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保诚附加加倍保
中信集团:引领中国改革,最具规模的金融集团。要了解这家公司,建议看看凤凰卫视前段时间播放的中信成立30年专题片“大国风帆”,百度可以搜索到。保诚集团:应该最大的金融机构之一。1848年成立,迄今160多年历史,创造了很多个业内全球第一和唯一。第一个进行战争赔偿(2次世界大战),第一个创设少儿保险等等。。信诚人寿:中信集团和保诚集团各50%股份合资钢玉规硫评相组建,引领国内很多第一和唯一。全国第一家通俗化条款,武汉唯一准许销售投连产品的公司。过去大家印象中的保险业务员都特能说,以产品为导向,什么产品好卖就卖什么,这是以产品为导向的销售模式。而国外,是以需求为导向,客户适合多少钱存银行多少买保险多少买基金股票,保多少保额,保哪些险种都有科学依据。让客户明白为何需要保险,怎样投保最划算,买得明白买得放心,做中国最好的保险及理财方案提供者为己任。国内保险业毕竟只经历了10多年发展,有很多需要向国外学习和完善的地方,外资先进产品、服务的引入,无疑会带来有力竞争,迫使国内公司改善服务,得道实惠的是广大消费者。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中信保诚保险到期如何取出来?
保险到期了领取方式是:
1、拨打保险公司客服电话,确认所需材料,一般是被保险人的身份证、保单合同、银行卡等相关材料。
2、可携带以上相关材料前往其所属保险公司的营业网点柜台申请领取。
3、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对提交的材料审核后,会将相应的保险金直接转入其银行账户。
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保险都在到期后领取保险金,只有满期返还的保险才可以领取,具体要以保单合同中的规定为准。
深圳天威视讯有限公司总部地址
深圳市福田区彩田路(北)6001号
中信保诚基金刘锐:从大厂BOY到基金经理
具有产业视野、聚焦科技成长、业绩厚积薄发,中信保诚基金刘锐是TMT投资领域的出色选手。
炒股不如买基金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0.7.29
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7月31日,公募基金合计募集规模超过1.53万亿元,已经创下历史新高。
我在这里提醒下,买基金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实际上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在2018年的统计,只有30%的基民在过去20年是盈利的。
刘锐的特别点
先看一下刘锐的基本资料。
北京大学计算机硕士,曾任职于中国电信,在腾讯科技担任产品经理;于民生证券担任研究员。2015年4月加入中信保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2019年12月起担任信诚至远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刘锐能在较短时间里,引起市场关注,原因还在于突出的业绩。
第一、业绩突出
数据来源:Wind;信诚至远A、截至2020年8月6日
自2019年12月担任基金经理后,刘锐管理的信诚至远基金表现出色,截至2020年8月6日,该基金今年以来回报为74.04%,排名同类44/1902。
第二、注意回撤
数据来源:Wind;信诚至远A、截至2020年6月30日
信诚至远基金是一只集中在TMT行业投资的基金,科技股本身波动比较大,但刘锐控制回撤不错,年初科技股调整,不少基金出现20%以上的波动,但信诚至远最大回撤17.09%,低于同类水平。
第三、选股能力强
数据来源:Wind;信诚至远A、截至2020年6月30日
从刘锐的持股看,大多是ROE高的成长股、集中在TMT行业,大多在行业竞争力突出,股价表现也很优秀。
第四、行业配置、集中度和风格
对话刘锐:从产业角度、看TMT机会
问:能否就个人和基金,做个简单的自我介绍?
刘锐:先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我自己从背景上来看,算是之前有一定的产业经验,然后原来本科是在北大读电子系,硕士也是计算机相关专业,毕业以后先在实业工作过几年,然后在中国电信和腾讯工作过几年,然后也是2014年才转行。
之前在卖方待了不到一年,2015年来了信诚这边,然后一直在这边,就从TMT行业研究,到TMT成长组的组长,再到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也是从去年年底开始接信诚至远这个产品。
我的那个产品,契约上没有特别的一个要求,但是公司对我的要求还是以科技成长方向为主,我主要是选了科技50指数,就是算是相对走得比较强的一个指数,今年相对这个指数超额应该也还算相对比较明显。
问:您的投资方法是什么?
刘锐:我的出发点,是希望能找到一个比较可持续的一个方法论,然后能够相对来说,我还是希望自己能够长期地在这个市场中,然后能够获得一个长周期的回报,这个是我自己希望,这个方法论实现的一个目标。
接下来讲一下我自己的方法,重点就关注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就是我觉得我自己的优势,我自己的能力圈,还是之前学科的背景,再加上实业的经验,加上这么多年的经验,所以我自己觉得,投资要从产业周期的一个角度,然后去思考整个科技行业的一个部分。所以我其实大量的时间,我会去跟踪行业,我自己会从两个纬度去看整个行业的一个变化。
一个纬度就是从3-5年,5-10年,就是整个产业周期的一个大的变化,这个是我觉得,从我的角度讲,我觉得如果去做科技的这种投资,第一个要去回答的问题。
第二个层次是去看,以一年为纬度,然后去做,我会重点把精力放在有机会的细分行业,这个是第二个纬度。
所以对我来说,就是会有两部分的工作。
第一部分我需要对长周期的一些变化,然后去建立一个自己跟踪的数据库,和一些重要的指标。然后第二个纬度,就是我一般会有一个,接下来未来四个季度,然后我自己一般会列一个图,就是说未来四个季度,我自己会去重点关注,可能有机会的一些细分行业,我会把它列出来,这样的话我的精力就不会浪费在其他的一些,可能不相关的行业上。
问:和其他TMT基金经理相比,您的不同之处在哪里?
刘锐:我跟别人不一样的一点是,我自己其实对于中长期的一个产业变化,我可能跟别人看的不太一样,我自己觉得就是,因为看科技成长,其实我们去看上一个大的周期的话,其实应该是移动互联网。
我自己关注的点,都是在移动互联网这个范畴之内,然后我们去观察用户的变化,流量的变化,然后变现的一些新的模式,我自己的判断是这样的,就是我觉得现在刚好到了一个非常好的时点,就是整个的产业周期到了一个变革的时点,我自己觉得我比较认同,其实现在也可以看到很多核心公司,现在已经在做这么一个变迁。
到了2018年,我们去看三大运营商,像移动季度收入其实已经出现了负增长,就是整个,对于运营商来说,它的流量增长也遇到了一定的瓶颈。
所以我自己觉得,从产业周期的角度讲,移动互联网基本上是到了一个尾声了。
这个时候我觉得讲传统的用户红利,流量红利,基本上结束了。
这个时候可能的一些新的变化会出现在一些连接红利上。
比如说这两年,其实二级市场也在反应的就是一些新的智能硬件。
比如说像去年到今年,大家去关注TWS耳机,包括watch之类的这种新的一些产品,它其实本质上不是一个流量的红利了,也不是用户的红利,而是一种连接的红利。我觉得接下来大的一个产业变革,应该是朝着产业互联网去发展。
问:TMT行业,有哪些重点关注的变化?
刘锐:产业互联网这个东西,其实也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的。就是我们去看一下美国,现在这几年,不管是从二级市场,还是从数据表现上都有这个趋势。二级市场来看的话,其实这几年美股涨得最好的几个公司,都是云计算相关的公司,那么他们核心的一个业务,主要是2B给企业提供一些数字化的服务,然后大家去讲云计划,去讲按需付费等等,但是不管怎么样,其实最终的模式是产业互联网,是给企业附能这种商业模式。
那么从美国数据中心看到的数据增长的趋势的话,其实整个企业端的数据增长也是之前就已经超过了C端的数据增长。
现在整个的一个C端的这种流量红利,基本上是现在到头了。现在B端的流量其实刚刚起来,这里面云的增长又是最快的,也就是说真正在美国来说,它的企业上云的趋势,其实是目前最显著的。
国内刚好也到了这个时点,而且去年我觉得有两个会加速这个进程的一个变化,在我们中国这边能看到的,一个是国产替代,就是说从前年开始中兴,去年开始华为,就是这些事件后面衍生出来的一些变化。
就是说我们国内,不管是从上层还是到我们的很多核心企业,所有我们各个产业链上的核心企业,现在都有一个很强的诉求,就是希望实现国产替代,我们不能太依赖于海外的很多软件、硬件的一些产品,那么有可能在关键的时刻会受到对方的牵制,那这个国产替代是一个很强的诉求。
第二个变化,我觉得就是这次的疫情。
其实这次的疫情,我们看到的很多是短期带来很多的不确定性,但是从我的角度讲,我觉得它其实是给我们远期带来很多这种确定性的东西,但是这些东西,可能是需要我们去看3-5年,或者更长的时间,会看得更清楚,但其实它的变化已经是在实现的。
比如说第一个就是说,从这次疫情开始,大家都开始远程办公,所有人都在远程办公,但是远程办公只是我们看到的一个表象,背后所有的企业都需要去数字化,云化,把所有的数据打通,或者大家叫中台化,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都要实现打通,这个其实就是未来,我自己觉得是3-5年,或者是5-10年,非常大的一个变化。
第二个变化,还有一个变化就是我们去看今年,像美团也涨得很好,它其实就是一种刚需,我的商家跟用户,消费者接触的这种方式发生了变化。但是本质上,提供服务的这个主体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它们的业务流程会发生变化。
在疫情下,商家被提了一个新的需求,这个需求要求他必须要把业务进行一个数字化。
这次疫情过后,可能后面所有的企业,你都要,所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你全部都要新零售化,就是全部要上云,把自己的业务变得数字化,而且通过数字化去直接触达最终的用户。
是接下来从移动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它会有一个变革,就是我们国内,尤其是我们国内作为一个制造业强国,我们自己怎么样在制造业升级的过程当中,然后去借鉴整个产业互联网的一个升级,然后去真正实现所谓的这种产业升级,我觉得这个是一个很好的命题。
问:您在腾讯做过产品经理,现在转行做基金经理。科技类基金经理,您这样有产业背景的不是很多,能否介绍下这对做投资,有什么样的优势?
刘锐:我觉得对于我来说,两点不一样,作为产业背景出身的人,可能我对产业的研究相对多一些,我更多还是会看得更长一些,然后刚好我觉得这两年的市场,其实大家也是鼓励你看得更长一些。
所以其实你适当的从产业的角度去长纬度看这个事情,更好一点。
再一个就是,其实经历过2014年、2015年的那一波牛市,如果是一个产业里面出来的人,其实相对来说,大家对这种远期,就是你在公司里面待过,或者你创业过,你对这种,一个商业的落地性,远期的这种确定性,其实理解起来会更好一些。就是不太容易被这种PPT公司骗掉,这个还是有一定的好处的。
我觉得整体从我的角度讲,我会把我自己组合的跟踪和这种变动,把它的前提放在对基本面的一些研究上,其实产业的变化最根本的,就是其实如果你只看报表出来,你从报表的结果,再去推导的话,其实已经是滞后很多了。
但是你在报表之前,其实最早的变化应该是产业链的变化,就是包括我自己平常也是会去,我会做一个跟踪的数据,就是把细分行业,然后核心的一些公司,主要是围绕核心公司跟踪,数据可量化的一些跟踪,其实是能够帮你早期去判断后面的一些业绩的变化,一些基本面的变化趋势的,应该来说,产业链的验证,应该还是能帮到很多。
总结:从产品经理,到基金经理
刘锐的投资风格,是典型的TMT方向。
TMT投资,是中外股市产生大牛股最多的行业之一,诸如美国苹果、亚马逊、微软,都是TMT公司,而拿中国公司来看,腾讯、京东、网易,都是过去市场上涨惊人的TMT公司。
TMT是市场上很有吸引力的一种方向,但是一个缺点是波动比较大。
TMT的投资,难点在于公司比较新、行业变化快,企业估值高、股价波动大、未来业绩的不确定性,市场有很多的伪科技成长股,这对投资人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而中信保诚刘锐,在TMT投资,取得好业绩的原因,在于正确的投资观和方法论。
他是北京大学计算机硕士,有中国电信、腾讯的工作背景,做过产品经理,也有着多年的TMT行业投研经验。
因为有腾讯等大厂的产业背景,刘锐擅长把握产业景气周期,通过中观行业配置结合自下而上个股选择进行成长股投资,追求获得科技成长板块alpha和beta机会。
他做过产品经理,对TMT公司的判断,能够从商业落地角度分析,从而分辨出市场的伪科技公司,避免黑天鹅的风险。
他做基金经理以来,注意了长期机会和短期机会的结合,看到3-5年长期机会的同时,也把精力放在一年之内有机会的细分行业,做到了长短均衡。
他注意进行数据分析,来密切跟踪产业链的变化,通过产业链验证,去寻找上市公司的投资机会。
总体上,我认为,刘锐在用正确的、长期的、符合TMT行业方向的的办法来做事,这是他获得超额收益的根源。
刘锐的投资业绩,和他的学历、工作经验、成长密切相关,从一名腾讯的产品经理,做到一名业绩优秀的TMT基金经理,属于厚积薄发。
这也体现了中信保诚基金公司的价值观和方法论。
数据来源:银河证券,截至20200803
总体上,中信保诚基金权益产品业绩优异,公司重视自上而下判断投资时点,具备自下而上挖掘股票的能力,较为出色的投研能力在产品业绩表现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希望中信保诚基金和基金经理刘锐,能够在投资领域保持专注,为持有人创造持续稳定的超额回报。
免责声明:基金研究、分析不构成投资咨询或顾问服务,不构成投资建议,本账号发布的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作为买卖的依据。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敬请认真阅读相关法律文件和风险揭示声明,基于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理性投资,自行承担投资基金的风险。
中信保诚的创始人?
中信保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张翔燕,成立于2005年9月。
是中信集团和英国保诚合资成立的第二家金融公司,也是中国第一批成立的中外合资基金公司。
注册资本2亿元,其中中信信托占49%,英国保诚占49%,中新苏州创业投资占2%。
公司于2017年12月18日由“信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更名为“中信保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中信保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主要从事二级市场标准化证券投资,公司具备公募基金、保险公司投顾、保险资金委托投资管理、特定客户资产管理。
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等多项业务资格。截止2021年9月30日,公司管理资产总规模达1604亿,其中公募产品规模1365亿,非货币基金规模1204亿,排名33/147(数据来源:中信保诚基金、WIND)。
德州扒鸡集团在哪
山东省德州市经济开发区晶华大道北首
香港保诚公司地址
英国保诚的地址有几个,但是总部在海港城保诚大厦,想了解保诚产品可以百度香港保险徐tiger,有很多香港保险文章可以了解。
中信旗下子公司有哪些?
中信集团子公司有:
一·金融类子公司:
中信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中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中信投资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
中信银行(国际)有限公司
中信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
信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合资保险公司)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
中信新际期货有限公司(合资期货经纪公司)
中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中信资本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信诚基金有限公司
二·实业类子公司
中信国安集团公司
中信泰富有限公司(上市公司)
中信澳大利亚公司
中信(香港)集团有限公司
中信华东(集团)有限公司
中信华南(集团)有限公司
中信深圳(集团)公司
国华国际工程承包公司
中信地产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院
武汉建筑设计院
中信金属公司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
中信天津工业发展公司
中信机电制造公司
渤海铝业有限公司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网络有限公司
中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资源控股有限公司(上市公司)
三·服务类子公司
中信国际合作公司
中信物业服务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社
中信旅游总公司
中国国际经济咨询公司
亚洲卫星控股有限公司(上市公司)
中信海洋直升机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
中信文化传媒集团
中信国际商贸有限公司
鸿联九五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爆料”中信保诚基金子公司原董事长被抓管理层私营“马甲私募”谋利?
(上海信托圈)
2013年4月19日,中信系旗下中英合资基金——中信保诚基金的子公司中信信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信信诚)获准成立。谁都不会想到,仅4年过后,中信信诚时任董事长包学勤就被调查,总经理隋晓炜被迫离职。围绕着中信保诚旗下子公司中信信诚所产生的一系列资管和私募公司将迎来考验。
目前中信保诚的外方股东英国保诚集团是否完全掌握其中事实,令人疑惑。
中信系“外围”被指敛财忙
围绕着中信保诚子公司中信信诚,自2013年以后,出现了一系列“中信系外围”。
公开资料显示,隋晓炜历任中信证券高级经理、中信控股高级经理、中信保诚市场总监和副总经理、中信信诚董事和总经理。
中信保诚2017年1月14日的一份公告显示,经公司董事会决议,隋晓炜专职担任中信信诚总经理,不再兼任中信保诚的副总经理。
不过,如此蹊跷的事情,必有来由。
“近期中信信诚的资管计划很多风险暴露,导致隋晓炜被免,但人不能走,要清理风险。时任中信信诚董事长包学勤被抓了,总经理隋晓炜也被免,被抓具体时间不清楚,隋晓炜是刚被免不久。”接近监管层的知情人士告诉记者。
上述知情人士透露,包学勤当时是中信信托副总经理兼中信信诚董事长,经常把中信信托的次等项目塞到中信信诚大搞资金池。被基金协会叫停后,随后包学勤在中信信托也受到影响,继续在中信系内迁徙,如今被抓可能与审计署对中信信托去年的审计有关。
“这可能是推倒中信的第一张骨牌。中信信诚被中国基金业协会暂停备案后,隋晓炜做法人,又成立了上海信诚,而这家公司实际上没有牌照,继续对外以信诚的牌子开展业务,现在更名为上海信喜。用信诚这个名字,连信诚的外方股东英国保诚都不知道。”上述知情人士如是说。
《华夏时报》记者从企查查平台查阅有关工商信息发现,2015年3月,确实有一家名为上海信诚财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海信诚)的公司成立,法人代表隋晓炜,股东为中信锦绣资本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信锦绣)和上海誉为资产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主要人员是王茂昌(监事)和王娇娇(执行董事兼总经理)。
2018年3月26日,上海信诚经历了一轮“金蝉脱壳”式改变。不仅公司名字变为“上海信喜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海信喜),投资人股东中信锦绣消失了,新增尚炳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隋晓炜变成了王娇娇。
“王茂昌、许康杰都是中信信诚的风控合规负责人,隋晓炜的嫡系。中信锦绣则是包学勤之后任职董事长的公司。中信信诚的整改实际上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甚至因为脱离了监管,更加无所顾忌,整个公司的运营模式就是卖牌照。谁都可以对外号称信诚的人,只要有业务就可以拿提成,现在遭惩罚了,隋晓炜被免职,留下处置风险,包学勤被抓,但留下的烂摊子很大,而且监管有失察之处,任由信诚的品牌对外使用。”上述知情人士表示。
记者了解到,上海信诚和上海信喜都没有作为私募基金管理人到中国基金业协会备案。
北京大学一位法学教授告诉记者,第三方理财公司很多都没有到中基协备案,中基协也没办法。因为私募基金的监管在中国还是起步阶段,只有那些准备做品牌的基金管理人才去备案,大量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不过是资金贩子,能赚几笔钱就赚几笔。尽管中基协不能强制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备案,但像中信信托旗下的公司还是应该规范化运作的,采取这种金蝉脱壳式的做法,特别是滥用信诚之名,确实很不齿。
“如果上海信诚没在中基协作为私募基金管理人备案却发行资管产品,属于逃避中基协对中信信诚禁业期处罚,要看中基协对这种规避行为是否有监管对策,若无,上海信诚就钻了法律空子。当然,对于中信这样的行业旗舰实在不该。”上述法学教授表示。
上述知情人士透露,上海信诚这类基金子公司的马甲2017年以后是明令禁止了。2016年年底实行《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管理规定》之后,基金子公司以单位名义参股的也不得再登记私募,已登记的要清理。
“隋晓炜们”的操作
“中信信诚在包学勤的带领下,彻底把中信信托的人员和管理方式都带了过来,证监会对此毫无监管经验。最后到底中信信托的人马,做了多少业务,拿走多少利益,留下多大窟窿,证监会或许难以全部掌握。但随着包学勤事发,相信麻烦会越来越大。”上述知情人士称。
上述知情人士也指出,隋晓炜等人原本就在中信保诚任要职,按规定,不得私自在其他的私募和资管公司任职,务必向证监会报告。
“隋晓炜曾作为上海信诚的法人代表,基金子公司副总经理未经批准任职其他公司就是违规。从监管上说,高管任何职务变动都要向证监会报告。从业务上说,两家公司有没有利益冲突,中信保诚外方股东知道么?严重地说都可以算职务侵占犯罪。这不是私募,这是基金子公司,隋晓炜是从中信保诚副总的位子上过去的,别说高管,任何一个基金公司从业人员都不得未经批准在其他公司兼职,许康杰、王茂昌还都是中信信诚的风控合规负责人。”上述知情人士指出。
公开资料显示,许康杰在2013年6月至2016年3月25日在中信信诚风险合规部负责风险管理。王茂昌在2013年8月至今,在中信信诚任职合规总监,但在2016年5月后又在上海信权资产管理公司(上海信权)任风控合规负责人。殷宇飞从2013年6月至今在中信信诚担任董事总经理,自2016年5月起在上海信屏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信屏)担任总经理。
根据证监会《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管理规定》第4条规定“……基金管理公司与其子公司、受同一基金管理公司控制的子公司之间不得存在同业竞争”。第13条规定“……未经证监会批准,基金管理公司不得设立或变相设立子公司”。
“上海信诚基本上属于变相设立的子公司。但要确定‘隋晓炜们’设立上海信诚,是公司行为还是个人行为。如果是公司行为,就可以用上述两条;如果是隋晓炜的个人行为,那他就属于违反《公司法》149条下的公司高管的竞业禁止等忠实义务,严重的(比如因此给原雇主造成重大损失)甚至可能追究刑事责任。”上述法学教授认为。
不过,“中信系外围”不仅上海信诚一家。
在中国基金业协会的官网上显示,上海信权2015年11月成立,属于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法人代表许康杰,殷宇飞是总经理,王茂昌是合规风控信息填报负责人。
在企查查平台显示,上海信权的股东是吴一舟和于悦,未见中信信托的身影。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8月,殷宇飞从总经理职位上退出,与此同时,许康杰也从法人代表中退出,该公司连住所地址都变更了。
虽然看似和中信信托无关,但实际上另有关联。上海信权对外投资上海揽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占其41.15%的股份。该公司成立于2015年7月30日,中信信诚曾出资17000万元,不过中信信诚于2016年11月退出,上海信权接盘其中7000万元的份额,另外深圳市前海惠富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出资1亿元接盘。
同样在中国基金业协会的官网能查到上海信屏的相关信息,成立于2015年7月,同样属于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法人代表许康杰,总经理殷宇飞,合规风控信息填报负责人王茂昌。这几乎就是复制上海信权,连办公地址都在同一层楼。
在企查查平台显示,该公司股东刘志刚和许萍,同样未见中信信托的身影。同样,2017年11月底,该公司也发生了极大变动,投资人(股权)变更中,王茂昌退出,新增许萍。同时,王茂昌退出监事,由许萍代替。
有意思的是,王茂昌于2017年8月底才新增成为该公司的股东,短短3个月,来去匆匆。不过,未显示许康杰从该公司法人代表中退出。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信屏投资控股了一家名为深圳信城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公司,上海信屏占其60%的股份,另外40%的股份归属于中信信诚。看似复杂的关系,穿透后,依旧和中信信诚关系紧密。深圳信城投资管理合伙企业目前已经被注销。
兜兜转转,都是中信信诚的高层管理人员与中信信诚通过各种方式成立私募基金或者资产管理公司进行运作。
“许康杰、王茂昌都是中信信诚的风控合规负责人,中信信诚是中信信托和英国保诚合资,约定各管7年,刚好英国保诚的7年结束了,由中信信托管理。中信信托利用机会设立基金子公司中信信诚,实际完全由中信信托控制,沦为中信信托的项目部,也引入了中信信托的管理方式。中信信托就自带一堆外围,比如中信锦绣。中信信诚资金池被查后,就想利用上海信诚做马甲继续开展业务,当时还大肆招人,有H5的招聘广告,这种方式就是牌照变现。利用中信和保诚的品牌,混淆监管附带的国家信用,出租牌照,中饱私囊,在法治国家这就是犯罪。他们也觉得自己太过,又改名又退出,肯定看到包学勤事发,赶紧掩盖起来。”上述知情人士表示。
“这帮人是把牌照信用彻底榨干了,出了风险要么找中信,要么找监管,赚了钱都进了自己腰包。这名义上是央企加外资的合资,实际上就为几个人所控制。”上述知情人士称。
来源:华夏时报
(上海信托圈留言功能已开通,欢迎评论!)
上海信托网:http://www.shxtw.net
『免责声明』上海信托圈-致力于尊重版权,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由于一些原因未能找到原作者,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涉及版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信诚更名为中信保诚
中信保诚即中信保诚人寿,是一家保险公司。原名为“信诚人寿”,2017年5月25日,保监会下发批复表示,批准信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变更公司名称为“中信保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中信保诚由中信集团和保诚集团各50%股份合资组建,引领国内很多第一和唯一。全国第一家通俗化条款,武汉唯一准许销售投连产的公司。过去大家印象中的保险业务员都特能说,以产为导向,什么产好卖就卖什么,这是以产为导向的销售模式。而国外,是以需求为导向,客户适合多少钱存银行多少买保险多少买基金股票,保多少保额,保哪些险种都有科学依据。让客户明白为何需要保险,怎样投保最划算,买得明白买得放心,做中国最好的保险及理财方案提供者为己任。国内保险业毕竟只经历了10多年发展,有很多需要向国外学习和完善的地方,外资先进产、服务的引入,无疑会带来有力竞争,迫使国内公司改善服务,得道实惠的是广大消费者。公司名称变更说明:信诚人寿此次拟变更的仅为公司中文名称,原有英文名称仍保持不变。此次更名是为了让公司的中英文名称保持一致,充分借助双方股东的牌优势,来提高公司的知名度和竞争力,进而更好地推动业务全面发展。但此次名称变更不涉及公司股权变更,公司仍由中国中信有限公司和英国保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股,双方各占50%股份”。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