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始知蓬莱近
无为总觉咫尺远

兴全的基金哪只好(掌柜金生宝和兴全添利宝货币基金哪个收益更好些)

掌柜金生宝和兴全添利宝货币基金哪个收益更好些

兴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平台“钱大掌柜”推出黄金投资理财新产品——“掌柜金生宝”,1元起买、买卖不收手续费,购买即锁定金价成本,且黄金克数以“生金豆”形式每日增长,不仅能替投资者免费保管所购买的黄金,还能让实物黄金产生“利息”,并以黄金的形式支付。“掌柜金生宝”是钱包支付专享产品,用户通过钱大掌柜平台上的现金管理工具掌柜钱包即可实现7×24小时随买随卖,按照实时黄金价格交易。而掌柜钱包就是兴全添利宝货币基金,两者收益水平相同。  兴全添利宝货币基金(000575)是货币基金,最新收益率如下:  万份收益:0.9709元7日年化率:3.6970%。

什么是社会责任投资? - 知乎

社会责任投资(SociallyResponsibleInvestment,简写作SRI)的前身是道德投资(EthicalInvestment),道德投资源起圣经时代,当时***曾设定以道德价值为标准的投资原则。美国贵格会教徒被视为是第一批的道德投资者,在16世纪,乔治·福克斯(GeorgeFox)在美国创建了贵格会教派,该教派教徒信仰人权平等及反对暴力战争,同时也以这些社会标准来规范投资行为。到了1758年,北美贵格会宣布其教徒不得从武器和奴隶贸易中获利。1760年,美国卫理公会创始人约翰·卫斯理(JohnWesley)发表著名布道《论金钱的使用》,号召“使用金钱的人不应该参与罪恶的交易”。[1]之后两百年,这些道德投资的原则主要被宗教组织及其教徒所执行,对主流投融资活动并未造成显著影响。

现代社会责任投资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美国家,当时开始显现的环境问题,越战、南非种族隔离等社会、**事件,令这些国家中一部分思想进步的投资者开始通过投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诉求和价值取向。

1962年,美国作家蕾切尔·卡逊(RachelCarson)发表了环保主义著作《寂静的春天》,书中描写因过度使用化学*品和肥料而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最终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指出人类应该走“另外的路”。该书引发了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各类环保组织纷纷成立。1972年6月12日,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大会”,并由各国签署了《人类环境宣言》,开启了世界范围的环境保护事业。

1965年,在“禁酒运动(theTemperanceMovement)”盛行的瑞典,[2]世界上第一支伦理基金AktieAnsvarAktiefond成立,该基金的核心策略是将酒精、烟草企业从资产组合中剔除。[3]

1971年,美国圣公会以股东身份要求南非最大的黑人员工雇主——美国通用汽车暂停在南非的一切业务直至南非废除种族隔离制度。同年,帕克斯全球资产管理公司在美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支社会责任共同基金——帕克斯世界基金(PaxWorldFunds)。

1984年,友诚公积金(前身是贵格会英国人寿办事处)在英国推出了具有社会责任投资性质的信托基金——FriendsProvidentFundStewardshipTrust,该基金的投资原则主要有三条:规避对社会有负面影响的公司,支持对社会有正面影响的公司,鼓励公司行为更加注重社会责任。

1990年,世界第一个社会责任投资指数——多米尼400社会指数(Domini400SocialIndex)由社会责任投资专业研究机构KLD在美国发布。

时至今日,社会责任投资在海外已经取得了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开始采用社会责任投资的相关策略。根据哈佛大学肯尼迪研究中心的报告,截至2018年底,全球社会责任投资规模达到26万亿美元。[4]

进入21世纪,社会责任投资开始在中国逐步发展:中国资本市场最早明确提出社会责任投资的是兴全基金,其于2008年推出了兴全社会责任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2009年7月,上交所发布上证社会责任指数,同年8月,深交所也发布了深证责任指数;2010年,建信基金发布了两款社会责任投资类型的公募基金产品;一年后,汇添富基金也发布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投资基金。截至2019年底,国内基金市场共有社会责任投资主题相关的基金95只,总规模约74亿美元。

学界对社会责任投资较有代表性的定义有:Logue(2009)认为社会责任投资是一种鼓励公司进行环境管理、消费者保护、维护人权和性别多样性并避免投资具有负面社会影响企业的投资方式;[5]LemkeandLins(2014)提出社会责任投资是基于一定的社会标准和价值观念来选择和管理投资组合。[6]

业界对社会责任投资的定义与学界略有不同,例如:美国责任投资论坛(USSIF)在2005年提出社会责任投资是一种投资过程,其在经济分析的范围内考虑投资对社会和环境产生的积极或消极的后果。[7]欧洲较早践行社会责任投资的资管机构Robeco对这一概念的定义更广,认为只要是同时考虑了财务回报和社会效益的投资都可视为社会责任投资。[8]

本文结合业界和学界的多种观点,基于现阶段社会责任投资的表现形式,认为社会责任投资是指以遵守法律、雇佣平等、尊重人权、消费者权益保护、社会贡献程度和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等社会标准为基础,结合传统的财务指标,评价并选择企业来进行的投资。

根据GSIA的定义,社会责任投资主要有三种形式:负面清单筛选,即避免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的公司进行投资;[9]正面清单筛选,即对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公司加以支持;以及原则筛选,也称为标准筛选,是基于国际通行的企业行为准则(如联合国全球契约),对公司是否符合准则要求进行筛选。

在此提醒读者注意两点:首先,在研究口径上,由于社会责任投资是同领域相关概念中较早出现并形成共识的,某些情况下它的概念范畴和资金规模可能包含了ESG投资或可持续投资。但本文认为,ESG投资是社会责任投资在技术层面的进步,它由基于ESG标准的ESG整合策略演化而来,而社会责任投资最显著的特点是“筛选与剔除”,筛选过程也不需要同时考虑E/S/G三种要素,单一标准也可作为筛选准则。因此,对这两种投资方式作出概念上的区分是必要的。

摩根大通(J.P.Morgan)2018年4月曾测算当时全球社会责任投资规模已接近23万亿美元。[10]

哈佛大学肯尼迪研究中心于同年估计全球社会责任投资规模为26万亿美元(这一数字与摩根大通的测算相近),其中美国社会责任投资金额为12万亿美元,约占全美专业资产管理总额的25%。[11]与前两者接近,GSIA披露2018年全球五大发达资本市场的社会责任投资总额突破了25万亿美元。[12]

本文重点分析GSIA的市场规模数据:其中,欧洲是社会责任投资规模最大的地区,共有14万亿美元的资产受相关策略管理;北美市场社会责任投资的总规模也突破了10万亿美元。日本和澳洲市场的社会责任投资规模相较于欧美资本市场仍较小。

就具体策略而言,负面筛选仍然是最受投资者青睐的社会责任投资策略,五大市场合计有19.75万亿美元资产与负面筛选策略相关,约占社会责任投资总额的79%。

从社会责任投资的市场规模来看,中国内地同全球发达资本市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根据中国责任投资论坛的统计,截至2019年底,国内基金市场共有社会责任投资相关主题的公募基金共95只,总规模约512亿元;[13]而根据《21世纪经济报告》的推算,截至2019年9月,中国基金市场内社会责任投资基金的规模约500亿元。[14]

以七只基金名称中明确包含“社会责任”的公募基金为例,其中基金规模最大的为兴全社会责任混合,市场规模为60.96亿元,该基金成立于2008年4月,累计净值增长幅度约为300%。

目前,国内外社会责任投资的主要实践方式有二:其一,投资人直接投资社会责任评价良好的公司或避免对社会责任履行状况不佳的公司进行投资(含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其二,投资人向基金公司(资管机构)购买使用了上述三种投资策略的投资产品。例如:一些环保组织或社会运动团体会用筹集的部分资金购买符合其价值观念、社会责任履行状况较好的公司的股票;更多的投资者,如:全球最大的主权财富基金——挪威全球养老基金、芬兰最大的保险公司Ilmarinen等,会将资金投向贝莱德、高盛资管等机构提供的具有社会责任投资性质的基金产品。[15]

由于个人投资者和非金融类机构投资者很难利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的信息进行投资,社会责任投资的实践多由基金管理公司或资管机构执行——它们通过不同的筛选机制将投资限定在社会责任状况较优的上市公司,在实现投资收益的同时兼顾社会价值。

以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机构贝莱德(Blackrock)旗下的iSharesMSCIKLD400SocialETF为例,该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于2006年11月成立,追踪指数为MSCI多米尼400社会指数(MSCIKLD400SocialIndex)——由KLD研究与分析有限公司(KLDResearch&Analytics,Inc.)于1990年5月创立,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责任投资指数。截至2019年底,该ETF资产净值约为18.45亿美元,最近1年资产净值增幅为31.27%。

多米尼400社会指数以社会性与环境性议题为筛选准则,由标普500成份股中400家社会责任评价良好的公司组成。最初运作的10年间,其平均年化收益率高出同期标普500指数的平均年化收益率2.13个百分点,[16]而当我们将时间拉长至当下,可明显看到多米尼400社会指数的增长幅度更大。该指数不仅为社会责任型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比较基准,还有力地证明了社会责任与投资收益两者并不矛盾。

以目前国内社会责任投资领域市值规模最大公募基金的兴全社会责任混合为例,该基金采用国际通行的正面筛选和负面筛选相结合的股票投资方式。

在行业配置策略上,采用“兴业双层行业筛选法”进行投资选择,首先运用“负面筛选法”规避在持续发展责任、法律责任、内外部道德责任履行等方面具有较差表现的行业;之后,运用“正面筛选法”寻求在上述方面具有较好表现的行业。

在两次筛选的基础上,结合行业内社会责任的相对表现,从经济责任、持续发展责任、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四个责任维度选择具体的公司股票,最终构建实际股票组合。[17]

可以看到,该基金的业绩无论以绝对值衡量或是同基准指数比较均表现优异,且其超额收益随着持有期限的拉长而不断增大。

兴证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AEGON-INDUSTRIALFundManagementCo.,Ltd.)目前是一家中外合资的基金管理公司。2003年9月,由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当时名为“兴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08年1月,中国证监会同意全球人寿保险国际公司(AEGONInternationalN.V.)受让公司股权并成为股东,全球人寿保险国际公司的出资占注册资本的49%。2008年4月30日,兴业基金发布“兴全社会责任混合”,为国内首支以“社会责任”命名的公募基金。2020年3月18日,该公司更名为“兴证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同时表示:公司将继续沿用“兴全”作为基金产品名称。尽管兴证全球基金目前只发行了一只社会责任基金——兴全社会责任混合,截至2019年底,该基金规模60.96亿元,仍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社会责任投资类型公募基金。前文已对其选股策略和业绩表现进行论述。

值得一提的是,兴证全球基金的外方——AEGONInternationalN.V.(简写作AegonN.V.)是国际知名的从事可持续投资(社会责任投资、ESG投资)的金融机构,也是全球最大的人寿保险和养老金公司之一。其成立于1983年,总部位于荷兰海牙,截至2018年底总控制的资金规模为8000亿欧元。作为“可持续保险原则”(PrinciplesforSustainableInsurance,简写作PSI)的首批签署方之一,[18]AegonN.V.制定了自己的可持续投资原则和社会责任投资领域的负面清单(包括行业和公司)。可以推测,它于2008年入股兴业基金极大地推动了“兴全社会责任混合”的成立与发行。

建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由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美国信安金融集团、中国华电集团资本控股有限公司于2005年9月共同发起设立,持股比例分别为65%、25%及10%,是国内首批由商业银行发起设立的基金管理公司。

旗下共有三只社会责任投资类型公募基金,分别是:建信社会责任混合、建信责任ETF和建信上证社会责任ETF联接。三只基金市场规模合计为2.3亿元,与“兴全社会责任混合”相比规模较小。

与兴证全球基金相似,建信基金的外方——美国信安金融集团是美国最大的养老金管理机构之一,为商业、个人和机构客户提供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及服务,当中包括退休金及投资服务、人寿及医疗保险,这些产品与服务将可持续因素的考量纳入决策过程。

挪威全球养老基金(theGovernmentPensionFundGlobal,简写作GPFG),又称挪威石油基金,是全球最大的主权财富基金,截至2019年底的总资产规模超过1.1万亿美元。

GPFG成立于1990年,当时挪威议会通过法案设立了**石油基金(theGovernmentPetroleumFund),希望妥善管理其从北海石油开发中获得的巨额收入。目前该基金由挪威财政部监管,挪威央行投资管理公司(NorgesBankInvestmentManagement)日常运作。

GRFG对社会责任投资的实践多以“排除和筛选”为基本原则,挪威财政部根据联合国全球契约(UNGC)专门规定在GPFG不得投资于违背人类基本原则生产武器的公司,并在资产组合中剔除违背人权、腐败或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的公司。[19]

KLD研究与分析有限公司(KLDResearch&Analytics,Inc.,简写作KLD公司)由PeterKinder,SteveLydenberg和AmyDomini于1988年在美国波士顿成立,是第一批提供社会责任评级的专业咨询机构。

1990年,KLD创立了多米尼400社会指数(Domini400SocialIndex),正如前文所述,该指数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责任投资指数,成立至今,其表现长期优于基准指数——标普500。

2009年11月,KLD公司被RiskMetricsGroup——一家当时全美领先的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服务提供商收购。2010年3月,MSCI收购RiskMerics,KLD公司随之成为MSCI的子公司,多米尼400指数也改名为MSCIKLD400SocialIndex,并延用至今。

本文选取全球范围内代表性市场的监管政策,需要说明的是,发达资本市场的监管重心在2010年后已逐步拓展至ESG信息的披露上,在本章不做展开。

美国早在1934年颁布《证券法》时就对上市公司披露社会责任相关信息作出了要求。上世纪后期开始,欧美等国资本市场的监管部门开始完善相关的规则框架,对企业披露社非财务信息的要求与内容进一步细化,例如:欧盟1998年通过的《奥尔胡斯公约》对所有排污超标的企业强制要求环境信息的披露;法国在本世纪初也通过“新经济法案”,督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鼓励投资者增加投资行为的“道德”因素。

香港联交所于1993年开始“鼓励上市公司自愿披露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在亚洲可谓是先行者。日本监管当*对CSR议题的关注亦有升温,但多集中在企业治理与风险控制。

新兴市场中,南非监管当*对上市公司CSR信息披露的要求较高,已陆续颁布四版“公司治理报告准则”,并要求在约翰内斯堡证交所上市的公司都用含有CSR信息的综合报告代替传统年报。

国内监管部门对社会责任投资尚无相关政策,主要集中在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监督上,而监管对象也多为上市公司。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制度规范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历程:第一阶段是鼓励自愿披露阶段,标志性事件是2002年1月证监会第一次在政策层面提出“上市公司应重视社会责任”,2006年9月深交所提及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信息披露规则并鼓励企业自愿披露;第二阶段是*部强制性要求披露阶段,标志性事件是2008年5月上交所开始强制要求上市公司披露与环保有关的重大事项,同年12月上交所首次明确三大类公司(金融类公司、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的公司和“上证公司治理板块”样本公司)应当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第三阶段是完善发展阶段,2012年后证监会逐步完善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的程序与渠道,而到了2018年9月,证监会首次对ESG信息披露作出说明。

尽管中国内地相关部门目前还未明确要求所有上市公司强制发布社会责任报告,但信息披露的整体趋势是在向规范化发展,信息披露的要求也愈发严格,未来的监管范围将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逐步延伸到ESG信息的披露。

社会责任投资是可持续发展金融范畴下出现时间较早的投资方式,尽管学界和业界对社会责任投资具体包含的策略还有所争论,例如多米尼(Domini)认为广义的社会责任投资应当包含股东主张和社区投资,[20]但随着ESG投资和影响力投资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认识到了这些投资方式在理念和策略上的差异。

基于社会责任投资的本质特征——“筛选与剔除”,本文认为其目前已演化出三种具体的投资策略:负面筛选、正面筛选和原则筛选。负面筛选仍然是使用范围最广的社会责任投资策略,事实上,许多基金公司推出的ESG投资产品很多时候也只是应用了社会责任投资的筛选策略,而未做严格的ESG整合分析,它们通常是从市场细分和基金产品多元化的角度而将社会责任投资归为ESG投资,这也是造成目前资本市场中两者概念混淆的主要原因之一。

社会责任投资在中国的实践,相较于欧美国家,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市场规模较小,投资策略单一且配套的信息披露与监管政策仍不健全。从整体来看,截至2018年底,全球社会责任投资规模约25万亿美元,而中国(公募基金)市场的社会责任投资规模仅为70亿美元;以基金数量为例,2019年中国所有与社会责任投资相关的公募基金共计95只,而美国市场2010年底的社会责任基金数量就已经超过200只。

上世纪90年代以后,社会责任投资的理念在发达资本市场趋于成熟,但单纯使用“负面剔除”等策略难以满足投资者对投资决策过程的严苛要求,责任投资者们开始系统性地归纳对投资回报产生重要影响的非财务指标,ESG投资的理念逐渐形成。

预计在中国未来的资本市场中,随着投资实践的发展,单纯依靠“筛选与剔除”原则的社会责任投资的吸引力会趋弱。但其包含的投资策略将极可能成为ESG投资中的关键步骤,这也体现了可持续发展金融这一领域在不断地演化与进步。

无论是社会责任投资,抑或是ESG投资,相信两者都会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日趋成熟,企业信息披露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投资者对“义利并举”的持续关注而快速成长。

注释:

1.“TheSermonsofJohnWesley-Sermon50:TheUseofMoney”,WesleyCenterOnline,1999

2.禁酒运动是反对消费酒精饮料的社会运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禁酒运动在许多英语国家和挪威、瑞典等国变得尤为突出,并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美国、加拿大和挪威等国的禁酒令。

3.“Petritus:FundProspectus”,AktieAnsvar,2007

8.Robeco:WhatisSociallyResponsibleInvesting?

9.负面筛选策略是责任投资领域最早出现的投资策略,也是目前全球责任投资最常用的策略

10.JPMorgan:SustainableInvestingisMoving

11.“Money,MillennialsandHumanRights—Sustaining‘SustainableInvesting’”,WorkingPaperNo.69,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Initiative,HarvardKennedySchool,June2018

14.21世纪经济报告:沪上最先引入社会责任投资,兴全、华宝接力闯关,先行者坦言三方评价短板

15.《社会责任投资实践指南》,席琳·卢什(CelineLouche),史蒂夫·莱登伯格(SteveLydenberg),2014;译者:陆奇斌张强张晓思

16.中国证券报:播种责任,创造财富—社会责任投资系列谈

18.该原则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倡议(UNEPFI)发起,致力于将可持续目标融入日常的商业活动。

20.HuffPost:Domini:WanttoMakeaDifference?InvestResponsibly.

社会价值投资联盟公众号(ID:casvi2016),欢迎围观、关注并指正

这只好基金,到底买不买?

14日,SingleDog基金铺开业第一天,阅读数破50,有点不争气的开心。

不过,这期的问题,不是通过留言搜集的,因为上篇留言一个都没有。

说来也巧,1个同学、2个同事、1个朋友,在同一天都问了同一只基金要不要买?

好基金-兴全合宜,简单情况如下:

1、1月16日-1月22日认购;

2、兴全家的产品;

3、谢治宇先生打理;

4、封闭两年,不能赎回;

那么,先说说这只基金为什么是好基金呢?

兴全基金,这家公司高管能在2007年股市6000点时,公开信劝说投资者赎回自家产品。

而且,还在2015年一季报里面,自家产品统一口径表示,对A股市场当前的热度比较担忧,对下半年的股市表现较为悲观。

这方面,兴全要是认第二,我想没基金公司敢认第一。

口碑好,那也是需要业绩好的。

十多年的老牌强队,就20只基金,关键还就真凭借这些基金打下了一片江山,兴全轻资产、兴全趋势、兴全可转债等等。贴张比较喜欢的产品的图吧,其他的业绩自己去查吧,眼见为实。

兴全家的产品,也是平时挑选的时候重点关注的,每年晒业绩的时候,总会觉得很有面儿。

谢治宇先生,那可是一角儿,买他的产品持有两年,基本不赔钱,赚的时候还都比市场多。

虽然,铺天盖地的广告都说两年平均收益80%+,不过感觉是吹得过了点,都是被大牛市业绩带了一波的情况,现在正常预期20%-50%还是不过分的。

说了那么多,就是想说这只基金是好基金。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买不买呢?

这就好比这姑娘很好,但要不要跟她搞对象是一个道理。

首先,摸摸自己口袋有没有钱,如果就一两千那还是算了,吃饭要紧,不能饿肚子。

所以,没太多闲钱的话,就别凑热闹了。

其次,如果有钱,那你要想想这钱有没有跟别的好姑娘下聘了。如果下聘了,那还是老老实实过日子吧,别瞎折腾。

所以,配了别的好资产的话,就别倒腾了。

再者,有钱也没下聘,那你要仔细考虑考虑,这脾气对不对口,孝不孝敬老人家等等。如果感觉合不来,以后日子不好混,那就忍一忍,何必单恋一枝花?

所以,这只基金的风险挺高的,跌个20%以上也是有可能,而且两年不能赎回,你要想清楚合不合适。

如果有闲钱,而且也没有别的可挑的,感觉这只基金合得来,那你投点也没问题。

不过如果闲钱是以万计的,建议投入的钱控制在这笔闲钱的50%内,毕竟别的好姑娘也有,分散一下风险嘛。不对,说错了,是好基金也有。

至于,现在各渠道铺天盖地的宣传,会导致规模很大这样的判断,我觉得到还好。

兴全对于规模的控制还算到位,像兴全趋势破百亿后就让渠道不要使劲推了。所以,我猜兴全合宜100亿封顶了,1月16日结束应该就暂停认购了。没错就是今天,而且还要在下午三点前。要是打脸了,容我再换张脸。

不过,唯一尴尬的是,也许两年多没发新产品了,销售整了点事儿。你说本来全渠道不打折,省事还省心。

即使偷摸着自己打个7、8折也就可以了,非要整来整去的,自己搞个1折,闹的几个大渠道不开心。

So,去兴全基金的官网吧,www.xqfunds.com,认购费打一折,谁会和钱过不去呢?

至于你下聘的是不是“好姑娘”,请留言好吧,我也不会掐指算啊...

兴全合宜lof与兴全合宜的区别?

兴全合宜L0F基金是场内基金,兴全合宜基金是场外基金。

兴全的头部基金经理、代表基金详解_杨东

原标题:兴全的头部基金经理、代表基金详解

基金圈是个大江湖,有很多传奇之事传奇之人,杨东与兴全就是其中之一。杨东麾下曾聚集过多位冠军基金经理,他们在公募界问鼎群雄,在私募界开门立派,谱写了A股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一、兴全的前世今生

提到兴全,要从大哥杨东说起,杨东的投资生涯开始于兴业证券的股票自营部。1992年到2001年,在杨东执掌的十年间,兴证自营部持续盈利,无一年亏损。杨东被誉为常胜将军,声名在外。兴业有杨东,东方陈光明,细看券商系历史,二人恰恰是两个时代的代表性人物。

2002年,随着A股市场的发展,基金管理行业朝阳初升,可能无限,引无数豪杰心驰神往。杨东肩负起了兴业证券进军公募江湖的重任,开始筹建兴业基金(后改名为兴全基金)。

杨东找了两位得力助手,一位是他复旦大学的师弟杜昌勇,一位是他投资生涯相知多年的好友王晓明。杜昌勇负责宏观研究,王晓明负责二级投研,杨东负责统揽全*,三人组成了铁三角般的投研组合。也许三人当时也未想到,这一合作就是十年,十年起伏波荡,十年惊喜交并。

2004年,在杜昌勇、王晓明、杨东三人合力之下,发行了国内首支可转债基金,此后坐稳此细分市场头把交椅。如今提到买可转债基金,首先想到的仍是兴全。

2003年末,王晓明收了一位徒弟,也就是刚从上海交大数学系毕业的董承非。

2009年,在杨东的邀请下,一位泰斗级人物加入兴全,他就是傅鹏博。傅鹏博此前在东方证券任资产管理部负责人,是陈光明入行的引路人,是投资界众人景仰的前辈。兴全四侠迎来强援,一个新的时代来临了。

东邪王晓明,西狂陈扬帆,南帝杨云,北侠董承非,老顽童傅鹏博,还有那位中神通杨东。

杨东统揽全*,杜昌勇洞悉债市。王晓明厚积薄发,董承非锐意灵动,傅鹏博百招浑成。几人各展所长,独当一面。

杨东奇在十年不败,杜昌勇奇在股债双精,王晓明奇在牛熊通吃,董承非奇在青出于蓝,傅鹏博奇在经多见广。除此之外,众人还有一奇,这也是兴全最大之奇,不求功利浮名,只求无愧于心。

当时,兴全基金在公募江湖可谓一支奇秀,门派规模虽中规中矩,但技艺之深罕有匹敌。

王晓明操作风格以精选行业、精选个股为主,持股稳定,换手率低。

董承非师承王晓明,同样以行业和个股精选致胜,但其风格更为灵活,换手率较王晓明为高。董承非很注重甄选行业,确定主赛道后再根据行业竞争格*变化调整持仓个股。行业精选贡献了最多的超额收益。

傅鹏博经验最为丰富,打法灵活多样。其持仓进攻性强,重仓股基本保持在十只以内。与王晓明类似,傅鹏博同样注重个股成长性与估值,其持股以中市值白马成长股居多,靠精选行业个股获取超额收益。但傅鹏博会基于宏观周期和行业轮动灵活调仓,增厚收益。

当年江湖有言“买基不知有兴全,便称英雄也枉然”。兴全也许并非家喻户晓,但稍有经验的股票基金投资人,都会把兴全基金作为重要的投资选项。

兴全基金凭借着硬功夫硬实力,闯出了名声,闯出了口碑,在公募江湖闯出了一片天地。

“基金规模是管出来的,而不是卖出来的。”杨东始终坚持这个朴素理念。牛市泡沫敢谈风险,名气盛时不扩规模,危难之际不忘初心,造就了当时的兴全。

聚散终有时,离别不由人,时光不可能永远停留在某一刻。几个人的梦想可能在一点交汇,也会在一点发散。

2014年,王晓明拜别了共历风雨十余载的同门兄弟,下山去追寻自己的私募梦想,开创了兴聚投资。

2015年,杜昌勇也洒泪挥别,开创睿郡资产,自立门户,专研债市。

2017年,杨东离开坚守十五载的兴全基金,设立了宁泉资产。

2018年,傅鹏博下山,和陈光明师徒重聚,共同建立了睿远资产。

而今,当年的“兴全五绝”,只有董承非还在兴全基金;谢治宇成为兴全基金中兴一代的基金经理;同时兴全内部培养的乔迁、陈宇等新秀开始展露头角。

与此同时,兴全还引进了一批外来的明星基金经理,原嘉实基金的季文华、董理,原交银基金的任相栋、中海基金的林翠萍。

2007年,谢治宇、乔迁都是在这一年加入兴全基金,陈宇也是在这一年加入东方兴业证券(兴全基金股东)。同为80后的三个人,同时走上了研究员的道路。三个侧重领域也略有不同,谢治宇侧重TMT行业、乔迁关注消费行业、陈宇研究周期板块。

董承非与谢治宇是兴全的两块金字招牌,两人都在兴全十多年。谢治宇更是兴全传奇一般的存在,07年刚毕业就进入了兴全,可以说是兴全一手培养出来的明星基金经理。

兴全一直秉承的就是巴菲特和芒格的价值投资理念,“价值投资就是以合适的价格买好企业的股票,把钱交到能干的企业家手里,耐心的长线投资,分享企业成长的红利。”

董承非,1977年生,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毕业,理学硕士,2003年毕业加入兴全基金,参与了公司筹备,2004年公司成立后负责研究食品饮料与通信电子行业,2007年开始担任基金经理,担任基金经理期间已经斩获10座金牛奖杯。从研究员逐步成长为现在的副总经理兼研究部总监。

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少有一骑绝尘、日行千里的惊艳,却不乏稳扎稳打,积少成多的实绩,从长期来看,业绩相当亮眼。

他始终对市场保持着敬畏心,均衡布*,坚守能力圈,探寻和完善胜率高、可复制的投资体系,以均衡稳健的风格,在投资的路上走得很稳。

他也是一位典型的逆向型选手,擅长从跌停板上看股票。

这样的风格也使得他虽然在牛市中不一定能有出彩表现,但在熊市中往往能控制损失,在震荡市中则能获得超收益,最终实现长期优胜。

董承非总体的的投资风格是行业均衡配置,综合权衡行业跟公司的成长、市场空间、公司自身的估值水平,看重风险收益比,注意控制回撤。

他的投资理念,概括来说就是重视投资性价比,即风险与收益的匹配。他首先会在不同的资产类别之间进行比较,不断在市场上选出性价比高的大类资产进行配置,因此他的资产配置不限于股票,他还很擅长债券,股指期货,大宗商品等品种,并灵活采用定增,套利,择时等方法。这样大大拓宽了他的收益来源,同时通过不同资产的配置,平滑了产品的波动,为投资者带来更好的投资体验。

董承非一直强调自己的风险偏好偏低,不会追着市场的热点跑,所以他不怕市场不好,反而是在市场不好的时候,更能体现出他的优势,他两次获得晨星奖都是市场处于熊市的时候(2011年和2018年)。

董承非的业绩从单个年度看很少能算得上顶级,只能说是中上游,但是一旦把时间拉长到3年5年甚至更长,他的业绩就非常亮眼了,这正是他追求的状态。

谢治宇,复旦大学金融工程专业,经济学硕士,2007年毕业即加入兴证全球基金,研究员期间主要覆盖TMT与新能源行业,2011年担任专户投资经理,2013年担任基金经理,2017年升任公募基金投资总监,也是公募界唯一的80后投资总监。是兴全系大佬董承非的关门弟子,投资理念与董一脉相承。

他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大白”,又十分偏爱“二次元”、“三次元”,据说是最有童心的基金经理。涉猎广泛,诸如VR、IP、量子通信、引力波等都在他的关注之列。

谢治宇以稳健著称,拥有丰富研究经验及专户投资背景。他的择时能力并不出众,更习惯自下而上选股,关注个股的性价比,均衡配置股票并保持开放式思维。

谢治宇反对给某只股票贴上“价值”或者“成长”的标签,他也不认为应该将自己归为某一类风格的投资者。谢治宇的投资框架包含行业发展、估值、基本面、成长性等多个维度,其中性价比是他最核心的变量,自下而上寻找性价比高的好股票,从增速与估值匹配度的角度出发挖掘投资标的。

谢治宇更多的是一名选股型选手,他擅长通过自下而上的研究精选出优质个股,然后通过长期持有陪伴企业成长,分享其业绩增长的红利。

谢治宇的行业配置一贯较为均衡,对于全市场各投资领域均有涉猎。均衡策略让谢治宇在控制基金回撤方面表现出众。

乔迁,上海交通大学会计专业毕业,2008年毕业后就加入兴全基金,2008年7月至2015年5月任研究员主要覆盖的是消费品、周期品、制造业等行业,其中消费品为主。2017年7月开始担任基金经理。先后师承谢冶宇和董承非。

乔迁的组合持仓由中长期和中短期品种这两部分构成。中长期品种通常占据组合60%以上,中长期品种重标的远景发展,看得长远;中短期品种意在增强组合的“灵活性”,主要是捕捉上市公司短期基本面经营小周期波动的收益以及偏主题性的趋势投资。

中长期品种是组合的战略仓位,中短期仓位是组合的战术仓位,战略上考虑长远,战术上则比较灵活,相同的是乔迁都会比较在意风险的控制,会比较在意合理的定价,这也正是她的组合长短期收益都能比较好,给投资者良好持有体验的原因。

选股上,乔迁关注两类行业:一类是行业有长期成长性,公司也能跟随行业长期成长,甚至可能适当超过行业增长,这种公司是一定会关注的。一类是行业很平稳,甚至略微下滑,但不是急剧下滑。有些公司在这样的行业里具备市占率持续提升的潜力,也会重点关注。

个人风格上,乔迁比较均衡。她不会刻意地区分成长股和价值股,更倾向于自下而上的选股,关注估值与基本面的匹配程度,以及标的自身的竞争力和性价比。

陈宇,毕业于清华大学理学硕士,于2007年加入兴业证券,和谢治宇、乔迁同年开启投研生涯,随后于2012年加入兴证全球基金。在2007-2013六年多的时间里先后担任金融、地产、化工、食品饮料等行业研究员,并在2013-2015年担任专户投资部经理。从2015年8月起,陈宇开始担任基金经理。

她的核心投资理念可以总结为“优中选优”,也就是先选取现阶段最景气的行业,然后在行业里面再挑最优秀的公司。

她的这种投资风格更类似于那种先自上而下优选行业,再自下而上优选个股的中观配置风格。这显然得益于她研究员期间既包含周期品又涉及大消费的从业经历,使得她同时对周期、价值、成长等不同风格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把控力,并且能将独立思考和精准操作有机结合,从而穿越市场波动以获取中长期回报。

在控制回撤方面,陈宇主要通过结构性的行业配置和集中度较低的个股配置来分散风险。

陈宇身上的成长风格是非常鲜明的,在她的投资价值观里:投资就是投未来,把增长放到第一位。长期增长看增长的可持续性,短期增长看增长的速度。

她的投资组合与乔迁一样,也是分两部分仓位的,“长短结合,均衡分散”。

陈宇将组合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长期底仓,占比约40%-50%,要求长期稳定高ROE,对应的就是长期可持续增长的股票;另一部分是阶段性增强仓位,占比约50%-60%,要求阶段性较高的盈利增速,对应的就是短期业绩增速较高的股票。同时,单一行业仓位上限15%,组合会分散到多个行业。

季文华,医*、经管双料硕士。曾任兴业证券医*研究员,2012年去了嘉实基金,又经过4年的研究沉淀,2016年开始管理基金。在那里完成了从研究员到基金经理的华丽蜕变。他当时管理的嘉实新兴产业、嘉实优化红利分别斩获“三年期开放式股票型持续优胜金牛基金”和“三年期开放式混合型持续优胜金牛基金”。2018年12月初,他从嘉实基金辞职进入兴全基金。

他是一位均衡风格的基金经理,偏好成长但又不*限于成长,价值股也会布*。他甚至被冠以“白马王子”的称号,可见他并非一个只具有单一风格的基金经理,个人能力圈还是也比较广。

以价值股的标准来挑选成长股,这种鸡蛋中挑骨头的做法,不仅为基金组合贡献了收益,更重要的是提供了较高的安全边际。

正是因为做到了精选个股,他也逐渐形成了行业分散和个股集中的组合配置方法,对看好的个股敢于重仓,但会通过行业分散配置来降低组合波动。这套方法可谓攻守兼备,主次分明。

季文华在选股时,非常看重企业的ROE,重仓的一般都是搞ROE的企业,赚企业盈利的钱。同时,他认为,一家企业的ROE能不能持续,要看这家企业的护城河够不够宽,能不能抵制竞争对手进入。当然,护城河的考量,也要有好的赛道、好的公司管理层做支撑,相比之下,季文华对价格看得不是那么重,他认为未必要等到多便宜才去买,优秀的公司很难真正便宜。

虽然说季文华坚持行业分散,但是在分散的基础上,他还是将医*、消费、科技作为战略性资产来配置,更为倚重,这几家“牛股集中营”几乎要占到他持仓的一半。

董理,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系、加拿大卡尔顿大学数学硕士、博士,历任国信智能有限公司系统工程师,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员、基金经理,华夏久盈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投资经理;现任兴证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部总监助理,拥有11年投资研究经验,5年多的基金管理经验。

董理认为,从本质上而言,投资是一件有关概率的事情,更多时候应该去追求模糊的正确而非精确的错误,尽可能筛选出大概率能够获利的投资机会。

“数学思维在投资中还有一个被广为传颂的就是复利思维。”董理表示,基于这一逻辑,投资也应被视作是一件长期的事情,它不仅需要基金管理人用长期价值投资的思维去管理产品,也需要持有人更为长久的耐心,静待时间玫瑰的绽放。

自下而上选股,持股集中度相对比较高,但行业很分散,属于风险比较厌恶型。

从投资风格来说,董理会自下而上选股构建组合,对不同行业采用不同的估值方法,寻找被低估的股票。对他而言,宏观研究只针对中期判断,针对性调整选股标准,他不会做自上而下的仓位判断。同时,从中观行业层面来看,他会控制行业集中度,从而降低组合波动。

在风险控制方面,我会在严选标的基础上,坚持将资金均衡配置于不同行业,以分散整体持仓的风险。A股的波动主要来自行业性的系统性风险,而个股层面的特异性风险占比较小。因此,虽然个股集中度高,但行业均衡配置进一步降低了投资组合的波动性。

信息来源:钱道文摘综合自今日头条基金优选、百家号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兴全可转债基金与兴全趋势前端基金哪个好

可关注兴全可转债,可同享股票和债劵的红利。

弘余额宝市场基金和兴全合润混合基金pk哪家强?

这个不能比较的。余额宝为货币基金,兴全和润为混合型基金,不同类型的基金不能直接比较。如果比较多年的收益,则兴全合润强。

兴业基金哪个好?

我推荐兴业社会责任,基金经理有一定的从业经验,眼光独特,手法稳定。

兴全合润分级基金机构持仓比例?

截至2015-12-31,兴全合润分级混合 的基金机构持有6.96亿份,占总份额的62.0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财高金融网 » 兴全的基金哪只好(掌柜金生宝和兴全添利宝货币基金哪个收益更好些)

相关推荐