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始知蓬莱近
无为总觉咫尺远

2022年一月份新能源基金走势如何(基金经理一月将自己丈母娘一年退休金亏掉了)

基金经理一月将自己丈母娘一年退休金亏掉了

基金经理一月将自己丈母娘一年退休金亏掉了  基金经理一月将自己丈母娘一年退休金亏掉了,2022年首周,A股市场整体表现较弱,新能源、医*、半导体等景气赛道的投资“吃紧”。基金经理一月将自己丈母娘一年退休金亏掉了。  基金经理一月将自己丈母娘一年退休金亏掉了1  2022年以来,市场较为震荡,基金大跌频频登上热搜。其实,焦虑的不仅是基民,还有基金经理。  西部利得量化投资总监盛丰衍就发微博表示:“这几天跌得都不敢去丈母娘家蹭饭了。”富国知名基金经理王园园也发文感慨:“最怕朋友突然的关心,这一周,我不断地收到老朋友们的问候。”不少基金经理也真挚地写起了小作文,主动与投资者沟通。  那么,他们是怎么看待市场波动的?  开年后的5个交易日,不少基金“跌懵”了。从整体来看,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月10日,主动权益基金(包括普通股票、偏股混合、平衡混合、灵活配置等)今年以来平均亏损近4%。具体来看,约9成基金今年收益告负,其中50只基金跌幅更是超10%。  有基民调侃道:“2022年1月1日新年愿望:赚大钱!几个交易日后新年愿望:我要回本!”  不仅基民伤心,基金经理也悲伤起来。盛丰衍发微博表示:“这几天跌得都不敢去丈母娘家蹭饭了。”  他也在此条微博下评论称:“毛估估,这一个月把我丈母娘一年退休金亏没了。”有网友让他用岳父的钱补仓。盛丰衍表示:“岳父也埋进去了。”  有网友盛情邀约:“欢迎来我家蹭饭。”也有网友笑道:“你这样说我们只能选择原谅了。”  这厢盛丰衍不敢去丈母娘家蹭饭,那厢王园园则不断收到老朋友们的问候。“最怕空气突然安静,最怕朋友突然的关心,相信大家都懂这种感觉。这一周,我不断地收到老朋友们的问候,大家的关心大多与在座的朋友们大同小异,都在迫切地问,市场怎么了?怎么新年开门绿呢?于是我干脆回复他们:等我的小作文吧。”  王园园的小作文写了些啥?她表示,消费股在经历了去年一整年的调整后,估值到了一个较为合理的区间,整体来说相对还是较为安全的。而像一些高成长板块,比如新能源车,近期的回调力度对于这种长期趋势向好但短期内位置过高、风险较高的板块未必是一件坏事。在经历了这波调整后,估值逐步进入合理区间,当前的调整一定程度上,也在为未来的上涨创造空间。  “我明白大家面对市场持下跌的焦虑。作为一名基金经理,除了尽心管理好自己的组合,还要在市场环境不佳时努力地控制风险、控制回撤,我认为每周发声也是重要的,因为我明白大家此时的迷茫与不知所措。”王园园也送给了投资者一句诗,“风物长宜放眼量,当你的眼光放长远,眼下的动荡将不足为惧。”  面对市场的震荡,近日不少基金经理同王园园一样写起了小作文。长城基金的基金经理杨宇表示:“2022年我们判断储能、新能源车、光伏等产业仍将快速发展,同时国内的优质公司在诸多环节已然处于领先地位、投资价值突出。因此2022年我们仍将聚焦于整个新能源行业,与产业共同进步。此外大家关心的回撤控制,我会侧重于仓位和内部结构的调整。”  华泰柏瑞基金经理牛勇也发文安慰投资者:“华泰柏瑞远见智选最近有些回调,在讨论区看到持仓基民留下了不满的评论,对此,我也一样忧心。在这里,回复一下大家比较关心的几个问题,期望一能安抚大家的焦虑,二能恢复对本基金的信心。新能源赛道短期基本面上并未发生重大变化,基本面不发生大的改变,情绪面和资金面引发的回调多是暂时的。”  在业内人士看来,基金经理的小作文将使得投资者更踏实。“基金行业本身是金融服务行业,基金产品的销售只是服务的开始。客户在整个被服务的过程中得到良好的.体验,则应该是持的过程和长期的结果。尤其是在基金净值波动加大的情况下,更需要基金经理主动和投资者进行沟通,让投资者理解自己的投资策略,明白后的风险与会,避免出现追涨杀跌。”  基金经理一月将自己丈母娘一年退休金亏掉了2  A股开年第一周,大盘走向上演了出人意料的连跌走势,让广大基民措手不及。面对"跌跌不休"的行情,多家构也紧急解盘。  西部利得基金经理盛丰衍的发声显得与众不同——"这几天跌得都不敢去丈母娘家蹭饭了。"  基金经理主动站出来自我调侃,反倒收获了基民的一些安慰,有基民表示"持有中概的表示这些都是毛毛雨了","好在丈母娘不能退货",也有基民喊话"欢迎来我家蹭饭"。  盛丰衍"不敢去蹭饭"  基金经理不敢去丈母娘家蹭饭,原因不难猜想。"毛估估,这一个月把我丈母娘一年的退休金亏没了。"盛丰衍在微博上直言。有网友提议拿岳父的钱补仓,他随即表示"岳父也埋进去了。"  这样的自我调侃显然让基民感同身受,评论区不见阴沉的氛围,反而引发了基民们的调侃接龙大赛,"现在管我要绿码,我都给他们看基金收益""丈母娘给你做一碗韭菜面""2022年又有退休金了"。  也有基民送上安慰,"跌了好好做研究""持有中概的表示这些都是毛毛雨了""你这样说,我们只能选择原谅了"……  还有基民建议"提前给丈母娘发个新年红包,让丈母娘补仓。"  盛丰衍对代表基金业绩复盘  就在周日,盛丰衍在网络投资平台上复盘了他在管的西部利得量化成长混合A过去两年的业绩表现。  来源:天天基金  这只基金便是去年9月初将限购金额上限下调至1024元的"网红基",当时,盛丰衍笑言1024是更美的整数,"理工男的浪漫"也一度刷屏。  西部利得基金曾向记者表示,这款量化产品的策略是中证500指数增强,产品自成立以来的业绩表现一直比较出色,受到散户和专业构投资人的认可。  公开资料显示,西部利得量化成长混合A成立于2019年3月,目前最新披露的规模为21.21亿元。在基金存的近三年时间里,盛丰衍是唯一的基金经理,任职总回报为144.76%。  就目前已公布的数据来看,过去一年,基金的规模处于稳步增长态势。构是该基金的主要持有人,占比73.8%,个人投资者占比26.2%。  持仓结构方面,该基金的股票资产占比超90%,其余为现金资产。行业方面,截至三季度末,制造业是绝对的主角,占比高达76.12%,其次是信息技术和采矿业。  基民建议"补仓",A股多项指数迎小幅回调  就A股本周第一个交易日的表现而言,基民们的"补仓"建议不无道理。  昨天,A股多项指数终于迎来小幅飘红,上证指数收涨0.39%,深证成指收涨0.44%,沪深300收涨0.45%,科创50收涨0.98%。  来源:Wind  多家构也对2022开年的行情进行了及时解读。  博道基金认为,2022年开年之后,A股出现了明显的震荡回调,从成交金额来看,A股继保持天量成交;从行业上看,"稳增长"板块领涨,而成长赛道大幅度回调。  剖析市场波动的背后,博道基金认为,核心在于分母端的流动性预期变化带来的估值压力。  整体上,以稳增长为锚,随着基本面预期改善,估值修复通道正在打开。在短期内,继看好稳增长板块;从中期看,随着2月份各类公司业绩预告或者年报的相继公布,新能源、军工板块等成长赛道预计将出现反弹。  星石投资表示,年初股市回调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前期市场表现分化的背景下,股市结构较为脆弱。另一方面,美联储紧缩预期影响股市风险偏好。  星石投资认为,市场整体持下跌的概率较低,当前的调整主要是结构性调整。首先,基本面向好的趋势并未出现变化,稳增长或将是最近的阶段性主线之一。第二,市场整体的估值不算高,出现系统性风险的概率较低。第三,海外紧缩尚未兑现,目前主要是市场情绪受到扰动。  基金经理一月将自己丈母娘一年退休金亏掉了3  2022年首周,A股市场整体表现较弱,新能源、医*、半导体等景气赛道的投资“吃紧”。在基金产品2022年以来的净值榜单上,前期表现较好的景气赛道主题基金遭遇大幅回撤。  在这种情况下,基金经理正在寻找新的投资方向。例如,新能源投资出众的汇丰晋信基金经理陆彬认为,地产或变身公用事业,成为价值股;TMT成长投资见长的财通基金金梓才提示农业投资会。  从高估值向低估值切换  2022年首周,A股市场整体表现较弱。行业方面,上周市场下跌主要集中在新能源、CXO医*、医疗以及芯片板块上。而上涨的主力板块是家电、银行、石油石化及房地产等权重股。  在这样的行情下,2022年首周公募基金收益排行榜上,部分重仓新能源、医*等景气赛道的基金产品出现较大幅度回撤,2021年的冠军基金同样难逃下跌命运。  不过,Wind数据显示,2022年首周,仍有365只主动权益基金(普通股票型、平衡混合型、偏股混合型和灵活配置型,不同份额分别计算)的收益率为正。  这类“开门红”的基金产品,多聚焦在价值、蓝筹、金融、地产等板块,这类板块的会受益于近期市场风格变化。不过,上述“开门红”的基金产品中,鲜有规模较大的基金产品。以2022年以来总回报接近5%的华泰柏瑞新金融地产为例,该基金在2021年三季度末的规模为0.37亿元,股票仓位为93.03%。  汇丰晋信基金指出,结合行业来看,本次调整过程中,景气龙头下挫,对情绪面造成了一定影响。从市场风格来看是从高估值向低估值的切换。  基金经理“转向”  在这样的市场风格切换中,部分基金经理开始转向一些跟自己“市场标签”不太相同的领域。例如,此前以新能源投资为特点的汇丰晋信基金经理陆彬提出了2022年市场关键词:“价值回归、优质成长”。  他认为,“价值回归”主要包括保险和地产这两个目前争议较大的行业。保险行业,陆彬通过估值-盈利策略测算了保险行业的整体估值水平,结合保守和中性的假设,认为保险行业目前在基本面偏左侧阶段,但行业长期隐含的复合回报率已经较高。地产行业,从基本面来看,无论是行业的拿地速度,还是近期政策都发生了变化。陆彬认为,地产行业可能会等到一次大概率的政策变化,叠加行业竞争格*改善,盈利中枢和估值中枢可能都会在2022年迎来重构。  对于地产股,陆彬的观点认为,地产或变身公用事业。“这类行业有望迎来价值回归。在‘房住不炒’的背景下,房地产行业可能从过去偏金融的商业模式重构成偏公用事业的商业模式。以房地产为代表的这类价值股有望迎来商业模式的巨大重构和定价估值体系的重构。”陆彬表示。  财通基金“成长名将”金梓才,近期也有不一样的看法。Wind数据显示,新年首周,金梓才管理的财通智慧成长、财通科技创新、财通成长优选、财通价值动量等基金产品均有不错的正收益。  金梓才表示,从宏观自上而下的角度来看,2021年PPI持在高位运行,CPI则较为平稳。随着疫情防控趋势性缓和及房地产调控边际放松,PPI或进入高位缓慢回落周期,同时大宗商品价格慢慢传导到CPI,CPI或进入上行周期。“大体上我们认为2022年分化或会有所收敛,结构趋于均衡,市场大概率仍以结构性会为主,景气行业与估值修复的投资会并存。”  行业板块上,金梓才重点提示了农业、航空、酒店、食品饮料的会。在农业的投资会上,金梓才表示,农业当前在底部徘徊,距离底部或许已经不远,其结构性上行的会或于2022年二季度开始逐渐显现。养殖板块供给的出清或已走到了中期,半年后可能会达到临界点,而股价拐点或超前于供需拐点出现。

【国君电新】春节效应扰动,高增长态势延续——新能源汽车2022年1月销量点评

作者:国泰君安电新团队 庞钧文/石岩/牟俊宇

来源:具体请见2022年2月19日报告《春节效应扰动,高增长态势延续》。PDF版报告全文欢迎联系对口销售或团队成员获取。

报告导读

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43.1万辆,美欧同样表现优异。预计2022年中国新能源车销量超过550万辆,全球有望实现1000万辆,产业链相关企业将充分受益。

投资要点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新能源车终端需求保持旺盛+短期版块超跌背景下,电动车板块迎来较好布*机会。环节选择上:1)产品涨价推动盈利能力修复的电池企业,推荐标的:宁德时代、亿纬锂能、蔚来锂芯,受益标的:珠海冠宇、欣旺达;2)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推荐标的:富临精工,受益标的:德方纳米;3)4680应用带来的三元和硅基负极材料,推荐标的:当升科技、容百科技、振华新材、贝特瑞,受益标的:中伟股份;4)供需紧缺的隔膜、铜箔环节,推荐标的:恩捷股份、星源材质,受益标的:诺德股份、嘉元科技。

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创历史同月新高,春节因素影响环比下滑。2022年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45.2万/43.1万辆,环比下降12.6%/18.6%。渗透率方面,1月单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乘用车达到17.0%/19.2%,相较2021年全年13.4%/15.6%继续提升。海外方面,欧洲1月新能源销量同比高增,受到12月的集中交付影响环比有所下滑,德国单月新能源销量39792辆领衔。2021年欧洲新能源车渗透率达到19.2%居全球第一。1月美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62595辆,渗透率为6.1%,渗透率相较2021年提升1.9个百分点。

动力电池装机同比高增,铁锂装机继续领先三元。1月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16.2GWh,环比下降38.3%,同比增长86.9%;其中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8.9GWh,环比下降41.0%,同比增长172.7%,装机量占比54.9%。国内企业装机量方面,1月宁德时代装机量达到8.13GWh,单月市占率达到50.24%,比亚迪、中创新航装机量分别占比20.93%、7.40%,列二、三名。全球市场方面,12月排名前十的动力电池企业中国企业超过一半,竞争力凸显,宁德时代单月全球装机量占比37.9%继续领跑榜首。

2022年销量有望突破550万辆。我们认为,展望2022年,在终端新能源需求持续旺盛背景下,新能源车补贴退坡和资源价格上涨等成本压力对新能源市场影响有限。与此同时随着供给端汽车芯片供应的逐步缓解,传统车企和新势力重磅车型的陆续推出,以及智能化背景下新能源驾驶体验感的进一步提升,预计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超过550万辆,全球销量有望实现1000万辆。

风险提示:补贴退坡影响销量,经济复苏不及预期

1.国内销量符合预期,电动车渗透率快速提升

1.1 季节因素影响明显,新能源车渗透率保持高位

 

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创历史同月新高,春节因素影响环比下滑。根据中汽协数据,2022年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45.2万/43.1万辆,同比增长133.2%/135.8%,环比下降12.6%/18.6%。产销量的环比下滑一方面是由于春节假期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可能与考虑补贴退坡21年年底集中交付有关。出口方面,1月新能源汽车出口5.6万辆,同比增长542.6%,环比增长206.3%,出口量的强劲增长主要受益于1月特斯拉出口量的激增。2022年1月,特斯拉出口量达到40499辆,占月总出口量的72.3%。

新能源乘用车销量高增占比97%。2022年1月新能源乘用车产销量分别为43.7万/41.9万辆,环比下降10.4%/15.7%,同比增长134.6%/138.7%。其中,纯电动销量33.5万辆,环比下降19.4%,同比增长127.3%,占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比重达到84.0%;PHEV销量7.7万辆,环比下跌6.2%,同比增长207.5%。新能源商用车方面,1月产销量达到1.6万/1.2万辆,环比下降48.1%/62.6%,同比增长99.7%/66.6%。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继续攀升,A00级、B级车型继续领跑。1月单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17.0%,相较去年同期提升9.8个pct;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达到19.2%,相较去年同期提升10.8个pct。根据乘联会数据,1月A00级批发销量10.5万辆,份额占比纯电动车型32%;A级电动车占纯电动份额22%;B级电动车达10.1万辆,环比下降14%,占纯电动份额30%。

国内自主品牌表现优异,新能源市场份额逐步增加。1月共有11家车企销量突破万辆,传统车企上汽/广汽表现较好,比亚迪销售93101辆、特斯拉中国销售59845辆、上汽通用五菱销售40007辆领衔前三,新势力小鹏、理想、哪吒突破万辆。比亚迪1月新能源汽车交付93168辆,继续领跑国内新能源车企。其中DM车型46540辆占比超一半,环比+4.6%,海豚纯电销量达到10602辆,环比+5.9%。小鹏春节期间对肇庆基地进行技术改造使得交付量环比有所下滑,但仍位居新势力第一。蔚来1月交付9652辆,环比下滑8.0%。22年蔚来将推出ET7/ET5在内的三款新车型,车型扩展至轿车有望增加消费群体覆盖面。理想和哪吒1月分别交付12268辆和11009辆,连续3个月过万。

五菱宏光继续霸榜畅销车型。1月五菱宏光MINI销量达到26882辆,继续领跑畅销车型。比亚迪秦/宋销量超2万辆,是1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销量月销2万的车型。特斯拉国内1月销量未进入前15,这主要与特斯拉的市场策略有关。特斯拉内销与出口呈现出“季末保国内、平时供海外”的特征,即每个季度上半段生产的新车主要用于出口,下半段则会更多投放在本土市场。1月处于一季度上旬,特斯拉将大部分中国工厂的产量都投入到海外出口。

1.2 动力电池装机同比高增,铁锂装机继续领先三元

 

受春节效应影响,动力电池单月装机量环比下滑。1月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16.2GWh,环比下降38.3%,同比增长86.9%。考虑到春节假期横跨1、2月,预计对于2月的装机量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磷酸铁锂主导,装机占比超一半。1月三元电池装机量7.3GWh,环比下降34.0%,同比增长35.2%,装机量占比45.1%;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8.9GWh,环比下降41.0%,同比增长172.7%,装机量占比54.9%。而2021年全年三元电池累计装机量74.3GWh,占总装机量的48.1%,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机量79.8GWh,占比51.7%。补贴退坡、原料上涨的成本压力叠加磷酸铁锂的工艺改进推动磷酸铁锂市场份额成为主导。

行业集中度头部效应明显。2022年1月宁德时代装机量达到8.13GWh,单月市占率超过一半达到50.24%,CR3/CR5/CR10动力电池企业装机量分别为12.72/14.10/15.34GWh,占比国内总装机量分别为78.6%/87.1%/94.8%。比亚迪和中创新航1月装机占比与去年全年占比相比均有小幅提升,行业集中度呈现出继续升高的趋势。

中国动力电池企业继续领衔全球市场。12月宁德时代全球装机占比达到37.9%,1-12月占比达到32.6%,皆位居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榜首。总体来看,中日韩继续占据全球动力电池产业链绝对龙头,其中排名前十的动力电池企业中国企业超过一半。

 

欧洲1月新能源销量同比高增,受到12月的集中交付影响环比有所下滑。2022年1月欧洲主要国家汽车销量普遍同比高增,西班牙同比增长超三倍,其中德国单月新能源销量39792辆领衔欧洲。但受到12月的集中交付影响环比有所下滑,挪威环比下滑61.1%,德国环比下滑51.0%。2021年欧洲新能源车渗透率达到19.2%居全球第一,我们预计,在欧盟推出《欧洲芯片法案》草案和各国对新能源汽车推出税务减免、购车优惠等政策背景下,2022年欧洲依旧有望保持较高的增长态势。

 

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较为稳定,政策刺激下电动化有望加快。1月美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62595辆,同比增长74.8%,环比下降18.8%。其中,纯电动车销量达到49790辆,占新能源乘用车市场79.5%。1月单月美国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为6.1%,渗透率相较2021年提升1.9个pct。我们预计随着美国**新能源汽车刺激政策的大力推进,2022年美国电动化渗透率将有望继续持续提升,为全球新能源车市场贡献增量。

3.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新能源车终端需求保持旺盛+短期版块超跌背景下,电动车板块迎来较好布*机会。环节选择上:1)产品涨价推动盈利能力修复的电池企业,推荐标的:宁德时代、亿纬锂能、蔚来锂芯,受益标的:珠海冠宇、欣旺达;2)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推荐标的:富临精工,受益标的:德方纳米;3)4680应用带来的三元和硅基负极材料,推荐标的:当升科技、容百科技、振华新材、贝特瑞,受益标的:中伟股份;4)供需紧缺的隔膜、铜箔环节,推荐标的:恩捷股份、星源材质,受益标的:诺德股份、嘉元科技。

补贴退坡影响销量。2022年国内补贴相较2021年下滑30%,若车企为对冲补贴下滑而进行产品涨价,则可能会影响新能源汽车需求。

 

全球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新能源汽车销量与居民消费能力密切相关,若全球经济趋缓,则可能一定程度上影响新能源汽车需求。

截至2022年底,中国自主新能源汽车来自品牌有多少个?

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突破1000万辆。2025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2000万辆。2030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8000万辆。新能源汽车发展空间无限。新能源汽车的赛道上,我国已经占半壁江山。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超过100家。

2023年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榜

2023年1月销团,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2.5万辆亏缺橘和40.8万辆。环比分别下降46.6%和49.9%,同比分别下降6.9%和6.3%,市场占有率达到24.7%。与2022年扮隐春节月(2月份)相比,产销分别增长15.4%和22.2%。

2022基金行情还要下跌多久?

谁知道,这个是无法预测的,股市有风险,投资须谨慎,你不知道吗?再说基金种类繁多,也不一定都在跌,不同的板块涨跌不一,这些基本知识你必须要掌握,基金也不是说一直在跌或涨,投资是门科学课,有长线投资,短线波段,每个时段有不同的热点,你抓住了机会就会成为赢家,多多了解基金的规则吧。

国投瑞银“名将”施成,两年赔了50%,仍押注新能源不肯撒手

广发基金的刘格菘、诺安基金的蔡嵩松,都是其中的代表人物。靠押注新能源赛道一举成名的国投瑞银基金经理施成,最近也在新能源上栽了跟头。

根据刚披露的三季报,施成所管理的基金,大多出现了严重亏损。从更长的维度来看,他所管理的基金,近两年亏损幅度更是达到50%左右。

业绩暴雷的背后,是施成旗下各类主题的基金,均重仓了新能源板块,且持仓结构高度统一。

但施成仍然抱定新能源不放手,并且表示,继续看好新能源的未来。

被时代推到浪尖的施成

和许多基金经理一样,施成的履历也有着标准版的高配置。

根据公开资料介绍,施成拥有清华大学工学硕士学历,曾任中国建银投资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研究员、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员、深圳睿泉毅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于2017年3月加入国投瑞银基金。

2019年,施成正式晋升基金经理,先后管理了国投瑞银先进制造混合、国投瑞银新能源混合、国投瑞银进宝灵活配置混合、国投瑞银产业趋势混合、国投瑞银产业升级两年持有期混合、国投瑞银产业转型一年持有期混合、国投瑞银景气驱动混合这7只产品。

要说老基金经理和新基金经理有何区别,可能最大的不同在于,新手基金经理更倾向于“梭哈”一把,希望重仓风口上的行业谋取高收益,实现一举成名。相反,老手基金经理则不会表现得如此激进,反而更追求于长期年化超过10%的收益。

刚“出道”的施成和许多年轻的基金经理一样,选择了重仓单一行业,力求实现收益的短期大幅飙升。

在施成管理的7只基金当中,无论是新能源主题,还是先进制造主题,甚至产业趋势混合主题、灵活配置主题,都持有了大量的新能源产业的股票,持仓结构高度趋同。

以2020年三季度的持仓为例,国投瑞银先进制造混合持仓中,与新能源相关的股票有宁德时代、璞泰来、亿纬锂能、新宙邦、当升科技、隆基绿能;国投瑞银新能源混合持仓中,与新能源相关的股票有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当升科技、璞泰来、新宙邦、欣旺达;国投瑞银进宝灵活配置混合持仓中与新能源相关的股票有亿纬锂能、新宙邦、当升科技、璞泰来、宁德时代、隆基绿能。

可以发现,当时施成管理的这三只基金中,持仓高度集中在新能源板块,且持仓股高度相似,有种“打一份工,赚三份钱”的感觉。

此时,幸运女神也站在了施成这一边。2020年9月22日,中国**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此后,“碳中和”更是被写在了**工作报告中,并由多部门落地相关政策。

二级市场对此反应热烈。回顾施成当时的持仓股,都经历了不错的涨幅:2020年三季度之后的一年中,宁德时代股价从80.04元/股上涨至294.57元/股、亿纬锂能股价从33.93元/股上涨至103.5元/股、隆基绿能股价从16.08元/股上涨至62.39元/股……

押对了赛道,施成当时管理的三只基金的净值自然也水涨船高。国投瑞银先进制造混合,净值从2020年7月的1.87上涨至次年7月份的4.38;国投瑞银新能源混合,净值从2020年7月的1.43上涨至次年7月份的3.31;国投瑞银进宝灵活配置混合,净值从2020年7月的1.93上涨至次年7月份的4.09。

基金净值大幅上涨,让施成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国投瑞银的一块“招牌”。

彼时恰逢牛市巅峰,基民们购买热情高涨,和许多公募基金的套路一样,国投瑞银选择让前期业绩不错的基金经理大肆发行新产品。国投瑞银产业趋势混合、国投瑞银产业升级两年持有混合这两只基金,正是在牛市巅峰发行,施成个人的基金管理规模因此实现快速扩张。

施成也从“打一份工,赚三份钱”,变为“打一份工,赚七份钱”。

但危机,也在悄然埋下。

在市场高位借助牛市的力量,大力发行新基金的现象已经十分常见,施成的剧本也并没有太多特别之处可言,其结果也和大多数基金经理一样,与牛市巅峰时吹捧的梦想相距甚远。

不久前,施成所管理的7只基金都披露了最新的三季报业绩,除了国投瑞银景气驱动混合之外,其余的基金在今年第三季度都发生了大幅亏损,亏损幅度均超过了-17%。

其中,规模最大的国投瑞银新能源混合,在今年三季度下跌幅度超过22%。而作为施成旗下代表作的国投瑞银先进制造混合,也没顶住市场压力,三季度收益率为-21.96%。 

施成管理基金Q3表现,来源:基金公告,《财星》整理

把时间维度拉长,施成管理的基金表现更为惨淡。根据天天基金的数据,施成管理的7只基金,无论从近三个月,还是从近6个月、近一年来说,排名都是同类基金中垫底的存在。其中,国投瑞银先进制造混合、国投瑞银新能源混合、国投瑞银进宝灵活配置混合、国投瑞银产业趋势混合这几只基金,近一年亏损竟然在45%左右,近两年亏损则在50%左右。 

施成现任基金业绩表现,来源:天天基金

如今再看施成在牛市巅峰时发行的基金,如国投瑞银产业趋势混合、国投瑞银产业升级两年持有混合、国投瑞银产业转型一年持有混合,均发生了较大亏损,自成立以来亏损幅度都接近30%。

那么,曾经火热的基金,是如何走到如此地步的?我们以国投瑞银新能源混合为例,回看基金的持仓布*,看其运行过程中踩到了哪些“坑”。

观察国投瑞银新能源混合基金的净值走势,我们可以发现,该基金在2021年9月-2022年4月经历了一波猛烈的下跌,然后从2022年7月开始一直萎靡不振。 

国投瑞银新能源混合净值走势,来源:天天基金

根据该基金2021年四季度的持仓统计,可以看到当时施成持仓集中在新能源板块,且重仓了锂电上游板块。由于当时市场普遍担心锂电板块相关公司扩张过猛,或许会引起未来材料价格大幅度下跌的风险,因此引起了市场的一波调整。其持仓股中,天赐材料自当年9月份到次年4月份,股价从99.84元/股下跌至73.21元/股;江特电机自当年10月份到次年1月份,股价从26.27元/股下跌至16.17元/股。 

国投瑞银新能源混合2021年四季度持仓,来源:天天基金

时间来到2022年第三季度,国投瑞银新能源混合的持仓股,依旧集中在新能源行业,且同样重仓了锂电上游板块。不同的是,此时前期的市场担忧已经成为了事实,以六氟磷酸锂为例,其价格已经从高点的60万元/吨降至2022年三季度的25万元/吨,此后价格更是一再下探。尽管如此,施成依旧选择了重仓新能源板块。 

国投瑞银新能源混合2022年三季度持仓,来源:天天基金

结果可想而知,该基金的持仓股也经历了不同程度的下跌,天齐锂业股价从2022年第三季度的120元/股下跌至如今的55元/股、永兴材料的股价从2022年第三季度的90元/股下跌至如今的48元/股、中矿资源股价从2022年第三季度的65元/股下跌至如今的36元/股。

最终,因重仓新能源而雄起的基金,最终也因新能源而陨落。不仅如此,由于施成管理的这几只基金的持仓结构十分相近,因而,即便是智能制造、产业转型升级、灵活配置主题的基金,都经历了类似的下跌调整。

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03

国投瑞银的风控有问题?

虽然因为持续重仓新能源造成基金净值大幅下跌,但施成并无悔意,依旧选择继续了持有新能源板块。在如今施成所管理的基金当中,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天齐锂业、新宙邦等股票,仍然频繁出现。

施成还在三季报中表示:“我们投资股票的大部分仍然是1-10的行业,成长行业走过了爆发性增长的时期,后续进入持续快速增长的阶段。目前不少制造业已经走到了供需关系的极点,其单位盈利能力已经见底,还有一些环节也即将进入这一阶段。其中龙头公司在行业大幅过剩的背景下仍有很强的盈利能力,预计未来在过剩的背景下,将首先扩大市场份额,之后再提升盈利能力。”

然而,实际上在二级市场中,一旦走过0到1的阶段,遇上牛市中市场情绪高涨,市场估值都会很贵,甚至已经透支了未来若干年的业绩。此时若不做出持仓调整,只能用漫长的时间,去消化已经吹高的估值,甚至当产业增长不达预期时,还会有大幅下跌的风险。

退一步讲,在新能源产业如火如荼时,二级市场相关公司股价出现震荡也是常见的,就像最近某光伏头部企业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近七成,可以看出在新能源产业中,由于产能过剩引起的价格战幅度,会远超大多数人预期。

施成在上一轮新能源产业周期向上时,成功押注新能源赛道,但却未能在产业巅峰及时撤出,足以看出施成本人对于新能源整体产业缺少宏观性的认知以及大方向的判断,对资金的管理和市场风险的预估存在明显不足。

同时,施成的持仓布*,也暴露出了国投瑞银的风控方面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就像前文提到的,施成管理的新能源、先进制造、灵活配置等主题基金当中,都持有了大量的新能源产业的股票,持仓结构高度趋同,自然,风险也高度趋同。一位成熟的基金经理,应该对重点行业都有所洞察,在市场动荡的时候,持仓布*理应分散一些,不要将资金都押注在一个风险较大的赛道中。

像施成这样,无论何时都坚守新能源板块,这不像是投资,而像是赌博。

蔡嵩松、刘格菘等人的前车之鉴,就在不远。

新能源车基金前景如何?

新能源车基金的前景非常广阔。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新能源汽车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市场潜力巨大。同时,各国**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和补贴,促进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也将受益,包括电池、电机、电子控制系统等核心部件的生产和研发企业。因此,投资新能源车基金的前景非常乐观。然而,投资任何基金都需要谨慎评估风险和收益的平衡,以及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建议投资者在投资新能源车基金时,应结合行业发展趋势、政策因素、市场竞争情况以及基金的业绩表现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合理评估投资风险,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做出投资决策。

一图了解2022中国新能源热管理阀件走势

热点阅读: 美的 |  奥克斯  |  美芝  |  海立 |  TCL空调

产业数据: 宏观经济  |  产业链数据   |  白皮书  |  年鉴

帮忙分析一下600089在接下来的趋势,预测年底目标价在什么价位?

此股具有低碳经济以及智能电网、业绩预增等多重题材并不缺乏市场主力的关注度。近期各大参股基金主动加仓此股连续筑底后得到企稳,后期会出现一波短期的试盘反弹,你可在其中做个波段,主升时在接回。后期可以咨询www.jufuchina.com论坛直接找站长

明天买什么股票会升?

新能源板块会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高金融网 » 2022年一月份新能源基金走势如何(基金经理一月将自己丈母娘一年退休金亏掉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