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市首日涨跌幅限制
根据规定,对于发行前已经公布了发行价格的新股,上市首日涨跌幅度的限制分别为20%和-20%。而对于未公布发行价的新股,则涨跌幅度限制为44%和-44%。
2、上市后第2个交易日的涨跌幅限制
新股上市后的第2个交易日,涨跌幅度限制根据不同的市场板块分别有所不同。
对于沪深主板市场的新股,第2个交易日的涨跌幅度限制为10%。
而创业板市场的新股,第2个交易日的涨跌幅度限制为20%。
科创板市场的新股也同样为20%。
3、主板股票的涨跌幅限制
主板股票在新股上市后的涨跌幅限制为当日开盘价的10%。也就是说,股价上涨10%即为涨停板,下跌10%即为跌停板。
4、创业板股票的涨跌幅限制
创业板股票在新股上市后的涨跌幅限制为当日开盘价的20%。同样地,股价上涨20%即为涨停板,下跌20%即为跌停板。
5、新股上市涨跌幅规则的临时停牌机制
在新股上市时,存在临时停牌机制。具体的停牌规则如下:
[1] 沪深主板股票:当日股价较开盘价上涨至10%时,会停牌30分钟。
[2] 科创板和创业板股票:当日盘中股价较开盘价首次上涨至20%时,同样会停牌30分钟。
6、2023年4月10日起新股上市涨跌幅规则的变化
自2023年4月10日起,A股市场全面实施注册制,新股上市涨跌幅规则也有所变化。
对于主板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的股票,上市后的前5个交易日不设价格涨跌幅限制。而从第6个交易日起,主板的涨跌幅限制变为10%。
而创业板和科创板新股,则在上市后的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幅限制。而5个交易日后涨幅限制则为20%。
7、新股上市前的报价规则
沪深主板新股上市前5个交易日不设置涨跌幅限制。在这5天内的报价规则如下:
[1] 连续竞价期间:沪深主板新股的买入申报价格不得高于"买入基准价+上限价偏差",卖出申报价格不得低于"卖出基准价-下限价偏差"。
[2] 集合竞价期间:沪深主板新股的买入申报价格不得高于"买入基准价+上限价偏差",卖出申报价格不得低于"卖出基准价-下限价偏差"。
8、沪市主板新股申购要求
随着交易规则的变化,沪市主板新股申购的一些要求也发生了变化。
原先,沪市主板新股申购的申购单位是1000股。而申购单位变为了500股。沪市主板新股申购的最低市值要求也变为了5000元。
但需要注意的是,参与注册制新股申购仍需满足T-2日前20个交易日的日均市值要求。
9、新股发行的网下询价与剔除申购总量
新股发行首先在网下向各个机构和大户询价,然后确定发行价。根据新股发行新规定,在网下投资者报价后,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应预先剔除申购总量中报价最高的部分,从而确定最终的发行量。
10、创业板改革后的涨跌幅新规
创业板改革后,涨幅为新股上市后的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幅限制。而5个交易日后涨幅限制则为20%。
这样的规定使得144%的涨幅已经成为股价的"天花板",不再有更大的涨幅空间。
新股发行后上涨规则主要涉及上市首日涨跌幅限制、交易所设定的涨跌幅度限制以及临时停牌机制。各市场板块有不同的涨跌幅规则,包括主板股票、创业板股票和科创板股票。2023年起,A股市场全面实施注册制,新股上市涨跌幅规则发生了变化。新股上市前的报价规则、新股申购要求以及新股发行的网下询价与剔除申购总量也是需要注意的方面。创业板改革后的涨幅规定使得涨幅为20%成为上限,为股价设定了更加明确的涨幅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