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江本土上市企业满100家!
近日,来自张江的生物医*企业来凯医*(02105.HK)成功在港股上市。至此,张江科学城上市企业数量正式满100家,总市值突破20000亿元。
1990年,云赛智联(600602.SH)登陆上交所主板,张江吹响了企业上市的号角。30年后,经过科创板设立、注册制改革、张江科学城兴建等诸多历史性事件后,上市企业的数量终于从1变为了100。
百家企业上市,刻录下一条张江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成长曲线,也见证了这个科创高地、产业重镇的创新实力。
以下为张江100家上市企业名单
100家上市企业
总市值超20000亿人民币
据张通社Link数据库统计,100家张江上市企业的总市值约为人民币21035.73亿元,IPO融资金额共计约2270.43亿元。
从上市时间来看,超2/3的企业集中在2019年—2023年上市,这一阶段正逢科创板开市和快速发展时期。科创板设立至今,坚守“硬科技”定位,汇聚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硬科技”企业上市首选地。科创板的另一大特点“多元包容的发行上市条件”也让一批原本暂时无缘资本市场的科创企业,得以借助这一平台登陆A股。
日前,上交所理事长邱勇在第十四届陆家嘴论坛上表示,科创板已成为我国“硬科技”企业上市的首选地。截至5月底,科创板上市公司达528家,行业分布集中在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
从上市板块来看,在张江100家上市企业中,选择科创板上市的企业有42家,数量接近一半。其次,选择在上交所主板和港交所上市的企业也不在少数,分别有20家和23家。由于张江企业多数集中在“硬科技”领域,所以科创板上市成为近半数企业的不二之选。
从上市公司所属行业来看,50家属于医疗健康行业,涉及生物医*、生物技术、医疗服务和医疗器械;22家属于集成电路领域。按照“三大先导产业”划分,在所有上市企业中,生物医*相关企业占30家,集成电路相关企业占22家,人工智能领域内还尚未出现上市企业。
根据“六大重点产业”来分类,电子信息领域有29家上市企业,生命健康领域有50家,汽车行业有3家,高端装备行业有2家,先进材料行业有3家,时尚消费品行业有2家。在张江100家上市企业中,六大重点产业内的上市企业总数占比接近90%。
从上市公司注册地来看,蔡伦路可以称得上“头号上市路”,坐落着7家上市企业。其中,复旦张江(688505.SH/01349.HK)、和黄医*(00013.HK/HCM.O)等知名生物医*公司都位于蔡伦路;在与“头号交椅”仅一步之遥的碧波路上,企业的行业分布更为多元化,包括新工业、医疗健康、集成电路、文娱传媒和企业服务。此外,龙东大道、瑞庆路、郭守敬路、盛夏路以及张江路均分别贡献了5家上市企业。
在这100家企业中,市值排名前十的企业依次为中芯国际(688981.SH)、韦尔股份(603501.SH)、宝信软件(600845.SH)、中微公司(688012.SH)、上海医*(601607.SH/02607.HK)、璞泰来(603659.SH)、爱旭股份(600732.SH)、盛美上海(688082.SH)、格科微(688728.SH)以及百润股份(002568.SZ)。
在市值排名前十的企业中,集成电路相关企业占据了半壁江山。其中,中芯国际、韦尔股份和宝信软件位列前三甲,中芯国际以科创板市值2144.04亿元位居榜首。
公开资料显示,创办于2000年,中芯国际是世界领先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之一,也是中国内地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据今年第一季度财报披露,中芯国际是A股半导体上市公司中仅有的两家营收破百亿的公司之一。
韦尔股份和宝信软件分别以市值1155.40亿元以及1017.81亿元位居榜单二三名。
分别来看,韦尔股份于2017年登陆上交所主板,上市后于2019年先后并购全球第三大CMOS图像传感器供应商豪威科技和知名芯片设计企业思比科,一跃成为全球领先的半导体设计公司。
宝信软件则系中国宝武实际控制、宝钢股份控股的上市软件企业。作为央企旗下信息高科技公司及国产软件提供商,宝信软件推出了自研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宝联登(xIn3Plat),并持续入围国家“双跨”平台。
值得关注的是,张江100家上市企业中有5家完成两地上市,1家选择三地上市。具体来看,上海医*先后于上交所主板和港交所上市;复旦张江、中芯国际依次完成了港交所和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和黄医*和再鼎医*先登陆纳斯达克,后又登陆港交所;君实生物此前陆续登陆港交所和上交所科创板后,今年6月宣布拟赴瑞交所上市。
由此可见,复旦张江、中芯国际和君实生物都实现了“A+H”交叉上市,均先登陆港股,后回归A股市场。
从2019年7月科创板正式开板以来,一部分“硬科技”领域的中概股选择回归A股上市。尤其自2020年以后,一批港交所创新*企业先后登陆科创板,开启“A+H”两地上市模式。这种选择体现出我国内地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也体现出科创板的包容性设计和国家对“硬科技”相关企业发展的大力支持。
42家企业科创板上市
涌现出多支“第一股”
据统计,科创板上市企业共42家,其中18家集中在医疗健康行业,17家分布在集成电路行业。这既显示出张江科学城在医疗健康和集成电路两大产业上的发展成果,又凸显出科创板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符合国家战略发展的“硬科技”色彩。
在18家医疗健康相关企业中,生物医*企业有10家,其上市日期集中在2019年到2022年。在这10家企业中,市值最高的为2020年登陆科创板的君实生物,目前市值达到446亿元。
君实生物创办于2012年,是一家创新驱动型生物制*公司,具备从创新*物的发现、在全球范围内的临床研究和开发、大规模生产到商业化的全产业链能力。2023年,君实生物生产的首个抗新冠病毒小分子口服*物VV116已在国内附条件获批上市。
从成立以来,君实生物不仅手握多款创新*,其证券化征程也颇具看点。2015年8月,君实生物股票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并公开转让,公司就此成为新三板挂牌企业。三年后,公司又成功进军港股市场,在港交所挂牌上市。2020年7月,君实生物回归科创板上市,成为国内首家“新三板+A+H”企业。
通过进一步梳理,张通社发现在首批登陆科创板的25家企业中,有4家来自张江。在“第一梯队”里,集成电路行业贡献了3家企业,分别为安集科技(688019.SH)、中微公司以及乐鑫科技(688018.SH),剩余1家为医疗器械研发制造公司心脉医疗(688016.SH)。
此外,在张江100家上市企业中,有几支“第一股”格外引人瞩目。
创新医疗器械研发公司微电生理(688351.SH)是“医疗器械上市第五套标准”发布后登陆科创板的第一股。此前,采用第五套上市标准的大多是新*研发企业,并未见医疗器械企业的身影,微电生理的率先破冰为医疗器械行业上市开了先河。
美迪西(688202.SH)则是国内当之无愧的科创板CRO第一股。美迪西成立于2004年,彼时,中国的创新*时代还未到来。随后在近20年的时间里,国内创新*的产业环境、政策环境、金融环境日益完善,医*创新在国内从冷板凳变成了热门赛道,美迪西也积累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客户并于2019年在上交所挂牌上市,实现了质与量的飞跃式发展。
和元生物(688238.SH)号称“科创板基因治疗CDMO第一股”,也是科创板上市的第400家企业。和元生物专注于为重组病毒载体产品、溶瘤病毒产品、CAR-T产品等基因治疗的先导研究和*物研发提供基因治疗载体构建、靶点及*效研究、工艺开发及测试、IND-CMC*学研究、临床I-III期及商业GMP生产等一体化CRO/CDMO服务,这家公司是国内最早布*基因及细胞治疗的CDMO之一。
3DMedicines(01244.HK)被称为“肿瘤慢病化治疗第一股”,3DMedicines是一家专注精准医疗的生物医*企业,致力于为癌症患者开发肿瘤*物。2021年,该公司就曾递交过两次上市申请,结果都不了了之。直到第三次申请港交所IPO,3DMedicines才终于修成正果。
在前不久举办的“第三届肿瘤黑科技年会(CoolTechsforOncology,CTO)”上,3DMedicines研发的3D229(GAS6/AXL抑制剂)荣获“十大肿瘤黑科技奖”。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占张江100家上市企业总数过半,达到55家。其中有22家被评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由此可见张江的“硬科技”实力不容小觑,也正因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存量丰富,张江在科创板上市企业的数量才能独占鳌头。
具体来看,在2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有9家企业集中在医疗健康领域,7家属于集成电路领域。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行业分布又一次显示出包括生物医*和集成电路在内的张江三大“硬核”产业的发展优势。
百家企业上市
见证张江力量
从1992年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园,到2018年《张江科学城规划实施行动方案》正式出炉,“张江高科技园区”更名为“张江科学城”,再到2021年“张江科学城‘十四五’规划”提出将区域规划面积扩大至约220平方公里,张江科学城至今已走过30年时光。
30年来,张江科学城实现了从地理名词到科创地标的转变,其不断丰富的科创生态环境,和以生物医*、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大力发展都离不开体制机制的变革和政策制度的创新。
在生物医*方面,纵观其发展历史,张江于2015年率先试点*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接着又在2018年率先试点全国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这两项制度的实施实现了生物医*、医疗器械相关企业的产研分离,助推企业间不断探索新的合作模式,为赛道内中小创新型企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2019年,张江科学城建设管理办公室和上海海关牵头推动建立张江科学城进境特殊物品安全联合监管平台,负责进境特殊物品在科研、生产、储存、运输、销售、废弃物处置、口岸进境等各个环节的安全管理。与此同时,进境特殊物品“白名单”制度建立起来。截至目前,张江科学城已有“6家”白名单”企业,共完成8批次特殊物品入境前审批。
2023年,张江在生物医*领域,率先开展真实世界数据研究、打通CAR-T等细胞治疗*物入出境等政策试点,加速生物医*研发企业产品注册上市。
目前,张江正着力打造“中国*谷”,这里汇聚超1500个创新主体,独角兽/准独角兽企业达70余家。全球生物医*10强企业,张江占7家;世界生物医*100强企业,张江占32家。
同样,张江另一先导产业——集成电路的发展也离不开创新型制度的落地。
2011年,集成电路产业链保税监管新模式在张江科学城正式启动试点。这一新模式采用信息化手段,将集成电路产业链上的设计企业、芯片制造企业、封装测试企业等全部纳入加工贸易保税监管的范围,给予设计企业申办加工贸易手册的权利,确保产业链不被人为隔断,加快集成电路产业的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一体化整合进程。
科创板上市的张江企业晶晨半导体(688099.SH)就受益于这一政策。从晶晨半导体2017年加入试点后,公司累计免缴税金达上亿元人民币,资金流较此前更加充足。
从数据上来看,2022年,张江集成电路产业销售收入完成额2011亿元,同比增长18.1%,占上海比重65.8%。科学城内,芯片设计企业超250家,在全球芯片设计10强企业中,7家在此设立了区域总部、研发中心;在中国芯片设计10强企业中,3家在此设立总部、分布或研发中心。
此外,在人工智能的发展上,张江也一路领先。2018年,张江正式对外发布“人工智能岛”计划,旨在加快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VR/AR等数字产业项目在张江中区的集聚,将技术和应用扩散至整个张江科学城。2019年,张江科学城人工智能岛正式“开岛”。
经过五年的发展,一大批跨国企业与国内龙头企业在这里扎根,人工智能上下游产业链在岛上逐渐形成。这里汇聚了阿里巴巴平头哥、英飞凌、齐感科技等芯片公司,还拥有像IBM、云从科技、汇纳科技等一批在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中取得突破进展的企业。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岛上还集聚了同济大学上海自主智能无人系统科学中心、纵目科技、远景智能、小蚁科技、联仁健康等一批通过AI赋能传统行业的企业,拓宽了人工智能应用领域。
截止2022年8月,张江汇聚了人工智能相关企业约900家,张江注册企业超24000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800余家。
围绕三大先导产业,张江建立了一批特色园区。在生物医*领域,张江打造了张江*谷、张江医疗器械产业基地、张江创新*产业基地、张江细胞与基因产业园等园区;在人工智能领域,这里汇聚了人工智能集聚区、人工智能岛;在集成电路领域,这里建设了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此外,张江特色园区还包括机器人谷、浦东软件园和张江数链、金融数据港等。
除了高配置的科技硬件,张江的高水平人才建设也在稳步推进。
目前,科学城从业人员总数约49.6万人,硕士以上学历人才约10万人。在张江近50万从业人员中,生物医*产业从业人员约7万人,集成电路产业从业人员约5.6万人,软件和电子信息产业从业人员约13万人。
未来,张江科学城将更加注重城市品质建设,“这里将成为科技、人文、艺术、自由交流的聚合空间,让科学家和企业家在自由的空间中尽情去挥洒、去创造、去迸发灵感。”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书记、董事长袁涛曾在受访时表示。
责编:金霏
来源:张通社
上海房地产上市企业有哪些
上海共有10家房地产上市公司,其中兴业房产、新黄浦、中远发展、中华企业、金丰投资、世贸股份6家公司从事住宅开发经营业务,陆家嘴、浦东金桥、张江高科、外高桥4家公司从事开发区建设,
固态电池上市公司来自排名
1、德尔股份:从近五年ROE来看,近五年ROE均值为1.12%。公司自主研发世界前瞻的全固态电池项目,主要特征为采用氧化物电解质材料利用涂布制造技术开发大尺寸(24V/48V)、中尺寸氧化物全固态电池2、小康股份:从近五年ROE来看,近五年ROE均值为1.1%,过去五年ROE最低为2020年的-31.55%,最高为2017年的17.65%。InEVit的主要业务为电动汽车电池系统研发和设计。 3、雄韬股份:从近五年ROE来看,近五年ROE均值为4.73%,过去五年ROE最低为2017年的1.64%,最高为2016年的7.72%。公司主要从事化学电源、新能源储能、动力电池、燃料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主要产品涵盖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三大品类。 4、天赐材料:从近五年ROE来看,近五年ROE均值为15.82%,过去五年ROE最低为2019年的0.57%,最高为2016年的28.82%。在锂离子电池材料领域,公司是通过技术许可方式引进了美国***.novissmith的六氟磷酸锂制造技术,公司在此技术的基础上提高该技术的各项性能。2010年上海世博会公司为电动巴士提供了配套锂离子电池电解液。 5、江苏国泰:从近五年ROE来看,近五年ROE均值为13.47%,过去五年ROE最低为2020年的10.97%,最高为2016年的19.17%。公司控股子公司华荣化工(占78.895%)有2500吨锂电池电解液生产能力,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40%,被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华荣化工1000吨/年锂电子电池电解液技改项目已于2010年投产;3000吨/年硅烷偶联剂技改项目预计2013年6月底前正式投产。2013年年报披露,报告期内华荣化工实现营收为45789.76万元,同比下降3.41%,净利润为10807.07万元,同比增长17.42%。 6、中天科技:从近五年ROE来看,近五年ROE均值为11.25%,最高为2016年的14.31%。采用公司独有的安全阀技术,大大提高电池的安全性;采用国际特有的横向引流专利技术,提高了电池的效能与寿命。
上海上市的外贸公司前十名?
上海南棠实业有限公司,叶道科技,
东方国际集团上海市对外贸易有限公司,俄罗斯外贸银行公众股份公司上海分行,……等等……修改为:上海南棠实业有限公司,叶道科技,上海市巨帛对外贸易有限公司,东方国际集团上海市对外贸易有限公司,俄罗斯外贸银行公众股份公司上海分行,……等。
柴油发电机上市公司排名?
1、上柴股份(600841):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上海柴油机厂,始建于1947年,1993年改制为在境内外发行A、B股的国有控股公司,现隶属于上汽集团,是一家从事发动机、零部件以及发电机组研发、制造的国家大型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国际一流的自动化生产线和乘用车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2、金通灵(300091):泰州锋陵主要生产柴油机发电机组,公司进入后,在提升原有产品的同时,将注入涉及军工的无人机、高端流体机械等产品的组装、集成、销售等业务。3、福鞍股份(603315):公司主要产品是发电设备、轨道交通及工程机械配套大型铸钢件,其中核心产品包括60万千瓦及以上级别大型汽轮机组配套铸钢件(包括百万千瓦及以上级别超临界、超超临界汽轮机配套铸件),重型燃气轮机配套缸体铸件,70万千瓦及以上级别大型水力发电机组用铸钢件、轨道交通转向架以及重型工程机械配套铸件。4、中坚科技(002779):公司产品包括园林机械和发电机。5、上海电气(601727):产品包括火力发电机组(煤电、气电)、核电机组、风力发电设备、输配电设备、环保设备、自动化设备、电梯、轨道交通和机床等。6、大唐发电(601991):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营范围为7、国电电力(600795):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资产结构优良,所属发电企业分布在东北、华北、华东、西南、西北等地11个省、市、自治区。几年来,公司坚持并购与基建并举的发展战略,公司迅速发展壮大。
目前上海有多少家企业?
在数量上,目前上海共有338家上市公司。其中,涉及新能源的有50家、涉及电池的有45家、涉及芯片的有42家、涉及化工的有34家、涉及半导体的有33家、涉及软件的有33家、涉及地产的有31家。
在市值上,截至2月21日,上海上市公司市值排名中,交通银行位列第一位,市值达到3638.87亿元;东方财富排名第二,市值为2924.29亿元;中国太保排名第三,市值2755.27亿元。市值排名前10的还有:金龙鱼、浦发银行、上汽集团、上海机场、宝钢股份、国泰君安、上港集团。
在上海的上市公司中,这些公司所属行业为:
建筑:中国核建、隧道股份、上海建工
电影:龙韵股份、上海电影、新华传媒、中视传媒、*ST新文
装饰:中国核建、全筑股份、创兴资源、华建集团、风语筑
在上海的上市公司中,业绩排名靠前的是:
上汽集团(600104):财报显示, 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2114.16亿元;归属上市股东的净利润为57.4亿元;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 2.08%;毛利率9.94%,每股收益0.5元。
中国太保(601601):中国太保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实现营业收入1053.06亿元,同比增长6.99%,归母净利润69.71亿,同比29.52%;每股收益为0.73元。
绿地控股(600606):财报显示, 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1013.17亿元;归属上市股东的净利润为27.47亿元;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 2.9%;毛利率12.22%,每股收益0.19元。
宝钢股份(600019):宝钢股份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实现营业收入949.41亿元,同比增长4.41%,归母净利润16.72亿,同比-74.28%;每股收益为0.07元。
上海建工(600170):上海建工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实现营业收入855.89亿元,同比增长16.69%,归母净利润11.37亿,同比-28.27%;每股收益为0.1元。
金龙鱼(300999):财报显示, 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683.57亿元;归属上市股东的净利润为3.77亿元;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 0.43%;毛利率3.03%,每股收益0.07元。
交通银行(601328):财报显示, 2022年第三季度,每股收益0.28元。
上海医*(601607):上海医*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实现营业收入629.04亿元,同比增长12.86%,归母净利润11.18亿,同比22.02%;每股收益为0.32元。
浦发银行(600000):浦发银行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实现营业收入450.36亿元,同比增长-2.35%,归母净利润102.88亿,同比-12.05%;每股收益为0.3元。
华域汽车(600741):财报显示, 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445.64亿元;归属上市股东的净利润为23.6亿元;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 4.76%;毛利率13.98%,每股收益0.75元。
上海化妆品上市公司有哪些?
按照上市日期排序
1.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3月15日上市;旗下主要品牌有:六神、玉泽、佰草集、玉泽、美加净、高夫等。
2.拉芳家化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3月13日上市;旗下主要品牌:拉芳、美多丝、雨洁等。
3.珀莱雅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11月15日上市;旗下主要品牌:珀莱雅。
4.御家汇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2月8日上市;旗下主要品牌:御泥坊、小迷糊、花瑶花、师夷家、薇风等;
5.广东丸美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7月15日上市;旗下主要品牌:丸美、春纪、恋火。
6.杭州壹网壹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9月27日上市;品牌服务商,合作的化妆品品牌主要有:百雀羚、宝洁、爱茉莉等。
7.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11月6日上市;玻尿酸原料提供商,旗下自主品牌主要有:润百颜等。
8.广州若羽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9月25日上市;品牌服务商,合作的化妆品品牌主要有:李施德林、肌美精等。
9.上海丽人丽妆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9月29日上市;品牌服务商,合作的化妆品品牌主要有:施华蔻、兰芝、雅漾、雪花秀、相宜本草、芙丽芳丝、凡士林等。
10.广州逸仙电子商务有限公司,2020年11月19日美股纳斯达克上市。旗下品牌主要有:完美日记、小奥汀、完子心选
上海的上市公司有哪些,在证券交易所挂牌的
太多了,上海三毛、外高桥、陆家嘴、复旦复华、上海金陵、飞乐股份、飞乐音响、广电电子、上海能源、同济科技、东方明珠、金山开发、兰生股份、友谊股份。。。
上海冠生园是上市公司吗?
冠生园创建于一九一八年,是中国民族工业的名牌老字号企业(属于国企)。冠生园(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冠生园)是国家特大型集团企业,主要生产和经营糖果、蜂制品、面制品、味精、调味料、酒类、饮料、冷冻食品、保健食品、生物医*、休闲食品等近二十个系列二千多个品种。冠生园年销售收入42亿元,在上海市工业集团营业收入排行榜中连续多年名列前十位,在全国工业企业营业收入排列第275位。是全国轻工业优秀企业,荣获1981—2001年中国食品工业20大杰出企业、上海市优秀企业、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最佳工业企业形象单位,以及全国食品行业最佳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等称号,被列入中国500家最佳经济效益企业。以诚
2022年上海上市公司市值排名
回顾2022年A股上市情况,据云天汇统计,2022年全年上海A股上市公司共416家,新上市公司有36家(不包含重新上市以及吸收合并上市)
关于云天汇
云天汇是一家专注为中国上市公司及股东提供资本战略整体解决方案的服务机构。拥有银行、信托、保险、证券、基金及会计师、税务师、律师背景的从业专家团队,通过资金、股权和资产的增持与减持的撮合对接,以实现资本赋能实体经济再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