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始知蓬莱近
无为总觉咫尺远

到底什么是金融危机(说金融|金融危机到底是什么原因?)

说金融|金融危机到底是什么原因?

嗨!大家好!我是小编~一位用户反映说,与同学吃饭时,谈论“金融危机成因”的问题,自己不知道,感觉饭桌上很尴尬。所以小编到网上找了一些资料,还找到公司的“大拿”们,终于将金融危机的成因弄明白啦~希望大家在以后的交谈中可以不落下风哦~

金融危机的解释

金融危机指的是金融资产或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的危机。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其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层面的动荡。

以下是小编找到的干货哦~

最近金融危机成因

【次级房地产按揭贷款】

按照国际惯例,购房按揭贷款是20%-30%的首付然后按月还本付息。但美国为了刺激房地产消费,在过去10年里购房实行"零首付",半年内不用还本付息,5年内只付息不还本,甚至允许购房者将房价增值部分再次向银行抵押贷款。这个世界上最浪漫的购房按揭贷款制度,让美国人超前消费、超能力消费,穷人都住上大房子,造就了美国经济辉煌的十年。但这辉煌背后就潜伏了巨大的房地产泡沫及关联的坏账隐患。

【房贷证券化】

出于流动性和分散风险的考虑,美国的银行金融机构将购房按揭贷款包括次级按揭贷款打包证券化,通过投资银行卖给社会投资者。巨大的房地产泡沫就转嫁到资本市场,并进一步转嫁到全社会投资者--股民、企业以及全球各种银行和机构投资者。

【投资银行的异化】

投资银行本是金融中介,但美国的投资银行为房贷证券化交易的巨额利润所惑而角色异化。在通过承销债券赚取中介费用的同时,大举买卖次级债券获取收益。形象地说,是从赌场的发牌者变为赌徒甚至庄家。角色的异化不仅使中介者失去公正,也将自己拖入泥潭不能自拔。

【金融杠杆率过高】

金融市场要稳定,金融杠杆率一定要合理。美国金融机构片面追逐利润过度扩张,用极小比例的自有资金通过大量负债实现规模扩张,杠杆率高达1:20-30甚至1:40-50。在过去的5年里,美国金融机构以这个过高过大的杠杆率,炮制了一个巨大的市场和虚假的繁荣。比如雷曼兄弟就用40亿美元自有资金,形成2000亿美元左右的债券投资。

【信用违约掉期(CDS)】

美国的金融投资杠杆率能达到1:40-50,是因为CDS制度的存在,信用保险机构为这些风险巨大的融资活动提供担保。若融资方出现资金问题,由提供保险的机构赔付。但是,在没有发生违约行为时,保险机构除了得到风险补偿外,还可将CDS在市场公开出售。由此形成一个巨大的规模超过33万亿美元的CDS市场。CDS的出现,在规避*部风险的同时却增大金融整体风险,使分散的可控制的违约风险向信用保险机构集中,变成高度集中的不可控制的风险。

【对冲基金缺乏监管】

以上五个环节相互作用,已经形成美国金融危机的源头,而"追涨杀跌"的对冲基金又加速危机的发酵爆发。美国有大量缺乏**监管的对冲基金,当美国经济快速发展时,对冲基金大肆做多大宗商品市场,比如把石油推上147美元的天价;次贷危机爆发后,对冲基金又疯狂做空美国股市,加速整个系统的崩盘。

小编:以上的六大环节一环扣一环,形成美国金融泡沫的螺旋体和生长链。其中一环的破灭,就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而且由于美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非常重要,所以逐渐渐变成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危机。

【文中部分资料来自网络】

金年它案势融危机到底是什么意思?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什么是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指的是金融资产或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的危机,具体表现为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跌或金融机构倒闭或濒临倒闭或某个金融市场如股市或债市暴跌等。系统性金融危机指的是那些波及整个金融体系乃至整个经济体系的危机,比如1930年(庚午年)引发西方经济大萧条的金融危机,又比如2008年9月15日爆发并引发全球经济危机的金融危机。登录云掌财经www.123.com.cn了解更多资讯哦~~

金融危机到底是什么?

经济衰退

在金融危机下。税务人员并不知道每个企业的资金链到底有多_____,能够真承受起多大的_____...

A解析:【答案】A。解析:由第二空前的“多大的”可知,B项的“大起大落”不合适,排除。“暴风骤雨”比喻声势浩大、发展迅速的运动,用在此处也不恰当,排除D项。“风吹草动”比喻有微小的变动。与此对应,“脆弱”更合语意要求。本题答案选A。

金融危机,究竟是什么危机?

谢邀:不能片面的理解缺什么,非得较真的话缺刺激缺消费严重点的整个社会停止发展甚至倒退,人民幸福指数偏低。金融危机的发生往往是因为次贷危机或者物价上升太快导致等因素引起的,首先是房产商、虚高类企业的债务问题进而导致银行资金链出现问题,引发部分银行、企业、债券公司相继出现问题,如此恶性循环波及范围变大引发金融危机。企业的破产民众的失业,工作丢失,民众购买力下降,企业产品购买力下降供大于求,企业裁员一片萧条的市场。对一些炒股者贷款买房者影响比较大,有可能成为负资产者,对于普通人相对小点可能面临失业有点拮据的话还是可以很好的生活的,欢迎大家一起讨论,记得关注哦!关注哦

金融危机是什么?

 金融危机的本质是在各自猜忌之下人性贪婪积累的恶果被清算。其表象是债务链条的传染式清算。

  计划经济有计划经济的优劣,市场经济有市场经济的优劣。

 当一个村子里发现了一个新的商机或者一个新技术之后,村民会预期这个村子里会产生新的财富。

  如果是新的商机,比如发现一个风景优美的溶洞旅游资源,那么新财富就是转移吸引外来旅客的财富。如果是新的技术,比如发明了做蛋糕技术,那么新的财富就是蛋糕这个新产品,把原本可能价值几块钱的一堆面粉、鸡蛋和糖变成了价值十几块到几十块的东西。

  在新的财富商机面前,村民们磨拳擦掌都想获得这笔新财富蛋糕。但是谁也不知道这个商机具体能给村子带来多大财富。而且,即便有上帝派来使者告知全村能给村子具体带来每年100万的新增财富,村民们也会因为贪婪,在巨大的新增财富面前,总会自信自己一定能抢到这100万中的很大一部分。

  于是每家每户都纷纷建厂投产,由于在真实的世界里,大家不可能坐下来商量好,100户村民每人都自觉只投产1万产能——即便商量好了也会有人偷偷毁约投产超过1万的产能。所以最后可能实际上全村100户人,有人投产2万,有人投产5万,最后可能形成全村总产能200万的100户厂子去争夺只有100万的新增财富。

  这就是产能过剩——所有经济危机爆发前后的表象。但是,特别是在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大家庭里,通常不会提“产能过剩”,而会提“需求不足”,所以每一年都在吼“刺激消费、拉动内需”,吼了快十年了。这就是统治的艺术,哦不,是社会治理的艺术。因为产能过剩就意味着需要去产能,去产能就意味着大量关闭工厂,意味着失业。而关闭哪些工厂呢?一般肯定是关闭效益不好的中小厂子,但中小厂又占了大多数,解决了大部分就业,关中小厂就更加强化了马太效应——或者说贫富差距,这容易造成动荡和阶级对立仇恨。所以只能提需求不足。当然如果你们都把钱拿出来消费了,大家都不用关厂,都能赚钱,皆大欢喜。可大部分钱都在前5%的富人那里,而富人再有钱,再挥霍,一顿也只能照顾一个餐厅的生意,一晚也只能照顾一个酒店的生意。因此,就卡在这里了,无解。

  问题卡在这里不动了,但时间和利息却不会卡着不动。随着时间的流逝,100户村民借钱办厂,产生200万产能,但只有100万需求,一定有一大片村民卖不掉产品。然后,还不起借款利息、发不起工资、然后倒闭,工人失业。由于人都是按当时对未来预期在行事的。工人在刚找到这个工作的时候,会吸引到更穷的邻村姑娘嫁过来,那时候大家都对未来充满了美好预期。但工人失业后,很多姑娘可能就带着孩子跑了,进一步造成村里需求不足。这就是经济危机。而金融危机就是经济危机的前导先锋队。因为金融的本质就是债务。债务的本质就是对未来的预期——事情还没发生,你就开始想象将来会怎么样了。但实际上,这些想象,有的能实现,有的却不能。

  所以,只有完全没有债务的社会才会绝对没有金融危机。这就是计划经济的好处了。计划经济的核心优势就是不产生或者极少产生债务。还是刚才那个村里的故事,如果是计划经济,村委会会组织人员调查清楚这次新蛋糕技术带来的增量财富是每年100万,然后建一个年产能刚好100万的大厂,村里100户人每家都出一个人去厂里做工,把每年厂里的收益给100人平均分配。在六七十年前的那个朴素的时代,人人都相信无债一身轻,没有人会背负巨债大兴土木的去建厂,民间少量的借贷也就是亲戚熟人之间小额的借贷满足生活上的救急或小摊贩的起步。

当然,计划经济的弊端也很明显。实际在大厂这种大型组织里,不可能完全杜绝贪腐,中上层干部在各种流程环节和管理岗位上贪腐机会大一些,就是底层工人也能用出工不出力磨洋工的方式完成自己微薄权力位置上的小贪腐。

  世上没有完美天堂。计划经济没有金融危机,但却削弱了效率,原本按100万产能设计的大厂可能最终只能产出60-80万,浪费了20-40万财富。市场经济到是效率高,但没有计划经济的统一调配,一定会产能过剩而导致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如果算上这些浪费的资源,有时候还真的很难说哪个总效率更高。

  要知道计划经济最成功的苏联,就是利用计划经济仅仅用了十几年就从农业国一跃成为世界前三的工业强国,惹得罗斯福羡慕不已,最终间接影响了罗斯福上台主导美国效仿苏联计划经济对经济强干预,带领美国走出大萧条,并最终成为世界第一强。

 表面上,1978之后改开和市场经济让中国起飞。实际上,在我看来,底层逻辑是开放接驳上了全球技术、资金、人才、项目的供需资源。底层逻辑上跟市场经济本身无关,只是当时欧美主导的那台巨型机器的接口型号就是市场经济型号的,咱们要对接就只能换市场经济借口。但我在想,如果真有无限平行宇宙的话,那可能有一个平行宇宙是这样的历史叙事:

 1978,中国终于改革开放了,一个老人在春天跑到南方去画了个圈圈,从此,中国开始搞计划经济改革,和国际接轨,学习国外先进的计划经济管理经验。但是作为资本主义国家,我们始终要保持私有制为主体的特色资本主义。然而一些与我们不和的外国经常无端指责我们是一个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国家,拒绝承认我们的计划经济地位……

在金融危机下来自,税务人员并不知道每个企业的资金链到底有多(),能够承受起多大的360问答()。

是A本题考查实词和成语的混搭填空。根据材料可知,作者的立场在于说明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企业资金链脆弱,连风吹草动都不能抵抗。第二个空格与“承受”搭配,B选项“大起大落”意思是“大幅度的起与落”,与前面“多大”语义重复;D选项“暴风骤雨”意为“来势急速而猛烈的大风大雨,比喻声势浩大,发展迅速的运动”不能与语境合理搭配。排除B、D。C选项“强韧”不如A“脆弱”更体现出金融危机状况下企业的经不起任何微小的变动。故正确答案为A。

什么是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是指一国或多国金融市场中的信任崩溃、金融机构破产、财富瓦解、失业失能等问题的爆发。

这种危机通常由股票、货币、固定收益等市场价格的暴跌、投资者风险偏好的转变、大量债务违约等多种因素联合作用引起。

金融危机会造成一定范围内的社会经济混乱、个人和组织财富的大量流失、投资收益萎缩、通货膨胀上升等影响。历史上许多著名的金融危机,如1929年的“黑色星期五”、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以及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都给全球经济带来了重大冲击。

在金融危机下。税务人员并不知道每个企业的资金链到底有多_____,能够承受起多大的_____。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是:

A解析:由第二空前的“多大的”可知,B项的“大起大落”不合适,排除。“暴风骤雨”比喻声势浩大、发展迅速的运动,用在此处也不恰当,排除D项。“风吹草动”比喻有微小的变动。与此对应,“脆弱”更合语意要求。本题答案选A。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高金融网 » 到底什么是金融危机(说金融|金融危机到底是什么原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