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买指数基金怎么样?
现在买入指数基金,是否合适呢?我从实战角度进行分享:
一,指数基金。
指数基金是,专门投资指数的基金。投资者用资金买入指数基金,就由基金公司代表管理进行投资,如果买入的指数上涨,那么投资者就能盈利,如果买入的指数下跌,投资者就会亏损。通常情况下,买入指数是通过买入指数的成份股票实现,比如买入上海50指数,就是买入构成这个指数的50只股票。
二,现在买指数基金,是否合适?
1,选择正确的指数。
现在股票市场的指数基金种类很多,投资者在买入指数基金的时候,需要选择正确的指数进行投资,也就是需要选择未来表现好的指数投资,这点与买股票要买好股票是一样的道理。
2015年之前,上涨最好的指数是创业板指数,创业板指数基金的走势很好,但是,2019年上涨最好的指数是上证50指数。因此,不同的指数选择,将导致不同的投资结果。
2,投资回报的预期。
买指数基金的好处是,可以规避选择股票的风险,少操心,风险更低。如果投资者自己买股票,买错了股票,买了风险很大的股票,则会导致亏损,买指数基金之后,投资收益与指数走势基本一样。
但是,指数的上涨幅度,在一轮牛市之中,必定比好股票的上涨幅度小很多,因此,买指数基金的前提是自己对投资回报预期不高。
遇见是缘,请点赞或转发,谢谢!
偏股型基金历史平均年化收益率是多少?
股票的一般能达到20-40%,偏股的差点,能达到10-30%。这里说的是平均收益率,时间长了才看得出来,理性投资向来都注重长跑冠军,而不是短跑的。有稳定收益模式的,没有风险,年收益13.16%。5年期的话有8%-12%左右2019年年度我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率在25%左右混合型保本基金的年化收益具体是算不出来的,这个要根据行情来确定,行情好的话,可以超过10%,行情不好的话,也就只能仅仅保本了。 混合型的比较难计算出来,特别是占有股票份额的话就比较难算出来了,如果是债券、信托等有固定收益类的话就相比来说可以算出来的结果相差不远。过去10年纯债基金平均年化收益率高达6.31%,同期货币基金平均收益率为3.05%,同期一年定期存款利均值为3.11%。从债券基金的类别来看,主要可以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纯债基,只投资债券,不投资任何股票和可转债;第二类是普通一级债基,投资债券和可转债;第三类是二级债基,可同时投资债券和股票。扩展资料:债券资产具有持续、稳定的现金流收入,同时其净价的波动程度远小于股票资产,因此,以债券为主要配置对象的债券型基金具备净值波动小、保值能力强的特点。结合最近十年A股市场走势来看,无论是持续高涨的2006年至2007年、2009年,抑或是下跌明显的2008年、2010年,还是震荡起伏的2005、2015年,债券型基金均获得了正收益,呈现明显的低风险、低收益特征。债券型基金将80%的基金资产投资债、金融债等固定收益类金融工具的基金,其收益比较稳定,风险和收益水平低于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高于货币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在当前股市震荡调整,形势不明的情形下,具有重要的配置价值,受到投资者的青睐。纯债券基金年化收益率。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纯债基金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纯债基金连续10年正收益
2021年怎么样买卖基金
建议还是买卖宽基基金吧,也就是指数基金,比如沪深300,中证500之类的,配合一半的债基,2021行情必然比2020,2019差劲
有哪些基金比较适合长期持有?
你好!我是@程序员学习很高兴回答你的提问,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谢谢!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说说我个人的选基金的逻辑吧:
1.新手必备基金--上证50
新手上路,首先考虑的一个就是上证50了,这只基金应该是你定投的打底款,收益虽然不会亮瞎眼,但长期绝对跑赢银行理财,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上证50过去也有专家称“漂亮50”,挑选的都是上市公司里的大蓝筹股,基本是整个大盘的晴雨表,代表着中国股市长期的走势,如果你看好中国经济长期的发展,那么这支基金可以满足你年化最少不低于8%的回报。
第二,上证50,业内被称为中国股市“稳定器”,一旦市场出现剧烈波动或者下跌时,国家队救市首先确保的就是这些共和国的长子、次子类的大型企业,用大量资金进入来稳定市场情绪。这就好比饥荒年代,一旦家庭出现危机,孩子太多,物资保证不过来,你肯定首先确保对你最重要,你最看好的孩子的安全。而那些中小盘股,暂时只能随之认知,自求多福了。整个时候如果你买的是小盘股的基金,那么命运就不好说了。
2.选择沪深300还是上证50
个人经验来看,沪深300的收益远远比不上证50,基本逻辑也和上一条差不多,沪深300成分股公司的质地远不如上证50,政策性的资金也不一定能全部覆盖到。因此二选一的话,还是建议上证50,可能有人问有没有必要都选,我想,如果你资金充足的话,可以选一些行业基金,没必要在宽基指数上太较劲,毕竟宽基只能保证一个中等的收益率。
3 要不要选择中证500
很多人推荐中证500,什么是中证500呢,这是由比上证50,沪深300更靠后的500支股票组成,怎么看这些股票,用通俗的话来讲呢,他们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赶不上大盘股的质地,也赶不上下盘股的成长性,处在一个比较尴尬的地步,但是鉴于现阶段估值较低,很多机构和个人也在推荐,我的个人建议是,先阶段估值较低时,可以尝试进入,但是持有时间不要过长,获利即可离场。它的成长性不如创业板,长期来看也不如大盘。
4.要不要择时的问题--推荐 定投+低位补仓
大家都在说基金定投,所谓的定投就是不择时,满足多数人对趋势的把握不到位的情况,创造被动收入的概念,但是我想表达的是,无论是股市还是基金,要想赚钱最简单的道理只有一条,低买高卖,对于新手小白来说,如果想获得比别人稍微高一点的收益,不妨尝试定投加低位补仓的策略,在行业选择没有选错的情况下,如果从你开始第一笔买入的时候已经跌了20%甚至更多,这就是黄金买点,手里有余钱的话,不妨再加仓50%,这样,既能保证基本定投的收益,市场一旦回升,往往有比较好的超额收益表现。
5.要不要购买海外的基金
我购买了纳斯达克指数,这支基金我刚好持有不到一年时间,没有做到按时定投,因此收益率不算太高,但依然觉得还可以,原因有两点:
第一,美国股市有200年的历史,市场也是专业化的市场,因此走出了10年的牛市,短期1-2年内,我个人还是看好,尤其是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代表着全球市场上最先进的生产力,有着完善的退市制度,优秀公司不断被发掘,垃圾公司不断被淘汰,整体具有超强的生命力,也长期看好。
第二,可以对冲国内经济的风险,历史上黑暗的2020年2月3日这一天,中国A股暴跌8%,而这致基金恰恰在这一天昂首加速上升,大步流星往前走,持有它,在某些让人窒息的日子里,可能会带给你不一样的新鲜空气。不过现在估值已经高了,可以等回调时再入
6.自己的反面教材
说完了好的一面,也说说做的不好的地方,这一年,我购买基金收益率相对满意,有成功的地方,也有一些反面教材,最近想起来很是懊恼,不是因为逻辑出了大问题,而是因为操作上犯了最低级的错误,导致收益率大大折扣,这里也分享出来给大家参考,希望大家以我为界,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这是我本来还算满意的一支了
为什么 说很遗憾呢,大家可以看到我最后一次卖的时间是2020年的是开盘的第一天,当天大盘,被砸出一个黄金坑,8*的跌幅,而仅仅2天时间,它就回到了高点,多么争气的宝贝呀。我的此次操作可谓是剁手之举,为什么被卖掉了,并非本人主观意愿,事实情况是:春节前,本人感觉肺炎情况不妙,来年行情不可预测,于是在最后一个交易日之后的第二天,做了减仓操作,当时的打算是第二年开盘别忘了卖掉,于是提前先操作了。可休息了十几天,每天关注疫情,我的印象居然有点模糊了,第一天开盘暴跌时,我居然记成了去年最后一个交易日我已经把这支基金卖在最高点,当时还庆幸自己如此明智,直到2月3日深夜,才发现卖掉的时间是当天,按照当天净值来计算。真是哭昏在厕所,打脸都来不及了。
这里要提醒大家,基金交易是按照当日净值来计算,如果在交易日15:00之后操作,则是按照第二天净值来计算,很基础的问题,但是我确实实在在这个问题栽跟头了,如果不是这次如此失败的操作,这支基金的收益会更好看,而我只持有了不到一年的时间。
7.怎么挑选基金公司--社保基金
关于怎么挑选金公司,我这里有个小妙招,大家可以想想,我们这些小散户,是不是跟着市场上最有钱的人去挑选基金公司把握最大?那么谁是“最有钱的人呢”,答案是国家的钱,谁拿着国家的钱去投资呢,我们可以看看社保的钱交给谁来管,社保基金挑选的基金公司一定是最靠谱,实力最强的公司啦,选择他们是绝对不会错的。
数据来源:国金证券研究所,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根据东方财富网统计,截至2019年底,社保基金资产总额2.6万亿元,同比增加16.1%,较10年前的资产总额增加了两倍多,累计投资收益额早已超过万亿。
社保基金赚钱背后,18家管理人功不可没,他们分别是:
社保基金管理组合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这下小伙伴们知道该把钱交给谁了吧?
8.如何选类别 A B C?
很多基金我们可以看到同样的指数,有A,B,C类,还有分级和增强型,简单来说,如果是新手,建议选A类,理由是风险小,费用低,也不要选择分级和增强型,分级风险大,增强型是主动性基金的性质,费率高不说,也失去了指数定投平滑成本的的意义,不推荐。至于什么时候选择C类,会是另外一个话题,会比较长了,日后我们再讨论。
9.支付宝买基金要注意什么?
很多人都在支付宝买基金,包括本人也是,这里强调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支付宝用户量相当大,一旦某基金被推荐到首页,由于用户蜂拥购买,大量资金涌入,产生短时间的脉冲冲高,推动该基金上涨,如果已经推荐一段时间,再去买入,可能买在高点,需要慎重,只是这种情况发生概率不是很高,注意一下就好。
10.定投金额一次应该投入多少?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根据个人情况来判断,以你所投入的金额每天波动2个点你对你来说没有太大心里波动为宜。一般认为不超过每个月可支配收入的三分之一比较好,例如每个月收入1万,实际生活开支5000,还剩下5000,那么每个月投入不超过1500,应该不至于对你的生活有太大影响,即使出现短期的波动也比较能接受,这样才可以做到长期定投,不至于下跌时出现恐慌情绪,而卖在低点。
至于定投一定赚钱吗?一定需要分期定投吗?可以看看我的另外一篇文章致一财经:买基金一定要定投吗?
11.2020年推荐哪些基金?
说了这么多,到底什么基金值得购买,本人仅分享一点个人拙见,不构成理财建议。
首先,上证50,入手。
其次,今年大家都在推荐3大板块:消费 医*和 科技,2019消费和医*板块的我觉得已经上涨较长时间了,可能是相对的高点,科技板块的基金我认为是今年关注的重点,可以选择部分ETF,当然科技也涨了有一段时间了,大家可以在5月之前低点时再入,长期还是看好的。
再就是纳斯达克指数,分享全球市场发展的红利。每股已经牛了十几年了,因为有较好的退市制度,企业质量一直很好,指数也一直在上涨,而且美股是牛长熊短,最近如果出现低点,会是比较好的买点,但是交易时间有时差,不如国内方便,如果有朋友想尝试,可以用小部分资金感受一下,投入比例不要过大。
另外,春江水暖鸭先知,每逢牛市,首先上涨的必定是券商股,在牛头位置,可以持有券商行业指数,如:券商指数基金 501016 和160516,虽然近一年表现并不如多数基金抢眼,但是上下波动频率稳定,波动也有点大,如果看好2020年中国股市的话,这两只基金可以做到低位吸筹,逢高适当减仓或者继续持有,对于新进来的小朋友来说可能有点心跳。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2019年行情比较不错,大家普遍收益都应该都还可以,其实每个人赚的钱里,有多少是运气,多少是实力,我相信都会有,至少对于小散而言,在股市里运气成分会多一些,但这不代表我们可以不思考,方法和经验只能自己不断去尝试去体会,只有这样才会真的有吸收,内化成自己的实力。这种实力不仅仅只是今天买哪只股票,明天买哪只基金那么简单,可能会影响到人生很多其他重要决策。
我们的目标不是去成为股神,在行情都不好的时候去证明自己有多厉害,毕竟对于多数人来说,一辈子都不可能做到,我们所要学习的是如何能在行情不景气或前景不明朗的时候磨炼心性,逐日精进,在机会来临的时候你可以将认知变现,成为比多数人强那么一点点的人。
希望对你有帮助,记得点赞和关注!??
基金行情怎么样
收益比较稳定,风险小
2019年手头如果有200万现金要怎么投资?全部买私募基金怎么样?
可以的,有私募基金和私募股权可以选择。如果你考虑流动性可以配置二级市场的私募基金,因为二级市场封闭期比较短,有利于资金的流动以防不时之需。但是也不是买了私募就高枕无忧了,每个私募公司的策略不同也就说他们适合的行情不同。今年比较适合做量化策略的基金。如果平常现金流好,可以选择私募股权,虽然目前经济环境不好,但是很多优质的项目在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可以有很多的选择。只有潮水褪尽才知道谁在裸泳嘛。股权投资可以说是享受未来十年的经济红利,也就说是投资到未来能够享受到最大的财富收益,也能对冲自己所处行业的没落,避免在未来越来越难,你看现在很多企业主深陷困境就是行业轮动,他已赚不到现在的钱了。
2019私募基金投资展望,整体趋势强于过去两年
2018年私募行业经历了无数“血雨腥风”,同行高呼“私募已卒”,2019年私募基金投资如何再战江湖?也许登记难、托管难、备案难、募集难会仍然是不变的关键词,但是对于私募基金行业来说2019是一个新的起飞点,行业预测私募股权投资将会成为未来几年国内最好的投资方式之一。
展望2019年,多家机构表示,一方面国内经济存在下行的压力;另一方面,货币及财政政策也有望进一步宽松,商品市场的走势也将更为复杂。敦和资产首席经济学家徐小庆在国盛证券策略会上表示,2019年商品市场尽管还是熊市,但是下跌过程将非常缓慢并且不流畅。中国私募基金行业将迎来一个更阳光、更规范和更大规模化的发展的新时代。
2018年以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不断强化主动自律、行为自律、过程自律,推动市场化信用博弈和信用约束,积极发挥业务规则和行为规范的具体矫正作用,与行政监管、司法惩戒共同构筑了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的行业治理格*。事实上,行业自律既是行业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基金法》的最基本要求。
证监会在布置2019年重点工作任务时,明确坚持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并且要重点做好股票质押、债券违约、私募基金等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处置。可见,私募基金的从严监管将是常态。针对当前私募基金行业的新趋势、新问题,基金业协会在证监会指导下将进一步加强过程信用与行为管理,推动三方面过程自律建设。
2018年的商品期货市场,整体运行平稳。其中,一季度文华商品指数跌3%,二季度和三季度分别涨6.24%和2.39%,维持强势运行。尤其是2018年7月~10月,以黑色系和PTA(精对苯二甲酸)等商品为代表的期货品种走出了一段流畅的上涨行情。10月初,商品指数甚至一度创出2014年以来新高。然而,文华四季度商品指数的跌幅达到11.43%,使得全年下跌6.55%。
无论是上涨还是下跌,商品期货市场只要具备较强的趋势性行情,CTA(商品交易顾问)私募往往能取得不错收益。整体而言,2018年管理期货策略以7.63%的正收益领涨八大策略,远远跑赢股票策略的-15.93%的收益。
随着私募监管更加规范、市场估值倍数不断增高。与此同时,很多国外评级与指数机构正在加大新兴市场的指数占比,全球几大私募股权指数对中国的市场投资份额都在逐年提高。未来,会有更多境外长期资本涌入中国资本市场。
一方面,优秀的GP(普通合伙人)会吸引更多的LP(有限合伙人);而另一方面,没有形成其独特优势的GP则会面临更多募资上的挑战。相关从业人员建议,首先投资要更谨慎;其次需建立专业化的募资能力,募资渠道应该由单一渠道向多渠道转变;最后建立机构化能力,特别是投后管理和风控体系。
根据众多高净值人士的过往投资经验,要想实现财富的长期有效增长,私募股权投资必不可少。而如果从长期收益的角度来看,私募股权的回报必然优于其他资产,而这一优越性则源自对于高成长性行业和企业的价值投资,与时间做朋友,长期配置,让成长性由量变到质变,最终实现长期高回报的预期。
基金减仓同时再加仓,收益怎么算?
咳咳咳,不知道这堂课,大家认真听了没有,老闫来考考大家,基金同一天,减仓了,又加仓,收益怎么计算?知道的同学请让我看见你的双手!我来考考大家。
基金同一天减仓了,又加仓,收益率怎么算的呢?其实还真的有很多小白去这样操作,操作上来说可行,其实也没必要,多添加手续费,何必呢。那么重点来了,收益率怎么计算的。
1、假如你是15:00之前操作加减仓,那么收益率按照,这样来计算,第二天收益率就是你原来持有的总金额减去卖掉的金额,就是你目前收益率,当然加的那一部分,因为还没产生收益呢,暂时为0,但是会分摊之前收益率,所以你的收益率会变低哟,因为加的一部分收益率为0.分摊了收益,钱是不会影响的,只是收益率下降而已。
2、如果你是当天15:00之后进行加减仓,那么你的收益率没有什么变化,因为T+1交易制度,需要等到第三天才和上面计算一致。
当天这样操作,老闫非常不建议,你还不如不动,危害很多1、浪费自己手续费,大家都知道,基金手续费还是蛮贵的买入0.15%,如果金额够大,那简直是想不明白呀?
2、操作意义在哪里呢?这样操作没有意义啊,对啊,你这样操作是为了什么呢,仅仅是为了付出手续费吗,好像也不对啊,所以意义不大
3、频繁操作没有必要,基金这么去操作,没有必要的,要么就安静持有,要么卖出,或者买入,没有人会加了又减,这样岂不是脱了裤子放*,多此一举呀
4、对于这样的操作,我也很不理解,如果阅读到这里的朋友,你刚好有这种操作,可以留言告诉一下我是出于什么样的想法呢?谢谢啦
所以我们在基金学习中,尽量不要去这样操作,真的除了手续费,其他意义真的不大,完全没有必要的。大家牢记。
2019年思考总结:树立底线思维,基金是趋势,追求绝对收益
很久没说过证券市场了,并非完全因为懒,更多的还是觉得自己不够格,今年初想明白一个道理,即在没有通过二级市场赚到7位数利润以前,根本没法证明自己懂投资,投资感悟写得再好,也可能只是自以为是或者根本就是书呆子,投资就像战争,没有指挥过成规模战役的人绝不值得信任,投资赚了多少钱和战场上干掉多少敌人一样,都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具备真实水平的客观依据,否则只是纸上谈兵。虽然自己还不够格,但是在2019年的最后一个周末,还是想给今年所作过的思考做个总结,思来想去,2019年其实就主要想明白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看清楚了证券市场未来的大趋势,在注册制全面推行的背景下,上市公司数量在极具扩张,而市场的货币供应量又是相对不足,一面是可投资标的增加,一面是资金量有限,这将会导致的唯一结果就是A股难以再现如同2015年的全面性牛市。没有全面牛,散户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因为这意味着赚钱需要能力,而散户在消息、分析力、理解力等各方面都不如机构,所以散户退出市场将是长期的必然趋势。
2019年是基金大年,今年出现了非常多收益率超过100%的基金,具有极强的赚钱效应。我买的基金今年净值涨了58%,我想这个收益应该比绝大多数散户高得多,更关键的是投资人什么都不用干,坐享其成。至于为什么基金能取得如此之好的净值,我想更多的还是因为他们有“股票定价权”,在资本市场,只有资金量大的强者才有定价权。很多散户今年买了蓝筹股赚了钱,觉得是自己价值投资的结果,有这种想法的投资者应该小心,因为2012-2014年那些蓝筹股的估值比现在还要便宜得多,为什么当时没有涨?因为当时的市场风格在小票,定价权在游资和私募,甚至连公募也被迫加入到了当时的炒作游戏当中,所以要倾听市场中强者的声音,强者的态度决定股票的价格。
我想明白的第二件事就是今年树立了底线思维。所谓底线思维就是做投资之前,我要知道我最多会亏多少,最不济能有多惨,如果最差的结果也能在我的承受范围之内,我再考虑风险收益比,我可能获取的收益一定要高于我承受的风险,在这两点都满足我个人要求的情况下,我就大胆去试,因为守得住底线,所以扛得住过程中的波动。其实资产值多少钱,不仅与它自身相关,更与你是谁有关,你扛得住资产价格下降,就一定能赢来上涨,这世上就没有不经历周期的资产。
第三件事就是我开始追求绝对收益而非相对收益。以前我喜欢说自己某一只股票赚了百分之几十,听起来自我感觉良好,可是总共也就买了几万块,哪怕翻倍也就是一个季度奖金的资金量,根本不改变实质问题。更主要的是,你拿着几万块和几百万去买股票的心态是完全不同的,今年11月我很随意的买了一万多的600114,当时觉得看形态是底部,基本面可能会有反弹,也没多研究,用一万块钱买着玩,结果刚过两周,这只股票来了五个涨停,当然我是在第二个涨停卖的,两周收益率20%+,这收益率谁能敢说差?但是我只赚了两张机票钱,这样的高收益率并不能使我的生活状态得以改变,说到底,我的资产情况以及能力和胆识决定了我只敢买1万块的东睦股份,而非100万。相对收益高并不等同于投资能力强,他很有可能只能证明你还没有玩过大钱,因此从今年开始,我只谈绝对收益。
展望2020年,应该还是一个二级市场复苏的年份,看清趋势,把钱交给可靠的人管理,应该会有不错的收益,这里预祝大家发财、发财、发财!
基金行情怎么样
股票型基金受股市熊途影响,收益大幅缩水,指数型,混合型和债券型基金收益依然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