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强为啥还不卖来自苏宁股票
内部原因。苏宁易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办于1990年12月26日。李松强不出售苏宁股票的原因是内部原因导致的,等待相应的问题解决后便后,即便会出售苏宁的股票了。超级牛散李松强不断加仓苏宁易购,上半年增持苏宁易购176.7万股。
苏宁易购上半年营收340亿:同比降8.5% 净亏19亿 - 知乎
苏宁易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002024,证券简称:ST易购)昨日发布财报。财报显示,苏宁易购2023年上半年营收为340.4亿元,较上年同期的372亿元下降8.52%。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商品销售收入303.82亿元,同比下降7.54%,主要受到家乐福业务调整带来日用百货收入下降较快的影响。上半年家电市场尤其是空调、白电品类复苏,公司紧抓市场机会,组织销售实现较快增长,消费电子产品受行业景气度仍较低及行业竞争激烈等影响,表现较弱。
苏宁易购称,下半年,公司将继续聚焦家电3C核心产品,抓住市场机会,强化全渠道销售能力、优化供应链和服务能力,提升销售规模。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服务和其他收入10.41亿元,苏宁易购称,公司将继续加强物流仓储服务、售后服务业务的外部赋能。
苏宁易购2023年上半年净亏19.3亿,较上年同期的净亏27.4亿元收窄29.6%;扣非后净亏19.7亿,较上年同期的扣非后净亏27.6亿收窄28.58%。
苏宁易购称,2023年上半年苏宁易购零售云业务新开862家店面,截至6月30日苏宁易购零售云加盟店总数达到10,286家,零售云渠道商品销售总规模同比增长42.5%,其中二季度同比增长54.2%。
公司按照既定的家乐福***业务瘦身调整计划推进实施,上半年聚焦核心优势城市开展店面经营,加快店面关闭调整,尤其是二季度进程加快,带来销售收入同比大幅下降,闭店相关的一次性赔偿支出金额增加较多。
同时公司对家乐福***业务账面包括商誉在内进行了减值测试,将家乐福业务相关资产或资产组组合的账面价值与其可收回金额进行比较,按照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商誉减值准备。
上半年家乐福***归母净利润亏***12.93亿元,若不考虑前述影响,家乐福***业务经营相关的利润二季度环比一季度有所减亏。基于上半年家乐福***业务的快速调整,下半年经营性业务利润亏***还将持续快速收窄。
综上,苏宁易购2023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亏***19.30亿元,同比减亏29.60%;不考虑汇率波动带来的公允价值变动***失及汇兑***失影响,以及家乐福***闭店带来的一次性相关赔偿等费用支出及计提的商誉减值准备等,上半年公司业务经营相关的利润亏***5.47亿元,同比减亏72.32%。
经公司统计,在不考虑非经营性现金流相关的因素影响下,公司上半年EBITDA为7.16亿元,其中核心家电3C业务EBITDA为13.81亿元。
截至2023年6月30日,苏宁易购最大股东为阿里旗下淘宝,持股为19.99%,苏宁易购创始人张近东持股为17.62%,江苏新新零售创新基金二期(有限合伙)持股为16.96%,江苏新新零售创新基金(有限合伙)持股为5.59%;
李松强持股为3.17%,苏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为2.73%,苏宁电器集团有限公司持股为1.39%,金明持股为1.34%,苏宁易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五期员工持股计划持股为0.9%,陈金凤持股为0.78%。
张近东与苏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构成一致行动人关系,张近东持有苏宁电器集团有限公司50%股权。
截至2023年3月31日,苏宁易购最大股东为淘宝,持股为19.99%,苏宁易购创始人张近东持股为17.62%,江苏新新零售创新基金二期(有限合伙)持股为16.96%,江苏新新零售创新基金(有限合伙)持股为5.59%;
李松强持股为3.07%,苏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为2.73%,苏宁电器集团有限公司持股为1.39%,金明持股为1.34%,苏宁易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五期员工持股计划持股为0.9%,陈金凤持股为0.78%。
对比来看,苏宁易购过去一个季度股权变化不大。
截至昨日收盘,苏宁易购股价为1.97元,市值为183亿元。
苏宁易购连续三天涨停,但最强牛散李松强可能依然高兴不起来
苏宁易购自从戴帽后改名为了ST易购,这几天股价连续上涨,尤其是最近三个交易日更是收获了3个涨停板,股价从10月底的1.72元上升至2.12元,对于ST股来说算是不错的成绩。
苏宁之所以能够大涨主要是与市场传闻供销社将收购苏宁易购39%的股份并成为其最大股东的消息有关,苏宁官方于11月9日发布公告澄清,不过,苏宁的股价依然在这两天牢牢封死在涨停板上。
不管供销社将成为苏宁最大股东的消息是不是真的,三天的连续涨停让持有苏宁股票的散户们获得了一丝安慰,毕竟苏宁的股价在最近的两年多时间里跌得实在是太凶了,从11.6元的高点最低跌到1.68元,难得的三天涨停让散户股东看到了希望。
可即便如此还是有一位大散开心不起来,他便是苏宁易购的第五大股东李松强,根据苏宁易购三季报显示,李松强目前共计持有2.85亿股苏宁易购股份,持股比例高达3.06%。
李松强的持仓成本为多少呢?我没法精准计算但可以通过苏宁易购近几年发布的季报大致推测出来。
李松强第一次出现在苏宁易购的前十大股东名单里是在2020年的三季报,当时其持有1.53亿股苏宁股票,在随后的八个季度里李松强除了在2022年的一季度没有购买苏宁易购的股票外其余七个季度均增持了,截至2022年9月共计持有2.85亿苏宁易购股份。
我按照每个季度的增持股数以及当季度的平均股价大致计算出李松强的持仓成本在24.8亿元左右,计算过程比较复杂,就不在这里列出来了。
10月11日,苏宁易购股价最低跌到1.68元,2.85亿股的市值只剩下不到4.79亿元,李松强的浮亏最多可达20亿元,以11月10日涨停后股价涨至2.12元测算李松强手里的股票市值升至6.04亿元,浮亏缩小至18.76亿元。
除此之外,这位牛散的杠杆率非常高,三季报显示股东李松强通过普通证券账户持有的苏宁易购股份数量为4191万股,通过信用证券账户的持股数量多达2.43亿股。
所谓信用证券账户指的就是融资融券账户,也就是用从券商那里借来的钱买的股票,这2.43亿股对应的杠杆资金可不是小数目,估计持有过程中李松强因苏宁股价连续下跌补了好几次保证金。
最近股市行情不太理想,亏钱的人不少,但想想牛散李松强浮亏十多亿元是不是好受了一些?
提起牛散李松强,不得不说当年买入***宝安的成名之战,当时这家公司的股价一直在下跌,李松强并没有选择割肉而是越跌越买,最终***宝安的股价随着业绩的爆发而大涨,李松强持有的1.01亿股市值最高达到30多亿,抛出套现后实现了5倍收益。
不过,今时不同往日,当时李松强的整个投资周期在3年左右,这次投资苏宁易购已经两年了,苏宁易购更是因为经历业绩下滑而“戴上了帽”,无论从业绩还是股价来看苏宁短期内很难有太大的起色,哪怕股价真能涨回来点,可离着赚钱还有不小差距,更别说大赚了。
别忘了,李松强还得支付大量的融资费用,这无疑加重了其持仓的成本,想要在苏宁身上实现“逆袭”更加困难。
李松强投资苏宁易购的事情让我想到了另外一位大佬段永平,这位步步高、VIVO、OPPO、拼多多等知名企业背后的大佬最近在腾讯上也“摔了跟头”,在连续买入腾讯的股票后股价非但没有上涨反而跌得更狠了,前几天市值一度快跌破2万亿港元了,可段永平表示未来还会适时继续增持腾讯股票。
无论是李松强还是段永平在投资上都选择了越低越买,这么操作的逻辑是什么呢?
在我看来大佬们才是真正的价值投资者,他们相信只要公司基本面不出问题(腾讯的基本面一直很好,苏宁易购的经营业绩正从最低谷慢慢上升)股价迟早有一天会涨上来,短期甚至中期内的股价波动不算什么,只要股价跌就加仓,降低持仓成本使得反弹到来后很快就能实现盈利。
这种价值投资模式讲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至少有三个方面是普通散户无法做到的。
1.对上市公司基本面的研究
全球最知名的价格投资者无疑是巴菲特,每天花费大量时间研究公司基本面,同时,公司里还有不少专业人士为其提供决策所需要的各类资料。
大佬们有能力、有资本做复杂的投研工作,光是这一点已经让99%的散户望尘莫及。
2.拥有充足的弹*
理论上来说只要上市公司不退市,股价越跌越买、成本越来越低,终有一天能够盈利。不过,绝大部分人无法做到无限加仓,手里的钱就这么点,哪怕仓位控制得再好也做不到“逢跌必买”。
大佬们不同,他们手里的资金数量级是普通散户无法想象的,资金优势使得他们能够不断加仓摊薄成本。
3.你玩的是心跳,人家却很淡定
投资股票遇到股价大跌且是连续、长时间大跌很容易让人心态失衡,毕竟***失的是真金白银、辛苦积攒多年的工资、是买房的钱、是养老的钱。
大佬们则不同,资金实力雄厚,在二级市场上投资的资金只是风险资产配置的一部分,说句难听点的,即使全部亏了也不会影响他们的生活,人家用的只是零花钱而已。
保持这样的心态才有可能创造投资奇迹,不会在倒在黎明前。
因此,在我们眼里投资苏宁浮亏十多亿元的李松强可能很不高兴,但人家可能根本没有放在心上,也正是如此才能在苏宁易购的股价跌破2元时继续加仓。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王五说说看,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牛散李松强入股苏宁易购_财富号评论(cfhpl)股吧_东方财富网股吧
苏宁易购三季度十大股东李松强持股1.52亿股。
从股东数来看减少2万,基金持股从二季度不到六千万股减持到基本没有。
由此可见,基金减持的股票都给李松强了。基金长期在苏宁易购上做短线,还不如一个散户!一个散户敢于15亿入股被基金不看好的股票,值得我们深思!
是苏宁易购有投资价值呢?还是没有?为什么在公司回购,高管买入的情况下,基金短炒,做个差价卖了,而牛散敢于重仓!
我看我们还是相信牛散李松强,应为这是他自己的钱。我相信他一定做了尽职调查,做了深入调查!对公司有深刻的认识!
苏宁易购开发中心真的像网上大家说的那么差吗?这么差它董事长先生知道吗?
的确,苏宁易购买的商品明显的质量问题,提请客服解决,电话过去回答24小时预以回复,然后就没反应了,如此情况反复多次,事情就是没有进展,近一个星期了。这么大的电商平台真无耻
抄底不成反被套,账户亏***16亿!“这么惨的牛散,我还是第一次见!”
来源:七禾网
校对:方杰锋
他是新生代的超级牛散,用十几万资金,在股市做到30多亿;他也是“史上最惨牛散”,一路抄底一路跌,巨亏16亿。
2020年三季度,牛散李松强盯上了苏宁易购,斥资14.5亿元建仓,建仓价在9元附近,一跃成为苏宁易购第七大流通股东。殊不知,这一入场,李松强就开始了漫长且绝望的长期亏***。迎接李松强入股的,是苏宁易购的持续阴跌,股价不断创下新低。面对这种情况,李松强并没有认栽,反而越挫越勇,越跌越买,连续5个季度持续加仓。到2021年四季度末,又陆续投入了7.6亿,持股高达2.82亿股。而苏宁易购的股价依旧不争气,彼时已经惨遭腰斩,从李松强的建仓价9元附近,跌至4元上下。
ST易购2020年三季度至今股价走势
进入2022年,苏宁易购的情况不仅没有好转,反而因为业绩的暴跌雪上加霜。今年4月,苏宁易购直接宣布ST,股票简称变为“ST易购”。但是,哪怕到了这个时候,李松强还是没有放弃,并用实际行动表达了自己对苏宁易购的看好,分别在二三季度加仓176.7万股和150万股,最新持股数达到2.85亿元,位列第五大流通股股东。如今,ST易购的股价已经来到2元附近,较刘松强最初的建仓价已经大跌超70%。在这笔投资中,刘松强已浮亏约16亿!
ST易购前十大流通股东
很快,李松强投资苏宁易购亏***16亿的新闻就在网上传开,网友纷纷调侃,“亏得这么惨的牛散,我还是第一次见!”、“看了这位大佬的遭遇,顿时觉得自己没有那么惨了……”也有网友表示不理解,“手上拿着这么多现金,去过神仙般的日子不好吗?为什么还要赌?”
作为***最知名的连锁零售企业之一,苏宁易购成立于1990年,最早以南京本地的线下空调专营店起家,并逐步在与传统百货商场抢市场中发展壮大,快速成长为全国性的家电连锁零售商。得益于连锁规模优势,苏宁易购2001-2003年的营收年化增长率达到53.63%。2004年7月21日,苏宁易购登陆A股市场。
2008年末,苏宁易购在一二线城市迅速扩张,门店数量连年增长,吃尽了线下家电连锁零售的规模红利。2010-2012年,苏宁易购迎来业绩爆发期,尤其是2011年,公司录得净利润48.86亿元,扣非净利润46.24亿元,达到上市后扣非净利润的巅峰。市场纷纷称其为“零售之王”。
之后,由于市场日益饱和,苏宁易购的快速发展按下暂停键,业务规模逐渐停滞。2013年后,苏宁易购的非经常***益金额连年上升,公司扣非净利润由正转负,公司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也大幅下滑。从2014年开始,苏宁易购部分依靠向苏宁集团等关联方出售旗下资产、股权等获得“非经常性”收益,来维持公司账面盈利。
公司走上下坡路,苏宁易购被迫转型。2013年,苏宁更名苏宁云商,正式向互联网零售转型,并从此走上了全面扩张的战略道路。然而,在持续扩张的同时,苏宁易购全新布*的业务也在不断亏***。2020年后,苏宁易购便被传出“面临债务危机、资金链紧张”等问题。
确实,从苏宁易购的业绩表现来看,公司全靠资产腾挪在保持账面盈利。2017年和2018年,苏宁易购两次出售阿里巴巴股权,分别获得32.85亿和110.12亿元的投资性净利润,一举扭正当年的净利润;2019年,出售苏宁便利超市35.91亿元,同年,又转让了苏宁小店的股权,公司净利润因此增加34.28亿元。
一直到2020年,苏宁易购的资金链问题才彻底暴露。据苏宁易购财报显示,2020年和2021年,苏宁易购分别净亏***42.75亿元和432.6亿元。今年前三季度,苏宁易购仍未改变亏***态势,但同比有所收窄。在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55.38亿元,净亏***45.45亿元,同比收窄39.94%。不过,虽然亏***收窄,但照目前的情况来看,苏宁易购大概率难逃连亏三年的命运。当然,如果按扣非净利润来看的话,苏宁易购从2014年就已经开始亏***,累计扣非净利润已经达到666.79亿元。
苏宁易购2010年-2022年三季度净利润情况
业绩不理想,股价自然也就和涨无缘了。苏宁易购从2020年7月开启下跌走势,一路阴跌至今。股价不断走低,前十大流通股东的累计持股数也开始缩减,部分机构选择离场。
但是近几日,低迷已久的ST易购股价却迎来了连续涨停,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11月8日上午,关于“供销社收购苏宁易购39%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除了线下平台,积极开拓线上市场。”的消息在网上传开。要知道,供销社概念股是当前市场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只要和它沾了边,股价涨停不是梦。果然,消息一发酵,ST易购的股价便闻风而动,迅速冲至涨停板。
随后,苏宁易购发布公告辟谣,称经公司自查并向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核实,不存在上述传闻中提及的供销社收购股份事宜,上述传闻不属实。不过,这则辟谣公告并没有让ST易购的股价熄火。今日,ST易购继续涨停,最新股价报2.02元/股。
事实上,这不是苏宁易购第一次被传易主。自2020年陷入危机后,关于苏宁易购易主的消息便时有出现。
2021年2月底,ST易购及深圳国际分别披露公告,称后者的间接全资附属公司深国际(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鲲鹏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拟以6.92元/股的价格,分别收购苏宁易购8%、15%的已发行股份,交易金额约148亿元。但到了2021年7月,深圳国际便宣布收购取消。
紧接着,苏宁易购又宣布引入“新新零售基金二期”,公司股权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由淘宝(***)软件有限公司提名的黄明端出任董事长。
今年10月21日,苏宁易购宣布与美团达成战略合作,成为正式入驻美元平台的首家家电3C品类大型连锁品牌。这也可以看到,虽然公司业绩持续低迷,“易主”传闻频频出现,但苏宁易购一直都在寻求并加快转型。
说完苏宁易购,我们再来说说李松强。
虽然从目前来看,李松强是在苏宁易购上翻了车,但毕竟纵横市场这么多年,他还是有不少显赫战绩的,其中最出名的当属投资***宝安。
2018年一季度,李松强出现在***宝安前十大股东名单,持股比例为0.68%。此时,***宝安股价开始下跌。当年二季度,李松强再次买入6296万股,而***宝安的股价则一度从5元以上跌至3元附近。面对不断下行的股价,李松强没有选择割肉,而是继续加仓。功夫不负有心人,2019年年底,***宝安的股价开始盘旋拉升,2020年时已经接近翻倍。到了2021年,随着***宝安业绩的爆发,其股价也出现疯狂拉升,一度涨至29.24元/股。此时,李松强的持股数量已高达10151万股。2021年一季度后,李松强开始了减持之路,并于去年三季度末小时在前十大股东名单之中。三年半时间,李松强在***宝安实现了500%的收益,在股市一战成名。
我们可以发现,李松强在苏宁易购上的投资路径是与***宝安类似的,倾向于低位持股,不惧股价回调,也有魄力在下跌时加仓,能够忍受住漫长的低位震荡煎熬。那么,这笔在苏宁易购上的投资能否重现当年的传奇,最终斩获高收益呢?我们不得而知。
说起来,李松强在资本市场混得风生水起,其发家史也颇具传奇色彩。李松强十几岁就跟着亲戚到深圳打工谋生,前后在台资、港资和美资的电子信息企业工作。在完成初始资本的积累后,李松强开始自主创业。2010年,李松强在东莞设立了自己的第一家工厂,2015年,李松强旗下的顺应电子信息产业内迁趋势将第二个工厂设在了重庆。目前,李松强旗下的重庆中显智能已经成为***最大的民营液晶显示模组集成生产企业。
由于李松强为人比较低调,市场关于他的新闻并不多,如果不是这次投资苏宁易购惨遭深套,恐怕他也不会在此时进入大众视野,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不代表象树资产观点。文中涉及的内容与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李松强为什么敢进苏宁易购?
李松强为什么敢进苏宁易购,主要是因为苏宁易购业务范围大,用户群体广,而且苏宁还没有成为行业老大,还有很大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