。

广百股份:预计净利润2.4亿-3亿元

近日,广百股份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预告,预计业绩同向上升。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亿-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40%-29.24%。

翠微股份2021年预计净利1.4亿-1.8亿

1月18日,翠微股份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亿元到1.8亿元,同比增加72.16%到121.35%;扣除非经常性***益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89亿元到2.29亿元,同比增加184.1%到223.02%。

顺丰:净利润同比下滑四成

1月28日晚间,顺丰发布2021年业绩预告。数据显示,预计2021年顺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2亿元-44亿元,同比下降40%-43%,去年同期盈利73.26亿元;扣除非经常性***益后的净利润为17.8亿元-19.3亿元,同比下降69%-71%,去年同期盈利61.3亿元;基本每股收益为0.91元/股-0.96元/股。

对于2021年业绩同比下降的情形,顺丰提及四个原因,分别为公司加大了对场地、设备、运力等网络资源投入;年初疫情期间响应春节原地过年号召,留岗员工人数和补贴增加导致人工成本上升;定价较低的经济型快递产品增速较快,对整体利润率造成一定压力;2020年公司享受到较多的***抗疫相关税费减免优惠,2021年该等优惠政策陆续结束。

1月28日晚间,苏宁易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1年1-12月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3.00亿至-423.00亿,同比变动-912.94%至-889.5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益的净利润为亏***439亿至449亿。

1月25日,拉夏贝尔发布公告称,预计公司2021年度营业收入为4亿元-5亿元,预计亏***6亿元-9亿元。

因公司2020年度经审计的净资产为负数,公司A股股票已被上交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且目前仍未撤销。经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核算,预计公司2021年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2亿元至-16亿元。

1月24日晚间,太平鸟披露2021年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2021年实现归属净利润为6.6亿元左右,与上年同期相比预计减少7%左右。

太平鸟表示,2021年公司利润较上年同期有所减少,主要原因是由于2021年4季度,受国内疫情反复、暖冬气候等不利因素影响,公司运营快速调整应对不足,同店零售额同比出现下降,对公司净利润影响较大。此外,报告期内,公司加大品牌营销、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的投入,相关费用支出同比有较大增长;同时社会公益性捐赠支出也有较大增长。

1月21日,***利郎发布公告,2021年第四季度“LILANZ产品”的零售金额(按零售价值计算)与2020年同期比较取得中单位数增长。

2021年全年“LILANZ”产品的零售金额(按零售价值计算)与2020年同期比较上升15%至20%。

1月19日,安踏体育发布202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的最新营运公告。

数据显示,2021年第四季度,安踏品牌产品的零售金额(按零售价值计算)同比增长10-20%,与2019年同期相比录得10-20%高段的正增长;FILA品牌产品的零售金额同比录得高单位数的增长,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35-40%。此外,所有其他品牌零售金额同比增长30%-35%,同比2019年同期增长100-105%。

哈森股份:净利预亏1300万-1900万

1月12日晚间,哈森股份披露2021年年度业绩预亏公告显示,预计2021年年度实现归属净利润-1300万元至-1900万元,去年同期归属净利润为-4353.29万元,同比减亏。

对于本期业绩预亏的主要原因,哈森股份表示,报告期内,疫情对公司线下店铺的销售仍然有所影响。根据初步统计,本期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约11%,亏***同比减少。本期非经常性***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同比减少约1380万元,其中计入本期***益的**补助比上年减少约1113万元。此外,公司对递延所得税资产复核,预计在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减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

潘多拉:销售额上涨23%

据财报数据显示,潘多拉去年销售额同比上涨23%至234亿丹麦克朗,创历史新高。第四季度该品牌销售额为90亿丹麦克朗,超过分析师预期的84亿,营业利润为27亿丹麦克朗,同样高于预期的25亿。

潘多拉首席执行官AlexanderLack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潘多拉已恢复增长,但在***的实体零售业务仍受到其他限制的负面影响,第四季度该品牌在***的收入大跌36%至2亿丹麦克朗,较2019年同期减少51%。

永辉超市“双节”抖音直播销售额超1.3亿

“抠门经济”与打折潮流永辉超市推出“正品折扣店”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高金融网 » 茂业商业为什么不涨(预计净利暴跌80%?茂业商业怎么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