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行业的净利润率,达到多少才算是正常的盈利?
餐饮行业的净利润率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来定义什么是正常的盈利水平,因为净利润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地区、店铺规模、经营模式等。
一般来说,餐饮行业的净利润率通常较低,平均在5%至10%之间。但这只是一个参考范围,实际的净利润率会因不同的经营策略、成本控制、市场竞争和经济环境等方面而有所不同。
对于个别餐饮企业,一些因素会影响其盈利能力,如高租金、人工成本、食材成本、市场竞争、运营效率等等。因此,盈利状况的良好与否,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来评估。
在评估盈利状况时,不仅需要考虑净利润率,还应该综合考虑企业的经营稳定性、市场份额、品牌价值、顾客满意度和行业平均水平等因素。
对于餐饮企业来说,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财务控制,控制成本,提高效率,并确保持续吸引和保留忠诚的客户群体。同时,与其他同行业企业进行比较和分析也有助于了解自身盈利状况的相对位置和改进空间。
餐饮行来自业的净利润率达到多少才算是正常的?
下面具体分析一下餐饮行业的利润有多少,有三点说明。1,通常情况下,餐饮行业的利润都很可观,例如一般土豆丝的售价在8-10元之间,而成本也只有2元钱,土豆2元钱可以买三个,而一盘土豆丝顶多能有2个土豆就不错了。2;但是因为饭店有各项开支,所以别看利润高,花销也是很大的。3:最主要看客流量,一般情况下,厨师做菜的好吃与否直接决定餐馆的客流量,当然,如果是那些偏远的地方,顾客量很小的,楼主也就要考虑是否打算在那里干餐饮了。
净利率25%算高吗?
应该是算高的,因为净利润如果是25%,那毛利可能会在30到35%,看谈提有多少,如果一个企业的净利润有25%,那企业就有足够的资金来投入研发,开发新产品,从而得到更高的利润,这样企业就进入良性循环了,常年一直保持净利润在25%是不容易的,谢谢!
净利润率怎么算?
净利润率的计算公式具体如下净利润率=(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x100%;净利润=利润总额x(1-所得税率)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其中: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信用减值损失+其他收益+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资产处置收益净利润率是一个企业经营的最终成果,也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指标。但企业不能只关注净利润的绝对额增减变动,还需要结合主营业务收入的变动情况进行分析。
餐饮行业的净利润率达到效多少才算是正常的?
1、餐饮业净利润率一般为8-10%算是正常值。2、餐饮业净利润率的计算方法:净利润=毛利率69.35%-人事成本18%-水电成本5%-租赁成本25%-摊销成本8%-其他成本5%=8.35%。3、餐饮业食材成本为20%-30%。4、人事成本一般占营业额的18%。5、水电成本一般占营业额的5%。6、摊销成本,装修及设备投入费用按5年摊销,即占营业额的8%。7、租赁成本一般占营业额的25%以内。8、其他成本,物流费用及广宣费用,占营业额的5%。9、餐饮营业税为5.65%,即:毛利率=营业额-食材成本-营业税=69.35%。扩展资料:餐饮行业食品成本率的计算:1、成本率=成本量÷营业额×100%2、毛利率=毛利÷营业额×100%=1-成本率毛利率+成本率=100%=1毛利率毛利与营业额(销售额)之间的比率,表示实现一定量的销售额可以延伸出多少比例的费用覆盖和利润释放区间。3、销售毛利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100%成本毛利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成本×100%一般只进行销售毛利率计算,成本毛利率只是用来计算每单位成本产生的营业利润。
天猫店商品毛利多少正常?
一般天猫店净利润率在5%-15%间是比较正常的,但是不同行业、不同类目的商品利润率有所差异。
淘宝利润点另一方面可以理解为店铺总收入减去营业成本、相关税务、销售花销、管理和财务花销以及资产损失,此外还需要加上价值变动与投资的损益,最后将利润结果除以营业收入并且乘以百分之百。
小吃店的利润要在百分之多少才算正常?
假如你投五万他投三万总资金是八万他占八分之三你占八分之五3÷8=0.375也就是说他占%37.5你的呢5÷8=0.625也就是你占%62.5比如你七他五同样方法7÷12得到你你占%58.33333,,,5÷12得到他41.66666,,,小生意也就不在乎那么多小数点
投资周报_9/25,探寻腾讯的真实盈利数据,腾讯的“扣非净利润”试算
大家好,我是老李。
本文是2022/9/25的投资周报。
1.本周交易及收益统计
本周交易:无
收益率:本周收益-2.7%,2022年收益-15.5%,2017年以来收益如下:
注①:实盘年度收益率,按实际收益率计算,已经包含新股收益(因为持仓里已经考虑了打新的市值配置)
注②:沪深300指数收益未包含每年2%左右的分红,数据略有低估。
注③:年内收益率按照实际收益率统计,年化收益率是用XIRR计算净值的结果。关于收益率的统计方法,请移步之前发的这篇文章。
2.目前持仓状况
截止到本周末,持仓如下:
3.腾讯的“扣非净利润”试算
评价一家企业真实的盈利能力,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对于像腾讯这种业务覆盖广,并且投资资产占比高的公司。
A股中我们常用的利润指标有:毛利润、经营利润、净利润、扣非净利润,而在港股上市的腾讯,财务报表中主要列出了毛利润、经营利润、年度盈利(类似A股的净利润)、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盈利(类似扣非净利润)。这几个利润指标,与A股的利润计算方式并不完全一致,应该如何评价腾讯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呢?
在解释这个问题之前,先看一家普通的A股公司的利润表。
3.1A股上市公司的利润表构成
我把该公司利润表的主要项目整理了一下,具体如下,您能猜出是哪家公司么?
这个公司的利润表结构很清晰,从上到下,依次计算了四个利润和三个利润率,分别是毛利润和毛利润率、营业利润和营业利润率、净利润和净利润率、扣非净利润。
毛利润=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
因为营业成本主要是生产产品的直接成本,比如人工、原材料等,所以毛利润可以直观的看公司产品的盈利能力。
营业利润 =毛利润-税金及附加 - 四费(销管财研)+投资和其他收益- 减值损失等。
营业利润主要看日常经营业务的能力,看销售贡献的毛利,是否被四费吃掉了,还可以看其他利润的来源。
净利润= 营业利润 +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
净利润可以看出企业的税率,营业外的收支占比等。
扣非净利润= 净利润± 非经常性损益
“扣非净利润”,全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计算公式非常简单,就是税后净利润减去非经常性损益,但是【非经常性损益】字面上理解的含义非常宽泛,就需要专门的定义了。
按照中国证监会2008年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概念是“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以及虽与正常经营业务相关,但由于其性质特殊和偶发性,影响报表使用人对公司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做出正常判断的各项交易和事项产生的损益”。
对于这家A股公司的非经常损益,在2021年财报里有详细披露,可以看到金额较大的是**补助、投资收益以及所得税影响。
扣非净利润,在A股里是非常受关注的一个指标,因为非经常性损益在占比过高的时候,会严重误导投资者对公司真实盈利能力的判断,所以扣非净利润可以更客观的评估一家公司主营业务的真实盈利情况。
在A股中,监管部门要求上市公司应该在财报中披露扣该指标,但是港股中并没有这个概念,而有一个有点类似的指标,腾讯的财报里叫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盈利,而在小米的财报叫“经调整后净利润”,并且每个公司对这个指标的计算方法也有差异。
3.2腾讯的利润表构成
下图是腾讯2021年财报利润表的主要项目。
毛利=收入-成本,计算方式与A股的是一样的。
经营盈利,类似A股的营业利润,是在毛利的基础上,减去利息收入、销售、一般及行政开支、其他收益净额。可以看到,2021年的其他收益净额的金额非常大,达到了1494亿,它主要包括视同处置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主要是非上市公司的股权),比如视同处置收益里,就包含了分红掉京东股权确认了的780亿利润。
其他收益净额的变动会比较大,22年中报上,该数值为176亿,22年还剩的三个月里,如果没有类似分红京东这种大手笔的操作,那么22年的这部分收益,会同比大幅减少。所以,经营盈利里的这部分,如果在A股的准则下,应该属于非经常性收益了。
年度盈利,类似A股的净利润,财务成本为利息支出,分占联合营的盈利/亏损,是权益法入账的投资收益,投资的公司股价波动不影响利润,而是按照投资公司的利润以及股权占比来计算利润,腾讯投资的大部分上市公司是按照这个方式利润的,比如美团、拼多多等。
举个例子说明一下具体计算方式,比如投资公司的当年度利润为10亿,腾讯的持股占比为10%,那么腾讯就可以确认1亿的利润。
因为腾讯投资的公司大部分是互联网企业,这部分公司在“企业发展阶段”的盈利能力只能“呵呵”,下图是近10年来的分占联合营的盈利/亏损,可以看到,大部分时间是亏损的,并且亏损的金额明显比盈利高了不少。
数据来源:理杏仁
我们在分析利润和估值的时候,应该结合产生利润的资产一起去考量,这部分利润的贡献是由投资资产(其他公司)所产生的,所以如果考量腾讯主营业务收入或者说“扣非净利润”,可以把这部分扣除掉,单独做分析。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盈利,类似A股的扣非净利润,但其实计算方式的差异还是很大的。下面是财报中,对于该指标的解释:
“为补充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本集团综合业绩,若干额外的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财务计量(经营盈利、经营利润率、期内盈利、纯利率、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每股基本盈利及每股摊薄盈利)已于本年报内呈列。
本公司的管理层相信,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财务计量排除若干非现金项目及并购交易的若干影响为投资者评估本集团核心业务的业绩提供有用的补充资料。
具体的计算方式如下图: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盈利= 年度盈利+ 股份酬金- 投资公司的收益/亏损+无形资产摊销 +减值准备 + SVV及CPP+其他-所得税影响
这里金额比较大的是前面四项,先看减去的投资公司的收益/亏损部分, 这里因为不是腾讯自身的收益,而是投资的其他公司确认的收益,所以被扣除了,这个方式与A股计算扣非净利润类似,都是把“非经常性的损益”部分去除掉。
再看加回来的三项,分别为股份酬金、无形资产摊销、减值准备,这三项是从现金流的角度来考虑而加回来的,因为股份酬金、摊销、减值准备,都不会消耗现金,所以都给加回来了。
从一个腾讯的mini股东的角度来看,我觉得摊销和减值准备加回来还勉强可以理解,因为计算自由现金流的时候,也可以加回来。但是股份酬金加回来,就有点牵强了,虽然它不消耗现金,但是总股本增加了,相当于稀释了原来股东的利益,巴菲特也曾经三番五次申讨了对于股权激励不列入费用的行为。
简单总结一下,A股中扣除的部分主要包括非经常性损益,而港股中的腾讯,不仅扣除了投资产生的“非经常性损益”,还扣除了与现金流无关的股权激励、减值等。
如果按照A股的思路,去计算利润,比如把股份酬金作为费用从利润里扣除,则调整后利润为1000亿左右。如果继续把摊销和减值也算成费用继续扣除,则调整后利润仅有可怜的600~700亿了。
但是这里的计算有重复扣除的部分,因为摊销和减值很多是在投资的公司确认的,所以这部分不应该再扣除一遍了。那么,有没有什么简单的方式计算类似A股的扣非净利润呢?
3.3 腾讯“扣非净利润”试算
既然腾讯的利润结构主要由主营部分和投资部分产生,那么把投资部分确认的收益扣除,再把税的影响考虑进去,就大概可以算出腾讯的主营业务利润,也就是类似A股的“扣非净利润”了。
这个方式,之前在计算腾讯的估值的时候,也有用到过,文档里写的是剔除投资资产后净利润(估算) ,公式为 :
(扣税前盈利-其他收益净额(投资收益)+联合营公司确认的亏损)*0.85(税率按15%)
按照这个公式,计算2021年腾讯的“扣非净利润”,(2480-1495+164)*0.85=977亿。
用这个“扣非净利润”,去尝试计算一下当前腾讯的估值(静态市盈率),计算过程如下,这里的资产估算方式,就不再说明了,之前的文章里有,分享过的腾讯文档里也有描述。
投资资产的估值是按照中报计算的,但是中报以后到目前为止,持股的公司估值已经有了下跌,这里按照中概互联的下降幅度17%来估算,所以把投资资产的估值乘以了0.83,大概还有8600亿。最后计算出的扣除投资资产的静态市盈率为14倍。
至于这8600亿,到底应该怎么算,确实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悲观者认为,既然现在不能创造现金流,那么应该少算,甚至不算,那样腾讯的市盈率要在23倍左右。
乐观者认为,目前已经是中概股的最坏时刻了,未来大概率会变得更好,所以腾讯目前的估值已经很低,可以买入,即使手里没钱,至少应该躺平,不应该卖啊。
注意:上面的计算方式,完全是基于个人的理解,很可能存在大量错误~
本次推送的第二篇文章,是为了方面今后的查找,把腾讯利润相关部分单独复制了一份,所以不需要再看了。
4.读书和运动等其他
读书:还在看《毛选》,第一册还没看完。
本周运动:1次椭圆机,单次30分钟。
强烈声明
本文为老李的个人投资记录,文中任何操作或看法,均可能充满老李个人的偏见和错误。
文中提及的任何个股或基金,都有腰斩或翻倍的风险,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最后,祝大家股市长红!
第五十三篇做电商生意多少利润率才算正常?
这个问题很宽泛,行业不同,类目不同,平台不同,利润率不同,同行业在不同地区利润率不同,在同行业下不同的细分类目利润率不同,但不管什么情况下,都有一个公认的趋同的利润率。
在弄清利润率之前,我们首先要分清两个概念,毛利率和净利润率。
所谓毛利率,是指销售收入减去直接成本后的利润。通过毛利润,是发现一种商品或生意是否值得做的可行性的基础指标和前提。如果一项生意毛利润低,你会觉得做下去没意义。
净利润是在毛利润减去你的管理成本,金融成本,减去应交纳的各种税费后的利润。也就是说你经营的最终成果。只有这个指标才是反映真正赚钱了多少,净利高,说明赚钱效益明显。但净利率也不能偏离公认的净利润太大,偏离值越大,这项生意也不能持久或者说这个销售价格不能持久。
做电商生意多少利润才算正常,一般是指毛利润多少,因为电商的毛利很好算。
税务部门有核定应税所得率,这个是根据各行业平均的净利润而综合考虑的。具体各行业的净利润大约为:
1、农林牧渔业净利率约为5%。
2、制造业净利率约为8%。
3、批发和零售贸易业约为4%。
4、交通运输业净利率约为10%。
5、建筑业净利率约为10%。
6、饮食业净利率约为8%。
7、娱乐业净利率约为20%。
8、销售转让不动产等约为15%。
9、其他行业净利率约为10%。
以上各行业净利率仅供参考,当然,也有超过比较多的,应该说属于暴利。如果相差较远的,那就是微利。
昨天我和一个做建筑行业的朋友聊了两句他说那行业基本就15%利润,前提还是得管理的好。
这个朋友现在也想向电商行业去发展下,因为我做的这是高毛利的模式,还是无货源的店群,资金周转率很高,本金也安全,目前我们的零售毛利基本是35%起步,所以还是比较有吸引力的。
目前国内电商的主流平台利润最低的应该是拼多多、淘特、抖音和快手等直播电商的部分产品。利润中上游的就是淘宝、天猫和京东了。
有人肯定会说为啥直播电商也会利润低,那不该是很挣钱的么?我只能说挣钱的基本是主播,带货达人了,而且还是做的非常好的那种,商家的产品经过直播间各种砍价,福利活动后,还得刨除佣金,投流以及货损等,最后基本剩不了多少,甚至还会亏钱,毕竟是冲动型消费,价格没有优势就没成交量。
做电商也好,做线下也好,都得在保证能挣到钱的情况下,才能正常发展下去,尤其是做电商的还得向平台缴纳广告推送的流量费,或者被平台扣点。只有利润够的前提下,才能不断地通过付费流量,源源不断地获客成交。
而且电商也是有淡旺季,会受到同行、平台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虽然没有房租,但是团队的开支,以及广告的投放一直存在,一年之中真正能挣到钱的就是旺季的那几个月。
所以以我目前35%的毛利润率来看,年回报率还是属于合理状态,如果做电商毛利润低于15%,又不能稳定的去跑量,刨除推广成本,团队,仓储,税费等开支,我觉得基本就是干了个寂寞,不要给我说谁家都是全靠免费的自然流量的,那纯粹吹牛不打草稿。
毕竟做电商虽然面对的市场很广,同样竞争对手也很多,最直接的竞争就是流量的竞争。
还有来自平台的规则调控和约束,做线上必须考虑这一点,个别平台的无理由仅退款不退货,奇葩的罚款,货款冻结,是商家苦不堪言,如果利润率低,纯粹就是做“慈善”。
所以,面对诸多的条件约束,电商生意,我觉毛利润率至少应该在25%左右才能应对各种的开销。
净利润一般是收入的百分之多少算是正常,也就是说工业企业利润率一般是多少?
我觉得差不多在20-40%样子都算正常的因为商品的单价进货价格这些都是有一定风险+场地+人员的费用扣下来有20%样子都算合理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