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始知蓬莱近
无为总觉咫尺远

春节法定节假日几天(春节法定假期改为5天?值得好好算笔账)

春节法定假期改为5天?值得好好算笔账

既然假期的本质是利益的权衡,那就不妨好好算算账。如果增加假期成本不会很大,而且还有可能获得额外收益,那调整春节假期安排,也就是值得期待的好事了。

全国“两会”正在召开,多位人大代表建议调整目前的春节法定假期。比如,人大代表吉桂凤建议由现在的3天延长至6天,人大代表庹庆明建议调整为5天。调整的理由大体类似,避免调休、补班等问题,有利于民众的家庭团聚,还可以促进旅游等消费,拉动内需。

适当延长春节假期,几乎年年都是两会期间的热议话题。早在2017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还专门答复过相关问题,大概意思是认同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第一大节的重要意义,但是法定节假日假期长短的设置,需要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综合考虑假期增加对用人单位人工成本、生产经营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在当时的这份答复里,人保部还计算了我国一年的总假期是115天,另外还有5-15天的带薪休假,认为这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基本相适应。所以,代表委员们的这些建议,是不是能转化为政策,至少短期还不太现实。

不过看新闻下面的网友跟帖,依然是压倒性地支持代表的建议。原因也很简单,春节在中国的语境中的确很特殊,在异乡工作的,都会集中在这个时间段返乡。这部分群体当然希望假期能稍微长一点,而光是这个群体的发声,就会造成很大的支持声浪了。

回头看人保部答复的说法,确实也不能不加考虑。员工当然都希望假期越长越好,可是假期总是要有人买单。按照当下的法规,法定节假日需要支付三倍工资,如果假期延长两天,也就意味着春节必须有人值班的企业,就需要额外支付两天三倍的工资。而且,如果国家放了法定假,也不排除有员工宁愿不要加班费也不加班,那企业的经营发展,确实有可能受到影响。

放几天假,表面看是只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出个政策,可本质上还是各方利益权衡的结果。但这也并不是说,放假一定是零和博弈,员工增加了福利,企业方就一定要受到损失。如果有更好的协调,还是有可能达成共赢。

正如有些代表所说,现在春节假期除了团圆的意义,人们还会旅游、购物、消费,如果假期对于整体社会内需有刺激,给经济生活做加法,那就会有很多企业从中获益,这些增加的订单和收入,就可以弥补给部分员工支付的加班费。至于那些不能直接从假期经济中获益的企业,或许也可以通过税收减免等方法,进行一定的补偿。

既然假期的本质是利益的权衡,那就不妨好好算算账。在大家的常识感受中,很多企业春节前几天本就处于半工半休的状态,如果增加假期成本不会很大,而且还有可能获得额外收益,那调整春节假期安排,也就是值得期待的好事了。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守一

编辑官莉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推荐阅读-

2022年春节法定节假日是哪几天?

2022年2月1日至3日(农历正月初一至正月初三)为春节法定节假日,补假4天。2022年春节法定三天放假时间是2月1日、2月2日、2月3日,这三天是法定假日。2022年春节节日期间放假时间安排是2022年1月31日-2022年2月6日,其中2022年1月29日、2022年1月30日正常上班调休。春节是我国最隆重最有意义的传统大节,历史悠久,唯信古已有之。是从上古时代,人们会在新年岁首进行祈年祭祀演变而来。有拜神祭祖、挂年画、守岁、贴春联、放鞭炮、拜年、看春晚等习俗。正月初一到正月初六的习俗1、正月初一正月初一是“鸡日”,古称元日、元辰、元朔、元旦等,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肆山棚开始,传统习俗为开门炮仗、拜年、占岁、饮屠苏酒、聚财。2、正月初二正月初二是“狗日”,这一天(北方地区为正月初三)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传统习俗为祭财神、回娘家。3、正月初三正月初三是“猪日”,在这一天里人们习惯不杀猪,如果当日天气好则当年的猪会长得膘肥体壮,主人裂则家自然喜上眉梢,传统习俗为烧门神纸。4、正月初四正月初四是“羊日”,在这一天里人们不能杀羊,如果天气好则意味着这一年里羊会养得很好,传统习俗为迎神接神、接五路、吃折罗、扔穷。5、正月初五正月初五是“牛日”,民间有吃饺子的习俗,寓意着招财进宝。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传统习俗为祭财神、送穷、开市。6、正月初六正月初六是“马日”,在这一天要送穷,在中国各地都有自己的送穷办法,如果天气好则意味着这一年里马会养得很好,传统习俗为送穷、启市。

春节法定节假日几天

春节法定假期规定是3天,即农历除夕和正月初一、初二。加上星期六、星期日“双休日”调休,共放假7天。根据《***办公厅关于2020春节放假安排》:1月24日(星期五,除夕)至30日(星期四,初六)放假调休,共7天。1月19日(星期日)、2月1日(星期六)上班。

2021春节放假法定假日是哪三天

春节法定假日通常指正月初一、正月初二、正月初三这三天。所以2021年春节法定假日是公历2月12日(初一)、2月13日(初二)、2月14日(初三)这3天

**部门春节什么时候放假?

公安*、派出所在春节期间会安排人值班,只是不办理业务。2019春节放假时间:2月4日至10日放假调休,共7天。2月2日(星期六)、2月3日(星期日)上班。***办公厅《关于2019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规定,2019年春节2月4日至10日放假调休,共7天。2月2日(星期六)、2月3日(星期日)上班。**机关通常都会按照上述规定安排工作与休息,也就是说,2019年2月2日(星期六)、2月3日(星期日)仍然上班,2月4日至10日放假,2月11日开始上班。

2021年春节法定假日有几天

春节(SpringFestival),即中国农历新年,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岁祭祀、敬天法祖,报本反始也。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2021年春节法定假日有几天,欢迎大家分享。

2月11日(周四,除夕)至2月17日(周三,初六)放假,共7天。2月7日(星期日)、2月20日(星期六)调休上班。

大年三十之夜吃年夜饭是最为固定的传统习俗,除夕之夜,无论相隔多远,工作有多忙,上海人总设法在回到自己家中与亲人团聚,吃一顿团团圆圆的年夜饭。有些上海家庭在亲人实在不能回家时,还专留空位、碗筷,表达“合家欢”的心愿。

除夕之夜守岁也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之意;年轻人守岁,是祈盼长辈长寿。总之,守岁蕴含着人们驱走一切邪瘟病疫、期待新的一年吉祥如意的心愿。

放爆竹是上海人送旧迎新最闹猛的.节目,据传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正月初一零点前,许许多多寻常百姓、商人便抢先燃放一串串鞭炮和各式各样的高升。到了正月初一零点,哔哔叭叭的爆竹轰响声遍及全市,形成送旧迎新最高潮,一般要持续半小时之久。

陕西人如今仍把春节叫作“过年”,并流传下来一个关于过年的故事。在远古时,有一种叫“年”的猛兽,每当寒冬将至新春来临的夜晚。出来食人,使得人们不得安宁。人们在与“年”的搏斗中,发现这种凶残的猛兽最怕火光和响声,于是人们想了个办法,一旦“年”出现时,便燃起大火,投入竹节,“年”一见熊熊大火,听见叭叭炸响的爆竹,就逃遁得无影无踪。后来,便逐渐形成了过年团聚。守岁、挂红灯、帖对联、放爆竹、吃年饭的风俗习惯。

【2021年春节法定假日有几天】相关文章:

“建议春节法定假期3天延长为5天”你怎么看?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把老白设为星标哦

春节假期短面临交通压力大

增加2天可拉动经济增长

缓解交通压力

网友:这个建议可以有

来源|浙江在线

春节法定3天还是7天?

3天春节法定假期就是3天,但是通常我们都会一起休息7天,这是因为另外四天的假期是前后双休日的调休,方便我们多多与家人团圆一段时间。比如2021年过年放假的时间就是从2月11日一直到2月17日,其中12日到14日是法定节假日。农历正月初一,是我们的传统春节,是一年之岁首。俗称新春、新年、新岁、岁旦、年禧、大年等,口头上又称度岁、庆岁、过年、过大年。其实春节法定假期就是3天,但是通常我们都会一起休息7天,这是因为另外四天的假期是前后双休日的调休,方便我们多多与家人团圆一段时间。比如2021年过年放假的时间就是从2月11日一直到2月17日,其中12日到14日是法定节假日。扩展资料:《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四条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按照各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第五条:二七纪念日、五卅纪念日、七七抗战纪念日、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九一八纪念日、教师节、护士节、记者节、植树节等其他节日、纪念日,均不放假。第六条: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应当在工作日补假。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则不补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高金融网 » 春节法定节假日几天(春节法定假期改为5天?值得好好算笔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