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我比较一下腾讯和阿里巴巴两只股那只好?
腾讯好
腾讯的股票或许已不再值得买入
腾讯市值虽然很高,但是就目前来看腾讯在金融与云计算两个领域的地位并不理想,并且腾讯营收的增长也是建立在以往业务的基础之上,所以对于腾讯股票来说,是否值得投资真的是一个需要深思的问题。
全文:4896字|4分钟阅读
最近腾讯的股票一路上行,股价转眼间已涨至230港元,作为港股最大的上市公司,腾讯市值大约为港股总市值的8%,因此腾讯股价的任何一次波动,都牵动着亿万投资者的目光。那么腾讯如此高的股价,对于众多热衷腾讯股票的投资者来说,还值得投资吗?
2017年3月22日,腾讯公布截至2016年12月31日未经审核的第四季度综合业绩及经审核的全年综合业绩。财报显示,2016年全年,腾讯总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48%至1519.38亿元。
其中,网络广告第四季度收入依然强劲,同比增长45%至82.88亿元。
为了更清楚了的看清腾讯的各业务线与对应的营收,我们梳理了腾讯的组织架构与附带业务,如下图所示:
结合腾讯的组织架构、业务体系与过往财报信息,将其营收重新划分为PC游戏、移动游戏、增值服务、效果广告、品牌广告和其它营收6个部分,并对比去年同时期数据,得到下图:
根据图中所示,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信息:
综合来看,在上述六项主体业务中,PC游戏和品牌广告作为PC时代的产物,已经或正在走向衰退,排名第11-25的公司整体来看几乎没有增长,它们的营收依旧徘徊在167亿美元附近。不过,单个来看这些公司出现了冰火两重天的情况,一些进步迅速,一些则开始快速衰落。
可能有人会担心网易游戏的持续高速增长会对腾讯游戏产生威胁,事实证明并不会的,就营收来说,腾讯游戏的营收就远远高于网易游戏的营收,网易并不会那么轻易的就赶超上腾讯。
其次,两者游戏的类型并不是一样的,以腾讯的《王者荣耀》、《枪战王者》为例,它主要是竞技类的游戏,而网易主要是成长类游戏,网易游戏如今的高速增长,是吞掉了本来属于畅游、巨人、盛大等PC游戏巨头在移动游戏领域应有的市场份额,毕竟在曾经的PC游戏时代,它们的核心游戏都是MMORPG。
作为驱动腾讯营收高速增长最大因子的“其它收入”,主要来自于支付、云计算及“其它相关”,但腾讯并未给出其中每一部分的具体营收,而是将其统一的归入“其它收入”,这一部分营收的未来增长情况对于腾讯股价走势至关重要。
为什么“其它业务”对于腾讯如此重要?因为金融与云计算是驱动腾讯持续增长的全新业务形态,在社交、内容、游戏三大领域,腾讯已经处于公认的行业第一位置,营收的增长无非来自于更加充分的商业化,然而业务的底盘并没有扩充,而“其它业务”是唯一仅存的扩充业务底盘的种子。
需要注意的是,仅仅2016年1月一个月份的计提营收金额就已经远超3亿元,那么按照马化腾所说的这个计提费用还处于高速增长期,那么2016年3月份的计提收入很可能已经接近4亿元(1月份至3月份的环比增长,3月份的计提收入已经计入财报),而根据刘炽平在2016年第一季度回答分析师提问时,将计提营收排在第二位,云计算营收排在第三位,可见在2016年第一季度,腾讯来自于腾讯云的营收不超过计提营收的4亿元。
另外,腾讯既然在财报中提及腾讯云这一块的营收,那么这部分营收所占该季度内“其它营收”比例不会低于10%(否则没必在财报中提及),因此,我们可以推算出腾讯云该季度内的营收约为2.5~3亿元之间。
如果我们将刘炽平先生于财报解读中使用的“大部分”定性为80%,并将上述分析方式应用到2016年的四个季度,再加上复杂的数学运算,则能得到如下推测结果:
2016年第一季度,来自商户支付费用、个人计提费用、云服务费用分别为:11.5亿元、4亿元、2.5亿元;
2016年第二季度,来自商户支付费用、个人计提费用、云服务费用分别为:14亿元、13亿元、3.5亿元;
2016年第三季度,来自商户支付费用、个人计提费用、云服务费用分别为:18亿元、21亿元、5亿元;
2016年第四季度,来自商户支付费用、个人计提费用、云服务费用分别为:22亿元、30亿元、6亿元;
同样,依据2016年度内,腾讯来自其它业务的营收为171.58亿元(四个季度依次为23.3亿元、34.79亿元、49.64亿元、63.85亿元),那么我们可以预测在2017年度内,腾讯来自其它业务的营收规模,应该能达到350~400亿元(四个季度依次为75亿元、85亿元、95亿元、105亿元),很可能成为仅次于移动游戏和增值收入之外的第三大营收来源。
其中,商家支付手续费可以视为腾讯切切实实的营收,这部分是可以产生大量利润的,而个人用户体现手续费这部分是要充抵银行的千分之一手续费的,基本上不会产生什么毛利,而腾讯云则为腾讯的一项全新的颇具前景的业务。因此,我们重点分析一下商户费用和腾讯云这两项业务。
然而,在2016年第二季度的财报会议上,刘炽平在回答分析师提问时说到:“至于支付业务,我们的目标是让它为腾讯生态系统中的成员提供基础设施服务,因此,我们不会从这项业务赚太多钱。”因此,短期内支付相关业务几乎不会带来大量的利润。
长远的看,金融领域大量的利润来自于理财、信贷、保险等细分领域,而在这些方面,仍牢牢的把控在传统金融机构手里,无论是蚂蚁金服、还是腾讯金融,对于此领域的布*,仍处于寻找突破口的探索期,尚没有从传统机构手中掠夺大量市场份额与利润。
除了支付相关业务,剩下的就是云计算了,根据之前我们分析,推测出腾讯云2016年录得17亿元左右,相比于阿里云的55.66亿元的营收,仅为后者的三分之一左右,但财报显示前者2016年的营收同比增速超过200%,优于后者137%的营收增速。
如果更加详细的分析阿里云的营收数据,会发现其2016年四个季度的营收与增速数据依次为(10.66亿元,175%)、(12.43亿元、156%)、(14.93亿元、130%)、(17.64亿元、115%),其中营收增速在快速放缓,按照这种趋势,未来两个季度阿里云的营收增速会跌到100%以下,相比之下,由于腾讯云规模相对较小,依然会保持远高于100%的增速。
腾讯云与阿里云的差距,部分源于腾讯较晚进入云计算市场。考虑到腾讯自身庞大的生态,以及背后广泛覆盖、多维渗透的开发者群体,在各种资源相互导流之下,腾讯云在吸引客户层面会比阿里云更加有吸引力,从而缩小与阿里云的差距,但目前还看不到腾讯云能够借此实现弯道超车。
除此之外,似乎也看不出腾讯有哪些独特的远大梦想,即便是对于人工智能的布*,目前依然是跟随IBM、微软、谷歌、百度等前驱的脚步,虽然这并不意味着腾讯在人工智能上的布*就显得落后,但并不能像微软的小冰、亚马逊的Echo、阿里的菜鸟网络那样,带来巨大的想象空间。
对于投资者而言,腾讯市值已经高达2800多亿美元,超越了工商银行、台积电、阿里巴巴、印度塔塔、三星电子等亚洲的其它上市公司,排名全球第十。
然而目前尚看不到腾讯在金融与云计算两个领域赶超成为行业第一,或者其它的巨大想象空间,而原有的移动游戏、效果广告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越来越难,在这种情况下很难驱动腾讯股价继续一路上扬,对于投资者而言,避开腾讯,或许是一个明智的投资决策。
QQ:2850252025
买腾讯股票能用来自人民币结算吗?
可以使用人民币结算,如果自己有腾讯的股票,我认为可以直接到交易所里面用人民币进行结算,而且非常方便简单
腾讯股票的基本面与估值,值不值得买?
(一)
腾讯控股,应该算是名气比较大的一家公司了,成立于1998年11月,最早由马化腾、张志东等五位创始人共同创立,总部位于深圳。2004年腾讯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主板公开上市(股票代号00700),董事会**兼首席执行官是马化腾。
说实话,这家公司几年前就关注过,在2019年底的是也曾打算再跌一些就买入其股票,后来因为股价非但没跌,反而连续上涨,在2020年的时候股价从350元,在不到一年时间里涨到了700元左右,果断放弃了买入计划。为什么当初会看好腾讯呢,当然是因为其所处行业地位稳固,竞争优势明显,盈利能力强劲,不过当时估值是PE30多倍,后来2020年估值又提升到了将近50倍的高位,所以果断放弃了买入计划。再后来就几乎不太关注这家公司了。
前几天偶然间看到朋友在讨论腾讯的股价,顺便看了一下,真没想到股价竟然又回到了350元附近,实在是感慨万千。于是忍不住又开始关注起这家公司。
(二)
2017年~2021年营业收入从2377亿增长到了5601亿,总增长了135%,年复合增长率:23.9%
2017年~2021年净利润从715亿增长到了2248亿,总增长了214%,年复合增长率:33.1%
注:复合增长率的计算公式为:(现有数额÷初始数额)^(1÷年数)—1
接下来我们还要看看净利润的含金量(以前文章专门讲过,就是净利润与经营性现金流的比率),换算到每股如下:
2017年~2021年每股收益分别为:
7.6元、8.3元、9.8元、16.8元、23.6元。
2017年~2021年每股经营性现金流分别为:
11.1元、11.1元、15.5元、20.2元、18.2元
五年每股收益总额66.1元
五年每股经营性现金流总额76.1元
这五年的经营性现金流76.1元>每股收益66.1元,说明企业净利润的含金含量非常高,净利润无水分。
(很多人喜欢看企业的净利润增长率,但是其实企业的经营现金流增长率更为真实可靠。因为净利润其实有时候是虚的,而这个经营性现金流就是可以用作考量净利润含金量的一个非常好的指标!另外净利润这个指标很容易人为的调节,但是经营现金流这个指标则很难造假(虽然不是绝对的,但是相比净利润确实可靠很多)。所以我很注重经营现金流这个指标!如果一家我看好的优秀企业今年的净利润增速不理想,但是只要经营现金流增速理想,我就不会担心。长期经营性现金流很差的企业我都会排除掉!)
接下来还有一个重要的衡量企业盈利的指标“净资产收益率”,也就是ROE。
(ROE这个指标以前专门发文写过,有兴趣可以去翻翻我的旧文。曾经有人问过巴菲特说:“如果让你只通过一个指标来评估企业优劣,你会选哪个?”巴菲特毫无犹豫的回答:“净资产收益率”。如果你经常看企业的财报,那么你一定会发现,无论什么行业的公司,很多优秀企业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净资产收益率都非常高”。多高呢?有人统计过巴菲特芒格彼得林奇等大师的长期持股净资产收益率平均在15%以上,所以基本可以认为长期净资产收益率超过15%的企业,都算是比较优秀的企业。)
腾讯控股最近五年的净资产收益率(ROE)情况怎么样呢?如下图:
最近五年的ROE平均为28.2%,这是一个很高的水平,远超15%,进一步说明企业盈利能力非常强!
接下来再看看资产负债情况:
资产负债率常年大概在45%左右,应该说是中规中矩。最近几年资产增速比较快,负债也随之增加,但是负债率比较稳定,没有太大起落。并且公司长期在账上有着两千多亿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所以说资产负债表还是比较健康的。
(三)
总的来看,腾讯最近五年的业绩,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长率为23.9%,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为33.1%,非常高的增速!
经营现金流总额也大于净利润总额,说明企业的净利润含金量很高,利润真实无水分。
资产负债表也比较健康稳定。
仔细观察平时生活中所接触到的腾讯的业务以及产品,看看它相对于同行的竞争优势以及行业地位,再结合以上公司基本的大概了解,基本上可以判定出这是一家很优秀的公司!至少比整个市场中95%以上的企业都要好!
股票投资最重要的三点:好公司+好价格+理性耐心
第一点确定了,腾讯是一家好公司。那么是不是好公司就可以直接买,无脑买,不看价格估值的买呢?当然不是!好公司+好价格才是一笔好投资!那么多少钱价格比较合适呢?估值方法有很多种,以前文章中写过PE PB 股息率市现率估值法,市盈率对比增长率的PEG估值法,还有现金流折现估值法,预期增长率+股息率=总回报率=合理市盈率估值法等等,有兴趣可以翻看以前文章。
其实估值方法没有完全精确的,所谓“估值方法”都需要一个“估”字。估就是估计,预计,估计什么?当然是未来,你买企业买的是未来一段时间业绩会增长,股价会上涨。所以你所有的对企业过去和今天的研究,都是在评估未来的发展潜力。研究了那么多基本面,当然是要预估未来N年的业绩增速了,如果未来几年公司业绩持续向好,那么股价自然也就会上涨。所以无论你用什么估值方法,都仅仅是评估而已,虽然需要很多计算,但都不应该是精确的计算。模糊的正确足以!
既然确定了腾讯这些年一直做的挺好,前景也不错,业绩一直优秀,那么就可以结合过去几年的业绩增速来估计一下未来几年的业绩增长。上面计算了,过去几年的净利润增速和经营性现金流增速大概在30%左右,那么我可不可以预估一下未来几年的业绩依然可以以30%的速度增长呢?
当然不可以!因为30%的增速无论放在哪个行业,都是非常高的增速。而股票估值的一个基本常识就是,预估未来应该尽量保守,不应过度乐观,这相当于是给自己的估值留有一定的安全边际。我个人认为,结合过去与目前来看,给予其20%的业绩增速是比较合理的(这个增速已经不低了)。
如果用PEG估值法,那么腾讯的合理估值应该是20倍PE,也就是市盈率20倍。
如果用约翰聂夫的估值方法,在此基础上要计算进去股息率,但腾讯的股息率确实不高,不到1%,所以估值结果应该也是在20倍PE左右。
如果用经营现金流来估值,简化版就是“市现率”。由于经营性现金流是高于净利润的,所以不用计算也知道,市现率的估值大概会比市盈率计算结果高一些,粗略估计也就25倍吧。
再如果乐观一点,直接用平均业绩增速来估值,大概会达到33倍PE左右。
无论你用什么方法来估值,结合腾讯的业绩,基本上估值都会在20倍以上,35倍以下的这个区间。
所以,乐观的人会认为它合理估值为35倍PE,保守一些的人会认为它合理估值为20倍PE。谁才是精确的?都不精确!但是,模糊的正确胜过精确的错误!简单模糊的合理结果,足以供你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怎么讲?很简单,你知道了这些模糊的正确,那么如果腾讯的估值在40倍或者50倍,你会不会买?显然不会!那么如果腾讯的估值30倍呢?你或许会买!那么腾讯的估值20倍呢?这应该不算贵了!大概率值得买。
再如果腾讯的目前的价格估值低于你评估的20倍~33倍呢(目前估值是14倍),即使再保守的评估,也应该得出“低估”的结论了!所以,估值的目的不是精确计算企业(股票)的内在价值,而是要为你的投资决策提供一个基本的模糊且合理正确的依据判断依据!
好了,看了下,目前腾讯的估值为14倍PE(市盈率)。对比你评估的保守20倍~乐观35倍,是高呢还是低呢?是否有足够的安全边际呢?
答案显而易见,我个人的判断结果是:目前腾讯320多元的的股价,14倍的PE是被低估了的!乐观一些的话,被低估了一半以上,就是说应该有1.5倍的潜在获利空间!即使保守一些的话,也是被低估的,也会有着不错的潜在获利空间。当然,市场先生发威的时候,一切皆有可能!股价很可能会继续跌,也可能未来会大涨并被炒过头,这都有可能!
但是结合目前的基本面与估值,我认为投资胜率很高,潜在收益远大于潜在风险!所以,未来一段时间我打算陆续开始对腾讯建仓买入。几年前没买是因为当时估值确实不算便宜。后来又经历了大幅上涨,所以果断放弃了。如今又跌到了比几年前还低的估值,没理由不买点!
虽然看图上是跌回到了和当初一样的价格,但是比当初低一半的估值(因为股价和当初相同,但资产和利润都增长了,价值自然也提高了)。
(四)
肯定有人会说2022年一季报腾讯的业绩并不理想,我看到了,其实从2021年中报开始,之后几个季度的业绩就开始表现不如之前了,而今年一季度利润也同比下滑了。
另外作为腾讯的大股东,最近也开始大额减持。
这些都对股价短期表现着很大的影响!
首先,一两个季度的业绩其实我并不关心,短期业绩什么也证明不了。其次,我已经做了保守的估值,相当于有了一定的安全垫,即使业绩不如之前那么好,那也属于是估计之内的事。看业绩至少应该看连续的五年以上(因为短期业绩偶然因素太多),而不是单独的几个季度。今年一季度的不理想是很多短期因素叠加的原因,不代表未来会一直不理想。
至于大股东减持,这个影响的是市场价格,对企业价值没太大影响。或许有人认为大股东减持是不看好企业了,我专门去查了查,这个叫MIHTC的大股东,持有腾讯28.82%的股份。从2001年就入股的腾讯,持有了二十几年,期间减持过一两次。而这次减持主要是它那边的公司需要回购股份而缺少资金,所以只能卖出一部分手中资产。而它持有的所有资产中,只有腾讯是最值钱的,所以卖出一部分套现。至于未来会卖出多少,并没有说。目前每天卖出的量并不大,这些确实会影响腾讯的短期股价,但是并不影响腾讯的长期价值。我觉得不应该影响自己的长期投资决策。
这些短期事件正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好的入场时机!我向来喜欢逆势而动,不喜欢顺势而为。如果腾讯股价没有这两年的大幅下跌,我敢肯定,我未来N年都不会买入其股票。但是既然你跌了,而且相对于之前的高点跌了50%了,估值也大幅降低到了目前的14倍。那我肯定是会心动的,我个人认为其合理价值应该在20~33之间,取个中值差不多27倍。目前估值只有合理价值的一半,相当于有着足够的安全边际。所以我打算择机建仓买入。
目前港股那边我只持有两家国有大行的股票,当初奔着年8%的股息率去的,属于保守持股守息的状态。过几天分红到账,应该也够买上一些腾讯股票,先建个仓,之后看情况再逢低陆续买。有人可能很久之前就持有腾讯,也或许买的价格并不低,也或者买的比现在还便宜,不管如何,希望这篇文章不会影响到你自己的投资判断!投资还是要自己独立思考决策!
以上文章仅仅代表个人观点,是个人投资的记录与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一切投资决策,还是要自己判断!
就写这么多吧,纯键盘写作,码字不易,又得统计各种图表和数据,如果觉得写的还凑合,麻烦帮忙免费点击下文中广告,让我也额外赚点流量费,感谢给予的支持与鼓励!您的认可就是我继续分享的动力!谢谢!祝好运!
作者:W安全边际
往期文章:
“趋势赛道”为王,小心谨慎为上!
股票投资赚钱容易吗?近两年赚了多少?
重温“市场先生”与“价值先生”
评估股票价值,应该尽量保守,不应过度乐观!
股票估值:自由现金流折现估值法
股票估值二:市盈率+PEG
腾讯股票为啥不让买
1、国家加强对互联网行业的监管力度。2、垄断损害其他行业,国家将收取巨额反垄断的罚款。
腾讯微证券怎么样?安全可靠吗?
腾讯微证券是腾讯自选股微信版h5页面,提供开户、交易、查询等证券服务,腾讯微证券平台通过与首批获准试点人脸识别开户的券商合作,可以7*24小时接入公安部查询服务中心的数据库,为用户进行远程开户,让我们省去现场开户或双向视频见证等传统开户模式的困扰,厉害吧?!既安全可靠又简便,蛮适合我们炒股投资的。此外,腾讯微证券作为腾讯金融科技基于微信生态打造的证券服务平台,大实力不容小觑,期待后面带来更多的惊喜。
大股东都减持了,腾讯股票还值得买吗?
最近,南非公司Napster宣布出售一些腾讯股票,引发大量关注。很多人猜测——腾讯是不是遇到了问题?
事实上,Napster持股比例仅从33.2%下降至31.2%,还放话三年内不会再减持腾讯。
从2000年投资腾讯开始,Napster在18年间一直没有卖出过,为什么现在要卖?
因为它自己遇到了麻烦。目前,在Napster的盘子中,腾讯股权的价值,已经超过了其他所有业务的总和。
新董事长上任后,其他业务连年亏损,股东们很不满。
本质上,这次卖股票,就是南非老铁们融点现金,补贴家用罢了。
那么,腾讯的股票还值得买吗?
看一家公司,首先要摸清核心业务。腾讯的核心业务是什么?社交、数字内容,这是它的基本盘。
社交是一种生态。生态的扩张,一方面要看横向的增长,就是用户量的增加;另一方面,要看它纵向的深入,与每个用户的生活发生更紧密的连接。
这种纵向深入,目前仍然处在火山喷发期。
+支付,发展出理财通,再到基金、保险,变成了一站式金融平台;
这条路远未到终点,中点可能都还没到。这种演化,最大的挑战是把握好节奏,在不伤害用户体验的前提下,一步一步推进。
重要的是,这个基本盘也是孵化其他业务的肥沃土壤,比如,广告,基本是每年收入翻倍的节奏。
在全球前十大互联网公司中,腾讯有一个特点非常突出:在内容行业深耕多年。
很多人知道腾讯的游戏业务做到了全球第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游戏不是一个好行业,因为做一个游戏就像拍一个电影,这个成了,下一个可能会扑街。但腾讯在这一点上,有两个独到优势。
首先,腾讯建立了持续做出“爆品”的机制。即使《王者荣耀》未来不行了,也会有新的游戏源源不断出现。
最好的例子是吃鸡游戏,网易先下手,做了好多款,腾讯的两个正版吃鸡手游晚了几个月,但如今,腾讯这两款手游已经稳居前两名了。
即使游戏盈利不错,腾讯一直通过各种方式降低它在整个营收中的占比。
为什么?如果一个业务独大,对整个公司来说,风险增加,而潜力降低。
目前来看,这种努力初见成效。在腾讯最新的财报中,游戏业务的占比已低于40%。
我很喜欢的一位观察者,尹生对此评论到:
腾讯的未来确定性相比几年前已经有很大的提升,这将成为其长期价值的基础。
人们知道腾讯有游戏,但容易忽视腾讯在其他内容行业的布*。在动漫、音乐、视频、电竞等多个领域,腾讯都做到了市场第一。(阅文已经独立上市,所以未算入)
更关键的是,这些领域不是孤立的,它们会形成一张以IP为核心的网络。举个例子,好的动漫作品,可以拍成电视剧,也可以做成游戏,这可以大幅增加单个内容产品的价值。
过去,迪士尼把这一套做到了极致,但迪士尼缺少与用户直接互动的平台。当经济越来越发达以后,精神消费、娱乐消遣的比重会越来越大。
数字时代的迪士尼是谁?很多公司都在比拼。目前来看,腾讯领先一个身位。
马化腾提出过“两个半业务”的说法,两个是指社交和内容,剩下半个,指互联网+。
什么是互联网+?就是农业、工业、公共服务业都接入互联网,进行数字化转型。在这个过程中,腾讯做配角,为其他行业提供新时代的“水电煤”。
什么是新时代的“水电煤”?移动支付、云计算、人工智能。这些领域,腾讯都投入很多。
中国数字化进程的空间越大,作为“配角”的腾讯,就会创造出越大的价值。在这个过程中,腾讯也用开放合作、股权投资的方式,尽可能地扩大自己的“朋友圈”。
在外人不太关注的地方,腾讯正悄悄进行一场转型。以前,腾讯是一家2C的公司,如今,腾讯是一家“2C+2B”的公司。
这种转型,效果慢慢显现。腾讯的“其他业务”(主要指支付和云计算),成为了新的增长引擎。
2017年第四季度,腾讯“其他业务”以21.2%的收入占比贡献了34.3%的增量。
不断进化,不断进入新的疆域,背后的动力是什么?在面对粤港澳三地高中生的一次演讲中,马化腾说:
因为从零开始,大家用自己的积蓄交水电费,包括项目跑下来,从开发到验收、收款,整个流程下来都很有压力。生存是第一要素,能不能活过今年,一年内生存下来,是最大的难题。
某天早上起来意识到今天是周末,就会想水电费又白交了。如果只是打工,周末就非常高兴,可能你们读书也是这样。但真正创业就感觉到希望每天都干活,如果有一天说是周末,就很着急,心里压力很大。
危机感,如履薄冰,这是科技行业的常态,可能也是腾讯走到今天的重要原因。
当你看完文章,准备入手时,请记住一句话:
如果你不准备持有一只股票一年,那就不要持有它一天。
段永平买入腾讯股票了,要不要跟?
想要第一时间看到我的“三言两语”
可以把【张桓投资笔记】标为星标,每次读完后点个【在看】
这样我们就不会走散了。
腾讯和茅台股价大跌,价值投资还靠谱吗?
不能资本抬高要富大家富!
买腾讯股票稳赚不亏吗
搜一下:买腾讯股票稳赚不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