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始知蓬莱近
无为总觉咫尺远

为什么会有资本溢价(什么叫做资本溢价?)

什么叫做资本溢价?

资本溢价是指某一资产价格高于其本质价值的情况。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市场供求出现不平衡,或者投资者对某一资产产生过度乐观或过度悲观的时候。

当投资者认为某一资产未来的收益表现良好时,他们会愿意支付更多的钱购买这一资产,从而导致这一资产价格上涨,形成资本溢价。

而当市场对某一资产的需求下降或者其预期收益下降时,价格就会下跌,资本溢价也会变得更小或消失。资本溢价是市场行为的一种表现,它反映了市场参与者的情感和预期。

尽管资本溢价在短期内可能导致市场的不稳定,但在长期来看,市场将逐渐回归理性,资产价格也将接近其本质价值。

投资者应该理性看待市场波动和资产价格,根据自己的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做出明智的决策。

形成企业资本溢价(股本溢价)的原因有(  )。

BC解析:本题考查形成企业资本溢价(股本溢价)。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是企业收到投资者得超出其在企业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投资。形成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的原因有溢价发行股票、投资者超额缴入资本等。故正确答案为BC。

资本公积和资本溢价的区别

1、定义不同。资本公积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接受捐赠、股本溢价以及法定财产重估增值等原因所形成的公积金。资本溢价指有限责任公司投资者交付的出资额大于按合同、协议所规定的出资比例计算的部分。2、来源。可以直接用于转增资本的资本公积,包括资本(或股本)溢价、接受现金捐赠、拨款转入、外币资本折算差额和其他资本公积等;不可以直接用于转增资本的资本公积,包括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和股权投资准备等资本溢价是企业投资者投入的资金超过其在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3、用途。资本公积的用途主要是转增资本,即增加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溢价的用途主要是新投资者就付出更多的投入资本,以补偿原投资者在自创商誉收益权方面的损失。4、会计核算。企业形成的资本公积在“资本公积”账户核算。该账户按“资本溢价”和“其他资本公积”两个明细科目进行会计核算。新加入的投资者要付出大于原投资者的出资额。才能取得与原有投资者相同的投资比例。投资者投入的资本中按其投资比例计算的出资额部分,应计入“实收资本”账户。超出部分计入“资本公积——资本溢价”账户。百度百科-溢价百度百科-资本公积

资本溢价

投入资金超过注册资本份额,所有制单一企业不存在,两个以上合资经营的企业(非股份制)会有资本溢价发生。

资本溢价是什么?

资本溢价(Capital Premium)是指金融资产的市场价格高于其固有价值(或实际价值)的现象。通俗地说,就是人们为了追求高回报和升值潜力而愿意支付额外的费用购买某些金融资产,从而使这些资产的市场价格超出了它们最基本的价值。

资本溢价可能出现在各种金融资产中,如股票、债券、房地产等。通常来说,当市场对某个特定金融资产的需求大于供给时,就会导致该资产的价格上涨,并产生资本溢价的现象。

资本溢价本质上是由市场上的投资者情绪、预期和信仰等因素引起的,而非资产本身所包含的价值决定的。由于这种现象的出现往往伴随着泡沫、过度投机和市场风险等问题,因此需要注意加以监管和控制。

什么是资本溢价?

就是你投资时的资本没有这么多,而按现在的市价的话涨了,升值了,就升值的那一部分就是你的资本溢价.

溢价交易为什么

溢价是指交易价格超过证券票面价格。产生溢价的原因,有可能是投资者对该公司未来发展有信心,看好后续盈利能力;也有可能是有投机的因素认为拉高交易价格

关于初级会计中持有至到期投资中溢价与折价,为什么会有溢价这一说呢,大家买你的债券肯定都愿意花低价买

。。。。

【学习】投资溢价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蓝敏老师,税务规则,全部原创,涉税实务

专注于房地产财税管理人才培养10余年,以“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实战技能”为目的,聚焦房地产行业经营特点,汇聚国内知名财税专家,“培训+咨询”双管齐下,是房地产财税教育培训行业的领航者!

公司实收资本100万,新股东增资100万,新股东占多少股权比例?

当然不太可能是50%!

因为在投资时候,99.99%会产生溢价。具体的溢价金额多少,是股东之间商谈的结果,这个商谈的过程,本质上就是双方股东对投资时点公司价值的“估价”。

注意,这个价值既不是实收资本金额,也不是账面净值金额,也不是事务所评估金额,更不是所谓税务机关认定的金额,而是双方老板愿意接受的金额。是一个“谈判”的后果。

那么,这个公司现在值多少钱呢?

比如,这家公司有利润、发展好、钱途光明,则其价值就可能高,比如价值400万元!

这样,相当于原股东用400万元的公司与新股东100万的现金合作,新股东占比=100万÷(400万+100万)=20%。

那么,新股东在新的实收资本中就只占20%,老股东占80%,新的实收资本=100万÷80%=125万元,新股东所占金额为25万元,超过其在实收资本中应占金额的部分75万,属于投资溢价,记入资本公积。

 

《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实收资本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接受投资者投入的资本,借记“银行存款”、“其他应收款”、“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科目,按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贷记本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科目。

 

按准则指南,会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 100万

  贷:实收资本-新股东25万

     资本公积-投资溢价75万

 

非常简单,是不是,谁都应该会做。

但是,有正数就会有负数,投资溢价也可能是负数,这就考验人了。

比如该公司,虽然实收资本100万,但其亏损严重、增长乏力,幸好尚有一些特殊的发展潜能,新股东愿意投入100万拯救,但要求占80%的股份。老股东想想总比现在就破产要好些,同时也保障了员工的就业,就同意了。

问,这个投资该怎么进行会计处理?

 

新股东投入100万占80%、老股东占20%。由于老股东的实收资本为100万,所以新股东的实收资本应为他的四倍400万元。

如果严格按《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机械的理解与处理,溢价为100万-400万=-300万元,这就是负溢价。将溢价记入资本公积,就是计入其借方:

借银行存款 100万

  资本公积-投资溢价 300万

  贷:实收资本-新股东 400万

我的个天!实收资本竟然比实际收到的钱多出300万元,并且可能会超过工商的注册资本金额。

实收资本总额500万,老股东100万,新股东400万(占80%)。

这样的处理显然很荒唐。

 

曹绣成给我说,他遇到的一个负溢价情况,后来股东间补了个股权转让协议。

比如,将100万全额计入实收资本,新实收资本达200万元。由于老股东只能占20%,则其对应的实收资本是40万元,所以股东间再补签股权转让协议,老股东将30%的股权无偿转让给新股东,这样可以达到双方持股比例的目的。

从会计处理角度看就是:

借:银行存款100万

   实收资本-老股东60万

   贷:实收资本-新股东160万

这样的处理实际上是把投资业务分割成了投资+股权转让两个业务,虽然复杂,但会计轻松、结果完美:总实收资本200万,老股东40万,新股东160万(占80%)。

但是,这将导致股权转让的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或个人所得税)难题:无偿受让股权应不应交所得税?无偿转让股权应不应视同销售?不交的话税务能不能核定征收所得税?赠送后新老股东的股权历史成本各是多少?都是问题。

 

如果不补股权转让协议,直接对这个负溢价投资业务进行处理,该怎么办呢?

分析这个投资的本质是:老股东以公司接受本轮投资前的净资产作价出资。所以,新的实收资本中,老股东的金额只能是其作价金额。就是说,应该减计老股东的实收资本。

注意,不要一看到“借实收资本”就认为是减资。这并不是《公司法》意义上的减资行为,只是会计上的调整行为。因为公司的资本并没有下降(反而是在上升),不是减资。减计老股东的实收资本,仅仅是重新计算并从后续时点体现其出资比例的会计手段。

投资时点,双方股东认可的公司价值是25万元。老股东的实际出资是100万,但其在未来实收资本中所占份额是25万,所以形成75万的投资溢价,应该对实收资本进行75万元的减计,调入资本公积。然后,再进行正常的投资处理。

借:实收资本-老股东75万

   贷:资本公积-投资溢价 75万

借:银行存款 100万

   贷:实收资本-新股东100万

这样就形成了新的股权结构,总实收资本125万,老股东占25万,新股东占100万(占80%)。

未来如果将投资溢价形成的75万按比例转增实收资本:

借:资本公积-投资溢价 75万

   贷:实收资本-老股东  15万

     实收资本-新股东   60万

则转增后的效果与前面补签股转协议的例子效果是一样的:总实收资本200万,老股东40万,新股东160万(占80%)。

 

最后强调一下,这个减计实收资本的行为,并非真正的“减资”行为,老股东既没有抽逃出资,也没有从公司分走任何资产,所以不存在减资的事实与减资的法定手续,也不导致所得税的问题。就是说,老股东不存在所得税上的利润或亏损,其持股成本依然是最初投入的成本——新老股东都是100万元。

形成资本溢价(来自股本溢价)的原因有()。

AD解析:资本溢价是指企业在筹集资金的过程中,投资人的投入资本超过其注册资本的数额。股本溢价,主要指股份有限公司溢价发行股票而产生的,股票发行收入超过所发股票面值的部分扣除发行费后的余额。选项BC属于留存收益中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的来源。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高金融网 » 为什么会有资本溢价(什么叫做资本溢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