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基期股票市价总值具体数值是多少
基期指数是1000点,按照现在3000点估算,把现在的市价总值除以3就可以了
全球优秀指数大盘点(第一期)|A股宽基指数篇(2021年7月9日更)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接下来两三天,我们会持续更新这个系列,在这个系列文章中,我将整理盘点全球范围内一些优秀的指数,并为大家详细分析比较每一个指数,力求用最简单易懂的语言,让大家对这些指数有全面立体的认知。
希望能帮助大家真的弄懂你的投资,希望这个系列文章对大家能有所帮助吧!
文章按照指数编制特征分类整理,整理得比较全面,整个系列最终篇幅会比较长,建议收藏,方便以后找到!
作为这个系列的第一期,我们先来盘点一下A股中最优秀、最具代表性的一些宽基指数吧~
No.1
大盘宽基指数
沪深300指数
由上海和深圳证券市场中市值大、流动性好的300只股票组成,综合反映沪深两市大盘与中盘股的整体表现。
成分股行业分布相对比较均匀,金融地产、消费、工业、医*、科技几个板块之间的占比差距不大,不会过分受到单一板块的影响!
十大权重股中银行、白酒、光伏、白色家电、医*都有,行业比较分散。
成分股集中度方面,十大权重股中,占比最高的贵州茅台也仅有5.99%,持股比较分散。
上证50指数
由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中规模大、流动性好的最具代表性的50只股票组成,反映沪市中最具影响力的一批龙头公司的股票价格表现。
成分股行业比较集中,金融地产和消费占据绝对主导,金融地产占比37%,消费占比28%,两个行业就占据了65%的权重。
十大权重股跟沪深300比较接近,但是成分股数量比沪深300更少,权重比沪深300更集中。
第一大权重贵州茅台的占比就达到了15.86%,其他几只成分股的比例也高出在沪深300中的占比。指数会比较依赖贵州茅台和银行板块的表现。
深证100指数
由深圳证券市场中市值大、流动性好的100只股票组成,成分股同时包括了深交所主板和创业板的股票。
成分股都是我们口中经常提到的核心赛道,新能源、半导体、消费、医*占据主导。
成分股集中度方面,十大权重股中,占比最高的宁德时代也仅有7.13%,持股还算相对比较分散。
十大权重股中,新能车、半导体、白酒、白色家电、医疗、券商、银行都有,行业还算比较分散。
其他大盘宽基指数
以下几个大盘相关的指数可做了解,但没有投资必要:
1.上证综合指数:
就是人们口中经常提到的“大盘3000点”中的大盘,但是这个“大盘”指的就不是大市值的意思了。
指数由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符合条件的所有股票组成,目前共有1590只成分股,反映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
2.深证成分股指数:
由深圳证券市场中市值大、流动性好的500只A股组成,反映深交所上市企业的整体表现。
3.中证100指数:
由沪深300指数成份股中规模最大的100只股票组成,综合反映中国A股市场中最具市场影响力的一批超大市值公司的股票价格表现。与沪深300指数相似度极高!
4.央视财经50指数:
在沪深A股中从“创新、成长、回报、治理、责任”五个维度分别选取得分前10名,共计50名作为样本股组成指数。成分股约92%的权重包含在沪深300中,也可以看成沪深300策略指数。
5.中证800指数:
中证800指数的编制方案很简单,就是由沪深300和中证500两个指数的成份股共同组成的,综合反映A股市场大中小市值公司的股票的表现。(这个指数比较重要,下一个部分会做更详细介绍)
本章小结
以上所有指数中,沪深300是大盘宽基指数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只,相对更全面,大多数的明星主动基金都是以沪深300作为参考标准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大盘宽基指数。
上证指数对标深证成指,分别代表了沪深两市的整体水平。上证50对标深证100,都代表了各自市场的大盘龙头股表现。
中证100同沪深300相似度极高,没有必要;央视财经50指数相比沪深300加了优选策略,历史业绩表现略优于沪深300,可以考虑。
No.2
中小盘宽基指数
创业板指/创业板50指数
创业板指数由创业板中市值大、流动性好的100只股票组成,反映创业板市场的运行情况。
而创业板50指数由创业板市场中日均成交额较大的50只股票组成,反映了创业板市场内知名度高、市值规模大、流动性好的企业的整体表现。
其实说创业板指和创业板50指数是中小盘指数已经不是很贴切了,尤其是创业板50指数。如今,创业板指的平均市值达到了768亿,创业板50指数的平均市值甚至达到了1153亿,沪深300的平均市值也只有1667亿,这还能说创业板50是中小盘指数吗?
而我依旧把这两个指数放到这里讲,是为了提醒大家,这是很多投资者普遍存在的误区,以为名字中有创业就应该是一些中小市值的企业吧?实际上,这两个指数的成分股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大企业。
从上面创业板50的前十大权重股也能看出来,指数是极度偏向于新能源赛道的,并且由于指数不设权重上限,导致如今指数的权重严重失衡,宁德时代一家独占20%的权重,对创业板指和创业板50指数的表现影响巨大。
另外,创业板两个指数中,新能源、医*的占比是极高的,两个板块就占了65%左右的权重,芯片、信息技术再占去20%,创业板基本上可以理解为新能源、医疗、芯片赛道龙头的结合体了。
指数受到单一行业的影响巨大,这一点我在以前的文章也多次提到过了。
中证500指数
相比创业板两个指数,中证500就可以算是比较纯正的中小盘指数了,平均市值仅有246亿。
指数由从A股中剔除沪深300指数成份股及总市值排名前300名的股票后,总市值排名靠前的500只股票组成(可简单看作市值排名301~800的股票组成的指数),反映中小市值公司的股票价格表现。
中证500相对来说更偏向传统行业,行业还算相对分散。从下图前十大权重股也能看出,我们耳熟能详的企业比较少,估计很多朋友也就酒鬼酒有所耳闻吧。
成分股集中度方面,持股可以说是相当分散,第一重仓的天赐材料也仅占0.98%的权重,这是由于这500只成分股的市值都比较接近,权重分配就变得平均了。
这样,中证500的表现不会过分依赖某一只或者某几只个股的表现,而是由整体共同决定的。
中证800指数
中证800指数的编制方案很简单,就是由沪深300和中证500两个指数的成份股共同组成的,综合反映A股市场大中小市值公司的股票的表现。
由于中证800也是市值加权的,所以理所当然沪深300成分股的影响要远高于中证500成分股的影响,所以中证800与沪深300也是非常接近的。(中证500成分股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
从上图也能看得出来,中证800的前十大权重股同沪深300完全一致,只是权重略有下降,毕竟成分股变多了嘛,再怎么也得分出去点。指数的行业分布自然也不用多说了,也同沪深300一致。
所以,有人可能会疑问了,中证800既然同沪深300相似度极高,平均市值也达到了779亿,理应算作大盘指数才对啊。
是的,大家想的没错,中证800确实更偏大盘一些,但是,我把中证800放在这里,主要还是为了引出我们下面要介绍的这个中小盘指数中证1000。
中证1000指数
中证1000同中证800的关联比较强,是由A股中剔除掉中证800指数成份股后,规模偏小且流动性好的1000只股票组成,综合反映A股市场中一批小市值公司的表现。
中证1000指数的平均市值仅有116亿,连中证500的一半都不到,沪深300的十分之一都不到,这个指数就是绝对意义的小盘指数了。
成分股权重非常分散,最高的华测检测的权重也仅有0.77%,这一特点跟中证500有些相似,所以中证1000指数的表现也不会过度依赖某个单一个股,而是这些小盘股整体的表现。
中小100/中小300指数
选择原中小板市场中市值大、流动性好的100只/300只A股股票作为样本,反映中小板市场的运行情况。
前段时间中小板已经被取消了,但是部分相关指数的跟踪基金还是可以投的。但是我想说的是,中小100指数的平均市值也已经达到了809亿,整体也偏大了。
成分股也以之前炙手可热的抱团股为主,所以在如今行情轮动的格*下(2020年7月)把中小100或者中小300当成中小盘去投也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本章小结
几个指数中,也就中证500和中证1000相对来说更符合中小盘属性。而创业板、创业板50、中证800都不能按照中小盘的思路去投,是投资者普遍存在的误区。
在年后抱团崩塌的情况发生后,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大盘始终横盘消耗估值,而中小盘反倒受益稳定上涨的格*。由于大盘成长风格的基金近两年过于强势,已经严重地透支了未来,需要时间换空间。
而相比这些大盘,中小盘之前始终被压制,在抱团松动的如今,中小盘后续会有持续稳定的行情的概率还是相当高的,至少如今中小盘的配置逻辑是合理的。
中证500和中证1000两个指数,今年非常值得大家重点关注,并适当参与!
全球优秀指数大盘点系列第一期的内容就这么多,下一期我再来为大家盘点A股中一些景气度高,长期表现优秀的行业指数吧,明天下午整理好了就发,感兴趣的可以期待一下。
投研结合,武装头脑,智慧投资,希望我们的内容能帮到更多投资者玩转基金投资~
免责声明:文章涉及的所有基金不作为投资推荐,希望大家充分学习了解后能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扫码加入粉丝答疑群学习更多投资技巧
点个“在看”支持一下呗~
上证A股指数的基期指数为()点。
C
上证50指数基期市值具体数值是多少?
计算公式上证180和上证50指数以“点”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3位。上证180和上证50指数采用派许加权综合价格指数公式进行计算,计算公式如下:报告期指数=报告期成份股的调整市值×1000/基期,其中,调整市值=Σ(股价×调整股本数),基期亦称为除数。指数计算中的调整股本数系根据分级靠档的方法对样本股股本进行调整而获得。要计算调整股本数,需要确定自由流通量和分级靠档两个因素。当样本股名单、股本结构发生变化或样本股的调整市值出现非交易因素的变动时,采用"除数修正法"修正原除数,以保证指数的连续性。
上证指数是怎样算出来的?
上证系列指数的计算上证指数系列均以“点”为单位。基日、基期与基期指数基期亦称为除数上证180指数是1996年7月1日起正式发布的上证30指数的延续,基点为2002年6月28日上证30指数的收盘指数3299.05点,2002年7月1日正式发布。上证50指数以2003年12月31日为基日,以该日50只成份股的调整市值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1000点,自2004年1月2日起正式发布。上证红利指数以2004年12月31日为基日,以该日所有样本股的调整市值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1000点,自2005年1月4日起正式发布。上证综合指数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日,以该日所有股票的市价总值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100点,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发布。新上证综指以2005年12月30日为基日,以该日所有样本股票的总市值为基期,基点1000点,自2006年第一个交易日正式发布。上证a股指数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日,以该日所有a股的市价总值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100点,自1992年2月21日起正式发布。上证b股指数,以1992年2月21日为基日,以该日所有b股的市价总值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100点,自1992年8月17日起正式发布。分类指数以1993年4月30日为基日,以该日相应行业类别所有股票的市价总值为基期,基期指数统一定为1358.78点(1993年4月30日上证综合指数收盘值),自1993年6月1日起正式发布。上证基金指数以2000年5月8日为基日,以该日所有证券投资基金市价总值为基期,基日指数为1000点,自2000年6月9日起正式发布。2.计算公式上证指数系列均采用派许加权综合价格指数公式计算上证180指数上证成份指数以成份股的调整股本数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报告期指数=报告期成份股的调整市值/基日成份股的调整市值×1000其中,调整市值=∑(市价×调整股本数),基日成份股的调整市值亦称为除数,调整股本数采用分级靠档的方法对成份股股本进行调整。根据国际惯例和专家委员会意见,上证成份指数的分级靠档方法如下表所示。比如,某股票流通股比例(流通股本/总股本)为7%,低于10%,则采用流通股本为权数;某股票流通比例为35%,落在区间(30,40)内,对应的加权比例为40%,则将总股本的40%作为权数。流通比例(%)≤10(10,20](20,30](30,40](40,50](50,60](60,70](70,80]>80加权比例(%)流通比例20304050607080100上证50指数上证50指数采用派许加权方法,按照样本股的调整股本数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报告期指数=报告期成份股的调整市值/基期×1000其中,调整市值=∑(市价×调整股数)。调整股本数采用分级靠档的方法对成份股股本进行调整。上证50指数的分级靠档方法如下表所示:流通比例(%)≤10(10,20](20,30](30,40](40,50](50,60](60,70](70,80]>80加权比例(%)流通比例20304050607080100
上证指数每天的走势怎么计算出来的?
上涨指数的每天走势是由所有在上证指数内的个股的涨跌叠加计算而来的。
上证指数及运算上海证券综合指数
(简称上证指数)是指所有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全部上市股票的综合,反映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价格的变动情况。
计算:
上证综合指数等以样本股的发行股本数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
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指数=(报告期成份股的总市值/基期)×基期指数
其中,总市值= Σ(股价×发行股数);2005年12月30日为基日,以当日所有样本股票的市价总值为基期;基点为1000点。
每日指数变动在股市,对个股而言,因为它的买入卖出力量较量,而且买卖力量不均,所以每都有涨跌状态,随着涨跌,市值也随着变化。
依据每个个股的最新市值的变化,进行加权计算,就能计算出最新指数。也能计算出指数变化幅度。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看法,我是小飞哥,喜欢的可以加我关注。
如果你有其余看法,欢迎下方评论哦!?
上证指数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上证指数是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市场上全部A股的价格权重加权计算得出的。其计算公式如下:上证指数=(当日收盘总市值/基日总市值)* 基日指数其中,当日收盘总市值是指当天所有A股的收盘价格乘以对应股票的流通股数的总和;基日总市值是指选定的基日所有A股的收盘价格乘以对应股票的流通股数的总和;基日指数是选定的基日的指数值。上证指数的计算方法是以流通市值为权重,也就是在计算时给市值较大的股票更大的权重,以反映大盘股的变动对整个指数的影响。每天的指数值都会根据最新的收市价和流通股本进行重新计算,以便反映市场的变化情况。
中国股市是怎么计算点的?
中国股市有多种指数,比如上证综合指数、深圳综合指数、上证50,沪深300、中小板指数等,每个指数的都有一个基日(开始日)确定其初始值(开始值),然后按一定计算方式计算而来。
例:
初始值确定:上证综合指数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日,以该日所有股票的市价总值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100点,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发布。
新上证综指以2005年12月30日为基日,以该日所有样本股票的总市值为基期,基点1000点,自2006年第一个交易日正式发布。
计算方式:(只是个大概)
上证指数系列均以样本股报告期的股本数为权数计算总市值进行加权计算。即:报告期指数=(报告期样本股总市值/基期总市值)×100 ,其中上证综合指数与分类指数的股本数取样本股的发行股数,总市值取市价总值。
具体计算方法是,以基期和报告期样本股的收盘价(如当日未成交,则沿用上一日收盘价)分别乘以样本股数相加后求得基期和报告期的市价总值,再相除即得股价指数。但如遇到上市股票增资扩股、新股上市以及退市等情况时,则需进行修正。修正公式为:修正后的市值=修正前的市值+新增(减)市值;由此公式得出新除数(即修正后的除数,又称新基期),并据此计算以后的指数。
上证A股指数的基期指数为()点。
正确答案:C解析:上证A股指数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期,设基期指数为100点,以全部上市的A股为样本,以市价总值加权平均法编制。
上证指数的起始点是100点还是1000点?是从哪年哪月哪日开始的?
新上证综指发布以2005年12月30日为基日,以当日所有样本股票的市价总值为基期,基点为1000点。新上证综指简称“新综指”,指数代码为000001。祝你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