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盛地产集团由谁接盘?
由国企接盘。
因为只有国企才有雄厚的资金能接得住房地产。也只有国资才有如此强大的能力。尤其是小型房地产开发公司。销售一旦停滞。资金链在短期内就会断掉,形成烂尾楼盘。导致地方银行产生大量坏账。直接冲击地方融资建设资金流通。城市发展停滞。 后果非常严重。正所谓现在,***屡屡释放房地产利好政策,鼓励国企兜底接盘。
世茂集团和世茂股份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两个主页上面显示天津的世茂项目不一样?
世茂集团和世茂股份的关系:世茂集团是母公司,上海世茂股份有限公司是世茂集团的子公司,简称“世茂股份”。或者说:世茂集团是世茂股份的大股东。世茂集团,是以房地产开发为主的国际化企业集群。现已经发展成为以“世茂房地产”及“世茂股份”两家控股上市公司为核心的大型企业集团。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世茂集团已经成为***房地产界领袖企业之一。上海世茂股份有限公司雄踞国内商业地产上市公司土地储备量榜首,是一家融商业地产开发、运营、百货、购物广场、影院、儿童亲子乐园等多个业务板块于一体的商业地产上市公司。
海兰信回应股价放量20cm跌停;泛海控股新增涉农发行诉讼16.28亿元;月内600亿元信用债取消发行丨预警内参(12月15日) - 21经济网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海兰信午后放量20cm跌停,截止收盘跌17.66%。记者联系海兰信投资者关系部门,相关人士称,我们也在查是什么原因影响的。“具体为什么股票一下子跌成这样,公司也要查一下到底是什么原因影响,还是说是不是有人***意操纵。”该人士同时表示,目前,公司经营正常,没有未披露的重大事项。
泛海控股发布重大诉讼公告,农发行北京西三环支行以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为由,将泛海控股子公司北京星火房地产、武汉中央商务、泛海控股诉至法院。农发行诉请判决星火公司偿还贷款本金16.28亿元及相应的利息、罚息、复息。
融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披露公告称,未能清偿中建投信托·安泉589号(融侨福州)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和“平安信托融侨15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两笔未能偿还的信托资金约4.8亿元。
针对公司债权人对债权资产转让一事,深交所向ST升达下发关注函。深交所要求说明相关债权人转让至华宝信托的其持有的对公司及其担保人享有的主债权及担保合同项下的全部权利以及全部相关权益的具体情况;华宝信托对应的支付对价及付款安排,是否存在其他权利义务安排,是否存在抽屉协议等。
ST大集公告,公司相关人员收到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陈彤、高建平、陈选章、刘昆、冯国光、武利民、庞连义、杜璟、林晓赛、吴克勤作为公司时任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未按规定披露非经营性关联交易及关联担保事项,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二条第一款的规定,证监会决定对上述人员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
赛为智能公告,公司及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周勇于12月14日收到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证券法》《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及周勇立案。
朗博科技公告,2022年半年度经营业绩发生大幅度变动,但未按规定披露业绩预告,江苏证监*决定对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深圳新星公告,因环境污染,资子公司新星轻合金材料(洛阳)有限公司收到洛阳市生态环境*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处罚款71.775万元。
春秋航空发布11月份主要运营数据,公司11月份运输周转量10,964.94万吨公里,同比减少44.78%;旅客周转量113,826.33万人公里,同比减少45.06%。
澎湃新闻从知情人士处获悉,世茂股份计划对旗下5只公司债进行统一展期4年至2026年12月,期间将分期偿付本息。据Wind数据,5只债券的存续金额约44.25亿元。为获取债权持有人的同意,世茂股份在条款中提出,对5只债券新增资产股权质押增信,并设置增信项目第三方机构现金流监督机制,增信资产包括世茂三亚国际金融中心、绍兴世茂广场两个项目的股权。
吉林省信用融资担保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公告,公司此前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案,于11月3日首次执行,执行标的约为1.93亿元。
大悦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告,公司2022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二期)发行金额不超过15亿元,本期债券分为两个品种,品种一发行期限5年,在第3个计息年度末附发行人票面利率调整选择权及投资者回售选择权;品种二发行期限5年。本期债券无担保,债券评级为“AAA”。本期债券募集资金15亿元拟用于偿还发行人到期债务。
***保利集团有限公司发布2022年度第二期超短期融资券发行情况公告,“22保利集团SCP002”计划/实际发行金额为人民币10亿元,于2022年12月07日起息,2023年09月01日兑付,期限268日,发行利率2.35%。其中,合规申购家数/有效申购家数3家,合规申购金额/有效申购金额10亿元,申购价位2.35%。主承销商/簿记管理人为***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联席主承销商为***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南通二建集团有限公司公告,公司自5月以来持续出现票据逾期,且截至11月24日仍处于逾期状态的票据规模为0.94亿元。经与主承销商、律所确认,票据逾期触发了“20南通二建MTN001”投资者保护机制的应急事件。
据21世纪经济报道,受理财赎回、收益率上行影响,一级市场上信用债(企业债、公司债、中票、短融、PPN,下同)取消/推迟发行(以下统称取消发行)数量和规模骤增。截至12月14日,12月信用债取消发行只数为92只,涉及债券发行规模接近600亿。此前11月取消发行规模为619亿,创永煤违约以来的单月新高。
据了解,11月以来的债券市场调整,背景是资金利率有所上升,触发因素是疫情政策优化和房地产政策放松,而理财产品赎回则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而本轮取消发行潮,主要是融资成本上行、市场对信用债的配置需求减弱等多重因素影响的结果。
一声回应竟如此之难?
说了真话。。。。。。。。。。。。。
“沈昌珉郑允浩发表声明力挺SM公司"是不是真的
从一方面来说,这是真的,因为确实是以允浩与昌珉的名义发出的声明。从另一方面来说,又不一定是真的,因为毕竟我们没有看到两人亲口说。总之,这是SM公司再利用这两人来对其他三只施压。现在舆论对SM很不利,而昌珉他们这份所谓的声明有可能使媒体把矛盾转向在中他们。至于专辑……如果在中三人同意与公司合作,那么他们这几个月就是白忙活了……而且HOT的结*大家也都知道;如果不同意,外界就认为在中他们不想以神起的名义发展,希望解散……SM太狠了……其实如果允浩昌珉他们能亲自出面表态就好了……
10月28日房企快讯:碧桂园、中海、雅居乐、阳光城、荣盛、世茂、融创、景瑞、俊发、荣盛、…_财富号_东方财富网
近期,多家民营房企推进第二轮增信融资的消息备受市场关注。业内人士表示,中债信用增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债增”)已获得单一主体集中度监管豁免,可支持前期已获得增信的民营房企持续发债需求,民营房企有望迎来第二轮增信融资。(中证报)
***常务会议部署持续落实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努力推动四季度经济好于三季度,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会议部署加快释放扩消费政策效应,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要求深入落实制造业增量留抵税额即申即退,支持企业纾困和发展。
从多位地方财政、城投人士处获悉,近期某省正在摸底调查开发区债务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债务规模、结构、类型、债务增减变动及债务风险情况。该省还要求,各地要认真总结本地区债务管理基本情况及具体做法,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开发区债务管理的意见建议,形成摸底调查报告。(21世纪经济报道)
【深圳市:支持推动符合条件的建筑业企业挂牌上市、发行债券,开展股权多元化改革】
据深圳市人民**,深圳市人民**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深圳市加快推进现代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其中,通知指出,支持推动符合条件的建筑业企业挂牌上市、发行债券,鼓励注册地所在区**对上市企业给予奖补。支持建筑业企业开展股权多元化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提升融资能力,激发企业活力。
据交易商协会官网显示,10月27日上午,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赴中债信用增进投资公司开展专题调研,并召开座谈会。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金融市场司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了调研和座谈。
1、标普:应公司要求,撤销金辉股份"B+"长期发行人信用评级
10月27日,应金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RadianceGroupCo.,Ltd,简称“金辉股份”)的要求,标普撤销了该公司的“B+”长期发行人信用评级。评级撤销前展望负面。
标普同时撤销了该中资房企担保的高级无抵押票据的“B”长期发行评级。
其母公司金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B+”长期发行人信用评级未被撤销。
2、中融信托称与融创共管账户资金被划走,知情人士称项目资金已纳入**监管专户
《凤凰WEEKLY地产》近日获得一份中融信托针对投资者的《中融-丰腾83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第2次临时管理报告》(下称《报告》)。该报告称,2022年9月受托人发现存放受托人和融创方共同保管塔子湖置业章证照及印鉴等共管物品的保险柜锁芯被换,保险柜无法打开。武汉融创内部人士向《凤凰WEEKLY地产》称:“公园大观项目目前就剩下一些未销售的房子,现在是被查封了,没有什么推进。按照现在的趋势,要么是资金划到三方监管保交付,要么是确保资金不被抽调。”
3、中融信托与融创双方回应“共管账户11.4亿资金被划走”事项
据澎湃新闻,10月27日,针对与融创房地产集团共同保管的保险柜锁芯被换、监管账户11.4亿资金被划走一事,中融信托向澎湃新闻回应称,“已向融创方提出严正交涉,并第一时间向当地***机关报警。”“同时,公司多次向江岸区相关**部门反映情况,协商解决公园大观项目交付及信托计划投资人利益实现的方案。目前资金在**监管账户,我司也将在**的统筹协调下,最大程度保障委托人权益。”融创集团则对澎湃新闻回应称,“为更好的保民生、保交付,融创武汉1890和融创公园大观两项目被纳入武汉监管重点保交付项目,项目资金已严格按照**监管专户要求管理。公司与中融目前在沟通协商的基础上,均向相关**专班承诺,全力以赴确保交付。
4、世联行: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9.56亿元,新增7.6亿元诉讼金额中74%涉及恒大系
10月27日,深圳世联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1~9月份,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56亿元,同比下降33.95%;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117.4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2.03亿元,主要原因是本报告期公司金融服务业务贷款回收与放贷净额同比减少。同日公告称,为了加速各业务的催款催收,加大回款力度,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主动加强使用诉讼手段催收回款。经统计,自2022年7月1日至2022年9月30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新增诉讼、仲裁事项累计金额合计为7.6亿元(其中涉及恒大集团及其成员企业的诉讼占74.01%),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绝对值的20.5%。所有涉案金额中,原告占比89.8%,被告占比2.47%,公司作为第三人涉及诉讼的金额占比7.73%
5、中电建江西省电力:金额合计2103万元逾期商票均已完成兑付,不存在任何信用风险
近日,上海票交所披露,关于***电建集团江西省电力建设有限公司商业承兑汇票不存在信用风险的公告。经核实,五张票据由于我司系统异常当天兑付操作失败,造成票据逾期。我司已积极沟通持票人重新发起提示付款并及时完成兑付,上述票据状态显示为已结清。另有一张票据因江西裕民银行扣划还款处理滞后于票据系统交易时间,该票据显示逾期,后于7月20日付款成功,票据为结清状态。我公司流动资金充足,不存在任何信用风险。
6、阳光城境外发债主体被颁“清盘令”,回应称“将继续和债权人沟通协商”
据每日经济新闻,近日,A股上市公司阳光城旗下境外主体阳光城嘉世国际有限公司被***法院颁布清盘令,为大型中资房企近年来在***首例。10月27日午间,阳光城相关负责人回复记者,目前事件没有新进展,上述债券本息尚未还清,公司将继续和债权人沟通协商。据公开信息,针对嘉世国际的清盘令在10月17日颁布。
7、景瑞控股拟出售上海闵行区物业项目公司25%股权对价1.22亿元
10月27日,景瑞控股有限公司发布须予披露交易,出售目标公司25%股权。卖方JoyrideRY(BVI)Limited(景瑞控股全资附属公司)与买方SHQInvestmentHoldingsILimited订立协议,卖方有条件同意出售而买方有条件同意买入出售股份(为目标公司25%股权),对价为人民币1.22亿元。目标公司为景瑞控股的联营公司。其主要业务活动为投资控股。
8、当代科技产业:变更“19当代02”付息方案和特殊条款的议案均未获通过
武汉当代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告,“19当代02”2022年第二次债券持有人会议已召开,会议审议《关于变更“19当代02”付息方案的议案》和《关于变更“19当代02”特殊条款的议案》均未通过。两项议案反对比例均为100%。
9、云投集团:拟发行10亿元短期融资券,用于偿还“22云投SCP020”和“19云投MTN001”
云南省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公告,拟发行2022年度第一期短期融资券。本期发行金额10亿元,期限1年,无担保。本期债券募集资金拟用于偿还发行人本部存续债券,具体为偿还“22云投SCP020”和“19云投MTN001”。
10、中海地产:完成发行“22中海企业MTN005”,募资全部用于商品房项目建设
中海企业发展集团公告,公司于2022年10月25日发行“22中海企业MTN005”,实际发行金额10亿元,票息2.85%,期限5年。募资全部用于商品房项目建设。
11、世茂股份:“20世茂G2、G3”将于10月31日支付年度部分利息
世茂股份公告,“20世茂G3”将于2022年10月31日开始支付2021年9月1日至2022年8月31日期间的部分利息。“20世茂G2”将于2022年10月31日开始支付2021年7月7日至2022年7月6日期间的部分利息。
12、碧桂园地产:“20碧地04”将于11月3日支付年度利息
碧桂园地产集团公告,“20碧地04”将于2022年11月3日开始支付2021年11月3日至2022年11月2日期间的利息,发行总额17.78亿元,票息4.15%。
13、雅居乐集团:全额资金9.5亿元到达指定账户以回购优先级资产支持证券
雅居乐集团(03383)发布公告,广州番禺雅居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番禺雅居乐,为公司于***注册成立的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作为回购和回售承诺人)将于2022年10月28日回购人民币9.5亿元的优先级资产支持证券。
“雅居乐应收款第一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于2020年10月28日设立,发行规模为人民币10亿元,其中包括优先级资产支持证券人民币9.5亿元及次级资产支持证券人民币0.5亿元。该专项计划的基础资产为公司的若干附属公司的应收款。
根据该专项计划的相关条款,优先级资产支持证券持有人有权在发行的第二年末回售全部或部分优先级资产支持证券给番禺雅居乐。
在回售登记期间(即2022年8月18日至2022年9月8日),优先级资产支持证券持有人已按每张人民币100元的回售价(即为优先级资产支持证券的面值)登记回售总计950万张优先级资产支持证券,本金总额合共为人民币9.5亿元。
于本公告日期,番禺雅居乐已将足够资金存入***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分公司的指定银行账户,用于2022年10月28日回购该等已登记回售的950万张优先级资产支持证券。
10月27日,荣盛房地产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一日新增5起被列入被执行人公告,执行标的共280万余元。
根据企查查显示,荣盛发展所涉案件,天津区域2起,执行标的27万余元;河北区域2起,执行标的178万余元;江苏1起,执行标的775600元;从所涉案件原由来看,票据追索权纠纷2起,建设工程分包合同纠纷1起,票据付款请求权纠纷1起,执行案件1起。
值得一提的是,据其企业半年报显示,荣盛发展应付账款约266亿元,其中逾期未兑付票据为33.64亿元;另外据票眼小程序显示其企业已经荣登上海票交所逾期名单11次,兑付令人担忧。
15、富力地产出售***项目,认沽期权最高约1.41亿英镑
10月27日,广州富力地产股份发布出售***公司补充公告。
富力地产表示,诚如此前公告所披露,期权代价乃1.08亿英镑加向第二买方提供的保证回报,及由卖方承担的与目标集团相关的成本、费用及负债及第二项出售事项产生的成本、费用及负债总和。
假设认沽期权于十二个月的期权期间结束时行使,期权代价的最高金额将约为1.41亿英镑。于认沽期权获行使时,富力地产将于必要时遵守上市规则项下相关要求。
16、俊发集团所持云南金色之源房地产15.93亿元被冻结期限3年
10月28日,企查查信息显示,俊发集团有限公司成为被执行人,执行通知书文号(2022)沪0115财保282号。
据了解,此次冻结股权标的公司为云南金色之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被冻结权益数额159300万元,冻结期限为2022年10月21日至2025年10月20日。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
清流|世茂股份惊爆“抽资出逃”大案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出品|网易清流工作室
作者|梁耀丹主编|赵妍
爆料邮箱:
stoolpigeon@service.netease.com
在杭州市钱塘区下沙江滨地铁站出口不远处,屹立着一座停工六年之久的烂尾楼——世茂广场商业综合体。附近业已建好的世茂广场一期的业主曹发还记得,开发商——杭州世茂世纪置业有限公司(下称“杭州世茂公司”)在卖房的时候曾信誓旦旦表示,等公寓的业主入住后,这栋商业综合体将成为小区附近、乃至整个沿江地区最大的生活配套。
不过,距离曹发买房约十年过去了,这栋原本应该在6年前交付的世茂广场商业综合体,在2015年初停摆以后,至今仍没有动工的痕迹。这个号称可以弥补周边商业配套空白的商业体,如今成为了附近居民的一块心病。
这栋烂尾楼,原本属于世茂股份(600823.SH)旗下项目。经过两番股权转让,目前控股股东早已发生变更,世茂股份仅保留10%股份。开发商杭州世茂公司后来发生资金断裂,负债累累。蹊跷的是,尽管项目已经易主,杭州世茂公司近年爆发的多起官司纠纷中,世茂股份依然被牵涉其中,与杭州世茂公司一同被债主们追为被告。与此同时,虽然世茂股份近年在年报中披露了这些官司,外界却不知,为何世茂股份总与一个早已转让的项目纠缠不清。
事实上,烂尾楼项目背后,隐藏着鲜为人知的抽逃资金大案。清流工作室独家发现,根据至少5家债主指控,世茂股份担任杭州世茂公司全资股东期间,曾至少两次对杭州世茂公司抽逃出资,涉及金额累计达8.66亿。而根据债主们的说法,这正是杭州世茂公司工程“烂尾”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部分法院支持了“抽资出逃”的说法。
此外,清流工作室调查发现,早在世茂股份转让该项目股份之初,就已经为后来项目烂尾埋下了伏笔。杭州世茂公司的第三任东家、也就是现在的控股股东江苏皇合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江苏皇合公司”),在接盘该项目之时资金链就已经***近崩溃。但清流工作室独家获悉,对于江苏皇合公司接盘该项目,世茂股份是知情并同意的。
清流工作室同时了解到,这个烂尾楼项目近期或将迎来转机。5月20日,钱塘招商与人才*回应了该烂尾楼的最新进展:“世茂项目正在省高院走司法拍卖程序过程中。”不久前的4月7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对该项目土地使用权的财产评估机构进行了招标。今年3月5日,钱塘招商与人才*表示,杭州钱塘新区正与第三方公司协商盘活该项目,具体细节还在协商中,暂未敲定最终盘活方案,杭州钱塘新区将积极争取,尽快将该项目盘活。
被证实抽逃出资1.8亿
下沙世茂广场项目以及背后的开发商杭州世茂公司,事实上已历经三次易主。
2009年,世茂股份以6.01亿拍下位于下沙14号大街与25号大街交会处的商业用地,项目开发商杭州世茂公司于同一年成立,由世茂股份100%持股。
根据早期的宣传资料,该项目于2012年开建,项目总建筑面积为26万平方米,涵盖大型商超、百货、影院、酒店等,并且已经成功销售和交付第一期商业公寓。而烂尾的商业楼,则属于第二期工程。
2013年6月,世茂股份把杭州世茂公司90%的股份转给江苏鑫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鑫源控股公司”)。次年的2014年11月,鑫源控股公司又将这90%的股份转让给了江苏皇合公司。截至目前,世茂股份尚持有杭州世茂公司10%的股份。
而根据债主们的指控,世茂股份对子公司抽逃资金,发生在世茂股份全资控股杭州世茂公司时期。
清流工作室注意到,杭州世茂公司自2009年成立以来,世茂股份一共对其进行过5次增资——从成立之初的注册资金为2亿,到最终注册资本为8.4亿。其中,在2010年5月,也就是世茂的第二次增资过程中,注册资本在3.1亿的基础上增资了1.8亿,即注册资本变为4.9亿。
然而,一起案件的裁判文书显示,事实上,世茂股份对杭州世茂公司抽逃了第二次增资期间的1.8亿。
根据裁判文书,因为江苏皇合公司与杭州世茂公司均无法偿还常熟市鼎汇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下称“鼎汇公司”)的债务,2018年5月,鼎汇公司以世茂股份在作为杭州世茂公司独资股东期间存在抽逃出资行为为由,向法院申请对杭州世茂公司进行审计调查,并追加世茂股份为被执行人。
法院予以准许,并分别于2018年6月21日、6月25日提取了由世茂股份保管的杭州世茂公司自2009年11月至2013年6月期间的会计凭证、财务会计报告等与审计事项有关的资料。
这一查,就牵出了一起抽逃资金大案。
法院查明,在增资过程中:世茂股份先是在2010年5月10日将1.8亿将增资款汇入杭州世茂公司的银行验资账户,验资结束后上述增资款在三天后转入了杭州世茂公司基本存款账户。紧接着,就在同一天,杭州世茂公司又以往来款的名义,将1.8亿汇入世茂股份另一家全资子公司——牡丹江茂源建材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茂源公司”)的账户。随后,茂源公司又于同日将该1.8亿以往来款的名义转回世茂股份的账户。最终,上述被转出的1.8亿款项,在杭州世茂公司资产负债表中作为其他应收款长期挂账。
法院认定,世茂股份的行为属于抽逃出资。最终,一审法院苏州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了追加世茂股份为前述案件被执行人的判决。世茂股份不服,随后向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最终法院仍维持了一审的事实和判决。
由于世茂股份1.8亿抽逃出资被法院证实,随后,杭州世茂公司的其它两位债主: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建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纷纷以同样的理由将世茂股份追加为被执行人。
无独有偶,杭州世茂公司另一家债主——***银行杭州经济开发区支行,在更早的2015年,同样指控世茂股份“抽逃出资”6.78亿。
由于杭州世茂公司拖欠中行贷款3.8亿本金及利息,从2015年6月起,***银行杭州经济开发区支行便将杭州世茂公司以及它的三任控股股东告上法庭。三任控股股东,也就是前述提到的世茂股份、鑫源控股公司以及江苏皇合公司。
根据中行的指控,世茂股份在担任杭州世茂公司控股股东期间,利用其对杭州世茂公司的实际控制地位,通过虚构贸易等方式,同样是将杭州世茂公司巨额资金通过关联公司——茂源公司转至了世茂股份。
中行表示,经调查,2010年至2013年间,杭州世茂公司仅通过茂源公司流向世茂股份的资金即达9.9亿元。杭州世茂公司大额资金流入茂源公司后,几天后即流向世茂股份。例如,杭州世茂公司于2011年1月19日流入茂源公司2亿元,1月21日即全部流向世茂股份……
中行指出,世茂股份将杭州世茂的巨额资产转出之后,形成账面上世茂股份对杭州世茂的6.86亿元的债务。随后,2013年6月世茂股份将杭州世茂公司股权的90%转让给鑫源公司后,再将该6.86亿元债务与股权转让款相互抵销,以达到世茂股份无须再向杭州世茂归还这6.86亿元债务的目的,从而实现对杭州世茂6.86亿元资产的抽逃。
中行称,世茂股份此举导致杭州世茂公司资产严重缩水。杭州世茂公司的资产价值应不少于其注册资金和银行贷款之和,即12.2亿(8.4亿+3.8亿贷款余额)。而根据杭州世茂公司2015年3月31日资产负债表显示,其资产总计仅仅为6.47亿元,资产缩水明显,显然是抽逃出资的后果。由于项目公司的资金被抽走,造成项目公司资金链断裂,施工单位撤出,项目停工,楼盘烂尾。
不过,法院则认为,由于中行杭州钱塘支行仅提供了相关公司的审计报告、部分的资金流水明细,并不能完全印证这几家公司彼此之间的应收款、以及杭州世茂公司对世茂股份的债权具有直接对应关系。因此,法院并没有采信中行提出的“世茂股份抽逃资金”的说法。
烂尾楼停摆背后
清流工作室调查发现,从世茂股份股权转让开始,下沙世茂广场项目的烂尾就已经埋下了伏笔。
清流工作室获悉,2013年6月鑫源控股公司与世茂股份的股权交易,事实上是承接了世茂股份对杭州世茂公司的6.86亿元债务,并且需支付7000万元的现金对价。随后,鑫源控股公司接手了下沙世茂广场项目第二期工程的建设,并将项目改名为“世茂广场·天誉”,在控股期间,鑫源控股公司还借给了杭州世茂公司9826.9万。
从鑫源控股公司的履历来看,这家成立于2011年的江苏民企,从事的领域包括房地产、纺织、典当、家居、化纤、有色金属等,但根据其官网,鑫源控股公司开发过的房地产项目仅有一个,且投资额也仅在5亿左右。
2014年11月,鑫源控股公司又将杭州世茂公司90%的股份转让给了江苏皇合公司。清流工作室获悉,鑫源控股公司将股份转让是因为考虑到“项目变现困难”,并且征得了世茂股份和杭州世茂公司的同意。
就这样,杭州世茂公司的控股股东易主为江苏皇合公司,而鑫源控股公司原本承接的6.86亿元债务,也变为由江苏皇合公司承接——也就是说,江苏皇合公司需要代替世茂股份偿还欠杭州世茂公司的6.86亿。
清流工作室注意到,江苏皇合公司法定代表人是江苏佳和置业有限公司(下称“佳和置业”)控股子公司的法人及董事长。而佳和置业由台州商人林春国所创立。相对杭州世茂公司的前任鑫源控股公司,佳和置业拥有更丰富的房地产开发经验,其在苏州、常熟、西宁、重庆、兰州、济南等城市均有房产开发项目。
然而,种种迹象显示,早在接盘杭州世茂公司之前,佳和置业便已***近资金链崩溃的边缘。
多份裁判文书显示,早在2014年底前,佳和置业旗下多家公司便已经负债累累,被告上法庭,其中不乏借款本金仅区区几百万、高息借款的案件。
清流工作室独家发现,江苏皇合公司甚至连接盘项目的大部分出资,也并非“真金白银”,而是通过曲折的债权转让的方式出资。
一份裁判文书显示,鑫源控股公司与江苏皇合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时,约定江苏皇合公司除了承接世茂股份应付杭州世茂公司6.86亿的往来款、直接支付2000万给世茂股份,仍需向鑫源控股公司出资的5000万。而这5000万,则是通过林春国转让的一份债权来出资。
但曲折的是,即便是林春国享有的债权,后期债务人也无法准时偿还。直到2016年7月,法院通过对相关债务人财产进行执行划扣,这5000万的出资方才到位。
种种线索显示,接手下沙世茂广场二期项目后,江苏皇合公司便无力进行开发,杭州世茂公司也陷入了资金困*。
从2015年初开始,下沙世茂广场第二期工程便逐渐停工,并从此之后再也没有施工。当时而杭州经济开发区建设*曾透露该项目停工原因的是“因建设单位资金不足导致”。
截至目前,无论是江苏皇合公司,佳和置业还是林春国,均有多条被执行信息。此外,江苏皇合公司目前持有的杭州世茂公司90%的股份也处于被冻结状态。一份2018年9月作出判决的裁判文书显示,江苏皇合公司已停止经营、人去楼空。
根据多份裁判文书,杭州世茂公司亦拖欠了多位员工工资以及多家供应商的尾款。杭州世茂公司的历史被执行信息曾多达四十多条。执行公开信息网显示,截至目前,杭州世茂公司仍有4条被执行信息。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根据杭州世茂公司前述债主们的指控,杭州世茂公司沦落到负债累累,项目停摆,世茂股份此前对杭州世茂公司“抽逃出资”同样是原因之一。
而世茂股份当初为何同意将90%项目股权,转让给资金链***近崩溃的边缘的接盘方,至今仍是一个谜。
(文中曹发为化名)
梁耀丹是清流工作室高级作者,常驻广州。
往期精彩推荐
清流工作室
穿透迷雾
探清真相
扫码关注我们
世茂、世茂、世茂的创始人是谁?
许荣茂太平绅士,世茂集团创始人,世茂房地产控股有限公司董事***,上海世茂股份有限公司第五届董事会董事长。澳洲南澳大学工商管理硕士。
中诚信托公告“世茂系”信托计划违约世茂集团:总计尚需偿还资金6.45亿元网传公司回应不实
导读
中诚信托公告“世茂系”信托计划违约一事,仍在不断发酵。
针对该事件1月6日市场上流出世茂回复称,该笔信托是以佛山德茂系“佛山国风滨江”项目作为开发主体,自项目预售以来,销售情况良好,但中诚信托因自身前期投资管理不善,不良较多,故无故要求在正常履约的项目抽贷。
1月7日上午,世茂集团对记者回复称,网传公司就本事项发布的内容属于不实信息,公司与中诚信托的合作情况及后续进展均以公司公告信息为准。
世茂集团在回复中称,中诚信托公告中所提及的3.02亿元,按协议约定,上海骞奕应于2021年12月25日(节假日顺延至2021年12月27日)偿付。按双方前序沟通的情况,上海骞奕已偿还了1.47亿元,尚余1.55亿元尚未偿付,公司及项目公司须按照协议约定承担担保责任。同时,根据协议约定,上海骞奕应于2022年3月25日偿还资金4.9亿元。因此上海骞奕总计尚需偿还资金为6.45亿元,目前,作为主要还款来源的项目仍然在陆续销售并持续归集资金以备还款中。
此外,世茂集团还表示,至今为止,公司尚未有公开市场的债务违约,前述信托融资的相关事项不会触发公开市场债务的加速清偿。虽然公司在目前市场大环境下面临一定的流动性压力,但公司会坚定不移的采取积极措施加大销售、回款、资产处置等各方面的力度,公司将持续系统性地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
据中诚信托发布的“2020年中诚信托诚颐1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临时公告”显示,诚颐11号信托于2020年9月25日正式成立。截至本临时公告日,信托计划存续规模6.45亿元,预计剩余信托期限不超过3个月。中诚信托表示,鉴于本信托计划的交易对手方未能在合同约定的时点及时足额的履行差额补足义务,已出现实质性违约。
中诚信托称,根据《差额补足协议》和《合作协议补充协议二》的约定,自本信托计划成立之日起届满15个月之日,共同差额补足义务人上海骞奕和项目公司累计向受托人支付的变现备付金金额不低于受托人实际支付的标的股权收益权转让价款的65%,即截止2021年12月25日,差额补足义务人累计应向受托人支付变现备付金9.1亿元。
但截止上述期限属满日,受托人累计已收到的变现备付金金额仅为6.08亿元,尚有3.02亿元未收到。差额补足义务人未及时足额履行差额补足义务,保证人上海世茂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世茂建设”)也未及时履行保证义务,交易对手已实质性违反了交易文件的约定。
公开信息显示,佛山德茂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由广州常昇投资有限公司100%持股,天眼查显示,目前该项目公司处于被质押状态,质权人正是中诚信托,出质股权数额为500万元。
中诚信托进一步称,在交易对手发生实质性违约后,受托人根据《合作协议》以及《差额补足协议》相关款项的约定,并根据有关担保合同的相关约定,在2021年12月27日即向交易各方发送了《提前支付通知书》,宣告上海骞奕、项目公司支付全部剩余变现备付金的履行期限提前至2021年12月27日届满,上海骞奕、项目公司应立即向受托人支付全部剩余变现备付金7.92亿元。
截止到公告日,公司仅收到1.47亿元变现备付金及对应的期间备付金,剩余6.45亿元变现备付金及对应的期间备付金仍未收到。
对于后续将采取何种措施,中诚信托在公告中表示,将持续跟踪项目公司运营情况,关注交易对手风险的变化情况,加大与交易对手的沟通力度,敦促交易对手履行支付备付金的义务,同时受托人将视项目实际情况采取包括申请查封并处置抵押物、诉讼在内的各项必要措施,切实维护信托财产安全和受益人利益。
公开资料显示,中诚信托初创于1995年,前身是中煤信托。2008年,经***批准,财政部将其持有的中诚信托32.35%的国有股权全部划转至***人保集团,***人保集团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2010年,公司完成增资扩股,注册资本24.57亿元,***人保集团持股比例增至32.9206%。
近年来,中诚信托房地产业务持续扩张,数据显示,公司2015年房地产信托资产仅为158.53亿元,占比7.13%;2020年房地产信托资产达到818.78亿元,占比39.42%。
规模增长背后,是中诚信托大量发行房地产类产品,持续加码房地产领域。在中诚信托官网的“信托产品”栏目里,记录了其发行的房地产类产品。2020年以来,中诚信托就发行过包括诚融、诚元、诚颐、诚信、同鑫、盛世、汇鑫等房地产系列。
值得注意的是,房地产信托成2021年违约大户。从用益信托处获得的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1-11月,信托行业共发生250起违约事件,涉及违约金额高达1250.72亿元,其中房地产信托涉及违约金额达707.43亿元,排名第一,成为行业违约“重灾区”。
记者就公告信息及网传世茂方的回应致电中诚信托方面,截至发稿,未有相关负责人与记者联系。
事实上,被指实质性违约的“世茂系”,近期正身处负面舆论漩涡。
早在2021年10月中旬,就有关于世茂集团商票逾期的消息流出。彼时,世茂集团回应称,经过自查没有任何商票未兑付的情况,往期到期商票均已正常兑付。
仅隔半个多月,在2021年11月初,市场上再度流出“世茂与陆家嘴信托谈延期”的消息。
受上述消息影响,上交所公告称,19世茂G1(155142)在2021年11月5日上午交易出现异常波动。根据有关规定,上交所决定,自2021年11月5日10时40分开始暂停19世茂G1(155142)交易,自2021年11月5日11时10分起恢复交易。恢复交易后,如该债券交易再次出现异常波动,上交所可实施第二次盘中临时停牌,停牌时间持续至11月5日14时57分。
随后,世茂集团发布澄清说明称,“目前世茂集团与陆家嘴信托合作正常。过往从未有过逾期或面临延期偿付事项”。并表示,“在市场波动频繁期间,切勿轻易根据虚假消息作投资判断,以免被利用。不信谣不传谣,共同呵护行业健康发展。对于编造和散布谣言行为,世茂集团保留诉诸法律的权利。”
尽管世茂集团出面澄清,仍未能抵挡股债“双杀”的*面。此后,“世茂系”旗下公司更是被评级机构将评级展望调整为负面。
2021年12月30日,评级机构联合资信发布公告称,决定将世茂建设主体和“19世茂01”“19世茂03”“19世茂04”“20世茂02”“20世茂03”“20世茂04”“20世茂06”信用等级由AAA下调至AA+,评级展望调整为负面。
联合资信关注到,近期世茂建设发行的境内公司债券价格下跌幅度较大,在行业融资政策偏紧以及金融机构风险偏好降低的背景下,世茂建设资本市场债券价格波动不利于后续再融资。
同时,房地产市场销售下行给公司销售回款带来压力,削弱了世茂建设经营性现金流,加之预售资金监管严格,世茂建设可用于偿还债务的货币资金规模下降速度较快。
根据世茂建设股东世茂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公告的营运数据,世茂集团2021年7-11月的单月合约销售金额同比下滑明显,叠加再融资渠道不断收缩,世茂建设流动性管理压力将持续加大;虽然世茂建设正在通过资产处置等措施缓解流动性压力,但其进度存在不确定性。
值得一提的是,在被中诚信托发布公告出现实质违约的同日(1月6日),“世茂系”旗下上海世茂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关于股东股份质押的公告称,前一天(1月5日),世茂股份第三大股东上海世茂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将其持有的世茂股份2.65亿股无限售流通股,质押给宁波通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质押用途为生产经营。
日前,世茂集团还宣布进行新一轮架构调整。对集团总部职能部门、区域职能部门进行整合,如裁撤区域及以下层级投资功能投资中心;区域设置方面,撤销原浙江区域公司,升级华中地区公司,并将沪苏区域公司的部分项目重新划分管辖权。
在内部公告中,世茂集团表示,此举是为主动应对宏观经济和行业环境的变化,提升公司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新年献词|在时间的刻度里绽放“抢救”湖笔货币政策“水”流何处?三重压力之下的市场重拾信心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