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始知蓬莱近
无为总觉咫尺远

数字货币为什么大跌(3分钟看完数字货币分类,为什么eos这波跌的这么凶?)

3分钟看完数字货币分类,为什么eos这波跌的这么凶?

数字市场淘金的小伙伴对于数字货币的种类大都不太了解,本人花了好一会功夫才把内容整理出来。

以区块链为底层技术的数字货币越来越多,导致市场良莠不齐,时常出现劣币驱逐良币,资金大规模流向垃圾项目的情况,因此针对数字货币市场的认知升级还是很有必要的。

我把现有数字货币种类分为4个大类,25个小类,简配各类型的价值逻辑分析。

1.数字货币:BTC、LTC、XEM

2.匿名货币:DASH、XMR、ZEC

3.IFO分叉:BTG、BTX、BCH

区块链1.0时代就是由纯数字货币类的数字币带动发展起来的,最出名的当然就是我们的创世货币BTC。

纯数字货币的应用确实是有应用场景的,除了正规消费,对于各国的违法犯罪所带来的洗钱逃税,也是一大应用板块,数字货币类我对两个非常看好,ZEC和BTC,比特币就无需多说,万币候,ZEC优势则为发行量小,筹码集中,好拉好砸,应用场景明确,因此也是一枚好币。

1.智能合约公链:ETH、EOS、NEO、QTUM、AE

2.侧链:LSK、ARDR、ZRX

3.技术协议:VERI、AION、SYS

4.物联网:IOTA、WTC、INT

5.数据存储:IPFS、SC、Storj

6.人工智能:DBC

7.超级算力:GNT、ENG、SNM

区块链2.0时代是由ETH开启的,也成就了2017年一批幸运儿,启发了大家对公链应用前景的思考,因此也衍生出了区块链现在这样的磅礴复杂衍生概念。

大体上只要公链走势好,侧链和数据存储的收益是最大的,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ETH上有大量的运行程序,且都运转良好,但随着程序增加,自身迭代又缓慢,运转速度越来越慢,无论对于Dapp的发展,还是公链自身的发展都是瓶颈,然而侧链和数据存储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解决公链所遇到的问题,公链涨了百倍千倍的,再成长的概率就小了,然而侧链和数据存储刚刚发端,必然随着公链整体行情的上涨水涨船高,IPFS在今年貌似就是个好标的。

1.网关支付:XRP、XLM、HPY

2.支付概念:OMG、PAY、RPX

3.信贷服务:SALT、LEND、RCN

4.资产管理:BTM.BTN、BIX

5.去中心化交易:ZRX、BTS、LRC

6.平台币:BNB、KCS、BIG、OKB、HT

7.钱包:KCASH、ETN

今年数字货币市场的发力点是公链和平台币,尤其是平台币,因为公链的技术发展是相对缓慢的,然而平台币则对市场参与者的活跃度要求高,尤其今年区块链概念火遍全球,对于交易所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利好。交易所成立的直接逻辑不是区块链技术的发展,而是用户数,那么当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数字货币,要交易的场所也就只有交易所。

网关支付、资产管理也是很好的概念标的,都是可以在现有的技术基础上直接发力,逻辑相对比较扎实,因此像XRP、BTM这种,在发行量,发行价和现价,团队等成长空间大的条件下,是可以作为关注对象的。

1.市场预测:BOT、REP、GNO

2.公正防伪:FCT、CVC、TNT

3.商品溯源:VEN、AMB

4.社交通讯:SNT、CHAT

5.游戏:GAME、UGC、1ST

6.内容版权:UIP、steem、INK

7.交易数据:GXS、DENT、DATA

8.注意力经济:BAT

应用链短时间内能做到靠谱的我感觉是这么几类,博彩、内容版权、交易数据、市场预测,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就是区块链发展技术早期,能做的就是分布式存储这种简单的技术应用,相比较其它的概念更依赖于中心化的处理和分析。

尤其是游戏,游戏做的好不好和中不中心没关系,和体验设计有关系,你打王者荣耀会在乎中不中心吗,肯定不会,只会在乎是否稳定,有没有参与感,因此游戏类的链目前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

聊完数字货币具体分类,来看一下万众瞩目的EOS 

大家一直都在关注着eos的动态,一波波的利好,迎来了一波波的下跌!最后最大的利好也不例外。eos从最高的接近17美元,跌到了现在10多美元。昨天有支友还发帖说:GOGOGO,tothemoon!本人在留言中就建议大家不要过于乐观。现在看,我的猜想的是对的,风险已经兑现。  

第一,利好出尽是利空。我想这是最主要的原因。炒币很大程度上是炒的预期,预期已达成,就成了利空。

第二、整个币市近期的萧条。这个主要是受比特币的影响。作为整个币市的风向标,它的动向对整个币市的影响巨大。eos虽然近期对整个大环境的影响较大,但终究敌不过老大。加之eos利好出尽,对币市的下跌有双重的加码作用。

第三、eos的性能尚未确定,存在不达预期的风险,市场在观望。很多资金存在避险心理,在这种心理的驱动下,很多人选择了暂时规避风险。

第四、前期大量的获利盘出货。前面说了,很多人在炒预期,在预期已达的情况下必然出货。而且,大量的eos持仓成本很低,利润丰厚,选择在这个时候出货再好不过了。

这样的背景下,eos的大跌就可以理解了。

接下来我们能做点什么?老手们一直都强调,不要满仓!这时候就看出重要性了。涨赚钱,跌赚币。如果你有超短线操作的经验,这时候可以少量介入,逢低补仓,逢高出货,做波段拉低成本赚币。如果你没有把握,老老实实少折腾,这是最好的选择。

炒预期,未来还有预期,而且未来eos的预期还有很多。eos生态建设还有很多红利。老庄走了,新庄会来,机会还是有的。

GOGOGO,tothemoon!

数字货币市场在短时间内很难走到下一个高点,概念已经炒热一波了,接下来再炒概念,庄家和散户都缺少ETH爆发时期的那种热度和勇气,未来的路肯定是概念与技术并行,技术发展的好了也有的讲,不然翻来覆去的同质化很难让市场再现去年一样的盛况。

在这种市场情况下,好的概念,研发进度,团队,就显得尤为重要,可谓过冬必备。

回复“技巧”赠送《虚拟货币投资实战技巧》

链道学社

区块链投资学习平台

项目孵化运营机构

【小白提问】为何最近币价暴跌?

币价暴跌,市值前10的数字货币,比特币下跌21%,莱特币下跌24%,跌幅最大的是瑞波币下跌42%,比特币天打8折已经是跌幅最小的了。对于币圈老韭菜来说,这样的瀑布行情已经见怪不怪,暴涨暴跌是币圈的家常便饭。从消息面看来一方面是国内监管加强,市场扩容太快,韭菜不够了,其次是市场操纵严重,其三均值回归必然发生。币汇数字货币交易平台

数字货币全线闪崩,这其中的原由是什么?

数字货币全线闪崩,这其中的原因是估值太高,涨幅太大,数字货币本身不产生任何利润,上涨基本上都是炒作,很容易出现恐慌性抛盘导致大跌和闪崩。随时经济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带给我们很多改变,这些新兴产业受到了很多人关注,如果把握好机会,新兴产业完全有可能改变我们命运的机会。数字货币全线闪崩,这其中主要原因还是数字货币涨幅太大了,数字货币本身不产生任何利润,一个不产生任何利润的东西涨幅几十倍,几万倍,这完全就是炒作,任何东西涨高了就是风险,这个时候稍微恐慌就会有抛盘,这也是数字货币全线闪崩的原因。一、数字货币全线闪崩主要原因是涨幅太大。任何商品最大的风险就是涨幅太大,涨幅太大就意味着估值比较高了,估值高就是最大的风险,大家都知道的数字货币比特币这十几年时间涨幅几万倍,其他数字货币涨幅也有几十倍或者几百倍,这些数字货币涨幅太大,估值已经非常高,这是数字货币全线闪崩的真正原因。二、数字货币本身不产生任何利润没有基本面支撑。大家要知道一个商品要上涨肯定给他的利润有关系,但是大家知道虚拟货币本身不产生任何利润,一个不产生任何利润的商品价格却是几万美元,这是完全不能够相信的事情,数字货币闪崩是因为没有基本面的支撑导致恐慌抛盘从而出现闪崩。三、对于数字货币闪崩你怎么看。我自己认为数字货币闪崩很正常,因为一个商品短期涨幅巨大,这个商品又不能够产生利润,关键是数字货币没有参照物,上涨又没有基本面支撑,遇到恐慌肯定就会闪崩,我认为这是很正常的事情,这就是炒作,炒作肯定就会有风险,闪崩预料之中而已。

比特币等一线数字货币周末为何惨跌?

近两天,比特币跌破7400美元,以太币24小时跌超20%。到今日数字货币更是集体遭遇狂跌,82个加密数字货币遭遇交易所下线,下跌,再下跌不绝于耳。根据Bitfinex的报价,比特币最低跌至7350美元,以太币ETH报466.24美元,创下来三个月以来的新低。

 

到底怎么了?全球区块链ico代币进入监管加强期。也许下面的两幅图可以说明问题。(图片来源微博饭桶戴老板) 

 

实际上,早在去年底,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前**就说过,未来要对可疑数字加密货币进行严厉打击。韩国日本等国也都有加上监管的风声。而美国共和d最新的税务改革方案可能要对加密数字货币的投资者取消税收优惠。

 

要问监管到来的原因,可以说数字货币衍生出来的问题已经集中爆发了,网络上的各种传销币,空气币以及受伤害的大妈们就是最好的证明。 

 

很多初创公司利用区块链概念炒作数字货币,圈钱后,实际的项目就不往前推进了,这导致了行业内诈骗风盛行,严重影响行业健康前行,不利于生态发展,这些现状与信息使投资者的信心受到打击。 

 

因为数字货币本身并不产生价值,而区块链技术改变的只是货币交割和清算形式,区块链上的数字货币并不自己创造财富,一部分区块链赚钱的平台实际上靠收手续费赚钱。所以,想依靠炒币发家的亲们,现在可以醒一醒了。

 

凡事物极必反,比特币高价泡沫挤出一部分也是合理的。而且大佬套现走人了,韭菜被割后,自然一地鸡毛。“现在我一点也不看好区块链,包括房地产投资。大家都说赚钱就买房,买房就是赚钱的时候,就说明所有的人都在等待接盘侠。大家不看好什么,反而可能是大家都忽略的赚钱角落,这才是可能挖到赚钱的机会。大家都认可的机会,根本不是机会。”一安位网友这样告诉区块链泡泡。

 

也有人把数字货币比喻成熬制的骨头汤,熬出的第一波汤又浓又有营养,而越往后,汤味道越差。那么,对于区块链以后如何发展呢?也许,重技术轻虚拟货币投资或许是一个出路。” 

数字货币一分钟在APP里买涨买移权神若跌可以玩吗?

货币一分钱在APP里买跌或者买涨不可以,首先要达到一定的额度

同样一个数字货币,在不同的交易所一个涨,一个跌是什么原因?来自

数字货币在不同的交易所一个涨一个跌是什么原因?这个存在的因素有很多,嗯。仔细的阅读一下的股票交易的一些流程就可以。

币圈清零什么意思?

币圈清零指的是加密货币市场中某种或多种数字货币价格突然暴跌至零的情况。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市场恐慌、黑客攻击、监管政策等原因导致。币圈清零意味着投资者的资产价值被抹去,可能会导致巨大的财务损失。因此,投资者在投资数字货币时需要注意风险控制和资产分散化,以避免遭受巨大损失。

数字货币为何下跌?将走向何方?

文丨明明债券研究团队

投资要点

监管压力、比特币现金(BCH)硬分叉、全球风险偏好共振利空数字货币。比特币价格从去年最高点2万美元跌至3500美元的低点,与此同时其他数字货币价格也应声下跌。近一个月由于比特币现金分叉进一步加剧了整体数字货币的价格波动。数字货币下挫之时,正是全球金融市场避险情绪提高,美股暴跌、黄金与Vix指数上涨的时候,这进一步与数字货币本身的行情共振。回顾比特币等数字货币的历史,我们发现比特币的价格往往受三点因素驱动:(1)市场因素和监管压力。(2)比特币社区技术迭代。(3)加密货币共识算法失败的可能。近期的比特币现金(BCH)分叉让比特币社区与交易人员对未来虚拟货币的前景产生进一步较大的分歧。

分歧在于,非常看好数字货币大前景,并不等于看好比特币乃至其他数字货币;这两种观点在某些假设下有可能是相互矛盾,数字货币正站在十字路口。比特币种种内在的技术缺陷也许意味着它并不完全适合作为货币,而修改这些设定势必需要硬分叉乃至多次,而每一次硬分叉之后意味着部分支链价值的陨灭。如果投资者非常看好虚拟货币的前景,那么大概率后续还会推出清算、保密机制更加完善的升级版;若各国监管部门也看好虚拟货币前景而推出自己的数字货币,那对于现在诸多数字货币而言,很难判断究竟是利好还是利空,数字货币正站在一个微妙的十字路口上。

外汇市场:美元依旧坚挺。上周最新数据显示,虽然美债收益率再下行,美元指数依旧坚挺。欧元表现相对较好。意大利与欧盟的债务之争出现缓和迹象,意大利**11月26日就2019年财政预算案表现出妥协姿态,表示必要时愿意应欧洲联盟要求降低预算赤字。日元的下跌也反映市场的风险情绪提振,主要是中美贸易摩擦出现缓和。同时中美贸易摩擦的缓和也促使澳元和新西兰元走强。

股票市场:外部环境趋缓。上周沪深两市小幅反弹,其中创业板表现较为活跃,不难发现在不确定性因素释放前市场多数参与者偏向谨慎。而上周周末中美双方领导人在G20峰会上进行会晤,略好于市场预期的会晤结果无疑会推动市场短期情绪的修复。与此同时美国的加息周期或提前结束,这将一定程度上缓解汇率压力。综合而言,预计外部环境的缓和将是短期市场的关键驱动力,在政策底与估值底较为确定的背景下预计市场整体将小幅反弹,但实际意义上的反转还需静待社融、企业盈利等宏观经济数据拐点的出现。

债券市场:资金面先紧后松,现券收益率整体下行。资金面先紧后松,现券收益率整体下行。上周现券收益率先上后下,全周整体下行。央行连续26日未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前半周资金面有所收紧,谨慎情绪叠加止盈压力,现券收益率小幅走高;周中过后资金价格转松,工业企业利润持续下滑,美联储释放鸽派言论带动收益率下行,周五虽PMI跌至荣枯线,但市场反应平淡,中美在G20峰会上会晤结果的不确定性影响债市交投活跃度,收益率小幅向上。

商品:上周南华综合指数收于1317.23点,周变动-0.69%,月变动-8.67%,各板块均有不同程度下跌。黑色板块价格连续暴跌,盘面反弹乏力;吨钢产品利润率上升;钢价持续走弱,铁矿成交上升;电厂库存高位,煤炭震荡走弱;美元回调,继续提振贵金属;受经济下行影响,有色金属价格下行;原油产量小幅上升,价格持续走弱;农产品板块整体仍震荡偏弱,玉米、豆粕、棉花板块短期内均承压。

正文

近期数字货币走势回顾:价格跌至3500美元

2018年是比特币诞生的第十年,值此之际,比特币迎来了大崩盘。进入11月以来,比特币价格持续下跌。11月25日比特币跌至3500美元的低点,距离年初最高价位跌幅达73%,市值蒸发213亿美元,距去年最高点价格2万美元暴跌80%。我们来回顾一下比特币的历史价格走势。

比特币价格在2017年底达到顶峰,随后持续下行。比特币在2016年7月以来价格平稳,随后不断走高,在2017年9月达到小高峰4689.61美元,随后的一个月下跌,继而大幅度反弹,在2017年底达到最高点19891.99美元。进入2018年以来,比特币价格涨跌交替,隔月大涨大跌互现,但总体趋势向下,并在11月跌至3500美元的低点。

2016年到2017年8月比特币价格的持续走高与监管支持和比特币自身升级相关。相关重大事件包括:

⑴全球首个比特币投资基金GABI获批上线。

⑵比特币去中心化电子商务协议OpenBazaar正式发布,该协议旨在使用比特币为支付货币的同时,实现点对点的数字商务。

⑶比特币核心钱包BitcoinCore进行了目前为止最大一次升级,极大地推进了比特币钱包的发展与完善。比特币钱包属于比特币产业链的下游,是储存比特币的方式。比特币钱包由比特币地址、公钥和私钥组成。而比特币交易所是一般用户获取比特币的主要途径,比特币通过交易所流通。此次比特币钱包的升级便利了比特币的交易,交易量的上升促使了比特币价格的上涨。

⑷非洲最大电商Bidorbuy正式接受比特币支付。

⑸比特币在日本成为合法支付方式,交易所升级KYC流程。这些事件促进了比特币市场接受度和认可度的提高,共同推动了比特币价格的大涨。

2017年8月比特币价格大跌,随之反弹,之后涨跌互现但价格持续下行至今。2017年8月比特币在原有的主链上硬分叉,产生新的数字货币比特币现金(BitcoinCash)。9月中国人民银行、工商总*、银监会、证监会等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定性ICO是未经批准的非法融资行为,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从事代币发行融资活动,比特币交易平台随之退出市场,一夜蒸发数百亿美元。2017年10月中国比特币交易所全面停止交易。

传统金融机构介入比特币市场后,比特币价格走势波动更为剧烈。2017年12月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比特币期货,代码“XBT”,首个交易日盘中大涨逾20%,两度触发熔断机制。在2017年12月高位前一年,比特币价格稳步上涨。而比特币期货上市之后,比特币价格大涨大跌的现象频现。直至近日比特币价格跌破3500美元的低位。

比特币价格的波动影响着整个加密货币市场;与此同时,其他主流数字货币价格近期也呈现惨淡走势。以太坊同样从2016年7月上市以来价格平稳,在2017年初开始走高,随后涨跌交替,在2018年1月达到价位最高点1419.96美元。随后暴跌逾70%,虽在4月有一定反弹,但从5月至今价格连续下跌,距离最高点价位跌幅达到90%。ETH、EOS、Litecoin和XRP等主流虚拟货币的价格也下跌了80%以上,其他数千种非主流数字货币的价格也都普遍暴跌了90%到99%。

我们可以看出各数字货币的涨跌大体趋势和幅度具有一致性。莱特币在2017年10月开始大涨,随后在12月下跌,紧接着以太币在12月开始大涨,同样在两月之后大幅下跌。之后两个币种皆涨跌互现,并都呈下行趋势。

比特币产业链上游挖矿环节也因此次大跌遭受损失。在本轮大跌之前比特币走出大牛行情,提升挖矿总成本,造成后续市场新增入场者和算力不足。由于此次比特币跌破矿机关机币价,矿机价格倒挂,造成挖矿成本高于盈利,矿工亏损严重纷纷退场,矿机价格暴跌,矿场受到重挫。在此前比特币牛市行情时,入场者很多,因此矿机价格水涨船高。而随着近期比特币价格持续暴跌,许多具有挖矿业务的公司和矿场不得不暂停比特币挖矿业务。

数字货币与全球金融资产风险

作为高风险资产,数字货币受全球金融市场避险情绪上升影响而价格下跌。从2018年初开始,伦敦交易所黄金价格和标普500vix波动率就呈现向下趋势,到10月黄金和标普500指数呈现上升趋势,近期又有所下降。虚拟货币市场或受金融市场波动影响,自2018年初开始同呈下行趋势。与黄金不同的是,比特币虽然被称为“数字黄金”,但具有投机性,市场会因风险厌恶而抛售虚拟货币,因此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价格容易大涨大跌,无法像黄金一成为避险性资产。

市场下行的同时,科技股回调,业绩和股价遭受重挫。由于加密数字货币市场的暴跌,主流芯片制造商股价遭到重挫。以英伟达为例。英伟达是一家人工智能计算公司,其发明的GPU计算能力强大,被广泛用于大数据分析和数字货币挖矿上,从一家游戏显卡公司跻身为明星高科技企业。自上市以来,英伟达的股价稳步上升,在2018年10月达到292.47美元的高位,随后急速下跌,于12月3日收于170美元,跌去42%的股价。英伟达股价走势与标普500走势基本相同,而在近期比特币暴跌后,或因受其影响,科技股股价下挫,带动标普500指数回调。英伟达股价更是大幅下跌,偏离标普500股价走势。

我们把这次大跌归结为三点原因。

(1)市场因素和监管压力。受到全球比特币市场下滑和经济下行的影响,市场对虚拟货币持消极态度。加之11月美国证交会对加密货币创始人实施处罚,同时推迟发行比特币交易所交易基金(ETF),ETF上市受挫,在监管压力下比特币价格持续承压。此外,各国央行都在积极推进法定数字货币的研发,这一举措可能不利于比特币等数字加密货币的发展。

(2)比特币社区技术迭代。比特币社区不断进行技术升级更新,更新之后分叉出现新的数字货币。在技术迭代的过程中新产生的数字货币或修正比特币的缺陷,与比特币抗衡。例如以太币,修正了比特币没有图灵完备的缺陷,但同时以太币自身也具有性能不足的问题,如交通拥堵、手续费昂贵等,这也使得新的加密货币竞品频出。技术迭代对于数字货币的完善升级是利好,但同时也会造成币圈内部争斗,引发市场混乱、打击投资者信心。此次大跌最受市场瞩目的原因即是新的加密货币BCH的分叉所引发的算力大战。

(3)加密货币共识算法失败的可能。在比特币等加密货币交易中,加密货币利用密码学和数字签名来防止不正当交易。这一方法又被共识所加强,即在分布式系统中,如果一个节点想放入不正当交易,这个交易不会被纳入长期共识链的原因是绝大多数节点是诚实的。因此防止恶意攻击依赖于共识,因为诚实节点总是选择延展最长的共识链。

当比特币网络中存在51%算力被攻击时,会导致共识失败,使人们对比特币失去信心。在比特币网络中共识失败的情况下,并且存在一个在比特币网络里实际掌握了51%算力的攻击者时,这个攻击者可能会摧毁市场对比特币的信心。在这种算力的攻击下,可能会出现大量双重支付尝试,诸如节点不延展最长的有效分支,或者发生其他攻击,市场有可能会对比特币失去信心,比特币汇率会遭到重挫。而实际上,如果人们知道有一方控制了51%的哈希算力(hashpower),即使没有发动任何攻击,大家也可能会对比特币失去信心。2018年5月,51%攻击就曾在比特币黄金(BTG)爆发。

近日大跌的核心原因:比特币现金(BCH)分叉

2018年5月以来比特币一直位于熊市区间,基本面没有出现直接利好,新增资金不足。除去监管压力和共识失败的因素外,数字货币分叉是引发市场更广泛讨论的影响因素。

近期比特币大跌,加密货币比特币现金(BCH)分叉事件的讨论甚嚣尘上。比特币现金(BCH)是基于比特币的基础上分叉出一条链而产生的新数字货币,类似于“山寨比特币”。而BCH又分叉成了比特币ABC和比特币SV,并就“哈希能力”即运用算力扩展区块链来相互竞争。

比特币“分叉”即修订比特币协议并引入一些新特性,类似于软件升级。而不同于软件升级的是,比特币修订协议时网络里某些节点会无法及时更新新版本,产生大多数节点更新而少数没有更新的情况。在扩展新区块时,根据产生的不同后果,比特币分叉可以分为“硬分叉”和“软分叉”。

(1)“硬分叉”,即通过修订协议引入新的特性,会使前一版本的协议失效,即老规则禁止新规则允许的行为。也称为永久分叉。这种情况下,没有更新的老节点会被新节点认为无效,因此新老两种节点产生分叉,各自扩展认定有效的分支。

(2)“软分叉”,是使现有核验规则更严格,即老规则允许新规则禁止的行为。这使得新节点会拒绝一些不合格的区块,因而产生很多临时的小分叉。

此次的BCH分叉事件属于硬分叉。11月16日SVPool矿池挖出最后一个公共区块后,BCH劈成两半,分叉出比特大陆支持的比特币ABC链和澳本聪带领的比特币SV链。算力大战给数字货币市场带来负面影响,也在交易上给用户造成资金损失。算力大战中双方均付出不小代价,也降低了投资者和矿工对比特币的短期稳定性的信心。BCH算力大战的发生导致比特币持有者担心比特币受攻击,因而避险性抛售加剧。同时,受益于BCH算力大战,比特币网络的算力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对于数字货币的未来走势,市场看好看空各成一派,并未形成共识。数字货币的价值来源于价值认同,一旦市场不认同了,价值共识链条也将断裂。主导数字货币未来价格以及广泛走势的因素包括市场监管的松紧程度和性质,数字货币被市场接纳的程度,数字货币期货市场的发展程度,数字货币效用和其基于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来看,部分国家和地区推出一些利好数字货币的政策,然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对于数字货币仍是监管升级的状态。市场情绪对于数字货币仍不稳定。许多商家和支付机构正试图支持数字货币支付,意味着数字货币在传统的支付场景中正取得进展,未来也可能成为新的市场交易形式。

监管升级毫无疑问对目前的数字货币是较大的利空,但是监管完全拥抱数字货币似乎也并未意味着利好。近期的比特币现金(BCH)分叉让社区与交易人员对未来虚拟货币的前景产生进一步较大的分歧。分歧在于,非常看好数字货币大前景,并不等于看好比特币乃至其他数字货币,在某些假设下有可能是相互矛盾,比特币种种内在的技术缺陷也许意味着它并不完全适合作为货币,而修改这些设定势必需要硬分叉乃至多次,而每一次硬分叉之后意味着部分支链价值的陨灭。如果投资者非常看好虚拟货币的前景,那么大概率后续还会推出清算、保密机制更加完善的升级版,若各国监管部门也看好虚拟货币前景而推出自己的数字货币,那对于现在的诸多数字货币而言,很难判断究竟是利好还是利空,数字货币正站在一个微妙的十字路口上。

市场回顾

外汇市场:美元依旧坚挺

上周(11月26日-11月30日),最新数据显示,美元指数依旧坚挺,虽然美债收益率再下行。美元指数全周97.0837略微走高至97.1997。同期10年期美债收益率从3.07%下行至3.01%。欧元表现相对较好,全周小幅下跌0.18%。意大利与欧盟的债务之争出现缓和迹象,意大利**26日就2019年财政预算案表现妥协姿态,表示必要时愿意应欧洲联盟要求降低预算赤字。日元的下跌也反映市场的风险情绪提振,主要是中美贸易摩擦出现缓和。同时,中美贸易摩擦的缓和也促使澳元和新西兰元走强。

上周(11月26日-11月30日),主要发达国家国债长、短端收益率大体下行。长端利率方面,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6bp**ps至3.01%;法国、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下行5.9bps和3bps至0.723%和0.37%。短端利率方面,美国1年期国债利率震荡后保持不变,法国、德国1年期国债利率分别下行5.5bps、4bps。

上周美股全面上涨,道琼斯工业指数周涨5.16%,标准普尔500指数周涨4.85%,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周涨5.64%。上周一,美股收高,科技股领涨,纳指大涨2%,道指上涨超过350点。上周五,美股收高,标普500指数与纳指均录得7年来的最大单周涨幅,投资者仍在密切关注G20峰会上中美会晤的进展以及国际贸易*势的发展。上周欧股全面上涨,英国富时100指数周涨0.39%,法国CAC指数周涨1.15%,德国DAX指数周涨0.58%。上周一,意大利据称将考虑调整2019年财政赤字目标,欧洲股市全线拉升。上周五,欧洲股市收盘下跌,伦敦富时100指数收跌0.97%受大量矿业股下跌拖累。

人民币汇率走势:美元指数走强,人民币整体上升

上周(11月26日-11月30日),美元指数总体依旧坚挺,全周从97.08走升至97.20,连涨两周,消费依旧强劲,经济表现良好;而人民币汇率上周波动不大,涨跌互现。具体而言,离岸人民币CNH/USD周五录得6.9514,在岸人民币CNY/USD周五录得6.9436一周分别升值pips和升值85ips。上周五1年期CNYNDF为7.003,一周升值20ps。

股票市场:外部环境趋缓

股票市场:外部环境趋缓

上周沪深两市小幅反弹,其中创业板表现较为活跃,不难发现在不确定性因素释放前市场多数参与者偏向谨慎。而上周周末中美双方领导人在G20峰会上略好于市场预期的会晤结果无疑会推动市场短期情绪的修复。与此同时美国的加息周期或提前结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汇率压力。综合而言,预计外部环境的缓和将是短期市场的关键驱动力,在政策底与估值底较为确定的背景下预计市场整体将小幅反弹,但实际意义上的反转还需静待社融、企业盈利等宏观经济数据拐点的出现。

市场回顾

沪深两市同向变动,转债正股涨多跌少。上周上证指数上涨0.34%,沪深300上涨0.93%,沪深两市日均交易额2751.67亿元,日均环比下跌26.55%%。行业层面,中信29个一级行业中,16个上涨,13个下跌。其中农林牧渔(2.93%)、食品饮料(2.10%)、电力设备(2.06%)领涨,钢铁(-3.80%)、家电(-1.44%)、煤炭(-1.04%)领跌。98支可交易正股中,除铁汉生态停牌,蓝色光标、上海电气横盘外,49个上涨,46个下跌,其中广电网络(30.29%)、鼎信通讯(22.01%)、星源材质(15.47%)领涨,双环传动(-18.12%)、嘉澳环保(-7.98%)、天马科技(-7.20%)领跌。

流动性跟踪

一级市场:截至目前本月共有8家企业发行IPO,融资总额为96.77亿元;十月共有5家企业发行IPO,融资总额为98.71亿元。本月共有12家企业进行增发,融资总额为181.84亿元;十月共有10家企业进行增发,融资总额为133.75亿元。

融资融券:上周五沪深两市市融资融券余额7700.77亿元,上上周五为7764.82亿元,下跌0.82%。

上周沪深港通资金流出合计39.85亿元,前一周资金流出合计17.27亿元;其中沪/深股通资金流入合计109.85亿元;前一周净流出21.98亿元。

市场情绪跟踪

上周A股市场日均成交339.98亿股,较上上周减少117.89股;上周日均换手率为1.97%,较上上周下跌0.75%。

估值跟踪

上周五A股市场整体平均市盈率为15.11,上上周五为15.08,历史中位数为21.67;上周五A股市场整体平均市净率为1.51,上上周五为1.51,历史中位数为2.20。

转债市场:切勿忽视相对性价比的优势

转债市场成交量上涨,个券涨多跌少。上周中证转债指数报收于284.87,周上涨0.24%;转债市场交易额62.93亿元,日均环比上涨6.36%;转债指数收于102.80点,周上涨0.22%;平价指数收于81.63点,周上涨1.66%。CB指数收于228.56点,周上涨0.22%;CB&EB指数收于228.16点,周上涨0.09%。上周在98支可交易转债中,除铁汉转债停牌外,60支上涨,37支下跌;其中星源转债(5.28%)、广电转债(5.16%)、盛路转债(3.11%)领涨,德尔转债(-3.74%)、双环转债(-3.13%)、利欧转债(-2.31%)领跌。成交额方面,张行转债(13.82亿)、广电转债(7.22亿)、百合转债(5.86亿)成交额居前。

上周转债市场受权益市场的谨慎情绪压制,整体表现缺乏亮点但成交量有所回升。我们无需赘述对四季度边际乐观的观点,不管是下修博弈还是短期弹性的放大转债标的在四季度都曾提供不少机会,而当下转债市场仍处于有可为的区间。从内生指标来看,转债价格在经历前期大幅调整后已经来到历史可比的底部区域,而股性估值及债性估值也频发触底信号,更为重要的是四季度以来低价低估值这一类同时具备短期弹性以及安全垫的标的数量占比明显回升,个券层面的选择也更为丰富。从外生市场来看,中美贸易争端的阶段性缓和无疑会推动股市短期情绪的修复,但盈利的压力犹在、中期市场不确定性可能并未完全消除。在当前相对复杂因素依旧交织的阶段,已经位于价格绝对低位的转债市场具有相对不俗的性价比,特别是低价、低估值叠加的个券,这一相对优势不可忽视,是当前有可为的基础。另一方面,上周共有三只新券上市,我们重申持续跟踪新券机会的建议,新券的性价比也更为突出,值得重点关注。综合而言,我们认为当下的转债市场从短期看正值有可为的区间,低估值标的是首选目标区域,从中长期来看鉴于较低的价格转债市场有望逐步步入整体最具有相对性价比的区域,而结构上的边际优化已经初现端倪,依旧强调beta机会优于alpha机会。从周报视角的配置层面看依旧以高弹性的标的为主要选择。具体标的为东财转债、三一转债、机电转债、高能转债、安井转债、国祯转债、新泉转债、景旺转债以及银行转债。

风险因素:个券相关公司业绩不及预期。

债券市场:资金面先紧后松,现券收益率整体上行

上周利率债收益率大体下行。截至11月30日,国债方面,1年期、3年期、5年期、10年期和30年期分别变动-2.89bps、-2.33bps、-5.00bps、-3.67bps、-3.47bps。国开债方面,1年期、3年期、5年期、10年期和30年期分别变动-1.49bps、-1.79bps、-4.43bps、-6.63bps、-2.82bps。非国开债方面,1年期、3年期、5年期和10年期分别变动1年期、3年期、5年期和10年期分别变动-2.42bps、0.17bps、3.69bps、-0.35bps。

信用债收益率整体上行,其中AAA中票1Y上行4bps,3Y上行2bps,5Y上行5bps;AA中票1Y持平上周,3Y下行4bps,5Y上行6bps;AA-中票1Y上行2bps,3Y下行2bps,5Y上行6bps。

资金面先紧后松,现券收益率整体下行。上周现券收益率先上后下,全周整体下行。央行连续26日未开展公开市场市场操作,前半周资金面有所收紧,谨慎情绪叠加止盈压力,现券收益率小幅走高;周中过后资金价格转松,工业企业利润持续下滑,美联储释放鸽派言论带动收益率下行,周五虽PMI跌至荣枯线,但市场反应平淡,中美在G20峰会期间会晤结果的不确定性影响债市交投活跃度,收益率小幅向上。

商品:市场整体较萎靡,能源化工板块弱势明显

各板块指数均有不同程度下跌,其中能化指数领跌。上周南华综合指数收于1317.23点,周变动-0.69%,月变动-8.67%,年初至今涨幅-6.22%;南华贵金属指数上涨幅度最大,收于515.48,周变动为-0.11%,月变动-1.04%,年初至今变动-8.71%;能化指数下跌幅度最大,收于1259.34,周变动-0.92%,月变动-10.9%,年初至今变动-7.08%;金属收于2647.09,周变动-0.73%;农产品收于786.74,周变动-0.43%。

黑色:价格连续暴跌,盘面反弹乏力

钢价、热轧卷板大幅下跌。截止11月30日,RB1901收盘至3607元/吨,周变动-16元/吨;热轧卷板收于3693元/吨,周变动-32元/吨,板-螺价差缩窄至-83元/吨。北京螺纹收于3590,周变动-360吨,基差从327元/吨扩大至334元/吨。

供需:地产数据小幅回调,汽车产量继续下降。长材需求方面,1~6月地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9.7%,1~7月增长至10.2%,8月则回调至10.1%,9月继续回调至9.9%,10月份继续回调至9.7%,房屋10月新开工累计同比增长16.3%,低于9月的16.4%,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10月累计同比增长2.2%。板材需求方面,汽车9月同比增速-9.2%,大幅度下降,挖掘机10月同比增速51.10%,高于8月同比48.10%,销量结构来看,汽车起重机与挖掘机、叉车贡献较强,同比增速分别40.40%、27.70%和11.30%,压路机环比走弱,为-8.54%。

吨钢盘面利润率上升。我们计算的吨钢盘面利润600元/吨上升至630元/吨;高炉开工率小幅下行,截止11月30日,全国高炉开工/河北高炉开工分别为66.71%/62.86%。

钢价持续走弱,铁矿成交增加。截止11月30日铁矿石1901收于454.5元/吨,周变动-52.5元/吨;青岛车板下调55元在515元/吨;港口铁矿库存方面下跌,从14314万吨下降到14034万吨。期现基差60.50,周变动为-2。

电厂库存高位,煤炭震荡走弱。11月30日焦炭1901收于2135元/吨,周变动-53元;动力煤1901收于627元/吨,周变动-2元。

供需:煤炭偏紧的供给状态持续缓解。需求端火电10月同比增加3.0%,低于8月的6.7%;供给端10月原煤产量同比8.2%(3.05亿吨);港口库存方面有所下降,截止11月30日四大港口库存累计243万吨,周变动-14.5万吨。

贵金属:避险情绪升温,继续提振贵金属

黄金:截止到11月30日伦敦现货黄金为1217.55美元/盎司,周变动幅度-0.50%,月变动幅度-0.64%;上海现货黄金(Au9999)为274.65元/克,周变动幅度0.01%,月变动幅度-0.42%;SPDR黄金ETF持仓量下降至在761.74吨,周变动-1.18吨。

白银:截止到11月30日伦敦现货白银为14.24美元/盎司,周变动-1.13%,月变动幅3.89%;上海现货白银为3498元/千克,周变动幅度-0.14%,月变动幅度2.27%;SLV白银ETF持仓量下降至10005.55吨。

有色金属:经济下行压力大,有色需求疲软

铜:截至11月30日隔夜LME期铜价格上升到6200美元/吨,周变动0.49%;LME铜库存下降,从13.96万吨下行到13.62万吨。

铝:截至11月30日LME铝收于1950美元/吨,周变动8美元/吨;国内铝价格下跌,11月30日,收于13510元/吨,周变动-340元/吨;基差从75元/吨收窄至-45元/吨。

库存:期货铝库存LME/国内分别收于105.25万吨/55.32万吨,周变动-2/-2万吨。

氧化铝:本周各地价格小幅下跌。截至11月23日,山西、河南地区氧化铝价格略有下降,贵阳氧化铝价格不变,贵阳/山西/河南三个地区氧化铝价格分别为3140/3190/3190元/吨,周变动0/-15/-15元/吨。

原油:原油产量小幅上升,价格持续走弱

价格:截至11月30日WTI原油最新价50.93美元/桶,周变动为1.01%;布伦特原油最新价58.71美元/桶,周变动-0.15%。截至11月30日SC1809收于403元/吨,周变动为-6.39%。

供给:近期DOE原油供给维持增长。截至11月23日,美国DOE原油产量为11700千桶/日;截至10月份数据,OPEC产出日均32900千桶/日,比9月份增加127千桶/日,***为10630千桶/日,比9月份增加128千桶/日。

库存:API库存上升,EIA原油库存反弹。截止到11月23日,API原油库存为46401万桶,相比周变动为0.75%,月变动为4.16%;EIA原油库存125423万桶,比上周增加243万桶。

农产品:贸易摩擦影响仍在,整体仍震荡偏弱

新粮上市,玉米期货短期或承压运行;受贸易情绪影响豆粕价格延续弱势震荡;棉花现货价格仍在下跌。截至11月30日,玉米现货1975.75元/吨,周变动0.92%,玉米期货收盘于1953元/吨,周变动0.05%;豆粕现货3269.41元/吨,周变动-2.10%,豆粕期货收盘于2717点,周变动-11.61%;棉花现货收盘于15290元/吨,周变动-0.65%,棉花期货收盘于15105元/吨,周变动0.90%。

中信证券明明研究团队

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2018年12月6日发布的《大类资产配置周报20181206—数字货币为何下跌》中,具体分析内容(包括相关风险提示等)请详见报告。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重要声明:

本资料定位为“投资信息参考服务”,而非具体的“投资决策服务”,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需特别关注的是(1)本资料的接收者应当仔细阅读所附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2)本资料所载的信息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是中信证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同时其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也可能会因为使用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与中信证券其它业务部门、单位或附属机构在制作类似的其他材料时所给出的意见不同或者相反。(3)投资者在进行具体投资决策前,还须结合自身风险偏好、资金特点等具体情况并配合包括“选股”、“择时”分析在内的各种其它辅助分析手段形成自主决策。为避免对本资料所涉及的研究方法、投资评级、目标价格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在必要时应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4)上述列示的风险事项并未囊括不当使用本资料所涉及的全部风险。投资者不应单纯依靠所接收的相关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须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本订阅号中的所有资料版权均属中信证券。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复制本订阅号中的内容。除经中信证券认可的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为什么2018年比特币大跌了?

比特币作为一种投资品,有涨有跌很正常比特币最近的政策不好韭菜变少了年初来了一拨巅峰之后下跌是自然现象数字货币交易平台“中币”

如果比特币或其他数字货币继续下跌,黄金白银是否能有更大的活动空间?

我不知道别人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但是绝大部分看待这个问题——头条回答者都是错的,从过去的几年翻看他们的推测预测,可以得出他们预测推测都不行,很不行。

我不敢说我行不行,起码过去到现在看来,还算有点好预感。本质是,没有任何一种东西可以持续的引领风*,黄金白银肯定不如比特币的前景大。

不过我也奉劝一般人不要玩这个东西,人生经历不仅仅是财富。

继续做一个判断,8万美金明年结束之前……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高金融网 » 数字货币为什么大跌(3分钟看完数字货币分类,为什么eos这波跌的这么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