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始知蓬莱近
无为总觉咫尺远

绿鞋机制护盘多久(我想知道,绿鞋机制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想知道,绿鞋机制到底是怎么回事

“绿鞋机制”也叫绿鞋期权(GreenShoeOption),是指根据中国证监会2006年颁布的《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第48条规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在4亿股以上的,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可以在发行方案中采用超额配售选择权”。这其中的“超额配售选择权”就是俗称绿鞋机制。该机制可以稳定大盘股上市后的股价走势,防止股价大起大落。工行2006年IPO时采用过“绿鞋机制”发行。机制来源"绿鞋"由美国名为波士顿绿鞋制造公司1963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时率先使用而得名,是超额配售选择权制度的俗称。绿鞋机制主要在市场气氛不佳、对发行结果不乐观或难以预料的情况下使用。目的是防止新股发行上市后股价下跌至发行价或发行价以下,增强参与一级市场认购的投资者的信心,实现新股股价由一级市场向二级市场的平稳过渡。采用“绿鞋”可根据市场情况调节融资规模,使供求平衡。主要功能它的功能主要有:承销商在股票上市之日起30天内,可以择机按同一发行价格比预定规模多发15%(一般不超过15%)的股份。这一功能的体现在:如果发行人股票上市之后的价格低于发行价,主承销商用事先超额发售股票获得的资金(事先认购超额发售投资者的资金),按不高于发行价的价格从二级市场买入,然后分配给提出超额认购申请的投资者;如果发行人股票上市后的价格高于发行价,主承销商就要求发行人增发15%的股票,分配给事先提出认购申请的投资者,增发新股资金归发行人所有,增发部分计入本次发行股数量的一部分。显然,绿鞋机制的引入可以起到稳定新股股价的作用。因此,今后对于可用绿鞋机制的新股,上市之日起30天内,其快速上涨或下跌的现象将有所抑制,其上市之初的价格波动会有所收敛。作用原理绿鞋机制稳定股价的作用原理超额配售选择权是指发行人在股票上市后一段时间内授予主承销商的一项选择权。按照惯例,获此授权的主承销商按同一发行价格超额发售不超过包销数额15%的股份,即主承销商按不超过包销数额115%的股份向投资者发售。在本次增发包销部分的股票上市之日起30日内,当股票股价上扬时,主承销商即以发行价行使绿鞋期权,从发行人购得超额的15%股票以冲掉自己超额发售的空头,并收取超额发售的费用。此时不必花高价去市场购买,只需发行人多发行相应数量的股份给包销商即可。实际发行数量为原定的115%.当股价下跌时,主承销商将不行使该期权,而是从股票二级市场上购回超额发行的股票以支撑价格并对冲空头(平仓),以赚取中间差价。此时实际发行数量与原定数量相等,即100%。由于此时市价低于发行价,主承销商这样做也不会受到损失。通俗的介绍原理前面说得绕来绕去,其实完整的绿鞋机制有很多种条件,最后结*也不同。我只举例说一个在中国市场上最常见的情况:在中国,股票发行一级市场申购阶段,承销商就先多发行15%的股票。中国市场还没有发行失败的先例,一级市场申购者往往都会超额认购,所以多发的这些股票通常都能卖出去。然后承销商将其中15%的股票扣下来暂时先不给战略配售者(承销商已经收到钱了,所以只是形式上不给,实际上,这些战略投资者反正有禁售期限制,所以也不在乎晚30天后才到手)。等到股票上市后,只要股票价格不跌破发行价,over,凭空多发了15%的股票,上市公司和承销商皆大欢喜。如果跌破发行价,承销商要从市场上买回最多15%的股票予以注销。这个时候要从上市公司和承销商到嘴的肥肉里再往回掏,所以承销商和上市公司都会尽力避免股价跌破发行价的。但是,如果万一真的市场形势不好,承销商认为大势已去,破发不可避免,那么承销商会尽可能用低价买回那15%的股票,这中间的差价就是承销商自己赚的。绿鞋机制里没有一条说,承销商必须按照发行价--就是通常所说的“护盘”--去买15%的股票。

采用绿鞋的农行主承销商在发行价买入的股票竟然可以卖出的?所谓刷新机制,上次网友的答案是错的,害苦我

绿鞋机制  “绿鞋机制”也叫绿鞋期权(GreenShoeOption),是指根据中国证监会2006年颁布的《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第48条规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在4亿股以上的,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可以在发行方案中采用超额配售选择权”。这其中的“超额配售选择权”就是俗称绿鞋机制。该机制可以稳定大盘股上市后的股价走势,防止股价大起大落。工行2006年IPO时采用过“绿鞋机制”发行。  机制来源  "绿鞋"由美国名为波士顿绿鞋制造公司1963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时率先使用而得名,是超额配售选择权制度的俗称。绿鞋机制主要在市场气氛不佳、对发行结果不乐观或难以预料的情况下使用。目的是防止新股发行上市后股价下跌至发行价或发行价以下,增强参与一级市场认购的投资者的信心,实现新股股价由一级市场向二级市场的平稳过渡。采用“绿鞋”可根据市场情况调节融资规模,使供求平衡。  主要功能  它的功能主要有:承销商在股票上市之日起30天内,可以择机按同一发行价格比预定规模多发15%(一般不超过15%)的股份。  这一功能的体现在:如果发行人股票上市之后的价格低于发行价,主承销商用事先超额发售股票获得的资金(事先认购超额发售投资者的资金),按不高于发行价的价格从二级市场买入,然后分配给提出超额认购申请的投资者;如果发行人股票上市后的价格高于发行价,主承销商就要求发行人增发15%的股票,分配给事先提出认购申请的投资者,增发新股资金归发行人所有,增发部分计入本次发行股数量的一部分。  显然,绿鞋机制的引入可以起到稳定新股股价的作用。因此,今后对于可用绿鞋机制的新股,上市之日起30天内,其快速上涨或下跌的现象将有所抑制,其上市之初的价格波动会有所收敛。  作用原理  绿鞋机制稳定股价的作用原理  超额配售选择权是指发行人在股票上市后一段时间内授予主承销商的一项选择权。按照惯例,获此授权的主承销商按同一发行价格超额发售不超过包销数额15%的股份,即主承销商按不超过包销数额115%的股份向投资者发售。  在本次增发包销部分的股票上市之日起30日内,当股票股价上扬时,主承销商即以发行价行使绿鞋期权,从发行人购得超额的15%股票以冲掉自己超额发售的空头,并收取超额发售的费用。此时不必花高价去市场购买,只需发行人多发行相应数量的股份给包销商即可。实际发行数量为原定的115%.  当股价下跌时,主承销商将不行使该期权,而是从股票二级市场上购回超额发行的股票以支撑价格并对冲空头(平仓),以赚取中间差价。此时实际发行数量与原定数量相等,即100%。由于此时市价低于发行价,主承销商这样做也不会受到损失。通俗的介绍原理  前面说得绕来绕去,其实完整的绿鞋机制有很多种条件,最后结*也不同。我只举例说一个在中国市场上最常见的情况:在中国,股票发行一级市场申购阶段,承销商就先多发行15%的股票。中国市场还没有发行失败的先例,一级市场申购者往往都会超额认购,所以多发的这些股票通常都能卖出去。然后承销商将其中15%的股票扣下来暂时先不给战略配售者(承销商已经收到钱了,所以只是名义上不给,实际上,这些战略投资者反正有禁售期限制,所以也不在乎晚30天后才到手)。等到股票上市后,只要股票价格不跌破发行价,over,凭空多发了15%的股票,上市公司和承销商皆大欢喜。如果跌破发行价,承销商要从市场上买回最多15%的股票予以注销。这个时候要从上市公司和承销商到嘴的肥肉里再往回掏,所以承销商和上市公司都会尽力避免股价跌破发行价的。但是,如果万一真的市场形势不好,承销商认为大势已去,破发不可避免,那么承销商会尽可能用低价买回那15%的股票,这中间的差价就是承销商自己赚的。绿鞋机制里没有一条说,承销商必须按照发行价——就是通常所说的“护盘”——去买15%的股票。  实际运用  国际市场几乎每个新股发行都有绿鞋。在实际操作中,超额发售的数量由发行人与主承销商协商确定,一般在5%~15%范围内,并且该期权可以部分行使。同时,承销商在什么时间行使超额配售权也存在一定变数。  行使超额配售权,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可以多融入资金,对于承销商来说,则可以按比例多获得承销费,利于新股的成功发行,在一定程度上也保护了投资者利益。因而是多赢的安排。  还有一个附加效果是,超额配售的股票一般会配售给与承销团关系密切的投资者,由于配售价格与发行价一致,并低于市场价,投资者有利可图,主承销商也可借此进一步巩固与各财团的关系。  在许可卖空的情况下,如果超额配售未获发行人许可,则被称为"光脚鞋"(BareShoe),一旦股票上市后股价上涨,包销商就必须以高于发行价的价格购回其所超额配售的股份,从而遭受经济损失。  我国市场  绿鞋机制对我国市场的积极作用  绿鞋机制的形成和运用,是市场化发行方式发展到一定阶段,为适应迅速变化的市场状况而出现的,是发行人和主承销商适当调节发行规模,减少新股上市波动而建立的一种技术安排,是对国内市场迅速变化的发行方式的有效完善和补充。  首先,在股份上市后一定期间内对股票价格起到维护稳定作用。  股票上市后,当投资者热捧,股价上扬,承销商便可使用绿鞋机制,要求发行人增发股票。股票供给量增加,平抑了多头市场股价的持续上扬,甚至使股价下移,接近发行价。当投资者反映不佳,股价跌破发行价,承销商又可动用绿鞋机制所筹的资金从二级市场购买发行人股票,股票需求量增加,阻止了股价的持续下跌,甚至使价格上移,接近发行价。这样使得一级市场发行的股票供给更加贴近市场需求,增加了股票的市场流通性,从而使价格发现过程更加平稳,减小了新股上市后的波动,维护了股价的稳定。  其次,主承销商的承销风险会有所降低。  市场化发行使主承销商暴露在更大风险下。发行价格是考验主承销定价水平的一项高智能工作,需要发行人与主承销商适应市场的迅速变化。发行定价过高将导致主承销商承受经济损失。当运用绿鞋机制,在行使期内,若上市后供不应求,股价高涨,承销商当然无须回购超额配售的股票;而若发行定价过高,市场出现认购不足,股价跌破发行价,承销商则可用超额发售股票所获资金,从集中竞价交易市场中按不高于发行价的价格回购新股,发售给提出认购申请的投资者,使得股价上移,形成了对股价的一定支撑作用。因此大多数情况下股价会在接近发行价或发行价以上运行,股价跌破发行价的可能性大幅降低。这就减少了主承销商当初判断失误而可能造成的损失,使其承销风险有所释放,提高了主承销商调控市场、抵御发行风险的能力,维护了发行人及主承销商形象,保证发行成功。  再次,上市公司将获得更多的筹资量。  目前我国股市一级市场新股发行供不应求,二级市场股价多数上扬。这种情况下,运用绿鞋机制,主承销商便可要求发行人增发股票,从而发行人可获发行此部分新股所筹集的资金。这使发行人的融资数量弹性化,为上市公司提供了更大的发展机会。最后,抑制一级市场投机气氛,减少二级市场波动。  目前我国巨额资金滞留囤积在一级市场进行新股申购,市场投机气氛严重,不利于我国证券市场稳定发展。实施绿鞋机制的新股发行量可比没有实施时多15%,这有利于承销商根据市场具体情况,作出相应决策,或要求发行人增发新股,或从二级市场买入股票,灵活性强,可逆性强。一方面,利于平抑二级市场股价涨跌,促使二级市场股价与一级市场新股发行价接轨,缩小一、二级市场的差价,对一级市场新股申购的资金起到一定疏导作用,客观上起到了抑制一级市场投机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利于多头及空头市场股价的稳定,减小股指的波动,有利于大盘的稳定及股市的平稳发展。  现存弊端  现行市况下实施绿鞋机制存在的缺陷与弊端  绿鞋机制并不是十全十美,在对我国股市具有的积极作用下,它具有二重性质,它的运作存在着缺陷与弊端。  第一,诱导上市公司产生“投资饥渴症”,助长恶性圈钱之风。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大多存在“一股独大”现象,控股股东利益与普通投资者利益不一致。为了追求控股股东利益,上市公司必然会最大限度从普通投资者手中募股筹资。而绿鞋机制给予了控股股东或其代理人一个更大的操纵工具。它的实施极可能被利用来在股票发行时,上市公司不惜违背诚信,不顾市场实际情况,盲目的尽可能使用最大限度的超额配售选择权,发售新股给认购的投资者,最大程度募集股金,从而引发上市公司“投资饥渴症”,助长其恶性圈钱行为。这个过程中受益最大的只有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高级管理层,普通投资者利益被削弱殆尽,对股市的良好平稳运行将是巨大打击。  第二,弱化了主承销商的风险意识,不利于其经营管理的改善。  绿鞋机制的实施,可使主承销商纠正当初失误的判断,把可能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这将会大大弱化主承销商的风险意识,其极可能不根据市场变化选择承销方式,不对中长期趋势作正确的判断和预测,而是过度依赖绿鞋机制使用的无风险或低风险,追求多获承销费。主承销商继将续在低水平低风险层次上进行竞争,不利于其风险意识的树立,不利于其落后的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从长期看,也将阻碍资本市场的发展,损害各方参与者利益。  第三,造成市场的不平等竞争,滋生投机和腐败。  一方面,由于配售部分绝大多数为重仓,能够进行超额配售选择权认购的几乎只能为机构投资者,中小投资者因资金实力限制被排除在外,造成了市场参与者的不平等竞争。另一方面,绿鞋机制实则一种股票期货交易方式的演变,其规范与监管难度极大。机构投资者因其自身强大的资金实力及信息获取能力等各方面优势,在配售选择权行使时,及易与承销商联手,导致关联方的暗箱操作,甚至进行违法违规操作,这就为投机与腐败的产生提供了机会。  第四,市场监管机构的监管能力、自律能力与市场公信力将经受严峻考验。  市场监管机构的职责是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维护市场秩序和原则,保护投资者利益。若投资者认购超额配售的新股后,市场表现不佳,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恶性事件频频发生,那么监管机构的各方面能力都将受到强大冲击。  规范机制  规范绿鞋机制的建设性意见  针对绿鞋机制出现的弊端,要规范股票发行制度,维护市场的有效秩序及各方的利益,可从如下几方面进行规格与规范。  1、重构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改变目前其“一股独大”的现象,建立合理的股权结构,从而消除不合理的结构带来的种种弊端,促使其内部治理机制趋于健全与完善。  2、增强主承销商的责任与风险意识,在进行承销时,主承销商要提高其对上市公司综合实力、证券未来运行状况及趋势的判断能力,并致力于改善其经营管理机制的改善。  3、增强市场透明度,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应当严格遵守信息披露义务,在实施绿鞋机制过程前后,及时准确的向证监会报告,及时准确的向市场公告,接受市场监督。4、市场监管机构要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上市公司、主承销商、机构投资者等关联方的暗箱操作甚至违法操作,把普通投资者利益放在第一位,重建与巩固市场信用。

超额配售选择权(绿鞋)增发股票股价为什么会下跌?

绿鞋机制的产生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发行后股价的平稳运行,为大型IPO的顺利发行铺路,而且基本都是在市况不太好的时候,这个时候预期对股价的影响可能大于供求。  启动绿鞋之后有两种可能:  1、公开发行后30日内,股价平稳运行于发行价之上,公司增发15%的股票给机构投资者,共发行115%。多发行15%的股票对发行公司净资产的提升有一定的帮助,但超募资金的边际效益在下降,公司可能无法合理利用超募资金,对资金的利用率下降,从而拖累每股收益下降,公司股价下跌。  2、公开发行后30日内,股价跌破发行价,承销商利用增发的15%的资金在二级市场购入15%的股票,再转手给机构投资者,共发行100%,机构持股比例上升,流通股减少。发行后股价跌破发行价,证明投资者对公司未来发展信心不足或大市不好,虽然承销商在二级市场购买股票短期会对股价产生利好影响,但长期还要看估值和经济面。脱鞋之后,如果没有实质性利好,股价向下概率大于向上概率。  以农行为例,在经济面不明朗,大盘股行情低迷时发行,发行后股价能否平稳对整个市场都是一种考验。不过天朝就是天朝,不会让农行的上市成为一个灾难,各种有形无形的力量都在死守发行价。就算脱鞋后,股价跌破发行价的可能性都可以忽略不计,伟大的天朝!如果不是在天朝,在目前的市况下,运行在发行价之下将是大概率事件。  总之,绿鞋机制的最大受益者是发行公司和承销商,普通投资者最好就只是看看,参与意义不大。当然,如果你是长期投资者,资金又比较大,这种股票的长期投资价值在中国,我认为是比较稳妥的,每年百分之二三十的收益率不敢说,但跑赢银行定期是没问题的。

中国电信重回破发边缘!以史为鉴,“绿鞋机制”护盘效果几何?

  为投资者提供专业资讯服务  

资讯传递价值,专业伴随成长!

——腾讯官方证券投资平台

两日一字跌停下,中国电信市值蒸发超900亿元。不少散户叫苦连天,大*“电信诈骗”。

8月24日,中国电信投资者关系部徐先生表示,如果股价跌破发行价会启动“绿鞋机制”。也就是说,中国电信的承销商将会在破发时为投资者“托底接盘”。

在昨天的中国电信的“绿鞋机制”回应以及多方面因素下,今天中国电信A股平开收跌2.42%,打破了此前第三次一字跌停的传闻。

那么,被市场认为是阻止了电信今日再度跌停的“绿鞋机制”到底是什么法宝?

腾讯自选股梳理了,A股历史上仅有的4次未跌破发行价行使“绿鞋机制”的案例,以及港股方面美团-W、融创服务跌破发行价后行使“绿鞋机制”案例进行分析比较,供您参考。

A股行使“绿鞋机制”案例分析

“绿鞋机制”即“超额配售选择权”,也就是发行人授予主承销商30天内行使不超过15%股份的期权,可以稳定市场,让新股上市后30内不破发。A股市场方面,此前仅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光大银行、邮储银行等超级大盘股均采用了这一机制。

2006年,中国工商银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第一次将绿鞋机制引入A股市场并大获全胜,使得人们对该制度在发挥稳定股价的作用方面寄予了厚望。

回顾市场走势不难看出,在“绿鞋机制”30天的保护期内:

在IPO上市的前几个交易日基本上股价表现不强;

工商银行等均未出现破发情况,“绿鞋机制”起到了一定的护盘效应;

30天的保护期过后,邮储银行、农业银行跌破发行价,工商银行随后16个交易日股价大涨超56%,光大银行随后15个交易日股价涨幅达39.88%。

从下图可以看出,工商银行“绿鞋机制”行使期间,股价小幅升高;保护期过后16个交易日内持续走高,股价大涨超56%。

工商银行上市初期走势图

在2010年上市的农业银行和光大银行中,绿鞋机制再次起到了维稳的作用。其中,光大银行全额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后,15个交易日股价涨幅达39.88%;农业银行则在全额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后持续震荡,随后在第24个交易日跌破发行价,最低报2.61元。

光大银行上市初期走势图

农业银行上市初期走势图

2019年12月10日邮储银行上市交易,这是A股史上第四次引入“绿鞋”机制的IPO发行。然而,在全额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后,邮储银行股价一路下跌,跌破发行价。

邮储银行上市初期走势图

跌破发行价后行使“绿鞋机制”案例分析

以港股美团-W、融创服务

目前来看,A股还未出现跌破发行价后行使“绿鞋机制”的案例。

以港股美团-W为例,美团招股日期:2018.9.7-2018.9.12,发行价69HKD,2018.9.20日上市,稳定价格期结束是10月12日。美团9月20日港股上市后股价持续走低跌破发行价,其后续披露信息显示,发行券商于58.35港元至69.00港元之间合计购入超过7200万股。并且于2018年10月12日以61.3港元完成最后一笔交易。

从美团所发布的上述公告中我们可以看出,其确实通过“绿鞋机制”行使了超额配售选择权,以低于发行价格的市场价合计买入了超过7200万股。但是在此期间美团-W的股价依旧持续下跌,直到其稳定价格期结束,还是跌破发行价。

美团的股价走势当然和当时的市场大环境,港股行情也有关系,但是也在提醒我们“绿鞋机制”并不是绝对保险,万无一失。即使中国电信最终通过“绿鞋机制”行使了超额配售选择权,其股价的走势依然有太多未知数。

此外,内房龙头融创旗下融创服务2020年11月19日股价先抑后扬,盘初一度破发,此后上演报复性反弹,最终收涨21.9%,报价14.14港元。

融创服务启动绿鞋机制,根据捷力交易宝实时买入数据,大摩净买入1189万股,按融创今日成交12.8港元的平均价计算,大摩净买入额高达1.5亿港元。根据经济通数据,融创服务首日共计获得资金流入4.75亿元,大户净流入3.34亿元。大摩的流入额就占到了公司流入额的32%,大户流入额的45%,成为当日融创服务大涨的关键。

也就是说在融创破发的那4-5分钟后,大摩很可能行使了超额配股权,通过不断注入资金拉升了融创股价。

“绿鞋机制”能否力挽狂澜?

中国电信此次濒临破发,若在股价跌破发行价的情况下启用“绿鞋机制”,能否力挽狂澜稳定市价,市场观点分歧较大。

有市场分析人士表示,中国电信启用“绿鞋机制”虽然短期破发可能性不大,但还是建议投资者谨慎抄底。

一是中国移动也在筹划回归,会有明显的抽血效应。

二是A/H溢价太高,中国电信港股现在2.8元,汇率换算后为2.3元,而A股中国电信现价是4.95元。两边同股同权分红都一样,相比之下在A股投资性价比不高,两个跌停远远不够。

然而,国盛证券8月24日研报则首次覆盖给予中国电信“买入”评级。国盛证券研报称,中国电信是全球一流的电信运营商。

近年来受益5G建设,公司在保持移动用户数增长的情况下,ARPU企稳回升,宽带业务积极开拓高附加值的“智慧家庭”业务,稳健增长。ToB创新业务在“云转数改”战略下积极进取,收入规模国内领先。公司C端与B端共振有望开启全新增长曲线。随着公司B端C端业务共振,公司营收与利润增速将会重回高速增长轨道。

国盛证券预计,公司2021/2022/2023年收入4349/4767/5139亿元,归母净利润272/314/350亿元。随着回A上市、股息率上升、公司经营拐点向上,公司估值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

深夜原创不易!

???

绿鞋机制的原理介绍

前面说得绕来绕去,其实完整的绿鞋机制有很多种条件,最后结*也不同。我只举例说一个在中国市场上最常见的情况:在中国,股票发行一级市场申购阶段,承销商就先多发行15%的股票。中国市场还没有发行失败的先例,一级市场申购者往往都会超额认购,所以多发的这些股票通常都能卖出去。然后承销商将其中15%的股票扣下来暂时先不给战略配售者(承销商已经收到钱了,所以只是形式上不给,实际上,这些战略投资者反正有禁售期限制,所以也不在乎晚30天后才到手)。等到股票上市后,只要股票价格不跌破发行价,over,凭空多发了15%的股票,上市公司和承销商皆大欢喜。如果跌破发行价,承销商要从市场上买回最多15%的股票予以注销。这个时候要从上市公司和承销商到嘴的肥肉里再往回掏,所以承销商和上市公司都会尽力避免股价跌破发行价的。但是,如果万一真的市场形势不好,承销商认为大势已去,破发不可避免,那么承销商会尽可能用低价买回那15%的股票,这中间的差价就是承销商自己赚的。绿鞋机制里没有一条说,承销商必须按照发行价——就是通常所说的“护盘”——去买15%的股票。

A股绿鞋机制是什么?

绿鞋机制也叫作超额配售权,是新股发行时可以选择的一种额外的发售方式,这次中国电信在A股上市就用到了绿鞋(超额配售权)。在A股历史中算上这次一共也就经历过5次绿鞋,使用频率不高。下面简单介绍一下绿鞋机制的原理。

1.可以额外发行15%的股份

公司要在A股上市就会涉及发行新股,这个过程就好像是公司把新制造出来的股票卖给股民。股民们支付价款给公司,公司拿着筹集到的钱用于生产发展。股民们拿着从公司“买”来的股票再到二级市场上卖给其他股民,或者一直不卖吃分红直到觉得股价的上涨幅度达到预期后再卖。

公司能够卖给股民的新股是有数量限制的,比如某家公司经过批准能够筹集100亿元资金,打算每股发行价定为10元,那么就得发行10亿股新股。这是一般模式,如果采取了绿鞋机制则可以额外再发行15%的新股,对于这家公司来说也就是1.5亿股新股,一股10元意味着可以额外再筹资15亿元。

2.额外发行的股份和资金并不是立马交给股民和上市公司的

普通的新股在公司上市第一天就给到了中签股民,认购新股的钱也给到了上市公司。之后股民们可以在二级市场上买卖手里的新股,而公司拿着钱扩大生产规模。

绿鞋(超额配售权)的那15%新股暂时不会给到中签者,付出的价款也暂时不会交给公司,而是均暂时放在帮助公司完成新股上市发行的承销券商那里。这样一来,承销券商手上暂时拥有15%的新股和一大笔认购款,什么时候给到对方、到底给多少要根据之后的情况来定。

3.行使绿鞋(超额配售)权利是否行使绿鞋(超额配售)权利是由承销券商说了算的,券商可以在公司新股上市的30天内发动这一权利,过时不候。下面来讲讲是否发动的两种情形和发动之后产生的结果。

(1)股价没有跌破发行价

如果公司的新股上市后一路猛涨,价格始终比发行价高的话,券商将选择执行绿鞋机制,也就是让手里暂存的15%新股流入二级市场。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可以额外募集到15%的资金·。以上面的例子为例,1.5亿股绿鞋产生的新股会交给中签者,公司额外融资到了15亿元资金,加上原来的100亿元总共拿到115亿元的融资款(未扣除发行费用)。

对于中签者来说:公司股价始终保持在发行价以上,拿到中签的新股后可以立马在二级市场上卖掉,每一股赚到的收入=市场价-新股发行价。

对于承销券商来说:帮助公司额外发行了15%的新股可以拿到对应的佣金(佣金是按照发行股份筹集到的资金总额按比例计算的)。

(2)股价跌破了发行价

如果公司新股上市后在30日内跌破了发行价,则券商不再将额外发行的新股投入到二级市场(简单理解为作废),而是用暂存在其账户上的那15%新股对应的认购款到二级市场上买来股票交给中签者。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15%额外发行的新股作废、拿不到额外发行募集到的15亿元资金,总共募集了100亿元。

对于中签者来说:虽然拿到了股票但市场价跌破了发行价,他们原来可是以发行价认购新股的,因此产生了亏损。每一股亏损金额=新股发行价-市场价。

对于承销券商来说:虽然没有赚到额外发行新股的佣金,但赚到了差额收益。这是因为券商给那些由于绿鞋机制而中签的股民的股票是从二级市场上以低于发行价的价格买来的,而账户上的暂存款是按照发行价收来的,两者之间存在差价,也就是承销券商赚到差额利润。

4.绿鞋机制的目的

上述两种情况中,股价大涨的时候三方都很开心,不过在二级市场上高价买入股票的投资者不划算了,因为一下子多出来15%的股票投入市场,供给多了股价极有可能会下跌。

股价跌破发行价时上市公司没能拿到额外融资的15亿元,不亏不赚;中签者亏了;承销商依然能赚钱。对于二级市场来说,券商大量买入股票会使得市场价上涨,说不定涨回了发行价。

从中可以看出绿鞋机制的目的实际上是调节二级市场股票的市价,上市后30日内涨太多了就增加股票数量抑制股价进一步上涨、跌破发行价则用资金买入股票抬升价格。

以上答复希望对你有用,欢迎关注、点赞 王五说财 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采用绿鞋的新股如果股价先跌后涨在30天比发行价上涨很多,将原来买入的份额卖出。发行人不是可以全额行使

不可以,按绿鞋制度要求,只能在发行价下买入,上市一个月之内,份额15%以内,只能定向给原始机构认购人

新股发行:红鞋机制和绿鞋机制有什么区别?

一、什么是【红鞋制度】(Red Shoe System)?

简单来说,红鞋制度是港股为了尽量保证每个申购账户都可以得到一手新股的一种回拨机制。(简直是良心制度了有木有)

下面详细解释一下。

首先讲一下是怎么“回拨”的。

香港股市的新股发售通常分成两部分,国际配售与公开发售,分别对应机构和散户两种投资者。咱们参与的就属于公开发售的部分。

一般情况下国际配售占90%,公开发售占10%。

打个比方,如果发行1亿股新股,国际配售9000万股,公开发售1000万股。

而在散户分到的新股份额里,又平分给了甲乙两组。

甲组是穷人组,打新金额500万 以下,尽量保障一人一手。

乙组是富人组,打新金额500万以上,也是只保证一人一手。(嗯?好像性价比不高)

好,说回到回拨。大白话就是,当散户申购的人特别多时,10%不够分配了,就会从国际配售的部分拨一些给散户,以增加散户的中签率。回拨比例一般情况下如下图:

明白了这个“红鞋制度”,那么如何利用它来提高中签率呢?

当然是开多个账户进行申购啊。因为既然红鞋机制是尽量保障每个账户的【一手中签率】,那就每个账户买一手,自然就提高中签概率了。

比如你有10个账户的话,每个账户放2万,每次都做一手认购,相当于中签率提高了10倍,最终收益率就比较可观了。而且,越是在难中签的新股上,开多个账户的优势就越明显。例如某个票的单个账户的一手中签率为15%。理论上,如果你用7个账户参与打新,中一手的概率非常大。

总的来说,如果你有20万,放在10个账户里(每个2万)打新,会是比放在一个账户里打新收益高的。

二、什么是绿鞋机制?

超额配售权(绿鞋)

超额配售权是投行那些人精想出来的点子。对散户而言,简单理解可以认为是防止破发的护盘机制。在国际配售出现超购的前提下,承销商向机构投资者超发股票获得超额募资,如果新股上市后出现破发,承销商用超发募资在二级市场以市价买入股份。超发股份是从大股东处借的,买入股份再还给大股东。最终结果:大股东的股份一份不少,股价得到护盘,承销商吃到差价,机构投资者得到超发的股份。

那如果没有破发会怎么办呢?那就更简单了,承销商无需买入股份进行护盘,超发的股票相当于增发,上市公司和大股东会很开心。而承销商也很开心,因为增发股份可以吃到佣金。

总之,绿鞋是一个比较天才的发明。不过绿鞋机制得以行使有一个先决条件,就是国际配售要超额售出,承销商要有能力把超配股份卖出去。如果没卖成功,那绿鞋就失效。

对于大盘股而言,有绿鞋护体会被市场解读为利好。

今天三大股指收绿,明天1月20日星期三,股市怎么走?

1月19日周二市场三大股指集体收跌,绿盘报收。实盘满仓冬菜,亏损9062元。1月20日周三股市围绕3560点震荡探底止跌。短线下跌逢低买入做多,中长线持仓守好不动。

行情回顾:1月19日A股三大股指早盘窄幅震荡,午后指数单边走弱,绿盘报收。沪指下跌0.83%,深指下跌1.74%,创指下跌2.05%。个股涨多跌少,上涨2328家,平盘110家,下跌1691家,涨停106家,跌停8家,赛马、电子烟等板块涨幅居前,稀土永磁、转基因等概念跌幅较大。两市资金成交额重返万亿,达到了1.04亿元。北向资金尾盘抢筹净流入39亿元。

后市预判:1月19日周三,市场围绕3560点震荡探底止跌。市场创新高后量能萎缩,投机性高位抱团股出现分化,高性价比个股受到资金追捧,市场回到轮动下跌慢涨节奏,指数主动选择回调,主力不断激活市场热点,赚钱效应明显,指数下跌等待指标修复,量能继续放大,春季行情将不断向上突破创新高。

实战复盘:中长线满仓互联网券商股冬菜,成本0.00元,下跌1.96%,亏损9062元。周三及后期操作,短线空仓,等待盘中急跌机会做丅降成本,中长线持仓守好不动。

中签新股南网能源上市,首日上涨44%,继续守好。

关于绿鞋机制的问题!

我看了绿鞋机制http://baike.baidu.com/view/713180.html?wtp=tt#5,认为这15%是新增发的,不是上市前的实际控制人持股。你认为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高金融网 » 绿鞋机制护盘多久(我想知道,绿鞋机制到底是怎么回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