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资产收益率=利润率×资产周转率”什么意思
ROE=效益*效率*杠杆率
财务管理中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公式
有二种方法净资产收益率=报告期净利润/期末净资产(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报告期净利润/平均净资产(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也叫净资产报酬率也叫权益报酬率也叫股东权益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计算公式是什么
净资产收益率计算公式是:权益净利率=(净利润÷股东权益)×100%。净资产收益率,是衡量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是指利润额与平均股东权益的比值。净资产收益率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用以衡量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其中,净利润=税后利润+利润分配;净资产=所有者权益+少数股东权益。资料拓展净资产收益率也叫净值报酬率或权益报酬率,该指标有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另一种是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不同的计算方法得出不同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结果,那么如何选择计算净资产收益率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计算公式中计算出的指标含义是强调年末状况,是一个静态指标,说明期末单位净资产对经营净利润的分享,能够很好的说明未来股票价值的状况,所以当公司发行股票或进行股票交易时对股票的价格确定至关重要。另外全面摊薄计算出的净资产收益率是影响公司价值指标的一个重要因素,常常用来分析每股收益指标。在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计算公式中计算出的指标含义是强调经营期间净资产赚取利润的结果,是一个动态的指标,说明经营者在经营期间利用单位净资产为公司新创造利润的多少。它是一个说明公司利用单位净资产创造利润能力的大小的一个平均指标,该指标有助于公司相关利益人对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作出正确判断。
如何计算“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不能完全按照公式来,非经常损益也不光是营业外收支净额啊,其他的比如说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交易性金融资产出售的损益,**补贴等都要算进去的。你出现吧,我这里有个表,专门算这个的!我给你!
同一控制下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
总结:
报告期发生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计算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时,被合并方的净资产从报告期期初起进行加权;计算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时,被合并方的净资产从合并日的次月起进行加权。计算比较期间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时,被合并方的净利润、净资产均从比较期间期初起进行加权;计算比较期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时,被合并方的净资产不予加权计算(权重为零)。
报告期内发生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合并方在合并日发行新股份并作为对价的,计算报告期末的基本每股收益时,应把该股份视同在合并期初即已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处理(按权重为1进行加权平均)。计算比较期间的基本每股收益时,应把该股份视同在比较期间期初即已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处理。计算报告期末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每股收益时,合并方在合并日发行的新股份从合并日起次月进行加权。计算比较期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每股收益时,合并方在合并日发行的新股份不予加权计算(权重为零)。
报告期发生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合并方在合并日发行新股份并作为对价的,计算报告期和比较期间的稀释每股收益时,比照计算基本每股收益的原则处理。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母公司支付的对价,会减少期初的净资产,从减少的次月开始加权计算。(见视野案例一)
视野问题:
一、请教陈老师!扣非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计算的问题
IPO中碰到如下问题:A公司2019年10月发生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以现金3000万元收购B公司。
公司A/B的基础情况见附图
(1)可比期间扣非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按照《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及披露》(2010年修订),计算比较期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时,被合并方的净资产不予加权计算(权重为零)。是否2018加权平均净资产=(3500+4000)/2,分子=500+300(净利润权重不需要为0吗?)(2)当期扣非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扣非加权平均净资产=4000+(500+200)/2+(2400+2500)/2*2/12-3000*2/12
分子净利润=500+200+300+100(同问题1,是否需要加权)请教陈老师,上述指标计算是否有误,个人的理解较另一帖子中有出入,还望老师指正。
CYW:
由于同一控制下合并发生在2019年,因此2018年度(可比期间)的扣非后净资产收益率就是A本身的扣非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2019年度的扣非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
1、分子:500+200+100=800.即:A的全年净利润+B的合并日后净利润。
(wr备注:净利润、扣非净利润不用考虑权数)
2、分母:=4000+(500+200+100)/2+(2400-3000)*2/12=4300,即:A的期初净资产、全年净利润均正常计算;B的合并日净资产视同在合并日新增;因支付合并对价的现金视同在合并日减少权益,后两者均以合并日为界进行加权计算。
(wr备注: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母公司支付的金额,会减少期初的净资产,从减少的次月开始加权计算)
二、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每股收益的计算
请教陈老师,
被审计单位2019年12月底通过定向增发的形式同一控制下合并了兄弟公司。2019年年报时,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将被合并方的利润纳入合并范围。在2020年半年报中,需要披露2019年上半年的每股收益。被审计单位没有优先股,认股权证等。
1、在计算2019年上半年每股每股收益时,使用的归母利润是不包含被合并方的利润,还是需要包含被合并2019年的利润?
2、使用的普通股数,使用未定向增发前的股数,还是使用定向增发后的股数?
3、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需要怎样考虑普通股股数?
CYW:
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及披露(2010年修订)》(证监会公告[2010]2号)第八条:
报告期内发生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合并方在合并日发行新股份并作为对价的,计算报告期末的基本每股收益时,应把该股份视同在合并期初即已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处理(按权重为1进行加权平均)。计算比较期间的基本每股收益时,应把该股份视同在比较期间期初即已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处理。计算报告期末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每股收益时,合并方在合并日发行的新股份从合并日起次月进行加权。计算比较期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每股收益时,合并方在合并日发行的新股份不予加权计算(权重为零)。
报告期发生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合并方在合并日发行新股份并作为对价的,计算报告期和比较期间的稀释每股收益时,比照计算基本每股收益的原则处理。
据此:
问题1、2:扣非前每股收益,使用的归母利润是需要包含被合并2019年的利润;使用的普通股数是定向增发后的股数。扣非后每股收益则相反。
3、稀释每股收益计算中对此问题的考虑与基本每股收益一致。
三、同一控制下吸收合并ROE计算问题
根据9号文,在计算ROE时,"报告期发生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计算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时,被合并方的净资产从报告期期初起进行加权;计算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时,被合并方的净资产从合并日的次月起进行加权。"
如果是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吸收方吸收合并前后均无子公司,无需编制合并报表的情况,仅在合并时点将被吸收方的净资产纳入吸收方,不对期初的损益进行调整,这种情况下,计算扣非前ROE还需要按期初加权吗?
CYW:
不需要。如果吸收方无合并报表,在其个别报表层面无需就同一控制下吸收合并事项进行追溯的,则自然在计算扣非前ROE时就不再需要自期初起加权了。这与报表列报的口径是一致的。
有人补充:
个人理解不需要。通常意义上说的是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指的都是“控股合并”,9号文应该也是。根据证监会对非经常性损益的界定“(十二)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子公司期初至合并日的当期净损益”,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需要追溯调整,追溯的被合并方净利润为非经常性损益。所以9号文中报告期发生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不扣非的,分子含着被合并方期初至合并日的当期净损益,分母净资产也要对期初进行加权了;扣非的,分子扣除了被合并方期初至合并日的当期净损益,分母净资产也要从合并日的次月起进行加权。可以理解成配比。而吸收合并不存在追溯调整,也就不适用追溯加权期初了。
手把手计算加权平均ROE和摊薄ROE
刚好西门今年参加了企业财报阅读的计划,上周主要学习《古井贡酒:2021年年度报告》的学习。
群友“爱和自由”对“净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摊薄”有一些疑问,今天西门就花了一点儿净资产收益进行计算。
西门打开了群友所说的雪球的网站,查找了古井贡酒2021年的数据,确实上面写的两个净资产收益率分别是:
那么它们究竟是怎么计算的呢?又有什么区别呢?我们应该看哪个呢?
带着这些疑问,请往下看,西门一一为你揭秘。
净资产收益率又叫股东回报率,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
净资产收益率,英文缩写ROE(ReturnonEquity)。看字面意思也容易理解,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净资产。
例如2019年公司A用1000万元挣了200万元,那么ROE=200/1000=20%
虽然我们天天提净资产收益率,但实际上它有很多类型的,一时间很容易让人晕乎,比如:
因为我们的疑问点主要集中在资产收益率-摊薄和加权净资产收益率这两个身上,接下来我们来揭秘下它们到底是怎么计算的。
净资产收益率-摊薄的指标含义是强调年末状况,是一个静态指标,说明期末单位净资产对经营净利润的分享,能够很好的说明未来股票价值的状况,所以当公司发行股票或进行股票交易时对股票的价格确定至关重要。
另外全面摊薄计算出的净资产收益率是影响公司价值指标的一个重要因素,常常用来分析每股收益指标
净资产收益率-摊薄=报告期净利润/期末净资产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的指标含义是强调经营期间净资产赚取利润的结果,是一个动态指标,说明经营者在经营期间利用单位净资产为公司新创造利润的多少。
它是一个说明公司利用单位净资产创造利润能力的大小的一个平均指标,该指标有助于公司相关利益人对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作出正确判断。
加权资产收益率=报告期净利润/年平均净资产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官网提供的文件《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及披露》(2010年修订)的计算方法。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P0/(E0+NP÷2+Ei×Mi÷M0–Ej×Mj÷M0±Ek×Mk÷M0)
其中:
因为我们计算的是加权资产收益率(不是加权扣非资产收益率),且2021年报告周期内仅有分红这个减少资产的情况,所以我们将公式简化为: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P0/(E0+NP÷2–Ej×Mj÷M0)
其中:
计算过程:
翻开2021年财报P7,查得2021年古井净利润P0=NP=2,297,894,413.25元
翻开2021年财报P8,查得2021年期初净资产E0=10,043,288,013.73元
翻开2021年财报P42,查得2020年度(是2020年,而非2021年)分红Ej=755,400,000.00元,另外M0=12,Mj=6(6月已分红完毕)
根据公式,易得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P0/(E0+NP÷2–Ej×Mj÷M0)=2,297,894,413.25/(10,043,288,013.73+2,297,894,413.25/2-755,400,000.00*6/12)=2,297,894,413.25/10814535220.355=21.25%
净资产报酬率的计算公式是什么?速看~
净资产报酬率的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净资产报酬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合理的净资产收益率是多少?
1.如果净资产收益率大于39%,可能是不稳定因素造成的,可以忽略不计。
2.如果净资产收益率低于15%或更低,说明公司的额度管理可能只是纸上谈兵,没有实战经验,或者管理层管理能力不高,无法创造最大效益。投资者需要重新考虑相关问题。
3.不同的行业,企业的资产收益率不同。根据公司现状,可适当采用财务杠杆,促进资产收益率的持续提高。
4.如果一个企业处于上升期,就更应该关注它的上升空间和上升周期性,尽量让企业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
净资产报酬率和净资产收益率是一样的吗?
净资产收益率是净利润占平均股东权益的百分比,即净资产收益率=税后利润/所有者权益。净资产收益率反映了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用于衡量公司使用自有资本的效率。指数越高,投资回报越高。该指标反映了自有资本获得净收入的能力。
总资产报酬率又称总资产利润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息税前盈利与平均总资产的比值,即资产报酬率=(净利润+利息支出+所得税)/平均总资产×100%。它用于评价企业运用全部资产的整体盈利能力,是评价企业资产运营效率的重要指标。
综上,净资产报酬率和净资产收益率是不一样的。投资者在选股时,可以将两个指标结合起来分析,这样准确率更高。
往期文章推荐~
预计建设投资800万元(含建设期利息20万元),并全部形成固定资产。固定资产使用年限10年,运营期末残值50万元,试计算折旧费
资产原值:800万,折旧年限10年,残值率:50/800=6.25%,每年折旧额=800*(1-6.25%)/10年=75万
净资产收益率计算公式
净利润/(资产-负债)
净资产收益率计算球背此胞烟公式中,净利润是指归属母九源花田星度合山校展公司净利润还是仅指实际似的净利润
净资产收益率计算公式中,净利润是指实际的净利润,而非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又称股东权益收益率,是净利润与平均股东权益的百分比,是公司税后利润除以净资产得到的百分比率,该指标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用以衡量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指标值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简单地说:净资产收益率=税后净利润/净资产*100%;影响净资产收益率有三个要素,要配合这三个要素来看,一是利润率,二是总资产周转率,三是财务杠杆也就是(总资产/净资产)。扩展资料:净资产收益率可衡量公司对股东投入资本的利用效率。它弥补了每股税后利润指标的不足。例如。在公司对原有股东送红股后,每股盈利将会下降,从而在投资者中造成错觉,以为公司的获利能力下降了,而事实上,公司的获利能力并没有发生变化,用净资产收益率来分析公司获利能力就比较适宜。如果说净资产收益率的年度目标值是2.8%,至4月末,净资产收益率为1.6%合理;净资产收益率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长(假定各月净利润均为正数)。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净资产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