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觉得双十啊村加奏和营别用一的网购就是便宜吗?
随着电商行业的高速发展,例如双十一、双十二、这样的电商节越来越多,提前几周的时间开始预热,消费者也摩拳擦掌,等待把心怡的物品抢回家。2018年天猫双11的成交额为2135亿元,可以想象如此高昂的成交额后面有多少疯狂的消费者。有的人认为双十一活动是真的便宜,而有的人认为双十一都是先升后降,赚钱的还是商家,那电商活动的背后,受益者到底是谁呢?首先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双十一、双十二这些活动确实是便宜的。双十一活动价格更便宜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1.商家价格折扣。产品的价格可能比平时便宜,少则降价10-20元,产品越贵可能降价越多;店铺会有折扣活动,例如两件八折;部分店铺会有优惠券,可能额度在满100减10左右。可以粗略得算一下,原本1000元买两件衣服,双十一只要650元,还没有算其他满减优惠。但要注意是否能叠加使用,很多商家推出很多优惠方案,结果最后不能叠加。2.淘宝给的红包和各类满减券。淘宝在双十一前一段时间会有红包雨等活动,德拉今年双十一拿到了180元的红包。还有满400减50、满500减60这样的优惠券,除此之外很多APP上还有签到领红包。并且红包、优惠券不限物品种类,可以叠加使用,全场通用。还以之前的1000元衣服为例,又可以减100-150元。3.双十一还有一个常见的手法,预售。往往都是一些价格高的大牌产品会进行预售,付过定金会有一定的膨胀金额,效果相当于满减优惠券。但预售产品一般都是夜里1点以后再付全款,这样可以避开前15分钟付款享受的优惠。但大牌产品的官方店铺一般都是和专柜同价的,所以通过预售的方式购买,确实产品价格是更低的。也有很多人说双十一的价格都是先调高了,到当天再降下来。其实大部分消费者都是提前一两周开始选购产品,如果很明显的在双十一前几天抬价,只能说他们有点傻。然而如果你的购物车里有意见一两个月前添加的产品,就很有可能会发现产品的价格有变化。毕竟很多小本生意,不降价没优势,降太多不赚钱。那消费者这么便宜的吧商品买走了,那商家还赚钱吗?当然赚,谁会做亏本的买卖呢。那服装行业举例,一件衣服售价200,商家降了20,但是还会赚40的利润。商家只不过把利润蛋糕一小块抛出来,双十一订单的数量是不小觑的,原本60的利润买1000件和现在40利润买10000件,两者的盈利可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其实往往越大的品牌、越贵的产品可盈利就越多,平时10几块的产品最多就能降几毛钱,毕竟成本在。双十一、双十二商家更多是抱着“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的心态,就算没套着最起码也不会亏本,有无数商家指着双十一、十二这天来冲销量呢。但结果都是赚得盆满钵盈。综合看来,电商节还是更偏向于商家、消费者共赢。毕竟消费者的目标就是以便宜的价格买到商品,看看大家的战绩,就知道都心满意足了。而商家的目标是消费者群体,利用优惠的价格,得到更高的销量。所以买到心仪的产品,就是赢了。
淘宝上八九块钱的东西可信吗,店家说是亏本冲销量。。。
可信店家是为了气
如何用9营.9包邮赚钱又招流量
肯定有很多卖家balabal的来问,9块9还包邮,不是亏死,还赚什么钱?做电商这么久了,慢慢从小小白变得了解不少行业营销手段的小白,渐渐的发现,尼玛,大佬开始都是这么玩的,不要担心什么亏钱呀,什么没效果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呀!况且9.9元包邮进可以冲销量,退可以替代刷单,并且还可以通过潜规则替换宝贝,各种移花接木,釜底抽薪!利润是有的,流量是有的,订单是齐刷刷的。但是,你得会玩,你得玩会。先抛开亏钱不说,咱先看几个常见的玩法: 设想一下:一款低价产品,质量还行,如果卡排名卡到首页,那流量就多得可怕了。 正常店铺的访问深度是1.5-2.0左右。也就是说,这个宝贝每带来一个流量,都会给其他宝贝带来0.5-1个流量。 一般类目以每天3000UV计算,可以给其他宝贝带来1500-3000的PV。这是非常可怕的数字,这些流量值多少钱呢? 正常一个PPC大概是0.5-3.0。那你算算就可以知道。低价亏本做销量的花费,从某种意义上,就是另类的直通车(付费引流)。 而且,其实不是所有的9.9都亏本。 例如广州可以做到国内非偏远包邮3.8元,只要成本价在5元以下都不亏本。 就算成本价在6-7元也未必亏本,因为低价宝贝很多顾客会选择拍几件。而邮费是一样的。这样拍多件的订单得到的利润补偿拍一件的订单亏损。结果,也未必是亏的很难看。 另外还有其他需要的战略性亏损。 譬如,上信誉,报活动需要的店铺层级。可以通过这次活动效果达到,即使亏损也是值得的。 最后我分享大家一个案例。 一个女装的成本是十来块钱,包邮不到20块钱成本。标价70元。活动期间好评全额返现!一万个名额! 实打实20万花出去。然后呢?因为这个宝贝的系统成交价格是70元,所以排名会非常高。 他要回本只需要4000件就可以了。在女装类目里,4000件/月。那压根就不是个事儿。 所以别奇怪,0元包邮都会有人做,还能赚钱。 当然,经典做法是标价70元上站外做19.9,一次性爆成千上万件卡销量排序(有人说站外没权重,其实站外是没综合排序权重,但是依然有销量排序权重),拍下减(此方式消费者根本查不出来人家先低价后涨价)。活动后涨回原价,啪啪啪,每天稳定几十单。 风险可控,收益可期。毫无技术含量,毫无刷单风险。 这种做法,玩起来好几个TOP店铺。 但是,得有大把银子。 上边说的太过于复杂了,简单做个总结: 9.9包邮想要赚钱不亏,分几种情况: 第一,很多单品9.9元包邮赚钱,大商家发快递一般一线城市和**部地区都是3-4块钱/单;很多小商品的进货价都很低,所以这个不亏钱。 第二,冲信誉,不过在现有的各种个性化以及打击下,越来越没用。 第三,关联销售,通过低价商品获得广告位,做关联带动高价商品关联销售。 第四,当试用装发送,很多优质商品需要快速找到消费者,所以通常将正装分成小包,起到让客户试用的目的。 第五,亏钱获得靠前的位置排名,产生广告效果,同时较好的排名能为店铺带来更多流量。
玩法揭秘!为什么淘宝卖家9.9包邮,还不赔钱?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某些店铺促销,售价仅9.9还包邮,很多人会有疑问,9.9包邮不是必亏无疑吗?其实,对于电商内行人看来很浅显易懂的现象,刚做这行的新手卖家们会觉得非常高深。
今天我们就来着重讲一下,9.9包邮这么便宜了,到底还怎么赚钱?
其实9.9包邮这件事,进可以冲销量,退可以替代刷单,并且还可以通过潜规则替换宝贝各种往嗨处玩儿,今天就简单罗列一些大家比较常见的玩儿法,先抛开是否亏钱不说。
一个低价款如果卡到销量排序的首页,那流量是非常可怕的。
正常店铺的访问深度是1.5-2.0左右。也就是说,这个宝贝每带来一个流量,都会给其他宝贝带来0.5-1个流量。一般类目以每天3000UV计算,可以给其他宝贝带来1500-3000的PV。
这是非常可怕的数字,这些流量值多少钱呢?正常一个PPC大概是0.5-3.0。那你算算就可以知道,低价亏本做销量的花费,从某种意义上,就是另类的直通车(付费引流)。当然,直通车是最精准的引流方式这里不讨论。另外,其实不是所有的9.9都亏本。
已知广州可以做到国内非偏远包邮3.8元,只要成本价在5元以下都不亏本。就算成本价在6-7元也未必亏本,因为低价宝贝很多顾客会选择拍几件。而邮费是一样的。这样拍多件的订单得到的利润反哺拍一件的订单亏损。结果,也未必是亏的很难看。
另外还有其他需要的战略性亏损。例如上信誉,报活动需要的店铺层级。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案例(注:此案例模仿起来极有可能被判定刷单,请各位谨慎操作)
一个服装的成本是十来块钱,包邮不到20块钱成本。商家标价70元,活动期间好评全额返现,一万个名额。实打实20万花出去。然后呢?因为这个宝贝的系统成交价格是70元,所以排名会非常高。
他要回本只需要4000件就可以了。在男装类目里,4000件/月,那压根就不是个事儿。所以别奇怪,0元包邮都会有人做,还能赚钱。
当然,经典做法是标价70元上站外做19.9,一次性爆成千上万件卡销量排序(有人说站外没权重,其实站外是没综合排序权重,但是依然有销量排序权重),拍下减(此方式消费者根本查不出来人家先低价后涨价)。活动后涨回原价,每天稳定几十单。
风险可控,收益可期。毫无技术含量,毫无刷单风险。这种做法,已经玩起来好几个TOP店铺了。但是,前提得有足够资金。上边说的太过于复杂了,简单做个总结梳理。
9.9包邮想要赚钱不亏,分几种情况:
很多单品9.9元包邮赚钱,大商家发快递一般一线城市和**部地区都是3-4块钱/单;很多小商品的进货价都很低,所以这个不亏钱。
冲信誉,不过在现有的各种个性化以及打击下,越来越没用。
关联销售,通过低价商品获得广告位,做关联带动高价商品关联销售。
当试用装发送,很多优质商品需要快速找到消费者,所以通常将正装分成小包,起到让客户试用的目的。
亏钱获得靠前的位置排名,产生广告效果,同时较好的排名能为店铺带来更多流量。
好了,以上就是对9.9包邮玩法的一个大致解析,这类方法很多做电商的同学都懂,甚至已经在乐此不彼的玩着,但是对于一些小白卖家我相信还是有很多启发,希望可以对各位新手商家有所帮助。
生鲜电商亏损的原因究竟在哪儿
楼上是说我厨吗?这是百度到的:我们建立了整个客群的撬动模型,对客群进行精准的分析,我们呈现的是最基本的客群分析框架,我们内部的册子特别厚,每天的数据都很多,因为生鲜电商要把消费侧分析得非常清楚。我厨客户单月复购率在55%到60%之间,55%到60%的客户在一个月之内能够产生多次的购买行为,这些数据实际上通过整套的战略定位和运营统计出来的,而不是靠促销拉动,我厨没有促销拉动的东西。我经常买他们家跟易果的商品,个人觉得都挺不错的
为什么互联网三大巨头要抢占移动支付?
市场和流量,移动支付是的趋势,可以说这是个新的可以垄断行业,现在都在争取市场份额,一旦确定一定数量的用户,这个就变成类似银行一样,银行的作用不多说了
淘宝商品成本15元,我们9.9元赔钱卖,就是为了冲销量,如果销量真的冲上去了我们能改价钱吗
可以改价格,这不违规。但是您需要考虑价格逐步提高,跨度比较大的提价,有可能会导致流量掉下去很多。例如您不要9.9一下子提升到15,可以先提到10.5,然后13.2,然后14.5,然后更多。这些操作具体要看您的销量、人气状况进行判别。分步提升价格会比较安全些。
淘宝网为什么有的东西特别便宜?是不是冲销量?
有时候也有这种情况
直播经济的利弊?
你好,我认为直播经济的利弊分别有以下几点:
1.利:首先,直播的成本比较低廉,它也是一种新型的就业方式,在疫情期间,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同时,村播的出现也有效的解决了农产品滞销问题,带动了农村的经济发展。
2.弊:主播的素质参差不齐,有的会为了吸引流量,就做出一些出格的举动,造成不好的影响。
电商平台正成为伪坤沙酱酒秀场
陆玖财经走访了茅台镇,参观了5家产量在500-20000吨的酒厂,并与众多销售人员、技术人员进行交流后认为,爆料人“电商平台一箱卖300以下,还自称是坤沙酒的,90%都是假的”的判断,很可能是真的。
图片来源于陆玖财经
“我可以很保守的说,电商平台一箱卖300以下,还自称是坤沙酒的,90%都是假的!”一位白酒品牌创始人向陆玖财经爆料。
坤沙酒堪称中国传统白酒工艺的极致,“12987”的工序(即1年酿造周期,2次下沙,9次蒸煮,8次发酵,7轮取酒)和5斤粮食1斤酒的产出比例,以及对高粱完整性的要求,让坤沙酒的制造成本、储藏成本都极高。
因此,坤沙酒的售价普遍偏高,导致酱香型白酒占整个中国白酒市场销量不到4%,却贡献了惊人的约47%的销售额。
但是,在淘宝、拼多多上搜索“坤沙酒”,按销量排序,靠前的产品基本上一箱(6瓶)不超过200元,甚至不乏10元还包邮的“品尝款”;京东平台上也不乏首瓶1元、一箱128元(折后到手78元)的产品。
但是,店家客服们却信誓旦旦地说自己是茅台镇的坤沙酒,但即便是厂家直销,成本能低到十几元甚至几元一瓶吗?到底有多少真的是厂家“亏本冲销量”?
陆玖财经为此专门走访了茅台镇,参观了5家产量在500-20000吨的酒厂,并与众多销售人员、技术人员进行交流,最终认定,坤沙酒如果低于50元一斤,大概率是伪坤沙。
01
02
03
真相无法揭露,只能接近
作者:雨晴 编辑:丽雅 排版:忠瑞
出品|陆玖财经·北京办公室
/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