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始知蓬莱近
无为总觉咫尺远

九进制中9如何表示(会分区的高手进,我有问题要问!)

会分区的高手进,我有问题要问!

笔者原有一个30GB移动硬盘,使用磁盘管理工具时,误操作将硬盘逻辑驱动器(移动硬盘的第二分区)删除。重新插上移动硬盘,系统提示创建新的磁盘分区。因不忍眼看精心收集的资料就这样消失,那怕有一线生机也要将丢失的数据找回来,试试吧。首先了解一下硬盘的基情况:此移动硬盘是笔记硬盘,硬盘分为四个区,即C(系统盘)、D、E、F,均为FAT32格式,其中被误删除的是D盘。由于是系统自带的磁盘管理中的删除逻辑驱动器功能将磁盘删去的,之后还未重新创建,因此数据肯定没有被擦除,可能只是删去了此硬盘分区的一些信息。如果我们能重新恢复这些信息,系统就可以识别出原磁盘分区以及其中的文件。我们平时最常见的分区方式是先建立一个主分区,然后将剩余的空间全部建立扩展分区,再在扩展分区上建立逻辑盘。但是,逻辑盘并没有存在于主引导扇区的分区表里,那么硬盘是如何识别逻辑盘符的呢?其实在逻辑盘的扇区上都会建立一个虚拟MBR(主引导记录),扩展分区指向第一个逻辑盘的MBR,第一个逻辑盘的MBR指向第二个逻辑盘的MBR,以此类推。其中硬盘分区表64字节中每16个字节具体含义如表1:下面我们将使用DiskGen和KVFIX(江民硬盘修复工具)手工修复硬盘分区表:小提示:DiskGen可以显示硬盘分区的基信息并能进行分区表的备份和修改。KVFIX能查看硬盘的扇区同时还能进行扇区参数的编辑。需要注意的是在操作之前一定要做好备份,而且最好是把备份文件拷贝到其他磁盘上,一旦我们操作有误还可以进行恢复。通过DiskGen,我们可以获得一些有用信息,如图1:根据显示的信息我们很容易就能得出被删D盘的起始和终止位置,实际上硬盘的分区就是通过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来定的。我们可以由起始和终止的位置算出总的扇区数,也可以由总的扇区数逆推出终止扇区数,同时可以通过查看具体的扇区来检验是否正确。因为就像前面提到的扇区里的字节是有特点的,比方说结束标志55AA。只要我们多观察、多留意就能找到正确的位置并算出具体参数,表2中原D盘值是根据前后的分区表推出的。接下来使用KVFIX查看扇区,可以和我们前面讲的字节含义相对应,经过比较对照我们就能构造出原分区表的参数。小提示:KVFIX的功能键全都显示在程序的界面。比如:F1直接查看硬盘主引导记录,F6检测硬盘分区并显示分区的扇区数,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找到硬盘分区表所在的扇区。不过一般情况下都是将硬盘首扇区记作1,而这里则将硬盘首扇区记作0,表示绝对位置。硬盘的主引导记录位于柱面0、磁头0、扇区1,共计512字节。通过查看主引导记录我们会发现:前面的446个字节是主引导信息,紧接着的便是硬盘分区表(表3)。通过用KVFIX查看扇区,我们得出了以下数据,为方便分析,笔者将它做成了示意图(图2),有了示意图,恢复分区表就很容易了。注意:1.分区表中的值都是用相对值来表示的,但选取的参考系又各不相同。比如,用来定义分区的16个字节中9~12字节表示开始扇区的相对扇区都是63,是因为相对扇区是以分区的首扇区作为参考的;而用来描述下一个分区开始扇区的值却是以分区结束扇区作为参考的。如果要构造新的分区表,就必须弄清楚分区表中的参数是以什么作为参考系的,描述的又是哪一部分的值,这是相当重要的。2.由于在机器里的数据都是低位在前,高位在后,所以像54DA9100符合我们计算方法的应该是0091DA54。3.工具软件中显示的硬盘总扇区数与所有分区的扇区数之和并不相等,因为硬盘中剩有7MB~8MB的空间是用来存储硬盘结构信息的。现在我们对硬盘的分区表已经是了如指掌了,接下来的恢复就变得相当容易了,下面我们分两个步骤来完成。首先,做好整个硬盘分区表的备份工作,计算出原D盘分区表的位置;其次就是构造出正确的原D盘分区表,然后填入原位置即可完成。由上面的信息我们不难得出原D盘的虚拟MBR的扇区位置是9558675,使用工具KVFIX(F3)定位到该扇区,会发现旧原始分区表已经不正确,但分区结束标志55AA仍在,这也说明我们找到的扇区是正确的。接下来我们的工作就是构造完整的分区表,正如我们所知道的分区表描述了两部分内容。所以我们先定义原D盘分区,再描述剩余的空间,定义下一个分区。下面我们开始定义D分区:第1个字节应该为“00”,表示非活动分区。第2~4字节表示分区开始的磁头号为01、扇区号为01、柱面号为595,对应的十六进制值为“018153”。细心一点我们会发现这个值与C盘分区表中描述扩展分区表的开始值很相似,只是磁头号由00变成了01。由此,可以得出在描述下一分区时是包含隐藏的63个扇区的,而在定义分区的时候,却是从63个隐藏扇区后面开始计算的。理论上对于不超过8.4GB的硬盘是采用偏移2H和偏移6H的方法计算扇区和柱面的,扇区占6位(bit),柱面占10位(bit)。用二进制来表示时,其中低六位用作扇区数的二进制表示,高两位用作柱面数10位中的高两位。“018153”中01表示磁头号为01,“8153”对应的二进制为1000000101010011,前八位中的低六位000001表示扇区号为01,剩余的高二位和后八位1001010011表示柱面号为595。对于超过8.4GB的硬盘则采用Int13H技术的线性寻址方式来表示,通过偏移CH~偏移FH共4个字节32线性扇区地址来表示分区所占用的扇区总数,可以表示232个扇区,即2TB=2048GB,在此不再详述。第5字节为“0B”表示分区的系统类型是FAT32。第6~8字节表示分区开始的磁头号为254、扇区号为63、柱面号为1510,对应的十六进制值为“FEFFFF”。原D盘在7GB左右,在D盘结束时的扇区总数(绝对值)已超过8.4GB,可知其后的表示值采用线性的方式,通过观察后面分区表就可得出此处值必是FEFFFF。第9~12字节为3F000000表示相对分区首扇区的开始扇区值为63。第13~16字节表示分区总的扇区数(不包括隐藏的63个扇区),从图中很容易得出其值为14715477(E08A55),分区表中十六进制应为558AE000。那么,定义D盘的分区表值就可以得出了:000181530BFEFFFF3F000000558AE000同样的方法我们构造出描述下一分区的分区表参数:0000C1FF05FEFFFF948AE000948AE000这里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前一个948AE000是表示以D盘的首扇区为参考表示下一逻辑分区(E盘)开始的首扇区。而后一个948AE000(14715540)则表示E盘分区的总扇区数(包括隐藏扇区)。最后,使用磁盘编辑工具KIVFIX,按F3键直接定位到我们上面找到的9558676扇区处,然后使用F5键进行参数修改。将偏移的01BE-01DD的32个字节修正为我们构造的参数。重启之后,使用DiskGen进行参数检查,发现无误;进入系统又见到以前精心收集的资料了。看了文,如果以后再遇到分区表丢失或者误删除分区表之类的,只要弄清楚问题所在,就可以自己动手恢复了。经过这次手动恢复硬盘分区表,我对硬盘的基结构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对以后继续学习数据恢复方面的知识也更有信心了。

计算有那么难吗?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01  数数真的简单吗

每一个大人都曾经是一个孩子,虽然,只有少数的人记得。

                               ——《小王子》

连续数数不容易

掰手指是好是坏

02  计算怎样效率高 

看似复杂的现象,其实不过是简单事物的投影而已。

                            ——数学家广中平佑

为什么凑“10”法这么重要

计算“难”点究竟在啥地方

01

对数的结构不理解

BUG

02

对“10”的分解不敏感

BUG

03

不会用“10”来提高效率

BUG

03  数形结合妙在哪 

一切古来的天才,都在我们凡人够不到的墙壁钉子上挂了帽子,不过需要有踏脚的凳子。而这个踏脚的凳子,无论哪家旧货商店都可以找到。

                               ——芥川龙之介

进位加真的很可怕吗

        

学过的东西会不会用

(注: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

手机数据线能来自改制成中九机顶盒升级线吗,如果可以的话,请告诉在研负总维接下如何连接电脑,谢谢了

有这三条可以了,TXD发送数据,RND是接收数据!GND是接地下面是本人刷机心得!4号升级完毕,5号就出来了,只是没发布出来!修改一下很容易没网上说的那么难!和收中6B机子比起来,中九的机子一般人难操作!中6B的机子直接在机子菜单里就可修改参数(不用修改也可自己对上)中九的机太傻瓜化了!不会随卫星变化参数,参数写在的机子里就是死的!我帮亲戚改善了下高斯贝尔208机子!下面讲一下这机子修改!(现在直接有了,不用修改了直接刷就可以了)本人花了几小时找到了节目视频音频位置,看网上都只找对一半,就钻进死胡筒了!!找对位置节目号,和音频都以(按网上提供的最新表单)以16进制算出,视频是先算出二进制再循环转换16进制得出原码!节目和音码都是4位码,视频是8位!算出后把原先12台改上12台,再连上信号自动搜台变成24台!再刷出再修改,全部就改上了!有网上大都说有的机子自己改过后只能改12台或改上去后开机自动变成原先的12台!这个问题可能是把机子版本信息给刷掉了,节目未位信息不要删掉,就算出现开机自动搜,马上按退出,迫其停止!以后就没事了!我改过后不存在改后开机自搜,网上有的有的机改后不能手动和自动搜台,不然打回原形!本人改过的机子不存在此类问题!!!怎么弄都没事,不知道是机子不一样还是改的方法不对,本人因只有一台高贝尔,其它机子也就不清楚了(可能版本没改过来)!!!字打的太多了,言归正传!以高斯贝尔为例!此机后有4针刷机口(不管什么机,4针,5针还是6针都差不多,最多只用到三到4针对)此机网上都说用华亚串口软件,本人试过不能用反而是M3330E对口!一般机子刷机线,也就是电转平线,以前不懂专业词不好找不知道找,现在淘宝等(输接收机升级好多了,呵呵,现在卖家也变聪明,4号前,不用专业词不好找,好了,程序有,刷机线也指出了,再就是升级文件了,网上不知道有没有高斯贝尔了,本人是没找到(要不然也不用花力气自己改了)有需要此机文件的,留言,46台是全有了,只是频道信息没时间去改,需要自己改去,其实也不打紧(就是上面放的是CCTV新闻,遥控菜单显示是CCTV-1什么的,因有的台是从这改过来的)好了,也就这样的!有的不同机子的没找到升级文件的也可刷出文件,发过来帮修改可能也可参考参考!(绝对原创,手打字。鄙视乱粘者)

02__进制基础 - 陈风帆 - 博客园

十进制的定义:由十个符号组成,分别是0123456789逢十进一。

九进制的定义:由九个符号组成,分别是012345678逢九进一。

十六进制的定义:由十六个符号组成,分别是0123456789ABCDEF。

八进制的定义:由8个符号组成,分别是01234567逢八进一。

十二进制的定义:由12个符号组成,分别是0123456789AB。逢十二进一。

二进制的定义:由2个符号组成,分别是01。逢二进一。

N进制的定义:由N个符号组成,分别是012.......N-1。缝N进1。

一进制:由一个符号组成,逢一进1

二进制:由两个符号0,1组成,逢二进1

三进制:由0,1,2这三个符号组成,逢三进一

十六进制:由0,1,2,3,4,5,6,7,8,9,A,B,C,D,E,F十六个数组成,逢十六进一

十进制的定义:由十个符号组成,分别是9152476380逢十进一。

了解事物的本质,如果将上面的符号用于加密,那会给解密者代理极大的麻烦!

作业:2+3=1成立吗?说明理由。

​我定义一个进制:规定2+3=1

​比如:加法表示偏移,在10进制中2+3表示2向右偏移3个位置,通过查数我们知道是5,

由1个符号组成,该符号为:1,逢1进1

由2个符号组成,分别是:0、1,逢2进1

传统:由3个符号组成,分别是:0、1、2,逢3进1

加密后:3进制定义:由3个符号组成,分别是:2->0->1,逢3进1

4进制定义:由4个符号组成,分别是:3、8、2、4,逢4进1

由5个符号组成,分别是:0、1、2、3、4,逢5进1

5进制定义:由5个符号组成,分别是:6、1、4、2、7,逢5进1

定义:由6个符号组成,分别是:0、1、2、3、4、5,逢6进1

由8个符号组成,分别是:1、3、2、0、4、7、6、5,逢8进1

由16个符号组成,分别是:0、1、2、3、4、5、6、7、8、9、A、B、C、D、E,逢16进1

课后练习:10进制定义:由10个符号组成,分别是:!、@、$、%、^、&、*、A、B、C,逢10进1

计算:@$$B+%AC&=?

计算机中的任何信息,比如一张图片、一部视频,最终都是以二进制的形式进行存储的。

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1、二进制就足够2、受硬件制约;所以,要对于二进制一定非常熟悉

由于二进制书写复杂,所以在很多软件中,都将计算机中的数据用16进制来进行表示。

4位二进制数能表示的范围是:0000-1111也就是0123456789101112131415刚好和1位十六进制数能表示的范围是一样的。

因为我们记住了表,于是我们可以知道,其他进制的运算也需要记住表!而不是转换!

加法原理如下:

我们定义的加法和减法就是通过在数轴偏移实现的!!!

加法就是偏移:利用数轴我们可以进行加法运算(数学桥)

加法表:

乘法表:

加法:

减法:

乘法:

除法:

课后练习:9进制定义:由9个符号组成,分别是:2、9、1、7、6、5、4、8、3,逢9进1

计算:123+234=?

加/减法就是位移:就是数轴运算

练习:

九进制是什么意思

逢9进位的一种进位计数制,以0、1、2、3、4、5、6、7、8共九个数码表示,特点是逢9进1。换算方法举例:九进制数字12368换算成十进制是多少?1*9∧4+2*9∧3+3*9∧2+6*9∧1+8*9∧0=6561+1458+243+54+8=8324即12368(9)=8324(10)拓展:进制也就是进位计数制,是人为定义的带进位的计数方法。对于任何一种进制---X进制,就表示每一位置上的数运算时都是逢X进一位。比如:十进制是逢十进一,十六进制是逢十六进一,二进制就是逢二进一。

计算机中数值和字符串如何用二进制表示?

阿里云、CSDN博客专家|分享硬核科技文章,点燃思维的火花

本文目录:

进制

进制间的转换

计算机为什么使用二进制?

机器数和真值

机器数

真值

机器数的编码形式有哪些?

原码

反码

补码

定点数和浮点数

定点数

浮点数

字符串编码

ASCII码

EASCII:扩展的ASCII

Unicode

乱码的来源

大家好,我是呼噜噜。我们都知道,现代计算机采用0和1组成的二进制来表示所有的信息。那么,大家是不是有时候会有这些疑问:为什么计算机采用了二进制?二进制是如何表示计算机的相关信息的?比如数字、字符串、声音、图片、视频等等。

进位计算法是一种常见的计算方式,常见的有十进制,二进制,十六进制

十进制,都是以0-9这九个数字组成,不能以0开头,逢十进一。十进制是我们从小就潜移默化般学习的,我们大多数人拥有的手指或脚趾的数目就是10,天生让我们适合十进制为基础的数字系统

二进制,数字中只有0和1,逢二进一

八进制,数字0-7,逢八进一

十六进制,数字有0,1,2,3,4,5,6,7,8,9,A,B,C,D,E,F组成,逢十六进一。其表示形式比较特殊,因为10~15不能用数字来展示,所以强制规定:10用A表示、11用B表示、12用C表示、13用D表示、14用E表示、15用F表示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转换过程中,可能乘积的小数部分总得不到0,即转换得到希望的位数后还有余数,这种情况下得到的是近似值。

由于把二进制的三位看成一个整体就是八进制的数,二进制的四位也就是十六进制的数。通过这个规律,我们很容易地就能实现二进制与八进制、十六进制的相互转换。整数部分从低向高每3或4位数用一个等值八/十六进制数替换,不足时高位补0;小数部分从高向低每3或4位数用一个等值八或十六进制数替换,不足时低位补0

每一位数改成等值的3或4位二进制数,整数部分高位0省略;小数部分低位0省略

我们从小更熟悉十进制的运算,0、1、2、3、4、5、6、7、8、9十个数字,逢十进一。但是计算机中使用二进制,只有0和1两个数字,逢二进一。

采用二进制的原因:

一个数在计算机中的二进制表示形式, 叫做这个数的机器数、机器码。由于我们平时不仅使用的是正数,还有大量的负数,而计算机是无法识别符号"+","-",所以计算机规定,用二进制数的最高位0表示正数,如果是1则表示负数。机器数是带符号的

如果十进制中的数+3,计算机字长为8位,转换成二进制的机器数就是00000011。如果是-3,就是10000011

带符号位的机器数对应的真正数值是机器数的真值,我们知道机器数的第一位是符号位,比如10000011直接转换成十进制为131,但实际上最高位1是负号,其真正的值为[-3]

原码就是符号位加上真值的绝对值,即用最高位表示符号,其余位表示值

比如如果是8位二进制:

我们人类根据二进制的规则,可以一眼就明白原码代表的数字,方便了人类

面试的时候有一个经典的问题:8位二进制数原码的取值范围是?我们只需将除了最高位,用来表示符号,其他位都是1,即[11111111,01111111],换算成十进制:[-127,127]

那n位二进制数呢?

取值范围:

现在看起来都是那么美好,然而当我们将正负数相加时,遇到了问题:2个[+1]相减,其实就相当于[+1] 和[-1]相加,我们的预期是0,但计算机实际上计算时:(00000001)原+(10000001)原=(10000010)原=[-2]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反码就应运而生了

反码主要是针对负数的,正数的反码是其本身,负数的反码是在其原码的基础上,符号位不变,其余各个位取反

反码如果是表示的一个正数,那我们还是一眼就能知道他的数值,但如果是负数的反码时,我们就需要转换成原码才能看出它的真值。如果最高位有进位出现,则要把它送回到最低位去相加(循环进位)的

[-1]=(10000001)原=(11111110)反

[+7]=(00000111)原=(00000111)反

[-1]+[+7]= (11111110)反+(00000111)反=(100000101)反= (00000110)反=[+6]

2个正数相减:[+1] - [+1] = [+1] + [-1]  = (0000 0001)反 +  (1111 1110)反 = (1111 1111)反 =(1000 0000)原 = [-0]这样就完美实现了“正负相加等于0",但奇怪的是,这个[-0]是有符号的,这就要归因于原码的设计之初,存在的问题,

对的,你没看错,零竟然有2个,习惯计算机的万事万物一一对应,严谨认真的工程师们表示无法接受,得想办法去掉[-0],最后他们就发现了神奇的补码

补码的规则:针对负数继续改进了思路:正数的补码就是其本身。负数的补码是在其原码的基础上,符号位不变,其余各位取反,最后一位+1。即在反码的基础上最后一位+1

[+1]=(00000001)原=(00000001)反=(00000001)补 

[-1]=(10000001)原=(11111110)反=(11111111)补

[+1]-[+1] = [+1]+[-1]=(00000001)补+(11111111)补=(100000000)补=(00000000)补=[0]如果补码在补一位1的时候,发生最高位进位,会自动丢掉最高位。期间引用了计算机对符号位的自动处理,利用了最高位进位的自动丢弃实现了符号的自然处理。

那(10000000)补那现在表示多少?-128

如果是8位二进制,使用原码或反码表示的范围为[-127,+127],而使用补码表示的范围为[-128,127],使用补码还能够多表示一个最低数

补码其实脱胎于模运算系统:比如一天中的24小时是一个模运算系统,任意时刻的钟点数都是0到23间的一个整数,这有点类似24进制

再举个例子:钟表上的12个刻度也是一个模运算系统。假定时钟现在指向10,要把指针只向6,有两种方法

所以模12系统中-4=8(mod12),我们称8是-4对模12的补码

一个模运算系统中:一个负数可以用它的正补数(负数的补码)代替,一个负数的补码=模-该负数的绝对值

那我们之前公式一个负数的补码=符号位不变,其余各位取反,最后一位+1,是怎么来的?

负数的原码取反再加1,这只是方便大家记忆的手段,实际上它相当于加一个模256也就是2^8,为什么要拆,这是由于8位机,8位2进制数,至能表示0~255个数,一共256个数,所以它是表示不了256这个值的,只能是255+1。由于计算机系统里面不仅只有正数,还有负数呢,这个该怎么表示?计算机大师就想到了,可以将256个数一分为二,规定最高位为符号位,最高位1开头的表示为负数,最高位0开头表示正数。我们这里需要注意一下,特殊的0,所以8位2进制数表示范围就变成了[-128,127],这个范围是不是很熟悉!

[-1]=(10000001)原=(11111110)反=(11111111)补,如果符号位参与计算,(11111111)补的十进制等于255。而255+|-1|=256,也就是模。补码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小结一下:

定点数的意思是:即约定机器中所有数据的小数点位置是固定不变的。通常将定点数据表示成纯小数或纯整数,为了将数表示成纯小数,通常把小数点固定在数值部分的最高位之前;而为了将数表示成纯整数,则把小数点固定在数值部分的最后面。例如:十进制的25.125

本文的原码、反码、补码概念都是基于定点数

定点数表示法的缺点在于其形式过于僵硬,固定的小数点位置决定了固定位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不利于同时表达特别大或特别小的数,最终,绝大多数现代的计算机系统采纳了浮点数表达方式,这种表达方式利用科学计数法来表达实数,即用一个尾数(Mantissa,尾数有时也称为有效数字,它实际上是有效数字的非正式说法),一个基数(Base),一个指数(Exponent)以及一个表示正负的符号来表达实数例如:

在计算机中,不仅数值可以用二进制表示,字符串也能用二进制表示。上世纪美国制定了一套字符编码,对英语字符与二进制位之间的关系,加上数字和一些特殊符号,然后用8位的二进制,就能表示我们日常需要的所有字符了,这个就是我们常常说的ASCII码

ASCII码就好比一个字典,将二进制和字符一一对应。其中我们看几个典型的例子:

一开始美国编写ASCII表,英语用128个符号编码就够了,但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西欧国家不全是英语国家,有德语,法语等等

比如字母上方有注音符号,它就无法用ASCII码表示。于是欧洲工程师就决定,利用字节中闲置的最高位编入新的符号。他们把ASCII扩充变成了EASCII,这扩充的包括希腊字母、特殊的拉丁符号等。由于ASCII只占了7位,所以EASCII把第8位利用起来,仍然是一个字节来表示,这时表示的字符个数是256。

但EASCII并没有成功,西欧国家以及各个PC厂商各自定义出了好多不同的编码字符集,ISO-8859将西欧国家的编码一起包含进去。但随着计算机来到中国,那些欧美国家把现有的字典都用完,而且汉字有十多万个,所以急需新的"字典"。GB2312编码就出来了,使用两个字节表示一个汉字(汉字太多),所以理论上最多可以表示256x256=65536个符号。后来GBK编码将古汉字等生僻字加进来。台湾地区又创造了BIG5编码,再后来GB18030对东南亚地区的文字,进行了统一。简单了解下这些编码,就不具体展开了

再后来计算机全球普及,各个国家地区的文字编码太多太乱,Unicode编码的出现,为了统一全世界的所有字符。Unicode是一个很大的集合,现在的规模可以容纳100多万个符号。

由于Unicode只是一个字符集(Charset),它只规定了符号的二进制代码,却没有规定这个二进制代码应该如何存储,也就是字符编码(CharacterEncoding),这就导致计算机无法区别Unicode和ASCII,比如三个字节表示一个符号,而不是分别表示三个符号呢?

随着互联网的崛起,UTF-8就是在互联网上使用最广的一种Unicode的实现方式。UTF-8它是一种变长的编码方式。它可以使用1~4个字节表示一个符号,根据不同的符号而变化字节长度。Unicode字符集中的大部分汉字,如果用UTF-8编码的话,是占3个字节的。

下面我们看看UTF-8是如何兼容Unicode的:UTF-8编码致力于统一世界上所有的字符集,所以它的设计上既向下兼容ASCII码的编码方式,同时又考虑了可拓展性,规则如下:1)对于单字节的符号:字节的第一位设为0,后面7位为这个符号的Unicode码。与ASCII编码规则相同;2)对于n字节的符号(n>1):第一个字节的前n位都设为1,第n+1位设为0,后面字节的前两位一律设为10。剩下的没有提及的二进制位,全部为这个符号的Unicode码。

我们可以发现,UTF-8编码的第一位如果是0,则只有一个字节,跟ASCII编码完全一样,所以兼容了。如果是110开头,则是两个字节,以此类推如上表所示。所以开头几位的值,是编码本身,同时又是判断后续还有几个字节数的推码(通过推码才能判断这个字节之后还有几个字节共同参与一个字符的表示)

编码是把数据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外一种形式的过程,而解码则是编码的逆向过程。编码是一种格式,解码是另一种格式,当然会出问题。下面我们举个例子,来看看这个问题:

在UTF-8字典中,你好两个字的16进制编码分别是E4BDA0、E5A5BD在GB2312字典中,浣犲ソ三个字的16进制编码分别是E4BD、A0E5、A5BD

由于在UTF-8编码汉字是3个字节,在GB2312编码汉字却是2个字节,计算机用GB2312去解析UTF-8,硬生生的把3个字节以每2个字节为一组去解码,所以才会有出现这种乱码。当我们知道乱码出现的原因,如何解决就变的非常简单了。

参考资料:

《编码:隐匿在计算机软硬件背后的语言》

《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第三版》

《计算机组成原理》

《深入计算机组成原理》

https://www.ruanyifeng.com/blog/2007/10/ascii_unicode_and_utf-8.html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159860

https://blog.csdn.net/f919976711/article/details/116714860

END

→点关注,不迷路←

0x09代表什么字符?

单片机十六进制0x09是10进制9的意思。

单片机十六进制数用0x开头,这是C语言的语法规则,它表示后面的数字和字母是16进制,编译器识别到之后,会把数据视作16进制处理。,如果是10进制数字,就不需要加0x,而是直接写出10进制的数字即可。

九进制0到20敀数

01234567810111213141516171820。

【一文读懂比特币和区块链】区块链技术与应用_厦门大学数据库实验室

作者:厦门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林子雨博士

【备注】本文由厦门大学信息学院计算机科学系林子雨老师编写,内容素材全部来自网络,林子雨老师对网络大量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后编写了本文。本文可以作为林子雨编著《大数据导论(通识课版)》教材的配套教学内容。本文配套的讲义PPT,请到《大数据导论(通识课版)》教材官网下载。

【引言】区块链是继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之后的IT领域又一大热门技术。区块链蕴含着巨大的变革潜力,有望成为数字经济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件,正在改变诸多行业的发展图景。继区块链技术列入“十三五”规划后,中共中央***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区块链的国家科技战略地位再次提升,迎来发展机遇期。本文将与大家分享比特币的发展历史、区块链的概念与技术原理以及区块链的典型应用场景。

2008年10月31日,中本聪向一个密码学邮件列表的所有成员发送了一个电子邮件,标题为“比特币:点对点电子现金论文”。在邮件中,他附上了比特币白皮书的链接,论文题为“比特币:一个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Bitcoin:APeer-to-PeerElectronicCashSystem)。

2009年1月3日,在位于芬兰赫尔辛基的服务器上,至今匿名的神秘技术极客中本聪生成了第一个比特币区块,即所谓的比特币“创世区块”。

在创世区块的备注中,中本聪写入了当天英国《泰晤士报》的头版头条标题:“TheTimes03/Jan/2009Chancelloronbrinkofsecondbailoutforbanks”(《泰晤士报》,2009年1月3日,财政大臣站在第二次救助银行的边缘),

这样做,他记录了比特币系统启动和创世区块生成的时刻,又借这句话表达了对当时全球金融体系的暗讽。2009年年初,全球金融体系刚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看起来摇摇欲坠。

在生成创世区块时,按自己设定的规则,中本聪获得了50个比特币奖励,这是最早的50个比特币。从创始区块开始,在比特币的账本上每10分钟就有新的数据区块被增加上去,新的比特币被凭空发行出来。比特币的去中心网络开始运转,扩展到现在的由数万个节点组成的全球网络。

2010年,中本聪逐渐淡出并将项目移交给比特币社区的其他成员。中本聪据信持有约一百万个比特币。这些比特币在2013年底时的价值超过十亿美元。

从发表论文以来,中本聪的真实身份长期不为外界所知,维基解密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JulianAssange)宣称中本聪是一位密码朋克(Cypherpunk)(密码朋克提倡信仰使用强加密算法将能够使个体保持安全的私人性,他们反对任何**规则的密码系统。他们可能容许罪犯和恐怖分子来开发和使用强加密系统,但接受为个人隐私付出风险)。另外,有人称“中本聪是一名无**主义者,他的初衷并不希望数字加密货币被某国**或中央银行控制,而是希望其成为全球自由流动、不受**监管和控制的货币。”

在比特币的创世时刻,它的三个组成部分都出现了,即加密数字货币(cryptocurrency)、分布式账本(distributedledger)、去中心网络(decentralizednetwork)。

那么,中本聪为什么要创建比特币呢?这个就要从现实世界中的转账说起。比如,在现实世界中,小明要给小红5元钱。

第一种方式是,小明可以把现金纸币5元钱给小红,不需要经过诸如银行、支付机构、见证人等中介机构。但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电子支付越来越流行,人们越来越少使用纸币。在电子支付中,就会有一个权威中介机构(比如银行)负责记录这笔转账交易。

但是,记账权掌握在一个中心化的中介机构手中,不仅需要交纳中介手续费,还可能存在中介系统瘫痪、中介违约、中介欺瞒、甚至是中介耍赖等风险。比如,2017年4月,民生银行30亿假理财事件暴露,系一支行行长伪造保本保息理财产品所致,超过150名投资者被套。再比如,2013年3月,塞浦路斯为获得救助,对银行储户进行一次性征税约58亿欧元,向不低于10万欧元的存款一次性征税9.9%,向低于10万欧元的一次性征税6.75%。

另外,传统的货币的发行权掌握在国家手中,存在着货币滥发的风险。比如,元朝自1271年建立后,依然四处征战,消耗大量的钱财和粮食,为了财政问题,长期滥发货币,造成严重通货膨胀,多数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导致流民四起,国家大乱,1368年,不可一世的元朝成了只有97年寿命的短命鬼,走向了灭亡。再比如,1980年津巴布韦独立,后因土改失败,经济崩溃,**入不敷出,开始印钞;2001年时100津巴布韦币可兑换约1美元;2009年1月,津央行发行100万亿面值新津元加速货币崩溃,最终津元被废弃,改用“美元化”货币政策。2017年津巴布韦发生政变,总统穆加贝被赶下台。

在数字世界中,如何创建一个无须中介或者说去中心化的数字现金,一直是一个难题。由于数字文件是可复制的,复制出来的电子文件是一模一样的,因而在数字世界中,我们不能简单地用一个数字文件作为代表价值的事物。由于数字文件可以完美复制,如果没有一个中心化数据库做记录,那如何避免一个人把一笔钱花两次?这就是所谓的双重支付或双花问题(doublespending)。在比特币出现之前,我们熟悉的主要电子现金系统(如PayPal、支付宝等)都是依靠中心化数据库来避免双花问题,这些可信第三方中介不可或缺。但是,上面我们已经阐述过,存在中介会带来各种问题。

在去中介或去中心化的电子现金这条路径上,有很多技术极客一直在做着各种尝试,只是一直未能获得最终的成功。

到了2008年,中本聪借鉴和综合前人的成果,特别是现在常被统称为密码朋克(cypherpunk)的群体的成果,改进之前各类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的电子现金,加上自己的独特创新,创造了比特币这个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在无须中介的情况下解决了双花问题。

特别地,比特币这个电子现金系统是同时去中介化和去中心化的: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电子现金无须可信第三方中介的介入,这是去中介化。这个电子现金的货币发行也不需要一个中心化机构,而是由代码与社区共识完成,这是去中心化。

最初,比特币这个用以表示价值的电子现金并没有价格。比特币系统只是在逻辑上可行的系统,是解决了一个难题的技术玩具。2010年5月22日,在一个网络论坛上,有一个程序员用1万枚比特币换了两张棒约翰比萨的代金券,比特币第一次有了一个公允价格:1万枚比特币价格为25美元。为了纪念这一天,每年的5月22日变成了区块链世界的一个节日——比特币比萨节。

此后,比特币虽然从来都不是货币,但逐渐地有了价值与价格。比特币的价格在自由市场交易中被确定,又持续、反复地大幅波动。但是,不管是从早期的1132美元跌掉一半,还是在2017年年底快速上涨到接近2万美元,又在几个月内跌到只有三分之一,比特币系统和它底层的区块链技术都保持稳定。

中本聪设计和编码实现的比特币电子现金系统至今已运转近十年。比特币系统已经从一个技术玩具变成一个运转得近乎完美的系统,并且看起来还将长期稳定地运转下去。

【故事一】一个社区网站的站主凭借3000枚比特币发家致富

2009年,20多岁的单身男青年小伟,热衷于搜集各种小电影资源,为此他还建了一个社区,还可以花钱成为社区VIP,看到更多好片。

在社区里有一位程序猿大哥,表示想花3000个比特币买VIP的资格。

“啊?彼特毕?彼特毕是啥子?我这里的VIP收费一年要300块呢!”小伟根本没想理他。

可是,程序员大哥哪里是吃素的,架不住大哥的软磨硬泡,后面小伟只能答应了。程序猿大哥也很实在,把3000个比特币打给了小伟,还教了他怎么挖矿。

小伟虽然是一脸懵懂,但是也被动地接受着,不过这事他很快就忘了。

经历了生活的种种艰难,8年后的小伟依旧兜比脸还干净。

在偶然间,听到周围的人说起比特币,小伟也猛然想起,8年前那个跟他买VIP的程序猿大哥,于是他翻箱倒柜地把密钥找了出来。

穷了30多年的小伟,在深圳买了十套房,目前正在找媳妇,他也不用再靠小电影活着了。

2014年1月28日,“48万哥”在比特币吧开了一个帖,称将自己存了七八年的48万元房款,用来买了100个比特币。他志得意满地说:“期待大赚一番,买房直接全款,运气好的话把车也换了。”

随后,网友们见证了他每日心情的起起伏伏:

谁想,不久负面消息频出,国家不承认比特币的价值、平台关闭、大佬跑路等新闻一个接一个。

比特币从8000多一下子跌到了2000多,“48万哥”在贴吧里被疯狂嘲笑。

2016年1月,将近两年过去,比特币3000元左右,他再也坚持不住了,割肉买房了。

从此之后,“48万哥”再也没有出现过,但人们对他的关注却从未停止,跟贴已有一万多,还有人把他写进了小说里。

为了7500枚比特币,他众筹740万英镑,请求**让他挖开垃圾填埋场。

2009年2月,豪威尔用自己的戴尔电脑挖矿。几年下来,豪威尔存下了7500枚比特币。

因为比特币的价值涨幅不大,2013年,他停止了挖矿,并把之前挖矿的电脑卖了,只留下硬盘。

2013年夏天,一次大扫除中,豪威尔无意中将这块硬盘丢进了垃圾箱。

后来,比特币价格飞涨。2017年12月,后悔不迭的豪威尔找来了几位“股东”,筹资了740万英镑给**,要求挖开垃圾填埋场。

尽管他请求再三,但**还是拒绝了。理由是挖开垃圾填埋场可能伴随严重的环境污染,还可能引爆危险气体。

直到如今,那7500枚比特币,还在英国的一个垃圾场下面沉睡着。

那么,比特币和国家发行的货币,有什么区别呢?具体请看下表。

如果要谈到近10年最成功的风险投资,那一定是比特币了,10年间收益率累计收益1300万倍,这样的收益率,我想就算是马云爸爸也望尘莫及了。

“郁金香泡沫”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金融泡沫。16世纪中期,郁金香从土耳其被引入西欧,不久,人们开始对这种植物产生了狂热。四百年后,比特币“借尸还魂”出现在世界各地,但“郁金香泡沫”与之相比,可算是小巫见大巫。2009年比特币刚出现的时候1美元可以买到1300枚比特币,而今日比特币的价格为1.35万美元,比特币在仅仅8年时间里价格就暴增了1700多万倍!然而更可怕的是,比特币数量有限,只有2100万个,并且全世界86.66%的比特币掌握在0.57%的人手里,其市场极易被操纵,造成比特币价格暴涨或暴跌。

2017年底,比特币价格一度突破2万美元,站上了一个令人晕眩的历史高峰。

要知道在2010年,一份价值25美元的披萨就花掉了买主1万枚比特币,相当于一枚比特币价值0.25美分。七年时间身价暴涨400万倍,使得比特币超过荷兰“郁金香狂热”和英国“南海公司骗*”,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资产泡沫。

【第一次暴涨暴跌:2011年到2013年】

在2011年的4月到6月,仅仅两个月,比特币从0.75美金一下子飙到30美金,40倍的涨幅,细算下来,相比于比特币诞生时的0.0076美金,涨了4万倍啊,太吓人了。

那为什么突然会从0.75涨到30美金?原来是因为比特币与英镑兑换交易平台在那两个月上线了。然后美国一些主流报刊都开始报道比特币了,消息一出,全球投资者简直是趋之若鹜的加入炒币行列了。

2011年6月之后,一直到11月,比特币就从30美金跌到了2美金,涨起来吓人,跌下来更吓人,93%的跌幅,估计刚加进来的小白菜们啊,胆子都要吓破了。

这么大幅度的下跌,根本原因,可能与2011年6月份全球最大的比特币交易平台门头沟(Mt.Gox)被黑客攻击有关。涨了那么多,黑客当然不会放过了。

【第二次暴涨暴跌:2013年到2015年】

2013年1月到12月,11个月内,比特币从13美金,涨到了1147美金,88倍的涨幅。与诞生价相比,涨超100万倍。这个时间段,也发生过黑客攻击,引发过价格回调。不过依然是牛气哄哄的保持了千元美金的价格。

能涨这么多的原因啊,主要是因为塞浦路斯的债务危机,引发了传统金融机构的信任危机。然后,13年下半年,欧洲的部分国家出台了对比特币有好处的政策,这下好了,知道比特币的人越来越多。投机者自然不肯放过这个机会。

只要这些投机者一出现我就知道没什么好事,这不,好不容易涨起来的,又暴跌了。

2013年12月到2015年的1月,一年多,比特币又从1166美金,跌回了170美金,85%的跌幅。

暴跌的原因,估计与13年12月中央五部委发布的《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有关。因为通知发布后,比特币在83天内,暴跌92.5%。那个时候数字货币在人们的认知范围内也没现在那么大影响力。所以防范是没错的。

【第三次的暴涨暴跌:2017年1月到2018年9月】

这个时期是比特币最重要的两年了,因为比特币在2017年的一年间,就从789美金,涨到了19878美金。24倍涨幅。与比特币的诞生价相比,涨了2000万倍。

原因:这一年,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区块链技术强势崛起,带动了比特币价值飙升。同时以太坊的ICO的爆发,引发了比特币的暴涨。

两万美金啊,让很多人一夜之间,从屌丝变土豪了。这下子不光是投机者,比特币这个东西,地球人都知道了,肯定引来了更多的吸血鬼,也引来了不少国家带着杀气的目光。

这不,估计比特币史上少见的漫长熊市就要来了。

从2017年12月到现在,比特币一直处于熊市,从两万美金跌倒了6000多美金。60%的跌幅,让很多人开始怀疑人生。

这次的下跌有很多原因,全球监管变得严了,交易所老被攻击,投机者的们脆弱的小心脏不堪重压,都有关系。

有网友发帖表示,自己在币价最高峰时投入的10万元,现在只剩下2000多元,相当于亏掉了98%的本金。在比特币“老大哥”颓势影响下,其他较小加密货币跌幅更惨重。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在2479个加密货币中,价格在人民币一毛钱以下的有1400个,一分钱以下的有611个。很多“山寨币”、“空气币”价格接近归零,投资者血本无归。

有一些人从比特币的“潮起潮落”中,找到了发财的机会。这就是比特币世界中的“搬砖客”。所谓“搬砖”就是从一家报价相对较低的交易平台买进比特币然后到报价较高的平台出售的过程。2013年4月,当时还在美国伯克利留学的中国学生袁浩瀚和朋友悟空在收集比特币价格数据的时候发现,在不同交易所之间比特币存在非常大的差价,尤其在不同国家之间,那时中美比特币差价长期维持在30%到50%之间。

比特币发展到今天,拥有比特币最多的人是谁?比特币持有人的前十名如下:

在榜单中排名第一的中本聪的特别,不仅仅在于他是个天才。他的比特币钱包有一百万个比特币,以今天的价格算价值上千亿。

这里还要讲讲在榜单中排名第五的RossUlbricht(丝绸之路的创始人和管理员)。2011年,在物理和材料化学方面颇有建树的乌布利希凭借自学的编程知识创建了暗网“丝绸之路”。所谓暗网指的是那些无法使用普通的搜索引擎访问,通过洋葱路由层层加密形成的层叠网络,十分隐秘难以追踪。

在网络搭建完成之后,乌布利希成为了进驻的第一个商家,他将自己和女朋友种的致幻蘑菇放在上面挂牌出售,交易方式明确规定需要使用匿名性极强的比特币,很快他们收获了第一笔资金。随后,便不断有毒贩慕名而来,不到两个月丝绸之路的用户数量就超过了100万,商品种类超过上万种,其中有七成还是毒品,除此之外暗网上还出售假钞、枪支弹*、假护照驾驶证和盗用的信用卡信息。

丝绸之路管理非常到位,只要发现有人卖假毒品,一经查实马上封号。于是有人评价丝绸之路:“就像Uber改造了出租车行业一样,丝绸之路让毒品交易变得安全、有趣和友善。”

各色人等在这个网络空间里进行非法交易,而作为管理员的乌布利希每天忙碌着为卖家提供各种手册,教他们如何密封毒品,安全交易躲避追踪。当然,好处也不少。通过收取交易中的8%~15%左右的手续费,他在两年时间内狂赚12亿美元,折合77亿人民币。

但丝绸之路对于一般的警察来说,简直是个迷宫。使用去中心化的虚拟货币让买卖很难被追踪。暗网又用了“洋葱路由”技术,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又一层代理连接,追查起来非常困难。就算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不见得有什么收获。

2012年4月,乌布利希收到一个价值10亿美元的交易请求。对方自称是一个来自多米尼亚共和国的毒品走私犯。

这个大毒枭的出现让乌布利希觉得还蛮有意思的,毕竟有大佬认可自己。他问对方有没有什么具体的投资方案。结果对方直接叫价10亿美元,要购买丝绸之路网站,并给出了实施方案,不过,乌布利希果断拒绝了对方的收购请求。但乌布利希并不知道,对方其实是传奇卧底特工卡尔·佛斯(CarlForce),危险正在靠近。最终,乌布利希被抓获判刑。

罗杰生于硅谷,家境富裕,从小就展现出从商的天赋。初中时靠倒卖糖果,每周为自己赚得50美金。高中时的他开始阅读大量的经济学书籍,并对自由经济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大一时,他创办了自己的公司——Memorydealers,并随后退学。

2000年,年仅21岁的他就以自由*候选人的身份参加州议会的选举。不幸的是,他被其他政*成员举报在网上无证卖炸*,后来他因此被判刑10个月。

牢狱之灾没有击垮年轻的罗杰,出狱后他一心从商,并将自己的Memorydealers转型为电子设备公司,后来公司业务拓展到日本,罗杰也成为了小有名气的企业家,这也为他后来成为比特币天使投资人奠定了经济基础。

2010年底,罗杰像往常一样听着自己最爱的广播节目——FreeTalkLive,突然一个陌生的词语让他产生了好奇——Bitcoin。但当时的比特币还处于少有人问津的阶段,所以这份好奇心也没有持续多久。

直到次年的3月,比特币的价格陡然突破1美元,这个消息让罗杰再也坐不住了。经过对比特币的深入研究,他买下了自己人生中第一个比特币。

后来他发现,对于一个经济自由主义者来说,比特币实在太完美了,它的意义甚至超过互联网。他实在按捺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以至于因兴奋过度而病倒住院。

出院后,罗杰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让自己的公司Memorydealers接受比特币支付,他还为此特意做了一个广告牌安装在硅谷的Lawrence高速公路旁。

罗杰不仅自己大量购买比特币,还经常在广播电台打广告。自此,他正式开启了比特币的布道生涯,并为自己赢得了“比特币耶稣”的称号。

2011年6月,当时最具影响力的比特币交易所MT.GOX(门头沟)被黑客入侵,造成数千比特币的损失,以及大量用户信息的泄露。正当交易所一筹莫展之际,比特币耶稣罗杰如及时雨一般出现。

他深知,如果MT.GOX倒下,一定会对比特币产生重大打击。为了保护和支持比特币的发展,罗杰毅然决然的躺了这趟浑水。他请朋友一起来日本帮助MT.GOX进行危机公关,甚至是修复BUG。

不过,虽然交易所的危机解除,并且网站也重新开张,但是比特币的声誉却依然受到了严重影响。2011年7月比特币价格从31美元暴跌到2美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指责比特币就是一场骗*。

比特币耶稣罗杰再次挺身而出,并下注1万美元打赌称:“比特币的涨幅会远超黄金、白银甚至是美国股市,并且两年内它的涨幅会超过100倍。”

不过,这次罗杰赌输了,因为比特币完成100倍涨幅的时间是两年零两个月。

虽然比特币大跌,但是随后的纽约比特币大会还是如期举行了。曾经只能在网络上交流的币圈人终于在现实中碰面。这次大会上,罗杰认知了比特因斯坦的创始人查理·西仁,并且一下就投了他12万美金。不仅如此,他还推荐自己的朋友帮助比特因斯坦的发展,后来这家公司的成功也标志着第一批比特比企业的兴起。

2012年,比特币开始企稳,后来涨幅也超过了美国股市,罗杰也开始投资更多的比特币公司。在这些年的发展中,他投资的公司,有些已经退出历史舞台,而有些则赫赫有名。

在罗杰看来,相比投资回报而言,最重要的是支持那些对比特币有坚定信念,对世界有更多美好憧憬的创业者。这就是比特币耶稣——罗杰·维尔。

这里还要谈一谈中国的比特币首富——李笑来。李笑来曾经是新东方的一名英语教师。从新东方辞职后,李笑来创办了多家科技公司和教育公司。他还成立了一家投资公司,因为他投资了比特币。李小来还开设了一门以互联网财富为主题的付费课程。这门课的观众人数很多。每年,李笑来通过这种方式赚取数千万美元。据有关人士透露,李笑来现在身价数十亿美元,相信他将来的身价会更高。

说到对比特币最狂热的国家,那就不得不提到韩国。韩国在比特币方面尤其活跃。韩国是世界上三大交易所的所在地,占全球比特币交易总量的20%。据估计,韩国有200万人拥有比特币和其他数字货币。在韩国,比特币的交易量已经超过股票市场。

还有报道称,投资虚拟货币的韩国人中,超过80%获利,约20%获得了平均425%的投资回报。

《首尔新闻》采访的一位应届生就在投资比特币后暂停了学业。他说,与其继续在找工作的路上屡战屡败,倒不如专心投资虚拟货币,一举摆脱就业大军。他感叹称,普通的公司员工就算十年不吃不喝,也买不起首尔的一套房,所以他就算找到工作也改变不了自己灰暗的未来。

另一位投资虚拟币的上班族也时常在工作中翻看手机。他说有一位朋友的同事靠虚拟货币赚了大钱,换了辆车,甚至连在首尔江南区买房的钱都准备好了。周边的朋友们也通过投资虚拟货币赚到了数百万韩元到数千万韩元不等的资金。

《首尔新闻》报道称,目前韩国对虚拟货币的管理还很不规范,比如人们无需为虚拟货币的收入纳税。虽然韩**已经加大了对该类资产的监管、核查力度,但韩国人对虚拟货币的热情却只增不减。报道认为,各种投资几万韩元却获利几十亿的“鸡汤故事”起到了煽风点火的作用。

对此,韩国庆北大学社会学系卢镇哲教授表示:“年轻一代人熟悉网络,不会排斥虚拟货币,反而会像游戏一样乐在其中。”他还称,跟股票相比,虚拟货币的波动更大,相当于是孤注一掷的赌博,会对日常生活造成妨碍,必须制定相关的规则。

(上图韩国比特币贸易公司“Coinplug”制造的比特币专用取款机)

其中一种声音是:“为什么比特币会涨呢?因为国际**经济的周期,5000年来所有法币无一例外全部失败,5000年来黄金持久不衰,5000年来第一次有了安全数字技术可以代替黄金功能。所以比特币的使命就是历史使命,是先超越黄金,再代替全球储备货币美元,无非是时间问题。”

实际上,比特币之所以会涨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原因:

(1)炒作。前期,肯定没有人觉得比特币、数字货币是可以为实体经济服务的。但是为了让这新的市场繁荣起来,那么肯定有一部分人开始炒作,拉动人气。要知道比特币刚刚开始的时候,才几分美元,有人用20000个比特币吃了一个披萨以后,才让人看到比特币的实体应用功能,接着比特币才被炒得火起来。炒作,是比特币上涨的原因之一。中期,随着比特币长时间的炒作,那么有部分人也意识到了它的价值,有团队也就开始接着发展比特币技术。这样一来,比特币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完善,数量稀少,炒作厉害,受到各路大神追捧,价格也就慢慢的上去了。后期,落地应用,推广,实体交易,在把比特币的地位摆放开了以后,人们就觉得比特币上涨应该理所当然了。

(3)数量稀少。比特币总量是不变的,只有2100万枚,但是用户数在不断增加,因此,物以稀为贵,比特币就会不断升值。

(6)去中心化(一种避险产品,功能堪比黄金)。比特币是去中心化的,没有掌握在一个人或者一个组织手里,是不受控制的。这样就会让很多人觉得安全。从而使它变成一种避险产品,功能堪比黄金,甚至在某种情况下,它比黄金还要方便。因为比特币不占地方,也不会被人打劫。但是黄金就不一样,笨重还占地方。安全性也不好。总而言之,比特币跟黄金比,现在可能比不上,但是不代表以后比不上,5年肯定会超过黄金的价值。这没有什么可以争议的。因为比特币的属性决定了它的价值。

区块链(blockchain),这个中文翻译最早是2013年由世纪互联数据中心的创始人、董事长陈升提出的。区块链是比特币背后的技术,比特币和区块链是同时诞生的。比特币背后的技术被单独剥离出来,称为区块链。

那么,什么是区块链呢?这里需要从记账开始讲起。

货币最重要的行为就是交易,交易会产生记录,就需要记账。比如,如下图所示,这个账本就记录了很多条交易。比如,编号为395的记录,表示张三给李四转账了10元钱,编号为396的记录,表示张三给王五转了50元钱,编号为398的记录,表示央行发行了1000元货币。

从数据的结构来说,每次转账其实就是一条数据记录,我们把这种方式叫做记账方式,就是记了一笔我转给她钱的账,这个记账叫中心式记账。法币是由我们信任的中心化机构(**、银行)记账。几乎所有的银行都是用中心化记账的方式维护巨大的数据库,这个数据库保留我们所有钱的记录。

中心化记账有很多的好处,数据是唯一的,不容易出错。你如果足够信任它的话,转账效率特别高,在同一个数据库里一转就过去了,瞬间就转完了。

但是我们需要意识到,中心化记账从金融角度来说有两个潜在的问题:

第一,中心化的机构,真的可信吗?银行真的可信吗?你说银行不可信,还有谁可信?但确实银行有可能会出现问题,比如说大家可能从新闻报道上看到某某银行某某支行的行长通过交易漏洞,把钱挪出来,自己认为炒股可以赚了再放回去,结果赔了,亏空了,他就跑了。

第二个安全隐患是什么呢?银行建立中央化数据库,比如说中央化数据库在上海,一不小心出了很大的问题,整个数据库突然没了,硬盘坏掉了,怎么办?你说没关系,我们在**还有一个备份数据库,假设一颗原子弹也落在**,这两个地方都没了。理论上这个概率非常小,但并不是说完全没有可能。

而且,之前我们也说过,我们的信任往往会被辜负,可能会存在中介系统瘫痪、中介违约、中介欺瞒、甚至是中介耍赖等风险。

为了避免以上问题,是否有一种货币可以不用中心化机构来记账,这也是比特币发行的初衷。

不由传统的“可信”的中介机构记账,那么谁来记账?

这就是比特币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防篡改。

为了实现“防篡改”,就需要引入哈希函数。哈希函数的作用是将任意长度的字符串,转变成固定长度的输出(比如256位),输出的值就被称为哈希值。哈希函数有很多,比特币使用的是SHA256。哈希函数必须满足一个要求,就是计算过程不能太复杂,用现代计算机去计算,应该可以很快得到结果。

比如,下图中,输入字符串是“把交通大学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经过哈希函数转换以后,输出是“5587……d7ec”。当输入字符串是“把交通大学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经过哈希函数转换以后,输出是“c10e……3ca2”。可以看出,只要输入字符串发生微小变化,哈希函数的输出就会完全不同。

哈希函数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特性:

(1)第一个特性:很难找到两个不同的x和y,使得h(x)=h(y),也就是说,两个不同的输入,会有不同的输出;

(2)第二个特性:根据已知的输出,很难找到对应的输入。

我们来看一下第一个特性。输入字符串是一个任意长度的字符串,是一个无限空间。而哈希函数的输出是固定长度的字符串,是一个有限的空间。从无限空间映射到有限空间,肯定存在多对一的情况,所以,肯定会存在两个不同输入对应于同一个输出值。也就是说,肯定存在两个不同的x和y,使得h(x)=h(y)。虽然这种情况在理论上是存在的,但是,实际上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可以找到。因为,这里面没有任何规律可言,需要用计算机把所有可能的字符串都遍历一遍,但是,即使用目前最强大的超级计算机去尝试,也几乎要花费无穷无尽的时间,才能找到这样一个字符串。现在计算机找不到,那么,将来计算机发展了,是不是很容易可以找到呢?没有问题的,如果计算机变得强大了,那我只要把哈希函数输出值的长度变得更大即可。

了解了哈希函数以后,现在就来看一下什么是区块链。

刚才讲过,所有的交易记录都被记录在一个账本中。这个账本非常大,于是,我们可以把这个大账本进行切分,切分成很多个区块进行存储,每个区块记录一段时间(比如10分钟)内的交易,区块与区块之间就会形成继承关系。以下图为例,区块1是区块2的父区块,区块2是区块3的父区块,区块3是区块4的父区块,依此类推。每个区块内记录的交易的条数可能是不同的。10分钟生成一个区块。如果10分钟内发生的交易次数较多,则这个区块记录的交易条数就较多。

可以把一个个区块,理解成一个个EXCEL文件。我们有台电脑,这台电脑每隔10分钟就会生成一个新的EXCEL文件,每个EXCEL文件记录了过去10分钟内所有的交易。并且这个EXCEL文件是在不断增加当中的,因为不断会有新的交易记录生成。

然后,在每个区块上,增加区块头,其中记录了父区块的哈希值。通过在每个区块存储父区块的哈希值,就可以把所有区块按照顺序组织起来,形成区块链。如下图所示,97区块包含了一个区块头和一些交易记录,这些加起来,实际上都是一些文本,我们将这些文本内容打包,打包之后计算一个哈希值。这个哈希值就是整个97区块的哈希值,然后将这个哈希值记录在98区块的区块头里面。每个区块都如此操作。每个区块的区块头,都存储父区块的哈希值。这样就将所有区块按照顺序连接了起来。最终形成了一个链条,就叫区块链。

我们可能会问,第一个区块的前面没有区块了,那么它的区块头记录什么信息呢?第一个区块的区块头其实不记录前一个区块的信息,所以第一个区块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区块,我们称之为创世区块。之前我们曾经讲过,2009年1月3日,在位于芬兰赫尔辛基的服务器上,至今匿名的神秘技术极客中本聪生成了第一个比特币区块,即所谓的比特币“创世区块”。

我们把原来一个很简单的账本,搞得这么复杂,这是为什么呢?这其实就是为了解决我们比特币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要保证我们的交易记录不被篡改。

假设我们修改了区块98的一点内容,这个时候,当有其他人来检查的时候,他很容易就可以发现,区块99中已经记录的关于区块98的哈希值,和最新计算得到的区块98的哈希值,二者不一样了。他就可以知道,区块98已经被修改过。假设修改区块98的人的权限很大,他不仅把区块98的内容修改了,他还同时把区块99中的区块头的内容也修改了,那么实际上,我们也能够发现篡改信息的行为。因为区块99的头部被修改了以后,重新计算得到的区块99的哈希值,就和保存在区块100中的头部的哈希值,二者不同了。假设这个篡改的人很厉害,他把信息一致篡改下去,不仅改98区块,也改了区块99的头部,也改了区块100的头部,一直改下去,一直改到最后一个区块,也就是最新的一个区块,那么也没有什么问题。因为,他只有获得最新区块的写入权,才可以做到。而要想获得最新区块的写入权(也就是记账权),他就必须控制网络中至少51%的算力。但通过硬件和电力控制算力的成本十分高昂。比如,以2017年11月16日的价格计算,在比特币网络进行51%攻击,每天的成本包含大约31.4亿美元的硬件成本和560万美元的电力成本。

因此,我们可以说,区块链能够保证里面记录的信息和当时发生的时候一模一样,中间没有发生篡改。

所以,比特币和区块链的本质:就是一个人人可见的大账本,只记录交易。区块链的核心技术是通过密码学和数据结构,保证账本记录不被篡改。区块链的核心功能是创造信任。货币的本质就是信任。使用纸币和黄金,就是因为信任。法币依靠**公信力创造信任,比特币则依靠区块链技术创造信任。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在比特币的世界中,如何进行交易?

进行交易,需要账号和密码,分别对应于公钥和私钥。在比特币中,私钥是一串256位二进制数字。获取私钥不需要申请,甚至不需要电脑,可以抛硬币256次来生成。地址由私钥转化而成,但是,根据地址不能反推出私钥。地址即身份,代表了比特币世界的ID。一个地址(私钥)产生以后,只有进入区块链账本,才会被大家知道。

为了方便理解,可以做个比喻,比特币世界中的地址,就相当于现实世界中的银行卡号,比特币世界中的私钥就相当于现实世界中的银行卡密码。但是,它们之间还是有一些区别的,具体如下:

(1)银行卡密码可以修改,但是,私钥一旦生成,就无法修改;

(2)银行卡需要申请,而地址和私钥自己就可以生成;

(4)个人申请银行卡有限制,但是地址和私钥可以无限生成。

这里需要重点强调的是,在比特币世界中,私钥就是一切。首先你的地址是由私钥产生的,然后你的地址上有多少钱,别人都是知道的,因为这些账本都是公开的。然后,只要他知道你的私钥,那么,他就可以发动一笔交易,把你的钱转到他自己的账户上面去。所以,一旦丢失了私钥,就丢失了一切。它不像银行卡一样,银行卡如果别人只是知道了你密码是没有用的,还要知道你的卡号。而且你还可以挂失银行卡。但是,在比特币的世界中,一旦你丢失了私钥,你就什么都没有了。所以,如何保管你的私钥,是一个很有讲究的问题,很多人都因为丢失了私钥,而造成了很大损失。

以私钥为代表的区块链金融科技,成为旧时代的掘墓人和新时代的奠基人。拥有私钥便拥有一切,未来家庭的保险柜里,储存的不再是黄金和美元,而是便签纸上记下的一串串私钥;财产的传承,也不止是股票和债权,还有见证亲密程度的私钥;新婚燕尔的男孩上缴的不再是工资卡,而是私钥;婚姻围城中无处容身的男人所藏的,不再是私房钱,仍是私钥。

张三已经有了地址、私钥,想要转账给李四10元,如何将这条交易记录添加到区块链中呢?

在把一条交易记录添加到区块链之前,首先就需要确认交易记录的真实性,这时就需要用到数字签名技术。如下图所示,张三调用签名函数Sign()对本次转账进行签名,然后,其他人通过验证函数Verify()来验证签名的真实与否。也就是说,张三通过签名函数Sign(),使用自己的私钥对本次交易进行签名,任何人都可以通过验证函数Verify(),来验证此次签名是否由持有张三私钥的张三本人发出的(而不是其他人冒用张三的名义),是就返回True,反之返回False。Sign()和Verify()由密码学保证不被破解。

签名函数的执行都是自动的,并不需要我们手工去处理这些事情。比如我们安装了比特币钱包APP,它就会帮我们去做这样的事情,因为钱包APP是知道我们的私钥的,所以,我们只要告诉这个APP,我想转账10元给李四,那么这个钱包APP会帮我们自动生成这次转账的信息以及签名,然后向全网发布,等待其他人使用Verify()函数来验证。

一条交易记录的真实性得到确认以后,接下来的问题是,由谁负责记账呢?也就是说,由谁负责把这条交易添加到区块链中呢?

首先,我们就会想到,由银行、**或支付宝这些权威机构负责记账,也就是采用“中心化方式”来记账。然而,历史上所有由中心化机构记账的加密数字货币尝试,都失败了。因为中心化记账的缺点很多,主要如下:

(1)拒绝服务攻击。对于一些特定的地址,记账机构拒绝为之提供记录服务。

(2)厌倦后停止服务。如果记账机构没有从记账中获得收益,时间长了,就会停止服务。

(3)中心机构易被攻击。比如破坏服务器、网络,监守自盗,法律终止,**干预。

正是因为中心化记账会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比特币需要解决第二个问题:去中心化。

在比特币区块链中,为了实现去中心化,采用的方式是:人人都可以记账,每个人都可以保留完整账本。任何人都可以下载开源程序,参与P2P网络,监听全世界发送的交易,成为记账节点,参与记账。当P2P网络中的某个节点接收到一条交易记录时,它会传播给相邻的节点,然后相邻的节点再传播给其他相邻的节点,那么通过这样一个P2P的网络,这个数据会瞬间传遍全球。

采用去中心化记账以后,具体的分布式记账流程如下:

(2)每个记账节点,持续监听、传播全网的交易。收到一笔新交易,验证准确性以后,将其放入交易池,并继续向其他节点传播;

(3)因为网络传播,同一时间,不同记账节点的交易池不一定相同;

(4)每隔10分钟,从所有记账节点当中,按照某种方式抽取1名,将其交易池作为下一个区块,并向全网广播;

(5)其他节点根据最新的区块中的交易,删除自己交易池中已经记录的交易,继续记账,等待下一次被选中。

(1)每隔10分钟产生一个区块,但是,并不是所有在这10分钟内的交易都会被记录。这个比较好理解,我这笔交易是在这个10分钟内发生的,但是,不一定会在这10分钟之内被记录,我有可能是在下一个10分钟之内被记录,也有可能是在下下个10分钟之内被记录,这主要是因为一笔交易在P2P网络中的传播需要时间,可能在这个10分钟之内被选中的节点,它还没有接收到这笔交易的信息,所以,这笔交易就不能在这个10分钟之内被记录到区块链里面。

(2)获得记账权的记账节点,会获得50个比特币的奖励。每隔21万个区块(大约4年)以后,奖励减半。总量约2100万枚,预计到2040年可以开采完。2009年比特币诞生的时候,每笔赏金是50个比特币。诞生10分钟后,第一批50个比特币生成了,而此时的货币总量就是50。随后比特币就以约每10分钟50个的速度增长。当总量达到1050万时(2100万的50%),赏金减半为25个。当总量达到1575万(新产出525万,即1050的50%)时,赏金再减半为12.5个。而随着比特币减半,矿工们压力更大,算力升级要求更高。

(3)记录一个区块的奖励,也是比特币的唯一发行方式。

在上面的分布式记账的步骤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需要讨论,那就是,如何分配记账权。在比特币区块链中,采用的是POW机制,也就是“工作量证明机制”。记账节点通过计算如下数学题,来争夺记账权:

上面这个数学公式的计算,除了从零开始遍历随机数碰运气以外,没有其他办法。解题的过程,又叫挖矿,记账节点被称为矿工。谁先解对,谁就获得记账权。某记账节点率先找到解,就向全网公布,其他节点验证无误之后,在新区块之后,重新开始下一轮计算,这种方式被称为POW。

比特币也效仿黄金领域:获得比特币的方式叫“挖矿”,挖比特币的计算机,被叫做“矿机”。所谓“矿工”,即通过完成计算题来获取比特币的人。所谓“挖矿”,就是每10分钟就会有一道数学题被扔到网络中,大家比赛,看看谁算得快。算得最快的计算机,就会“挖”到一定数量的比特币,矿工们通过为比特币网络提供“算力”来换取获得比特币奖励的机会,算力越多的计算机,得到越多的比特币。

打个简单的比方,我手上现在有一张面值100元的人民币,谁猜出来编号我就给谁。比特币就等于这张钱,猜编号就等同于挖矿,谁猜对的速度最快,这100元就是谁的。

获得记账权的概率其实是很好算的。假设我这个节点每秒钟计算哈希函数的次数是1亿次,然后我知道,全网所有节点他们每秒钟计算哈希函数的次数是100亿次,那么我这个节点争取到记账权的概率就是1%。因此,为了以更高的概率获得记账权,我唯一的办法就是找来更多的机器,这些机器可以让我每秒钟去运算的次数更多。这也是大家了解到的,矿工不断地去购买更好的矿机去投入到挖矿的过程。

刚开始的时候去挖矿,你使用传统电脑的CPU就可以挖矿,因为全网的算力其实不是很高,之后呢,随着全网算力越来越高,你希望得到更多的记账权,你也得提高你计算的速度,所以大家改成使用GPU来挖矿。再之后就升级为专业的矿机,这个实际上就是一场军备竞赛。很多矿机在购买来几个月以后,它的计算能力就很快被淘汰了,因为速度太慢。

在比特币发展过程中,就出现了“挖矿木马”。一些来路不明的文件,你在电脑上随手一点,你的电脑就有可能成为黑客团伙挖矿的苦力。当你发现电脑突然严重卡顿,可能它正在为暗处的黑客掘金。

随着专业矿机的出现,个人电脑基本已经在这场挖矿游戏中被淘汰出*。举个例子,挖地铁,专业矿机好比是盾构机,挖三个月贯通,获得1比特币的奖励。而你家里的电脑,相当于一把勺子,挖条地铁出来,得多少年?实际上矿机的算力不会比家用电脑强这么多,有点太夸张,但是数万倍的算力差距是有的,这还没有用几百万一台的超级矿机来做对比。

如下图所示,就是一台专业的矿机。成本只有9000多元的矿机,最高一台卖到了26万元,足见当时市场需求的强烈程度。市面上功耗较大的矿机神马m3,算力是11.5t(1T是1万亿次浮点指令每秒),功耗是2150w,二十四小时运行情况下单台耗电量:2.15千瓦*24=51.6度。

随着大量矿机的加入,比特币全网算力迅速增长。这种指数级别的增长,正面临“失控”着状态。目前比特币矿业消耗电力已经超过整个大英帝国的用电量。研究机构曾做出过这样的统计:如果按照2018年11月份“比特币挖矿耗电量”增长速度来计算,到2019年7月,比特币挖矿耗电量将超过如今美国全国的一年用电量。

一些环保主义者认为,比特币是一种投机资产,是资本主义晚期的产物,因为它消耗了大量的电力,但对社会并没有真正价值,甚至有人将其称为自由主义的“泔水”。

2019年11月21日,区块链第一股、全球第二大加密货币矿机生产商嘉楠耘智,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截至2017年4月末,嘉楠耘智累计售出阿瓦隆系列矿机约为16万台,占据了全球比特币算力市场的22%,如果说比特大陆吴忌寒(见下图)是矿机市场最具影响力的人,那嘉楠耘智的掌舵人张楠赓毫无疑问就是行业第二。

这么多专业矿机的加入,使得比特币全网算力迅速提升(如下图所示),那么,会不会影响每个区块链生成的时间呢?答案是,不会的,每个区块链生成的平均时间依然是10分钟左右。因为,随着全网的算力不断变化,为了应对算力的变化,每隔2016个区块(两周),会加大或减少难度,使得每个区块产生的平均时间是10分钟。这里需要额外说明的是,每个区块产生时间并不是正好10分钟。因为,有时候,某个节点运气特别好,它很快就找到了随机数答案。而有时候,运气又特别差,隔了很长时间(20分钟甚至30分钟)才找到随机数答案。其实这都是一个概率问题。

比特币的出币速度是固定的,挖矿的人多了,挖矿难度就升高。随着比特币全网算力的不断提升,挖矿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加。就目前比特币的挖矿难度来看:

比特币(btc)每t收益:1TH/S*24H=0.00007087btc

按综合12t的机器算力来算每天产量为:

那么单台挖到一个btc的时间需要:

十台矿机挖到一个btc的时间需要:

一百台矿机挖到一个btc的时间需要:

1/0.085044=11.7天

也就是说,按照目前的难度来算,大概单台矿机需要三年的时间可以产出一枚比特币,十台矿机需要3.9个月可挖一个比特币,一百台矿机只需要11.7天可挖出一个比特币,投入单台机器成本价8500左右,十台在85000左右,一百台投入850000,不到一百万,一个月收入超过两枚比特币,按目前的币价来算大概价格十二万,如此看来,目前比特币挖矿的收益虽然不及之前,但相较于其他投资项目还是很可观的。

大量的矿机可以集中存在一个矿场里面。下图是北美最大的矿场。

集中先进矿机和低廉电费的中国,目前是全球加密货币矿场的首选地之一,有多达7成的比特币算力分布在四川、云南、内蒙古、**等地。下图是坐落于四川省某电站旁边的矿场。

在中国,加密货币的挖矿产业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上下游,目前我国已经是生产全球9成的矿机,占有7成比特币算力,运营着超过一半的矿场,拥有庞大从业者人群的重要产业基地。

中国有比特币网络中超过75%的矿池,这导致中国成为比特币网络中的一个无比重要的国家,你可以想象到,如果中国全面禁止挖矿的话,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可以说,中国对挖矿的政策会直接关系到比特币的存亡。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每一条关于比特币的消息、新闻或政策都会让各方人物高度关注。

世界上多数加密货币行业的矿机制造公司都在中国发展,全球比特币矿机排名第一的比特大陆的总部就在北京,计算机芯片的硬件制造这方面在世界上几乎没有竞争对手。它还负责在全球运输数十亿的采矿设备,这数量已经占了行业内可运行矿机的四分之三了。

今天的挖矿形式已经不再像之前那样,靠一张显卡或者几台矿机就足以完成任务了,现在的挖矿所需要的算力已经到了一个非常高的地步,以至于现在都只能以矿池的形式存在。矿池的算力是包含了各个矿场、诸多矿工的算力集中起来的,不同的矿场、不同的矿工聚集在一个矿池,为这整一个矿池提供算力。这样,挖矿的效率高了许多,挖到区块之后按照贡献出来的算力比例分成比特币奖励。这很好的说明了为什么大家都要聚集在中国建立矿场,因为中国有良好的环境和低廉的电费成本。在中国,有许多地方都会出现电能过剩的情况,这会导致电费十分廉价,许多过剩的电能都会以十分便宜的价格出售给矿场使用。所以即使是在被称为挖矿天堂的伊朗,挖矿成本仍然要高于中国。同时,中国**对挖矿的监管比较放松,这对于广大矿场主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优势。尽管中国**早就对加密货币这块做出了许多禁令,如禁止国内有比特币相关的交易所、禁止ICO等,但尚未明确禁止挖矿。因此,经过多因素综合考虑,中国确实是非常适合进行相关的挖矿操作,以至于全球的矿机生产商、矿场主纷纷来到中国开展业务。

在现实世界中,挖矿时遇到矿难是在所难免的。同样,在比特币的世界中,在挖矿的过程中,也会遇到矿难。所谓矿难,就是挖矿的收益小于挖矿的各种投入。

下图是央视的新闻报道,在比特币市场行情不好的时候,也就是发生矿难的时候,大约130万台某主流矿机在一场比特币暴跌的浪潮中关机。

深圳的华强北是全世界最大的矿机销售集散地,全球约9成的矿机都是从那里发货。半年多前的华强北,无论是卖电脑配件还是手机内存的商家都纷纷做起了矿机销售生意。

随着比特币价格暴跌,目前某主流型号的矿机,价格已经跌去95%,但依然卖不出去。

深圳矿机销售商:有些客户之前在我这买的矿机,现在要卖。几个月前花3万多买的,现在只能卖到800到1100,1200左右。

讲到这里,总结一下,比特币的全貌就是,采用区块链(数据结构+哈希函数),保证账本不能被篡改;采用数字签名技术,保证只有自己才能够动自己的账户;采用P2P网络和POW共识,保证去中心化的运作方式。

区块链的三要素是:交易、区块和链,具体如下图所示。

这里,给区块链一个完整的定义:区块链技术是利用块链式数据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密码学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利用由自动化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范式。

(1)公有链:全世界任何人都可读取的、任何人都能发送交易且交易能获得有效确认的、任何人都能参与其中共识过程的区块链——共识过程决定哪个区块可被添加到区块链中和明确当前状态。公有链通常被认为是“完全去中心化”的。

(2)联盟链:对特定的团体开放的区块链,介于公有链和私有链之间。某种程度上也划归为私有链。这个例子很多,比如Libra就是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高金融网 » 九进制中9如何表示(会分区的高手进,我有问题要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