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始知蓬莱近
无为总觉咫尺远

广发基金什么意思(广发基金张东一:为持有人创造价值给我带来很强的幸福感)

广发基金张东一:为持有人创造价值给我带来很强的幸福感

导读:巴菲特曾经说过,如果只看一个投资指标,那就是ROE。ROE代表一个企业真正赚钱的能力,比当期利润增速更加客观。广发基金国际业务部基金经理张东一,主要围绕企业ROE进行投资,她的组合中主要有两类公司。

第一类是高ROE、高护城河的企业,这一类公司拥有深厚的护城河,能够长期保持较高的ROE,也是投资人眼中的伟大公司。如果看巴菲特的持仓,基本都是这类高ROE和高护城河公司。张东一认为,这一类公司是组合的“压舱石”。

第二类是护城河没有那么深,具有ROE生命周期或者均值回归特征的公司。张东一运用PB-ROE策略,在各行各业筛选出不同阶段有估值性价比的公司。对于这一类公司,她偏好买在ROE的相对低位,享受ROE拐点向上带来的收益。

图表:广发聚优业绩表现

数据截止日期:2021.1.14;数据来源:基煜基金(第三方基金销售平台)

为什么要选择这两类公司?张东一说,她会动态调整两类公司在组合中的比例,以此来控制组合的整体波动,希望能让基金净值曲线更为平滑,让持有人有更好的投资体验。

张东一认为,近些年,大家都在强调要选择有护城河、高ROE的公司,拉长时间看,这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但这个策略也会存在阶段性不足。例如,高ROE公司在A股市场往往集中在某些行业,统一按照这个标准构建组合,会使得组合的行业集中度比较高。一旦行业阶段性向下时,基金净值会波动比较大。

而PB-ROE策略的核心思想不是选最好的公司,是从中期角度寻找风险收益比较好的公司,它们往往是非明星股、不是去人多的地方,带有一定的逆向策略。PB-ROE策略的有效补充,使得超额收益率分布更加均匀。

图表:广发聚优行业配置(申万一级行业,%)

数据来源:基煜基金(第三方基金销售平台)

作为一名长着“娃娃脸”的女性基金经理,很难想象张东一是在2008年入行的。她毕业后就加入了广发基金,可以说是广发基金内部长期培养起来的优秀基金经理。和许多女性不同,张东一不喜欢逛街、也不喜欢追电视剧,绝大多数时间都用来研究各行各业的优秀公司。

以下我们先分享一些来自张东一的投资感悟:

1.长期来看,投资股票的超额收益来自企业利润的持续增长,或者价值被低估之后的估值修复。

2.ROE衡量股东投入资本的回报率,是股东回报的本源。

3.PB-ROE策略的特点是选择性价比较高的标的,优势是可以回避一些周期高点和市场热度较高的行业和标的,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组合波动。

4.对于持有人来说,最终能否在一只产品赚钱,和产品的波动率相关性很高。我们的目标是让持有人赚钱,所以需要考虑收益率和波动之间的平衡。

5.站在半年的时间维度看,我会优先选择对宏观景气度比较敏感、有向上弹性的品种,比如周期成长股。

长期高ROE等于高回报

朱昂:我们先谈谈你是怎么看投资的?

 张东一  长期来看,赚的钱来自哪里?我认为不是来自交易也不是来自博弈,而是来自企业利润的持续增长,或者价值被低估之后的估值修复。我们作为股东,赚到的是公司内生价值增长带来的回报。

朱昂:巴菲特说,如果只看一个指标,那么就是ROE,你最核心的选股指标也是ROE?

 张东一  ROE本身衡量的就是作为股东投入资本的回报率,是股东回报的本源。举个极端的例子,比如我们拿1个亿做实业投资,一个项目是未来预期年均利润在2000万,不考虑杠杆因素,ROE就是20%,显然,这是一笔比较划算的投资;如果一个项目未来年均利润在200万,不考虑杠杆,ROE就是2%,就不如把钱存在银行。当然,股票投资有股权取得的价格问题,要考虑估值因素,再好的公司买贵了,也影响收益,但ROE是影响投资回报的本源。

朱昂:高ROE和高回报之间的关联度在A股市场也很有效吗?

 张东一  我们做过一个数据回测,长期来看高ROE公司相比市场主流的指数表现更好。举个例子,市场中有38只股票过去连续十年的ROE超过15%,用软件将它们编制成高ROE指数,自2013年开始至2020年5月15日,高ROE指数从1000点涨到了5000多点,整体表现不错。

朱昂:有些人喜欢高增速,你更喜欢高ROE,你觉得两者谁更稀缺?

 张东一  长期的高ROE更稀缺。企业的高成长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驱动方式,比如收并购、大幅度扩张产能等等。个别企业出现的短期高成长,其实是牺牲长期价值和股东利益,比如通过扩股的形式,不计回报率地扩张,短期可以带来利润表上数字的高增长,但长期维持高ROE却很难。长期高ROE需要企业有比较高的竞争壁垒,不让其他资本进来;需要好的商业模式,减少资本的***毁等等。

好公司+好价格=好组合

朱昂:选股时,你也会从PB-ROE角度去做筛选,能否讲讲背后的逻辑?

 张东一  我在投资中主要采用两种策略:一是长期持有高ROE公司的策略,也就是在合适价格买入好公司并长期持有;二是PB-ROE策略,是从指以PB作为衡量股票估值的指标,以ROE作为衡量股票盈利能力的指标,挑选中短期风险收益比较好的品种。PB-ROE策略的特点是选择性价比较高的标的,优势是可以回避一些周期高点和市场热度较高的行业和标的,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组合波动。

朱昂:所以你的仓位会有两类资产,一类是稳定增长的高ROE公司,另一类是PB-ROE具有性价比的公司?

 张东一  我们回到ROE这个指标,基于一个公司ROE的可持续能力进行分类。

第一类确实是高ROE和高壁垒的公司。从逻辑上看,如果一个公司的长期ROE很高,那么大概率这个公司会有很强的护城河,否则一定会有竞争对手进入,导致ROE从高位回来。我们看到海外有一批伟大的公司,ROE长期保持在高位,就是因为这个公司的商业模式不断优化。***也有一批这样的企业,在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维度ROE向上,这个就是护城河和商业模式不断进化的结果。巴菲特就是选择买入并且持有这批伟大的企业。

第二类是ROE有景气度影响或者生命周期的公司。这类公司的护城河可能没有那么深,ROE的变化受生命周期影响,以及行业供需和需求变化带来的景气度波动。那么对于这类公司,我们更倾向于用一个比较低的PB估值去买,最好是能够买到企业ROE拐点向上的阶段。

朱昂:当你用PB-ROE模型做性价比筛选时,有没有一些硬指标?

 张东一  我们通过PB市净率和ROE净资产回报率做筛选,本质上是一种出于估值和盈利的性价比角度。有些公司估值很低,但盈利也很差。有些公司盈利能力很好,但是估值很贵,安全边际不足。我们看重的是性价比,以较低的价格选出盈利能力可能改善的企业。

我不会去用一个硬性的指标筛选,因为可能选出的行业特别偏,在某一种风格上集中暴露太多。比如有些行业的ROE很高,还有一些时候像周期性行业盈利高点时,会普遍出现ROE很高、PB很低的状态。单纯用一个硬性指标考虑,就会屏蔽很多行业。

我们投资的核心是基金经理主动选股。如果用一个纯量化的角度做投资,你很难打掉行业和行业之间的差异,每个行业中枢的PB和ROE是有一个标准的。更重要的是,对于ROE的判断本来就是一个基于基本面研究的主观判断。ROE是一个结果,体现的是行业和公司景气度在什么位置、短期和长期的竞争力等。我需要对未来景气度发展的变化做出主观判断。

朱昂:芒格说过,要用公道的价格去买伟大公司,你认为好公司什么时候买,价格是比较合适的?

 张东一  符合我们标准的好公司确实不容易变得很便宜,但市场的情绪波动时,也能给我们用一个好价格去买好公司的机会。我认为主要有三个场景:

1)市场本身出现了系统性的恐慌,这时候全市场估值都会比较低,也是买好公司的好时点。比如说2016年初的熔断,以及2018年底,都给我们带来好价格去买好公司的机会;

2)行业自身的周期底部。比如说白酒历史上也出现过塑化剂和整治“三公”消费的阶段,在渠道完成去库存时,白酒公司整体都在比较低的估值;

3)来自对公司终*的判断差异。有些公司静态看不便宜,但是如果投资人有很强的认知能力,看的时间维度足够长,在动态估值的理解上,也会与市场形成差异。

降低波动帮助持有人赚钱

朱昂:你正在发行一只新产品——广发价值核心,能否介绍一下这个产品的策略?

 张东一  这个产品和我管理的广发品质回报有相似点。核心仓位选择高ROE和稳定成长类的公司进行长期持有。另一部分仓位通过PB-ROE的估值性价比处理,进行动态的调整。

这么做的一个好处是,能够降低组合的整体波动。我认为降低波动这件事情,一定要真正有效果,不能因为降低波动导致牺牲太多的收益率。组合中长期持有的仓位和PB-ROE估值性价比仓位,会根据市场整体的估值体系进行调整。

我的PB-ROE策略不一定是配置长期低PB的金融地产。我会更倾向于去布*一些ROE有向上回升拐点的品种,这样能给持有人比较好的风险调整后收益。我们的这只产品可以投港股,给予我们更多的股票选择范围。

从广发估值优势、广发品质回报的运作来看,两种策略的结合,确实有利于平滑波动,超额收益分布相对平均,不会在某些行业配得太重。

朱昂:为什么降低波动那么重要?

 张东一  我们如果把历史拉长看,有一批自下而上选股型选手的长期回报率很高。巴菲特持有一批伟大的公司,长期复合收益率是惊人的,国内也有一些投资者,无论是基金经理还是个人,也都取得过很高的收益率。但是这种单纯自下而上的选股策略,不可避免会在配置上比较偏,A股市场风格切换又比较大,导致在某些阶段的回撤也会比较大。

对于基金产品的持有人来说,他们往往会在你回撤较大的时候赎回,在你表现很好的时候申购。最终产品净值可能从1块钱做到了3块钱,但是持有人却有可能是亏钱的。

我们发现,对于持有人来说,最终能否在一款产品上赚钱,和这个产品的波动率相关性很高。我们的目标是让持有人赚钱,那么产品的波动率不应该很高,不能在某一年出现太大的回撤。一个向下回撤相对较小、能稳定带来相对收益的产品,最终会让持有人都赚到钱。

朱昂:你怎么展望接下来的市场?

 张东一  中长期的方向依然是大家都看好的大消费、医*、科技。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经济发展的结构出现变化,***整体的竞争能力和收入水平都在提高,对于这些新方向是比较利好的。

但是股票本身有性价比的问题,在估值比较高的背景下,即便一个好公司,也未必能成为一个好股票。经过了2019和2020年连续两年流动性宽松的行情,A股整体估值进一步抬升的难度增加。

往后看,我个人会优先选择对宏观景气度比较敏感、有向上弹性的品种,比如说一些周期成长股。宏观大环境可能对银行不一定特别友好,但是可以布*一些偏金融服务类的公司。前面也提到,我会有一部分忽略估值的长期高ROE公司,也有一部分考虑估值性价比的仓位。目前看,组合的天平会倾向于估值性价比这一块。

研究公司比逛街的乐趣更大

朱昂: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上,你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张东一  我还算是比较勤奋吧,每个月都会去调研公司,也特别喜欢参加券商策略会,一次能看很多家公司。我很喜欢做研究,去看各种各样的公司,对世界还是有很强的好奇心。研究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生活上我是比较简单枯燥的,我已经好几年不逛街了,买东西都是网购固定的品牌和尺码。我也好几年没看过电视剧。对逛街和追电视剧本身兴趣不大,就是特别喜欢研究公司。

我还看过很多海外公司的财报和研报,虽然不能买,但是研究这些优秀企业很有意思。

朱昂:你很喜欢看书和思考,有什么投资大师对你触动比较大?

 张东一  对我触动比较大的事情是,看了很多海外的公司和投资大师,发现活得长太重要了。公司也是,做投资也是,坚持正确的价值观,一直活下去就行。这些道理很简单,但是长期坚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投资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不会快速爆发。你看了两本书,就有了两本书的认知,你深入研究了一家公司,就有了对这家公司的认知。这些认知都是慢慢积累下来,然后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框架和对事物的看法,或许到后面,才会体现在业绩的爆发。投资能力的积累,其实不是一件快的事情,更多是一种长跑。

朱昂:如何看待女基金经理这个角色?

 张东一  我们做投资这一行的心理压力很大,女性情绪波动天生比男性大,面临的困难就会更多一些。关键还是你对这件事的热爱。我很热爱研究,觉得干这个事情很有意思。

为持有人创造价值,给我带来的幸福感更强。

- end -

安   昀 | 鲍无可 | 薄官辉 | 曹   晋 | 曹文俊 | 常  蓁

陈璇淼 | 陈  平 | 陈   媛 | 陈立秋 | 陈  军 | 陈觉平

陈文扬 |陈  宇 | 程  彧 | 程   洲 | 崔   莹 | 蔡嵩松

蔡  滨 | 董伟炜 | 杜晓海 | 付   斌 | 费   逸 | 范  洁

方钰涵 | 方  纬 | 高兰君 | 刚登峰 | 葛  晨 | 顾耀强

光   磊 | 归  凯 | 郭   锐 | 郭   堃 | 郭相博 | 韩   冬

郝旭东 | 郝   淼 | 何   帅 | 何晓春 | 侯振新 | 洪   流

胡昕炜 | 胡鲁滨 | 胡宜斌 | 胡   涛 | 胡  伟 | 黄   峰

黄立华 | 姜   诚 | 蒋  鑫 | 纪文静 | 焦   巍 | 贾    鹏

匡   伟 | 劳杰男 | 雷   鸣 | 李德辉 | 李   琛 | 李晓西

李晓星 | 李元博 | 李耀柱 | 李玉刚 | 李健伟 | 李  建

李佳存 | 李   巍 | 李晓星 | 李   竞 | 李振兴 | 黎海威

梁   浩 | 梁    辉 | 梁   力 | 廖瀚博 | 林  庆 | 刘   斌

刘  辉 | 刘格菘 | 刘  江 | 刘晓龙 | 刘   苏 | 刘  锐

刘  平 | 柳世庆 | 柳万军 | 陆   彬 | 陆政哲 | 陆    欣

罗春蕾 | 吕越超 | 楼慧源 | 马   翔 | 马   龙 | 莫海波

牛  勇 | 潘   明 | 蒲世林 | 齐   皓 | 祁   禾 | 邱璟旻

丘栋荣 | 邱   杰 | 秦   毅 | 秦绪文 | 曲  径 | 饶   刚

宋海岸 | 石  波 | 沈   楠 | 沈雪峰 | 史   伟 | 是星涛

孙   伟民生加银 | 孙  伟东方红 | 汤   慧 | 唐颐恒 | 谭冬寒

谭鹏万 | 谭  丽 | 田彧龙 | 王大鹏 | 王君正 | 王  涵

王   俊 | 王   培 | 王   栩 | 王延飞 | 王宗合 | 王克玉

王  景 | 王诗瑶 | 王晓明 | 王筱苓 | 王园园 | 魏晓雪

魏  东 | 翁启森 | 吴   星 | 吴丰树 | 吴  印 | 吴  渭

伍  旋 | 肖瑞瑾 | 谢书英 | 谢振东 | 徐荔蓉 | 徐志敏

徐  成 | 许文星 | 许    炎 | 颜  媛 | 杨   栋 | 杨   浩

杨   瑨 | 杨锐文 | 杨  帆 | 杨岳斌 | 杨  明 | 姚   跃

姚志鹏 | 叶   展 | 易智泉 | 于  洋 | 于善辉 | 袁  宜

袁    航 | 袁  曦 | 余小波 | 张丹华 | 张东一 | 张 峰富国

张  峰农银汇理 | 张  锋 | 张汉毅 | 张  晖 | 张  慧

张金涛 | 张  骏 | 张  萍 | 张  帆 | 张延鹏 | 张迎军

张益驰 | 章  晖 | 章旭峰 | 赵晓东 | 郑澄然 | 郑慧莲

郑   磊 | 郑巍山 | 郑  伟 | 周应波 | 周克平 | 周   良

周雪军 | 周  云 | 朱   平 | 朱晓亮 | 左金保 | 赵   蓓

邹维娜 | 邹    曦

广发基金跟广发银行什么关系?

大半夜的为了分来回答问题。。本人回答原创,绝对的最新数据~独此一家~广发基金和广发银行没有任何关系,而和广发证券有很大关系。广发基金是03年广发证券发起成立的,总部在广州。注册资本1.2亿,旗下目前有:广发聚富、广发稳健增长、广发小盘、广发货币、广发聚丰、广发优选、广发大盘、广发核心、广发强债、广发聚瑞、广发沪深300一共11只基金。管理规模近一年上升很快,在开放式基金管理总金额中已经超过了大成,排到了第六位,达到982.08亿(2009年6月30日)。广发证券目前是广发基金的第一大股东,控股48.33%。另外四家公司持有其余的股份,包括广东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广东康美*业股份有限公司,香江投资有限公司,烽火通信科技有限股份公司。广发证券的前身是1991年9月8日成立的广东发展银行证券部。1993年设立公司,2001年改制为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首批综合类券商之一。公司控股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广发华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广发北方证券经纪有限责任公司及广发期货经纪有限公司4家子公司,并参股易方达基金管理公司。

广发基金王海涛:清晰定义产品风格,打造长期业绩“护城河”

“一个机构就像一部机器,主要有两部件构成:文化和人。”正如瑞•达利欧在他的《原则》一书中所提到,要成为在历史长河中持续进步的极少数企业,需要同时拥有优秀的人和优秀的文化。广发基金主动权益基金的整体表现,正是源于过去多年培育的高质量团队和科学的投研体系。

近日,广发基金主动权益业务分管领导——总经理助理王海涛表达了观点。他认为,一个科学稳定的投资流程,是投资收益可复制的根源。广发基金近年来推进的投研一体化机制、产品风格稳定化改革,正是立足于对行业的深入研究,发挥每个人的能力圈,清晰定义持有人风险偏好,实现产品和用户的更好匹配。

银河证券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沪深300指数下跌约10%,广发基金旗下7只基金收益率超过10%,20只基金排在同类前1/4,13只基金排在同类前10%。截至今年3月27日的最近3年,广发基金旗下22只主动权益基金收益率位居同类(银河三级分类)前1/3,近5年则有11只名列前1/3。

01

做股票需要稍微乐观一点

重视基本面研究、坚持价值投资、培育多元风格,是广发基金主动权益业务留给外界的印象。这份发自内心的、对价值投资长期力量的信仰,让他们能够淡定地看待短期市场波动。

3月中旬,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到全球,引发市场对全球供给和需求的担忧,资本市场迎来巨震,美股出现四次熔断,连投资大师巴菲特都直言:“活久见。”对于一些没有经历过大波动的年轻基金经理而言,心态更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波澜。

作为从业16年的投资老将,王海涛经历过2000年互联网泡沫、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2015年下半年大幅下跌和2016年A股熔断。“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每一轮调整的原因不太一样,但市场表现总体相似。虽然3月中旬的短期形势看起来不太乐观,但我们内心还是比较沉着冷静,相信可以扛过来。”王海涛说。

3月19日一早,在市场上一片恐慌气氛中,王海涛给投资部门的同事写了一封信,冷静地分析了形势并给出实战性的建议:“真正机会来临的时候,一定要想清楚自己的投资思路,战略上要认清楚,目前的情况短期是不太乐观的,一定要非常敏感的应付极端情况发生,保持一定冗余的流动性;战术上要在市场大幅波动中寻找机会,将自己组合中的结构调整的更加合理,在进攻的同时还要考虑好防守。”

“悲观者正确,乐观者成功”。事后证明,广发基金主动权益投资团队在市场最悲观的时候的判断比较精准,旗下基金在一季度剧烈波动的市场环境中依然取得了相当不错的业绩,7只产品在一季度实现了超过10%的收益率,同期沪深300指数跌幅约10%。

“我写这封信的意思是告诉大家不要慌。”王海涛说,2月底的时候,他就提醒了大家市场有可能出现波动,并在美股发生第一次熔断后要求大家要做好准备,关注流动性。随后市场出现的低位高波动的极端情形,他在过去都经历过,在与公司领导沟通之后,写了这封信,鼓励一线投资人员一方面要保持冷静,另一方面坚持自己的投资风格。

为什么能做出这样的判断?王海涛指出,主要是基于对A股中长期投资价值的理性分析。

1

尽管GDP增速短期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但回归正常后还是会保持一定的增速

2

全球无风险利率下行,为资本市场提供了比较好的估值提升空间

3

银行刚兑打破后,中低风险偏好的资金陆续流入A股将是一大趋势。

“做股票需要稍微乐观一点。”王海涛说,***在过去这么多年的发展中,经历过很多比3月还要困难的时刻,但都坚韧地走过来了。***人民是勤劳的、向往幸福生活的民族,又有非常好的教育基础、人才基础,这些都是看多***未来的理由。

02

护城河:投研深度绑定研究贴近实战

研究贴近实战

护城河是投资大师巴菲特在选择企业时最看重的要素。那么,作为一家资产管理公司,广发基金的“护城河”是什么?王海涛给出的答案是:“投研深度绑定、研究贴近实战”。

在基金行业中,如何让投资和研究结合得更紧密,研究成果更快转化为投资成果,是每一家机构都在努力完成的一大课题。而广发基金构建的“联席组长”运行机制、“投研师徒制模式”,让投研一体化做得越来越好,转化效率很高。

如何能达到这样的效果?王海涛介绍,广发基金的研究团队分为科技、周期、高端制造、消费四个小组,通常模式是资深研究员任组长。今年以来,广发基金进一步加深了投研一体化的建设,把四个投资部门(价值投资部、成长投资部、策略投资部、专户投资部)的负责人派到各研究组担任联席组长,让研究更贴近实战。

“让傅友兴、刘格菘、李巍等资深基金经理担任联席组长有什么好处?这样研究更有的放矢。之前投资端认可的好公司,但研究员可能没办法就企业的中长期价值给出准确定价。通过投研紧密合作,能让研究员更明确研究方向,掌握企业定价的方法,让研究成果更快转化为投资成果。”王海涛表示。

今年一季度,广发基金投研团队在一只冷门公用事业牛股中捕捉了较好的机会,原因就是研究员不仅熟悉企业基本面,也对于资本市场的定价有充分的了解,敢于在冷门领域、股价处于低点时积极向基金经理推荐。“投研一体化让研究员的意识更贴近实战;内部良好的沟通和信任机制,也让基金经理能及时采信,两者缺一不可。”王海涛总结,联席组长运作机制背后是投研深度绑定和实战结合。

“投研师徒制模式”是广发基金促进投研深度融合的第二个举措。“每一位投资经验超过三年的资深基金经理带1-2个研究员,半年轮一次,包括我自己在内,我也带了两位研究部的年轻同事。”王海涛说,一开始,是背景相近的基金经理担任研究员的师傅,半年后会轮换到具有不同行业研究背景的基金经理担任导师。轮换两三年后,不仅能拓展研究员的视野,让他们对不同行业的商业模式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也能让研究员跳出自己的圈子去进行横向及国际比较,对好的商业模式、好的公司理解得更加深刻。

“对于一家资产管理公司来说,投研团队的高效沟通和互相赋能,是一种强大的护城河。”在王海涛看来,广发基金的护城河是投研深度绑定,研究贴近于实战:投资和研究基于科学的流程和充分信任形成高效的协作机制,最终转换成可持续的超额收益。

03

培育多元风格,为持有人提供匹配的产品

在投研一体化的机制下,广发基金从2018年开始推进的产品风格稳定化明晰化改革,也为业内所称道。2019年以来,旗下价值、成长、策略三大部门均有产品在同类基金中领跑,呈现出风格多元、百花齐放的风貌。

“过去几年,A股市场每隔几年就会出现风格轮换,由此导致的现象是不少产品风格飘移。”王海涛介绍,针对这一问题,公司管理层在2018年果断按照持有人风险偏好和基金经理的风格对公司旗下产品进行分类,将原来的权益投资一部拆分设立为价值、成长、策略三个部门,明确每个部门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并和持有人的风险偏好匹配。

其中,价值投资部的定位是追寻价值回归,寻找长期具有竞争力的企业,风险偏好较低;成长投资部追寻长期具有较高成长性的公司,忍受短期波动,获得比较好的长期收益,风险偏好较高;策略投资部则力求通过优秀的产品设计和多元的投资策略实现超额收益,风险偏好中等。

在对投资风格进行了明晰的分类之后,广发基金也在不断细化和提升三大权益部门的投资能力。“我们更强调长期业绩,更关注产品风格的稳定性。”王海涛说,“我们对基金经理的要求是,保持自己的风格,在同类产品中排名靠前。你可能在全市场基金中不一定靠前,但要在同类产品中做出Alpha。”

王海涛指出,想要基金经理保持投资风格稳定,至少要从三方面着手:

一是在考核上给予长期业绩更高的权重,当市场风格不匹配时,容忍基金经理阶段性的业绩落后;二是对投资过程加强管理,确保基金组合的构建与基金经理的理念、投资策略保持一致;三是定期跟踪总结,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不断改进投资理念和方法,不断优化投资流程。

广发基金推崇的多元化风格文化,培育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基金经理,例如,王明旭、刘玉拥有多年绝对收益资金管理经验,对下行风险的控制比较重视;傅友兴是管理股债平衡型产品的一流选手,其管理的广发稳健增长五年回报排在同类前10%,最大回撤则控制在同类前1%;刘格菘、费逸都是科技成长赛道中的长跑选手;程琨善于从逆向角度挖掘企业中长期的价值低估机会。 

“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不一样,需要的投资产品也不同。广发基金通过对主动管理的产品风格进行区分,正是希望基金持有人能找到与投资目标更为匹配的产品。”王海涛举例,中低风险偏好的银行客户,更偏爱的是股债均衡的稳健产品;对具有配置能力的客户来说,具有Alpha能力的行业基金会是不错的选择。

了解更多基金详情,请登录

www.kunyuanfund.com

郑重提示

本文不对任何投资人及/或任何交易提供任何担保,无论是明示、默示或法定的。本文提供的各种信息及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亦不构成任何邀约、投资建议或承诺,投资人应依其***判断做出决策。投资人据此进行投资交易而产生的投资风险等后果由投资人自行承担,坤元基金不承担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文章观点不代表坤元基金观点

21世纪经济报道:《广发基金总经理助理王海涛:清晰定义产品风格实现产品和用户的更好匹配》

***基金报:《广发基金总经理助理王海涛:只有不断增强实力才有可能走得更远》

4只基金跌幅40%,广发基金凭什么收取1.5%以上的管理费?|界面新闻 · JMedia

4只基金跌幅40%,广发基金凭什么收取1.5%以上的管理费?

作为头部基金公司,是凭规模实力,还是靠基金业绩来收取管理费?广发基金在业绩与管理费之间又将如何平衡?

图片来源:Unsplash-PepiStojanovski

谁也没想到,一则基金经理离任的公告,却牵出来1.8%的高额管理费。

今年来,基金业绩不断下滑,不少基金公司下调了基金费率。比如,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将旗下混合型基金招商优势企业灵活配置管理费从1.5%调至0.6%;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将旗下债券型基金南方丰元信用增强管理费从0.7%调至0.5%。此外,还有私募杭州希格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宣布减免旗下水手系列产品半年管理费。

而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广发基金”)某只产品业绩跌幅近40%,却仍收着1.8%的管理费。作为头部基金公司,是凭规模实力,还是靠基金业绩来收取管理费?广发基金在业绩与管理费之间又将如何平衡?

9月26日,广发基金李耀柱卸任2只基金的基金经理。这2只基金均设有A/C类份额,包括广发中小盘精选混合A/C、广发瑞福精选混合A/C。

2021年,这2只基金先后新增基金经理,彼时,增聘的两位基金经理入职广发基金均不足半年。其中,2021年9月28日,广发中小盘精选混合A/C新增基金经理陈韫中;2021年11月2日,广发瑞福精选混合A/C新增基金经理王丽媛。

卸任上述2只基金后,李耀柱在管基金产品仍有6只,其中4只为QDII基金。

李耀柱在QDII领域深耕已久。自2015年12月加入广发基金后,李耀柱从中央交易部股票交易员做起,历任国际业务部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国际业务部总经理助理等职。2016年8月,李耀柱开始管理QDII基金,至今已先后管理过26只(A/C类份额合计),实战经验颇为深厚。

目前,李耀柱和刘杰、叶帅、梁仲平等,共同扛起广发基金QDII基金的大梁。不过,李耀柱管理的广发全球精选股美元现汇近一年来(截至2022年9月28日)跌幅39.91%,同类排名323/344,是广发基金QDII基金中业绩表现最差的一只,且在广发基金所有基金中排名倒数第4。而同为QDII基金,以油气为主题的广发道琼斯石油指数人民币A近一年增长59.53%。同时,这只基金也是广发基金业绩表现最好的基金。表现最好与最差的两只QDII基金,近一年业绩差距近100%。

QDII基金主要投资境外证券市场的股票、债券等,受全球经济影响颇大。油气主题的不俗回报基于今年来国内外原油期货价格的普遍上升。而广发全球精选股美元现汇在中报提及了该基金的亏***原因:2022年上半年是美股自1970年以来表现最惨淡的半年,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综指跌幅均超过20%。

值得注意的是,广发基金QDII类型基金管理费多为0.8%,而QDII基金业绩最差的广发全球精选股票美元现汇管理费为1.8%,除此之外,还有李耀柱管理的广发全球精选人民币管理费亦为1.8%。两只基金是广发基金所有QDII基金,乃至所有基金中管理费最高的产品。

同样业绩不佳,但管理费却不低的基金产品还有3只,都是基金经理吴兴武在管理。

在广发基金所有产品中,业绩最差的3只基金均为吴兴武管理的医*主题基金,同类中排名均为倒数,而管理费却均为1.5%。

其中,广发医*健康混合A/C近一年来跌幅为46.03%/46.26%,同类排名2317/2322、2319/2322。此外,吴兴武管理的另外两只医*类基金也都跌破40%:广发创新医疗两年持有混合A/C近一年跌幅为44.06%/44.28%,同类排名2315/2322、2316/2322;广发医疗保健股票A/C跌幅42.58%/42.81%,同类排名689/693、691/693。

研究生学生物学的吴兴武,一直专注医*方面的研究。自2015年起担任基金经理,主要管理基金产品投向亦为医*赛道。其管理的广发医疗保健股票A在2019年度涨幅82.95%,排名4/410。不过,此次,吴兴武却在自己擅长的赛道摔了跟头。当然,这与医*赛道近一年来“跌跌不休”,整体回撤较大的行业背景不无关系。

对于医*行业的未来趋势,吴兴武对《***基金报》表示,现阶段医*行业的反弹行情可能不会一蹴而就,但目前这一板块仍处于相对底部区域,具备中长期投资价值,尤其关注CDMO、CXO*品服务外包、医疗服务等。

在金融市场低迷情况下,基金业绩表现差,是否应该降低基金费用,成为市场讨论的焦点。

基金运作费用包括管理费、托管费、销售服务费,这些费用从基金资产中每日计提。投资者在每个交易日公告中看到的基金净值是已扣除掉上述三项费用之后的。

国联证券在研报中表示,基金市场的费率由行业竞争、客户选择以及监管等因素共同推动。整体来看,***公募基金市场费率下降的条件和趋势已经形成,费率下降是行业长期趋势。

IPG***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也表示,在业绩普遍不好的情况下,为维持基金规模,基金管理公司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基金管理费势必呈下降趋势。

近年来,公募基金公司设置为1.8%、1.5%管理费的基金产品已不多。不少基金公司降低了费率,一些产品管理费降到0.5%、托管费降到0.1%。

9月15日,***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意见》表示,“鼓励证券、基金、担保等机构进一步降低服务收费,推动金融基础设施合理降低交易、托管、登记、清算等费用。”

对于基金公司来说,管理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管理费收入是基金公司主要的营收之一,主要用于日常维持费用。

从历年的管理费用占比来看,广发基金管理费占营收的比例日益趋大。

2019-2021年,广发基金营业收入分别为33.04亿元、62.51亿元、93.46亿元;管理费用分别为20.47亿元、42.8亿元、83.82亿元,各占当年营收的比例为61.96%、68.47%、89.69%,呈逐年上升趋势。

2022年上半年,广发基金实现营收39.32亿元,管理费用为35.99亿元,占营收的比例高达91.53%。

可见,管理费用对于广发基金营收至关重要。尤其在整体基金规模不断上升的情况下,若降低管理费,***失将更大。

截至2022年第二季度,广发基金规模为1.31万亿元,跃升为公募基金行业第二名。其中,管理费偏高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不在少数:混合型基金132只,规模3181.33亿元;股票型基金77只,规模1479.26亿元。

不过,对于头部机构来讲,规模效应B面亦能够依靠规模效应降低运营成本。

在柏文喜看来,基金行业的普遍不景气促进了基金管理公司的分化,一些头部企业在行业竞争中更具优势,对于基金管理费率的下降趋势具有更强的抵抗能力,甚至还有可能反而提升管理费收取水平,超万亿的头部基金公司尤其如此。

作为头部基金公司,是凭规模实力,还是靠基金业绩来收取管理费?广发基金在业绩与管理费之间又将如何平衡?

独角金融·2022/10/0110:57

图片来源:Unsplash-PepiStojanovski

谁也没想到,一则基金经理离任的公告,却牵出来1.8%的高额管理费。

今年来,基金业绩不断下滑,不少基金公司下调了基金费率。比如,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将旗下混合型基金招商优势企业灵活配置管理费从1.5%调至0.6%;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将旗下债券型基金南方丰元信用增强管理费从0.7%调至0.5%。此外,还有私募杭州希格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宣布减免旗下水手系列产品半年管理费。

而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广发基金”)某只产品业绩跌幅近40%,却仍收着1.8%的管理费。作为头部基金公司,是凭规模实力,还是靠基金业绩来收取管理费?广发基金在业绩与管理费之间又将如何平衡?

9月26日,广发基金李耀柱卸任2只基金的基金经理。这2只基金均设有A/C类份额,包括广发中小盘精选混合A/C、广发瑞福精选混合A/C。

2021年,这2只基金先后新增基金经理,彼时,增聘的两位基金经理入职广发基金均不足半年。其中,2021年9月28日,广发中小盘精选混合A/C新增基金经理陈韫中;2021年11月2日,广发瑞福精选混合A/C新增基金经理王丽媛。

卸任上述2只基金后,李耀柱在管基金产品仍有6只,其中4只为QDII基金。

李耀柱在QDII领域深耕已久。自2015年12月加入广发基金后,李耀柱从中央交易部股票交易员做起,历任国际业务部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国际业务部总经理助理等职。2016年8月,李耀柱开始管理QDII基金,至今已先后管理过26只(A/C类份额合计),实战经验颇为深厚。

目前,李耀柱和刘杰、叶帅、梁仲平等,共同扛起广发基金QDII基金的大梁。不过,李耀柱管理的广发全球精选股美元现汇近一年来(截至2022年9月28日)跌幅39.91%,同类排名323/344,是广发基金QDII基金中业绩表现最差的一只,且在广发基金所有基金中排名倒数第4。而同为QDII基金,以油气为主题的广发道琼斯石油指数人民币A近一年增长59.53%。同时,这只基金也是广发基金业绩表现最好的基金。表现最好与最差的两只QDII基金,近一年业绩差距近100%。

QDII基金主要投资境外证券市场的股票、债券等,受全球经济影响颇大。油气主题的不俗回报基于今年来国内外原油期货价格的普遍上升。而广发全球精选股美元现汇在中报提及了该基金的亏***原因:2022年上半年是美股自1970年以来表现最惨淡的半年,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综指跌幅均超过20%。

值得注意的是,广发基金QDII类型基金管理费多为0.8%,而QDII基金业绩最差的广发全球精选股票美元现汇管理费为1.8%,除此之外,还有李耀柱管理的广发全球精选人民币管理费亦为1.8%。两只基金是广发基金所有QDII基金,乃至所有基金中管理费最高的产品。

同样业绩不佳,但管理费却不低的基金产品还有3只,都是基金经理吴兴武在管理。

在广发基金所有产品中,业绩最差的3只基金均为吴兴武管理的医*主题基金,同类中排名均为倒数,而管理费却均为1.5%。

其中,广发医*健康混合A/C近一年来跌幅为46.03%/46.26%,同类排名2317/2322、2319/2322。此外,吴兴武管理的另外两只医*类基金也都跌破40%:广发创新医疗两年持有混合A/C近一年跌幅为44.06%/44.28%,同类排名2315/2322、2316/2322;广发医疗保健股票A/C跌幅42.58%/42.81%,同类排名689/693、691/693。

研究生学生物学的吴兴武,一直专注医*方面的研究。自2015年起担任基金经理,主要管理基金产品投向亦为医*赛道。其管理的广发医疗保健股票A在2019年度涨幅82.95%,排名4/410。不过,此次,吴兴武却在自己擅长的赛道摔了跟头。当然,这与医*赛道近一年来“跌跌不休”,整体回撤较大的行业背景不无关系。

对于医*行业的未来趋势,吴兴武对《***基金报》表示,现阶段医*行业的反弹行情可能不会一蹴而就,但目前这一板块仍处于相对底部区域,具备中长期投资价值,尤其关注CDMO、CXO*品服务外包、医疗服务等。

在金融市场低迷情况下,基金业绩表现差,是否应该降低基金费用,成为市场讨论的焦点。

基金运作费用包括管理费、托管费、销售服务费,这些费用从基金资产中每日计提。投资者在每个交易日公告中看到的基金净值是已扣除掉上述三项费用之后的。

国联证券在研报中表示,基金市场的费率由行业竞争、客户选择以及监管等因素共同推动。整体来看,***公募基金市场费率下降的条件和趋势已经形成,费率下降是行业长期趋势。

IPG***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也表示,在业绩普遍不好的情况下,为维持基金规模,基金管理公司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基金管理费势必呈下降趋势。

近年来,公募基金公司设置为1.8%、1.5%管理费的基金产品已不多。不少基金公司降低了费率,一些产品管理费降到0.5%、托管费降到0.1%。

9月15日,***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意见》表示,“鼓励证券、基金、担保等机构进一步降低服务收费,推动金融基础设施合理降低交易、托管、登记、清算等费用。”

对于基金公司来说,管理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管理费收入是基金公司主要的营收之一,主要用于日常维持费用。

从历年的管理费用占比来看,广发基金管理费占营收的比例日益趋大。

2019-2021年,广发基金营业收入分别为33.04亿元、62.51亿元、93.46亿元;管理费用分别为20.47亿元、42.8亿元、83.82亿元,各占当年营收的比例为61.96%、68.47%、89.69%,呈逐年上升趋势。

2022年上半年,广发基金实现营收39.32亿元,管理费用为35.99亿元,占营收的比例高达91.53%。

可见,管理费用对于广发基金营收至关重要。尤其在整体基金规模不断上升的情况下,若降低管理费,***失将更大。

截至2022年第二季度,广发基金规模为1.31万亿元,跃升为公募基金行业第二名。其中,管理费偏高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不在少数:混合型基金132只,规模3181.33亿元;股票型基金77只,规模1479.26亿元。

不过,对于头部机构来讲,规模效应B面亦能够依靠规模效应降低运营成本。

在柏文喜看来,基金行业的普遍不景气促进了基金管理公司的分化,一些头部企业在行业竞争中更具优势,对于基金管理费率的下降趋势具有更强的抵抗能力,甚至还有可能反而提升管理费收取水平,超万亿的头部基金公司尤其如此。

广发基金公司好不好?

广发基金产品过往业绩不佳,只不过是今年看起来好了,持续性不强是广发的短板,目前看广发最好的产品(按照过往业绩看)是广发策略优选。其他的诸如广发聚瑞,广发聚丰犹如昙花一般,明年的业绩不敢保证。

广发聚利基金后面加lof什么意思

说明广发聚利该基金为LOF基金LOF基金,英文全称是"ListedOpen-EndedFund",中文为"上市型开放式基金"。投资者既可以在银行,基金公司等指定网点(场外)按“净值”申购赎回,也可以在交易所(场内)按“市价”买入卖出。当然投资者如果是在场内购买的LOF,想要场外抛出,须办理一定的转托管手续,反之也是LOF基金的特点:费用相对低:LOF基金在交易所交易的费用收取标准比照封闭式基金的有关规定办理,交易手续费率相对较低。资金到账快:采用场外交易方式,T日申购的基金份额,T+2日才可赎回,资金从赎回日起3到7个工作日才可收到。而场内交易,可以实现T+1基金交割、资金交收。存在套利机会:当市场价格>基金份额净值(申购日)+申购费用+卖出佣金时,投资者可通过选择“场内申购”基金份额后(T+2个工作日)再“场内卖出”份额实现套利。当市场价格<基金份额净值(赎回当日)-赎回费用-买入佣金时,投资者可通过“场内买入”基金份额后(T+1个工作日)再“场内赎回”份额实现套利。LOF和普通基金的区别:它还可以在股市(场内),像买卖股票一样进行交易(需要股票帐户)。在场内交易费用低(费率不大于0.3%),进出方便。

广发基金属于什么公司?广发基金属于什么板块 - 东方君基金网

广发基金属于什么公司,为什么这么牛?我们一起来看看。首先,我们来看看它的背景。广发基金成立于1998年,是一家大型综合性金融机构,总部位于广州。它的前前身是广州证券公司,是***最早的证券公司之一。在过去的20年里,广发基金一直致力于发展壮大自己的实力,并成为国内知名的基金管理公司。。

1月20日晚间,广发基金两位“王牌”基金经理刘格菘和傅友兴披露了旗下部分基金的2021年四季报。

整体来看,由刘格菘管理的广发小盘成长在2021年四季度均调低了股票仓位至89.59%,但前十大重仓股并未有“新面孔”。

由傅友兴管理的广发睿阳三年定开基金则微微调高了股票仓位至53.49%,2021年四季度更是新入了3只消费股,1只医疗保健股。

从具体持仓来看,对比2021年三季报,广发小盘成长的十大重仓股没有退出或新入者,持仓集中度则有所下滑。

前十大重仓股分别是:晶澳科技(002459)、隆基股份(601012)、小康股份(601127)、龙佰集团(002601)、圣邦股份(300661)、亿纬锂能(300014)、康泰生物(300601)、京东方A(000725)、高德红外(002414)、健帆生物(300529)。

其中,刘格菘在2021年四季度增持了晶澳科技、小康股份,减持了隆基股份、圣邦股份、亿纬锂能、京东方A、高德红外。

在广发小盘成长四季报中,刘格菘分析了2021年全年风格分化的原因,他认为一方面是“核心资产”经历过去几年时间的上涨,相对估值水平已经处于较高的历史分位,同时景气度并没有明显的提升以对应相对高位的估值;另一方面,周期、电力公用事业与新能源板块各自都有景气度向上的催化,周期性与资源型行业的景气度向上来自于供需格*变化下的价格快速上涨,电力与新能源板块则受益于碳中和的大时代背景,景气度稳中有升。

“资产的潜在价值或是我们对于一类资产的收益预期,取决于该类资产的业绩增速、增速的可持续性以及市场愿意给予此类资产的估值水平,在可持续增长的商业模式下,在资产业绩增速持续超预期的阶段,市场更愿意给予此类资产更高的估值水平,反之亦然。”刘格菘认为,在当前***宏观经济新旧动能的转换时期,不同资产处于不同的景气阶段,因此资产的分化表现是大概率事件。

展望2022年,刘格菘对于“全球比较优势制造业”这个方向资产的成长持续性、盈利增速预期依然很乐观。

刘格菘给出的理由是:已经建立了全球比较优势的制造业龙头公司,其企业家领导力、产业聚集下的先进制造能力等因素打造的“护城河”还在不断变宽,他判断未来在光伏、动力电池、储能、面板、化工新材料、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高端装备等方向会有更多的世界级公司出现。

刘格菘表示,未来广发小盘基金的资产配置依然以这些方向为主,他将从供需格*出发,用产业的眼光去寻找优秀企业并伴随伟大企业共同成长,以期为持有人获取长期的超额回报。

傅友兴:把握消费、医*等行业机会

2021年四季报显示,傅友兴管理的广发睿阳三年定开基金,在2021年四季度增持了轻工、汽车部件等行业中一些有较好估值性价比的公司股票。

截至2021年末,广发睿阳三年定开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分别是羚锐制*(600285)、欧派家居(603833)、科锐国际(300662)、岱美股份(603730)、曲美家居(603818)、爱柯迪(600933)、三环集团(300408)、比音勒芬(002832)、紫金矿业(601899)、金城医*(300233)。

其中,岱美股份、曲美家居、爱柯迪和金城医*均是2021年四季度新进入广发睿阳三年定开基金前十大重仓股阵营。

欧派家居和科锐国际被傅友兴增持,分列广发睿阳三年定开基金第二和第三大重仓股。

羚锐制*虽然仍是广发睿阳三年定开基金第一大重仓股,但在2021年四季度遭到大幅减持。

此外,同样在报告期内遭减持的还有三环集团和紫金矿业。

广发睿阳三年定开基金2021年四季报前十大重仓股

傅友兴在四季报中表示,在一年的周期内,估值变化是主导市场涨跌的主要因素,盈利变化对其影响较小;但在三年或三年以上的周期内,盈利变化成为驱动股价表现的主要原因。

“基金管理人将基于深入的研究与分析,致力于从优势制造、消费医*、科技等行业中积极把握相关投资机会,努力为持有人实现基金资产的稳健增值。”傅友兴这样写道。

有哪位知道广发证券和广发基金是一回事吗?

  一个属于证券公司,一个属于基金公司。  广发证券,是首批综合类证券公司,前身是1991年9月8日成立的广东发展银行证券部,1996年改制为广发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有证券营业部网点223个,数量位列国内前三,网点遍布全国。  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8月5日,总部设在广州,公司注册资本金1.2亿元人民币。 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拥有强大的资源优势、严谨科学的管理体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坚持"简单、透明、务实、高效"的经营理念,致力成为品牌突出、信誉优良、特色鲜明的基金管理公司,为投资者谋求长期稳定的收益。

广发基金开户证券号码指什么?

2006年9月29号之前开户的客户,初始查询密码为基金账号后六位数字.2006年9月29号(包括29号)以后开户的客户,初始查询密码为开户证件号码后六位数字;请根据您个人的实际情况,输入您的查询密码进行基金账户的查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高金融网 » 广发基金什么意思(广发基金张东一:为持有人创造价值给我带来很强的幸福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