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始知蓬莱近
无为总觉咫尺远

湘电集团在哪里(长沙水泵厂在哪儿?有没有同档次的品牌?三昌泵业怎么样?)

长沙水泵厂在哪儿?有没有同档次的品牌?三昌泵业怎么样?

本人从事水泵行业多年,对长沙泵业公司了解的只有三家1、长沙水泵厂(现湘电集团长沙水泵厂)2、长沙耐普泵业有限公司(现改为湖南耐普泵业有限公司)3、长沙工业泵厂(现天鹅水泵厂)至于你所说的中联泵业只是听说过,好像是从长沙水泵厂挖了些技术人员过去。没有具体什么关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你好,请问湘电集团工资怎么样?我准备签的是工艺设计。985/211大学本科。感谢您。

2018年湘电股份前三季度亏损4.3亿2018年:湘电股份半年度亏损2.21亿2018年湘电股份一季度亏损1.82亿待遇你觉得你应该拿多少,以你这年纪,你爷爷现在拿多少钱?你过几年拿的钱和你爷爷、奶奶一样多。前董事长周建雄现在还在监狱里面,后董事长柳秀导,不知道调去哪里上班了?现在也不知道谁在当董事长,2019年如果有人当,会有公告的。经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18年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出现亏损,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8亿元左右。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9.7亿元左右。

想知道:长沙市芙蓉中路三段569号商会大厦西塔在哪

搜一下:想知道:长沙市芙蓉中路三段569号商会大厦西塔在哪

水泵厂名称

千万别叫龙王泵,湖北随州有一家叫龙王泵业的,做得泵真是差,用不到一个月就坏,都没什么人买那家的泵,“龙王”这两个字已经被那家企业做成了水货泵的代名词,千万注意!

湘电正式员工待遇?

湘电正式员工的待遇?我个人认为这个问题应该这么看!首先应该明确湘电是我国大型的发电企业!企业的规模也是比较大的生产经营状况比较突出好企业经济效益也在逐步的增长正式员工的待遇也是比较优越的体验交纳五险一金月工资在5000元左右。

湘电集团有限公司的发展简史

1997年3月,工厂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改制为湘潭电机集团有限公司,由湖南省人民**授权行使国有资产投资主体职能。1999年底,企业集中主业部分的优良资产,联合北京地铁总公司等六家企业共同发起设立了“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02年7月成功上市,“湘电股份”7500万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成为湖南省首家在核准制下通过的上市公司、湘潭市第一家上市公司。2006年11月,完成首次再融资工作,共募集资金33120万元。2007年公司正式更名为湘电集团有限公司,资产总额达43亿元.截止2011年底,公司资产总额达245亿元,拥有分公司5家,全资子公司7家,控股、参股公司10家,上市公司1家,此外,由上市公司控股的公司5家。

湘电集团属于哪里管?

你好,湘电集团是由湖南省国资委全资控股,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湖南省人民**国有.由湖南省国资委管理.

谁知道湘电集团是由湖南省国资委管,还是由湘潭市管?或者由其他哪个部门管?请给出确切答案。

你好,湘电集团是由湖南省国资委全资控股,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湖南省人民**国有.由湖南省国资委管理.

湘电集团:让一流电工产品享誉世界

湘电集团是湖南省著名的大型国有企业,有着83年的发展历史。从1936年的“中央电工器材厂”,到1953年的“第一机械工业部湘潭电机厂”,再到2007年的湘电集团有限公司,名称的变化见证了湘电集团的发展轨迹。建厂83载时光变迁,新中国70年砥砺奋进,湘电集团扎根湖南,在漫长的岁月里书写了闪亮的篇章。

近代以来,能生产优质的工业产品一直是国人的梦想。1936年3月,在“工业救国”“实业救国”的时代背景下,中央电工器材厂(湘电集团前身)应运而生。

当时,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央电工器材厂建在何处,成为筹委会面临的现实难题。经过艰难的选择,中央电工器材厂筹委会决定将厂址建在远离战火的内陆地区。在湖南勘选厂址的过程中,筹委会成员王守竟和恽震发现与湘潭县城隔河相望、沿着湘江的一片比较平坦的下摄司农地适合建厂,这里濒临湘江航道,陆路有粤汉、浙赣两铁路,及长衡、京滇两公路,北通汉口,东连皖赣,南达广州、桂林,西接重庆、贵阳,水陆交通十分便利,是建厂的理想之所。筹委会最终决定,湘潭下摄司成为中央电工器材厂的生产基地。

中央电工器材厂成立不久,全国便进入了艰苦的全面抗战时期。在最困难的时期,中央电工器材厂坚持生产电机、电线、灯泡等产品,满足了战时军需和发展国内工业的需要。“当时厂里接到生产一批电动机的任务,为了及早完工,我们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身体非常疲惫……但大家同仇敌忾、生产热情高涨……”当年中央电工器材厂的职工贺明俊回忆道。

随着战火向湖南蔓延,为了保存实力,积蓄力量,中央电工器材厂辗转昆明、桂林等后方设立分厂。而小部分留守的职工,冒着敌机轰炸的危险,坚持在湘潭下摄司开办艺徒训练班,为后方各分厂输送技工人才,这也开创了中国电机工业技工培训的先河。值得一提的是,中央电工器材厂还于1947年派出78名员工赴美国西屋电气公司学习培训。这些工程技术人员回到电机新厂,成为电机工程设计、制造、管理精英。

1949年湖南和平解放前夕,在中共中央南方*、中共湖南省工委和湘潭城市工委的领导下,蓝毓钟、卢荣光、陈光、李集发等地下d员带领工程师和工人师傅,开展护厂斗争,为保护工厂设备财产,防止敌特破坏作出了重大贡献。“正是因为护厂斗争取得了胜利,企业的设备器材和从美国运回的全套技术资料完整地交到人民**手里,为新中国保住了电工制造业的家底。”说起这段往事时,湘电退休职工、今年88岁的梁海钧老人激动不已。自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中央电工器材厂后,企业的发展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在成功研制我国第一台电力机车之后,湘潭电机厂又先后研制出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150吨直流工矿电机车、第一台“韶峰型”108吨矿用电动轮自卸车、第一套地铁牵引控制成套设备、第一台新型城市轻轨车整车等重大成套装备。这些数不清的“第一”,是湘电人不懈奋斗的结果,也是湘电非凡实力的体现。因此,湘潭电机厂被誉为“电工产品的摇篮”和“民族工业的脊梁”。

近年来,湘电集团致力于开发大型风力发电机成套生产线,以适应日益扩大的国内外风力发电的需求。尽管集团领导层有了具体的想法和规划,但还缺少一名总设计师来全权负责项目的推进。因此,集团决定以比赛招聘的方式公开选拔总设计师。尽管自身学历不高,对自动化生产线也没有更深入的了解,但在车间主任的鼓励下,廖正钢决定和众多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们同台竞技。

为了能让廖正钢全身心地投入自动化生产线设计,廖正钢所在的车间给予了他很大的支持。在工作上,车间主任安排其他职工接手廖正钢的工作;在生活上,为他做好后勤保障,帮助他照顾家庭。没有后顾之忧的廖正钢一头扎进项目研究及方案制作中,对风电制造工艺进行详细梳理,上网查阅自动化生产线的各类资料,并与风电车间技术人员反复交流,先后修订了3套方案,首创了“岛式”装配的理念,从理论上有效破解了流水线堵塞这一难题。最终,廖正钢被聘为该项目的总设计师。

在湘电,像廖正钢这样的员工还有很多。他们不一定有很高的学历,不一定有高深的理论知识,但只要有好点子、好创意就能有发光发热的舞台。2013年9月,为了加强对职工创新工作的引导,将职工技术创新活动朝着规范化、体系化的目标推进,湘电职工技术创新活动中心正式成立。在该中心的推动下,陆续成立了“廖正钢创新工作室”“董日中创新工作室”“易国强创新工作室”……这些工作室将一群有想法、有创意的员工聚集在一起,使得创新不再*限于某个人、某个团队、某个工种,跨团队、跨领域合作成为了现实。

除了鼓励职工创新,湘电集团还加大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力度,充分借鉴科学家们的智慧,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公司与马伟明院士和他的科研团队,在尖端装备技术领域展开深度合作,为我国国防装备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先后两次荣获国家高技术武器装备发展建设工程突出贡献奖。与华中科技大学潘垣院士团队合作,敏锐把握国内外技术发展趋势及市场动态,以电机技术研发和生产制造为主线,以高效、智能化产品研发为方向,深入开展矿用车辆大功率牵引控制系统、高转矩高密度轮毂电机、永磁电机、特种水泵电机系统研究,一大批科研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公司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正是有了集团内外两个方面的大力创新,才让湘电集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据统计,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公司累计完成新产品开发1100余项,其中100多项重大新产品填补国内空白,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5项、一等奖9项、二等奖12项以及省部级荣誉83项;主持和参与制定、修订国家和行业标准达69项,拥有有效专利650余项。近3年,公司年均科研开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在5%以上,累计完成新产品开发186项,创新产品产值203亿元。

作为湘电集团旗下的子公司——湘电风能有限公司,近年来乘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不断拓展海外业务,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书写着湘电人的骄傲。

位于非洲西海岸的纳米比亚,是一个风力资源丰富却严重缺电的国家。多年来,电力供应不足一直是阻碍纳米比亚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障碍。据国际能源署资料显示,超过三分之二的纳米比亚人口无法获得电力。巨大的电力缺口,丰富的风力资源让湘电人看到了商机。

“我们公司生产的风力发电机有着过硬的质量和适中的价格,很适合纳米比亚的实际情况。”湘电国际贸易有限公司高级项目经理甘胜说道。2017年,经过比选,公司项目在纳米比亚的吕德里茨港开工建设。

虽然在风力发电领域湘电风能有着比较扎实的技术积累,但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还是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吕德里茨港北、东、南三面紧临着浩瀚的纳米布大沙漠,西面是大西洋,风力大固然是好,但给我们的安装工作带来了不少麻烦。只有当风速小到8m/s以下时才可以吊装风机,往往是我们刚跑到现场,花一两个小时做好了准备工作,风力又超速了,只能放下风机继续等下去。”甘胜苦笑着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甘胜与团队四个月的共同努力,第一批三台风机如期投入使用。如今运营近两年,这三台由湘电风能自主研发生产的XE93-2000型风力发电机组已累计为当地输送2150万度电。“这个项目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清洁干净的电力资源,还拉动了本地的就业和旅游,我们真心感谢中国的朋友给我们带来的幸福生活。”吕德里茨镇长HilariaMukapuli对该项目大加赞赏。

湘电83年聚“电”造“机”的历史是一段激扬奋进的历史。面向未来,湘电集团将以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为导向,集中资源打造电机、电控和军工三大产业平台,着力发展风电设备制造和运维服务、城市轨道交通牵引系统、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三大核心业务群,把湘电建设成为集高端装备制造、服务、贸易、投融资于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我们有理由相信:进入新时代的湘电集团,必将打造出一系列享誉世界的电工产品,成为中国制造亮丽的名片。

欢迎转发点赞

转载请联系授权

 ▼ 本周热文 ▼ 

湘钢集团和湘电集团哪个好些?

湘钢集团和湘电集团都是湖南省的大型国有企业,各自在不同领域具有一定的实力和影响力。

湘钢集团主要从事钢铁生产和销售,是中国制钢业的重要龙头企业之一;而湘电集团则致力于电力工程、电力设备制造和电力贸易等领域,是中国电力行业的重要参与者之一。因此,哪个更好要根据个人需求和关注点来选择。如果您关注的是钢铁行业,那么湘钢集团可能更适合您;如果您关注的是电力行业,那么湘电集团可能更值得关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高金融网 » 湘电集团在哪里(长沙水泵厂在哪儿?有没有同档次的品牌?三昌泵业怎么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