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元支持人民币汇率的消耗
为了稳定人民币汇率,央行需要通过购买美元来支持人民币汇率,这种购买往往需要在岸市场和离岸市场同时进行,导致外汇储备的消耗巨大。从2014年到2016年,央行消耗了1万亿美元。
2. 通胀水平和国际收支对汇率稳定的影响
通胀水平的温和可控和国际收支状况良好,特别是经常项目和直接投资等国际收支基础性项目保持较高顺差,为人民币汇率稳定和外汇市场平稳运行奠定了基础。这使得人民币不会持续贬值。
3. 人民币汇率在***经济转向内循环下的重要性
对于***经济转向内循环为主的趋势来说,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对于依靠自身动力推动经济增长而言更有意义。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波动”将是一个长期趋势,也是汇率政策的基调。
4. 存款准备金制度和公开市场业务的调节作用
央行可以通过提高或降低存款准备金制度、实施再贴现政策和调节公开市场业务来实现对人民币汇率的调控。
5. 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
外汇存款准备金率是金融机构交存***人民银行的外汇存款准备金与其吸收外汇存款的比率。央行可以通过调整外汇存款准备金率来稳定汇率。
6. 利率与汇率的相互支撑
一个正确的货币政策可以确保汇率由市场决定,央行的干预尽可能少。央行干预外汇市场的频率正在减少,利率和汇率是相互支撑的关系。
7. 境内主体跨境融资额度的增加
央行可以通过增加境内主体的跨境融资额度或增加境内市场美元流动性来影响人民币汇率。
8. 其他政策工具的应用
除了上述措施,央行还可以通过发行离岸央票回收离岸市场人民币流动性,提高人民币融资成本等其他政策工具来稳定人民币汇率。
9. 利率和汇率的权衡
在选择央行稳定汇率的方法时,需要进行利率和汇率的权衡。要么放弃汇率稳定,任由利率不断降低;要么放弃利率,来稳定汇率。不同的经济体会根据自身情况做出不同的选择。
央行稳定汇率的方法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外汇储备的消耗、通胀水平和国际收支状况、***经济转型等。央行可以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制度、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利率等手段来实现对汇率的调控。境内主体的跨境融资额度和其他政策工具也可以对汇率产生影响。在制定汇率政策时,还需要权衡利率和汇率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