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讯网:融金宝CEO为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表意见
和讯网今日新闻刊发专题稿,对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需进行分级监管等措施发表专家意见,融金宝CEO也为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表意见。
和讯网讯 两会持续进行,全国政协***、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公司副总经理谢卫向互联网金融“开炮”,指出“伪互联网金融平台”坑害投资者,扰乱行业正常秩序。专家呼吁,建立分级监管等机制区分真伪P2P,规范新金融市场。
李逵还是李鬼?
谢卫在提交的《关于高度重视“伪金融”可能引发金融风险的对策建议》中指出,近年来,一些“伪金融”活动随着金融创新浪潮沉渣泛起,借“创新”之名,让普通投资者真假难辨,严重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
谢卫在提案中总结了“伪金融”的四种具体表现形式:非法集资;自融;庞氏骗*及资金池错配。
某支付公司相关负责人向和讯网记者指出,跑路、倒闭潮中的所谓P2P,本质上是打着互联网金融旗号的传统民间融资平台,无论是金融风险甄别能力,还是技术特征、商业模式,跟互联网金融关系都不大。
这位负责人还表示,其实跑路事件中的所谓P2P,本质上就是“伪互联网金融”平台。
“伪互联网金融”平台为何会屡禁不止?
融金宝CEO陈喜坚认为有3个原因:一是有些平台没有认识到互联网技术运用于金融业并没有改变金融的本质,对各类金融产品的本质属性缺乏准确的了解,对金融的法律红线缺乏敬畏之心。二是金融产品设计没能满足不同风险承受能力投资人的需求,因而出现了一些有市场但不合规的产品,运作不当给市场带来风险。三,是金融监管跟不上市场发展,缺乏应有的引导和警示。
建议建立分级监管等机制规范市场
正因为“伪互联网金融平台”有如此巨大的危害,有可能造成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专家呼吁,建立分级监管机制区分真伪P2P。
其中,全国政协***、中央财经大学教授贺强在两会上提案,要求对P2P平台进行分级监管,“P2P不是不允许搞,但是允许那些人搞,不允许哪些人搞,首先必须要分清。”
贺强还表示,对于P2P平台要扶大限小。
某支付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进一步防范这些“披着互联网金融外衣的狼”爆发更多的风险,应该把他们与互联网金融区别开,以分级监管的思路规范新金融市场。具体到操作层面,一方面要明确监管规则,让行业有规可依;另一方面可引入过去证券、信托等传统金融市场采用过的分级管理思路,逐步引导市场规范化。
谢卫则指出,除了分级监管以外,还需要在现有机构监管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功能监管,同时在功能监管上实行大体相当的监管标准,以维护市场的效率和公平。还要通过制度化的手段建立起各个监管部门之间的职责划分和信息共享机制。
业内人士指出,分级监管作为过渡期方案,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借鉴性意义。支付、P2P、众筹等领域的风险,本质都不相同,需要监管介入的程度也不一样。因此对于利用互联网金融外衣和口号进行庞氏融资和非法集资要重点打击。而对于真正的创新,应该给予更多创新空间给予鼓励,防止因互联网金融有“李鬼”而对互联网金融一刀切收紧监管。
2016将成互联网金融去伪存真关键时期
2016年**工作报告中,“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被列入2016年重点工作部分。报告同时提及“扎紧制度笼子,整顿规范金融秩序,严厉打击金融诈骗、非法集资和证券期货领域的违法犯罪活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2015年如果可以被称为互联网金融监管元年,2016年就是互联网金融规范年,从促进到规范,从野蛮生长到有序发展,行业到了去伪存真的时期。
融金宝CEO陈喜坚表示,互联网金融的核心价值是普惠,对于目前国内实体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通过投资者教育,行业全体自律及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保持自检自查的态度,都可以在多方面减少伪互联网金融平台的产生。
陈喜坚表示,未来,通过新的云技术应用等各种功能及介质手段,降低服务成本,满足高频、广众、小额的交易需求,实现金融普惠性,并保证系统安全可靠,以分享、开放、平等、协作的互联网精神探索出一条可持续性的商业模式路线。
100元理财门槛,100%权威金融机构担保
和訊財經的軟件是不是可靠啊?
是啊,不用相信软件的要是软件就可以保证你赚钱的话是不是所以的人都没有赔本的了找个不错的看盘软件就行其他知识慢慢的积累和学习
和讯外盘期货是真的吗?和讯操盘宝可靠吗?
展开全部小老弟这是真的。
和讯SGI公司|恩捷股份光鲜背后危机四伏?是下一个宁德时代的说法靠谱吗? -股票频道-和讯网
2022年5月24日,恩捷股份(002812)最新的和讯SGI指数评分解读出炉,公司获得了85分。
恩捷股份SGI指数整体上呈现右侧缓和的偏“V”走势,在疫情初期指数往下砸出巨坑后便迅速反弹,经过长期修复,从目前指数所测度的综合经营能力来看,各个维度已经恢复到疫情前的较高水平。
得益于需求高增,市场规模扩张,作为隔膜龙头的恩捷股份持续受到资金热捧,股价在2021年累计暴涨逾200%,恩捷股份凭借何种财技和特性令投资者重金下注呢?
图:恩捷股份和讯SGI指数综合评分,数据来自各季度财报
一、傍上新能源,隔膜行业前途怎么样?
近年来,在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的带动下,从正、负极材料,到隔膜和电解液,锂电池产业链迎来巨大增量机会,但是从二级市场细分板块来看,业绩光鲜的电解液却在锂电池四大核心材料中垫底,正、负极由于受资源品大涨影响盈利承压,回调幅度不小,而隔膜却风景独好,深层次根源是什么?
首先和广阔的增量空间有关,隔膜的功能主要是负责将电池正、负极分隔开以防止两极接触而短路,并让电解质离子自由流动,对材料的均匀性、孔隙率要求较高,随着下游需求增长迅猛增长,市场规模快速扩张。
根据GGII数据显示,2021年***锂电隔膜出货量78亿平米,同比增长超100%。据***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预测,***动力(600482)电池规划产能2023年将达1000GWh,2025年动力产能接近2500GWh,而按照1GWh锂电池对应隔膜需求约1500万平方米,由此推算,2025年锂电隔膜市场容量至少达375亿平米。
其次,行业特性也是重要影响因素,隔膜板块在行业特性比如集中度、盈利性、上下游地位等层面优势显著。一方面,隔膜行业竞争格*相对较好,仅前三大产商便占据了整个行业7成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隔膜的盈利能力也高于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和电解液,此外隔膜行业由于非上游的核心市场,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较小。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隔膜的良品率还有巨大的进步空间,锂电池几个核心材料中,当前正负极材料、电解液之类的良率已经能达到90%左右,而隔膜行业挣扎在60%左右良品率水平上。
身处有前途的行业,尤其还是行业龙头,恩捷股份近据此营造出一股漂亮的增长曲线,2021年营收79.82亿元,同比增加86.37%,归母净利润27.18亿元,增幅高达143.6%,此外,毛利率也涨了7.23个百分点达到49.86%。
光鲜的业绩和产能释放、客户资源密不可分,2021年的隔膜产能规模达到50亿平方米,同比大涨52%,出货量超30亿平方米,规模优势带来的是毛利率的同步增加,也增加了7.82个百分点到53.21%。
疯狂扩大产能的背后是新能源汽车销量火爆带动的下游对隔膜的强烈需求,甚至很多下游电池企业通过大额长单锁定产能,仅从恩捷去年合同负债超过7.6亿就可以从侧面展现下游客户对于隔膜产品的旺盛需求。
从国内客户来看,宁德时代和恩捷签订了自2022年总金额不低于51.78亿元的***法隔膜产品合同,近30亿平米,双方还合资建设了年产能16亿平米的***法隔膜和20亿平米干法隔膜的合资公司,计划投资额超过80亿。
除此之外,中创新航也和恩捷签订总金额不超过25亿元的隔膜产品合同,亿纬锂能(300014)则和公司合资在荆门建设16亿平基膜及涂覆产线,项目投资额超过52亿。
不止国内的电池厂商争抢隔膜产能,海外的电池企业和车企也在踊跃入*,通用与LG合资成立的电池厂UltimuCells与恩捷签订了3年,采购总金额2.58亿美元以上的隔膜合同,另外,恩捷还与某海外车企签订了自2022年到2024年的长期供应合同,总体供应量不超过16.5亿平米。
由于隔膜行业广阔的增量空间,导致这条高景气赛道的高成长性和高盈利性,令无数的潜在进入者垂涎欲滴,行业注入新生力量后,硝烟味道日渐浓烈,恩捷股份在“一超多强”的格*下面临一定的潜在威胁和压力。
比如中材科技(002080)自2019年收购湖南中锂后,锂电池隔膜业务市占率就一举位列行业前三,尽管在盈利水平等方面与恩捷股份尚有差距,但是随着近年来积极并购、扩产,行业影响力在逐渐提升,同时,星源材质(300568)等业内实力强劲的选手,一如往常的保持较高水平的发挥,行业霸主恩捷股份免不了与这些优秀选手短兵交接。
但是,必须承认的是目前恩捷股份具备较深的护城河,主要体现在高市场占有率、高毛利率、净利率和高良品率这三个层面。
从高市场占有率来看,恩捷股份通过频繁的收购跑马圈地,2018年11月收购江西通瑞,2019年5月收购深圳青松,2020年3月收购苏州捷力,2021年5月收购重庆纽米,2022年3月收购富强科技,此后,恩捷股份在锂电隔膜市场靠扩张一骑绝尘。
从高毛利率、净利率来看,恩捷股份的盈利能力之所以领先于同行,关键在于高市场占有率带来的规模效应,单位固定资产折旧成本被持续摊薄,毛利率呈现节节攀升的走势。
2021年毛利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49.86%,分季度看,第四季度更是达到53.07%,需要指出的是,恩捷股份的毛利率、净利率都高于下游的宁德时代,对于重资产模式下的化工企业而言,这样的盈利能力无疑值得肯定。
相比之下,恩捷股份盈利能力显著跑赢同行,星源材质毛利率37.80%,净利率只有15.33%,毛利率相当于恩捷净利率的水平。璞泰来(603659)毛利率39.85%,沧州明珠(002108)毛利率20%左右,净利率更是只有10%出头。
从高良品率来看,相比正、负极材料,隔膜行业生产工艺复杂,普遍良品率较低,而恩捷股份凭借技术优势实现了优于同行的良品率,良品率越高,单位原材料使用量越少,单线产量越大,促使单位制造费用的分摊越低,最终实现降本的作用。
恩捷股份成为千亿锂电材料巨头后,直接把李晓明家族推向了云南省首富的位置,2019年,李晓明家族以130亿元的财富成为云南的首富,2021年,李晓明家族的财富规模已经膨胀到了670亿,在福布斯***内地富豪榜上居然排到了前50。
需要指出的是,李晓明家族在恩捷股份里面占的股比很高,有6位股东来自于他的家庭成员,包括妻女、兄弟、弟媳,以及侄子,一股独大的特征非常明显,而且家族绝大多数都已经加入了***籍,只有李晓明弟弟没有加入,但也是有绿卡,所以基本上恩捷股份是一个***人的公司。
在2019年年底到2021年,李晓明家族家族从前三轮减持中套现20亿左右,当然,逢高减持也无可厚非,但是之后还继续套现便会成为一个疑问,根据最新公布的第四轮减持计划,李晓明家族将实现40亿的资金退出。
在财经观察人士水皮看来,由于锂电池行业技术更新换代太快,如果一旦没有跟上,很有可能就会被OUT,恩捷股份现在实际上也是在技术层面上面临着这个重大的挑战。此外,产能过剩也是一个突出的挑战。
由于各大厂商不断通过募资、并购等方式扩张产能,包括头部恩捷股份、星源材质在内的产业链企业,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高的吸引下,陆续加码扩产,甚至赛道之外的“石化航母”恒力石化(600346)、“三聚氯氰龙头企业”美联新材(300586)等企业也开始下场投产锂电隔膜,盲目的扩张带来的产能过剩以及产能利用率不高已经引发业内从业者的担忧。
上海和讯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不错的,和讯网(www.***)创立于1996年,从***早期金融证券资讯服务脱颖而出,建立了*个财经资讯垂直网站。经过近二十年的专注耕耘,和讯网逐步确立了自己在业内的优势地位和品牌影响力,成为财经互联网专业、高端及品质的代表。和讯网是一家同时拥有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基金销售业务资格证书、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及证券投资咨询资质的网站,月均覆盖用户超过六千万,全年覆盖用户过亿,取得了公募基金***代销牌照和私募基金牌照。我们是金融证券行业*权威的网络信息平台之一,我们专注于为中产阶层 进行价值提供、财富管理这一巨大的服务产业。
和讯第三方理财事业部(理财客licaike.***),是和讯网旗下公募基金及高净值产品代销运营主体,其***于基金公司、银行、信托公司、券商等产品提供方及传统销售渠道,以中立的立场,为投资人提供专业的基金投资、购买产品、信托、保险等一站式服务的新渠道。依托和讯强大的研究平台,以专业的眼光,站在客户的立场,根据客户的要求和市场状况,提供合适的理财相关产品服务和持续跟踪调整服务。理财客将逐步涵盖期货、信托、保险、外汇、银行等理财产品,打造为多元化一站式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当前因公司业务发展需要,特诚聘所述岗位。
富豪的烧钱游戏or国之重器的阳光产业?大佬们的造车梦到底靠谱吗?-汽车频道-和讯网
建立教师节,标志着教师在***受到全社会的尊敬。这是因为教师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的未来。每年的教师节,***各地的教师都以不同方式庆祝自己的节日。
本月初,沉寂许久的贾跃亭忽然宣布卸任法拉第未来CEO,退居二线。
想当年贾跃亭为了自己的造车梦,不仅将全部身家押宝在法拉第未来之上,甚至还搭进了乐视,欠下了一*股债。因而这次卸任,外界都觉得不可思议。
对于卸任原因,贾跃亭解释道,“我之所以放弃一切,只为把FF(法拉第未来)做成,尽快彻底偿还余下的担保债务,实现变革汽车产业的梦想。”
和贾跃亭一样,很多大佬也在做着造车的美梦。有的人已经梦醒,有的人还沉迷其中。
2014年-2018年,***有超过三百家注册公司进入造车领域。截至2019年3月,***平台累计注册新能源整车企业达到635家。
房地产、家电、互联网等行业大佬纷纷涉猎新能源汽车。一场轰轰烈烈的造车运动早已拉开大幕,且愈演愈烈。
尽管谁都知道,造车之路多崎岖,烧钱之迅速无异于财富粉碎机。但神奇的是,造车对那些大佬而言就像一块魔石,让他们义无反顾,甚至不计代价地投身其中。
许家印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十分看好。他曾放下豪言称,力争在3年至5年内成为世界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在恒大的远期规划中,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其打造百年老店的重大战略决策。
许家印的造车梦始于2018年。2018年2月12日,恒大睿驰智能汽车正式注册成立。
2018年6月25日,恒大集团通过旗下恒大健康突然宣布,恒大集团以67.46亿港元收购***时颖公司100%股份,间接获得SmartKing公司45%的股权,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而法拉第未来正是SmartKing的全资子公司。
不过,与贾跃亭联手造车的计划并未持续多久。短短数月之后,许家印便与贾跃亭决裂,然后马不停蹄地开始绘制自己的造车蓝图。
今年8月28日晚亚冠1/4决赛上,恒大球队的红色队服胸前,“恒驰”两字宣告了恒大汽车品牌的诞生。
今年以来,财大气粗的许家印开启疯狂买买买模式。在技术升级、生产资质、生产基地、人才队伍、能源服务、销售渠道等方面进行了密集的大手笔投资,几乎在一年内完成了从研发、生产到销售及售后的整条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布*。为了造车,许家印出手十分阔绰,仅广州、沈阳这两大产研基地,便花去了2800亿。
在造车的大佬中,许家印堪称“劳模”。2019年至今,他已六次出国为造车忙碌,共跨越5国10城,飞行时长超130小时,总行程近10万公里,可绕地球两圈。
尤其是9月份,许家印顾不上中秋赏月,马不停蹄地飞到欧洲,在法兰克福车展宴请了六十余家全球顶级汽车工程技术龙头企业、汽车零配件龙头供应商的董事长和CEO,在意大利拜访了世界***汽车设计巨头宾尼法利纳公司,在米兰访问了世界知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马瑞利。
尽管投资和付出这么多,恒大的造车计划却并不像预想的那般顺利。
许家印已为造车投入数千亿,然而根据恒大健康的中期财报,新能源汽车业务在今年上半年仅为恒大健康贡献了2.84亿元营收。
据相关报道显示,截止7月底,恒大开发的新能源汽车——国能93车型销量仅为8辆,然而,其今年的销售目标为1000辆。此外,国能新能源汽车目前仅有一家合作的线上汽车销售渠道,尚未建设线下网点。
快人快语的她曾经评价说,“***的汽车有一点粗制滥造”。然而,当她亲自涉足造车领域,面前的道路似乎更加崎岖不平。
2016年8月,董明珠首次向格力的股东们抛出了自己造车的宏大梦想。不过,为造车收购“珠海银隆新能源”的计划并未获得大股东们的支持。董明珠坚定地认为,“珠海银隆是个未被发现的金子”,拒绝投资的股东们“鼠目寸光,只看眼前三分地”。
不气馁的董明珠,个人掏腰包10亿元,还拉来了王健林、刘强东等30亿元,拿下了银隆22.39%的股份,正式跨入造车领域。
可是事与愿违,董明珠的造车计划没过多久就搁浅了。因珠海银隆相继被爆出拖欠贷款、产业园大面积停工等原因,最终董明珠与银隆创始人魏银仓彻底翻脸、对簿公堂。两年时间,从“非投不可”到最后一地鸡毛,可董小姐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的“造车梦”。
继银隆后,2019年8月23日,格力电器(000651,股吧)与威马汽车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在智能制造、车家智能互联等智能化相关领域,以及整车制造、高端设备输出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共同探索在渠道方面合作的可能性。据相关人士透露,格力还与一汽大众、上汽通用等多家车企合作,合作模式与威马类似。
2019年9月,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联手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共同投资设立了国创能源互联网创新中心(广东)有限公司。其中,“新能源”的关键词加上格力电器、银隆的出现,难免给人以董明珠或为造车而蓄力之感。
与许家印暴风骤雨般的投资不同,董明珠的造车计划谨慎、克制,且屡挫屡战。然而时至今日,一切尚难言成功。尤其是,近期格力即将面临着重大股权转让,高瓴和厚朴,都有可能成为其接盘方。而董明珠的造车计划未来将如何进展,也将更加充满变数。
王健林出资5亿入股银隆,华夏幸福(600340,股吧)董事长王文学3.3亿收购合众汽车;碧桂园创始人杨国强6.4亿在佛山建设汽车小镇;绿地投资15.5亿港元接手润东汽车30%股权;宝能以65亿控股观致汽车,后又投资140亿在浙江建设新能源汽车基地……
据不完全统计,恒大、万达、碧桂园、宝能、万通、华夏幸福等十余家头部地产商,仅2017年以来对汽车产业的投资规模已接近800亿元,计划总投资更高达数千亿。
除了一些传统行业的大佬,BAT、华为、滴滴等互联网和科技企业也早早布*造车。
2015年,百度便成立了“百度自动驾驶事业部(ADU)”,进军汽车自动驾驶领域,并联合一汽红旗共同研发国内首款L4级自动驾驶乘用车。
阿里于2015年成立达摩院,设立自动驾驶部门,并投资滴滴、大搜车等平台,力图借此完善阿里新零售版图。
腾讯同富士康、和谐集团共同成立和谐富腾电动汽车产业基金,投资创立爱车、FMC、爱驰亿维三家电动智能汽车公司。
华为则与奔驰、宝马、奥迪、东风、长安、上汽、一汽、广汽、大众通用等整车企业联手,共同推进车联网和智能汽车等方面的研究与发展。
1、首先,业内普遍认为未来5年、10年、20年,汽车产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将成长为国内几万亿,全世界几十万亿的大产业。
***汽车年销量已连续8年世界第一,但目前我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为140台,还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总体而言仍属于年轻的汽车消费市场。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汽车保有量约2.5亿辆,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350万辆,占比仅为1.4%。到203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有望达到1750万辆,市场空间巨大。
2、其次,一度**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力度十分强大。这为造车提供了日趋完善的发展环境。
我国在2009年首次提出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在10年时间里,我国陆续发布新能源汽车发展相关政策,大力支持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自2015年我国在《***制造2025》中首次提出智能网联汽车概念之后,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便上升到了***战略高度。
汽车工业发展百年,核心技术多被国外垄断,当新能源汽车颠覆而来时,这被看作是一次改写全球汽车产业的绝佳机会。众多大佬必然也是顺应历史潮流,不愿放过这次机会。
3、此外,随着房地产等行业的红利逐渐消退,汽车成为企业转型新的谋变与出路。
那些位于财富金字塔顶端的大佬们迫切渴望找到新的赢利点,以确保自己在时代潮流中不被冲刷下去。于是,以地产大佬为急先锋,包括互联网、科技、实业领域在内的头部企业家纷纷涉足造车。
虽然造车是一件极为诱人的事情,可当众多大佬一窝蜂扎堆造车的时候,却并非个个顺风顺水。尤其对于那些“门外汉”的大佬而言,从原来的领域一下跨越到全新的领域,如果步子迈得太大,很容易就马失前蹄,搞不好还要将家底也搭进去。
2019年6月中旬,***民营500强、宁波最大房地产企业银亿集团申请破产重整。旗下上市公司ST银亿也受到严重影响,不仅市值跌去数百亿,还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银亿的坍塌,就跟其实控人熊继强痴迷造车不无关系。仅仅2016年一年,熊继强就砸下整整119亿,连续暴买三大世界级汽车零部件制造商。而这百亿资金,部分来自对上市公司银亿股份的股权质押。
熊继强通过猛加杠杆借钱造车,致使主业命脉受到压迫。早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至少五家金融机构给熊续强发来违约通知,共计4.1亿股质押盘可能被强行平仓。
危情之际,熊续强在并购期间转移、占用上市公司近32亿资金的操作也东窗事发。相关融资方闻风撤离、银亿债券的投资人直接诉诸法律。ST银亿从高位雪崩式坠落。
杉杉集团董事***郑永刚也曾试图实现自己的造车梦。不过与熊继强一样,郑永刚的造车梦也像个无底洞一般掏空着杉杉的多年积累。
2016~2018年,杉杉新能源汽车业务净利润连年为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7047万元、-1.8亿元和-1.71亿元。
2018年全年,杉杉新能源卖车仅29辆,亏***1.71亿,相当于每卖一辆车平摊亏***590万,每卖一辆车就白卖一万多件西服。
在造车行业奋战三年后,坚持不住的郑老板只得赶紧刹车,叫停今年的新能源客车和物流车等造车业务,回血止***。
曾与李书福、王传福齐名的民营企业家尹明善,靠造摩托车登上重庆首富之位,但碰上汽车,也是不从心。
2003年,尹明善决定进军汽车行业,十几年来,无论是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共享汽车,力帆股份(601777,股吧)均有涉足,但也都没翻出什么风浪。
2016-2018年,力帆股份连续三年扣非净利润亏***。其中,2018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7.95%,但扣非净利润却巨亏21.49亿。
为了缓解财务危机,力帆股份也走上资产卖卖卖之路,2018年先后以6.5亿和33.15亿,把造车牌照、汽车生产基地给卖了。
可见,造车梦想虽然美丽,却十分烧钱。如果没有巨大的财力支持、对路的发展模式,美梦随时可能变成噩梦。
汽车,这个传统上需要几十年技术积累的重技术、重资产行业,并非一朝一夕便可一蹴而就的。
即使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规划,传统的车企也十分保守。宝马、奥迪、奔驰都是2025年左右实现小规模量产,大众是2028年,丰田是2030年。
然而目前国内的造车趋势是,找钱,然后大干快上。
大干快上的结果很容易想见。据粗估,目前国内新能源车企中,有整车制造能力的不足30%,有量产交付能力的不足20%。而国内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的累计投资已超过2万亿人民币。
不过,在这众多造车企业中,也必然有靠谱的企业在做着靠谱的事情。只有退潮后,才能知道谁在裸泳。造车梦想若要照进现实,还需要大浪淘沙,等待时间的检验。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海博财经档案。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立于1995年,从***早期金融证券资讯服务脱颖而出;1996年,和讯网(www、hexun、com)正式上线,成为***第一个财经资讯垂直网站,并始终保持高端财经领域用户排名第一。和讯创始股东联办集团是***最早的证券场所交易市场——STAQ系统(新三板前身)的开发建设者。和讯公司成立之初便着力引入和发掘金融机制和理念,推动***市场经济进程。
我个人认为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